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清涼澄淨的水
倒映著皎潔的皓月般
只有在寂止的三摩地中
方能生起殊勝的勝觀至尊宗喀巴大師於1402年完成千古巨著──《菩提道次第廣論》,開闡從凡夫位直到成佛之間所有次第,盡顯無遺。尤其為了成就毗缽舍那的智慧之光,唯有依憑生起遮止散動之風的奢摩他。是故論中以三卷的篇幅撰述〈奢摩他〉章,從最初修止資糧、修奢摩他法,直至修已成就之量,次第嚴謹,揭示出修習寂止的完整道路。
宗喀巴大師特別感嘆在當代能依諸大教典修定者「幾同晝星」,紛紛棄捨其中所說的稀有瑰寶,反而執取他山上的假石自娛。因此廣引至尊彌勒、無著菩薩以及噶當派祖師的清凈教授,揭櫫其中的密意。以八斷行、斷五過失、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等傳承口訣來修持。猶如皓月當空,朗照乾坤,令摸索修止的人們,在疑惑的黑暗中,見向趣往寶山的清凈正道。
歷來對《廣論》注疏不鮮,其中最為權威者即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從公元十五世紀起,巴梭法王、語王堅穩尊者、妙音笑大師、札帝格西等四位祖師,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撰寫箋註,彼此互為補充、交相輝映,完成通篇的釋論。
如今在眾多善緣匯聚下,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已圓滿《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5・奢摩他》的翻譯和註解。針對《廣論》原文部分,譯經院依據《法尊法師文集》所收錄之法尊法師於1948年重新修改《廣論・奢摩他》章的譯文,同時參照各種版本的藏文原典,進行詳細校訂。並且將原文及箋註重新翻譯為白話文,冀使現今的讀者,讀起來倍感親切,藉此細細聞習祖師著作中的密意。
由於《廣論》博引三藏,論文中亦有不少法相及難解之處,皆列出詳加考據及註釋;對於論中具有辯論性的議題,譯師特別撰寫「說明」,引用經論與師長教授深入辨析,令欲詳究教理者得以參閱。
1982年起,日常老和尚於美國發心弘揚《廣論》,經過多年努力,《廣論》學修漸漸拓展至海內外各地。2000年,真如老師值遇了老和尚,殷重地祈求老和尚能詳講《廣論》的止觀二章,然因眾弟子因緣尚不成熟,始終未能廣講。老和尚曾數數讚許真如老師深體般若真義,最後於晚年將宣講《廣論》止觀章之重任囑咐老師。20年後,真如老師在2020年10月15日正式開講「廣論止觀初探」,依循《四家合註》及五大論等教理,帶領僧俗弟子逐字逐句研討《廣論》止觀章的內涵。
故《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5・奢摩他》一書出版,是日常老和尚、真如老師的重大心願。希望藉此獻給所有志求菩提道的人們,善巧駕馭寂止奢摩他的駿馬,手持中觀正見的鋒利寶劍,出征輪迴之城,摧破一切邊執所執境,奔赴那無死空性的光明國城!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全套將分為八冊依次出版,已於2016年7月出版第 1 冊〈道前基礎〉,2018年10月出版第 2 冊〈共下士道〉。因應真如老師宣講止觀之殊勝因緣,提前於2021年 12 月出版第 5 冊〈奢摩他〉。
本書特色
1. 收錄《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奢摩他〉章,宗喀巴大師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經莊嚴論》、《辨中邊論》、《修次三篇》等諸大經論,詳細闡述修止教授。
2. 四家箋註分色標示,清晰易讀;全文白話語譯,易於學習理解;對經典出處及法相難點詳加註釋及說明,便於深入義理。
3. 真如老師「廣論止觀初探」課程所依循之教典,學習止觀者之必備教材。
4. 依《廣論》藏文原文重新修訂漢文譯文,並收錄改譯表。
作者簡介:
造論:宗喀巴大師
合註:巴梭法王、語王堅穩尊者、妙音笑大師、札帝格西
譯者簡介:
釋如法、釋如密、釋如行等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成立於2013年年底。總監真如老師為弘揚清淨傳承教法,匯聚比丘僧團中修學五部大論顯乘法要之學僧,參照古代漢、藏兩地之譯場,因應現況,制定譯場制度,對藏傳佛典進行全面性的漢譯與校註。
本書之譯場分工:總監、授義、主譯、主校、主潤、審義、合校潤、核定、參異、考據、語譯、訓詁、眾校、眾潤、提疑等。由如法法師擔任主譯譯師、如密法師擔任主校譯師、如行法師擔任合校潤譯師。
翻譯過程中,先由主譯譯師將藏文原典譯為漢文,接著由主校譯師對譯文、白話語譯、校勘、註釋所形成的文本進行審查;主潤譯師為文章潤色;審義譯師負責解釋經論中的法相與難點,以及向師長請益;合校潤譯師則彙整統籌校文與潤文,提出修改意見。最後經全體譯師反覆會校後方成定稿,而翻譯時所遇疑難之處,皆多次請示師長,再作修訂。
如今開始起步翻譯的經典,雖僅滄海一粟,卻也是譯經事業的巨輪啟動。譯師們滴滴心血凝聚譯稿,寒暑往來,雖為一句經文,皓首窮經亦無憾。嚴密為學,窮究義理,祈願立聖教於千古,利有情於萬世。
【關於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https://www.amrtf.org/
章節試閱
【總監序言】
生老病死,是人生似乎難以更改,難以迴避的大災大難。眾生為了生死,淚成了海,每一生所拋下的屍骨,如不損壞,可成須彌。
但佛陀找到了這種痛苦的解藥。所有成佛之路的艱辛與偉大,只是為了不忍眾生苦的堅忍探索。偉大的佛陀成功地渡越了生死的大海,並擁有令有情眾生得以渡越的方便。那方便即是八萬四千法要——浩瀚的典籍所詮說的自度度他的不二法門。而《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三主要道詮釋佛經的要義,是一個補特伽羅從凡夫到成佛所有的次第無所缺少的殊妙法門。自從宗喀巴大師造論以來,被廣大的修道者奉為不能離開的稀有的引導與難得的助伴。所以道次第的相關著作,多達三百多種,而《四家合註》是其中《菩提道次第廣論》最權威的一個註釋,幸得至尊上師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的傳承,福智僧團的法師們認真的學習藏文已二十多年,其中用了近十年完成了從《攝類學》到《戒論》的第一輪五大論的學習課程後,才開始譯經。在量與非量的層層辨析中,力求準確再準確,多方請教大善知識,為求一字的深義,也曾用心良苦,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真實寫照。
至今終於能出版《四家合註》,請廣大讀者莫將經典容易看,浸滿著傳承祖師、譯師們心血乃至生命的譯著,實非為名為利,也非只是讓家中的書櫃再充盈飽滿,以眩人目,終是為了芸芸眾生依之離苦,無邊有情依之得樂。為勸發此心,為成熟眾善,代代譯師,殫精於此。捧讀之際,祈願再再成熟讀者相續的善種子,用力開敷出離三界的聖潔之花,令菩提心樹枝繁葉茂,以此報三寶上師的洪恩、報父母恩、報僧眾恩、報眾生恩,這方是世世代代的出家人擎舉教典的目的啊!
真如
【原文/語譯對照】
原文
由解說「第二學習後二波羅蜜多道理」之門而皈敬之理者: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謂此法傳承之至尊上師自身諸本傳上師也。此復即如前說,從能仁王傳至彌勒、無著等廣行派,及傳文殊、龍樹、寂天等深見派諸師;特如至尊自所宣說:「由師恩德得見時,我意於今獲安息。」雖實義中,至尊上師自與文殊怙主無二無別,然於共通所化方面,猶仍示現親從文殊聽聞甚深中觀正見之相,故禮彼等。
第二、別學後二波羅蜜多者,謂修奢摩他、毘缽舍那道理。此二如其次第,即是靜慮及慧波羅蜜多之所攝故。
此中分六:一、修習止觀之勝利;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三、止觀自性;四、須雙修之因相;五、次第決定之理;六、各別學法。初中分五:一、開示大小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二、除其疑已,由相似品類之門顯彼勝利;三、成辦大小二乘一切功德勝利;四、斷除所斷勝利;五、以此為徵,其餘勝利亦當了知。今初:
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第二分二:一、疑彼;二、答之。初者:若謂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相續功德,今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云何應理?第二分二:一、正答;二、將彼結合經教。初者:答:如下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者相續之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然於善所緣心一境性以上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簡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義諸妙善慧,悉皆攝為毘缽舍那品。故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第二、結合教典者:又於此義,《修信大乘經》亦密意說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大乘信解,謂即意樂圓滿,及大乘出生,謂即加行圓滿,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毘缽舍那品妙觀察慧。第三、以理亦能成立成辦大小二乘一切功德勝利者: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二所成辦,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
語譯
從宣說「第二科、學習後二種波羅蜜多方法」的角度而皈敬的道理:
恭敬頂禮具足大悲的諸位至尊勝士之足
是指傳承此法的至尊宗喀巴大師自己的根本與傳承上師。而這也如前文所述,從能仁王佛傳承至彌勒、無著等廣行派祖師,以及傳承至文殊、龍樹、寂天等深見派祖師;尤其是如同至尊宗喀巴大師親自敘述的:「透過上師的恩德而觀見時,我的內心終於得以歇息。」雖然實際上至尊宗喀巴大師自身與文殊怙主無二無別,但是就共通所化機那方面而言,仍然示現出親自從文殊聽聞了甚深中觀正見,因此禮敬彼等。
特別學習後二種波羅蜜多:是指修持寂止與勝觀的方法,因為這二者依序統攝於靜慮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當中。
其中分為六科:一、修持寂止與勝觀的利益;二、說明這二者能包含所有的等持;三、寂止與勝觀的體性;四、二者都必須修持的原因;五、順序決定的道理;六、分別學習的方法。第一科分為五科:一、說明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二、消除相關的疑惑而從相近品類的角度說明其利益;三、能成就大小二種乘一切功德的利益;四、斷除所斷的利益;五、以此為例,也應當了知其餘的利益。第一科:
一切大小乘的世間與出世間功德,都是寂止與勝觀之果,因為《聖解深密經》中說:「慈氏,一切聲聞、菩薩、如來的世間與出世間善法,都應當了知是寂止與勝觀之果。」第二科分為二科:一、對此的疑惑;二、回答。第一科:如果心想,寂止與勝觀難道不是已經獲得修所成者心續中的功德?將一切功德都作為這二者的果,豈能合理?第二科分為二科:一、宣說正答;二、將此與經文對應。第一科:答道:真正的寂止與勝觀,的確如下文所述,是已經獲得修所成者心續中的功德,因此大小乘的一切功德並非都是這二者的果;然而將一心專注於善所緣以上的定都歸入寂止品,並將分辨如所有性或盡所有性意涵的善智慧都歸入勝觀品,所以基於這個用意,而說三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因此沒有相違。第二科、與教典對應:基於這個用意,在《修信大乘經》中也提到:「善男子,透過這個異門也應當了知,無論任何菩薩對大乘的信解,亦即意樂圓滿;以及從大乘所生,亦即加行圓滿,這一切都是以無散亂心正思惟義理與正法所出生的。」無散亂心,是指寂止品的一心專注;正思惟義理與正法,則是指勝觀品的觀察慧。第三科、以正理也能成立成辦大小二種乘一切功德的利益:因此,大小二種乘的一切功德,都必須透過以觀察慧觀擇而維繫,以及一心專注於所緣這二者才能成辦,並非單一的止住修或觀察修所能成辦。
【總監序言】
生老病死,是人生似乎難以更改,難以迴避的大災大難。眾生為了生死,淚成了海,每一生所拋下的屍骨,如不損壞,可成須彌。
但佛陀找到了這種痛苦的解藥。所有成佛之路的艱辛與偉大,只是為了不忍眾生苦的堅忍探索。偉大的佛陀成功地渡越了生死的大海,並擁有令有情眾生得以渡越的方便。那方便即是八萬四千法要——浩瀚的典籍所詮說的自度度他的不二法門。而《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三主要道詮釋佛經的要義,是一個補特伽羅從凡夫到成佛所有的次第無所缺少的殊妙法門。自從宗喀巴大師造論以來,被廣大的修道者奉為不能離開的...
目錄
譯場成員
日宗仁波切序
總監序言
出版說明
編輯凡例
科判
上士道
止觀總說
別學奢摩他法 修止前行、次第
修止所緣
注心之理
有無沉掉應如何修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寂止成與未成之界限
依奢摩他趣道軌理
索引
佛菩薩、人名
書名
法相
地名
附錄一 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附錄二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簡介與榮董名單
譯場成員
日宗仁波切序
總監序言
出版說明
編輯凡例
科判
上士道
止觀總說
別學奢摩他法 修止前行、次第
修止所緣
注心之理
有無沉掉應如何修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寂止成與未成之界限
依奢摩他趣道軌理
索引
佛菩薩、人名
書名
法相
地名
附錄一 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附錄二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簡介與榮董名單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