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袁文得博士推薦
麥冠達神父推薦
姚潔玲女士推薦
王柏豪博士推薦
新世代青少年的成長挑戰(中題)
身為家長的你,有否試過因子女沉迷網絡、情緒失控而不知所措?
身為老師的你,有否試過因學生拖延功課、不想上學而無計可施?
身為學生的你,有否試過目擊同學被欺凌但不敢挺身而出?
身為大眾的你,是否也曾對部分青少年的行為感到不解?
在着重品德的華人社會,成年人總是擔心青少年會否學壞,對於他們的擔憂可能較常聯想到他們的偏差行為,例如打架、吸煙、吸毒、酗酒、拒學、接觸色情資訊等。本地學者蕭愛鈴等曾於2012年發表了《香港青少年發展指標》研究報告,當中提及本地青少年犯罪及偏差行為不太嚴重,只有少於百分之十的年輕人曾參與打架(8.6%)、勒索金錢(6.1%),參與援交、合法/非法賭博、欺凌、恐嚇、沉迷網吧/遊戲機中心、加入黑社會的青少年比率更低於百分之三。觀乎這些研究數據,香港大部分青少年都是奉公守法的,只有很少數進行犯法及有偏差行為。然而,這是否代表父母與師長可以放心,大部分年輕人成長上亦不存在其他問題呢?相信答案顯而易見,除傳統的行為問題,近年大眾更關注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
每次在新聞報導上得知有年輕人輕生都令人心碎,不少成年人也想探究年輕人的精神健康出了甚麼狀況。根據本港食物及衞生局於2017年發表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醫管局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的個案數目由2011/12年度的18,900 宗增至2015/16年度的28,800 宗 ,五年內增幅超過五成。報告亦提及本港已確診患有精神疾患的青少年約16.4%,當中包括焦慮症(6.9%)、對立違抗性障礙症(6.8%)、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3.9%)、抑鬱症(1.3%)等。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不單在香港愈趨嚴重,上升趨勢亦在全球多國出現(Polanczyk等,2015),相信已成為年輕人成長路上的新挑戰。
但是,新世代年輕人的精神健康為甚麼變得如此脆弱呢?千禧世代的青少年由出生起已經與各種電子產品結伴,其成長經歷比過去幾代人都來得複雜,例如網絡欺凌、裸聊、手機成癮都是千禧年代後出現的新興問題。學者Granic等(2020)形容新世代年輕人在一個混合現實(Hybrid Reality)的環境下成長,現實生活同時受到線上與線下活動影響。細心想想,二、三十年前的年輕人只需要應付現實生活上的學習與社交活動,但現今世代的年輕人同時要應對來自現實與網絡世界的學習、社交,當中可能出現欺凌、惡意中傷、衝突、詐騙等犯罪及偏差行為。一般人面對這些挑戰,壓力隨時幾何級倍增,而對心智仍未成熟的年輕人就更難以招架,容易促發內化型問題(Internalizing Problems),例如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或外化型問題(Externalizing Problems),例如自殘行為或攻擊他人。
綜合上述種種狀況,新世代青少年所面對的並非只有大眾理解的傳統偏差行為,越來越多青少年被診斷面對不同程度的精神健康問題,亦有來自互聯網上的各種壓力,需要應對更多樣化的成長挑戰。
輔導心理學家團隊助你打開年輕人的內心世界(中題)
青少年問題多樣,原因亦多樣,但不知有多少成年人會嘗試理解箇中原因。香港的社會價值觀以學業成就為重心,成年人除了勸青年人「宜家讀好書、將來搵份好工」,似乎未有其他標準可供他們遵循。青少年在學業上表現欠佳很理所當然會被成年人責備,批評他們「不用功」、「懶散」,對正在尋找自我角色與身份認同的年輕人來說,可能會在潛移默化下自我否定,漸漸地認為自己如大人所言是「無用」、「死蠢」、「好廢」。明光社曾於2017年就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的家庭關係及自尊感作學術研究,在受訪的2,464位中學生當中,約兩成半受訪中學生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年級愈高,學生的自我評價就愈趨負面。青少年欠缺能力感,就如同認為自己欠缺能力學習新事物與應付挑戰,會使他們感到迷失自我、困惑,從而影響性格,變得退縮、欠缺自信,長遠會產生焦慮、抑鬱,嚴重或引導致不同程度的精神或情緒疾(Mechanic與Hansell,1987)。成長中的青少年無可避免會遇上各種心理挑戰,成年人的批判或責備不但未能協助他們,反而會加劇問題,相反地,如果子女能夠感受到父母與師長的理解和關注,是建立雙方溝通渠道的重要一步。
撰寫《青春的歷練-20個青少年成長的心理挑戰》的學者與輔導心理學家團隊從事青少年輔導工作多年,平日透過與年輕人的深入對談,尤其掌握新世代青少年的「心靈危機」。本書所涵蓋的四大範疇:人際相處、身份及自信建立、學業及升學、情緒及行為問題,集結了一眾輔導心理學家多年來的心得,撰寫本書正好讓大眾從多個角度認識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各種心理挑戰,協助他們打開與年輕人的溝通大門。
青少年輔導工作,輔導心理學關心的是……(中題)
輔導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主要分支之一,在西方社會的發展已有數十載歷史,但在香港卻是一門較新的助人專業。與其他精神健康專業不同,輔導心理學較少以病理模式(Pathological Model)去介入個案,反而着重利用全人發展模式(Holistic Approach)協助個案當事人處理人生中不同發展階段的挑戰與危機。輔導心理學家會透過以人為本(Humanistic)、優勢為本(Strength-based)、與具科研實證(Evidence-based)的輔導介入手法 ,協助案主探索自己的內在資源,例如個人潛力、性格特質、家庭或環境助力等,幫助案主建立勇氣及希望感來應對他們的壓力與困擾,使他們以較積極的態度面對日常生活遇到的難題(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8;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2021)。
新世代年輕人面對着各式各樣的心理挑戰,青少年輔導和精神健康服務的需求也因此不斷上升。對於青少年的輔導工作,輔導心理學家秉承核心工作價值,是透過推動預防(Prevention)與身心和諧(Well-being)工作,協助他們發掘個人優勢和技能,從而強化其心理韌性(Resilience)和提升抗逆能力。輔導心理學家深信很多青少年遇到的困難都是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發生,若果他們能及早覺察自己的內在資源,在遇到成長挑戰時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
但是,輔導心理學家與年輕人進行輔導工作,建立關係絕對是重要的一環。在香港,一般大眾對接受心理輔導仍心存芥蒂(Chung等,2019),更遑論心智未成熟的年輕人。因此,輔導心理學必須以更「貼地」和更親民的輔導模式,與年輕人建立關係。不少研究(French等,2003;DiGiuseppe等,1996)指出發展良好輔導關(Therapeutic Relationship)能大大提升其治療成效,亦是青少年心理輔導工作的核心因素。儘管輔導心理學家仍然對年輕人採用以談話為主的傳統心理治療,但研究發現在輔導過程中加入較貼近年輕人感興趣的媒介,輔導效果就能事半功倍(Hanley等,2013)。近年,本地輔導心理學家致力促進研究與實踐適合年輕人的輔導介入模式,包括利用藝術、音樂、魔術、遊戲、寫作元素(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20,2021),改善年輕人參與心理輔導的自我污名(Self-stigma),並喚醒他們對精神健康之關注,漸漸提升介入與治療的成效。
為應對青少年的多樣性心理挑戰,不少研究指出跨專業協作(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服務成效(Haavet等,2021;Borg與Pålshaugen,2018;Herman等,2018),例如英國已制定指引為青少年建立精神健康支援團隊(Mental Health Support Team;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d.),當中包括輔導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輔導員、社會工作者、社區護士、或其他精神健康專業,及早識別與介入個案。近年,香港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也積極推動及擴展跨專業協作(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衛生局,2017),利用全方位系統應對青少年的不同需要。本地輔導心理學家也積極參與其中,在學校、社福機構、私人機構等與不同精神健康專業合作,為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共謀福祉。
將「不解」轉化為「理解」(中題)
過去幾年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上,筆者都經常被問及:「為何現今世的年輕人的自我比較脆弱?為何他們這麼『火爆』?為何他們的思想那麼開放?為何他們只是喜歡打機?為何他們會成為宅男/宅女?為何他們這麼容易輕生?為何……為何……?」
大眾感到「不解」,可能因為「不想去理解」,但其實年輕人偏偏最需要這份「理解」。以人為本(Humanistic)與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正正是輔導心理學家的核心價值,在輔導過程中我們着重「理解」每一個案的文化背景。民間諺語有云:「亂麻必有頭,事出必有因」,我們深信所有青少年問題背後也有其箇中原因,只有透過真誠的「理解」,才能洞悉他們背後的動機。例如,年輕人外表上的叛逆,其實內心想證明自己長大,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同樣地,父母和師長要協助青少年應對多樣性的成長挑戰,亦應要先理解他們獨特的文化,適時放下對錯批判,並學懂包容情緒,才能有效地與他們展開建設性的溝通。
與年輕人溝通其實不怎麼難,只是成年人有時遺忘了如何尋找一條合適的鎖匙去開啓年輕人的內心世界,我們由衷地希望這本書《青春的歷練-20個青少年成長的心理挑戰》能成為讀者們的金鎖匙。縱然本書當前提出的20個課題,未能涵蓋青少年生活中的所有困難,但我們相信輔導心理學家團隊在內文中提出的各個案例討論、建議及反思確實能夠以靈活、具創意及「貼地」的方式讓人多走近青年人一步,多聆聽他們的一點心聲。
余鎮洋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 執行委員(專業註冊)
參考資料(中題)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8, September). Counseling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https://www.apa.org/ed/graduate/specialize/counseling
Borg, E., & Pålshaugen, Ø. (2018). Promot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 study of inter-professional team collaboration functioning in Norwegian schools. School Mental Health, 11(3), 476-488.
Chung, K., Tse, S., Lee, C., Wong, M., & Chan, W. (2019). Experience of stigma among mental health service users in Hong Kong: Are there changes between 2001 and 201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65(1), 64-72.
DiGiuseppe, R., Linscott, J. and Jilton, R. (1996). Developing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 in child-adolescent psychotherapy.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5, 85–100.
French, R., Reardon, M. and Smith, P. (2003). Engaging with a mental health service: perspectives of at-risk youth.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20(6), 529–48.
Granic, I., Morita, H., Scholten, H. (2020). Beyond screen time: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age. Psychology Inquiry, 31(3), 195-223.
Haavet, O., Šaltytė Benth, J., Gjelstad, S., Hanssen-Bauer, K., Dahli, M., Kates, N., & Ruud, T. (2021). Detecting young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s: A cluster-randomised trial of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 teams at the GP offic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Open, 11(12), E050036.
Hanley, T., Sefi, A., Cutts, L., & Lennie, C. (2013). Historical context. In T. Hanley, N. Humprey, & C. Lennie (Eds.), Adolescent counselling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Routledge.
Herman, K., Reinke, W., Thompson, A., & Hawley, K. (2019). The Missouri prevention center: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reducing the societ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you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74(3), 315-328.
Mechanic, D., & Hansell, S. (1987). Adolescent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elf-assessed physic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8(4), 364-374.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d.) Mental health support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and faster access to NHS care. https://www.england.nhs.uk/mental-health/cyp/trailblazers/
Polanczyk, G., Salum, G., Sugaya, L., Caye, A., & Rohde, L. (2015). Annual research review: A meta-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6(3), 345-365.
明光社(2017年4月7日)。〈子女對父與母參與的觀感及自尊感的關係:香港中小學生調查〉。https://www.truth-light.org.hk/nt/statement/子女對父與母參與的觀感及自尊感的關係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2021)。〈輔導心理學是什麼?〉。https://www.dcop.hkps.org.hk/index.php/aboutus_tc/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20年9月10日)。〈港講訴Time to Heal 共學活動、貼地輔導系列: 配合香港人獨特需要和經驗,跳出「齋TALK」〉。https://www.hkcss.org.hk/【港講訴time-to-heal-共學活動-】-貼地輔導系列-配合香港人/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2021年3月17日)。〈「港講訴」貼地輔導系列分享會〉。https://www.hkcss.org.hk/「港講訴」貼地輔導系列-分享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食物及衛生局(2017)。《精神健康檢討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
蕭愛鈴、傅大衛、陳效能與陳俊雄(2012)。《香港青年發展指標》。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
袁文得博士推薦
麥冠達神父推薦
姚潔玲女士推薦
王柏豪博士推薦
新世代青少年的成長挑戰(中題)
身為家長的你,有否試過因子女沉迷網絡、情緒失控而不知所措?
身為老師的你,有否試過因學生拖延功課、不想上學而無計可施?
身為學生的你,有否試過目擊同學被欺凌但不敢挺身而出?
身為大眾的你,是否也曾對部分青少年的行為感到不解?
在着重品德的華人社會,成年人總是擔心青少年會否學壞,對於他們的擔憂可能較常聯想到他們的偏差行為,例如打架、吸煙、吸毒、酗酒、拒學、接觸色情資訊等。本地學者蕭愛鈴等曾於2012年發表了《香港青少...
目錄
推薦序(一):袁文得博士
推薦序(二):麥冠達神父
推薦序(三):姚潔玲女士
推薦序(四):王柏豪博士
前言
第一章:人際相處
專家分析
沒有知心朋友
我不是想太多,我是真的很害怕與人相處
被人網絡欺凌怎麼辦?
朋友唔開心,我應該點做好?
無嘢同父母講
第二章:身份及自信建立
專家分析
我的專長,就是無專長
社交媒體過分倚賴
內向代表「我」不夠好?
性取向的疑惑
A0疑惑:沒有戀愛經驗的悲歌
第三章:學業及升學
專家分析
獵豹也躺平
我都唔知自己想點,讀書為咩?
總是達不到自己的N+1標準
讀書考試大晒?
前景同興趣,如何選擇?
第四章:情緒及行為問題
專家分析
偏差行為,學壞了嗎?
青春的憂鬱
愈緊張愈拖延,患上「拖延症」?
咩都唔想做,淨係想打機
如何面對死亡與失去?
總結
作者名單
推薦序(一):袁文得博士
推薦序(二):麥冠達神父
推薦序(三):姚潔玲女士
推薦序(四):王柏豪博士
前言
第一章:人際相處
專家分析
沒有知心朋友
我不是想太多,我是真的很害怕與人相處
被人網絡欺凌怎麼辦?
朋友唔開心,我應該點做好?
無嘢同父母講
第二章:身份及自信建立
專家分析
我的專長,就是無專長
社交媒體過分倚賴
內向代表「我」不夠好?
性取向的疑惑
A0疑惑:沒有戀愛經驗的悲歌
第三章:學業及升學
專家分析
獵豹也躺平
我都唔知自己想點,讀書為咩?
總是達不到自己的N+1標準
讀書考試大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