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600
優惠價: 88 折, NT$ 528
已售完,補貨中
《島史的求索》是一場實驗,一個期待,更是一份邀請!本書透過10篇選文,為年輕讀者們勾勒當代台灣史研究的重要面向及發展動態,從而與前輩學者的先驅性作品進行跨越世代和學科的知識對話,共同想像與構築台灣史學的嶄新願景。
本書從當代台灣史研究的整體視角,回顧1980年代以來學者對於台灣島史觀、知識系譜與學術脈絡、史料學與方法論、以及歷史解釋及跨領域對話等方面的代表性議題和研究成果。各篇選文著眼各篇作者的代表性及論文的學術意涵,以協助讀者認識並思考當代台灣中心觀史學的具體內涵及特徵。全書導讀則從史學史的分析觀點,說明當代台灣史學的興起、發展與轉變,除反映解嚴前後台灣本土社會運動及政治民主化潮流的影響,亦有其長期知識傳統及學術內在理路。
台灣史如今不再是長期以來的政治禁忌,而是民主台灣的新興顯學與學術公共財。更脫離過去附屬於中國地方史,日本殖民地史及西方區域研究等主流典範的邊陲位置,成為當代台灣歷史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的新領域。面對嶄新的時代思潮與社會脈動,期待青年台灣史學者們在理解先行世代的學術志業和遺產的同時,繼續追求與探索屬於土地和人民的島史新典範。
作者簡介:
張隆志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臺灣師範大學及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並擔任英國牛津大學臺灣漢學講座,以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臺灣研究講座。研究領域為台灣社會文化史、族群關係史,比較殖民史,史學史及公眾歷史學。已出版專書《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合編史料集《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口述歷史《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記錄》,以及中、英、日文學術論文多篇。
曹永和(1920-2014)
台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畢業,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榮譽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員、股長及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早期歷史、東亞海域史。曾獲吳三連獎歷史學類、國史館傑出臺灣文獻獎終生貢獻獎、行政院文化獎章、荷蘭皇家勳章、日本旭日中綬章。著有專書《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中國海洋史論集》、《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合編有“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及《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臺灣檔案目錄》等。
周婉窈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歷史圖說》、《海行兮的年代》、《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少年臺灣史》、《轉型正義之路》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編有《台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古典日文解讀法》、《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錄.索引》(合編)等書。另撰有敘事史學〈海洋之子鄭成功〉,人物傳記《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近編註有《高一生獄中家書》。《臺灣歷史圖說》目前有韓文、日文,以及英文版。
吳密察
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了退學。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教授、國史館館長。研究領域為台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專書《台灣近代史研究》、《日本觀察》,論文〈台湾史研究と公文書〉、〈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8-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啟動〉等。編有《臺灣史小事典》、《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以及《淡新檔案》、《臺灣史料集成》、《台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十一)日本公藏台灣關係檔案目錄》等。
許雪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專長為臺灣史研究,特別用心於清代台灣制度史、家族史、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史、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著有《清代臺灣的綠營》、《龍井林家的歷史》、《洋務運動與建省: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北京的辮子》、《樓臺重起(上編):林本源家族與庭園歷史》等專書、及期刊論文百餘篇。並策劃主編《臺灣歷史辭典》、出版口述歷史、地方志與日記史料數十種。目前正在修改《離散與回歸: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一書,準備出版。
杜正勝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倫敦大學政經學院研究。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講座教授。曾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東吳大學、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教育部長等職。專長為中國上古史、中國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著有《周代城邦》、《中國歷史的再思考》、《新史學之路》、《古代社會與國家》等書。
王世慶(1928-2011)
臺北師範畢業。曾任國校教員、教導主任,臺灣省通志館採訪員,臺灣省文獻會編、整理組長、委員,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及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史。曾參與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及台灣方志,整理台灣總督府檔案,調查台灣族譜資料,編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10大冊。榮獲吳三連獎歷史學類、國史館傑出臺灣文獻獎終生文獻貢獻獎。著有專書《清代台灣社會經濟》、《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及論文〈臺灣隘制考〉、〈清季及日據初期南部臺灣之牛墟〉百餘篇。
施添福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地理學碩士、印第安那州立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課程。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地理思想、地理教育、台灣歷史地理學,提出「原鄉論」、「國家剝削論」、「地域社會論」與「第二臺灣」等,作為清代至日治時代台灣歷史發展與空間關係的解釋理論。著有專書《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以及期刊論文〈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等多篇。
戴國煇(1931-2001)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旅日台灣史家。曾任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立教大學史學系教授、主任、國際中心長及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史、近現代中日關係史及華僑史。於1970年代創設「台灣近現代史研究會」推動戰後日本台灣研究。1996年返台出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並擔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文化大學及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著有《台灣總體相》、《愛憎二.二八》、《台灣與台灣人》及《台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暨資料》等專書。去世後由遺孀林彩美捐贈其藏書成立中央研究院「戴國煇文庫」,並編輯出版《戴國煇全集》共27冊。
柯志明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歷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農民研究、工業與勞動關係,目前聚焦於清代台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著有專書《臺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及論文〈臺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歷史轉向〉與〈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等。
陳其南
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博士,研究領域為人類學、台灣史、社區共同體與國家、文化藝術與公共政策。曾任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等,也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等職務。主要著作有:《文化的軌跡》、《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家族與社會》、《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臺博物語:臺博館藏早期臺灣現代性記憶》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隆志、曹永和、周婉窈、吳密察、許雪姬、杜正勝、王世慶、施添福、戴國煇、柯志明、陳其南
優惠價: 88 折, NT$ 528 NT$ 600
已售完,補貨中
《島史的求索》是一場實驗,一個期待,更是一份邀請!本書透過10篇選文,為年輕讀者們勾勒當代台灣史研究的重要面向及發展動態,從而與前輩學者的先驅性作品進行跨越世代和學科的知識對話,共同想像與構築台灣史學的嶄新願景。
本書從當代台灣史研究的整體視角,回顧1980年代以來學者對於台灣島史觀、知識系譜與學術脈絡、史料學與方法論、以及歷史解釋及跨領域對話等方面的代表性議題和研究成果。各篇選文著眼各篇作者的代表性及論文的學術意涵,以協助讀者認識並思考當代台灣中心觀史學的具體內涵及特徵。全書導讀則從史學史的分析觀點,說明當代台灣史學的興起、發展與轉變,除反映解嚴前後台灣本土社會運動及政治民主化潮流的影響,亦有其長期知識傳統及學術內在理路。
台灣史如今不再是長期以來的政治禁忌,而是民主台灣的新興顯學與學術公共財。更脫離過去附屬於中國地方史,日本殖民地史及西方區域研究等主流典範的邊陲位置,成為當代台灣歷史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的新領域。面對嶄新的時代思潮與社會脈動,期待青年台灣史學者們在理解先行世代的學術志業和遺產的同時,繼續追求與探索屬於土地和人民的島史新典範。
作者簡介:
張隆志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主任,臺灣師範大學及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並擔任英國牛津大學臺灣漢學講座,以及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臺灣研究講座。研究領域為台灣社會文化史、族群關係史,比較殖民史,史學史及公眾歷史學。已出版專書《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合編史料集《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口述歷史《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記錄》,以及中、英、日文學術論文多篇。
曹永和(1920-2014)
台北州立臺北第二中學校畢業,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榮譽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員、股長及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早期歷史、東亞海域史。曾獲吳三連獎歷史學類、國史館傑出臺灣文獻獎終生貢獻獎、行政院文化獎章、荷蘭皇家勳章、日本旭日中綬章。著有專書《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中國海洋史論集》、《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合編有“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及《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臺灣檔案目錄》等。
周婉窈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歷史圖說》、《海行兮的年代》、《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少年臺灣史》、《轉型正義之路》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編有《台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并相關資料》、《古典日文解讀法》、《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解說.總目錄.索引》(合編)等書。另撰有敘事史學〈海洋之子鄭成功〉,人物傳記《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近編註有《高一生獄中家書》。《臺灣歷史圖說》目前有韓文、日文,以及英文版。
吳密察
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課程修了退學。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教授、國史館館長。研究領域為台灣史、日本近代史。著有專書《台灣近代史研究》、《日本觀察》,論文〈台湾史研究と公文書〉、〈臺灣總督府「土地調查事業(1898-1905)」的展開及其意義〉、〈「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啟動〉等。編有《臺灣史小事典》、《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以及《淡新檔案》、《臺灣史料集成》、《台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十一)日本公藏台灣關係檔案目錄》等。
許雪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專長為臺灣史研究,特別用心於清代台灣制度史、家族史、日治時期台灣人的海外活動史、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著有《清代臺灣的綠營》、《龍井林家的歷史》、《洋務運動與建省: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北京的辮子》、《樓臺重起(上編):林本源家族與庭園歷史》等專書、及期刊論文百餘篇。並策劃主編《臺灣歷史辭典》、出版口述歷史、地方志與日記史料數十種。目前正在修改《離散與回歸: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一書,準備出版。
杜正勝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倫敦大學政經學院研究。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講座教授。曾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東吳大學、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教育部長等職。專長為中國上古史、中國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著有《周代城邦》、《中國歷史的再思考》、《新史學之路》、《古代社會與國家》等書。
王世慶(1928-2011)
臺北師範畢業。曾任國校教員、教導主任,臺灣省通志館採訪員,臺灣省文獻會編、整理組長、委員,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及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史。曾參與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及台灣方志,整理台灣總督府檔案,調查台灣族譜資料,編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10大冊。榮獲吳三連獎歷史學類、國史館傑出臺灣文獻獎終生文獻貢獻獎。著有專書《清代台灣社會經濟》、《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及論文〈臺灣隘制考〉、〈清季及日據初期南部臺灣之牛墟〉百餘篇。
施添福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地理學碩士、印第安那州立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課程。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地理思想、地理教育、台灣歷史地理學,提出「原鄉論」、「國家剝削論」、「地域社會論」與「第二臺灣」等,作為清代至日治時代台灣歷史發展與空間關係的解釋理論。著有專書《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以及期刊論文〈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地域化〉、〈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等多篇。
戴國煇(1931-2001)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旅日台灣史家。曾任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立教大學史學系教授、主任、國際中心長及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史、近現代中日關係史及華僑史。於1970年代創設「台灣近現代史研究會」推動戰後日本台灣研究。1996年返台出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並擔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文化大學及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著有《台灣總體相》、《愛憎二.二八》、《台灣與台灣人》及《台灣霧社蜂起事件研究暨資料》等專書。去世後由遺孀林彩美捐贈其藏書成立中央研究院「戴國煇文庫」,並編輯出版《戴國煇全集》共27冊。
柯志明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歷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農民研究、工業與勞動關係,目前聚焦於清代台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著有專書《臺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及論文〈臺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歷史轉向〉與〈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等。
陳其南
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博士,研究領域為人類學、台灣史、社區共同體與國家、文化藝術與公共政策。曾任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等,也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等職務。主要著作有:《文化的軌跡》、《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家族與社會》、《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臺博物語:臺博館藏早期臺灣現代性記憶》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