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是一部對佛教之禪、淨、律、密、教,
都有著廣泛而深刻影響的大乘經典。
能引領人們從迷失中覺悟,從虛妄中發現真實!
《楞嚴經》內容博廣,思想體系嚴密,幾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論都囊括其中。是一部對佛教之禪、淨、律、密、教,都有著深刻而遼遠影響的大乘經典。
《楞嚴經》的發起是由於阿難尊者的一段因緣。序分中說,在七月十五解夏自恣日這一天,按照印度的習俗,民眾普遍供養僧眾,阿難因故沒參加集體應供,單獨外出托鉢乞食,結果途中遭遇摩登伽女的大幻術,險些毀戒失身,佛派文殊菩薩持咒解救了阿難,文殊菩薩把阿難和摩登伽女帶到佛前,阿難懇請佛陀慈悲開示,佛於是宣說了這部《楞嚴經》。
該經雖有真偽之爭,但內容十分宏富,故自問世後,就廣泛流行。內容以理、行、果為框架,謂一切眾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淨,故流轉生死,如能修禪證道,即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一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各宗各派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本書編排清晰,共分十卷,並套色印刷,包括原典、譯文、注釋,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解析經文。讀者可透過此書輕鬆運用《楞嚴經》的心法,或當作讀經的誦念本,會更深刻了解其涵義。
▍本書特色
1.用最清楚的文句來解析《楞嚴經》,易讀好懂。
2.特邀佛學大家為本書譯注,可完整了解阿難與佛間的對話。
3.全書印刷精美,重新詮釋《楞嚴經》的美好。
作者簡介:
主編/賴永海
現任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曾任南京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旭日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江蘇宏德文化出版基金會理事長、鑑真圖書館館長。出版《中國佛性論》、《中國佛教文化論》、《佛學與儒學》等十六部著作,並主編第一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十一卷,近三百萬字)、《中國佛教通史》(十五卷,七百萬字)。
譯注/劉鹿鳴
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師從賴永海教授,主要從事儒家經學和佛教經學研究,現任教於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
章節試閱
本經的發起是由於阿難尊者的一段因緣。這個發起因緣,按照傳統注疏的解釋,喻示了本經的幾個重要主題:(一)破魔。從開始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幫助阿難破除魔障,到中間抉擇正見以摧破邪見,至最後佛陀特別講說五十陰魔,使得本經成為了著名的破魔大全。(二)禪定修習。阿難遭魔的原因是由一向求多聞而未能實修禪定,故在境界面前無力破除,因此請佛陀詳細開示能夠成就菩提的「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告訴阿難「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開啟了本經詳細講述禪定修習法門,並分為抉擇真見、圓通法門、楞嚴咒、菩提道次第等科而詳細解說,使得本經成為了著名的禪修寶典。(三)護戒。阿難因為遭魔而險些破了不淫欲戒,幸得楞嚴咒以破除,因此本經特別強調持清淨戒律,而且本經歷來被認為對於護戒具有重要意義。
在回答阿難提出的禪定法門最初方便中,佛陀首先抉擇正見—「如來密因」,即「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隨後透過辨析真妄而破除妄識,逐步顯示此常住真心之真見。分為三個內容:(一)破妄顯真。佛七次徵問阿難「心在何處」,從而辨析說明:一心不在身內;二心不在身外;三心不潛根裡;四心不隨明暗開合;五心不是思維體,隨與外境相合而有;六心不在中間;七不能以一切無著名之為心。此即是《楞嚴經》膾炙人口的「七處徵心」。(二)抉擇一切眾生的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即眾生無始以來都以妄想攀緣心為自心性,這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原因;「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即眾生本具的常住真心、妙明心體,這是眾生解脫的根本原因。以上兩個內容,有的注家也以「三番破識」來解釋。(三)十番顯見。「見」即「見性」,眼根能看見之所依根性。在眼根為「見性」,在耳根為「聞性」,實際上即是覺性。透過十個方面的層層遞進抉擇,顯示心之真性:一顯見是心;二顯見不動;三顯見不滅;四顯見不失;五顯見無還;六顯見不雜;七顯見無礙;八顯見不分;九顯
見超情;十顯見離見。其中一、二在卷一。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
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譯文】
這部經是我親自聽佛講的。有一天,佛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都是已斷除一切生死煩惱、證得無漏果位的大阿羅漢。這些大比丘乃是真佛子,住持如來正法,善於出離三界,能於此娑婆國土,三業無虧,六塵不染,成就種種清淨威儀。他們從佛受教,智慧深妙,堪能繼承佛的遺願,轉正法輪,度化眾生;各戒行嚴淨,堪為三界眾生之師範;他們示現各種應化之身,度生濟世,利益未來世的眾生,超越塵累而得解脫。其中,大智舍利弗、大目犍連、大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為上首弟子。當時,適值夏安居期滿之日,還有許多緣覺眾及初發心的學人也來到佛的住所,會合到比丘僧團中,參加夏安居期滿的自恣法會;十方世界的菩薩也前來親近佛陀,諮決心中疑問,都恭敬奉事如來,想要探求佛法之深義奧旨。其時佛陀展坐具安詳趺坐,為與會大眾開示佛法奧旨。法席大眾同沾法益,得未曾有。
佛說法的聲音像迦陵頻伽鳥的鳴叫聲一樣柔和美妙,遍至十方。無數的菩薩都聞聲前來參加法會,其中,以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
【注釋】
(一)如是我聞
意為如此的教法是我阿難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的。這是為了使聽法的人生起信順。據佛教經論上記載,釋迦牟尼佛將要入滅的時候,阿難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諸比丘依何住?三惡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經首置何字?」佛回答說:「一依四念處住。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等言。」(《大智度論》卷二)又佛經篇首的通序具備六項內容:如是、我聞、說法的時間、說法人、地點、聽眾等,這稱為「六事成就」。即:「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室羅筏城祇桓精舍」,是處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此六事是所有佛經通用的序分,故稱「通序」;又因其乃證實該經確為佛說,誠屬可信,故又稱「證信序」。
(二)一時
指佛說法的那時,不能定指何時,唯以機教相投,師資會合之際,總名「一時」。
(三)室羅筏城
即舍衛城(Sravasti),北憍薩羅國(Kosala)之都城。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此國。佛陀在此前後居止二十五年,留有許多佛教勝跡。祇桓精舍:即「祇樹給孤獨園」之略稱,也稱「祇園精舍」(Jetavana),在舍衛城之南。此精舍是由給孤獨長者以金布地購買祇陀太子之園而建精舍,供養佛陀及弟子,而祇陀太子也以園中之樹供養,故合稱「祇樹給孤獨園」。佛陀曾於此度過許多雨季,講說了《阿含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般若經》等諸多大小乘經典。「祇桓精舍」與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並稱為佛教早期的兩大精舍。
(四)比丘
梵文「bhiksu」的音譯,又譯「苾芻」等,意譯作「乞士」、「除士」等,指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出家者。又比丘語義有五種:一、乞士(行乞食以清淨自活者);二、破惡(破煩惱);三、出家人;四、淨持戒;五、怖魔(《大智度論》卷三)。又「大比丘」指已證得阿羅漢道的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佛陀的常隨眾,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裡是取整數而言。
本經的發起是由於阿難尊者的一段因緣。這個發起因緣,按照傳統注疏的解釋,喻示了本經的幾個重要主題:(一)破魔。從開始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幫助阿難破除魔障,到中間抉擇正見以摧破邪見,至最後佛陀特別講說五十陰魔,使得本經成為了著名的破魔大全。(二)禪定修習。阿難遭魔的原因是由一向求多聞而未能實修禪定,故在境界面前無力破除,因此請佛陀詳細開示能夠成就菩提的「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告訴阿難「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開啟了本經詳細講述禪定修習法門,並分為抉...
作者序
總序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專業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難閱盡所有經典。加之,佛典有經律論、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經又有節譯、別譯等多種版本,因此,大藏經中所收錄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種譯本都非讀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閱藏知津」一說,意謂閱讀佛典,如同過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標,才能順利抵達彼岸或避免走彎路;否則只好望洋興嘆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經》編譯的初衷類此。面對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經典應該先讀,哪些論著可後讀?哪部佛典是必讀,哪種譯本可選讀?哪些經論最能體現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撰述是隨機方便說?凡此等等,均不同程度影響著人們讀經的效率與效果。為此,我們精心選擇了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最能體現中國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經,認為舉凡欲學佛或研究佛教者,均可從「十三經」入手,之後再循序漸進,對整個中國佛教作進一步深入的瞭解與研究。
「佛教十三經」的說法,由來有自。楊仁山、梅吉慶以及中國佛學院都曾選有「佛教十三經」, 所選經典大同小異。上述三家都選錄的經典有:《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楞伽經》、《楞嚴經》;被兩家選錄的經典有:《心經》、《勝鬘經》、《觀經》、《無量壽經》、《圓覺經》、《金光明經》、《梵網經》、《壇經》。此外,《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解深密經》、《八大人覺經》、《大乘密嚴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菩薩十住行道品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為一家所選錄。本著以上所說的「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最能體現中國佛教基本精神」的原則,這次我們選擇了以下十三部經典:《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圓覺經》、《梵網經》、《壇經》、《楞嚴經》、《解深密經》、《維摩詰經》、《楞伽經》、《金光明經》、《法華經》、《四十二章經》。
佛教發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就其歷史發展、思想內容說,有大乘、小乘之分。《佛教十三經》所收錄之經典,除了《四十二章經》外,多為大乘經典。此中之緣由,蓋因佛法之東漸,雖是大小二乘兼傳,但是,小乘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後,始終成不了氣候,且自魏晉以降,更是日趨式微;直到十三世紀以後,才有南傳上座部佛教在雲南一帶的流傳,且範圍十分有限。與此相反,大乘佛教自傳入中土後,先依徬魏晉玄學,後融匯儒家的人性、心性學說而蔚為大宗,成為與儒道二教鼎足而三、對中國社會各方面產生著巨大影響的一股重要的社會思潮。既然中國佛教的主體在大乘,《佛教十三經》所收錄的佛經自然以大乘經典為主。全力弘揚「有宗」的思想,並把《解深密經》等「六經十一論」作為立宗的根據,《佛教十三經》選錄了對「唯識宗」影響較大的《解深密經》進行注譯。
《楞嚴經》則是一部對中國佛教之禪、淨、律、密、教都有著廣泛而深刻影響的大乘經典。該經雖有真偽之爭,但內容十分宏富,思想體系嚴密,幾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論都囊括其中,故自問世後,就廣泛流行。該經以理、行、果為框架,謂一切眾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淨,故流轉生死,如能修禪證道,即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一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各宗各派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近幾十年來,中國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文化、社會價值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研究佛教者也日漸增多。而要瞭解和研究佛教,首先得研讀佛典。然而,佛教名相繁復,義理艱深,文字又晦澀難懂,即便有相當文史基礎和哲學素養者,讀來也頗感費力。為了便於佛學愛好者、研究者的閱讀和把握經中之思想義理,我們對所選錄的十三部佛典進行了如下的詮釋、注譯工作:一是在每部佛經之首均置一「前言」,簡要介紹該經之版本源流、內容結構、核心思想及其歷史價值;二是在每一品目之前,都撰寫了一個「題解」,對該品目之內容大要和主題思想進行簡明扼要的提煉和揭示;三是採取意譯與音譯相結合的原則,對所選譯的經文進行現代漢語的譯述。
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它對原典的閱讀和義理的把握能有所助益。當然,這種做法按佛門的說法,多少帶有「方便設施」的性質,但願它能成為「渡海之舟筏」,而不至於淪為「忘月之手指」。
總序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專業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難閱盡所有經典。加之,佛典有經律論、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經又有節譯、別譯等多種版本,因此,大藏經中所收錄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種譯本都非讀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閱藏知津」一說,意謂閱讀佛典,如同過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標,才能順利抵達彼岸或避免走彎路;否則只好望洋興嘆或事倍功半。《佛教十三經》編譯的初衷類此。面對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究竟哪些經典應該先讀,哪些論著可後讀?哪部佛典是...
目錄
總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延伸閱讀
總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延伸閱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