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新儒學開山者熊十力經典代表作!
本書是熊十力的代表作,標示其哲學思想體系正式成形。
本書內容原以文言文寫成,為熊十力於民國十一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佛教「唯識學」過程中,對唯識學漸由懷疑而至批判,最終開創其別出心裁的「新唯識論」哲學體系。經過多次修撰,於民國二十一年出版《新唯識論》文言文本。民國二十七年起,將《新唯識論》譯為語體文,於民國三十三年正式出版語體文本。
書中,熊十力繼承唯識宗「萬法唯識」思想,認為「識」或「本心」為宇宙本體、萬化根源,並在唯識宗「阿賴耶識」、「種子」說的層層破斥基礎上,建立其「體用不二」本體論,亦由此出發,獨創「翕闢成變」宇宙論及「性量分殊」認識論,構成其哲學思想體系。
《新唯識論》以佛家思想出發,兼融各家學說,亦吸取西洋哲學觀點,加以分析、評論,正如熊十力自評本書為「自成體系,入乎眾家,出乎眾家,圓融無礙也」。
作者簡介:
熊十力(1885年2月18日-1968年5月23日)
原名繼智、升恆、定中,後改名十力,字子真,號逸翁,晚年號漆園老人,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今黃岡市團風縣)上巴河鎮張家灣人。幼時因家境貧困,在家自學,後受「維新派」影響,萌生革命之志而從軍,曾參加武昌起義、護法運動。護法運動失敗後,專心學術一途,先後任教於武昌文華大學(今華中師範大學)、天津南開中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
民國九年,熊十力經梁漱溟介紹,至南京支那內學院,師從歐陽竟無學佛教「唯識學」。民國十一年,應蔡元培之邀,至北京大學講授「唯識學」,《新唯識論》初稿漸成形。
面對清末民初西學衝擊,傳統儒學價值體系崩壞之時,熊十力在中國哲學基礎上,吸取西洋哲學唯物、唯心等觀點,建立其獨有的本體論、宇宙論,主張「體用不二、心物不二、能質不二、天人不二」,認為人與天地萬物同具仁心本體,內蘊極大力量,可以創造、生化出整個人文世界,重建儒學的本體論,奠定現代新儒學的哲學形上學基礎。
著名學者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等,皆為熊十力學生,《大英百科全書》譽其為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哲學家,著有《新唯識論》、《佛家名相通釋》、《論六經》、《原儒》、《體用論》、《明心篇》、《十力語要》、《讀經示要》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明 宗
今造此論,為欲悟諸究玄學者,令知一切物的本體,非是離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識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實證相應故。
譯者按:本體非是離我的心而外在者,因為大全(大全,即謂本體。此中大字,不與小對。)不礙顯現為一切分,而每一分又各各都是大全的。如張人,本來具有大全,故張人不可離自心而向外去求索大全的。又如李人,亦具有大全,故李人亦不可離自心而向外去求索大全的。各人的宇宙,都是大全的整體的直接顯現,不可說大全是超脫於各人的宇宙之上而獨在的。譬如大海水(喻本體。)顯現為眾漚,(喻眾人或各種物。)每一漚,都是大海水的全整的直接顯現。試就甲漚來說罷,甲漚是以大海水為體,即具有大海水底全量的。又就乙漚來說罷,乙漚也是以大海水為體,亦即具有大海水底全量的。丙漚、丁漚乃至無量底漚,均可類推。據此說來,我們若站在大海水底觀點上,大海水是全整的現為一個一個的漚,不是超脫於無量的漚之上而獨在的。又若站在漚的觀點上,即每一漚都是攬大海水為體。我們不要以為每一漚是各個微細的漚,實際上每一漚都是大海水的全整的直接顯現著。奇哉奇哉!由這個譬喻,可以悟到大全不礙顯現為一切分,而每一分又各各都是大全的。這真是玄之又玄啊!
又按本體非是理智所行的境界者。熊先生本欲於《量論》廣明此義。但《量論》既未能作,恐讀者不察其旨。茲本熊先生之意而略明之。學問當分二途:曰科學,曰哲學。(即玄學。)科學,根本從實用出發,易言之,即從日常生活的經驗裡出發。科學所憑藉以發展的工具,便是理智。這個理智,只從日常經驗裡面歷練出來,所以把一切物事看作是離我的心而獨立存在的、非是依於吾心之認識它而始存在的。因此,理智只是向外去看,而認為有客觀獨存的物事。科學無論發展到何種程度,它的根本意義總是如此的。哲學自從科學發展以後,它底範圍日益縮小。究極言之,只有本體論是哲學的範圍,除此以外,幾乎皆是科學的領域。雖云哲學家之遐思與明見,不止高談本體而已,其智周萬物,嘗有改造宇宙之先識,而變更人類謬誤之思想,以趨於日新與高明之境。哲學思想本不可以有限界言,然而本體論究是闡明萬化根源,是一切智智,(一切智中最上之智,復為一切智之所從出,故云一切智智。)與科學但為各部門的知識者自不可同日語。則謂哲學建本立極,只是本體論,要不為過。夫哲學所窮究的,即是本體。我們要知道,本體的自身是無形相的,而卻顯現為一切的物事,但我們不可執定一切的物事以為本體即如是。譬如假說水為冰的本體,但不可執定冰的相狀,以為水即如冰相之凝固者然。本體是不可當作外界的物事去推求的。這個道理,要待本論全部講完了才會明白的。然而吾人的理智作用,總是認為有離我的心而獨立存在的物質宇宙,若將這種看法來推求本體,勢必發生不可避免的過失,不是把本體當作外界的東西來胡亂猜擬一頓,就要出於否認本體之一途。所以說,本體不是理智所行的境界。我們以為科學、哲學,原自分途。科學所憑藉的工具即理智,拿在哲學的範圍內,便得不著本體。這是本論堅決的主張。
是實證相應者,名為性智。(性智,亦省稱智。)這個智是與量智不同的。云何分別性智和量智?性智者,即是真的自已底覺悟。此中真的自己一詞,即謂本體。在宇宙論中,賅萬有而言其本原,則云本體。即此本體,以其為吾人所以生之理而言,則亦名真的自己。即此真已,在《量論》中說名覺悟,即所謂性智。此中覺悟義深,本無惑亂故云覺,本非倒妄故云悟。申言之,這個覺悟就是真的自己。離了這個覺悟,更無所謂真的自己。此具足圓滿的明淨覺悟的真的自己,本來是獨立無匹的。以故,這種覺悟雖不離感官經驗,要是不滯於感官經驗而恆自在離繫的。它元是自明自覺,虛靈無礙,圓滿無缺,雖寂寞無形,而秩然眾理已畢具,能為一切知識底根源的。量智,是思量和推度,或明辨事物之理則,及於所行所歷,簡擇得失等等的作用故,故說名量智,亦名理智。此智,元是性智的發用,而卒別於性智者,因為性智作用,依官能而發現,即官能得假之以自用。(此中得者,言其可得,而非恆然。若官能恆假性智以自用,即性智畢竟不得自顯,如謂奴恆奪主,無有主人得自行威命者。此豈應理之談。)易言之,官能可假性智作用以成為官能之作用,迷以逐物,而妄見有外,(性智作用,以下省云性用。見有外者,以物為外故。)由此成習。(習者,官能的作用,迷逐外物。此作用雖當念遷謝,而必餘勢續流不絕也。即此不絕之餘勢,名為習。)而習之既成,則且潛伏不測之淵,(不測之淵,形容其藏之深也。)常乘機現起,益以障礙性用,而使其成為官能作用。則習與官能作用,恆協合為一,以追逐境物,極虛妄分別之能事,外馳而不反,是則謂之量智。(以上意思,俟下卷〈明心〉當加詳。)故量智者,雖原本性智,而終自成為一種勢用,迥異其本。(量智即習心,亦說為識。宗門所謂情見或情識與知見等者,皆屬量智。)吾嘗言,量智是緣一切日常經驗而發展,其行相恆是外馳。(此中行相一詞,行謂起解,相者相狀,行解之相,曰行相。外馳者,唯妄計有外在的物事而追求不已故。)夫唯外馳,即妄現有一切物。因此而明辨事物之理則,及於所行所歷,簡擇得失而遠於狂馳者,(狂馳猶俗云任感情盲動者也。)此或量智之懸解。(懸解,借用莊子語。)量智有時離妄習纏縛而神解昭著者,斯云懸解。懸者,形容其無所繫也。解者,超脫義,暫離繫故,亦云超脫,然以為真解則未也。以其非真離繫,即非真解。必妄習斷盡,性智全顯,量智乃純為性智之發用,而不失其本然,始名真解。此豈易言哉?上云懸解者,特習根潛伏而未甚現起耳。且習有粗細,粗者可暫伏,細者恆潛運而不易察也。量智唯不易得真解故,恆妄計有外在世界,攀緣構畫。以此,常與真的自己分離,(真己無外,今妄計有外,故離真己。)並常障蔽了真的自己,(攀緣構畫,皆妄相也,所以障其真己而不得反證。)故量智畢竟不即是性智。此二之辨,當詳諸《量論》。今在此論,唯欲略顯體故。(本體亦省言體,後凡言體者仿此。)
哲學家談本體者,大抵把本體當作是離我的心而外在的物事,因憑理智作用,向外界去尋求。由此之故,哲學家各用思考去構畫一種境界,而建立為本體,紛紛不一其說。不論是唯心唯物、非心非物,種種之論要皆以向外找東西的態度來猜度,各自虛妄安立一種本體。這個固然錯誤。更有否認本體,而專講知識論者。這種主張,可謂脫離了哲學的立場。因為哲學所以站腳得住者,只以本體論是科學所奪不去的。我們正以未得證體,才研究知識論。今乃立意不承有本體,而只在知識論上鑽來鑽去,終無結果,如何不是脫離哲學的立場?凡此種種妄見,如前哲所謂「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此其謬誤,實由不務反識本心。易言之,即不了萬物本原,與吾人真性,本非有二。(此中真性,即謂本心。以其為吾人所以生之理,則云真性。以其主乎吾身,則曰本心。)遂至妄臆宇宙本體為離自心而外在,故乃憑量智以向外求索,及其求索不可得,猶復不已於求索,則且以意想而有所安立。學者各憑臆想,聚訟不休,則又相戒勿談本體,於是盤旋知識窠臼,而正智之途塞,人顧自迷其所以生之理。古德有騎驢覓驢之喻,蓋言其不悟自所本有,而妄向外求也。慨斯人之顛倒,可奈何哉?
前面已說,本體不是離我的心而外在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指示他們把本體當作外界獨存的東西來推度,是極大的錯誤。設有問言:「既體非外在,當於何求?」應答彼言:求諸己而已矣。求諸己者,反之於心而即是。豈遠乎哉?不過,提到一心字,應知有本心、習心之分。唯吾人的本心,才是吾身與天地萬物所同具的本體,不可認習心作真宰也。(真宰者,本心之異名。以其主乎吾身,而視聽言動一皆遠於非理,物欲不得而幹,故說為真宰。)習心和本心的分別,至後當詳。(下卷〈明心〉。)今略說本心義相:一、此心是虛寂的。無形無象,故說為虛。性離擾亂,故說為寂。寂故,其化也神,不寂則亂,惡乎神,惡乎化。虛故,其生也不測,不虛則礙,奚其生,奚其不測。二、此心是明覺的。離暗之謂明,無惑之謂覺。明覺者,無知而無不知。無虛妄分別,故云無知。照體獨立,為一切知之源,故云無不知。備萬理而無妄,具眾德而恆如,是故萬化以之行,百物以之成。群有不起於惑,反之明覺,不亦默然深喻哉。哲學家談宇宙緣起。有以為由盲目追求的意志者,此與數論言萬法之生亦由於暗,伏曼容說萬事起於惑,同一謬誤。蓋皆以習心測化理,而不曾識得本心,故鑄此大錯。《易》曰「乾知大始」。乾謂本心,亦即本體。知者,明覺義,非知識之知。乾以其知,而為萬物所資始,孰謂物以惑始耶?萬物同資始於乾元而各正性命,以其本無惑性故。證真之言莫如《易》,斯其至矣。是故此心(謂本心。)即是吾人的真性,亦即是一切物的本體。或復問言:「黃蘗有云:『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異,即性即心』云云。此與孟子所言『盡心則知性知天』,遙相契應。宋明理學家,有以為心未即是性者。」此未了本心義。本心即是性,但隨義異名耳。以其主乎身,曰心。以其為吾人所以生之理,曰性。以其為萬有之大原,曰天。故「盡心則知性知天」,以三名所表,實是一事,但取義不一而名有三耳。盡心之盡,謂吾人修為工夫,當對治習染或私欲,而使本心得顯發其德用,無有一毫虧欠也。故盡心,即是性天全顯,故曰知性知天。知者證知,本心之炯然內證也,非知識之知。由孟子之言。則哲學家談本體者,以為是量智或知識所行之境,而未知其必待修為之功,篤實深純,乃至克盡其心,始獲證見,則終與此理背馳也。黃蘗言即心即性,是有當於孟子。然世人頗疑在我之心,(本心,亦省云心。他處準知。)云何即是萬物之本體,此如何開喻?答曰:彼所不喻者,徒以習心虛妄分別,迷執小己而不見性故也。(性字,注見前。)夫執小己,則歧物我、判內外,(內我而外物,兩相隔截。)故疑我心云何體物。(體物,猶云為萬物之本體。)若乃廓然忘己,而澈悟寂然非空,生而不有,至誠無息之實理,是為吾與萬物所共稟之以有生,即是吾與萬物所同具之真性。此真性之存乎吾身,恆是虛靈不昧,即為吾身之主,則亦謂之本心。故此言心,實非吾身之所得私也,乃吾與萬物渾然同體之真性也。然則反之吾心,而即已得萬物之本體。(本體乃真性之異語,以其為吾與萬物所以生之實理,則曰真性。即此真性,是吾與萬物本然的實相,亦曰本體。此中實相,猶言實體。本然者,本來如此。德性無變易故,非後起故,恆自爾故。)吾心與萬物本體,無二無別,其又奚疑?孟子云:「夫道,一而已矣。」此之謂也。
或復難言:「說心,便與物對。心待物而彰名,無物,則心之名不立。如何可言吾心即是吾與萬物所同具的本體?」答曰:汝所謂與物對待的心,卻是吾所謂習心。習心者,原於形氣之靈。由本心之發用,不能不憑官能以顯,而官能即得假借之,以成為官能之靈明,故云形氣之靈,非謂形氣為本原,而靈明是其發現也。形氣之靈發而成乎習,習成而復與形氣之靈協合為一,以追逐境物,是謂習心。故習心,物化者也,與凡物皆相待相需,非能超物而為御物之主也,此後起之妄也。本心無對,先形氣而自存。先者,謂其超越乎形氣也,非時間義。自存者,非依他而存故,本絕待故。是其至無而妙有也,則常遍現為一切物,而遂憑物以顯。由本無形相,說為至無。其成用也,即遍現為一切物,而遂憑之以顯,是謂至無而妙有。故本心乃敻然無待,體物而不物於物者也。體物者,謂其為一切物之實體,而無有一物得遺之以成其為物者也。不物於物者,此心能御物而不役於物也。真實理體,無方無相,雖成物而用之以自表現,然畢竟恆如其性,不可物化也。此心即吾人與萬物之真極,其復何疑?(真極,即本體之異語。)
如前已說,本體唯是實證相應,不是用量智可以推求得到的。因為量智起時,總是要當作外在的物事去推度。如此,便已離異了本體而無可冥然自證矣。然則如何去實證耶?記得從前有一西人,曾問實證當用什麼方法。吾曰:此難作簡單的答覆,只合不談。因為此人尚不承認有所謂本心,如何向他談實證?須知,克就實證的意義上說,此是無所謂方法的。實證者何?就是這個本心的自知自識。換句話說,就是他本心自己知道自己。不過,這裡所謂知或識的相狀很深微,是極不顯著的,沒有法子來形容它的。這種自知自識的時候,是絕沒有能所和內外及同異等等分別的相狀的,而卻是昭昭明明、內自識的,不是渾沌無知的。我們只有在這樣的境界中才叫做實證。而所謂性智,也就是在這樣的境界中才顯現的,這才是得到本體。前面說是實證相應者,名為性智,就是這個道理。據此說來,實證是無所謂方法的。但如何獲得實證,有沒有方法呢?應知,獲得實證,就是要本心不受障礙才行。如何使本心不受障礙?這不是無方法可以做到的。這種方法,恐怕只有求之於中國的儒家和老莊以及印度佛家的。我在這裡不及談,當別為《量論》。
今世之為玄學者,全不於性智上著涵養工夫,唯憑量智來猜度本體,以為本體是思議所行的境界,是離我的心而外在的境界。他們的態度只是向外去推求,因為專任量智的緣故。所謂量智者,本是從向外看物而發展的。因為吾人在日常生活的宇宙裡,把官能所感攝的都看作自心以外的實在境物,從而辨識它、處理它。量智就是如此而發展來。所以量智,只是一種向外求理的工具。這個工具,若僅用在日常生活的宇宙即物理的世界之內,當然不能謂之不當,但若不慎用之,而欲解決形而上的問題時,也用它作工具,而把本體當作外在的境物以推求之,那就大錯而特錯了。我們須知道,真理唯在反求。我們只要保任著固有的性智,(保者,保持。任者,任持。保任即常存之,而無以惑染或私意障礙之也。)即由性智的自明自識,而發現吾人生活的源泉。這個在我底生活的源泉,至廣無際,至大無外,至深不測所底,至寂而無昏擾,含藏萬有,無所虧欠,也就是生天生地和發生無量事物的根源。因為我人的生命,與宇宙的大生命原來不二。所以,我們憑著性智的自明自識才能實證本體,才自信真理不待外求,才自覺生活有無窮無盡的寶藏。若是不求諸自家本有的自明自識的性智,而只任量智,把本體當作外在的物事去猜度,或則憑臆想建立某種本體,或則任妄見否認了本體,這都是自絕於真理的。所以我們主張量智的效用是有限的。量智只能行於物質的宇宙,而不可以實證本體。本體是要反求自得的,本體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吾人必須內部生活淨化和發展時,這個智才顯發的。到了性智顯發的時候,自然內外渾融,(即是無所謂內我和外物的分界。)冥冥自證,無對待相,(此智的自識,是能所不分的。所以是絕對的。)即依靠著這個智的作用去察別事物,也覺得現前一切物莫非至真至善。換句話說,即是於一切物不復起滯礙想,謂此物便是一一的呆板的物,而只見為隨在都是真理顯現。到此境界,現前相對的宇宙,即是絕對的真實,不更欣求所謂寂滅的境地。(寂滅二字,即印度佛家所謂涅槃的意思。後仿此。)現前千變萬動的,即是大寂滅的。大寂滅的,即是現前千變萬動的。不要厭離現前千變萬動的宇宙而別求寂滅,也不要淪溺在現前千變萬動的宇宙而失掉了寂滅境地。本論底宗極,只是如此的。現在要闡明吾人生命與宇宙元來不二的道理,所以接著說〈唯識〉。
第一章 明 宗
今造此論,為欲悟諸究玄學者,令知一切物的本體,非是離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識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實證相應故。
譯者按:本體非是離我的心而外在者,因為大全(大全,即謂本體。此中大字,不與小對。)不礙顯現為一切分,而每一分又各各都是大全的。如張人,本來具有大全,故張人不可離自心而向外去求索大全的。又如李人,亦具有大全,故李人亦不可離自心而向外去求索大全的。各人的宇宙,都是大全的整體的直接顯現,不可說大全是超脫於各人的宇宙之上而獨在的。譬如大海水(喻本體。)顯現為眾漚,(喻眾人或各種物。...
作者序
新唯識論全部印行記
己卯夏,余有嘉州之行,適遇寇機,頻年積稿盡毀,友好多傷之。翌年,本書上卷成,得呂生漢財印如干部。辛巳冬,中卷成,復慮轟炸,老友居覺生先生募資,合上卷付印。昨春,下卷成,復取上、中卷,稍易數處,而以全書由中國哲學會付商務印書館出版。老當國難,精力日衰矣,平生心事,寄之此書。世或罪以謗佛,則豈識予心者哉?有問:「此書非佛家本旨也,而以《新唯識論》名之,何耶?」曰:吾先研佛家唯識論,曾有選述,漸不滿舊學,遂毀夙作,而欲自抒所見,乃為《新論》。夫新之云者,明異於舊義也。異舊義者,冥探真極,(此語吃緊。苟非自窮真極,而徒欲泛求之百氏,則陷於雜博,未能臻至理也。)而參驗之此土儒宗及諸巨子,抉擇得失,辨異觀同,所謂觀會通而握玄珠者也。(玄珠,借用莊子語,以喻究極的真理或本體。)破門戶之私執,契玄同而無礙,此所以異舊義而立新名也。識者,心之異名;唯者,顯其殊特。即萬化之原而名以本心,是最殊特。言其勝用,則宰物而不為物役,亦足徵殊特。《新論》究萬殊而歸一本,要在反之此心,是故以唯識彰名。或曰:「《新論》不亦談妄識乎?豈盡說本心耶?」曰:異哉,汝之固也。辨妄正所以顯本,妄之不明,本不可見。汝以為著書將只單提一義,而不可涉及餘義乎?道理哪得如是簡單。世俗每不悟《新論》所由立名,輒為無謂之非難,故略說如上。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一月二日黃岡熊十力記於陪都近區北碚勉仁書院
新唯識論全部印行記
己卯夏,余有嘉州之行,適遇寇機,頻年積稿盡毀,友好多傷之。翌年,本書上卷成,得呂生漢財印如干部。辛巳冬,中卷成,復慮轟炸,老友居覺生先生募資,合上卷付印。昨春,下卷成,復取上、中卷,稍易數處,而以全書由中國哲學會付商務印書館出版。老當國難,精力日衰矣,平生心事,寄之此書。世或罪以謗佛,則豈識予心者哉?有問:「此書非佛家本旨也,而以《新唯識論》名之,何耶?」曰:吾先研佛家唯識論,曾有選述,漸不滿舊學,遂毀夙作,而欲自抒所見,乃為《新論》。夫新之云者,明異於舊義也。異舊義者,冥探...
目錄
新唯識論全部印行記
初印上中卷序言
附原本緒言節存
附筆札
卷 上
第一章 明 宗
第二章 唯識上
第三章 唯識下
第四章 轉 變
卷 中
第五章 功能上
第六章 功能下
卷中後記
卷下之一
第七章 成 物
第八章 明心上
卷下之二
第九章 明心下
附 錄
新唯識論全部印行記
初印上中卷序言
附原本緒言節存
附筆札
卷 上
第一章 明 宗
第二章 唯識上
第三章 唯識下
第四章 轉 變
卷 中
第五章 功能上
第六章 功能下
卷中後記
卷下之一
第七章 成 物
第八章 明心上
卷下之二
第九章 明心下
附 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