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勒:「傳統,不是對灰燼的膜拜,而是火炬的傳承。」
傳統調性音樂的終結者×現代主義音樂的領路人
眼光超越當代,永遠走在時代前端
橫跨兩個世代、一生爭議不斷的音樂家馬勒!
隨著2020、2021馬勒年的盛大落幕,
馬勒的音樂作品再度掀起熱潮,並引起諸多討論,
而這位逝世後的名聲遠超越生前的作曲家,
又為當今音樂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無止盡的流浪之歌】
「對於奧地利來說,我是波西米亞人;對於德國來說,我是奧地利人;對於整個世界來說,我則是猶太人。不論哪一種身分,我總是被當成入侵者,沒有一個地方真正歡迎我。」
細細探究,馬勒的出身似乎為他的人生定下了「異鄉人」的生命基調。不論是複雜的民族情結、不甚美滿的童年,乃至於身為猶太人的「原罪」,似乎都注定了他必須顛沛流離一生;而這樣的矛盾也反映在他的音樂事業中。
【馬勒的指揮家美學】
由於馬勒在音樂、戲劇等多個領域都有豐厚的知識量,這使他對音樂作品充滿敬佩之情,並以強烈的藝術激情投入到對作品的演繹之中。
顯然,馬勒強調對樂譜符號的忠實和努力解讀這些符號所蘊含的音樂意義,這是他準確傳遞作品的基礎。為此,他陷入一生的苦惱中,他似乎從未滿意過任何樂團的演奏,因為他對藝術完美的嚮往是一種無止境的苦苦探究。
如同他說:「音樂的精髓並不在音符之中。」因此,他指揮藝術的美學真諦是:透過探尋樂譜中音符及各種符號,用融入演繹者自己的理解和藝術熱情來揭示作品的蘊涵與美妙。
【作曲家?還是指揮家?】
處於時代動盪中的「作曲家馬勒」的身影全然沒有「指揮家馬勒」那般偉岸。在馬勒生前,世俗眼光中的「作曲家馬勒」是膚淺、陳腐音樂的製造者。維也納音樂界的保守派質疑馬勒交響曲的宏大敘事及華麗表現,更以種種理由攻擊他音樂中的混雜與粗野。
馬勒交響曲的重量、厚度與深奧,粉碎了浪漫主義擁護者的期待,他完全打破了那種看似正宗的德奧交響曲傳統的幻想。
馬勒內心卻非常清楚自己的音樂創作所具備的藝術價值和人文意義。他在世時就曾預言:「我的時代終將來臨。」而他的作品更深深影響了十二音和無調性音樂等先鋒理念,隨著時光飛逝,馬勒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介紹音樂家馬勒的一生,除了介紹音樂家的生平及重要作品外,更有對其作品藝術性的詮釋及理解。作者以平易近人的筆調書寫,帶領讀者走近大師,走近藝術,以豐富現代人的視野及心靈。
作者簡介:
景作人,著名音樂評論家,音樂學家,中提琴演奏家。曾為各大報章雜誌撰寫多篇樂評。
音渭,專職編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伊赫拉瓦的童年時代
奧地利帝國的猶太家庭
你可曾看過電影《魂斷威尼斯》?如果你看過,想必一定記得片中那旋律悠揚的插曲,甚至會輕聲哼上幾句。你又可曾知道,這首插曲就源自於馬勒的《第五交響曲》。
這首交響曲是1902年寫成的,可是在將近70年後的1971年,它仍然活躍在銀幕上,成為影迷心中不朽的經典。它為什麼有如此無窮的魅力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家馬勒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故事得從1860年的奧地利開始說起。當時統治奧地利帝國的皇帝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歐洲歷史上很少有哪位皇帝像他一樣,統治著如此遼闊的疆域——今天的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以及塞爾維亞、羅馬尼亞、波蘭、烏克蘭和義大利的一大部分。此時已是19世紀後期,這位皇帝已不像他的前人一樣熱衷於贊助藝術事業了。他只對行軍作戰感興趣,除了閱覽軍隊花名冊之外,他從未讀過一本書。儘管如此,他對文化藝術領域特別地寬容,帝國首善之區維也納仍然保持著自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Ritter von Gluck)、海頓(Franz Joseph Haydn)、莫札特(Wolfgang Mozart)以來培育的濃郁的音樂氛圍。
沒有貴族的支持,藝術家們想要生存下去實在不容易。馬勒戲劇性的一生就是掙扎在依靠指揮賺錢和利用閒暇作曲這兩者之間的。所幸工業革命帶來了社會面貌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階層——特別是猶太市民崛起了,他們從貴族那兒接過了支援音樂的接力棒,用一己之力培養出音樂家這個群體。他們去欣賞交響樂的演出,訂購音樂報紙和雜誌,在街頭巷尾的小酒館裡津津樂道地談論前夜上演的歌劇……正是他們的努力,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Baptist Strauss)、雨果.沃爾夫(Hugo Wolf)這些偉大的音樂家們才能貢獻給世人那麼多美妙的樂曲。
當然,這份長長的音樂家名單上,一定少不了「古斯塔夫.馬勒」的大名。
1860年7月7日,這一天在所有音樂愛好者眼裡都是不平凡的一天。波希米亞小鎮卡利斯特的一對猶太夫婦生了一個男孩,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他們為這個小生命起名為「古斯塔夫.馬勒」,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名字將會在未來的半個世紀裡發出耀眼的光芒。
卡利斯特(Kaliste)位於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之間,這裡是奧地利帝國以及後來的奧匈帝國的精華沃土所在。在馬勒出生前,這裡的猶太人聚居區已頗具規模。儘管當時的社會政治風氣日趨開明,但是包括馬勒一家人在內的猶太人仍生活在反猶太情緒的陰影之下。恰好在1860年,皇帝頒布了詔書,宣布將部分政權下放,並且採取更加自由的議會制的政體,這意味著猶太人可以更加自由地遷徙。於是,小馬勒出生後不久,全家就搬到了伊赫拉瓦城(Jihlava)定居,他父親伯恩哈德.馬勒(Bernhard Mahler)在這裡開了一家釀酒鋪——出售酒類商品是社會允許猶太人從事的為數不多的職業之一。
說起這位父親,他的火爆脾氣是有目共睹的。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家規,妻子和兒女不得越過雷池一步。母親名叫瑪麗,她天生就略微跛腳,常年受病痛的折磨。據推測,她很可能心臟還有點小毛病,後來由於頻繁的生育而趨於惡化。伯恩哈德原來是做運輸生意的,還兼做商販,兜售些小東西。瑪麗則出身於里代奇的一個門第觀念很強的肥皂商家庭。他們的婚姻是經人撮合而成的,瑪麗的父母認為這是個門當戶對的好姻緣,可是瑪麗並不這麼想。她早已心有所屬,對於當時僅僅20歲的她來說,嫁給伯恩哈德無疑是判了精神上的死刑。
可以想見,脾氣粗暴的丈夫和鬱鬱寡歡的妻子之間,吵架什麼的一定是家常便飯,這給孩子們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在幼小的馬勒眼中,他的母親是「溫柔的化身」,而父親則「頑固不化」。由於馬勒唯一的哥哥很早就夭折了,馬勒這個次子實際上是家中的長子,所以從一開始,馬勒幼小的肩膀上就扛起了照顧母親和弟弟妹妹的重任。每當母親發生頭痛或者是遭受其他病痛折磨時,馬勒就會藏在她的床後面為她祈禱。她常常責備兒子「邋裡邋遢,像什麼樣子」,但是在丈夫發怒時她又會盡力保護兒子。
儘管這個家庭的生活中常常奏出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可是這並不能阻礙伯恩哈德——這個血管裡流著商人血液的猶太人——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最初,他的酒館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酒鋪,迎來送往的都是社會的底層居民,比如長途馬車車夫之流。由於伯恩哈德自釀的瓶裝酒物美價廉,這個小酒鋪逐漸站穩了腳跟,並慢慢壯大起來,後來甚至有了分店。到了1866年,小馬勒可以驕傲地唸出自家記事便箋抬頭上的文字了:「伊赫拉瓦的B. 馬勒,蒸餾酒、蘭姆酒、潘趣酒、香料和醋類製造商」。伯恩哈德本人也受益於他蒸蒸日上的生意,他搖身成為小鎮猶太社區裡的有頭有臉人物。到1873年時,他甚至獲得了與當地德國市民完全平等的地位。要知道,在這之前,他與德國人的關係並不融洽:初到此地時,他曾經因為與釀酒生意有關的輕微違法行為而遭到了罰款。
身為一個父親,伯恩哈德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可一點也不含糊,這也是猶太民族的光榮傳統。他與瑪麗一共生了十四個孩子,可是半數在襁褓中就夭折了。活下來的七個孩子,除了古斯塔夫外分別是恩斯特、蕾波汀娜、阿洛伊斯、賈絲汀娜、奧托以及愛瑪。在馬勒未來的音樂家生涯中,我們將不時地看到他的弟弟妹妹們的身影。
儘管小馬勒很早就顯示出過人的音樂天賦,但是父親堅持讓兒子接受完整的教育,要求他一定得念完高中(設有拉丁語和希臘語的高級文科中學)。但是,當古斯塔夫對音樂抱有的真正熱情和鋼琴演奏的天賦清晰地展露出來時,伯恩哈德很快就被親友說服了。他對自己有這麼一個天才的兒子似乎很是自滿。不過我們也要知道這麼做的實際效益——投資兒子的音樂教育,也許是讓這個猶太家庭光耀門楣的好機會。儘管伯恩哈德本人出身低微,但他仍然不斷地努力工作,爭取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當時歐洲處處彌漫著的反猶太情緒讓猶太人備受打壓,伯恩哈德深知,只有依靠個人努力或者是才華,才能開創出一片天地。馬勒充分地繼承其父親積極向上的性格特點,他的一生就是力爭上游的一生。
這就是一幅生活在奧地利的典型猶太家庭的景象:專制好強的父親和溫柔卑微的母親,還有接連出生的孩子和不可避免的夭折;雖然依靠經商賺到些錢,不過眾多嗷嗷待哺的孩子也讓家庭財務時常吃緊。身為長子的馬勒注定要拋卻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這個多災多難的時代裡奮勇前進。
神童誕生
1861年,伊赫拉瓦新建了一所猶太教堂,每個禮拜日,虔誠的信徒們都會在這裡集會,伴隨著唱詩班的歌聲向神禱告。這天伯恩哈德夫婦像往常一樣帶著兒子去做禮拜,忽然,在信徒們的歌聲中響起了一個稚嫩的童聲:
一位流浪者,
一個旅人,
穿過匈牙利來到摩拉維亞,
在那裡,在第一家酒館,
他跳起舞來,如同在水上漂。
他跳得近乎癲狂,
他的背包也顛起來。
顛也好,不顛也罷,
就算魔鬼也拿不走它。
這首混合著摩拉維亞語和捷克語的街頭小調,曲名是〈讓背包顛起來吧〉。眾人紛紛停下自己的歌唱尋找這童聲的來源——是三歲的小馬勒!他自顧自地唱著,歌聲中透出孩童特有的天真,他恐怕還不會跳舞呢,卻唱起了別人跳舞的故事。歌聲引起一陣騷動,瑪麗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伯恩哈德努力抑制著自己的憤怒,他在猶太社區中來之不易的地位不能被兒子一首冒犯的歌謠毀掉啊!
所幸童言無忌,大家都原諒了小馬勒,很快教堂就恢復了秩序。但是這個故事卻成了馬勒家族傳說中的一部分。後來,馬勒自己也很樂意提起父母跟他講述的這件幼年趣事。難道他的首次「公開演出」就以如此粗野的方式攪亂了嚴肅的宗教儀式嗎?
伊赫拉瓦像個大熔爐一樣把眾多文化融為一體,南邊的維也納、西北的布拉格、周邊講捷克語的農村都能在這兒找到自己的烙印。流浪的提琴手和波希米亞民樂團來來往往,給這座小鎮帶來了豐富而又新鮮的音樂。住在酒鋪樓上的小馬勒,推開窗就能欣賞到大街上精彩的演出。而他只要出門沿著皮爾尼茲巷的斜坡向左走上幾步就能走到伊赫拉瓦那寬闊空曠的廣場,那裡有鱗次櫛比的店鋪、海神涅普頓的噴泉、聖母瑪利亞的塑像,當然最吸引小馬勒的是敲著軍鼓、吹著小號的軍樂隊。
樂手們穿著色彩鮮豔、挺拔合身的軍裝,黃澄澄的銅扣在陽光照耀下絢爛奪目。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人把手中的小棒高高舉起,輕輕一揮,樂手就隨著他的節拍演奏起來了。大部分樂手演奏的是銅管和木管樂器,有吹小號、法國號、長號的,吹單簧管的,吹短笛的,有時人多的樂隊還有吹長笛的。有幾個人負責打節奏,有的敲鈸,有的敲大軍鼓——把大大的鼓垂直掛在肩上,左右開弓打鼓,有的敲小軍鼓——把鼓掛在腰間,鼓面朝上,兩個鼓槌咚咚敲個不停。
每次有軍樂隊路過這個鎮子,小馬勒總是要追著他們走很遠,他被這些神奇的樂隊深深吸引了。仔細聽,每個人都在演奏自己的旋律,演奏樂器的動作也五花八門,讓小馬勒目不暇給。但是遠遠地聽,每個人的旋律匯合起來又成了一首豐富好聽的曲子,真是神奇!尤其是那指揮的小棒,彷彿是一個開關,控制著整個樂隊。它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來回移動,在空中比劃著各種複雜的圖形,頂端黃色的流蘇也起伏飄揚,十分好看。隨著它比劃的圖形的變換,樂隊也奏出了各式各樣既悅耳又振奮人心的樂曲。
就這樣小馬勒一有機會就去看軍樂隊的演奏,漸漸地聽熟了好多軍樂曲。一日,他出門閒逛,尾隨一支軍樂隊來到小鎮的中心廣場。他抱著心愛的玩具手風琴,這時候的他已經可以用這架小手風琴演奏很多曲目了。幾位鄰居看見他,走過來笑著說:「嘿,古斯塔夫,都這麼晚了還不回家嗎?你要是能用手風琴演奏跟他們一樣的曲子,我們就送你回去。」小馬勒仰起頭,帶著一絲倔強和驕傲的神情說:「沒問題!我要站到大家都能聽見的地方演奏。」他被抱到一個水果攤的臺階上,馬上熟練地拉起了手風琴,果然跟軍樂隊剛剛演奏的曲子分毫不差,甚至還用一隻腳打出了小軍鼓的拍子!在圍觀的人們嘖嘖的稱讚聲中,小馬勒第一次體會到了自己的創造給人們帶來的歡樂,在很多年後他仍然能夠記得那個黃昏瑰麗的雲霞。這件事給馬勒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於從他後來創作的曲子中,我們也能聽到那個「少年鼓手」的心聲。
但是這個故事只是馬勒生命中的一個臺階,對於一個注定要與音樂事業相伴一生的人來說,玩具手風琴真是太小兒科了。他用稚嫩的小手按下的琴鍵,不久就被放大了若干倍,變成了一架真正的鋼琴的琴鍵……
那是一個晴朗的夏日午後,馬勒一家人去外祖母家探親,一家人坐在花園的樹蔭下,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著,氣氛舒適而溫馨。就在聲聲蟬鳴的空隙中,所有人都聽到屋子裡傳來隱約的鋼琴聲。「誰在彈琴?那架琴放在閣樓上,好久沒有人碰它了。」外祖母說著就起身進屋,其他人也都好奇地尾隨著她。「莫非是我兒子?」伯恩哈德小聲嘀咕著。
一行人走到閣樓的樓梯前,外祖母正欲上樓,伯恩哈德搶在她前面:「嘿,讓我來。」他小心翼翼地踩著咯吱咯吱響的樓梯爬上了閣樓,伸出腦袋,看到了他的大兒子——古斯塔夫坐在高高的琴凳上,開開心心地彈著著名的法國童謠〈賈克修士〉(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兩隻老虎〉的曲調),一邊彈一邊搖頭晃腦地跟著哼唱:「賈克修士,賈克修士,你還睡嗎?你還睡嗎?晨鐘已經敲響,晨鐘已經敲響,叮叮噹,叮叮噹!」
親眼見到這一幕的伯恩哈德感慨萬千,對於一個毫無音樂細胞的家庭來說,這個兒子的音樂天賦不是奇蹟又是什麼呢?很少流露感情的他此刻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他板著臉叫了兒子一聲,隨後綻開笑容給了兒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古斯塔夫,你真的太棒了!」
我們看到,馬勒的天才不輸給歷史上任何一位音樂家,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從小就展露出卓越音樂才華的神童。但是並非每一位神童都有一個全力支援自己發展的家庭,所以很多人就像轉瞬即逝的流星一般很快就被人們忘記。幸虧我們的馬勒有一位好父親,他在這次閣樓彈琴事件之後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撥出一筆款項讓兒子學鋼琴。小馬勒不負眾望,他的鋼琴技藝進步神速,後來他回憶這段生活時說:「在我的音階技巧尚未純熟時,我就已經開始創作一些簡單的小曲子了。」
1870年10月13日,時年10歲的馬勒在伊赫拉瓦開了一場自己的鋼琴獨奏音樂會。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知曉當時演奏的曲目了,不過,演出的盛況還是可以從《伊赫拉瓦日報》的一篇報導中看出一些端倪:「一位當地猶太商人的兒子首次在大眾面前舉辦了自己的獨奏音樂會。這位名叫馬勒的演奏家只有9歲而已。這個未來的鋼琴演奏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譽。鋼琴家只是希望,主辦方能夠提供一架好的鋼琴來完成一場漂亮的演出。」這篇評論誤把馬勒的年齡寫小了一歲,或許是為了誇張馬勒的天賦,讓人們更加關注他。不管怎麼說,自此以後,馬勒「鋼琴神童」的稱號就漸漸傳開了。
三年後,馬勒就快到了舉行成人禮的年紀了。按猶太人的規矩,男孩子要在13歲的生日上舉行成人儀式。在這年的4月24日,馬勒為一場盛典演奏了塔爾伯格(Sigismond Thalberg)的《歌劇〈諾瑪〉主題狂想曲》。那天是吉澤拉大公爵的小姐和巴伐利亞的利奧波德王子舉行婚禮的慶典,小鎮上的猶太居民和德國居民都加入了這場跨越教派與種族的狂歡。不用說,伊赫拉瓦的軍樂隊也獻上了完美的演奏。他們穿上節日盛裝,在圍觀人群的歡呼聲和鼓掌聲中緩緩前行,穿過伊赫拉瓦的大街小巷。馬勒早在前一天就把自己要演奏的曲子練了個滾瓜爛熟,等到自己演奏一結束,他就像往常一樣跟著這支軍樂隊一路前行。在激昂的樂聲中,他的情緒也漸漸高漲起來,他聽見四周的掌聲,聽見人們的齊聲讚美——「這一切要是送給我的該多好!」他一邊哼著旋律一邊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這種情緒一直蔓延到三個月後的成人儀式上,剛剛成為男子漢的馬勒在心中暗暗祈禱:「主啊,請您一定要實現我的願望,讓我自己的曲子也能像軍樂隊的一樣受到所有人的歡迎。」
可是事與願違,馬勒之後的人生和他去世之後的故事頗為曲折,好像是給這個美好單純的願望加上了一個極其諷刺的注腳。
第一章 伊赫拉瓦的童年時代
奧地利帝國的猶太家庭
你可曾看過電影《魂斷威尼斯》?如果你看過,想必一定記得片中那旋律悠揚的插曲,甚至會輕聲哼上幾句。你又可曾知道,這首插曲就源自於馬勒的《第五交響曲》。
這首交響曲是1902年寫成的,可是在將近70年後的1971年,它仍然活躍在銀幕上,成為影迷心中不朽的經典。它為什麼有如此無窮的魅力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家馬勒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故事得從1860年的奧地利開始說起。當時統治奧地利帝國的皇帝是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歐洲歷史上很少有哪位皇...
推薦序
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代序)
每個人都與藝術有緣。
不管你是否懂音樂,總會有一些動人的旋律在你人生經歷的各個場合一次次響起,種進你的心裡。
不管你是否愛音樂,總會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被一次次提起,深深刻在你的腦海裡,構成你的基本常識。
總有一次次的邂逅,你愕然發現某一段熟悉的旋律是來自某一位音樂巨匠的某一首經典名曲,恰如卯榫,完成了超越時空的契合。
永恆的作品,永恆的作者,是伴隨我們的文明之路一直前行的。而這套書,便是一封跨越世紀的邀請函,翻開它,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它講的是音樂家的人生,同時用人生的河流串起每一處絕妙的風景,即音樂家們的作品。他們的生命從哪裡開始,他們有怎樣的家庭、怎樣的童年、怎樣的愛情、怎樣的病痛,又怎樣成長、怎樣探索、怎樣謀生,那些偉大的作品又是在什麼情況下誕生……你會在這裡一一找到答案。
他們其實不是藝術聖壇上那一張用來膜拜的畫像,而是跟我們每個人一樣,有血有肉,有哀有樂。巴哈(Johann Bach)一生與兩位妻子結婚,生有20個子女,但只有10個存活;天才的莫札特(Wolfgang Mozart)只有短短35年的人生,而舒伯特(Franz Schubert)更短,只有31年;華格納(Wilhelm Wagner)娶了李斯特(Franz Liszt)的女兒;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是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學生;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中年失聰;舒曼飽受精神病的折磨……每一首曲子,都不再是唱片上的音符,而是與鮮活的生命相聯繫。你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那些樂曲是由怎樣的雙手來譜寫和演奏的。
當這許多位音樂家彙集在一起,便串起了一部音樂史,他們是音樂史的鍊條上最璀璨的珍珠。每一位藝術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呼應,他們是自己傳記中的主人翁,同時又是其他傳記主人翁的背景。有時,幾位名家同時出現或前後承接,你會發現他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竟如此相近,你彷彿來到了19世紀維也納的鼎盛時期,教堂的管風琴、酒館的樂隊、音樂廳的歌劇、貴族城堡的沙龍,處處有音樂繚繞。你與他們擦肩而過,他們正在去宮廷演奏的路上,正在教堂指揮著唱詩班,正在學院與其他派別爭論。
你的音樂素養不再停留在幾段旋律、幾個名字上,你與藝術的聯繫更加緊密。你會在一場音樂會上等待最精彩的樂章,你會在子女接受音樂教育時找出最經典的練習曲,你會在某個地方旅行時說出哪位音樂家曾與你走過同一段路。
更重要的——你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藝術的美好,享受精神的盛宴。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Fate Symphony),那雷霆萬鈞的激昂力量;舒伯特的《小夜曲》,那如銀河繁星般浪漫的夢境;華格納的《婚禮進行曲》,那如天宮聖殿般的純潔神聖;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的《第一交響曲》,那如海上旭日般的華美絢爛……
林錡
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代序)
每個人都與藝術有緣。
不管你是否懂音樂,總會有一些動人的旋律在你人生經歷的各個場合一次次響起,種進你的心裡。
不管你是否愛音樂,總會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被一次次提起,深深刻在你的腦海裡,構成你的基本常識。
總有一次次的邂逅,你愕然發現某一段熟悉的旋律是來自某一位音樂巨匠的某一首經典名曲,恰如卯榫,完成了超越時空的契合。
永恆的作品,永恆的作者,是伴隨我們的文明之路一直前行的。而這套書,便是一封跨越世紀的邀請函,翻開它,來赴一場藝術之約。
它講...
目錄
來赴一場藝術之約(代序)
第一章 伊赫拉瓦的童年時代
奧地利帝國的猶太家庭
神童誕生
死亡和白日夢
第二章 在維也納音樂學院
初到維也納
布魯克納的高徒
人生的十字路口
第三章 輾轉於小劇場
在萊巴赫和奧爾米茲
在卡塞爾
在布拉格
在萊比錫
第一交響曲——「巨人」
第四章 指揮生涯新高度
在布達佩斯
惜別匈牙利
在漢堡
「作曲小屋」一號
向維也納出發
第五章 維也納的黃金時代
新官上任
分離派的舞臺設計師
接管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作曲小屋」二號
阿爾瑪的馬勒
著名指揮之妻
第六章 愁雲慘澹維也納
命運的重擊
從《莎樂美》到《千人交響曲》
告別維也納
第七章 在紐約的暮年
大地之歌
與愛樂協會委員會的齟齬
生命的最後時刻
附錄 馬勒年譜
來赴一場藝術之約(代序)
第一章 伊赫拉瓦的童年時代
奧地利帝國的猶太家庭
神童誕生
死亡和白日夢
第二章 在維也納音樂學院
初到維也納
布魯克納的高徒
人生的十字路口
第三章 輾轉於小劇場
在萊巴赫和奧爾米茲
在卡塞爾
在布拉格
在萊比錫
第一交響曲——「巨人」
第四章 指揮生涯新高度
在布達佩斯
惜別匈牙利
在漢堡
「作曲小屋」一號
向維也納出發
第五章 維也納的黃金時代
新官上任
分離派的舞臺設計師
接管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作曲小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