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年,作者離開所屬的媒體,以獨立記者的身分踏上在歐洲的採訪之旅。
她沒有走向更多人注目的西歐,而是以寒冽的瑞典為駐點。在福利見稱的北歐,她看見天堂的另一面──院士的醜聞被揭發,以致諾貝爾文學獎暫停一年;大量難民尋求庇護,引起不同的反彈。
在東歐變革三十周年,她走訪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與波羅的海三國,尋找這些國家一路走來的足跡,以至脫離蘇聯後的生活──有人從抗爭者成為總統後,卻被人唾棄;有人堅持講述國家抗爭的歷史,不容國人遺忘;有人參加了「波羅的海之路」,成為一生重要的經歷。
這一年,她走訪大城小鎮,透過採訪,透過觀察,理解這些國家面對不同的挑戰──有的被大國虎視眈眈,經常滋擾;有的慢慢落在獨裁者的手裏,自由漸漸被收緊;有的右派崛起,惹起爭議。雖然如此,在尋找更美好的將來的路上,很多人仍然努力,為自己相信的多走一步,參與罷課,寫真實的報導,講述過往的經歷,留守自己的家鄉。
這些國家的歷史,以至她們正面對的困境,與香港無關,但是有些議題不如想像中遙遠,有些經驗曾與我們在某個時間成功連結,正如捷克著名作家克里瑪所說,「從歷史中學習是重要的」,除了避免重複犯錯,也能借鑑他山之石。
【推薦】
陳立程
尹子軒(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劉致昕(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副總編輯)
關震海(《誌》傳媒創辦人)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
在歐洲,她用筆記錄了一個處於巨變的大時代,回到香港,面對的是另一個大時代。要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堅持客觀求真地記錄社會變遷,必然要承受更激烈的理智與情感之間的撞擊,梓鈴對新聞專業有一份執著,衷心期待在她的筆下看到「而這,就是今天的香港」。
──陳立程
感謝這本書,將這些歐洲的記憶,帶到香港人的手中,作為智慧的載體,也是希望的火苗。
──尹子軒(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
《自由未竟》證明了走踏現場的價值,讀者得以跟着梓鈴的文字走訪不同國度、踏過不同人對自由追求之路。
──劉致昕(台灣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副總編輯)
欣喜香港的記者有自己的作品,帶香港人走一次歐洲,反思當地自由之後的思想轉變。
──關震海(《誌》傳媒創辦人)
我在書中讀到尋覓、徬徨和自我期許,發現梓鈴似乎已經熬過這段路,準備好繼續走下去。
──林育立(駐德國記者)
作者簡介:
國際新聞記者。二〇一八年夏天,毅然辭去報館工作,以獨立記者身分赴歐洲採訪一年,駐紮瑞典,經營《三角尺北歐新聞平台》。走進國際現場,實地觀察歐洲政局,發掘新聞故事。文章散見於《明報》、《蘋果日報》、《BBC中文網》、台灣《報導者》等中文媒體。
章節試閱
熱話背後,絕望告白,學生困IS佔區,教授僱傭兵拯救
17-02-2019
四年半前, 雅茲迪族(Yazidis)博士生祖瑪(Firas Jumaah)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佔領區中獲救,近期事件曝光,大大標題寫着「瑞典教授僱傭兵救學生回來交論文」。整件事件的始末,像電影情節,話題十足,瞬間佔據各大新聞版面,在中港台的社交網絡瘋傳。
我很好奇,在「伊斯蘭國」攻佔伊拉克北部,展開殺戮的前後,這位雅茲迪人過着怎樣的生活。訪談時問祖瑪,如今外出可有人認得?他搖搖頭:「沒有人希望因為受害者身分而出名。」當大家只把這則新聞當成趣聞,其背後的故事也許更值得關注。
四十出頭,經歷至少四場戰爭
初次見面,我們相約在瑞典南部小城隆德一所圖書館,那是祖瑪假日打發時間的地方。他來自伊拉克北部,在瑞典生活了近九年,「我很喜歡瑞典,跟伊拉克的文化完全不同。在我的國家,我屬於少數族群,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感覺沒有受到平等對待」。但自從來到瑞典,他驚覺這裏的人毫不在意他人的信仰甚至性別是什麼,更加平等。
雅茲迪是伊拉克的宗教少數派,教徒多說庫爾德語,但亦有操阿拉伯語者,祖瑪是後者。雅茲迪是庫爾德人一個分支,但一般自視為另一族群,總人口約七十萬,大多聚居伊拉克北部。一九七六年祖瑪出生在北部拜西加(Bashiqa)地區,小時候有一段時間隨家人搬到摩蘇爾生活,那兒距離雅茲迪人的重要聚居地辛賈爾(Sinjar)約一百公里,周邊地區杜胡克(Dohuk)、什克汗(Sheikhan)亦是族群的據點,少數人口分佈於亞美尼亞、敘利亞及歐洲一帶。
對他來說,生於這片土地,和平並非必然之事。童年過得不愜意,對戰爭的殘酷和離散記憶,他至今還依稀記得,「那時候我還是小孩,當然害怕,在戰爭中死去的人,棺材上都蓋着伊拉克國旗,鄰居喪生後遺體被抬到家屬面前,看着他們放聲大哭,就是我的童年」。
他才四十出頭,已經歷至少四場戰爭。一九八〇年九月,伊拉克和伊朗因長期存在的民族與教派矛盾、邊界爭端而爆發兩伊戰爭,當年他只有四歲。戰爭一打便打了八年,在這期間他看到人們慌忙逃命,連綿不絕的爆炸聲,傷亡更是無數。
在兩伊戰爭結束不久,一九九〇年八月二日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翌年一月起大規模空襲伊拉克,波斯灣戰爭的序幕就此展開,那是他人生中第二次目睹戰爭的場面。
雅茲迪,穆斯林眼中「拜魔鬼的人」
「童年可有快樂的回憶?」我問他。他記憶裏,小時候最快樂的日子是一家人聚在一起,母親在家弄麫包,他是家中九兄弟姊妹中的老三,自十二歲起,下課趕到市集擺檔幫忙賣麫包。他還笑稱,夢想是當足球員,不過兒時肥胖,跑動不快,很多時候只是自己一個人玩。
長大後,他沒有當上足球員,反而專注於學業發展。二〇〇〇年代初,他先後取得摩蘇爾大學的化學理學士學位及分析化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在提克里特大學擔任助理講師,其時正值伊拉克戰爭。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Georgew. Bush)向薩達姆政權宣戰, 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在二〇〇三年入侵伊拉克。從那以後,各個武裝派系蜂起,恐襲頻生,局勢一直沒有平靜下來。
國家間戰爭固然可怕,但更加可怕的是那些以宗教名義對少數族群做出逼害的暴行,伊拉克雅茲迪人便是一例。在歷史上以至今天,雅茲迪人被其他教派視為異端,所受的逼害不小,唯他們的遭遇鮮有人提起。祖瑪談起族群的歷史,先是一聲歎氣,雙眉緊蹙,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說起話來聲音低緩,「雅茲迪人不是穆斯林,有別於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及什葉派,我們自有一套信仰。」
雅茲迪教是中東古老宗教,混合了多神信仰的一神教,因崇拜「孔雀天使」被穆斯林視為崇拜魔鬼。宗教差異正是雅茲迪屢屢成為攻擊目標的原因,據稱在十八、十九世紀鄂圖曼帝國統治下,雅茲迪人遇上七十二次種族屠殺。
「伊斯蘭國」崛起之前,蓋達組織(Al-Qaeda)已抨擊雅茲迪是異教徒,最轟動事件為一名雅茲迪少女不顧族人反對,與伊斯蘭教遜尼派男子相戀私奔,被千名族人投石虐殺,使宗教矛盾升溫。蓋達組織為此報復,二〇〇七年八月在伊拉克北部小鎮、雅茲迪人聚居點作自殺炸彈襲擊,超過五百人死亡,當時國際社會譴責施襲者在發動一場針對雅茲迪人的種族清洗。
雅茲迪人為避開攻擊四處奔走,祖瑪後來轉到伊拉克庫爾德斯坦的扎胡大學工作,二〇一〇年他獲瑞典隆德大學取錄,出國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帶着妻兒踏上背離家鄉的路途。
「伊斯蘭國」攻來,發短訊「無法完成論文」
碩士畢業,再讀博士,直到二〇一四年夏天,其妻跟兩個孩子回鄉參加親戚婚禮,這一走,差點回不來。祖瑪憶述:「我其實不贊成妻子的決定,那時家鄉的人都說一切很安全、不會有問題,稱庫爾德族部隊會保護人們,不讓ISIS 攻佔所有城市,所以她回去了。」
二〇一四年八月三日,「伊斯蘭國」攻進雅茲迪人聚居的辛賈爾,三天之後,迅速佔領他家所在地拜西加。八月六日那天,一名住在隆德的雅茲迪友人衝來宿舍拍門,急着告訴他:「ISIS 打到來了!」他立刻通知妻子趕快躲到其他地方。
一想到家人處境有多危險,他便動身前往伊拉克,希望把妻兒救出。甫抵達艾比爾(Erbil)機場,邊境陸續關閉,城市多處增設檢查哨,他好不容易才與家人會合。
此時,他的家鄉已落入「伊斯蘭國」手中,一家四口躲到鄰近地區杜胡克一間廢棄的漂白劑工廠,那裏環境惡劣,白天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五度,還聞到強烈的漂白水味,槍聲四面八方傳來,他時刻害怕被「伊斯蘭國」發現,心裏有一個想法:帶家人逃進辛賈爾山(SinjarMountains)避難。
絕望中, 他想起自己拋下大學研究工作, 心裏過不去了,於是向分析化學系女教授特納(Charlotta Turner)發短訊,講述這邊的情况,若一週內未有回來,就請將他從博士生名單中除名,可能無法完成論文,「我不清楚ISIS 何時會攻佔這座城,只想傳短訊向她交代,然後收到她的回覆,詳細地問我當地狀况,表示會聯絡校方想辦法救人」。沒想到這封短訊讓他們一家獲救。
校方迅速聯繫一間安全顧問公司,派出四名全副武裝的傭兵,殺入祖瑪的藏身地,成功將他們救出。在傭兵護送下,他們穿上防彈背心闖過重重檢查哨,逃到艾比爾機場,途中轉機三次,最終安全回到瑞典。
訪問時,祖瑪多次說:「我很幸運。」他有朋友在「伊斯蘭國」襲擊中被殺,當中有些是舊學生,他邊說邊摸了摸心口位置,直言心像碎了一樣。聯合國報告指出,二〇一四年八月「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北部屠殺至少五千名雅茲迪族人,約七千名雅茲迪女性和兒童被綁架,指控「伊斯蘭國」犯下種族滅絕罪行。
「在ISIS 的觀念中,雅茲迪人不相信神。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成為穆斯林,要麼就是死。」祖瑪解釋,「伊斯蘭國」認定雅茲迪人崇拜魔鬼,大舉入侵族群的村莊,利用血腥手段強迫族人改信伊斯蘭教。男性被屠,女性則淪為性奴,被公開售賣或被迫「嫁給」「伊斯蘭國」武裝份子,遭受身心折磨。孩子年紀小,被抓進軍營受聖戰士訓練,給他們洗腦,學習用槍和各種武器殺人。
六歲兒子說,「必須打仗,對抗壞人」
對於倖存者而言,這些經歷都在他們心中留下永不磨滅的烙印,祖瑪的兒子亦如是。那時兒子僅六歲,從伊拉克回來後,竟對他說:「我們必須打仗,對抗壞人。我和爸爸還有叔叔可以一起去打仗!」兒子口中的壞人正是「伊斯蘭國」。「孩子有這種想法是不好的。」祖瑪輕輕地嘆息着。他不希望兒子滿腦子都是負面想法,所以和妻子有共識,在孩子面前少談「伊斯蘭國」和雅茲迪人的事,不想破壞孩子的童年。
說着,他拿出手機,點開影片給我看,指着那個在片中追着球跑來跑去的小男孩:「他是我的兒子,已經十歲了。」兒子像年少時的自己一樣熱愛足球,現在加入了當地球會訓練班,有屬於自己的夢想,「我甚少跟兒子討論有關宗教、性別、國籍或國家的事。如果他將來當上足球員,我會感到高興,至於代表哪個國家作賽,未來的路,就由他決定吧」。
親人分散各地,已成雅茲迪家族常見的現象。獲救以後,祖瑪回到瑞典完成學業,目前在瑞典第三大城馬爾默一間藥品公司工作,一家四口生活尚算安穩。但提起還在遠方家鄉的母親,他臉上掠過了一絲憂傷,兄弟姊妹因戰事而各散東西,有些逃亡到土耳其和德國,成了他國的難民,有些留在伊拉克北部。以後想不想回國?「我大半生都活在伊拉克,無論好與壞,都是回憶。我記掛着我的城市、朋友和親人,若局勢安全,期盼回去。」
面對各方圍剿,近年來「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及敘利亞節節敗退,接連失去多個重要據點,但祖瑪擔心極端思想已流散到民間,「伊斯蘭國」的殘餘勢力可能死灰復燃,潛伏着等待時機,再次血洗雅茲迪人的家園,族人現在睡不安寧,害怕夜間受到突襲。
為何讓受害者捐獎金建醫院?
四年半過去,許多逃難在外的雅茲迪人仍困於辛賈爾山,也有族人逃到庫爾德斯坦地區的難民營,只有少數人選擇重返家園。收復後的辛賈爾,放眼望去四處是荒蕪,幾乎所有建築物、學校、醫院和水電設施被摧毀,重建緩慢。
二〇一八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雅茲迪女子穆拉德(Nadia Murad)公開表示,打算用諾貝爾獎金在辛賈爾建立一所醫院,主要為寡婦和遭受「ISIS」性虐待的婦女提供治療,祖瑪說:「政府多慚愧,這本應是政府的責任,為什麼要一個受害者捐出獎金建醫院?就是因為沒有人關心雅茲迪人。」
穆拉德的故事始於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五日,「伊斯蘭國」突襲她所在的伊拉克北部小村克邱(Kocho),大肆屠殺雅茲迪人,包括穆拉德的兄弟,她目睹一切,更遭「伊斯蘭國」擄至摩蘇爾充當性奴,其後逃出魔爪,輾轉到了德國,她不惜自揭傷疤控訴「伊斯蘭國」的暴行,激勵其他受苦的族人。祖瑪稱讚穆拉德勇敢:「她眼睜睜看着家人被殺,自己則被「伊斯蘭國」賣來賣去,日子不易過。如果我告訴你,戰爭的片段仍深深刻在我的記憶中,那麼她現在會過着怎樣的人生?」
他認為穆拉德獲獎能喚起國際社會對雅茲迪人的關注。目前三千多名雅茲迪婦女仍下落不明,「如果以上事件發生在其他國家的話,反應會是怎樣?可能像荷李活電影,急派軍隊營救受困的婦女,我們的苦難卻多年無人問津。雅茲迪人是被世界遺忘的一群人,甚至被伊拉克政府遺忘了。」
縈繞在祖瑪腦海中那些回憶,讓他對族群的未來感到無望:「如果每十年發生一次類似事件,再過五十年,恐怕再也沒有雅茲迪人出現在伊拉克,或許你會在瑞典、德國找到零星幾個雅茲迪人,族人都移居到別的地方,不再聚族而居。」
文章原刊於《明報‧星期日明報》(二〇一九年二月十七日),承蒙答允於此書轉載。
熱話背後,絕望告白,學生困IS佔區,教授僱傭兵拯救
17-02-2019
四年半前, 雅茲迪族(Yazidis)博士生祖瑪(Firas Jumaah)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佔領區中獲救,近期事件曝光,大大標題寫着「瑞典教授僱傭兵救學生回來交論文」。整件事件的始末,像電影情節,話題十足,瞬間佔據各大新聞版面,在中港台的社交網絡瘋傳。
我很好奇,在「伊斯蘭國」攻佔伊拉克北部,展開殺戮的前後,這位雅茲迪人過着怎樣的生活。訪談時問祖瑪,如今外出可有人認得?他搖搖頭:「沒有人希望因為受害者身分而出名。」當大家只把這則新聞當成趣聞,其背後的故...
作者序
自序
「你怎樣看在香港做國際新聞?」畢業後回港找傳媒工作,面試時,我被這樣問過。
我記不起當時怎樣回答,有可能說了一些聽起來很官腔的答案,編輯主任一直面帶微笑,後來我獲取錄,加入了《明報》國際版。
剛入行,我從外電翻譯開始做起,寫國際花絮和要聞是基本工作,每天翻譯不同通訊社的稿件,涉獵世界各地的新聞,有軟有硬。慢慢地,我有機會參與一些國際專題報導的工作,跟着資深記者討論「菜單」和選題角度、搜集資料、找受訪者,大多數訪問是隔着電話或電郵進行。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挑戰,在跌跌碰碰中學習何謂新聞。
二〇一六年,我離開《明報》,之後加入《香港 》擔任國際新聞記者,做網、做報、度橋拍片、街訪、錄VO,逼着一夜長大。雖然國際新聞編譯工作重要,但做得愈久,就愈想出去跑,發掘外電以外的故事。總是有人問我:「國際新聞記者是不是經常出差?」這真是個天大的誤會。在香港當國際新聞記者不常有這種機會,認識一些有衝勁的記者,遇到感興趣的新聞議題更選擇自費採訪。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在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親信干政風波持續發酵下,我去了首爾一趟,說是旅遊,心底是想帶一些採訪回來,或是近距離觀察燭光集會的情況。那次旅程,中途出了意外,我跌倒弄傷了腳,最後忍着痛一拐一拐的走到光化門集會現場,完成採訪。那是我第一次跨出辦公室,在國際新聞現場採訪,事後反思雖有不足,但走進現場的確重要。
離開香港,在歐洲獨立採訪
一位新聞界前輩曾經對我說:「做國際新聞什麼都要略懂一點,還要有自己擅長的議題和國度。」那我的寫作主線是什麼呢?我在大學修讀國際關係,以理論學習和歐洲研究為主,大學二年級曾赴瑞典當交換生,短期留學,開啟了我對北歐政治新聞的興趣。
當我決定以獨立記者身分向外闖,毫不猶豫就選定瑞典南部一個小城,一個我曾經生活過、最熟悉的地方。那兒租金沒大城市那麼高,駐點的交通便利,碰到想做的新聞議題,背上背包,說走就走。歐洲近年多次發生大型恐怖襲擊、難民危機爭議不斷、右派勢力大崛起,這些都是我比較關注的議題。
二〇一八年夏天,我辭掉全職工作,離港外闖,想試試自己能走多遠。由主流媒體記者變成獨立記者,這條路是孤獨的,就像創業一樣,由零開始。從事前準備、研讀資料、行程安排、實地採訪至訪後整理,寫成文稿,向各大傳媒機構「賣橋」,或是在出發前跟指定媒體商議合作方案。採訪路上,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做決定,工作表面看起來輕鬆自在,其實講求自律性。在沒有公司資源及固定收入下,如何做到收支平衡,讓自己不會蝕太多錢,更是一門學問。
〈寫在「布拉格之春」五十周年──在捷克尋找共產記憶〉是我離港後的第一篇採訪報導。我帶着一本簿、一支筆,走訪布拉格各處,跟不同的人對話,逆權作家與小市民、老人與青年各自述說經歷,談「布拉格之春」、「天鵝絨革命」及今日右翼民粹主義政治思潮,由追尋歷史到記載現實。這是我的方向,新聞工作不只是把故事帶回來,寫成的採訪報導,更希望給讀者帶來一些反思。
那一年,我去過很多地方,走進瑞典和丹麥的移民區,採訪北歐式選舉、拜訪前蘇聯地區,有幸訪問波蘭前總統華里沙、與東德逃亡者及右翼政黨領袖對談,探討東西德統一後的現況,而踏上波羅的海三國,探尋當地人的歷史記憶。
這本書輯錄了我在二〇一八至二〇一九年從事獨立記者的日子裏,在不同報章及平台發表過的採訪報導,也有些未發表過的文章,包括採訪背後的小故事、離港外闖的生活等等。《自由未竟——獨立記者歐洲採訪紀實》既是記年,也是記事,為這一趟旅程留下一點紀念。
在此感謝各位新聞界前輩的提點,亦感謝家人一直以來的支持。
自序
「你怎樣看在香港做國際新聞?」畢業後回港找傳媒工作,面試時,我被這樣問過。
我記不起當時怎樣回答,有可能說了一些聽起來很官腔的答案,編輯主任一直面帶微笑,後來我獲取錄,加入了《明報》國際版。
剛入行,我從外電翻譯開始做起,寫國際花絮和要聞是基本工作,每天翻譯不同通訊社的稿件,涉獵世界各地的新聞,有軟有硬。慢慢地,我有機會參與一些國際專題報導的工作,跟着資深記者討論「菜單」和選題角度、搜集資料、找受訪者,大多數訪問是隔着電話或電郵進行。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挑戰,在跌跌碰碰中學習何謂新聞。
二〇一六...
目錄
陳立程序
尹子軒序
劉致昕序
關震海序
林育立序
自序
第一章
天堂無門
I. 氣候變遷
走進氣候罷課現場
沒有垃圾的國度
II. 諾貝爾獎醜聞
跟着瑞典人上一堂「諾貝爾課」,醜聞過後文學獎何去何從?
離開伊朗,尋回寫作自由──專訪瑞典學院新院士Jila Mossaed
III. 難民危機
同班同學
在瑞典大選進行時,走進伊巴謙莫域家園
丹麥大選採訪──那些被邊緣化的人
舌尖上的敍利亞
熱話背後,絕望告白,學生困IS佔區,教授僱傭兵拯救
IV. 戰狼在北歐
誰的公民
酒店事件餘波未了
第二章
鐵幕之後
I. 東歐劇變
波蘭
專訪波蘭前總統華里沙,拉倒鐵幕,英雄不再
鐵幕倒下前/後
鐵幕倒下三十年,波蘭媒體第四權怎麼了?
匈牙利
從民主鬥士到威權領袖,走訪歐爾班家鄉
獨立媒體狹縫求存,匈牙利政府的眼中釘
德國
東德最後一個逃亡家庭
反移民的「高牆」──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年前夕,一個衝突現場的再訪
被遺忘的殖民傷痕,走進柏林「非洲區」
小黨崛起似納粹,學者憂掌大權,德極右黨否認排外,「只是默克爾愈走愈左」
極右色彩惹監控,AfD稱遭不公打壓
捷克
寫在「布拉格之春」五十周年,在捷克尋找共產記憶
II. 獨立以後
二百萬人手牽手,築成六百公里的自由之路
本土語言保衞戰
資訊戰是怎樣煉成的
今生不回家
不存在的樓層
歌唱革命
後記:回家的路
陳立程序
尹子軒序
劉致昕序
關震海序
林育立序
自序
第一章
天堂無門
I. 氣候變遷
走進氣候罷課現場
沒有垃圾的國度
II. 諾貝爾獎醜聞
跟着瑞典人上一堂「諾貝爾課」,醜聞過後文學獎何去何從?
離開伊朗,尋回寫作自由──專訪瑞典學院新院士Jila Mossaed
III. 難民危機
同班同學
在瑞典大選進行時,走進伊巴謙莫域家園
丹麥大選採訪──那些被邊緣化的人
舌尖上的敍利亞
熱話背後,絕望告白,學生困IS佔區,教授僱傭兵拯救
IV. 戰狼在北歐
誰的公民
酒店事件餘波未了
第二章
鐵幕之後
I. 東歐劇變
波蘭
專訪波蘭前總統華里沙...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