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實用!中藥材圖鑑──日常生活必備的用藥指南
用數千年的中醫智慧,照顧你的健康
中藥材養生治病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寶貴經驗總結,源自老百姓日常生活實踐與歷代醫家認可並持續使用的智慧結晶,方得以流傳至今。隨著中醫學躍身全球主流療法,如何根據病症運用中藥來調養身體、治療疾病,成為眾多中醫愛好者與健康生活追求者的關注。
本書精選467種中藥,詳細介紹各種中藥材的基本知識,並附有實拍中藥材及常用品種飲片的高解析照片,方便讀者了解每味中藥材的特性,選購時更能輕易分辨優劣。
◎ 翻閱本書、快速查閱生活中的中藥材
★路路通可以治療鼻炎,其實就是臺灣常見的行道樹——楓香
★荷花在夏日盛開有原因,原來乾荷葉是暑熱煩渴的妙方
★懂得用就是寶——咳嗽、腎結石,玉米鬚都能治
★廚房也是中藥房,跌打損傷找胡椒,肩周炎可以敷生薑
★合歡、玫瑰、月季、木槿,是花也是藥,好看更具療效
◎ 實用驗方,輕鬆緩解小毛病
.治療傷風感冒/薄荷、紫蘇葉、生薑,水煎服
.治療習慣性便祕/決明子,開水沖泡,代茶飲
.治療脾胃虛弱/薏苡仁、粳米、紅糖,煮粥食用
.治療久瀉久痢/生薑、黃連,研末服用
.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生山楂、葛根、菊花,水煎服
◎ 對症找藥,二十類中藥材的詳細介紹
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溼藥|化溼藥|利水滲溼藥|溫裡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湧吐藥|攻毒殺蟲止癢藥
本書特色
◆認識藥材
詳細列出中藥材的別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
◆識別藥材
高解析度實拍照片,標示最明顯的局部區別特徵;優品表現與常見品種飲片照片提供選購參考。
◆使用藥材
書中收錄選自歷代著名醫論、醫籍的「經典妙方」,以及由中醫專家團隊豐富的臨床經驗為基礎、薈萃各地驗方而成的「實用驗方」,古今智慧集結,滿足讀者養生與療疾的全面需求。
作者簡介:
老中醫養生堂
由中國各大三級甲醫院和中醫院校的資深醫生和教授組成。團隊成員涵蓋保健營養師、著名中醫養生專家、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著名兒科專家、知名中醫孕產專家,致力於打造具有閱讀價值與影響力的健康養生類書籍,全心為讀者提供好用的中醫知識,傳播正宗的中醫健康理念和自我養生保健方式,為享受健康生活提供知識財富。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小時候,幾乎在每一個傳統市場旁,都會有好幾家中藥行。中藥行除了一個個寫滿藥名的小抽屜別具特色之外,就是每家的櫃檯上,總會有一個放滿山楂餅的透明玻璃罐,特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因為只要跟著媽媽去買滷包、四神湯包或冬令進補藥膳包時,小朋友就可以拿到一兩個酸酸甜甜的山楂餅。(原來,山楂是消食的好藥材,可說是每個人都適合食用。)
長大後,對於中藥的印象,逐漸被中醫診所的架子上,那一瓶瓶的科學中藥所取代。只見所有藥材都濃縮在一包包的藥粉裡面,怎麼樣也想像不出來——原本的中藥材,到底長什麼樣子。
年紀再大一點之後,等到自己開始下廚房,才發現其實日常飲食中,經常可見到中藥材默默發揮著關鍵作用,如八角、胡椒、百合、枸杞、龍眼乾、薑黃、何首烏、陳皮、小茴香、肉桂、辣椒、茯苓等,透過入菜發揮著其的藥用價值。
在《超實用!中藥材圖鑑》中,讀者得以重新認識中國數千年生活智慧的結晶——以中藥來養身治病。書中附有467種中藥材的清晰實拍照片,可根據外觀特徵來辨識藥材之外,更貼心的描述藥材的不同氣味,易認更易辨。
每一味中藥材均附上多種「實用藥方」,若讀者出現症狀或疼痛時,可嘗試以幾味簡單的中藥材與食材,來緩解不適。比方說,川貝母冰糖燉梨,就是一道香甜好吃又具療效的藥方,經常用來緩解咳嗽與肺部不舒服的症狀。玉米鬚加陳皮一起水煮,同樣也能治療咳嗽。以蓮子、胡椒來燉煮豬肚,則是利用蓮子補脾止瀉的功效,不僅可以調整腸胃,更能養心安神。
若各式各樣化學合成的藥品無法讓你安心時,不妨重拾歷代醫家留給後世的經典妙方,善用每一味中藥的珍貴藥用價值,來照顧全家的健康。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小時候,幾乎在每一個傳統市場旁,都會有好幾家中藥行。中藥行除了一個個寫滿藥名的小抽屜別具特色之外,就是每家的櫃檯上,總會有一個放滿山楂餅的透明玻璃罐,特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因為只要跟著媽媽去買滷包、四神湯包或冬令進補藥膳包時,小朋友就可以拿到一兩個酸酸甜甜的山楂餅。(原來,山楂是消食的好藥材,可說是每個人都適合食用。)
長大後,對於中藥的印象,逐漸被中醫診所的架子上,那一瓶瓶的科學中藥所取代。只見所有藥材都濃縮在一包包的藥粉裡面,怎麼樣也想像不出來——原本的中藥材,到底長什麼...
章節試閱
◆紫蘇葉
禁忌: 陰虛、溫病及氣虛者慎服。
藥材挑選: 以葉片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別名: 蘇、蘇葉、紫菜。
性味: 辛,溫。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噁、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用法用量: 5 ∼ 10克。
經典妙方
1. 傷風發熱:紫蘇葉、防風、川芎各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六分,加生薑二片煎服。(《不知醫必要》蘇葉湯)
2. 咳逆短氣: 紫蘇莖葉(銼) 一兩,人參半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再。(《聖濟總錄》紫蘇湯)
實用藥方
1. 風熱感冒:紫蘇葉、荊芥各1.5千克,大青葉、鴨跖草、四季青各3千克,加水25升,濃煎成劑,每次50毫升,每日3 ∼ 4次,口服。病重熱甚者,可3 ∼ 4小時服1次。
2. 尋常疣:以鮮紫蘇葉摩擦疣部,每次10 ∼ 15分鐘,每日1次,用於疣部及周圍皮膚消毒。
3. 漆過敏:鮮紫蘇葉適量,細鹽少許,搓爛後外搽患處。
4. 氣管炎:紫蘇葉、雞肫花各10 ∼ 5克,水煎服。
5. 風寒感冒、咳嗽:鮮石胡荽30 ∼ 50克,紫蘇葉、生薑各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桂枝
禁忌: 熱病高熱、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孕婦慎用。
藥材挑選: 以枝條嫩細均勻、色棕黃、香氣濃者為佳。
別名: 柳桂。
性味: 辛、甘,溫。
功效主治: 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衝降氣。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奔豚:病人自覺有氣從少腹上衝胸咽的一種病證。
用法用量: 3 ∼ 10克。
經典妙方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傷寒論》桂枝湯)
★㕮咀:咬嚼。
實用藥方
1. 感冒風寒,表虛有汗:桂枝、白芍、生薑各6克,大棗2枚,炙甘草3克,水煎服。
2. 更年期症候群:桂枝、製半夏、黃芪、生大黃各9克,龍骨、牡蠣各3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3. 顏面神經麻痹:桂枝30克,防風20克,赤芍15克,水煎,趁熱擦洗患處,每次20分鐘,每日2次,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
4. 竇性心動過緩:桂枝20克,黨參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5. 肺寒咳嗽、氣喘:乾薑、桂枝、款冬花、紫菀、煮半夏、五味子各9克,茯苓10克,北細辛2克,水煎服。
◆西洋參
禁忌: 中陽衰微、寒溼中阻及溼熱鬱火者慎服。
藥材挑選: 以條勻、質硬、表面橫紋緊密、氣清香、味濃者為佳。
別名: 西洋人參、洋參、花旗參。
性味 :甘、微苦,涼。
功效主治: 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虛熱煩倦、咳喘痰血、內熱消渴、口燥咽乾。
用法用量: 3 ∼ 6克,另煎兌服。
經典妙方
1. 腸紅:西洋參蒸桂圓服之。(《類聚要方》)
2. 夏傷暑熱,舌燥喉乾:洋參一錢,麥冬三錢,北五味九粒,當茶飲。(《喉科金鑰》生脈散)
實用藥方
1. 病後疲勞:西洋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
2. 糖尿病,渾身無力:西洋參、枸杞子、山茱萸各15克,生黃芪30克,水煎服。
3. 頑固性盜汗:穭豆衣30克,西洋參3克,分別煎煮,合兌服,每日1劑。
4. 健忘:核桃仁15克,西洋參10克,遠志9克,水煎服。
◆紫蘇葉
禁忌: 陰虛、溫病及氣虛者慎服。
藥材挑選: 以葉片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別名: 蘇、蘇葉、紫菜。
性味: 辛,溫。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於風寒感冒、咳嗽嘔噁、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用法用量: 5 ∼ 10克。
經典妙方
1. 傷風發熱:紫蘇葉、防風、川芎各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六分,加生薑二片煎服。(《不知醫必要》蘇葉湯)
2. 咳逆短氣: 紫蘇莖葉(銼) 一兩,人參半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再。(《聖濟總錄》紫蘇湯)
實用藥方
1. 風熱...
目錄
編著者說明
古今醫學常用度量衡對照
閱讀說明
卷 1 解表.清熱.瀉下
第一章 解表藥
發散風寒藥
發散風熱藥
第二章 清熱藥
清熱瀉火藥
清熱燥溼藥
清熱解毒藥
清熱涼血藥
清虛熱藥
第三章 瀉下藥
攻下藥
潤下藥
峻下逐水藥
卷 2 祛風濕.化溼.利水滲溼
第四章 祛風溼藥
祛風寒溼藥
祛風溼熱藥
祛風溼強筋骨藥
第五章 化溼藥
第六章 利水滲溼藥
利水消腫藥
利尿通淋藥
利溼退黃藥
卷 3 溫裡.理氣.消食.驅蟲
第七章 溫裡藥
第八章 理氣藥
第九章 消食藥
第十章 驅蟲藥
卷 4 止血.活血化瘀.化痰止咳平喘
第十一章 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
化瘀止血藥
收斂止血藥
溫經止血藥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藥
活血止痛藥
活血調經藥
活血療傷藥
破血消癥藥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溫化寒痰藥
清化熱痰藥
止咳平喘藥
第十四章 安神藥
第十五章 平肝息風藥
平抑肝陽藥
息風止痙藥
第十六章 開竅藥
第十七章 虛補藥
補氣藥
補陽藥
補血藥
補陰藥
第十八章 收澀藥
固表止汗藥
歛肺澀腸藥
固精縮尿止帶藥
第十九章 湧吐藥
第二十章 攻毒殺蟲止癢藥
附錄 中藥名筆畫索引
編著者說明
古今醫學常用度量衡對照
閱讀說明
卷 1 解表.清熱.瀉下
第一章 解表藥
發散風寒藥
發散風熱藥
第二章 清熱藥
清熱瀉火藥
清熱燥溼藥
清熱解毒藥
清熱涼血藥
清虛熱藥
第三章 瀉下藥
攻下藥
潤下藥
峻下逐水藥
卷 2 祛風濕.化溼.利水滲溼
第四章 祛風溼藥
祛風寒溼藥
祛風溼熱藥
祛風溼強筋骨藥
第五章 化溼藥
第六章 利水滲溼藥
利水消腫藥
利尿通淋藥
利溼退黃藥
卷 3 溫裡.理氣.消食.驅蟲
第七章 溫裡藥
第八章 理氣藥
第九章 消食藥
第十章 驅蟲藥
卷 4 止血.活血化瘀.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