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賾索引 鈎深致遠 深入淺出 闡發經旨
精選《內經》有代表性的精妙原文,分概要、養生、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治法、病症等九講加以闡析,以其得《內經》之精華,通經典之妙要,神而明知。
【本書特色】
全文.全注.全解
帶你領略奠基中醫基礎的醫學經典奇書
《黃帝內經》為現存最古老的一部中醫鉅著,是內容最豐富完整、涉及面向最廣的經典文本。
本書根據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臨床體會,於每篇開頭扼要講解內容要旨,逐條講解經典原文,輔以詳盡的注釋說明,讓經典不再令人望之興嘆。
作者簡介:
馬烈光
中國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醫基礎系主任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養生學」學科領導人
中國中醫藥養生健康產業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學術領導人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
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文化科普巡講專家
中國全國中醫藥文化建設先進個人
中國四川省名中醫、四川省中醫藥學術和科技領導人
中國《養生雜誌》主編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養生專業委員會會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研究分會副會長
並應邀擔任國際藥膳食療協會執行會長、日本自然療法協會及東洋學術出版社學術顧問、《美國中華醫藥雜誌》第一副總編、《環球中醫藥》顧問。
多年來從事《黃帝內經》及中醫養生學醫教研工作;主編出版《中醫養生學》等中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國家規劃教材6種;出版《黃帝內經讀本》、《黃帝內經養生寶典》、《黃帝內經通譯》等學術專著40餘種;在國內外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多次公派赴任台灣及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新加坡等國講學。
章節試閱
第一講 概要
《內經》的成書與沿革
《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是兩千多年前中醫理論之集大成,其主要內容出自戰國,秦漢以來代有補充,將其彙編成書,可能是在西元前1世紀,即西漢中後期。故此書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而是在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內,由不同地區的眾多醫家經過編纂修訂的論文彙編。書名冠以「黃帝」,僅是託名而已。現在通行的《黃帝內經.素問》和《黃帝內經.靈樞》,分別經唐代王冰整理編訂補注、宋代林億等校正及南宋史菘整理校勘而保存流傳至今。
「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內經》以降,研究者眾,其研究方式主要有校勘、注解、分類等。其中分類注解以楊上善、張介賓、李中梓為代表;只注解《素問》以王冰、吳昆、高世栻為代表;全注以馬蒔、張志聰為代表。歷代醫家對《內經》的研究成果,是我們學習研究《內經》的重要參考文獻。
《內經》的成書
《內經》分《素問》和《靈樞》兩部分,每部81篇,共有162篇。《黃帝內經》的書名,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方技略》的書目。關於《內經》的成書年代及作者,歷來是學者醫家爭論不休的問題。古今看法,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一者,認為是黃帝時書;二者,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及秦漢之際;再者,認為擴編成書於西漢。
《內經》的成書時代,當分為理論創作和彙編成冊兩個階段來看。
《內經》的理論創作,始於春秋戰國,秦漢以來,代有補充。主要有三點根據:一是歷代諸家的論證;二是與同期作品的比較;三是文字氣象的分析。
從歷代諸家的論證來看,宋代的百源學派宗師邵雍在《皇極經世.心學》中指出:「《素問》、《陰符》,七國時書也。」朱熹的《朱子全書.右史餘論》則說:「至於戰國之時,方術之士,遂筆之於書,以相傳授,以列子之所引,與夫《素問》、《握奇》之屬,蓋必有粗得其遺言(指黃帝)之仿佛者,如許行所道神農之言耳。」明代方孝孺的《遜志齋集.讀三墳書》也說:「世之偽書眾矣,如《內經》稱黃帝,《汲塚書》稱周,皆出於戰國、秦、漢之人。」清代崔述《補古上考信錄.黃帝說》指出:「世所傳《素問》一書,載黃帝與岐伯問答之言,而《靈樞》《陰符經》,亦稱為黃帝所作。至戰國諸子書述黃帝者尤眾。」可見,歷代諸家認為《內經》除七篇大論外,多數是戰國時期的作品。
從內容上與同時期的作品相比較來看,《呂氏春秋》、《周禮》中涉及疾病與衛生的部分,與《素問》相關內容如出一轍,僅有詳略的差異。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長沙馬王堆等出土文物中發現了大量的簡帛醫書,其中雖無《黃帝內經》或《素問》之類的篇卷,但其內容與《內經》有一定的關聯,也成為考訂《內經》一些篇章來源和撰著年代的可靠依據。
從《內經》的文字氣象來看,《內經》各篇所反映的社會背景、紀時紀年、學術思想、醫理的精粗、診療技術的運用,以及文章筆法、文字使用、引用文獻等,均有明顯的時代差異,說明《內經》是將漢代以前流傳的醫學理論與經驗,經過彙集、編纂、整理加工而成的書面總結,具有論文彙編的性質。
《內經》彙編成冊的時代,根據史書的相關記載,可大致推斷為西漢時期。《黃帝內經》書名首見於《漢書.藝文志.方技略》:「《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漢書.藝文志》是班固據《七略》「刪其要,以備篇籍」而成。《七略》是西漢末劉向、劉歆父子奉詔校書時撰寫的中國第一部圖書分類目錄,其中負責校方技書的是李柱國,史載李柱國校勘醫書的時間是西元前26年(西漢河平三年)。此當為《內經》成編的下限。
《內經》成編的上限,《史記》是重要的佐證。《史記》記載了上自黃帝下迄漢武帝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書中詳述了各代科學文化的發展,對先秦諸子及其著作皆有介紹,並專為扁鵲、倉公等醫家作傳。如果《內經》在司馬遷著《史記》前已成書流傳,那麼司馬遷是應見得到的,但《史記》中並未提到《內經》之名。《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說,倉公在高後八年(西元前180年)拜見了他的老師陽慶,陽慶傳給他一批醫書,有《上下經》、《五色》、《奇咳術》、《奇恒》、《揆度》、《陰陽外變》等,這些都是《內經》所引述的醫書,說明《內經》的成書肯定在倉公之後。《史記》寫作於作者入獄(西元前99年)之後,由此推論,則《內經》的成編時代當在《史記》之後、《七略》之前的西元前1世紀之內。
再者,《內經》全書一個重要的學術特點是廣泛深入地運用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各有古老的源頭,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各自獨立發展。五行生克體系的提出及與陰陽學說的合流,始於戰國末期的陰陽家鄒衍。直至西漢中期,董仲舒和淮南王劉安等人的著作才勾畫出了一個完整的宇宙圖式,其中包含天地、陰陽、四時、五行及事物間的生克制化規律,用以說明宇宙中包括人的生命活動在內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及其關係。至此,陰陽五行學說才較為完備並成為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思想學說。《內經》廣泛採用陰陽五行學說,從側面表明《內經》的最後加工成編當在西漢中期或稍後。
由於《內經》的著作時代跨越春秋戰國至漢代,所以《內經》的作者顯非一時、一地、一人,當是眾多醫家的理論彙編和經驗結晶。《內經》多數篇章以黃帝與岐伯等問答的體裁寫成,書名又冠以「黃帝」,僅是崇古假託而已。其實黃帝不是指一人,而是代表一個強大的氏族。黃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過著遷徙無常的遊牧生活,後來打敗炎帝族,逐漸在中部地區定居下來。黃帝族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的發展階段。繼黃帝之後,歷代都尊黃帝為始祖,於是整個中華民族都屬於炎黃子孫,並引以為榮。可見後世學者把自己的書名冠以「黃帝」二字,無非為了溯本思源,以示學有所本罷了。如《淮南子》所說:「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方能入說。」說明託名神農、黃帝所作,在當時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漢書.藝文志》託名神農、黃帝所著成書的就有數十種,而且卷帙浩繁,涉及面廣博而精深,故孔安國序《尚書》之時頗有感慨地言道:「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
《內經》的流傳
《內經》自問世以後,歷經輾轉傳抄、遺失與補注,早已失去其本來面目。據《漢書.藝文志》記載,《黃帝內經》曾以十八卷本與《黃帝外經》等醫經七家一併傳世。《七略》之後至東漢末的一段時間內,《內經》怎樣流傳,史無記述。《漢書.藝文志》未著錄《素問》和《靈樞》(《九卷》),後者很可能是《黃帝內經》等醫經散佚後再次收集彙編而成。東漢末,張機(字仲景)在《傷寒論.序》中說:「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張機所參考的古醫書中,提及《素問》、《九卷》之名,但未見《黃帝內經》之名,難以直接判定《素問》、《九卷》與《黃帝內經》的關係。但張仲景列舉了古代名醫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長桑、扁鵲、公乘陽慶、倉公等。其中,黃帝、岐伯曾見於《七略》中,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和少師均見於《素問》、《靈樞》中。這表明《素問》、《靈樞》(古稱《九卷》)與《黃帝內經》有一定的聯繫,《素問》為《黃帝內經》之一部,《九卷》為《黃帝內經》的另一部,即今之《靈樞》。至魏晉年間皇甫謐予以印證說:「按《七略》《藝文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亦有所亡佚。」《針經》是皇甫謐為《九卷》所命之名,可能源自該書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中「先立針經」一語。至唐代,王冰又將《針經》易名為《靈樞》,謂:「《黃帝內經》十八卷,《素問》即其經之九卷也,兼《靈樞》九卷,乃其數焉。」
《素問》與《九卷》(《針經》)自晉以後的流傳情況,史料上有一些相關記載。《隋書.經籍志》錄有「《黃帝素問》九卷」。其注云「梁八卷」,說明九卷本《素問》在南北朝時已亡佚一卷。《隋志》亦載有「《黃帝針經》九卷」。《舊唐書.經籍志》著錄有「《黃帝素問》八卷」、「《黃帝針經》十卷」、「靈寶注《黃帝九靈經》十二卷」。《新唐書.藝文志》的記載為「《黃帝針經》十卷」「全元起注《黃帝素問》九卷」、「靈寶注《黃帝九靈經》十二卷」、「王冰注《黃帝內經素問》二十四卷」。《宋.藝文志》則分別記有:「《黃帝靈樞經》九卷」、「《黃帝針經》九卷」、「《黃帝九靈經》十二卷」。《九靈經》當為《針經》的不同傳本。這說明至隋、唐、宋,《內經》仍以《素問》和《針經》兩書以不同本子分別傳世,卷數有一些變化,且又有了《九靈經》的別名出現,而《九卷》之舊名,漸從史志及文獻上消失。
《素問》作為《內經》的一部,在張仲景《傷寒論.序》記載之前已獨自傳世很長時間。皇甫謐著《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時,發現《內經》「有亡佚」,經對照而知所散佚的是《素問》第七卷內容。至5世紀末葉,齊梁時期人全元起為《素問》作注,後世稱為《素問訓解》,其注本在舊、新《唐書》和《宋史》中都有著錄,宋代林億等據以校王冰本《素問》,並使卷次、篇目保存於王冰本中。宋以後,全本亡佚未見。歷代整理《素問》功勞最大的醫家當推唐代王冰。王冰於寶應年間,在殘缺不全的八卷全本基礎上,對照家藏「張公秘本」,做了大量的補亡、遷移、別目、加字和削繁等工作,使《素問》回復到八十一篇舊數,改編為二十四卷本行世。其中的「運氣七篇」和《六節臟象論》中有關運氣的一段,皆為王冰補入,其文體與他篇殊異。王冰補入運氣七篇之後仍缺《刺法論》和《本病論》兩篇,篇名僅存目錄中,後人補出後稱為《素問遺篇》。王冰治學嚴謹,「凡所加字,皆朱書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雜糅」,其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素問》得以較完善地繼續流傳。可惜其書經後世傳抄已朱墨不分。王冰所注《素問》傳至宋代,已「文注紛錯,義理混淆」。宋代仁宗嘉祐年間,高保衡、林億等人奉朝廷之命,校勘醫籍,對王冰本再行考證,「正謬誤者六千餘字,增注義者二千餘條」,並定名為《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林億等的校本,被視為《素問》版本之定型,宋以後的元、明、清各代皆據此進行翻刻,卷數雖有增減分合,文字卻無大的改動。明代顧從德影宋刊本《素問》,堪稱善本,為今所據。
《靈樞》為《針經》的另一傳本,其名最早見於王冰注的《黃帝內經.素問》序和注中。林億《新校正》謂:「按《隋書.經籍志》謂之《九靈》,王冰名為《靈樞》。」指出《靈樞》之名是王冰據《九靈經》所改。《新校正》在校注《素問.調經論》王注時指出:「詳此注引『《針經》曰』,與《三部九候論》注兩引之,在彼雲《靈樞》而此曰《針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為《針經》也。按今《素問》注中引《針經》者,多《靈樞》之文,但以《靈樞》今不全,故未得盡知也。」這說明《針經》、《九靈經》、《靈樞》實為一書的不同傳本,《靈樞》至宋代已殘缺不全。林億等也曾校勘過《靈樞》的殘本,所校殘卷早已亡佚。據考證,高麗使者於北宋元佑七年(西元1092年)來宋獻出《黃帝針經》,宋哲宗於次年正月下詔頒發高麗所獻《黃帝針經》於天下,使此書複行於世。北宋末年,金兵南犯,戰亂嚴重影響了醫籍的保存和流傳,《針經》等古籍面臨著散佚和失傳的厄運。南宋紹興二十五年(西元1155年),錦官(成都)人史崧「但恨《靈樞》不傳久矣,世莫能究……參對諸書,再行校正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釋,附於卷末,勒為二十四卷」,定名為《黃帝內經.靈樞經》,刊行於世。史崧校正的刊本,後人未再改動,成為元、明、清續刻的藍本。
相關命名含義解
《內經》書名的含意
《內經》書名,首見於《漢書.藝文志》。《內經》之「內」字是與「外」字相對而言。先秦兩漢人著書,往往把一部書分為內、外兩部分。如《漢書.藝文志》所載書目就有「黃帝內經、外經」、「扁鵲內經、外經」、「白氏內經、外經」等多種。「內」與「外」,僅表示內容的分類,並無深意。正如丹波元胤《醫籍考》所說,內外「猶《易》內外卦,及《春秋》內外傳,《莊子》內外篇,《韓非子》內外諸說,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
《內經》之「經」字,《說文解字》曰:「經,織也。」其本義是指織物的縱線。陸德明《經典釋文》則釋為「常也,法也,徑也」,引申為常道,即規範、法則、原則之義。古書稱「經」者,有《詩經》、《書經》、《易經》、《道德經》等,西漢時期,「經」擴大到指關於論述某一具體學術和技藝的著作,如《星經》、《水經》、《內經》、《難經》等。《文史通義》指出:「術數諸家,均出聖門製作……而習是術者奉為依歸,則亦不得不尊以為經言者也。」《內經》稱為「經」,是業醫者對該書的尊崇之謂,是學醫的人必須遵循的理論原則。
《素問》書名的含義
《素問》之名,最早見於《傷寒雜病論.序》。關於《素問》書名的含義,各家理解不一致。《新校正》引全元起曰:「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馬蒔、吳昆、張介賓等人則認為,《素問》之義即「平素問答之書」。目前,學術界認為林億等《新校正》之說近乎經旨,其雲:「『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屙瘵(ㄎㄜ ㄓㄞˋ)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為古人探討天地形成所分的四個階段。《素問》正是從天地宇宙的宏觀出發,運用精氣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解釋和論證天人關係及人的生命活動規律和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的確有陳源問本之意。楊上善整理編纂的《黃帝內經.太素》的書名,義亦本於此。
《靈樞》書名的含義
《靈樞》最早稱為《九卷》(見《傷寒雜病論.序》)。晉代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自序》中稱之為《針經》。唐代王冰整編《內經》時,改稱為《靈樞》。《靈樞》的含義是什麼?一些學者認為日本丹波元胤的理解比較正確,即與王冰(道號啟玄子)崇信道教有關。但任應秋卻認為過去諸家的解釋「讀之令人不得其要領」或者「仍不得其解」。因此,他根據《靈樞.九針十二原》的本義和個別注家的解釋,作了明確說明:「靈者,驗也。針刺療效,至為靈驗,但必得其刺法之樞機而後靈,故名之曰《靈樞》。」任氏所論頗有見地,當符合《靈樞》的本意和實際。
第一講 概要
《內經》的成書與沿革
《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是兩千多年前中醫理論之集大成,其主要內容出自戰國,秦漢以來代有補充,將其彙編成書,可能是在西元前1世紀,即西漢中後期。故此書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而是在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內,由不同地區的眾多醫家經過編纂修訂的論文彙編。書名冠以「黃帝」,僅是託名而已。現在通行的《黃帝內經.素問》和《黃帝內經.靈樞》,分別經唐代王冰整理編訂補注、宋代林億等校正及南宋史菘整理校勘而保存流傳至今。
「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內經》以...
推薦序
推薦序
馬烈光教授,是成都中醫藥大學著名《內經》研究專家,鑽研《內經》已四十年,發皇古義,博採眾長,成果豐富,主編十餘部《內經》研究專著,對許多問題有獨到的見解。近幾十年來,馬教授更致力於《內經》養生的學術研究,至今已是中國國內養生研究之領軍者,可謂「養生天地,老馬識途」。
「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馬教授對《內經》研究有如此成就,緣於其師出名門。他於20世紀70年代就讀於成都中醫學院,那時學校內名家彙聚如雲,令人仰望。畢業後留於學校內經教研室工作,時任教研室主任的就是著名《內經》研究專家李克光教授,馬教授長期受李老耳提面命,盡得真傳。教研室的郭仲夫教授也是《內經》研究名家,對他也指點頗多。馬教授尚與全國中醫名家多有結識,如我的恩師方藥中先生。吾師是重慶人,以前回重慶時常要經過成都,馬教授受李克光教授委託,多次代為迎送,自然常有請教。恩師回京後總向我提起此事,故我對馬教授甚為神往。
今得馬教授《黃帝內經精要九講》一書初稿,細細閱之,洵合「精要」之名。名家手筆,果然不同。九講者,概要、養生、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治法、病證者也,條分縷析,提綱挈領,化繁為簡,非長期浸淫《內經》者不可得也。其文字流暢,用詞精確考究,又注意了通俗性與實用性,實為《內經》分類注釋之佳作,無論初學者或研究者均可從中擷取精華。相信本書的出版,能對《內經》研究起到促進作用,並使更多大眾瞭解《內經》。
書將付梓,樂以為序!
王琦:中國國醫大師、中國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體質學科帶頭人、中醫傳承博士後指導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委員、中醫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等多個學術團體的主要負責人。
作者序
《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既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最古老的一部光輝巨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但因「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加之年代久遠,又非成於一時、一地、一人之手等因素,而使眾多學者望之興歎、敬而生畏,故業醫有「《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珠穆朗瑪峰」的感歎。有鑑於此,根據本人40年的《內經》教學實踐和臨床體會,本著對《內經》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深入淺出、闡發經旨的宗旨,編成是書。
本書主要以高等中醫院校規劃教材《內經講義》(第五版)為借鑒,參閱了歷版《內經》教材及相關文獻,在編寫體例和內容選擇方面做了較大的改進。本著學宗原著的要求,除第一講「概要」外,其餘8講內容著重對精選經文的字詞音義、學術認識及其運用要點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每講均首列「學術旨要疏義」,扼要介紹該講內容要旨,開門見山,開宗明義。其後之「代表經文注析」中,以學術認識為綱,擇有代表性的精妙原文加以注釋和解析。每講再設「參考經文擷萃」,選相關經文之精彩者,廣列其中,博而不雜。
「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讀者若能潛心研習,「博極醫源,精勤不倦」,洵可得《內經》之精華,通經典之妙要,神而明之,無師自通矣。限於自身的水準和能力,舛訛或存,尚祈同道及各界人士提出寶貴意見。
成都中醫藥大學
馬列光
丙申立夏
推薦序
馬烈光教授,是成都中醫藥大學著名《內經》研究專家,鑽研《內經》已四十年,發皇古義,博採眾長,成果豐富,主編十餘部《內經》研究專著,對許多問題有獨到的見解。近幾十年來,馬教授更致力於《內經》養生的學術研究,至今已是中國國內養生研究之領軍者,可謂「養生天地,老馬識途」。
「將升岱岳,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馬教授對《內經》研究有如此成就,緣於其師出名門。他於20世紀70年代就讀於成都中醫學院,那時學校內名家彙聚如雲,令人仰望。畢業後留於學校內經教研室工作,時任教研室主任的就是著名《內經》...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講 概要
《內經》的成書與沿革
《內經》的成書
相關命名含義解
《內經》的主要注家與注本
《內經》的基本學術思想
唯物辯證的生命觀
整體調控觀
《內經》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
養生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
臟象學說
經絡學說
病因病機學說
病證學說
診法學說
論治學說
運氣學說
學習《內經》的方法
明確目的,抓住重點
利用工具書,明確音讀字義
前後聯繫,系統理解《內經》理論
結合注家,深入理解原文
聯繫後世醫家,開拓學術思路
結合臨床,在實踐中加深領悟
第二講 養生學說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養生的意義與法則
腎與人體生長規律、生殖及五臟六腑的關係
四種養生家的養生之道及其效果
四時氣象變化和順時養生的方法
從四時養生的角度強調「治未病」的預防保健思想
參考經文擷萃
第三講 陰陽五行學說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陰陽的基本概念
法陰陽說明人體生理病理變化
以五行歸類論五臟陰陽整體系統
取法陰陽闡明病理變化及調治之法
診治之道取法陰陽
四時八風之邪的一般致病規律
人體組織結構的陰陽屬性
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
陰陽的可分性與統一性
參考經文擷萃
第四講 臟象學說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臟象」的概念、各臟腑的功能及屬性
臟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繫
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的分類和生理功能特點
人的生成和神對生命的重要性
生命不同階段的特點和不能盡終天年的原因
胃的重要作用,營氣、衛氣、宗氣與胃的密切關係
「四海」的分佈和腧穴
人體四海的病象和治療原則
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與五臟的陰陽表裡配合關係
太陰、陽明陰陽不同之理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關係
水穀的輸布及生化過程
七竅的功能源於五臟精氣的奉養
眼睛與五臟在生理上的密切關係
精、氣、津、液、血、脈六氣的概念
六氣不足的病理表現
營衛的生成運行與會合
營衛與睡眠的關係
營衛與三焦的關係
津液各走其道所產生的不同功能
宗氣、營氣、衛氣的循行分佈和主要生理功能
神的產生概念及對養生的意義
情志致病的機制、症狀及一般規律
五臟所藏不同及其虛實病證
血氣、精神、經脈、衛氣、意志的重要作用
參考經文擷萃
第五講 經絡學說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經絡的重要性
十二正經的循行及其病候
絡脈與經脈的區別及其診法、刺法
十五絡脈的名稱、部位、循行和病證
營氣循脈運行規律
十二經氣血多少和表裡配合關係
五臟背俞、大杼、膈俞等腧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任、督、沖三脈的循行與病證
沖脈的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蹺脈的循行和功用
蹺脈與睡眠的關係
參考經文擷萃
第六講 病因病機學說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人與自然界的密切聯繫
陽氣在人體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臨床意義
人體內陰氣與陽氣的相互關係
陰精的作用及五味所傷
體質強弱與發病的關係
外、內病因的性質、致病特點,病起於三部的發病規律
外感疾病的發生和傳變規律,積的病因病機和證候
五臟所傷及治療原則
內有故邪,因加而發的病理
「祝由」療法的適應證和取效機制
九氣為病
病機十九條及其重要性
病情輕重與四時的關係
五臟疾病的傳變方式及其預後
外邪侵犯人體的傳變規律及其治療
參考經文擷萃
第七講 診法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診脈獨取寸口的原理及診病的注意事項
診病的原則與方法
切脈、察色、聞聲、觀形診病法
四時脈法
尺膚臟腑分部診法
調息察脈和辨別平脈、病脈、死脈的基本方法
脈以胃氣為本的意義,以及虛裡的診法
寸口脈象與主病,以及與尺膚診合參的方法
四時五臟的平脈、病脈、死脈
真臟脈的脈形及其致死的機制
透過審察人體各種徵象辨別疾病預後的方法
顏面分部和面部色診的機制
卒死之證的色診表現
顏面的五臟六腑、肢節分部
五色主病的原則以及疾病五色變化的鑒別
論醫療中易犯的「五過」
診治中應遵循的常規
參考經文擷萃
第八講 治則治法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治法逆從和陰虛陽虛之治的理論及其應用
五方的不同情況和相應治療
標本逆從的概念、意義和臨床應用
治法取法陰陽
方劑君、臣、使的概念
君臣佐使制方的基本法則
用藥治病的法度與飲食調養的作用
參考經文擷萃
第九講 病證
學術旨要疏義
代表經文注析
傷寒的病名、病因、預後
單感病的六經主證、傳變規律、治療大法及預後禁忌
兩感熱病的概念、機制、預後和死因
病溫、病暑的區別
陰陽交的病因病機及病證分析
風厥的病因病機及病證治療
勞風的概念、治則、預後
熱病的五種逆證
咳嗽的病因病機
五臟咳、六腑咳的辨證分類
咳嗽的治則
寒邪致痛的機制
14種疼痛的病因病理、辨證要點
疼痛的診斷要點
體質與人耐痛能力的關係
風邪致病複雜多變的病理
多種風病的病名和發病機制
五臟風的症狀和診斷要點
痹證的病因、發病及分類
各類痹證的症狀、病因、預後及針刺大法
營衛之氣與痹證的關係
眾痹與周痹的病因病機和治療
五體痿的病機和證候
痿證的具體病因與病機
治痿的原則
寒厥、熱厥的病因、病機
厥證的兼症及其病機
六經厥和十二經厥的病機證候
腸覃、石瘕的病因病機、鑒別診斷和治則
水脹、膚脹、鼓脹的症狀特點及其鑒別診斷
膚脹和鼓脹的針刺療法
水腫病肺腎兩臟的標本病機
水腫病的病機、治療原則和方法
脾癉的病機、轉化和治療
膽癉的病機和治療
罹患癲疾的先天原因
癲疾的證候特點及治療
癲疾的分類證候及治療
狂病的病因、證候及治療
怒狂的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
癰疽形成的病因病機和化膿的病理機制
癰與疽的鑒別
癰疽發生的原因
癰疽預後不好的逆症表現及逆治的危害
參考經文擷萃
附錄一 《黃帝內經》十三方
附錄二 《黃帝內經》目錄
參考文獻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講 概要
《內經》的成書與沿革
《內經》的成書
相關命名含義解
《內經》的主要注家與注本
《內經》的基本學術思想
唯物辯證的生命觀
整體調控觀
《內經》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
養生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
臟象學說
經絡學說
病因病機學說
病證學說
診法學說
論治學說
運氣學說
學習《內經》的方法
明確目的,抓住重點
利用工具書,明確音讀字義
前後聯繫,系統理解《內經》理論
結合注家,深入理解原文
聯繫後世醫家,開拓學術思路
結合臨床,在實踐中加深領悟
第二講 養生學說
學術旨要疏義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