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流骨科醫師、運動醫學專家聯手,全面照護你的膝蓋
收錄25種常見膝關節問題,徹底改善惱人膝痛膝關節是支撐身體重量的重要關鍵,也是跑跳、運動時的穩定樞紐。當膝蓋稍有不適,就會大大影響生活!該如何看對醫生、對症解決、有效復健,才能完全恢復?
本書由臨床經驗十餘年的骨科醫師,及經歷豐富的運動醫學專家聯手撰寫,介紹常見的膝關節損傷與治療方式,告訴你那些醫生在診間來不及好好訴說的事。
◎破除迷思,全面解惑--關於膝蓋痛,大家最想知道的事Q膝關節損傷,一定得開刀?
→根據受傷種類、患者的健康狀態,以及生活習慣不同,膝關節損傷的治療法也有物理治療、針劑治療等不用動手術的選項。
Q上了年紀,膝蓋一定會不適、需要換人工關節?
→老化與使用過度,是退化性關節炎的主因,該如何保養預防,不適時是否該選擇手術重建,本書全面分析。
Q接受膝關節手術後,就能完全復原嗎?
→不一定。從膝關節損傷中復原不會是一段輕鬆、有趣的過程。但只要遵照醫師指示,落實復健,還是能大大恢復健康的膝關節!
◎完整╳全面的膝蓋修復指南|老化、關節炎及慢性疼痛|
膝關節發出喀啦喀啦的聲響,或是容易疼痛腫脹,可能就是關節炎的前兆。退化性關節炎、肌腱炎,以及軟骨受損,都是常見的慢性膝關節問題。本書專家提出見解,告訴你何時需要進行物理治療、針劑療法,以及手術重建的大小問題。
|運動傷害、急性膝關節損傷|
運動選手及運動愛好者,是前十字韌帶撕裂、半月板撕裂、韌帶撕裂等膝關節損傷問題的高危險群,該如何治療及復健,才能恢復運動表現?本書告訴你不小心受傷了,可以該採取的積極復原行動。
◎ 重返行動自如的養膝計畫什麼情況下該進行手術?手術後如何保建,才能重返巔峰?從運動及飲食下雙管齊下的養膝計畫。
1.復健運動
膝關節手術後,容易出現疼痛、僵硬、發炎等反應,復健運動和物理治療可以擺脫術後的肌肉萎縮與僵硬,消除膝關節疼痛和腫脹,是恢復膝關節的基礎目標。
•提升膝關節彎曲和伸直的能力→請做滑牆運動、室內腳踏車
•強健股四頭肌→請做股四頭肌收縮運動、室內腳踏車
2.飲食計畫
食物會影響膝蓋的恢復力和改善發炎。除了要特別攝取抗發炎食物,並均勻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營養素。
•Omega-3脂肪酸:鯖魚、鮭魚、亞麻籽等食材,可降低許多系統性疾病,並降低發炎反應。
•抗氧化劑:咖哩中的薑黃素、生薑中的薑辣素都是抗氧化劑,具有止痛、抗發炎功能。
【本書特色】1.膝關節治療完全指南
囊括急慢性疼痛問題,解說膝關節損傷是如何發生,又有哪些治療選項,本書詳列各種手術與非手術治療手段,讓讀者能完整了解可選擇資訊。
2.專業知識結合臨床經驗
由一流骨科醫師與運動醫學專家共同撰寫,將令人不安的膝關節治療流程透明化,分析案例間的異同處,據實以告各種治療選項的不同與預期恢復狀況。
3.復健與飲食計畫,幫助膝蓋恢復巔峰狀態
治療後的膝蓋恢復活動力所需的復健和物理治療,以及需要攝取的營養成分,為患者設計具科學依據的飲食建議與復健運動計畫。
作者簡介:
羅伯特‧F‧拉普雷德 醫師、醫學研究博士(Robert F. LaPrade, MD)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伊代納的雙城骨科(Twin Cities Orthopedics)擔任骨外科醫師,主治運動醫學與膝關節手術;同時也是明尼蘇達州大學的兼任教授,教授骨外科方面的專業知識。
盧克‧歐布萊恩 物理治療師、運動物理治療碩士(Luke O'Brien, PT, MPhty, SCS2)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韋爾的浩爾‧海德運動醫學中心(Howard Head Sports Medicine)擔任物理治療師,該醫學中心是世界知名的醫療機構。
豪爾赫‧查拉 醫師、醫學研究博士(Jorge Chahla, MD, PhD)
是美國伊利諾州的若許中西骨科(Midwest Orthopadics at Rush)醫療團隊的成員,主治運動醫學與膝關節和髖關節手術;同時也是芝加哥若許大學醫學中心的助理教授。
尼古拉斯‧I‧肯尼迪 醫師(Nicholas I. Kennedy, MD)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的梅約醫學中心擔任骨科住院醫師,該機構是極富名望的醫療機構。
譯者簡介:
王念慈
熱愛文字與閱讀,因此選擇讓人生轉了個彎,一腳從學術臨床栽進了天天跟文字和新知為伍的譯者人生。享受每天在做中學的翻譯生活,更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傳遞一些正面能量,使世界更美好。
Facebook交流專頁:蔓遊世界www.facebook.com/heyallofu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物理治療師|Hunter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理事長|王偉全
一分鐘健身教室、復健科醫師|史考特
揪健康矯正訓練空間創辦人、物理治療師|李曜舟(阿舟)
嘉義長庚骨科副教授|郭亮增
光田運動醫學科醫師、悍草訓練教育主管|陳彥志
快艇衝浪金牌選手、作家|陳美彤
杏誠復健中心院長|楊峯芃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
藍海曙光集團執行長|鄭悅承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戴大為
對於一個運動醫學科醫師來說,裡面的內容可以當成膝關節衛教大全。內容已經包含了大部分膝關節疾病、治療選擇以及手術方法、術後復健甚至訓練,內容寫的非常詳細。推薦給每一位不小心膝蓋受傷而徬徨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辦的人。──陳彥志(光田運動醫學科醫師/悍草教育訓練總監)
本書除了膝關節的運動傷害預防與復健知識外,還將決定手術與否的考量以及手術過程前後所會發生的一切清楚描述,幫助膝關節損傷的朋友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是一本實用的健康醫療工具書!──戴大為(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
對於喜好運動的人,這本書有助於增加自己更認識許多膝關節運動傷害的生物力學機制,可以預防受傷,更健康的運動。──鄭悅承(藍海曙光集團執行長)
讓民眾瞭解醫師對於膝關節受傷的醫療處置,有助於我們對於運動傷害的復健恢復,讓生理機能回覆到更好的健康狀態。──楊峯芃(杏誠復健中心院長)
我讀過最詳盡的膝蓋百科書。──史考特 (一分鐘健身教室、復健科醫師)
本書不只教你膝關節運動傷害的關鍵知識,進一步減少你與專業溝通的障礙,更提供一條邁向強健膝蓋的康莊大道。──郭亮增(嘉義長庚骨科副教授)
雖然整本書僅僅圍繞在「膝關節」這個區域,但內容卻十分的詳盡紮實,用字遣詞也不會太難,從各個區域疼痛的描述、針劑的使用和物理治療的規劃,皆有詳細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李曜舟(阿舟,揪健康矯正訓練空間創辦人、物理治療師)
膝蓋受傷什麼時候需要開刀?是否可以先試看看其他保守治療?手術後多久會好?我可以在術後做什麼?這是許多膝蓋受傷的病人會詢問的問題。這本書非常詳細的說明各個膝蓋損傷的情況,以及相關的醫療建議。相信看完這本書的你一定可以解開心中不少的疑惑。──Hunter(物理治療師)
膝痛是否應開刀?我有哪些選擇?作者仔細說明,還權於你!──王偉全(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理事長)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物理治療師|Hunter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理事長|王偉全
一分鐘健身教室、復健科醫師|史考特
揪健康矯正訓練空間創辦人、物理治療師|李曜舟(阿舟)
嘉義長庚骨科副教授|郭亮增
光田運動醫學科醫師、悍草訓練教育主管|陳彥志
快艇衝浪金牌選手、作家|陳美彤
杏誠復健中心院長|楊峯芃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
藍海曙光集團執行長|鄭悅承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戴大為
對於一個運動醫學科醫師來說,裡面的內容可以當成膝關節衛教大全。內容已經包含了大部分膝關節疾病、...
章節試閱
第二章 膝關節受傷後該採取的行動
自我處置的步驟:從何處下手、找誰求救,以及原因
在難免一問的「為什麼是我?」這個疑問之後,另一個浮現大家心頭的問題通常是「現在怎麼辦?」我該做些什麼?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摔倒或傷到膝關節後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最好。是在家休養、冰敷個幾天比較好,還是應該直接到醫院的急診室報到?應該向家庭醫師求助,還是應該去找專科醫師診療?這很嚴重嗎?我可以回到之前的狀態嗎?我應該去預約我在電視上看過的那位醫師,還是應該去看治療過我朋友的那位醫師?的確,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這麼多複雜的決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在此同時,受傷帶來的疼痛、恐懼和壓力,還會讓你的腦袋變得不太靈光。
本章將告訴你,你初步處置膝關節損傷需要知道的所有事情。我們會詳細探討受傷當下和受傷期間你應該做些什麼、判斷傷勢的標準,以及你可能要做哪些影像檢查。(諸如「所有的方法都差不多嗎?還是有哪些處置方式比較適合我的狀況?」也是我們會為你解惑的範疇。)最後,我們會討論到挑選專科醫師的原則、要詢問的問題,還有將你的決定化為實際行動的方法。
過來人經驗談:瑞奇‧魯比歐,猶他爵士隊控球後衛
瑞奇‧盧比歐這位來自西班牙的籃球球員,在NBA曾是個後勢看漲的年輕新星。不但已在海外球賽闖出一份耀眼的成績單,還在精采的NBA賽季中,獲得入選最佳新秀第一陣容的殊榮。可惜,就在他有望成為該年度最佳新秀的時候,在某場賽事中傷到了膝關節,嚴重的傷勢讓他不得不放棄當季後續的賽事,專心療傷。
受傷後,瑞奇腦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跟大部分受傷的運動員擔心的事情一樣:「萬一我再也上不了場怎麼辦?」他說:「這很可怕,當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做何期待。雖然我是個很樂觀的人,但你永遠不知道那些傷害會對一個運動員的生涯帶來怎樣的影響。」
瑞奇在決定動手術的地點和時間前,徵求過許多人的意見,然後才做出決定,正式踏上一連串漫長又艱苦的療傷之路。所幸,九個月後,他又重返NBA殿堂,且至今仍是一名優秀的球員,擔任猶他爵士隊的控球後衛。
以過來人的身分,瑞奇想對其他膝關節受傷的人說:「一定要沉住氣。這是一條漫漫長路,而且會歷經很多起伏,但你不能慌了手腳,要一心朝著你為自己設下的每一個小小目標邁進。不要想得太遠,把目標設在一到兩週內即可。難免有幾週你會發現自己一點長進都沒有,但千萬別因此放棄努力,因為這是必經的一個階段。你一定要與你的物理治療師保持良好的互動,並在療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在這段養傷的過程中,正面的態度真的能幫你很多忙。」
首要之務
如果你在倒地前,感覺到膝關節發出爆裂聲,現在該採取什麼行動?
不要驚慌、保持冷靜非常重要。試著在別人的幫助下站起來(萬一附近沒人,就借助其他東西撐起自己),然後慢慢將身體的重量放到腿上,逐步增加該腿的承重強度。假如該腿能承受你身體的重量,過程中你也沒明顯的疼痛感,就可以試著走路。除非是重大創傷(如車禍、強烈撞擊、高速扭轉等),否則大部分的損傷都不會因上述的舉動加重。如果你能夠走路,腳也很快就不痛了,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立刻就醫。很多原因都會讓你的膝關節發出爆裂聲,而且膝關節的任何結構都可能產生這類聲響。有些原因沒什麼大不了的,膝蓋骨在股骨上異常滑動就是一例;但有些原因可就不能等閒視之了,例如韌帶撕裂。
如果疼痛遲遲未消,你的腿也無法承重,就不要硬撐,請盡快去急診室或急症照護中心(urgent care center)就診,讓專業醫療人員為你做更準確的診斷。膝關節損傷還可能會伴隨下列症狀:關節迅速腫脹、劇烈疼痛、活動範圍受限,或是持續發出爆裂聲或讓你覺得卡卡的。切記,絕多數情況下,這些症狀都不會造成什麼致命的危險,所以膝關節損傷的處置,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急迫。就算你晚個一、兩天接受治療,也不太會對損傷的預後狀況造成什麼影響。
特別要提醒運動員的是,如果你是在場上受傷,當務之急就是要讓自己盡快坐起來。坐姿是當下最安全的姿勢,因為若比賽沒有立刻暫停,仰臥或俯臥在場上,可能會讓其他人摔到你身上,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接著,你一定要立刻示意教練或隊醫,讓他們知道你無法繼續比賽,必須立刻下場。
用「R.I.C.E.」四步驟急救你的膝關節
R.I.C.E.是由四個英文單字的字首組成,而這四個英文單字就是急救運動傷害的四大步驟: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compress)和抬高(elavate)。一旦你懷疑自己的膝關節受傷了,第一件事就是要避免膝關節大量負重(即不要把你全身的重量壓在它身上),然後要盡快冰敷膝關節,降低它腫脹的程度。基本上,盡可能將你膝關節腫脹的程度降到最低,是你就診前的基本功課。冰敷膝關節最有效的方法,是將冰敷袋放在膝關節上,間歇式的冰敷它。最常見的冰敷方式是冰敷二十分鐘、休息二十分鐘,或冰敷十分鐘、休息十分鐘。熱敷對現階段的膝關節沒有任何幫助,因為鎮壓發炎狀態最好的對策就是冰敷。
接下來,請加壓或保護、抬高你的膝關節,並讓它持續保持在休息狀態。用彈性繃帶(例如ACE繃帶)包紮受傷的膝關節,這是因為加壓有助減緩發炎。請勿對患部過度施壓,稍微施加壓力即可達到效果;若將患部包得太緊,恐怕會造成血液不循環,導致膝關節更腫脹。盡可能讓膝關節保持在高於心臟或與心臟平行的位置,也可以降低腫脹的程度。最後,如果你只能一跛一跛的行走,請務必使用枴杖輔助。要將枴杖拿在受傷膝關節對側的手裡,才有辦法有效減輕受傷膝蓋在走路時承受的壓力。
一定要謹記在心,不論膝關節是受到了怎樣的傷害,或是未來需要接受怎樣的治療,上述的這些措施都非常重要。降低腫脹和發炎程度永遠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即便你的傷勢沒到需要動手術的程度,優先落實消腫和消炎的步驟,也能讓膝關節保有比較好的活動能力。退一步來說,萬一最後你的傷還是需要靠手術根治,發炎程度比較低,且有一定活動能力的膝關節(可讓腿做出完全伸直和彎曲90度的動作),不只能增加手術的可行性,也能提升術後成果。
我的傷勢有多嚴重?需要去急診室醫治嗎?
傷到膝關節後,你需要注意自己有無出現下列四項警訊:
1. 疼痛:大部分的膝關節損傷,都只有在膝關節負重的時候發疼。如果沒活動膝關節,或以正常的範圍活動膝關節時,也會覺得很痛,就應該趕快就醫檢查。假如疼痛的狀況很嚴重,請你直接到急診室報到,尋求專業的止痛和診斷協助。倘若疼痛的程度還受得了,就掛一般門診等候醫師診斷即可。
2. 腫脹:這可能是韌帶撕裂,導致的關節內部出血,也可能是你覆蓋在骨頭上的軟骨受損,導致身體出於防衛機制,增加了關節液的分泌量,以確保關節活動的滑順度。不過具體來說,膝關節囊(即包覆膝關節的囊袋)充血、過度膨脹,比較可能是膝關節在受傷後馬上明顯腫脹的原因(主要是韌帶損傷)。膝關節囊具有神經接受器(nerve receptor),這些接受器能告訴大腦,關節囊的液體容量已達最大值(關節囊不會像氣球一樣無限脹大),而大腦在接收到這個訊號後,可能就會以強烈的疼痛感來告訴你這個訊息。在這個情況下,一定要到急診室求診,因為關節穿刺術(arthrocentesis,以針筒將血液抽出)可以立刻緩解這類症狀。(請見圖2.1。)
3. 失去穩定性:如果受傷後,你覺得你的膝關節會在做某些動作時使不上力,就應該找個時間去給醫師檢查。然而,假如你的膝關節完全失去了穩定性,讓你連站都站不穩,你就要去急診室求診,因為你的膝關節大概是有脫臼的情況。脫臼(股骨與脛骨或髕骨的接觸面分離)這類損傷屬於緊急狀況,應該立刻接受治療。(請見圖2.2。)
如果醫療人員對你的損傷狀況有其他疑慮,通常會利用影像檢查,排除其他傷害的可能性,例如以放射造影排除骨折的狀況。(請見圖2.3。)
4. 傷口:如果你的皮膚上有個洞,或是你注意到自己有任何傷口,請立刻去急診室就醫,這樣醫師才能確認你是否有開放性骨折。開放性骨折意味著,你的體表出現了一個破口,給了你體外的細菌進入你傷口和骨頭,或者說你「體內」,的機會。這會將你置於感染的高風險之中,是非常非常非常糟糕的情況。你需要接受評估,如果醫療人員將你判定為開放性骨折,就會開抗生素給你,再將你送進手術房清創。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判斷膝關節損傷狀態的依據,可是要憑著這幾個症狀區分出傷勢的嚴重程度有時候並不容易。如果你對自己的判斷沒把握,我們會建議你再請醫生診斷一下。此舉不但能驗證你的自我判斷是否準確,假如你的傷勢真的只是需要一點時間修復,也能比較安心的養傷。
危急vs.緊急vs.非緊急
它們之間有什麼差異?「危急」(emergency)是指會立刻威脅生命或健康的狀況;「緊急」(urgency)則是指不會立即危害或威脅生命或健康,但若置之不理一段時間,可能就會演變成危急狀態的狀況。至於「非緊急」(elective)就是指傷者可以自行選擇手術的時間,因為他的傷勢沒有立即的緊迫性。(請見圖2.4和2.5。)
各類傷勢的處置方式:
靜觀其變
痠痛、腫脹、挫傷。
非緊急處置
穩定性骨折、單一韌帶或肌腱受損、肌肉扭傷/拉傷、沒出現其他急性損傷的關節炎。
緊急處置
不穩定性骨折、明顯失去穩定性。
危急處置
傷及靜脈和動脈、斷骨穿出皮膚、腔室症候群、關節脫臼。
傾聽身體的聲音
不論你傷到的是哪裡,當下你都應該謹慎處理它們,才不會讓它們對你造成更多的傷害。千萬「不要」死守健身房高懸的標語「沒有疼痛,就沒有收穫」。如果你的疼痛非常明顯,請不要硬將重量壓在你的腿上;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膝關節不太穩定,那麼你一定要慎防跌倒,因為它會大增你這方面的風險。
如果你已經受傷好幾天,但症狀(疼痛、腫脹、爆裂聲)都沒有改善,請去看醫生。拖太久才去治療可能會不利傷勢的恢復。避免抬舉重物,還有當你要把臉轉向某一側時,請務必轉動你的整個身體,以免扭動到膝關節。一定要傾聽你身體的聲音。假如剛開始你覺得膝關節的疼痛還可忍受,行動上也沒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到了當天晚上,膝關節卻變得明顯腫脹,請不要再硬撐,因為你的膝關節正努力用它的方式告訴你,它有哪裡不太對勁。
對撞傷、擦傷、拉傷和扭傷這類傷害而言,「六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週期。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傷勢都會在六週內獲得改善。如果沒有,就表示你應該找醫生好好評估一番了。
醫療評估與診斷
依據症狀輕重,你可能會在急診室或是門診接受評估。正式評估狀況前,醫師會先安排你照個X光,好排除骨折的可能性,此舉也能讓醫生確認傷勢的嚴重程度。如果你的膝關節有脫臼或骨折,就屬於比較緊急的情況,因此醫師在診斷傷勢時一定要取得這類影像資訊。
接下來,醫師就會替你做一些理學檢查。以下是檢查膝關節的典型流程:
首先,醫生會看你能不能「走路」;如果你能走,他會觀察你走路的狀態。然後,醫師會幫你做「雙側膝關節檢查」,看看你受傷和未受傷的膝關節之間有無任何差異,同時評估患部皮膚的損傷、感覺和脈搏狀態。再來醫師會評估你的「體溫」,如果你受傷膝關節的溫度比未受傷膝關節高,他們會懷疑你是否有發炎或感染的狀況。
下一步,醫師會評估「關節內的液體量」。做這項檢查的時候,醫師會把你膝蓋處的所有液體從你的關節上端往下推,看看你的膝蓋骨有無隨著這個動作先往下移、再往上頂向大腿骨(這就像先將冰塊壓入水中,再鬆手讓它往上浮)。如果你的關節裡沒有任何液體,膝蓋骨就會一直抵著大腿骨,完全不會移動。然後,醫師會評估你「自主活動膝關節的能力」,即你能靠自身的力量活動膝關節的幅度。這能讓醫師知道他們之後能怎樣活動你的膝關節。
再下一步,醫師會「觸診」所有你膝關節可能受傷的區塊,包括半月板、軟骨、外側韌帶和骨頭等,看看你有無哪個部位的壓痛感特別強烈。最後,醫師會安排「特定的檢查」檢視你膝關節的穩定性,如果你的膝關節有明顯失去穩定性的情況,他們就能從這些檢查的結果推估你是哪條韌帶出了狀況。
做完這一切的評估後,醫師就會給你一個可能的診斷結果,同時讓你知道,接下來你還需要做哪些其他的影像檢查,來確認他的判斷。這個時候,你要請教醫師的幾個重要問題是:
1. 損傷有多嚴重?
2. 確認為這個診斷時該做何打算?不是的話,又該怎麼辦?
3. 完成後續檢查的期限為何?是一定要今天完成?還是可以晚點再做?
4. 我應該去哪裡做這些檢查?有比較推薦的機構嗎?(有些醫師會知道哪些機構的影像檢查品質比較好。有時候要準確診斷出某種特定病症,需要特別檢視某些細節。)
5. 我該什麼時候回診?
6. 結果出爐時,你會通知我嗎?
7. 這段期間我應該做些什麼?我需要使用護具、消炎藥、冰敷袋之類的東西嗎?
8. 我能從事日常活動嗎?(請盡可能寫下這方面的注意事項,可以記在手機裡,或是用紙筆寫下這些資訊,因為你大概沒辦法百分之百記住所有的事情。我們誠心建議,最好別在這個時候考驗自己的記憶力。)
第二章 膝關節受傷後該採取的行動
自我處置的步驟:從何處下手、找誰求救,以及原因
在難免一問的「為什麼是我?」這個疑問之後,另一個浮現大家心頭的問題通常是「現在怎麼辦?」我該做些什麼?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摔倒或傷到膝關節後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最好。是在家休養、冰敷個幾天比較好,還是應該直接到醫院的急診室報到?應該向家庭醫師求助,還是應該去找專科醫師診療?這很嚴重嗎?我可以回到之前的狀態嗎?我應該去預約我在電視上看過的那位醫師,還是應該去看治療過我朋友的那位醫師?的確,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這麼多複...
推薦序
前美式足球運動員
喬‧蒙坦納(Joe Montana)
美式足球運動超乎想像地豐富了我的生活,我一輩子的兄弟情誼、敬業態度、看世界的眼界,以及鍾愛的事業,都是美式足球帶給我的。我在國家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的17個賽季中,參加過數百場比賽,傳接過數千次足球,還很幸運地站上了幾個美式足球比賽的聖殿。
不過,為了這項我樂此不疲的運動,多年來我也付出了一定程度的代價。在球場上立下的每一個里程碑,幾乎都會在我的身上留下一些紀念品。結束職涯中的最後一場比賽,踏離球場時,我心中是這麼想的:儘管NFL職業生涯就此結束了,但接下來我能用全新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身體,好好整頓狀態。
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又要回到以醫院為家的日子,每天都花大把時間在各醫師的診間裡,接受諮詢、照X光、動手術和做物理治療。我除了手肘動過一次手術,還做過三次的頸椎融合手術和六次的膝關節手術。我的雙肘、雙手和雙膝也有關節炎。老實說,從進出醫師診間的次數來看,我都可以得到一座名譽學位了。然而,即便當時我能幸運地接受最高端的醫療,用先進的工具和手術方法醫治身上的職業傷害,每次回診時我仍會因眼前的未知充滿恐懼。
雖然這麼說有點事後諸葛,但知識確實就是力量。回顧我的職業生涯,早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即便是現在,也有許多值得精進之處。過去之所以能在場上發光發熱,都要歸功於在場外付出的努力:花無數小時找出自己的優勢、學習複雜的戰術技巧,並藉由對手的優點和缺點精進自己。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的每一場比賽、每一個衝刺,以及每一次傳球,都展現了耗費數個月或數年準備和訓練的成果。換而言之,你對你的目標了解越多,你就越有能力實現目標並取得成功。
這個道理也適用在膝關節上:你對膝關節以及它與身體其他部分的關係越了解,你就越有機會恢復和保持膝關節的健康,使之強健、不受傷害。
拉普雷德醫師、查拉醫師、盧克‧歐布萊恩物理治療師和肯尼迪醫師,共同編撰的這本《膝關節損傷聖經》有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教育並賦予患者力量。他們四個人投身運動醫學的資歷超過五十年,這本書囊括了從膝關節受損開始到康復這段過程中需要知道的一切事情。另外,肯尼迪醫師本身也是膝關節受損的患者,所以在書中,他格外能以過來人的眼光提供深入見解。
假如過去在對抗自己的膝損傷問題時,能有這樣的一本書,我肯定可以從中得到很大的幫助,而這樣的一本書也應該是每一位有膝關節損傷問題的人(無論是新傷或是舊傷)必備的工具書。
前美式足球運動員
喬‧蒙坦納(Joe Montana)
美式足球運動超乎想像地豐富了我的生活,我一輩子的兄弟情誼、敬業態度、看世界的眼界,以及鍾愛的事業,都是美式足球帶給我的。我在國家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的17個賽季中,參加過數百場比賽,傳接過數千次足球,還很幸運地站上了幾個美式足球比賽的聖殿。
不過,為了這項我樂此不疲的運動,多年來我也付出了一定程度的代價。在球場上立下的每一個里程碑,幾乎都會在我的身上留下一些紀念品。結束職涯中的最後一場比賽,踏離球場時,我心中是這麼想的:儘管NFL職業生涯就此結束了,...
作者序
前言
尼古拉斯‧肯尼迪 醫師
科羅拉多州韋爾的秋天早晨就是這樣的氛圍。地面凝著一層新鮮的露珠,空氣涼爽又帶點寒意,枝頭轉黃的白楊樹點綴著整片山谷。2012年,我趁著天氣秋高氣爽,約了一些我在運動醫學診所工作的朋友打奪旗式美式足球,他們剛好大部分都是醫師或是醫學生。我們或許不是職業好手,但面對眼前的比賽,大家可都是卯足了勁想取得勝利。
不過我們這一隊爭強好勝和全力出擊的態度,似乎沒有反映到得分上—目前我們的分數落後敵隊,而且是大幅落後。比賽進行到第二節,我們的比數已經來到21比6。「挫敗」已經不足以形容我當下的心情,因為雪上加霜的是,我的左側腹股溝拉傷了,而且大概是我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拉傷。我的腿因此變得有點跛,但在這個情況下—我承認,我實在是說不出口自己受傷了。
「嘿,麥克斯,」我對我的其中一位隊友大喊,「保險起見,我現在先去追擊四分衛!」幾個小時前的冷靜自持早被我拋諸腦後,此刻我滿腦只想著贏,把眼前的這場比賽當作是NFL超級盃在打。
無奈力不從心,下一個瞬間,我的腿只是帶著我用極其一般的速度衝向敵隊的四分衛。等我好不容易跑到敵隊的四分衛身旁時,那個大概年長我三十歲的對手,對我的進攻做了個假動作—先是作勢往我的右側閃,接著馬上又往我的左側飛快跑開。我當然不會讓他稱心如意,但就在我把原本放在右腿的重心拉往左腿,跨出右腳想要追上他時,我左側腹股溝的拉傷卻狠狠擺了我一道。我下意識地迅速將右腿往一旁的草地踩,打算穩住重心不穩的身體,沒想到卻一腳踩進一個窟窿。於是乎,我的攔截行動不只宣告失敗,還摔了一大跤,跌落地面的瞬間,我聽見我的膝蓋發出了猶如美國國慶煙花般,響亮的爆裂聲。
一陣天旋地轉後,我的膝關節傳來陣陣劇痛。我在地上翻過身,躺在草地上,盡可能用我腦中的所有詞彙來敘述我此刻的疼痛感。如果你有預感自己會在玩奪旗式美式足球時掛彩,那麼與一群骨科住院醫師和醫學生當隊友可能不錯,因為他們可以立即診斷你的傷勢。
朝我圍過來的眾人,開始七嘴八舌地替我下起診斷。
「我覺得他是ACL(前十字韌帶)撕裂。」其中一個人在迅速評估我的狀況後,做出這樣的診斷。
「不,我覺得他的ACL沒怎麼樣,應該是FCL(腓側副韌帶)鬆了。」另一個人表示。
大家對我的狀況就這麼你一言我一句地爭辯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我的膝關節是哪裡撕裂或斷裂了,它都讓我痛得要命。當我忍痛起身,打算離場時,才踏出第一步,就確信我的右腿肯定是哪裡出了狀況,因為它根本伸不直,膝蓋還不穩地往兩側搖擺。
在那場奪旗式美式足球爭霸賽之後的隔天早上,我當時的老闆(現在的良師益友)骨科醫生羅伯特‧拉普雷德博士為我做了一套完整的檢查。他一手扶著我的膝關節,一手拉著我的右腿,讓它朝不同的方向活動,藉此評估我各條膝關節韌帶的狀況。光看他臉上的表情,我就知道我的膝關節肯定是受傷了。
他搖搖頭說,「你的FLC一定有撕裂傷,ACL大概也有。你需要做個MRI(核磁共振造影)和X光確認一下。」
當天稍晚,核磁共振造影的結果證實了他的懷疑。我的前十字韌帶和腓側副韌帶確實都有撕裂傷。除此之外,我的半月板也有小小的撕裂,它是膝蓋的避震器。接受手術治療似乎是我無可避免的命運。
然而,除了疼痛,我似乎對這樣的結果沒有絲毫擔憂。我心想:「有什麼好怕的?我才二十三歲,年輕力壯的,一定很快就會好了。」我深信自己在手術後能迅速完成復建,很快就能重返籃球、奪旗式美式足球和壘球的球場。我甚至自信滿滿地告訴拉普雷德博士,「我一定會在明年的Hoopfest開打前康復。」Hoopfest是全球最盛大的三對三籃球鬥牛比賽,每年六月都會在我的家鄉華盛頓州舉辦。
***
還好當時我有一點骨科的背景,這是一門處理骨頭、肌肉和韌帶損傷的專科。我受傷的時候,已經在韋爾做了一年的運動醫學研究。雖然那時我在骨科這個領域還是一個非常菜的菜鳥,但我知道膝關節有哪些韌帶,也對膝關節方面的手術和物理治療有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我從小就對手術和運動醫學很熟悉,因為我父親就是一名專攻運動醫學的骨外科醫師,在華盛頓州的亞基馬執業。當時我常會在週末到醫院找我父親,在他旁邊見習他診治病人的方式。另外,過去幾年,我妹妹、老婆,還有兄弟的太太都曾有前十字韌帶撕裂的問題,我也看過他們接受重建手術的過程。他們的康復之路看起來都滿輕鬆的,不是嗎?
因此,我當時深信自己會非常平順的度過整個療程。我會在Steadman診所動手術,該診所可說是進行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的翹楚。寇比‧布萊恩(Kobe Bryant)、埃德‧里德(Ed Reed)、艾力克斯‧羅德里格茲(Alex Rodriguez)、瑞奇‧盧比歐(Ricky Rubio)和許多知名的職業運動員,都曾在這裡接受膝關節手術。最重要的是,我術後的復健療程將會在霍爾海德物理治療診所進行(Howard Head Physical Therapy),它是許多人想去的運動復健中心。也就是說,我不僅會受到妥善的照顧,還會得到最好的照顧。所以我一定能輕輕鬆鬆地恢復膝關節的健康!
知名美國鄉村樂團「蒙哥馬利簡崔二重唱」(Montgomery Gentry)的歌有這麼一句歌詞「上帝,走過這段路,我才知道過去我對它的了解太少了。」往好的方向去想,你也可以說面對困難時,這樣的無知是種福氣。我後來才發現,膝關節受損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手術非但不如我想像中的那樣簡單,物理治療的過程也不像在公園騎腳踏車那樣輕鬆愜意。就算我看過很多人從膝關節損傷中康復,但實際走過那段路,我才發現這個過程完全顛覆我原本對它的看法。
恢復我膝關節功能的過程中,我想起我妹妹動完前十字韌帶手術後,我對她說過這麼一句話:「茱莉亞,照著復健師的指示做就對了,物理治療很輕鬆的。」術後那幾週,我在努力恢復膝關節正常活動能力和力量時,覺得自己簡直是現世報。我還要告訴大家,後來我當然也沒有去參加八個月後舉辦的三對三籃球鬥牛大賽,即便受傷當下我曾不知天高地厚的發下這番狂語。事實上,之後我花了不只幾個月,而是好幾年的時間,才終於能再次隨心所欲的做我想做的一切體能活動,諸如籃球、美式足球、健行或釣魚等。
本書的目的
如果你有膝關節受損的問題,這本書就是指引你走向康復之途的明燈:它能讓你明白為什麼你的膝關節會受傷、有什麼樣的治療選項,又能怎樣恢復它的功能;並讓你在不容易舊傷復發的前提下,盡快重拾你最喜愛的活動。我受傷的時候,雖然已經是骨科這個圈子的人,幸運地受到最好的照顧—但縱使如此,有時候我還是會感到不知所措。在親身經歷這整個過程之前,我對我的治療和康復之路實在是抱持著太多不切實際的想像,而這些虛幻的想法,亦導致我在康復之路上走得特別久、吃了特別多苦頭。好比說,我曾因為膝關節變得過度僵硬,必須再度動刀;還在接受第二次手術的當晚,在上廁所的時候跌了一跤,導致另一條膝關節韌帶因此受損。在我終於恢復膝關節全部的功能前,我用連續式被動關節活動器(請見第233頁)復健膝關節的時數長達數小時,找物理治療師報到的次數更超過五十次。
我想告訴我的病人,膝關節是一個非常有條理的關節—它的條理也是讓我們這四個作者對它如此著迷,並對治療膝關節損傷有無限熱情的原因之一。我之所以會說膝關節是個「有條理」的關節,是因為它的功能非常好理解。膝關節主要負責兩個動作:屈曲(flex)和伸展(extend)。它是個非常穩定的關節,除了這兩個動作,它既不想往內、外兩側活動(內收或外展),也不想像髖關節或肩關節那樣,往內或往外旋轉。可是也正因為它只想做這兩個動作,所以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動作,其實都可能對它造成傷害。再者,膝關節在人體的位置,亦使它在我們踏出每一步時,都承受「很大」的壓力。這也難怪膝關節是青少年運動員最常傷到的關節,每年大約都有250萬人因為這個原因上急診室。
另外,有鑑於膝關節必須日復一日承受著許多壓力,還有它受到急性損傷的機會很高,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所有關節中,膝關節最常有關節炎的毛病。超過四十五歲的成年人,差不多每五人就有一人的膝關節有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這個統計數據很驚人,若以當今美國老化的人口比例計算,該年齡層大概有1.2億人的膝關節有退化性關節炎。
膝關節損傷不只很常見,在照顧上也極富挑戰性。為什麼?我們認為這與三大因素有關,那就是病人缺乏:適當的資訊、對病況的理解,以及獲得正確護理和落實必要復健步驟的管道。
這三項因素全都環環相扣。有些人可能對「任何東西太多了都不好」這句話很熟悉,這句話絕對可以套用在醫療資訊上。今日的網路文化,讓每個人都可以靠著一指神功,在Google搜尋引擎上找到大量的資訊,宛如有了Google大神,人人都可以成為專家。問題是,這些資訊多半未經審查,且與事實相去甚遠。換句話說,豐富的資訊不見得是件好事,有時候你反而會更難找到你需要的知識,這一點在醫學上格外明顯。
缺乏優質的資訊,又大量暴露在錯誤的資訊下,會衍生出第二個問題,即對病況的理解不足。如果病人將他們讀到的某些資訊信以為真,或是把電視上哪位醫生說的話直接套用到自己身上,可能會導致他們無法對自己的問題有很好的了解。這接著又會直接導致他們無法受到正確的照護,或無法及時採取必要的治療手段。臨床上,我們常會發現患者不太了解膝關節損傷的嚴重性—膝關節損傷的影響可不是一時半刻,它會對膝關節和全身的健康造成長遠的影響。
我們想要與大家分享我們的經驗,並盡可能協助你們做出明智的決定。我們的目標是提供你成功戰勝膝關節損傷的力量、知識和鼓勵。這本書不僅能幫助你了解你的膝關節受到什麼樣的傷害、可以接受什麼樣的治療,還能夠讓你用更全面、更有系統的角度去看待你的損傷和康復過程。我們會告訴你,你該做些什麼、去哪些地方、去找誰,還有做這一切的意義;我們會告訴你,手術後你對疼痛、藥物、復健、飲食和手術本身應抱持怎樣的看法,「幹細胞療法」這類頂尖治療又是在做些什麼,以及你對自己要花多長的時間才能重溫喜愛的活動該有怎樣的心理準備。
這本書是為誰寫的?這本書是為在校際運動賽事中撕裂前十字韌帶的十七歲高中生寫的,是為膝關節每天隱隱作痛、漸漸無法享受過去嗜好或含飴弄孫樂趣的七十五歲長者寫的,也是為體重不斷攀升、卻因為膝關節太痛只能眼睜睜讓自己繼續發胖的四十五歲上班族寫的。這本書甚至也可說是為猶豫著該不該讓孩子接受膝關節手術的青少年父母寫的,因為他們擔心這類手術的侵入性會不會太高,或是他們的孩子會不會根本不需要接受這類手術?
簡而言之,這本書是為每一個「你」寫的—不論你是患者、患者的父母、家屬或親朋好友—它都能為你提供大量的資訊,讓你比較輕鬆地走過整個膝關節損傷的療程。我們不敢說看完這本書你就能變成膝關節損傷的專家,我們只希望這本書能讓你對它有更深入的了解,並知道自己能為它做些什麼。
關於作者群
1984年的美國電影《小子難纏》(The Karate Kid),劇中的少年主人翁丹尼爾因緣際會認識了日本空手道大師宮城成義,並在其調教下成了一名空手道高手,那麼在這本書中,擔任宮城成義這個角色,傳授你對付膝關節損傷方法的人又是誰呢?就是我們這四位作者。羅伯特‧拉普雷德醫師是我們四位當中資歷最深的骨科專家。他是合格的運動醫學骨外科醫師,目前在明尼蘇達州伊代納的雙城骨科(Twin Cities Orthopedics)執業。他在這個領域的資歷超過二十五年,幫助過成千上萬名患者(這當中有許多是職業運動員)重拾原本的生活和喜愛的活動。
拉普雷德醫師對研究也有很大的熱忱,至今已發表超過475篇的同儕評審(peer-reviewed)文獻,這不只對他在臨床實作上有所幫助,也對整個骨科界有很大的貢獻。一直以來,他都周遊全球,向各地同行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他的研究獲獎無數,甚至還曾榮獲骨科界最崇高的獎項「卡帕三角獎」(Kappa Delta Award)。就如他老是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所說:「沒有什麼比得上你的健康。」他深知膝關節健康對人體整體健康的重要性,並致力幫助病患了解和治療他們的膝關節損傷。
盧克‧歐布萊恩是位在澳洲出生的物理治療師,目前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韋爾的浩爾‧海德運動醫學中心(Howard Head Sports Medicine)領導整個醫療團隊。盧克在物理治療界備受敬重,在該領域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發展出很多評斷患者復健狀態的標準,例如重返運動的條件(return-to-sport criteria)。他幫助過很多職業運動員,這些運動員不乏NFL、NBA、歐洲足球聯賽,還有美國國家冰球聯盟(NHL)的球星;當然,他還曾幫助過一名喜歡運動又過度自信的醫學生,幾年後他還接受邀請與他一起寫出這本書。
盧克為各行各業的人規劃過復健計畫,從熱愛戶外運動的普通人到職業的運動員,他都能為他們量身打造一套專屬的物理治療菜單。他擁有豐富的人體生理學和生物力學知識,也發表過很多研究成果,並受邀到全球各地演講。
豪爾赫‧查拉醫師是一位骨外科醫師和研究員,現在在芝加哥的若許大學醫學中心工作。他是一個好學不倦的人,不只完成了常規的五年住院醫師訓練,其後還參與了四年由韋爾的Steadman診所、洛杉磯的Kerlan Jobe骨科醫院和芝加哥若許大學共同合作的兩項研究計畫,這兩項計畫都名列全美十大運動醫學研究計畫之中。他本身也很熱中研究,目前已發表超過200篇的同儕評審文獻,且對骨科的生物製劑材料特別有興趣—例如幹細胞(stem cell)、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其他可能有助損傷修復的生物調節劑(biologic healing modulators);其研究多半在探討這些生物製劑對膝關節的影響,以及它們是否真的能對患者帶來正面的幫助。(這部分我們會在第十一章深度討論。)
尼古拉斯‧肯尼迪醫師目前在梅約醫學中心接受第三年的骨科住院醫師訓練。他在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取得醫學學位,爾後又在韋爾做了兩年研究,與享譽世界的研究人員共事。目前他已針對膝關節韌帶損傷的生物力學、重建和復健等主題,發表了超過五十篇的同儕評審文獻。他二十三歲時就贏得了傑出研究獎(Excellence in Research award),2014年在美國骨科協會(American Orthopaedic Society)的運動醫學年會發表的研究論文,也曾贏得最佳研究獎。身為一名膝關節曾嚴重受損的骨科專家,他非常能體會骨科患者躺在手術台上的心情。
同時,若以我們四人的年資來看,我們治療各類膝關節損傷的總資歷超過五十年。在此我們會與你分享我們的專業,盡可能給你關於膝關節損傷最新和最全面的資訊。
處理膝關節損傷的指南:如何使用本書
我想此刻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多半都已經因膝關節受傷吃了不少苦頭,它不但它搞亂了你現在的生活,也讓你不曉得自己的未來會何去何從。我們寫這本書的本意就是要幫助你減輕這份負擔—換而言之,它應該是一個會為你分憂解勞的工具,而不是一個會加重你負擔的功課。你心中有了這樣的概念後,我們就可以一起來看看,該怎樣運用這本書的內容,才能讓它對你發揮最大的幫助。
為方便大家閱讀,我們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是依照大多數患者面對膝關節損傷時,最常見的思考邏輯來組織全書的架構。首先,受傷當下你心中第一個浮現的疑問十之八九是:「為什麼我會受傷,這是怎麼發生的?」這正是本書第一部分討論的重點,也是為什麼第一章我們會先介紹膝關節的基本結構、怎樣會傷到它,還有為什麼有些人傷到膝關節的機率高於其他人,而這些人又擁有什麼樣的特質等內容。雖然我們在本章只會簡單介紹膝關節的解剖結構,但光憑這些知識就足以讓你理解接下來的章節。接下來,在第二章我們會告訴你該怎麼處理這些問題。比方說,你該去找誰?做什麼檢查?這些檢查如何進行?或是什麼時候你應該趕快去急診室報到?這些我們都會逐一介紹,告訴你替膝關節損傷下診斷的整個過程。
第三章我們會帶著你更深入的探討二十五種最常見的膝關節損傷。除了會談到各損傷細部的診斷方式,我們還會更進一步說明與該損傷有關的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這可以讓你更清楚它是「什麼樣」的膝損傷,又是「怎麼樣」造成的),然後告訴你它有什麼樣的治療選項。手術和非手術的治療選項都會囊括其中。
來到本書的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內容,都會繞著手術這個主題打轉。像是有哪些情況應該接受膝關節手術、手術前要做哪些檢查、手術當天的流程、術後你在醫院或居家照護上需要注意到哪些事項,還有整個手術過程常見的一些錯誤觀念等,我們都會在這些篇章中告訴你,盡可能降低你面對「意外狀況」的機會!我們想盡可能告訴你有關手術的一切資訊,好讓你能在術前做好最充足的準備。「據實以告」是我們幾位作者行醫時的核心信念,因為我們不希望給患者不切實際的期望。如果我們告訴你,「手術後你就不會痛了」、「復健過程很輕鬆」或「術後的藥物沒有半點副作用」,或許能說服你接受手術,但這非但不能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甚至可能導致更糟糕的後果,並且破壞了醫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此在這幾章中,我們會盡量將整個手術的過程都告訴你。第七章則會詳細介紹你完成膝關節手術後,可能使用到的處方用藥。
第三部分的內容全都會著重在如何讓你的膝關節功能重返巔峰狀態。在第八章,我們會告訴你,你要如何避免術後的併發症,術後的頭幾天和頭幾週又有哪些一定要做和「不」要做的事。第九章我們則會兼顧接受手術者和沒接受手術者的需求,討論復健和物理治療的部分。本章的圖片比例會顯著增加,方便你理解我們建議的每一項運動的正確作法。另外,盧克在本章也為不同康復階段的復健者,列出了一些具體的復健運動菜單。
第十章介紹的重點則在於營養和飲食。飲食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整體健康和骨骼健康,一直是眾人關注的主題。我們會探討蛋白質的重要性,以及吃哪些食物可能有助你恢復損傷和減輕發炎的狀況。許多類型的飲食對健康和減重或許都有不錯的功效,例如地中海飲食、純素飲食和原始人飲食等,市面上也有不少專門探討這類飲食的書籍。在本章,我們將以這些飲食為基礎,告訴你一些我們認為最具科學依據的基本飲食建議。
第十一章我們會介紹一些非手術性的治療選項,例如注射皮質類固醇,我們發現許多患者對這部分都存有疑問。我們也會討論到一些比較尖端的治療方式,例如幹細胞療法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這些你或許都曾在媒體上或職業運動員的圈子裡聽過。在本章,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要告訴你有哪些選擇,還要向你說明這些選擇的科學證據。實際上,很多廣為人知的頂尖療法,在臨床上都還沒有可量化的數據證明它們確實具有療效,所以儘管它們具備一定的安全性,有時候也的確值得你放手一試,但身為消費者的你,在買單前(有時候這會是一筆巨款)還是應該盡可能多了解你購買的產品。
最後,第十二章討論的重點是預防—或者是不讓你的膝關節損傷如比爾‧莫瑞(Bill Murray)在《今天暫時停止》(Groundhog Day)的生活那樣,不斷舊事重演。我們會談到一些幫助你增加膝關節力量,還有避免舊傷復發的方法。
如果你是位想了解整個膝關節受損始末的讀者,那麼按照本書的編列順序閱讀,絕對能輕鬆讓你如願以償。但萬一你的膝關節已經動過手術,此刻你最想知道的是一些有助你恢復膝關節功能,並盡快重返運動場的資訊,那麼我會建議你直接看第八章以後的章節。又或者,假如你只是想多了解與你膝關節問題有關的資訊,你也可以直接看第三章裡你感興趣的子標題內文—甚至是我們在每個子標題下整理出的精簡版「條列式」文字框。之後若你想進一步了解你膝關節的解剖學結構或受損原因,隨時都可以再回過頭去細讀本書的前幾個章節。
總而言之,你可以用任何符合你需求的方式使用這本書。這本書是一個工具—所以應該是它來配合你,而你不是你去配合它!
最後,儘管這本書確實是由專業醫療人員所撰,也確實集結了各方的科學研究成果和作者們數十年的臨床經驗,但,我們還是必須在此提醒你,這本書絕對不能「取代」專業醫療人員的面對面診斷和照護。也就是說,千萬不要以為看了這本書就可以不用看醫生。請你不要有這種想法:「嗯,我已經從這本書知道自己的狀況了,所以我不需要再去看什麼醫生。」補足醫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和治療團隊對你的照護,才是這本書的目的。簡而言之,這本書是為了讓你對自己的狀況有基本的概念,拉近你與專業醫療人員溝通時的距離,但原則上,你還是要聽從你醫師和醫療團隊的意見,執行任何鍛鍊膝關節的運動前,也一定要先與他們討論。
你一定可以挺過一切
我們希望你在閱讀這整本書時,要記住一件事,即:從膝關節損傷中復原不會是一段輕鬆、有趣的過程。但,你「一定」可以挺過一切—而且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手術、復健、你投入的大把時間、你使用的藥物、身上的痠痛…..,都是這個過程中的一部分。可是不論這段過程有多麼不容易,只要你能堅持下去,你就一定能夠改善你膝關節的功能。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在修復我前十字韌帶、腓側副韌帶和半月板的撕裂傷時,光是手術就動了好幾次。那時候我二十三歲,但我的膝關節卻因突如其來的受傷,連彎曲60度的動作都做不出來(別忘了90度才是直角,而你要坐進體育館或電影院的座位,膝蓋大概需要彎曲100度),也無法正常地上、下樓梯。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擺脫走路跛腳的狀態,又花了十八個月的時間才能再次享受慢跑的樂趣。康復之後,我還曾兩度舊傷復發,但最終我都挺過來了。終有一天,你也會挺過來。
多虧那些無微不至的照護、無數小時的復健、正確的飲食和自我的砥礪,我才得以再次恢復膝關節的功能,重新與三五好友一塊兒在社區草坪上打場奪旗式美式足球,或在體育館的籃球場上打場三對三鬥牛。受傷後七年,現在的我不但能健身、能騎腳踏車,也能健行;就算醫院的業務繁忙到我必須站一整天,我的膝關節也可以有力的支撐我全身的重量。在這裡,我能夠開心的告訴你,此刻我做這些事,幾乎不會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這一切也說明了:如果我做得到,你一定也做得到。在膝關節受損這條路上,《膝關節損傷聖經》就是助你將膝關節恢復到最好狀態的神隊友。
前言
尼古拉斯‧肯尼迪 醫師
科羅拉多州韋爾的秋天早晨就是這樣的氛圍。地面凝著一層新鮮的露珠,空氣涼爽又帶點寒意,枝頭轉黃的白楊樹點綴著整片山谷。2012年,我趁著天氣秋高氣爽,約了一些我在運動醫學診所工作的朋友打奪旗式美式足球,他們剛好大部分都是醫師或是醫學生。我們或許不是職業好手,但面對眼前的比賽,大家可都是卯足了勁想取得勝利。
不過我們這一隊爭強好勝和全力出擊的態度,似乎沒有反映到得分上—目前我們的分數落後敵隊,而且是大幅落後。比賽進行到第二節,我們的比數已經來到21比6。「挫敗」已經不足以形容我...
目錄
推薦序 修復膝關節,重返賽場榮耀
前言 在面臨膝損傷之後,應該了解些什麼
Part1 救命!我的膝關節壞掉了!
第一章 膝關節損傷是怎麼發生的?
第二章 膝關節受傷後該採取的行動
第三章 二十五種最常見的膝關節問題
前十字韌帶撕裂
關節炎
肌肉拉傷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膝關節前側疼痛
髕骨肌腱病變
半月板撕裂
內側副韌帶撕裂
軟骨受損
髕骨骨折
脛骨平台骨折
脛骨近端骨折
脛骨遠端骨折
後十字韌帶撕裂
腓側副韌帶和膝關節後外角損傷
股四頭肌肌腱撕裂
髕骨肌腱斷裂
膝關節脫臼
髕股關節不穩定
脛股關節排列不正
化膿性關節炎
發炎性關節炎
近端脛腓關節不穩定
奧斯古─謝拉德症
分離性骨軟骨炎
Part2 膝關節手術大小事
第四章 我應該接受膝關節手術嗎?
第五章 手術前的各項檢查
第六章 手術當天的注意事項
第七章 常見的處方用藥
Part3 重返巔峰狀態:養膝計畫
第八章 康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第九章 打造專屬物理治療計畫
第十章 減重和護膝飲食
第十一章 是否要用針劑舒緩症狀
第十二章 在運動和活動時,如何避免舊傷復發
結語 我的膝關節還能跟以前一樣勇健嗎?
索引
推薦序 修復膝關節,重返賽場榮耀
前言 在面臨膝損傷之後,應該了解些什麼
Part1 救命!我的膝關節壞掉了!
第一章 膝關節損傷是怎麼發生的?
第二章 膝關節受傷後該採取的行動
第三章 二十五種最常見的膝關節問題
前十字韌帶撕裂
關節炎
肌肉拉傷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膝關節前側疼痛
髕骨肌腱病變
半月板撕裂
內側副韌帶撕裂
軟骨受損
髕骨骨折
脛骨平台骨折
脛骨近端骨折
脛骨遠端骨折
後十字韌帶撕裂
腓側副韌帶和膝關節後外角損傷
股四頭肌肌腱撕裂
髕骨肌腱斷裂
膝關節脫臼
髕股關節不穩定
脛股關節排...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