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行思與隨筆》(三)、(四)集結2019年後作者於清華多重身份的經歷、觀察與紀錄。本書內容延續過往對清華的關懷,包括親身參與如各學院及單位、材料系所、清華校友、初等及中等教育等清華相關活動;亦添加花鳥逸趣書寫,展現新竹、清華自然生態之美。
此外承接新身份,擔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積極參與台聯大系統活動,見證高等教育的合作與創新,以及接任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會會長相關活動。
個人部分,則有各項紀念與緬懷、旅遊漫談、讀書札記、知識專欄及時事針砭等。彙集文字,鋪墊筆墨,記錄個人行誼,也記錄清華時事。
作者簡介:
▍陳力俊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物理學博士。1977年加入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任教,曾任清華大學材料系系主任、工學院院長,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副主委。200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數理組院士,並為世界科學院院士與俄羅斯國際工程學院院士、美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士、美國真空學會會士、教育部終身國家講座。曾獲美國礦冶與材料學會William Hume-Rothery獎、美國電化學學會電子與光子學門獎。於2010年2月接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至2014年2月卸任。現為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以及清華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章節試閱
〈典範永存:追思梅貽琦校長〉
梅校長在整整六十年前差不多此刻離開他一生奉獻的清華,大約半年後安眠於此,兩岸清華的永久校長,就像清華家族的大家長,今天我們在此追思,也許是一個對梅校長在天之靈報告新竹清華發展的好機會。
剛才我在思索在梅校長墓前致詞,應面向還是背向梅校長,想到《論語》中顏淵說孔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梅校長如有在天之靈,應是無所不在,尤其梅校長生前喜歡說:「吾從眾」,會以在場眾人為重。
梅校長生前,在新竹建校,順利招生,建設校園,促成中國第一座原子爐完工啟用,打下良好基礎:在梅校長手創原子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畢業生中,即出了陳守信院士與林多樑教授等著名學者,1961年畢業的李遠哲校友於1986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猶憶梅校長在1957年日記裡記述聞知西南聯大學生楊振寧與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欣喜,而這三位在梅校長治校期間培育的學生非凡成就讓清華成為華人地區迄今唯一培育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學校,也成為清華永久的佳話。
其次是原子爐目前仍正常運作,據了解,核子反應器叫原子爐就是由梅校長命名:清華至今仍是台灣唯一培養核工人才的大學,台灣核能發電人才幾乎全部由清華培訓,同時近年發展硼中子捕獲治療技術,已成功治療幾十位頭頸部癌症末期病患,去年原子爐獲得主管部會核准延役十年,穩健地邁入第七個十年。
再次是梅校長逝世後,到1981年,連續四位校長都是清華畢業生,並都曾是梅校長的學生,包括陳可忠(1920級)(1962-1964代理,1964-1969)、閻振興(1934級土木系)(1969-1970)、徐賢修(1935級算學系)(1970-1975)與張明哲(1935級化工系)(1975-1981)校長,承襲了老北京清華的校訓、校歌、校徽,教師宿舍以院、所命名,學生宿舍以齋命名,同時充分運用梅校長致力維護的庚款基金優勢,改善教師待遇,並提供舒適實用宿舍,再加上清華固有的聲譽,優美的校園,正如李遠哲校友多次說過:「清華是海外歸國學人的首選」,得以聘請最好的師資,延續梅校長「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之辦學理念下所建立的優良傳統,讓清華迅速成為台灣學術重鎮,並維繫至今,如從客觀數據上來看,清華在台灣所有重要學術獎項,人均值皆為全台第一;另一方面,清華自始即能招收許多第一志願學生,同時採取學生一律住校制度,學生深受校風薰陶,師生互動頻繁,不僅由良師授業解惑,在生活上多所照料,清華校友對母校向心力特別強烈,並非偶然。
在1990年代,隨著政治大環境的改變,兩岸清華逐漸恢復一家親的狀態,即以我擔任校長四年,不僅接待與回訪北京清華顧秉林與陳吉寧前後兩位校長,簽定並執行多項合作協定,2011年,兩岸清華在美國矽谷共同慶祝清華百年校慶,2013年,更在北京清華舉辦「新竹清華日」,以雙學位合作培養人才,同時兩岸清華在海外各地都共組同學會,雖然近年因受台灣政治環境與疫情影響,兩岸清華交流受到一些阻礙,但相信不久後會雲淡風清,繼續維繫「兩岸清華一家親」的情誼,畢竟「政治是一時的,清華是永遠的」。
在梅校長逝世六十周年之際,回首看梅校長的好友蔣夢麟先生在祭文中說梅校長開啟清華的黃金時代,「人才之盛,堪稱獨步全國,貢獻之多,尤彰明而昭著,斯非幸致,實耕耘者心血之所傾注。」確切真實敘述了梅校長對清華不朽貢獻,讓人永久感懷。
〈典範永存:追思梅貽琦校長〉
梅校長在整整六十年前差不多此刻離開他一生奉獻的清華,大約半年後安眠於此,兩岸清華的永久校長,就像清華家族的大家長,今天我們在此追思,也許是一個對梅校長在天之靈報告新竹清華發展的好機會。
剛才我在思索在梅校長墓前致詞,應面向還是背向梅校長,想到《論語》中顏淵說孔子:「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梅校長如有在天之靈,應是無所不在,尤其梅校長生前喜歡說:「吾從眾」,會以在場眾人為重。
梅校長生前,在新竹建校,順利招生,建設校園,促成中國第一座原子爐完工啟用,打...
作者序
《清華行思與隨筆》(上)與(下)分別於2019年10月及11月出版,迄今約三年期間,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付梓出版,承蒙黃鈴棋小姐在新婚後,同時亦忙於撰寫博士論文之際,仍願意擔負編校重責,因而得讓《清華行思與隨筆》(三)與(四)問世。
由於在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養成撰寫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文稿習慣,到2018年中已累積相當數量,導致《一個校長的思考》(一)於同年9月出版,《一個校長的思考》(二)、(三)則分別於2019年4月與5月出版。
根據出版演講文集的經驗,體認最好的留存「紀錄與紀念」方式就是集結出書,因而也將歷年於不同場合及情境撰述的文稿整理出版,除《清華行思與隨筆》系列外,另於2020年6月出版《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
本書內容包括「各項清華活動」、「清華校友活動」、「清華材料系各項活動」,「台灣聯大系統活動」為擔任「台灣聯大」系統校長以後活動紀言、「各項初、中等教育活動」、「科學與科技講座」、「各項紀念與緬懷」、「閱讀札記與心得」,「煮字集」為《工業材料》雜誌專欄、「科普知識」、「筆墨名人故居」、「地景旅遊與漫談」,而「新竹、清華花鳥逸趣」是在地賞花觀鳥的隨筆。其中也包括以往未出版,由2019年10月開始在各種場合致詞稿,作為迄今階段之文稿整理。
2020年1月20日方自緬甸倦遊歸來,不料三天後即逢武漢封城,展開全球性的「百年大疫」序幕,迄今約有六億人確診,六百五十萬人死亡,仍看不到終點,讓人感嘆科學昌明時代仍不免受「黑暗騎士」肆虐。期間看到國內外的疫情發展,延續近年來養成習慣,針對疫情執筆來整理思緒、發抒感想,也擴展到其他議題:由於部分文章攸關公共事務,認為或值得與社會大眾分享, 因而試投《聯合報》「民意論壇」,也蒙編者採用多篇,開始有了投稿經驗; 在被採用文章中,大多是略加更動,僅少部分經編者大幅編修,另外則有多篇由編者改動標題,通常是大有改進,學習到在大眾媒體發表文章「下標題」的一些原則;同時因為有一千字篇幅限制,如撰文字數過多,投稿前會自行先加精簡,如壓縮較大,則會兩篇文稿並刊,以能較完整呈現原意。
這些公開的文章,基於「對事不對人」,提到人則針對其政策的原則,自始即以筆名「曾士宇」發表,以免少數讀者會為筆者身分模糊焦點。按「曾士宇」取自「語真事」諧音,謬仿《紅樓夢》中,「甄士隱」取「真事隱」以及「賈雨村」取「假語村言」之意。
最後仍要特別再次感謝黃鈴棋小姐的精心編輯與校對,才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清華行思與隨筆》(上)與(下)分別於2019年10月及11月出版,迄今約三年期間,登載在本人各部落格累積的文稿已約達成書的篇幅,本著「紀錄與紀念」的想法,決定付梓出版,承蒙黃鈴棋小姐在新婚後,同時亦忙於撰寫博士論文之際,仍願意擔負編校重責,因而得讓《清華行思與隨筆》(三)與(四)問世。
由於在2010-2014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養成撰寫在各種場合致詞或演講文稿習慣,到2018年中已累積相當數量,導致《一個校長的思考》(一)於同年9月出版,《一個校長的思考》(二)、(三)則分別於2019年4月與5月出版。
...
目錄
自序
▍各項清華活動
典範永存:追思梅貽琦校長
皇后的貞操:月涵基金會暨梅貽琦基金會追思梅校長
通識為本:梅貽琦與通識教育
聯華電子洪嘉聰董事長獲頒清華大學名譽博士致詞
不吝分享快樂人生:劉炯朗館捐贈簽約典禮
支持清華「永續發展目標」倡議活動
造就光輝前景:台北政經學院招生暨空間啟用典禮
清華工學院「五十而知天命」
最惜和平發展:清華工學院五十周年慶
孔子與創業:工學院五十周年院慶林垂宙院長講座
「日常‧非常」清大科技藝術校園展開幕茶會&「春之清華—科技藝術卓越獎」頒獎典禮
科技藝術巧妙結合:AI Beethoven與AI音樂
奇幻旅程:張系國教授「清華大學駐校作家」頒授典禮
厚德載物:楊儒賓教授伉儷慨捐清華珍貴書畫文物
歡迎「中技社」潘文炎董事長一行參訪清華致詞
智慧製造跨院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第二屆新生訓練演講:《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演講
2020清華秘書處聖誕餐會感恩與祝福
共業更作別業修:2021年清華秘書處聖誕餐會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新書發表會
馬英九前總統「追憶愛國才子沈君山」演講引言
「未來大學的想像與治理」校長論壇引言
少年子弟江湖老:「烽火尺牘―1949的戰爭記憶」展覽
▍清華校友活動
2020年清華百人會新舊任會長交接典禮致詞
2021年「清華百人會」晚宴
珍惜當下,勇於嘗試:2021年清華大學校友總會春酒宴
與君發三願:2022年清華校友總會春酒宴
耳目一新:2022年百人會新舊會長交接典禮
▍清華材料系各項活動
2019年12月清華材料系尾牙致詞
2020年中清華材料系學期末歡樂聚
有花堪折直須折:清華材料系庚子年尾牙致詞
2021年「材料系校友回娘家」活動
重新賦予好書生命力:110年材料系好書共享活動致詞
協助延攬人才:110年材料系雙百會頒贈成績優異獎學金典禮致詞
福虎生豐:111年清華材料系尾牙歡聚
「風雨力行真駿驥,桃李俊秀皆惠連」
「回首來時路 霞光尚滿天」:清華材料系五十周年慶
記憶之網:清華材料系系友會第六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
閎康科技謝詠芬董事長演講致詞
廬山煙雨浙江潮:簡朝和教授榮退歡送餐會
任重道遠:清華材料系第十七任系主任交接典禮
清材五十 精采一百
清材五十 學研卓越
厚植未來:清華材料系「雙百會勒石揭牌」典禮
清華材料話當年:材料系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設備變遷
2022年清華材料系歲末聚餐
▍清華退休人員活動
美滿「第三人生」:2021年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活動」與「惜別活動」致詞
樂活退休講座:清華退休人員聯誼會「預立遺囑」講座
清華退休人員聯誼會會所啟用及慶生會
「退休後的住房規劃—住房的自由人生」研習
111年「清華大學退休人員聯誼活動」
「退休旅遊,暢行世界」樂活講座引言
增強退休力:退聯會歲末聚餐
▍台灣聯大系統活動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面對未來」的三把鑰匙
新階段的開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新行政總部啟用典禮與茶會
政治大學郭明政校長一行來訪與交流
台灣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迎新茶會
「愛在瘟疫蔓延時」聯合書展
互惠原則:台灣聯大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年度成果發表會致詞
台灣聯大系統新舊任副校長無縫接軌
台灣聯大系統新局與契機
成功的反思:2021年台灣聯大亞際文化學程及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師生迎新線上交流會
國立政治大學94周年校慶致詞
2021年國立政治大學畢業典禮致詞
為億萬人做更佳服務:中央大學頒贈蔡力行執行長名譽博士
新啟蒙時代:政治大學九十五年校慶
人文與科技融合:政治大學新任校長就職典禮
維護學術自由:2022年台灣聯大系統亞際學程迎新會
依於仁遊於藝:「第一屆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運動會」
▍各項初、中等教育活動
屏北高中清華原住民專班(小清華)成立十周年慶
清華附小80周年慶致詞
清華附小80周年慶祝賀文
桃園內柵國小「一日清華人」活動演講摘要
嘉惠後進:新竹中學百年校慶大師論壇(學術發展)
▍科學與科技講座
國際材料研究聯合會三十周年慶祝會
材料科學學會年會領航者人生故事座談發言
中技社「AI倫理治理與醫療防疫」座談會致詞
「AI倫理與治理」演講主持人引言
「AI倫理與治理」圓桌論壇與談
「AI倫理治理與醫療防疫」研討會閉幕致詞
「AI智能應用對日常生活之翻轉與創新」專題報告主編序
「AI倫理治理與醫療防疫」研討會論文集序
中技社「建構AI產業應用治理框架論壇」專家諮詢座談會
中技社「AI在高等教育領域應用」座談會致詞
人工智慧與生命2.2
2019未來運算研習會引言
2020未來運算研討會開幕致詞:AI為善
2020年吳大猷科普獎頒獎典禮致詞
利用AI簡政便民:新竹縣政府與產業界交流座談會
中技社「AI在教育領域應用」研討會閉幕致詞
中技社「AI在教育領域應用」專題演講主持人引言
中技社「AI在教育領域應用」研討會論文集第一章 緒論
顯微鏡學會二三事:111年度年會致詞
▍各項紀念與緬懷
侯王淑昭女士的遺澤―「春之廳」命名典禮致詞
張石麟院士紀念會致詞
播種的人:毛高文校長紀念展
追思陳建瑞教授
從Line通訊緬懷劉炯朗校長
現代傳奇―追思劉炯朗校長(一)
吾誰與歸―追思劉炯朗校長(二)
熱情成就卓越:陳守信院士追思會致詞
▍煮字專欄
煮字集―談名聲
煮字集―框架效應
煮字集―「瘟疫與人」纏鬥鑑往知來
煮字集―造物的神奇
煮字集―為什麼要睡覺?
煮字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是甚麼?
煮字集―大語文的重要
▍科普知識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一):簡介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二):太陽能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三):氫能
綠色能源與材料科技(四):風能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一):鹼、鹼土、主族金屬元素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二):過渡族金屬元素
化學元素中西文名稱溯源(三):非金屬元素
自序
▍各項清華活動
典範永存:追思梅貽琦校長
皇后的貞操:月涵基金會暨梅貽琦基金會追思梅校長
通識為本:梅貽琦與通識教育
聯華電子洪嘉聰董事長獲頒清華大學名譽博士致詞
不吝分享快樂人生:劉炯朗館捐贈簽約典禮
支持清華「永續發展目標」倡議活動
造就光輝前景:台北政經學院招生暨空間啟用典禮
清華工學院「五十而知天命」
最惜和平發展:清華工學院五十周年慶
孔子與創業:工學院五十周年院慶林垂宙院長講座
「日常‧非常」清大科技藝術校園展開幕茶會&「春之清華—科技藝術卓越獎」頒獎典禮
科技藝術巧妙結合:A...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