作者:台北當代藝術館編輯群
定價:NT$ 750
優惠價: 88 折, NT$ 66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白立方之內】(Inside the White Cube)是藝術家陳逸堅繼【築】(Wunderkammer,臺北市立美術館,2010)、【雕塑基座】(關渡美術館,2015)、【斯金納箱】(關渡美術館,2016)後,再次以美術館本身的「白立方」空間為議題的創作終篇。
本次展名援引自1976年經典《Inside the White Cube: The Ideology of the Gallery Space》(註1)一書書名,作者奧多堤(Brian O' Doherty)對代表畫廊與機構所謂封閉價值藝術體系的「白立方」空間,其歷史、社會、經濟、美學與意識形態,提出精闢剖析與評論,至今依然發人深省。他認為,畫廊空間的「白立方」——純白牆面、潔淨地板、人造光源、隱藏電源、均質空間,並不是一個展示作品的「中立容器」,而是一個由西方架上繪畫(easel painting)平面演變而來,深具「意識形態」的美學技術——透過「白立方」的空間範式,透過「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ation) 與「神性化」(sacralization)與現實隔絕,將藝術品孤立成絕對美感與相對價值不容被返轉置換的「聖物」。
直接針對「白立方」的反動可以追溯至克萊茵(Yves Klein)的〈空的展間〉(The Void,1958)與阿曼(Arman)的〈滿的展間〉(Full Up,1960),兩者都將展間提升為展覽的議題。60年代末起,以低限與地景藝術為首的所謂「擴展場域中的雕塑」,背棄展間「移位」(Ex-situ)至更廣泛替代領域;另一方面,代表「原位」(In-Situ)的「機構批判」(Institution Critique),結合觀念藝術,選擇關注藝術現實,以展覽體制的框架為基地進行評論。縱橫70年代的貝瑞(Robert Barry)、哈克(Hans Haacke)和艾許(Michael Asher)等藝術家,更進一步大膽地將藝術體系脈絡(contexture)翻轉成展覽內容(content),來對抗藝術機構對藝術的收編與商業交換。
延續在「美術館中的反思」這樣的歷史脈絡與語境,【白立方之內】可以視為以展覽本身為內容大做文章的「後設」展覽,藝術家選擇形式主義的方法,直接分解重組「展牆」、「畫框」、「基座」等支撐作品的美學形式與結構,希望重啟對展覽形式與展示本質的對話。透過「脈絡即作品」(context as content),介入當下的「現實」(展覽場域),重組作者、作品、公眾與機構的直接關係。於此,藝術家無意揭示機構運作的政治、商業、學術等權力系統,或將機構視為封閉的系統再刻意破除它,因80年代以來,「機構批判」的論述早已為機構吸納收編為「機構美學」,90年代以來的「關係美學」,更已將「社會脈絡」變成「機構內容」,這讓人聯想起藝術家倪再沁〈凍蒜.凍未條〉的行為藝術(註2),機構不再是爭議焦點,而是解答與終點。藝術家在機構授意、甚至鼓勵下,藉由「藝術姿態」拓展展覽場域的藝術類型,在與機構的「共謀」中保持清醒、重新出發,在「共生」中相互消費、相互取暖,並透過對展覽體系的「戲仿」(parody),以藝術家的身分對機構場域提出問題與辯證,試圖理出進一步的共存活或共沈淪的依附關係。
註:
1. 布萊恩.奧多堤,《在白立方之內——美術館空間的意識形態》,加州大學出版社,1999。
2. 出自【媒體大哼—倪再沁特展】(台北當代藝術館,2010)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台北當代藝術館編輯群
優惠價: 88 折, NT$ 660 NT$ 7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白立方之內】(Inside the White Cube)是藝術家陳逸堅繼【築】(Wunderkammer,臺北市立美術館,2010)、【雕塑基座】(關渡美術館,2015)、【斯金納箱】(關渡美術館,2016)後,再次以美術館本身的「白立方」空間為議題的創作終篇。
本次展名援引自1976年經典《Inside the White Cube: The Ideology of the Gallery Space》(註1)一書書名,作者奧多堤(Brian O' Doherty)對代表畫廊與機構所謂封閉價值藝術體系的「白立方」空間,其歷史、社會、經濟、美學與意識形態,提出精闢剖析與評論,至今依然發人深省。他認為,畫廊空間的「白立方」——純白牆面、潔淨地板、人造光源、隱藏電源、均質空間,並不是一個展示作品的「中立容器」,而是一個由西方架上繪畫(easel painting)平面演變而來,深具「意識形態」的美學技術——透過「白立方」的空間範式,透過「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ation) 與「神性化」(sacralization)與現實隔絕,將藝術品孤立成絕對美感與相對價值不容被返轉置換的「聖物」。
直接針對「白立方」的反動可以追溯至克萊茵(Yves Klein)的〈空的展間〉(The Void,1958)與阿曼(Arman)的〈滿的展間〉(Full Up,1960),兩者都將展間提升為展覽的議題。60年代末起,以低限與地景藝術為首的所謂「擴展場域中的雕塑」,背棄展間「移位」(Ex-situ)至更廣泛替代領域;另一方面,代表「原位」(In-Situ)的「機構批判」(Institution Critique),結合觀念藝術,選擇關注藝術現實,以展覽體制的框架為基地進行評論。縱橫70年代的貝瑞(Robert Barry)、哈克(Hans Haacke)和艾許(Michael Asher)等藝術家,更進一步大膽地將藝術體系脈絡(contexture)翻轉成展覽內容(content),來對抗藝術機構對藝術的收編與商業交換。
延續在「美術館中的反思」這樣的歷史脈絡與語境,【白立方之內】可以視為以展覽本身為內容大做文章的「後設」展覽,藝術家選擇形式主義的方法,直接分解重組「展牆」、「畫框」、「基座」等支撐作品的美學形式與結構,希望重啟對展覽形式與展示本質的對話。透過「脈絡即作品」(context as content),介入當下的「現實」(展覽場域),重組作者、作品、公眾與機構的直接關係。於此,藝術家無意揭示機構運作的政治、商業、學術等權力系統,或將機構視為封閉的系統再刻意破除它,因80年代以來,「機構批判」的論述早已為機構吸納收編為「機構美學」,90年代以來的「關係美學」,更已將「社會脈絡」變成「機構內容」,這讓人聯想起藝術家倪再沁〈凍蒜.凍未條〉的行為藝術(註2),機構不再是爭議焦點,而是解答與終點。藝術家在機構授意、甚至鼓勵下,藉由「藝術姿態」拓展展覽場域的藝術類型,在與機構的「共謀」中保持清醒、重新出發,在「共生」中相互消費、相互取暖,並透過對展覽體系的「戲仿」(parody),以藝術家的身分對機構場域提出問題與辯證,試圖理出進一步的共存活或共沈淪的依附關係。
註:
1. 布萊恩.奧多堤,《在白立方之內——美術館空間的意識形態》,加州大學出版社,1999。
2. 出自【媒體大哼—倪再沁特展】(台北當代藝術館,2010)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