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又叫外送了嗎?
桌上那杯才剛買的手搖飲或咖啡是如何才能送到你面前?
食物的意義是什麼呢?
正如同我所指出的,它不只是意味著展示,而是意味著更大的主題和狀態。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都出現在食物中,也被食物所象徵。──Roland Barthes,2008:32
隨著全球經濟與農業模式的改變,除了造成土地劇烈的污染,依靠土地餵養的產業們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消費者的疑惑與不安也不斷地湧現。所謂友善環境推動的有機農業轉型,若要永續經營要付出什麼代價?臺灣早期風光一時的養殖漁業遺留給後代子民們的困境?商場中標示有機的商品是否值得信任,所謂的基改食物對人體又是好是壞?面對萊豬禽流感等疫情,畜牧業和相對應連鎖產業的危機處理?外送文化崛起,不只是消費習慣的改變,影響的更是我們與土地的那份連結……
上述種種問題,看似遙遠卻著實與生活交織著。
每個人都是環境的一部分,同時被環境滋養著;土地與人們彼此的關係絕非僅止於緊密,而是根本上地身為一體。臺灣食農教育已推動多年,食農法更於2022年拍板定,其教育勢必需要結合實際農業與社會飲食現況的觀點和面向,具體落實為行動學習。本書所刊載的九篇論文便是根據這個實踐導向,探討食農社會學的各種現象和食農議題在環境、技術、經濟、社會、教育、文化和地方等多面向內涵的構成和反身性的實踐。
專文推薦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 陳吉仲
開學文化發行人 顧忠華
特別推薦
臺灣立法院院長 游錫堃
食育力五星級城市嘉義縣縣長 翁章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吉仲
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助理教授、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動小組組員 李天健
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動小組組員 林如萍
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玠廷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動小組組員 楊志彬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臺北市文山社大校長、行政院農委會食農教育推動小組組員 鄭秀娟
作者簡介:
總編
林朝成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臺南社大校長。譯有《佛教與生態學》(法鼓文化),於成功大學開授「農村社會與文化」、「里山里海方案規劃」等課程。
作者群
郭華仁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陳玠廷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 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驥懋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鄭力軒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簡妤儒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陳玉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張瑋琦
國立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吳勁毅
慕尼黑工業大學 鄉村發展與土地管理博士、現任臺灣城鄉發展學會理事長
徐肇尉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碩士 現任臺灣城鄉發展學會研究員
李宜澤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章節試閱
三、二十世紀中期之前的臺灣家庭餐桌:飲食文化結構與食農關係
臺灣庶民的飲食方式約在清代已逐漸形成,隨著漢人移民增加,臺灣漢人的移民特性、拓墾活動、宗教信仰等都影響了飲食方式及與環境的關係。清代臺灣的漢人移民多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雖帶來不少原鄉的飲食習慣,但更重要的地方飲食特色仍是因地制宜而形成,以各地容易取得的食物為基礎發展出。此外,經濟活動也影響了對食物的態度與選擇。
日常食:自給自足的主食、副食
在主食方面,17世紀不少臺灣原住民的食物已納入蕃薯,與傳統的小米、芋頭等均為常見主食。18世紀以後隨著漢人增加,稻米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之後雖種植大量稻米,但因稻米具有高度經濟與交換價值,而蕃薯在臺灣能夠普遍種植,取得容易又有飽足感,所以也有許多農民在經濟限制下雖然較喜愛吃米飯,但仍以蕃薯作為主食,稻米則用以納租、販售換取金錢或其他生活需用物品,僅經濟狀況較佳者能在日常多吃米飯。特別是在20世紀之前,以蕃薯為主,混合米及雜糧煮成飯或粥,是多數漢人的主食型態。
然而,需注意的是,一直到二次大戰後初期約1960年代,臺灣人日常所吃的稻米都以秈稻為主,也就是俗稱的「在來米」。秈稻抗病性強、耐旱、耐瘠土,較適合在高溫、土壤貧瘠、灌溉不易的地區栽培。秈稻對於當時灌溉系統尚未普遍建設、也未開始大量使用農藥、肥料的臺灣,是頗為適合的稻種。
在20世紀前半的臺灣,除了主要食用米種與現今不同外,煮飯方式也有差異。由於1960年代之前的主要烹飪器具並非現代人熟悉的電鍋、瓦斯爐,而是灶與烘爐,因此煮飯方式也以「水煮」為主。大多以米加入多量水煮,米熟後,以笊籬(飯籬)撈起、瀝乾部分作為乾飯,其他可做稀飯,多餘米湯則是「湆」。若人數較多但米飯有限,就增加水量或加入其他雜糧。另外,在經濟狀況較佳的家庭或少量烹煮時,則會使用陶鍋煮飯,以小火燜燒方式將米蒸煮熟。
在烹飪方式上,20世紀中期以前,日常家庭最常見的調理法包括:煮、炒、煎、水煮、燙、滷燉等,整體而言用油量不多,宴席菜餚的料理法才會採用較多炸及其他烹飪方式,這是因為過去食用油工業尚未建立,日常用油如芥菜籽油、麻油、花生油、豬油等大多仍須購買,因此一般農家多儉省使用。但在二次戰後食用油工業建立,也有大量食用油進口,隨著食用油取得容易、價格逐漸低廉,以較多油脂烹飪的方法—如油炸法—才更為普及。
類似地,調味方式也因調味料還需另外購買,因此一般農家的調味法大多簡單,以鹽為主,也會運用蔥、蒜、九層塔、薑等天然植物,連醬油都屬珍貴,再搭配其他自製或購買的豆醬等其他醬料。近海地區會自製沫蝦油或是以小魚小蝦醃製的醬料,如澎湖多用水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鹹汁」進行再利用,因此一般飲食的口味仍以鹹味為主,辣、酸的調味並不常見。
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燃料,由於灶、烘爐的使用均需要燃料,尋找燃料成為各家戶日常不可或缺的工作,通常由婦女、孩童負責,燃料來源則因產業、地理區域而有差異。例如,農業家庭以作物秸桿為主要燃料,非農業人口多使用柴薪、木炭;南部因有廣大甘蔗田,燃料仰賴蔗葉、蔗粕,所使用的木炭以龍眼炭、九芎炭為主,北部地區則較常使用稻草與相思炭。這些在燃料上的區別,也充分體現出能源使用與農業的密切關係(曾品滄,2008)。
在副食方面,基於盡量避免金錢支出的原則,一般農家多以自家種植的蔬菜、自己捕獲的水產品及其醃漬品為主,由於沒有冰箱,為了保存食物的需求,以及避免在沒有收成時斷糧,將所有可獲得的食材製成醃漬品也是所有家戶必備,各類常見蔬菜如芥菜、蘿蔔、冬瓜、越瓜、結頭菜、筍類、薑、黑豆、黃豆等,均能將之醃漬或曬乾予以保存。也因此,各地基於地方特性而生產的農產品,發展出不同地方特色的醃漬品。例如,雲林大埤生產大量芥菜製成的酸菜;臺南因盛產芒果,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就有許多將土芒果(檨仔)醃漬直接食用或入菜的吃法;西部沿海地區則有多種以小魚小蝦貝類等醃漬或曬乾製成的水產品,都反映地方的風土特色。
除了蔬菜與水產類外,臺灣民間傳統中最受重視的副食是豬肉,但並非經常可以吃到,不僅因為養豬原本就需要花費不少時間、食料等成本,也因日治時期殺豬、牛、羊等都要課稅,因此新鮮豬肉菜餚經常是節慶才能吃到的食物。在節慶活動辦桌時,桌上的佳餚如豬肝、大封、炸豬排、肉丸等,許多都是取自豬的各部位。
豬是華南地區漢人最重要的肉食來源,早在19世紀後期,養豬就是臺灣家庭最普遍的副業,且豬肉消費量經常反映整體經濟發展趨勢,經濟狀況愈好,生活消費水準愈高,豬肉消費量就提高,豬肉價格也呈現上漲。而1898年日人在臺灣南部進行的畜產調查顯示,平均每戶飼養2.21頭豬,實際上鄉村農家養豬的數目可能更高(曾品滄,2014)。這主要是因為農家養豬大多運用農業廢料、田間野菜以及廚餘,對雜食性的豬來說,臺灣常見的蕃薯根莖葉、豆粕與多種野菜都可食用,對農家而言養殖成本低,但將豬隻養大後,全豬都可運用,甚至豬糞還可作為肥料,可以說從人無法食用的農業廢料到豬糞再利用,構成一個高經濟效益的循環,又可從豬隻的販售或食用得益,飼養效益甚高,因此許多家戶都會飼養豬隻以幫助家庭經濟,豬的各部位也都被充分利用在菜餚製作上。除了豬肉之外,所有內臟,甚至包括輸卵管、豬血、豬皮、豬尾巴、豬下顎、豬膀胱等部分都可食用,也是臺灣菜中的特色食材。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臺灣四面環海,但在冷藏設備還不發達時,新鮮水產不易取得,僅靠海地區有較豐富的水產品,可吃到新鮮魚、貝類。在其他地區海鮮仍屬罕見,以醃漬水產品為主。
整體言之,在日常食物大多取自居住環境而非從市場購得的時期,自然環境對於日常飲食有很大影響,例如,臺灣西南部嘉義、臺南至高雄沿海地區的飲食方式就頗為類似,以醃漬水產為主要副食。相較之下,山區則依賴旱作為主,各地飲食方式的基礎充分反映環境特殊性,此種具地區特殊性的飲食模式在鄉村地區約略延續至1960年代左右。
時至今日,雖然醃漬品的重要性已大為降低,不再作為日常的主要副食,但傳統醃漬品仍經常能在家庭餐桌上見到,如菜脯蛋、鳳梨苦瓜雞、瓜仔肉、蔭豉蚵、破布子蒸魚等耳熟能詳的家常菜或台菜餐廳中的佳餚,都是運用醃漬菜來烹煮,也隱含臺灣過去的飲食特色。
當代重要飲食文化課題:誰來煮飯?
即使當代烹飪科技已有了長足進步,但不代表願意且有能力在家烹飪的人口佔多數。臺灣晚餐型態近年改變的顯著特徵,包括外食比例上升、個食化增加等。此二現象又彼此相關,都顯示了過去人們在「共煮、共食」基礎上共同創造出的飲食文化,在當代已有劇烈轉變。
外食比例高已是臺灣飲食的重要特色,近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民間基金會與市調公司的多項調查大致顯示,國人外食比例接近七成,尤其早、午餐的比例最高。外食比例增加,不僅說明了烹飪的高度商品化,從家庭或個人勞務轉移為可外包的商品,同時也象徵烹飪工作在家庭中的斷裂,此種現象進一步造成了人們對食物生產鍊的隔絕與陌生。
「烹飪」工作並非一項個別工作,而宜視為一整套流程,或是家中的小型「備餐生產鍊」,包括規劃每天要吃什麼、食物採買、食材清洗處理、烹調,乃至餐後的清潔、洗碗,廚餘處理及垃圾丟棄等,甚至還包括飲食健康與安全的考量,都是烹飪家務的一部分。每次餐點烹煮都涉及如上瑣碎工作,加上當代的營養論述、食安問題等,又讓此工作更為複雜。這些環節環環相扣、互相影響,對於經常烹飪者,較容易保持此「備餐生產鍊」的順暢,包括:在購買食材後就立刻進行初步處理、包裝保存,在良好食材事先製備的基礎上,可使每天的烹飪工作更加有效率,在短時間內烹煮完成;而經常性的烹煮也可將食材保持新鮮並做充分利用,減少食材浪費(陳玉箴,2013)。然而,一旦烹飪過程中有任一環節產生斷裂,例如,因為工作而無時間赴市場採買,或不便處理烹飪過程產生的廚餘時,就會迫使烹飪的規律性產生鬆動,導致此備餐生產鍊無法繼續。例如,若一週僅有不連續的兩天開伙,會影響到食材的新鮮度、對烹飪的熟悉度,及廚餘處理的困難,在整套流程無法順暢運作的情形下,便造就烹飪技術無法累積,並導致烹飪意願降低、外食意願提高。
「個食化」則是指一個人用餐,未與任何家人、朋友、同事等一起吃飯的情形。由於現代人的工作、生活型態步調不一,長時間工作、遠距夫妻、週末父母、夜間工作者增加等因素,經常造成家庭共餐的困難。特別是網路便利下人們不出門也能工作、購物,更使個食化日益普遍,並強化了外食、外送的趨勢。
然而,完全依賴外食卻是加劇食農分離現象的重要原因,一旦開始將食物視為完全的商品,用金錢即能換取,將導致食物的食用者把自身囿限於「消費者」身份,而對食物製作、烹調的過程全然陌生,更無法觸及食物生產的源頭—農業與環境,也因此失卻對環境的關注,以及烹飪技藝的流失。
誠然,造成依賴外食的原因眾多,若要求各家戶都開始在家烹飪並非易事,特別是過長的工時,是導致許多人無力、無暇烹飪的主因。學生宿舍與租屋處大多禁止烹飪,也讓大學生、外宿者必須仰賴外食。不過,只要從各環節著手,仍有改變的可能。例如,從幼兒、學童時期對烹飪實務的操作及對各種作物種植歷程的認識;青少年與成年時期的食材採買、烹飪等,即使仍須外食,也能更重視外食場所的清潔衛生、食材取得方式,及在挑選食物、餐廳時的知識與能力。然而,如今新興的各種食物外送服務,無疑又拉大了消費者與食物製備者間的距離,更加深了食農間的鴻溝。
除了學校之外,家庭中烹飪技藝的傳承更是重要。所謂「飲食文化的傳承」,有很大部分是在家庭之中,舉凡地方或家庭特色菜餚的製作技藝、節慶飲食的製備及對其意義的理解,飲食禁忌、共餐共食中體現的文化特色等,家庭作為一重要的飲食教育場域,是無法被餐廳或學校所取代。可以說家庭飲食是一地或一族群飲食文化的根源,對飲食文化特色的探索,包括對主副食、烹飪法、調味料的理解等,是無法被著重利潤、強調流行、特色與市場區隔的各種外食所取代。
三、二十世紀中期之前的臺灣家庭餐桌:飲食文化結構與食農關係
臺灣庶民的飲食方式約在清代已逐漸形成,隨著漢人移民增加,臺灣漢人的移民特性、拓墾活動、宗教信仰等都影響了飲食方式及與環境的關係。清代臺灣的漢人移民多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雖帶來不少原鄉的飲食習慣,但更重要的地方飲食特色仍是因地制宜而形成,以各地容易取得的食物為基礎發展出。此外,經濟活動也影響了對食物的態度與選擇。
日常食:自給自足的主食、副食
在主食方面,17世紀不少臺灣原住民的食物已納入蕃薯,與傳統的小米、芋頭等均為常見主食。18...
推薦序
推薦序
陳吉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
食物可以說是匯聚了地方風土環境精華的代表物。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季節,都有其最適宜生長的作物。因此當季在地的食物,就以鮮甜甘美來展現合乎時令環境的恰到好處。人也是生活在相同的土地環境中,食物就成了人與土地連結的重要媒介。但隨著工商社會的高度發展,食物作為媒介的功能逐漸淡化,人們對於食物、對於土地環境也漸漸變得陌生。
因此在2022年通過的食農教育法,是希望能夠過食農教育的方式,讓國人能夠從認識自己的食物開始,深化飲食與農業生產的連結,並且透過飲食消費習慣的塑造,建立地產地消的永續農業型態,進而認識這片支持自己安身立命的土地。
另一方面,臺灣農業也正面對許多挑戰。有全球氣候變遷、貿易自由化、勞動力缺乏與高齡化、自然資源逐漸枯竭等各種挑戰。農業結構需要轉型因應。因此農委會在2018年9月舉辦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以農產安全、環境永續、技術前瞻發展、農民經濟保障等四個面向,進行全國性討論。這場會議也盤點出許多農業發展的關鍵課題與策略方向,諸如成立農田水利專責單位,擴大灌區服務與水資源效率、協助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的設置,促進農產品多元利用;深化里山倡議,活化農漁山村;生產體系提升為機械化、自動化;建構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立農業風險管控措施及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以保障農民所得與健康安全等等,共同擘劃出臺灣農業未來發展藍圖。在會議之後,農委會也陸續推動各項相關政策,逐步落實會議結論,以期順利推動農業結構轉型。
「協助國人認識農業、協助農業應對挑戰」是我們重要的政策使命。公民社會也有著同樣深刻期許與能動性的發揮。在全國農業會議後,社團法人臺灣在地文化創新與共學協會也於當年度12月舉辦「挑戰與回應──全國農業會議迴響論壇」,邀請諸多專家學者針對會議結論做更為深入、更為結構性的討論,以提出整體性的觀點。
本書《食農×實農:屬於臺灣人的食與農》正是迴響論壇的討論之後,由與會專家學者進一步以書寫留下更為深刻的知識文字。因此本書所涵蓋的知識面向更為有系統性與結構性。在全球尺度上,探討臺灣與世界糧食生產貿易體系的連結,及對臺灣社會內外部的影響。在臺灣環境空間尺度,則有從生態環境觀點出發,探討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與在地鑲嵌,以及從國土計畫體制探討農業發展的空間課題。在個別產業方面,則有探討臺灣的養殖及畜牧發展脈絡與遭遇的結構問題。在消費者角度方面,則有探討飲食文化與行為習慣所帶動的「食」與「農」的解離與再連結。在文化方面,則有原住民的傳統知識系統與農業的連結。
在社會越來越重視飲食安全的現在,食農教育的知識範疇,要從農業生產的視角再逐漸擴大,涵蓋「從論述到政策;從知識到實踐」的整全性 (holistic) 知識系統。在公民社會推動食農教育知識探索時,期待本書能夠成為重要的入門指引角色。
推薦序
陳吉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
食物可以說是匯聚了地方風土環境精華的代表物。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季節,都有其最適宜生長的作物。因此當季在地的食物,就以鮮甜甘美來展現合乎時令環境的恰到好處。人也是生活在相同的土地環境中,食物就成了人與土地連結的重要媒介。但隨著工商社會的高度發展,食物作為媒介的功能逐漸淡化,人們對於食物、對於土地環境也漸漸變得陌生。
因此在2022年通過的食農教育法,是希望能夠過食農教育的方式,讓國人能夠從認識自己的食物開始,深化飲食與農業生產的連結,並且透過飲食消費習...
目錄
第1章 以生態有機農業邁向永續發展目標
一、農業與永續發展目標
二、生態有機農業的發展
三、如何擴大生態有機農業
第2章 重返自然?臺灣有機農業的變遷歷程
一、前言
二、有機農業的理念差異與反省內涵
三、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變遷
四、有機3.0:朝向更為永續的農業發展
第3章 臺灣與全球農業生產網絡:一個社會學的觀點
一、全球農糧貿易整合:臺灣與全球連結
二、世界體系、商品鏈以及全球生產網絡
三、買家驅動商品鏈:水果、咖啡以及茶葉
四、農業資材、農業大數據及基因改造種子的集中化、規模化以及壟斷
五、商品鏈忽視的面向:國家制度、跨國組織與低層勞動
六、臺灣農糧食物的全球去/連結
第4章 養殖王國的光與影——臺灣養殖業的發展過程與結構限制
一、緒論
二、歷史沿革與萌芽期:1969年前的臺灣養殖業
三、高速成長與產銷結構的確立—1970-1989
四、高速成長的光與影:臺灣養殖業的調整期1990迄今
五、結論
第5章 畜牧業的防疫困境:集約畜牧與在地產銷體系的雙重挑戰
一、疾病對當代畜牧業的挑戰
二、從後院養雞養豬,到集約畜牧
三、具臺灣特色的小農體制和產銷體系
四、集約畜牧與產銷體系對防疫的影響
五、畜牧業轉型的挑戰與展望
第6章 臺灣飲食文化的特色與變遷
一、前言
二、「飲食文化」之內涵及與農業的關係
三、二十世紀中期之前的臺灣家庭餐桌:飲食文化結構與食農關係
四、戰後都市化、食品工業與科技影響下的食農分離
五、當代重要飲食文化課題:誰來煮飯?
第7章 審視食農教育的哲學思考——文化整體觀的視野
一、前言
二、食農教育的起點——反思現代化典範
三、食農教育的哲學芻議
四、結論
第8章 從國土計畫體制看當前鄉村發展的複雜性與挑戰
一、鄉村在哪裡? 從區計法的非都市土地到國土法的鄉村地區
二、農業部門計劃空間化的舉步維艱
三、鄉村的基底-農業經營主體的淡出與失聲
四、農業部門具有空間性質的目的事業計畫
五、國土計畫中農業部門計劃成當代鄉村發展的關鍵
六、未完的後續
第9章 原住民農業——從傳統知識到環境治理觀點
一、前言
二、傳統原住民農業方法與意義
三、定耕農業,現代國家與市場化
四、產業宣教與返鄉務農:新型環境治理
五、當代原住民農藝復興
第1章 以生態有機農業邁向永續發展目標
一、農業與永續發展目標
二、生態有機農業的發展
三、如何擴大生態有機農業
第2章 重返自然?臺灣有機農業的變遷歷程
一、前言
二、有機農業的理念差異與反省內涵
三、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變遷
四、有機3.0:朝向更為永續的農業發展
第3章 臺灣與全球農業生產網絡:一個社會學的觀點
一、全球農糧貿易整合:臺灣與全球連結
二、世界體系、商品鏈以及全球生產網絡
三、買家驅動商品鏈:水果、咖啡以及茶葉
四、農業資材、農業大數據及基因改造種子的集中化、規模化以及壟斷...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