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智慧猶如大海一般廣大無邊,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佛陀是無相而示現微妙不可思議之諸相,而親身教化眾生。
本書是二千五百多年間,超越了國境與民族而一直綿延下來的五千多卷佛經的精華。
在本書中濃縮了佛陀的遺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心靈的問題,給予活生生的解答。故本書可做為您人生的指南,並且引導您走上快樂幸福的人生。
章節試閱
佛陀
歷史上的佛陀
偉大的一生
1.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羅希尼河(Rohini River)畔,有釋迦族(Sakya)的國都迦毘羅城(KaPila)。其國王淨飯王(Suddhodana),繼承了世代純正的血統,建立城堡,實施善政,因此百姓都樂於追隨他,做他的臣民。國王姓瞿曇(Gautama喬答摩)。
王后摩耶夫人(Maya)是和釋迦族同一族的拘利族(Koliya)天臂城(Devadaha)城主善覺的妹妹,也就是淨飯王的堂妹。
他們結婚後很久都沒有孩子,經過二十幾年的歲月後,某天晚上,王后夢見一隻白象從她的右腋進入胎內而懷孕。這個好消息一下子就傳遍了全國,國王以及國民都屈指等待王子的誕生。臨近產期時,王后乃依照當時的習慣準備回娘家生產,而於其途中在藍昆尼園(Lumbini Garden)休息。
春天的太陽照遍大地,滿園盛開著美麗的阿輸迦花(Asoka無憂華)。王后舉起右手想去折枝花的那一剎那,生下了王子。頓時,天地之間響起歡呼之聲祝賀他們母子。時為西元前五四五年(周靈王二十七年)四月八日。
淨飯王晚年得子內心非常高興,而將王子命名為悉達多(Siddllartha),就是一切願望都達成的意思。
2.但在喜樂中卻隱藏著悲傷,因為摩耶夫人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此後太子就由其姨母摩訶波闍波提(MahaPraJ-apati)來撫養。
當時,有一位阿修陀(Asita)仙人在雪山修行,看到城堡上呈現著吉相,於是來到城裏,見了太子並預言:「這個孩子將來長大後,若在家可能成為統一世界的偉大國王,若出家修道則能成為救世的佛陀」。
起初國王聽到這個預言非常高興,但逐漸地以為太子或許會出家修道而憂慮。
太子從七歲開始學習文武之道。在春天耕耘祭典時,太子隨.父王到田園看農夫耕田,當他看到一隻小鳥啄食被鋤頭掘出來的小蟲時,自言自語說:「可憐!生物都在互相殘殺。」於是獨自坐在樹蔭下靜思。
出生不久就和母親死別,現在又看到生物互相殘殺的情形,太子的小心靈上早被刻下了人生的苦惱。這正像刻在小樹上的刀傷,與日俱長,使太子更沈於暝想。
父王看到太子沈思苦惱的樣子非常憂慮,又想起了仙人的預言,乃想盡辦法欲使太子的心情開朗。在太子十九歲時,給他娶了舅父—―天臂城城主酥鉢囉沒馱(SuPrabud-dha善覺、善悟)的女兒耶輸陀羅(Yasodhara)為妃。
3.婚後十年,太子雖在春季、秋季、雨季三季宮殿中享受,但其間仍不斷地沈思暝想受歌舞管弦的生活,苦心研究人生的真諦。
「宮廷的榮華,健壯的肉體,被人喜愛的青春,究竟對我來說是什麼呢?人會生病,也會衰老,更難免死亡。青春、健康,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外就是在追求著什麼。但追求有兩種,一種是錯誤的追求,一種是正確的追求。所謂錯誤的追求,就是沒有認清自己是個不能脫離老、病、死的人,卻同樣拚命地追求它們。
「正確的追求就是了悟這種錯誤,而追求超越老、病、死,脫離人間一切苦惱的境地。現在的我,只不過是個追求錯誤的人而已。」
4.如此每天過著苦惱的日子,日月如梭,當太子二十九歲時,生下一個兒子名叫羅睺羅(Rahula),於是太子就決心出家。太子帶著馭者車匿(Chandaka),騎上白馬犍陟(Kanthaka)離開了宮殿,而切斷與世俗世界的關係,出家做沙門。
這時惡魔早已纏住太子,並對他說:「回宮殿去吧。等待時機,這個世界就全部屬於你的了。」太子叱吒道:「去吧!惡魔,地上所有的東西並不是我所要追求的。」太子驅逐了惡魔,剃髮持缽,一路乞食走向南方。
太子首先訪問跋伽巴仙人(Bhagava)並參觀他苦行的實際情形,其次造訪阿羅羅伽羅摩(Arada-Kalama)與鬱陀伽羅摩子(Udraka Ramaputra),看他們修禪,太子也親自實行。然而,太子終於瞭解這些畢竟不是開悟之道,於是走到摩揭陀國(Magadha),在伽耶城(Gaya)旁的尼連禪河(Nairanjana River)邊的苦行林(Uruvilva)中苦行。
5.那真是非常艱苦的苦行,連釋尊自己也說:「過去的任何修行者以及現在的任何苦行者,沒有一個做過比這更苦的苦行,今後也不會有吧。」可見這是世上稀有的苦行。
但是這種苦行亦未能給予太子所求的東西。因此太子放棄了實行六年之久的苦行,而在尼連禪河沐浴,洗淨身上的污垢,並接受修舍佉女(Sujata)乳糜的供養以恢復健康。
這時與太子同在林中苦行的五位出家人,以為太子已經墮落,遂拋棄太子而到他處去。
現在天地之間只有太子孤單一個人了。太子靜靜地在一顆樹下端坐,拼命進入最後的思惟,並下決心:「縱然血會涸、肉會爛、骨頭會腐朽。若不證道,我絕不起此座。」
這一天,太子的心內做著無可比喻的惡戰苦鬥。散亂的心,騷動的念頭,黑暗的心影,污濁的思慮,這一切可謂是惡魔的來襲。太子窮追心中的惡魔,將它們徹底的消滅。這真是一場血流、肉飛、骨碎的苦鬥。
這一場苦戰最後終於結束了,當他迎接黎明仰望晨星光時,太子的內心發出光輝,豁然開悟而成佛―—這是太子三十五歲那年的十二月八日早晨的事。
6.從此以後太子就以佛陀、無上覺者、如來、釋迦牟尼、釋尊、世尊等名號聞名於世。
佛陀成道以後,首先想對以前曾跟隨他苦修六年且有恩於他的五位出家人說法,於是他就前往他們居住的波羅奈(Baranasi)村的鹿野苑(Mrgadava)教化他們。這五位出家人原想不理佛陀,但聽到佛陀說法之後就信仰佛陀,而成為最初的弟子。佛陀又到王舍城(Rajagrha)教化頻婆娑羅王(Bimbisara),並以此地做為說法的根據地,而致力於救度眾生。
人們好像口渴者求水,饑餓者求食一般,聚集到佛陀的周圍。以舍利弗(Sariputra)及目蓮(Maudgalyayana)兩大弟子為首之二千多個弟子,敬仰佛陀,歸依佛陀。
曾擔憂佛陀出家,並想法予以阻止,且因佛陀出家而嘗到離別之苦的父王淨飯王、養母摩訶波闍波提以及太子妃耶輸陀羅為首的釋迦族,皆歸依佛陀成為佛弟子,還有其他很多人都做佛陀的信徒。
7.佛陀的傳道旅行繼續了四十五年之久,這時他已達八十高齡了。當他由王舍城赴舍衛城(Sravasti)的途中,在毘舍離(Vaisali)染病,乃預言:「三個月之後將入涅槃」。到達波婆(Pava)時接受鐵匠純陀(Cunda)所供養的食物而中毒,因此病倩惡化,但忍耐著痛苦走到拘尸那揭羅城(Kusinagara)。
佛陀走向城外沙羅(Sala)樹林,在沙羅雙樹之間,頭北面西臥著。佛陀懇切地教誡弟子,直說法到最後一剎那為止,完成了世間大導師―—佛陀的任務,而進入涅槃。
8.拘尸那揭羅城的人們,悲嘆佛陀入涅槃,服從阿難(Ananda)的指示,按照規定的方法,他們將佛陀的遺體荼毘(火葬)。
這時,以摩揭陀國的阿闍吐王(Ajatasatru)為首的八大國國王,要求分配佛陀的舍利(遺骨),但拘尸那揭羅城的人們予以拒絕,因此發生了爭執。後來得到賢者豆摩(Drona)的從中斡旋,終於把佛陀的舍利分給八大國。其他又有人得到裝遺骸的甕及荼毘的骨灰,分別奉安於各國,故世界上乃有佛陀十大塔之建立。
佛陀
歷史上的佛陀
偉大的一生
1.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羅希尼河(Rohini River)畔,有釋迦族(Sakya)的國都迦毘羅城(KaPila)。其國王淨飯王(Suddhodana),繼承了世代純正的血統,建立城堡,實施善政,因此百姓都樂於追隨他,做他的臣民。國王姓瞿曇(Gautama喬答摩)。
王后摩耶夫人(Maya)是和釋迦族同一族的拘利族(Koliya)天臂城(Devadaha)城主善覺的妹妹,也就是淨飯王的堂妹。
他們結婚後很久都沒有孩子,經過二十幾年的歲月後,某天晚上,王后夢見一隻白象從她的右腋進入胎內而懷孕。這個好消息一下子就傳遍了全國,國王以及國民都屈指等...
目錄
第1篇‧佛陀
第一章 歷史上的佛陀
1偉大的一生
2最後的遺教
第二章 永恆的佛陀
1慈悲與願望
2救度及其方法
3永恆的佛陀
第三章 佛的妙相與勝德
1佛的三身
2佛緣
3佛的勝德
第2篇‧教法
第一章 因緣
1四種真理
2不可思議的因緣
3相依相成
第二章 人心與實相
1無常的存在沒有實體
2心的構造
3實相
4中道
第三章 佛性
1清淨心
2隱藏之寶―—佛性
3解脫
第四章 煩惱
1惑障
2人的性質
3現實的人生
4迷的形態
第五章 佛的救濟
1佛的願望
2清淨國土
第3篇‧修道
第一章 成佛之道
1淨心
2善行
3佛陀的譬喻
第二章 實踐之道
1求道
2道的種類
3信仰之道
4佛陀的言教
第4篇‧教徒
第一章 教徒的生活
1出家生活
2在家生活
第二章 生活指南
1家庭的幸福
2女性的生活方式
3利他行
第三章 佛土的建設
1和合的團體
2佛土
3護持佛土者
〔附錄〕
1佛教通史
2佛教經典流傳史
3生活索引
4用語解說
5法句經
第1篇‧佛陀
第一章 歷史上的佛陀
1偉大的一生
2最後的遺教
第二章 永恆的佛陀
1慈悲與願望
2救度及其方法
3永恆的佛陀
第三章 佛的妙相與勝德
1佛的三身
2佛緣
3佛的勝德
第2篇‧教法
第一章 因緣
1四種真理
2不可思議的因緣
3相依相成
第二章 人心與實相
1無常的存在沒有實體
2心的構造
3實相
4中道
第三章 佛性
1清淨心
2隱藏之寶―—佛性
3解脫
第四章 煩惱
1惑障
2人的性質
3現實的人生
4迷的形態
第五章 佛的救濟
1佛的願望
2清淨國土
第3篇‧修道
第一章 成佛...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