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讀冊選讀季暢銷5折起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成為臺灣人: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

Becoming Taiwanese: Ethnogenesis in a Colonial City, 1880s to 1950s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戴維理

評價
13收藏
7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510 NT$ 5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9 458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79 458
其他二手價
73 422
圖書館借閱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史地近4年百大
2021史地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從「成為臺灣人」到「身為臺灣人」,
在殖民城市基隆喚醒被隱埋的在地認同與民族意識。


臺灣接連受到清朝、日本和中國政府統治,每一個政權都對這座島嶼和居民的現代化、文明開化有各自的規劃藍圖,也根本上影響1880年代到1950年代臺灣人意識的形成。

從清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基隆城一直有著無限可能,作為實體和想像邊境的一部分,在帝國和民族國家的交界處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從在地認同、社會團體、宗教文化、福利領域等面向,以可謂首當其衝站在臺灣現代變遷最前線的港都基隆為中心,檢視一段臺灣人民族起源的歷史。

「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經由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而「身為臺灣人」。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藍適齊|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戴維理(Evan Dawley)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國務院歷史文獻辦公室(Office of the Historian),現任古徹學院(Goucher College)歷史學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現代東亞史(特別是臺灣、中國與日本)、認同形塑、帝國主義,及國際/跨國史。著有Becoming Taiwanese及其他論文等。

譯者簡介:

堯嘉寧
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為英/日文專職譯者,譯有《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重新解讀日本史》、《台灣人的牽絆》等書。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