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世永遠是嚴重的傷害
使人免受折磨的唯一方法,是自始就不要把人生下來「生命糟透了,沒被生下來還比較好。誰那麼幸運?萬中無一。」——猶太妙語
「一想到把某人帶到世上,就讓我不寒而慄……願我的肉體澈底壞朽!願我永不會將活在世上的無聊和恥辱傳給任何人!」——福樓拜
「假使人是單憑純粹理性的行使,決定要不要生小孩,人類還會繼續存在嗎?」——叔本華
本書為反生育主義的經典著作。大多數人認為,誕生於此世或繁衍後代是件好事,或至少並非傷害;然而南非哲學家大衛・貝納塔挑戰了這樣的預設,他透過「痛苦與愉悅的不對稱性」、「生命品質並非好事減壞事」等論點證明,出生在世永遠是嚴重的傷害。貝納塔也據此主張人類不應生育,以免製造無謂的痛苦。在他看來,透過自然滅絕達到「零」人口,才是道德正確的做法。
人存活於世,必然會經歷各種痛苦,如肉體上的飢餓、口渴、疲累、老化、病痛與死亡;精神上的焦慮、壓力、恐懼、悲痛、無聊、寂寞與絕望。貝納塔認為,雖然人們的生活品質有高有低,但客觀而言,所有人的人生其實都遠比自身所想像的更痛苦。生命的正面特質對在世的人固然好,仍舊沒辦法抵銷隨之而來的負面特質。快樂的事或許存在,然而痛苦與愉悅並不對稱。在道德上,避免痛苦的重要性遠大於獲得快樂,因此「自始不曾出生」(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無論如何都優於出生在世。貝納塔也提出相關的心理運作現象(如波麗安娜效應、適應及比較等)證明,人類對自己生命品質的主觀判斷並不可靠。人們傾向記住正面的經驗、抑制傷痛的記憶,並且美化過去,事實上,現實生活遠不如想像中美好,不論採取哪一種評估生命品質的觀點,生命都是壞事。
既然「出生即是受苦」,那麼預防痛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再製造新的生命。貝納塔認為,生下有知覺的生命,會為新生命帶來龐大的苦難,而造成這種傷害是錯的,因此,讓人類及其他有知覺的生命自然滅絕,才是道德正確的做法。據此,人非但沒有生育的義務,更有不生小孩的道德義務。
在本書後半部,貝納塔解析了他的主張對生育、身障權利、受誤生命、人工和輔助生殖有何意涵,並就人工流產、人口及滅絕問題提出他的見解。最後,貝納塔回應了樂觀者及宗教人士提出的反駁,並考察了關於死亡與自殺的議題。
作者簡介:
大衛.貝納塔(David Benatar)
南非開普敦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人類的困境:生命終極問題的坦率指南》(The Human Predicament: A Candid Guide to Life's Biggest Questions)、合著有《生育辯論:生育是錯誤的嗎?》(Debating Procreation: Is it Wrong to Reproduce?)等書。
譯者簡介:
李屹
elek,1986年生,高雄人。社會學出身。歡迎社科哲商管等翻譯合作。
聯絡方式:email: elek.li@gmail.com
翻譯簡歷:elek.li/resume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方推薦】
郭柏年│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林映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貝納塔〕正是出於對人類的慈悲,不忍下一代蒙受生而為人的痛苦,才反對生育與希望人類消失,從而根絕一切人類的苦難。……總括來說,本書立論新穎大膽,提出的議題亦十分重要。縱然論證層面上偶有簡略與失當之處,但其對常識與定見的挑戰,無疑值得深思。哪怕各位閱後不盡同意,相信也不會覺得枉然。畢竟哲學的可貴,並非給予答案,而在於有意義的發問。是次中文譯本面世,能讓華文世界的朋友以熟悉的語言一同思考此等重要課題,絕對是廣大讀者的佳音。」
——郭柏年(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在臺灣出版這本書,有其微妙和有趣之處。肯定會出現這樣的反應:『臺灣出生率夠低了!居然還出這種勸人不要生小孩的書。』不過,也許正是因為公眾都將注意力放在生育率上,反而更適合或需要反生論的觀點。……好的哲學作品具備的價值往往包含諸多面向。本書提出發人深省的反生論主張,不僅提供讀者反思自身生命價值的素材,也深化了生命重大抉擇的考量。書中的議題,直搗我們身為人、出世、活著的核心意義,值得你我被此書挑戰和刺激一番。」
——林映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名人推薦:【各方推薦】
郭柏年│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林映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貝納塔〕正是出於對人類的慈悲,不忍下一代蒙受生而為人的痛苦,才反對生育與希望人類消失,從而根絕一切人類的苦難。……總括來說,本書立論新穎大膽,提出的議題亦十分重要。縱然論證層面上偶有簡略與失當之處,但其對常識與定見的挑戰,無疑值得深思。哪怕各位閱後不盡同意,相信也不會覺得枉然。畢竟哲學的可貴,並非給予答案,而在於有意義的發問。是次中文譯本面世,能讓華文世界的朋友以熟悉的語言一同思考此等...
章節試閱
第三章 出生在世有多糟?
「不妨把人生看成一段雞肋的插曲,打攪了不在此世的清福。」
——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若要不朽,被生下來可是個惡兆。」
——喬治・桑塔亞那(George Santayana)
我在本書主張:只要生命裡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壞事,出生在世就是一種傷害。不論讀者接不接受這個結論,都能肯定命途多舛的人生是一種傷害。接下來,我要轉而向讀者說明,人生在世,壞事比一般人願意承認的多得多;要是明白生活有多糟,大家就算不認可出生在世只要有些微壞事就算傷害,大概也會承認出生在世對自己而言是傷害。因此,我寫這章是要向讀者說明:憾恨自己活在世上,把所有實際出生在世的個案都當成有害的事情,這些都有憑有據,無關乎〔上一章探討的〕不對稱或是不對稱的意涵。
話說回來,讀者還是可以把本章的論證,當作是延續第二章的主張。第二章的結論是「出生在世永遠是傷害」,但從這個結論我們無從得知傷害的量級,所以我在本章評估的問題是,出生在世有多糟。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出生所導致的生活有多糟。雖然每個人都因為被生下來而受到傷害,但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坎坷,也就是說,出生對某些人而言是更嚴重的傷害。生活愈糟糕,出生所造成的傷害就愈大。儘管如此,我要主張的是,就連最好的生活都很糟,所以被生下來永遠都是重大傷害。容我澄清,我並沒有要主張每條命都糟得不值得繼續,根本不需要把話說得那麼死,只要主張人們的生活比他們以為的更糟,此外,每條命都有許許多多的壞事〔,就足夠支持我的主張了〕。
好事減壞事,不等於生命的品質:為什麼?
許多人難免會將生命的正面性質的值,減掉負面性質的負值,直截了當地評定一條命的品質。也就是說,他們會給出我的圖式中(1)和(2)象限的值,再以前者減掉後者。可是用這種方式決定一條命的品質,實在太粗糙了。一輩子過得美滿還是坎坷,不單取決於發生多少好事和壞事,還有其他面向要考慮,而要考慮的面向當中,首重好事和壞事是怎麼分布的。
其中一項待考慮的面向是好與壞的順序。舉例來說,一切好事都在前半生發生,後半生則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壞事接二連三;這樣的境遇,比起好事與壞事相對平均分布的一生,恐怕是糟得多。即使這兩段生命裡好事與壞事的總量相同,前者仍比後者差。同理,一步一步邁向成就與滿足的人生,也比早年光明卻每況愈下的人生更可取。這些人生當中,各自好事和壞事的量或許是一樣的,然而不同的軌跡足以使一條命比另一條更好。
就分布而言,猶待考慮的另一面向是好事和壞事的劇烈程度。一種情況是,生命中的愉悅超凡絕俗,次數卻也相應地稀少,久久一遇,稍縱即逝;另一種情況是,各次愉悅不那麼刺激,但比較頻繁地分布在一生當中,總量與前者相同,那麼前者大概比後者差。話說回來,愉悅和其他好事也可能在生命中散得太開,導致每一件都太平淡,簡直無從區分跟不好不壞的狀態有什麼差別。跟生命裡有次數少但刻骨銘心的「高潮」相比,平淡一輩子或許比較糟。
一生中的好事和壞事如何分布,還會以第三種方式影響生命品質,這種方式源於生命的長短。當然,生命長短跟好事和壞事的量,互相影響的方式時有變化。長命卻鮮少遇到好事,那為數可觀的壞事就會成為這一世人的寫照,即便只是因為在那麼漫長的歲月裡,好事竟屈指可數,會讓人感到單調乏味——這本身就是一件壞事。然而,我們能設想長短相去甚遠、好事和壞事的量卻相同的生命,其中一種生命平平無奇,一輩子好事和壞事分布得十分均勻,不致影響好事或壞事的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段人生的品質足以讓人認為值得延續,那生命長一點可說是比較好的,若不然,生命愈長品質可能就愈差。這樣的判斷應該能讓人信服。
我們評估生命的品質,還有一個可能要進一步考慮的面向,這個面向跟分布無關。當一段生命惡劣到某個閾值之下(同時考慮災厄的量和分布),發生再多好事也無法翻轉,因為再多好事也抵不過那惡劣的情況。唐納.科瓦特(「達克斯」,Donald 〔‘Dax’〕 Cowart)就是這樣評定自己的生命——至少他是這樣評定瓦斯爆炸造成他全身三分之二燒傷之後的人生。他拒絕極其痛苦的維生治療,但醫生無視他的意願,照樣治療他。他的命是救回來了,事業十分成功,也重拾尚稱滿意的生活品質,但他仍堅稱這些燒傷後的好事,不值得他忍受他被迫承受的療程。不論康復後接連發生多少好事,都無法翻轉燒傷和他經歷的治療等壞事,至少他自己是這樣評定的。
我們可以更概括地表達這個論點。比較 X 和 Y 這兩人的生命,為求簡明,我們只考慮好事和壞事的量,分布方面就不處理。X 的生命裡,好事和壞事的量相對適中,就說是一萬五千單位的正值和五千單位的負值。反觀 Y 的生命,壞事多得不堪承受,就說是五萬單位的負值,而此人生命裡的好事也比 X 多得多,有七萬單位的正值。只計較數量的話,一萬單位對二萬單位的正值,是 Y 的生命有比較大的淨值,但儘管如此,評斷 X 的生命比較不壞,大概還是合理的。這也進一步顯示(前一章)圖 2.4 所派定的值為什麼一定是錯的,讀者可以翻回去讀我的論證。
經過前文的反思,讀者當能明白,為什麼評定一段生命有多糟,一定會比單從壞事減掉好事來得複雜。可見,單從第(1)象限的值減去第(2)象限的值,是算不出生命有多糟的。
自己評定生命的品質,為什麼不可靠?
大多數人考慮所有條件後,仍會否認他們的生命是糟糕的(當然也否認自己的生命有糟到寧可從未出生),說真的,大多數人認為他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既然評定自己過得好不好時,大家都這麼無憂無慮,人們常以為這就算是對「生命是件壞事」的一種駁斥。活著的人大都否認活著是件壞事,那生命怎麼會是件壞事呢?他們就問。已經被生下來的人大都滿意自己被生下來了,那出生在世怎麼會是傷害?
然而,這些自評能否可靠地標示生命的品質?其實我們有很好的理由存疑。人類心理運作的邏輯有幾項廣為人知的特徵,可用來說明人自評生命品質的時候,為什麼通常會加以讚許。這些心理運作的現象才能解釋正面評價(的廣度),而非生命品質真的那麼好。
這些心理運作的現象中,第一項,也是最概括、影響最深的一項,有些人稱作波麗安娜效應(Pollyanna Principle),是一種樂觀的傾向。波麗安娜效應表現的方式很多。第一,人傾向記起正面而非負面的經驗。舉例來說,要求一個人回顧一輩子發生過的事件,數個研究中的受試者舉出的正面經驗,數量遠多於負面經驗。我們對這輩子迄今過得好不好的判斷,被偏頗的回憶扭曲了。不只對過去的評價有所偏誤,我們對未來的寄望或期望也半斤八兩。對於事情將會變得多好,我們很容易會想得太誇張。對當下和整體福祉的主觀判斷,就如同回想和寄望,往往也深受波麗安娜效應左右。許多研究一致顯示:對福祉的自評顯著朝光譜正面的一端扭曲。例如少有人會說自己「不是很快樂」;反之,聲稱自己「滿快樂」或「很快樂」的人占壓倒性多數。大多數人誠然相信他們比其他人、或是比一般人過得更好。
據信,有些因素能改善一個人的生命品質,假使這些因素會影響人對生命品質的自評,影響力卻絲毫不相稱。舉例來說,人對自己健康程度的評等,跟他們主觀評定自己的幸福程度是有相關的;儘管如此,根據生理症狀對人們健康狀況所做的客觀評定,若用來預測人對自己幸福程度的主觀評價,實在說不上有多準確。不滿意自己健康狀況的人,他們報出的幸福程度確實比較低,但滿意度仍偏向光譜的正端。不論在哪個國家,窮人幾乎都跟富人一樣快樂(但還差了一些),教育程度和職業別造成的差異也不大(但多少有造成一點差異)。上述及其他因素影響主觀評定的幸福程度有多深,還有一些歧見存在,但就連你我以為會讓人「非常不快樂」的那種事件,也只有極少比例的人真的受到那種程度的影響而「非常不快樂」。
有另一種廣為人知的心理運作現象,會讓我們對幸福程度的自評變得不可靠,這種現象也能部分(但無法完全)解釋前文提到的波麗安娜效應,不妨稱之為適應、調適或化為習慣(habituation)。客觀的幸福程度惡化時,起初會有顯著的主觀不滿,然而接下來,人有一種傾向是會適應新處境,根據新的處境調整期望。適應能適應到什麼程度,以及在生活的不同領域裡,適應程度有多大的差別,這些都還有爭議,可是適應現象的確會發生,這點是沒有爭議的。結果,就算主觀的幸福感未能回到原先的水準,跌落的幅度恐怕比讀者設想的要小,而且在部分生活領域還能回復得更多。比起一個人實際的幸福程度,主觀幸福感更貼近近期幸福程度的變化,並非追蹤前者的可靠指標。
第三種影響自評幸福程度的心理運作因子,是跟其他人的幸福隱隱較勁。我們如何判斷生活過得怎麼樣,取決於跟別人比過得有多好,更甚於自己的生活過得怎麼樣,所以自評與其說是生命實際品質的指標,不如說是〔跟別人的生活品質比〕輸贏的品質指標。影響所及,在評判自己的幸福程度時,人人避談你我都有的、生命的負面特質;但這些特質跟我們切身相關,倘若視而不見,〔對生命品質的〕判斷就不可靠了。
這三種心理運作現象中,只有波麗安娜效應讓人在評定自己的生活過得怎麼樣的時候,一股腦兒地正向思考。我們不只會適應負面的處境,也會適應正面的處境;我們不只跟處境比我們差的人比,也跟處境比我們好的人比。儘管如此,既然有波麗安娜效應的力量在,適應和比較這兩種運作的基準都是從樂觀出發,而且受到樂觀偏誤的左右。舉例來說,人更常跟處境比自己差的人比較,較少跟處境比自己好的人比。所以命好的人透過適應和比較加強波麗安娜效應;歹命的人藉由適應和比較減輕波麗安娜效應,但不會完全抵銷之。假使我們真的適應了好事,或是跟處境比我們好的人比,相較於適應了壞事,或是跟處境較差的人比,我們的自評不會那麼正面,但也不至於變得負面。
從演化的觀點而言,上述心理運作現象沒什麼好奇怪的。那些現象斬斷自殺〔的念頭〕,讓人趨向生養下一代。假使我們的生命跟我在本書堅稱的差不多糟,假使人很容易如其所是地看穿自己生命真實的質地,那他們恐怕會更傾向自我了斷,即使不走到那一步,也不會生養更多類似的生命。照這樣說,自然選擇通常不會留下悲觀厭世的特質。
第三章 出生在世有多糟?
「不妨把人生看成一段雞肋的插曲,打攪了不在此世的清福。」
——阿圖爾・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若要不朽,被生下來可是個惡兆。」
——喬治・桑塔亞那(George Santayana)
我在本書主張:只要生命裡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壞事,出生在世就是一種傷害。不論讀者接不接受這個結論,都能肯定命途多舛的人生是一種傷害。接下來,我要轉而向讀者說明,人生在世,壞事比一般人願意承認的多得多;要是明白生活有多糟,大家就算不認可出生在世只要有些微壞事就算傷害,大概也會承認出生在世對自己而言是傷害...
推薦序
寧願不曾活過
郭柏年(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從古到今,哲學家的「壞習慣」之一,就是總要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違反常識,卻又難以反駁的主張。如果按此標準來評價哲學家的好壞,近年分析哲學界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大衛・貝納塔(David Benatar),大概會名列前茅。讀者或許未必熟悉其人其說,但姑且先看看以下主張:
1. 人的出生,對其本人而言,永遠都是嚴重的傷害。
2. 所有人的生活品質其實都很糟。
3. 生育兒女是道德上錯誤的行為。
4. 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否則女性應該儘早於懷孕初期人工流產。
5. 地球上最理想的人口數量為零,並且人類滅亡愈早出現愈好。
以上五點,每個講法都足以令人瞠目結舌,而貝納塔竟然打算在這本只有二百多頁的小書《生兒為人是何苦:出生在世的傷害》中,全部一併論證,實在無法不叫人看看此書的究竟,就此,本文旨在讓大家先概括了解書中內容與值得留意之處,以便往後閱讀。
首先說明本書的結構。《生兒為人是何苦》一書分為七章,第二至第六章為主要內容,首章屬於導論,第七章則是結語。導論介紹本書的主題:「出生永遠都是嚴重的傷害」與「反生育主義」。第二與第三章屬於全書的哲學理論基礎,論證為何出生與生存於世,永遠都是嚴重的傷害。第四至第六章則是此論旨引申的各種理論後果:反生育、人工流產、人類滅絕。結論一章則嘗試回應各種質疑。於此建議讀者先讀完第二與第三章,再選取感興趣的相關章節閱讀。
接下來談談各章節的內容。在導論中,貝納塔首先界定主題:「出生永遠都是嚴重的傷害」,進而引入反生育主義的主張,同時探討社會上對生育的不合理偏好。第二章毫無疑問是全書哲學成分最重,亦最為人所批評的一章。貝納塔在此提出「價值不對稱」(Axiological Asymmetry)這個極具爭議的想法,試圖從傷害與利益的存在與不在兩種情況下,價值判斷的不對稱現象,證明為何不曾存在,定必比存在(出生)要好。此論證由以下兩組價值判斷支持:首先,傷害的存在是壞事,而利益的存在是好事;其次,傷害的不在是好事,即使沒有人承受這種好,但利益的不在不是壊事,除非有人因而被剝奪。按以上判斷,生而為人視際遇有好有壞,但不出生的話,情況卻是有好而無壞(因為利益的不在不是壞事),最後結論就是從未出生,必然比生於世上來得要好。貝納塔同時堅信,這論證能夠解釋日常生活中另外四種廣為人接受的不對稱價值判斷,所以我們有很好的理由接受它。可是,雖然「價值不對稱」企圖說明生存為什麼定必比不存在更壊,但生而為人到底有多糟?如果人生其實快樂遠多於痛苦的話,似乎仍然值得活一次,那麼出生就不見得是壞事。要證明出生與生育之錯,似乎必須進一步指出生存必然非常糟糕才行。為此,貝納塔在第三章中具體解釋,生而為人因何必然承受嚴重傷害。本章首部分引述各種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的理論和實驗,說明何以一般人都高估了自己的生活品質。次部分指出從三種常見的生活品質理論的角度來評核,所有人的生活全都非常糟糕。
接受「出生永遠都是嚴重的傷害」,將有一連串影響實際生活的重大後果。比方說,如果此論屬實,那麼最直接的結論當然是反對生育,以免禍延下一代。是以貝納塔在第四章中指出,我們不單並無生育的道德責任,反之其實有道德責任不生育。不過,這無疑與我們普遍認同的重要權利難以並存,那就是生育自由。面對這個難題,貝納塔認為生育自由應該以法律而不是道德權利來理解,便可消弭上述衝突。第五章討論人工流產的爭議,歷來關於人工流產的立場大致可分為挺選擇(pro-choice)與挺生命(pro-life)兩大陣營,貝納塔則宣稱自己屬於第三種型態:挺死亡(pro-death)。他強調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否則女性應該儘早於懷孕初期人工流產。原因十分簡單,既然出生會令下一代蒙受嚴重傷害,加上早期的胎兒並無道德地位,人工流產便是唯一的正確答案。貝納塔強調,以往我們認為人工流產是必須為之辯護的行為,這想法其實是錯的,反而是不人工流產才需要以道理解釋。接著的第六章探討地球人口問題的種種。以「出生永遠都是嚴重的傷害」之立場為基礎,貝納塔反思到底地球上最理想的人口數量為何?他的答案是零。再者,如果人類就此滅絕,是否為壞事?對經歷滅絕最後階段的人而言,那的確會是相當痛苦的壞事。不過就人類滅絕此事本身而論,由於它能阻止伴隨出生而來的嚴重傷害,肯定不可能是壞的,甚至愈早發生愈好。本章的另一重點是嘗試回應哲學家帕菲特(Derek Parfit)在其名著《理與人》(Reasons and Persons)提出的人口難題,由於當中涉及較多哲學專門知識,讀者需多加留意。而最後一章旨在回應一些質疑。比方說,貝納塔試圖解釋即使其理論會引致上述各種看似荒謬的結果,這也不是好的反對理由;又嘗試說明其立場為何不會鼓勵自殺等等。
本書面世後在哲學界引起巨大反響,毀譽參半。讚賞者認為書中的論述清晰簡潔,條分縷析。內容敢於挑戰常識,可堪反思之處甚多。再者,本書行文流暢簡明,沒有太多艱澀專門的哲學術語,因此普羅大眾讀來亦不會太辛苦。批評者則著眼於書中的極端立場與哲學論證的缺失,尤其對「價值不對稱」的攻擊最為猛烈。例如有論者認為貝納塔分析快樂與痛苦的計算時考慮不周,又或「價值不對稱」並非如他所言,足以同時解釋其他四種不對稱價值判斷等等。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貝納塔亦曾撰文回覆,不過這些討論牽涉繁複的哲學爭拗,一般讀者不必在意,倘若真有興趣,可找他的 'Still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A Reply to (More of) My Critics' 一文閱讀。
毫無疑問,愈激進的主張,人們愈難接受,亦愈容易令人誤解。其中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貝納塔的想法,往往被人與厭人論(Misanthropy)這種仇視人類的主張混為一談。誠然,貝納塔於往後的著作中,確實提出了厭人式論證來支持反生育主義與人類滅絕論,但至少在本書中並無相關想法。而在我看來,恰恰相反,貝納塔的立場,其實更可能源於博愛論(Philanthropy)。正是出於對人類的慈悲,不忍下一代蒙受生而為人的痛苦,才反對生育與希望人類消失,從而根絕一切人類的苦難。不過這終究只是我個人的詮釋,與主流意見或有分歧,讀者可自行斟酌。
總括來說,本書立論新穎大膽,提出的議題亦十分重要。縱然論證層面上偶有簡略與失當之處,但其對常識與定見的挑戰,無疑值得深思。哪怕各位閱後不盡同意,相信也不會覺得枉然。畢竟哲學的可貴,並非給予答案,而在於有意義的發問。是次中文譯本面世,能讓華文世界的朋友以熟悉的語言一同思考此等重要課題,絕對是廣大讀者的佳音。
寧願不曾活過
郭柏年(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高級講師)
從古到今,哲學家的「壞習慣」之一,就是總要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違反常識,卻又難以反駁的主張。如果按此標準來評價哲學家的好壞,近年分析哲學界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大衛・貝納塔(David Benatar),大概會名列前茅。讀者或許未必熟悉其人其說,但姑且先看看以下主張:
1. 人的出生,對其本人而言,永遠都是嚴重的傷害。
2. 所有人的生活品質其實都很糟。
3. 生育兒女是道德上錯誤的行為。
4. 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否則女性應該儘早於懷孕初期人工流產。
5. 地球上最理想的...
目錄
推薦序 寧願不曾活過(郭柏年)
推薦序 不生是為不存在的孩子好?(林映彤)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 誰那麼幸運?
・ 反生論述和勸生的偏見
・ 本書大綱
・ 讀者指南
第二章 為什麼出生在世永遠是傷害
・ 怎麼能說出生在世是傷害?
同樣是一條命,值得活,還是不值得活?
值得開始的生命和值得繼續的生命
・ 為什麼出生在世永遠是傷害?
愉悅和痛苦的不對稱
活著,相較於從未被生下來
其他不對稱
不後悔活著?我反對
第三章 出生在世有多糟?
・ 為什麼好事減壞事,不等於生命的品質?
・ 自己評定生命的品質,為什麼不可靠?
・ 關於生命品質的三種見解,又,為什麼不論從哪一個見解看,生命都很糟
享樂主義理論
欲望滿足理論
客觀清單理論
總評三種見解
・ 舉世皆苦
第四章 生養小孩:反出生的見解
・ 生殖
人沒有義務生殖
人有不生殖的義務嗎?
・ 生殖自由
怎麼解讀上段舉出的權利
從自主為這項權利立論
從徒勞無功為這項權利立論
從歧見為這項權利立論
從合理的不同意為這項權利立論
・ 障礙和受誤生命
區別非同一問題和障礙權利反駁
「障礙為社會建構」論證
「表現論」的主張
回應障礙權利的各種論證
受誤生命
・ 輔助與人工生殖
生殖倫理和性事倫理
誕生的悲劇與婦科學的道德
・ 將未來之人僅僅當成手段
第五章 人工流產:「挺死亡」的見解
・ 四種利益
・ 哪些利益是道德上值得考慮的?
・ 意識什麼時候萌芽?
・ 繼續活下去的利益
・ 黃金律
・ 「與我們相仿的未來」
・ 結論
第六章 人口與滅絕
・ 人口過多
・ 解決道德理論中的人口難題
帕菲特教授的人口難題
反生論述跟 X 理論相容,為什麼?
契約論
・ 分階段滅絕
當人口減少會降低生命品質
把人口降到零
・ 滅絕
兩種滅絕的途徑
對滅絕的三個擔憂
第七章 結論
・ 答覆違反直覺的反駁
・ 敬答樂觀者
・ 死亡與自殺
・ 宗教的見解
・ 厭人與博愛
註釋
參考書目
索引
推薦序 寧願不曾活過(郭柏年)
推薦序 不生是為不存在的孩子好?(林映彤)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 誰那麼幸運?
・ 反生論述和勸生的偏見
・ 本書大綱
・ 讀者指南
第二章 為什麼出生在世永遠是傷害
・ 怎麼能說出生在世是傷害?
同樣是一條命,值得活,還是不值得活?
值得開始的生命和值得繼續的生命
・ 為什麼出生在世永遠是傷害?
愉悅和痛苦的不對稱
活著,相較於從未被生下來
其他不對稱
不後悔活著?我反對
第三章 出生在世有多糟?
・ 為什麼好事減壞事,不等於生命的品質?
・ 自己評定生命的品質,...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