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快速成就的關鍵
每天修習慈心禪三遍(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所獲得的功德,遠遠大於一日三次供養百鍋米的功德。
當我們培養慈心而定力更深時,背誦第一個短語似乎需要很長時間。
因此,我們的修行不會順利進行。那麼,我們應該將這句話簡化為「願一
切眾生快樂」,並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句話,這樣,修行就會毫不費力地
進行,這是我們應該只用幾個詞的原因。
一個修習慈心的人,應該像母親照顧她唯一的孩子一樣對待所有眾生。當我們在心理或口頭上說「一切眾生」時,我們應該心關注一切眾生,在我們的腦海中出現所有眾生的圖像不是必需的,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關注一切眾生。
此外,了解我們正在培養慈愛的眾生的形象並不重要。如果我們試圖獲得一個心理畫面,那麼可能很難培養慈心,剛開始定力還很弱時,我們甚至會發現慈心消失了。當我們念誦「願一切眾生平安、快樂、安寧」時,我們必須確定我們對他們身體健康、幸福與安寧的願望是真誠和強烈的。
「願他們安好」意指我們希望所有眾生遠離身體上的危險和任何疾病。
「願他們快樂安寧」是指我們希望一切眾生都遠離煩惱、悲傷、憤怒、抑
鬱、焦慮、渴望、我慢、嫉妒,我們祝愿他們幸福安寧。透過這種修習慈
心禪的方法,我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些短語。在開始打坐時,當定
力還不是很強,或者當我們感到非常困倦,或心中充滿憤怒、擔心、焦慮
或許多念頭時,大聲重複這些短語特別有用。
如果此時我們只是在心中重複這些詞句,慈心禪修不會有效果。當我們大聲重複這些短語來增加我們的努力時,慈心將能夠對治憤怒等心理狀態,我們的修行也會進行得更好。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的心被憤怒和其他負面的心理狀態所困擾時,我們應該大聲重複慈心短語。
每當我們遇到、看到或聽到任何眾生時,我們都應該培養慈心。當我們遇到人類時,我們應該對他們散發慈心。當我們遇到動物時,我們應該對它們散發慈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當念頭生起時,修習慈心禪;看到實相時,修習毗婆舍那禪(vipassana meditation)。
我們也可以在站著、坐著或躺著時修習慈心。每當站立時,我們都應該通過重複「願一切眾生安康、快樂與平靜」來修習慈心禪。每當我們坐著時,也可以修習慈心禪。每當我們躺下時,我們應該修習慈心禪。此外,當我們躺下睡覺時,在入睡前,我們應該在心中默念「願一切眾生安康、快樂、祥和
作者簡介:
釋果儒
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法光佛研所畢,斯里蘭卡Kelaniya大學文學碩士、哲學碩士,著有《佛國之旅─斯里蘭卡見聞記》,譯有《觀禪手冊》、《內觀禪修之旅》、《覺知生命的7封信》、《內觀禪修次第》……等等。
章節試閱
一、 特別的日子
今天是 2001 年9 月3 日,對於緬甸佛教徒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是佛陀第一次講授《慈經》的日子,大地第一次灑下了慈愛的甘露。在此之前,地球一直乾旱,因為缺乏慈心。在乾旱期間,整個世界都被刺鼻的煙霧和令人窒息的和嗔恨的火焰所吞噬。
那個時代的眾生是缺乏慈悲心的,他們不斷發動戰爭,互相攻擊和殘殺。人們既不仁慈,也不忍耐;相反的,他們互相欺負和操縱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就在此時,佛陀用撫慰人心的慈悲之雨灑在乾涸的大地上,讓整個世界變得清涼祥和。眾生從仇恨和敵意中覺醒,開始彼此相愛和仁慈。稍後我們會談論《慈經》及其成立的原因,現在我們將從慈(metta)的基本教義開始。
九戒
在受戒的時候,我給你們授九條戒,而非禪修者通常所受持的八戒。受八戒後,我加了「我將對所有眾生充滿慈心。」《增支部》說:讓心充滿慈愛,並盡可能多受持九戒。然而,慈(metta) 和其他以Panatipata(殺生)開頭的戒律不同,即不殺生、不偷盜等戒。當我們以修習慈心來充實八戒(布薩戒)時,這種修持比僅僅受持八戒更有益。在佛陀時代,有些有德行的人也受持九戒,包括慈心。佛陀特別為有慈心的眾生教導這九條戒。如果我們只受持八戒,我們仍然可以修習慈心禪,因為任何人都可以修習慈心禪。
修習慈心禪的人越多,這個地球就越可能變成清涼、寧靜和愉快的地方。當我們用「願一切眾生安好;願所有眾生都快樂平靜」,我們散發慈心,是願所有人類、所有天神和其他眾生都能幸福安樂,因為所有眾生都渴望幸福與平靜。當你能給予其他眾生他們所尋找的快樂與平靜時,你不會感到高興嗎?就像孩子喜歡給他們糖果的人一樣,所有眾生都喜歡那些給他們慈愛的人,也就是給他們帶來快樂與平靜的人。
慈心糖(Metta Candy)
在丹老鎮(Myeik),你可以找到甘塔(Kantha) 西亞多住持的甘塔寺。西亞多有一顆非常善良的心,他還有阿含智者(aggamaha-pandita)的頭銜,而且他非常慷慨,一旦他在某個地方得到某樣東西,他會立即在另一個地方布施出去。每當他去某個地方時,他都會在背包裡裝滿糖果。當他到達目的地時,他發糖果給每個人。所有見到他的人和所有看到他的孩子都聚集在他周圍,因為他受到大家的愛戴和尊重,沒有人不認識他。當西亞多布施東西時,他會非常高興。
禪修者,如果你想像西亞多一樣被敬愛和尊重,那麼你應該布施和供養。你們應該發慈心糖,請盡可能多分發。如果所有眾生都修習慈心禪,願每一個有情眾生都快樂與平和,那不是很好嗎?
二、修習慈心禪
想要修習慈心的人,首先要了知以下幾點:
1. 慈心的精神
2. 修習慈心的意義
3. 慈心的大敵
4. 修習慈心的方法
5. 慈心禪的好處
首先,你需要了解這幾點,清楚的了解這些要點後,您修習慈心禪將會進展順利。
三、慈心的精神
慈心的精神是希望眾生幸福快樂。對無益之事,絕不抱有任何願望。本著慈愛的精神,我們總是為其他眾生的利益而努力,我們從不製造負面的結果或製造痛苦。慈愛的精神永遠是和平冷靜的。慈心永遠是慈心,不會變成仇恨。
慈愛的精神總是柔軟、溫和、細心的,不會粗魯和苛刻。
慈心的精神永遠清明,永遠不會枯萎。
慈愛的精神只看好的一面,從來不去找缺點。
慈愛的精神是永遠寬容,而不是打壓或控制。
慈愛精神是關心與幫助,沒有任何衝動。
慈愛精神是為利益眾生而工作,而非為了自己的利益。
慈愛精神不會糾纏不清,而是有獨立精神。
四、修習慈心的意義
Bhavana意指修習和培養。Metta bhavana 指在我們的內心一再的培養慈心,使其堅固而強大。當我們透過祝眾生身體健康和幸福,來培養對眾生的慈愛時,我們的心就會感到快樂和平靜。因為我們在修習慈心禪,所以我們能體驗到這種快樂與平靜。
當我們透過祝願所有眾生身體健康和快樂,來培養和加強我們的慈心時,就不會再有傷害其他眾生或為其他眾生製造痛苦,這是「意行慈」。我們也不會說傷害其他眾生的話語,這是「口行慈」。我們不會做任何傷害或導致其他眾生痛苦的事情,這是「身行慈」。這樣,其他眾生就不會因為我們而受苦,不受苦就是快樂。
當我們修習慈心禪,並生活在慈心的寧靜氛圍中時,這種微妙的快樂與平靜起初並不十分明顯,慈心的寧靜祥和不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可能不了解慈心的真正價值。只有當我們必須和一個生氣的人在一起時,我們才會品嘗慈心的寧靜滋味。
與有慈心的人共處,我們會感到寧靜祥和。當我們不得不和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一起生活時,我們的心會恐懼,我們可能會焦慮並開始擔心,我們會擔心:「他什麼時候會對我大吼大叫?他什麼時候會打我或殺我、會用棍子打我,用刀刺傷我?」最後,我們可能會陷溺在恐懼中,以致日夜恐懼。如果我們不得不和這種脾氣暴躁的人一起生活,我們甚至會說:「願他快點死,願我也快死吧。」此時,我們清楚的了解修習慈心的人所散發出的平靜祥和。然後我們才能完全了解慈心的價值,這是被慈心散發到的眾生所能體驗到的利益。
五、慈的敵人
當有人反對我們,在我們的道路上設置障礙,毀壞我們的財產,導致不快樂和痛苦時,我們通常認為這樣的人是敵人。慈心也是一樣,任何阻止慈心在我們心中生起的障礙,被視為慈心的敵人。慈心有兩個敵人:愛、色欲或貪愛是慈心的近敵,而恨或嗔惡是慈心的遠敵。
近敵
為什麼你認為愛、慾望或貪愛是慈心的近敵,而恨或嗔惡是慈心的遠敵?一旦這些進入內心,它可能會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充滿慾望。慾望也是一個很好的演員,所以我們可能會認為它是慈愛。然而,嗔恨進入內心要困難得多,因為我們會立即意識到它的存在,這就是為什麼佛經上說貪是近敵,而嗔是遠敵。
更明確地說,慈心是有益的,充滿慈心的心會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而貪有種幻覺,假裝看到事物的積極面。事實上,一顆充滿慈愛的心和一顆充滿色欲的心是完全不同的。慈愛是平靜祥和的,容易寬恕他人,不會執著,有幫助和服務他人的願望。另一方面,情慾因慾望而慾火中燒,這是壓抑和執著的,是破壞性的。
我想清楚地表明它們之間的差異,來說明真正的慈愛和糾纏不清的愛的相似之處。在某家公司,經理是一位極具魅力的女性,由於她長得很漂亮,而且身居高位,所以公司裡的人都很看重她。尤其是公司總裁是一位年長的單身男性,而財務主管是一位年輕男性。他們兩人都嘗試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幫助這位經理在她的職位上取得成功。這對公司的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困難的局面,因為總裁和財務主管的動機和意圖是顯而易見的,儘管他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她準備與一位非常富有的醫生結婚。聽到這個消息後,總裁繼續微笑,他繼續處理所有業務,甚至主動提出幫助籌備婚禮,他輕易接受了她的選擇,並接受事實。可是,財務主管已經吃不下飯,睡不著了,他的胸口火辣辣的,他酗酒。婚禮舉行時,他和一些朋友甚至試圖破壞儀式,在招待會上表現得令人討厭,這是財務主管無法原諒女經理選擇結婚對象的表現。
當我們看這件事時,哪個人有慈愛,哪個人的愛被貪慾所污染。顯然,總裁的愛是真正的慈愛,而財務主管的愛卻被貪愛所玷污。他們倆不都是為了幫這個經理的忙嗎?起初,他們都幫助過她,但後來他們的動機不同了,總裁的心是平靜祥和的,因為它充滿了純淨的慈愛。作為公正的公司總裁,他尊重和體諒他的同事,他總是以公平的方式為這位經理履行他的所有職責,結果,他輕易接受經理的選擇。
相形之下,財務主管的慈愛是一種偽裝,雖然一開始他很高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和責任,但後來他不再為她工作。他的心不再平靜,他的笑容也消失了,他無法原諒她的選擇。
在這個例子中,很容易看出愛、慾望或貪愛,看起來好像是真正的慈愛,以致於很難理解它們實際上不是真正的慈愛。很難區分這兩種狀態,因為緬甸人用metta這個詞來表示愛已經很普遍了,即使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需要非常小心,才能清楚的了解這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愛、慾望或貪愛被稱為慈愛的近敵。
遠敵
慈心的本質是安詳、平和、溫柔和寬容,並且樂於助人。而嗔怒和惡意的本質是苛刻的、對立的和無情的,並且有破壞的慾望。因此,這兩種心理狀態的性質是完全相反的,這是為什麼佛陀說嗔恨是慈的遠敵。
在這兩個敵人中,近在咫尺的敵人在這個世界上要危險得多。你需要更加害怕近在咫尺的敵人,因為它無處不在,很容易導致暴力。遠處的敵人不可能輕易成為障礙並導致破壞,因為它更加明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必像近距離的敵人一樣害怕遠敵。
修習慈心禪的人不應讓色欲的近敵進入內心,也不應讓嗔惡的遠敵進入內心。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純淨的慈心,我們對此必須堅定和謹慎。
一、 特別的日子
今天是 2001 年9 月3 日,對於緬甸佛教徒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是佛陀第一次講授《慈經》的日子,大地第一次灑下了慈愛的甘露。在此之前,地球一直乾旱,因為缺乏慈心。在乾旱期間,整個世界都被刺鼻的煙霧和令人窒息的和嗔恨的火焰所吞噬。
那個時代的眾生是缺乏慈悲心的,他們不斷發動戰爭,互相攻擊和殘殺。人們既不仁慈,也不忍耐;相反的,他們互相欺負和操縱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就在此時,佛陀用撫慰人心的慈悲之雨灑在乾涸的大地上,讓整個世界變得清涼祥和。眾生從仇恨和敵意中覺醒,開始彼此相愛和...
作者序
前 言
多年前,慈善精舍的果道師父拿了三本英文佛書的影印本給我,希望我把它翻譯成中文。這三本書是Indaka西亞多的《修習慈心為修習觀禪的基礎》、馬哈西尊者的《內觀禪修的基礎》(Fundamentals of Vipassana Meditation ),以及Analayo比丘的《念處─證悟的直接途徑》。這三本書是修習觀禪非常重要的指南,也是有心修習內觀禪法不可或缺的好書。
不料,這三本書一放就七、八年,原因是沒有word檔我無法翻譯。今年(2023)二月,台東大學資訊工程系的徐位文老師在百忙中撥冗幫我將這三本書掃描至電腦,花了他不少時間,尤其是《念處─證悟的直接途徑》共300多頁,一頁一頁的掃描,真是耗時費事,真是感激不盡,謹致感悃。
也謝謝何彩熙老師幫我校對此書,彩熙核對英文原稿,把我某些拗口的譯文重新排列組合,並列出《更正表》,讓這本《修習慈心為修習觀禪的基礎》盡可能減少錯誤。彩熙這十幾年來幫我校對約二十本的佛書,包括《中文巴利文對照課誦本》,沒有彩熙的核對英文版,我的譯文會有許多缺失,謝謝彩熙。
2023年4月27日 果儒於中平精舍
英譯者序
在印達卡(Indaka)西亞多五十歲生日之際,他的名為《慈心》的書首次以緬甸語出版。當時,許多外國禪修者住在恰密禪修中心,印達卡尊者是那裡的住持和禪師。許多外國禪修者表示有興趣閱讀有關慈心禪的書籍,然而,這本書沒有英文版,只有緬甸語版本。為了讓更多的讀者閱讀此書,我將此書翻譯成英文。
在翻譯此書時,我一直試著忠於原文,但也有一些必要的改動。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本書是印達卡尊者給一群緬甸禪修者的的開示。在英文版中,印達卡尊者增加了內觀禪修的實用說明。在某些地方,由於西方讀者可能不太清楚原意,所以加以解釋。鬱多羅(Uttara)、薩瑪瓦蒂(Samavati) 和馬佳( Maga) 的故事收錄在附錄中,因為他們為緬甸修行者所熟知,但西方讀者卻不熟悉。
我希望這本書有助於更深入的理解慈心,慈心是願所有有情眾生幸福。當嗔恨之火在世界各地燃燒時,向眾生灑上清涼的慈愛之水變得尤為重要。我希望所有眾生都能受到啟發,去培養這種心的品質,並使世間充滿慈愛。除了培養慈心之外,願修習慈心成為內觀禪修的基礎,引導禪修者達到佛教的最高目標─涅槃,即一切煩惱痛苦的止息。
恰密禪修中心 Ariya Nani 比丘 2004 年1月3日
前 言
多年前,慈善精舍的果道師父拿了三本英文佛書的影印本給我,希望我把它翻譯成中文。這三本書是Indaka西亞多的《修習慈心為修習觀禪的基礎》、馬哈西尊者的《內觀禪修的基礎》(Fundamentals of Vipassana Meditation ),以及Analayo比丘的《念處─證悟的直接途徑》。這三本書是修習觀禪非常重要的指南,也是有心修習內觀禪法不可或缺的好書。
不料,這三本書一放就七、八年,原因是沒有word檔我無法翻譯。今年(2023)二月,台東大學資訊工程系的徐位文老師在百忙中撥冗幫我將這三本書掃描至電腦,花了他不少時間,尤其是《念處...
目錄
目次
前言
目錄
英譯者序
1. 特別的日子
2. 修習慈心禪
3. 慈心的精神
4. 修習慈心的意義
5. 慈的敵人
6. 修習慈心禪的方法
7. 培養慈心以證得禪那
8. 慈心的益處
9. 在慈心的庇蔭中解脫苦
衛沙卡長老的故事
羅傑.瑪爾塔的故事
10. 修習慈心達到禪那
11. 慈經是如何產生的
12. 一切處的業處
13. 唯有慈心
14. 鄔他瑪莎尊者
15. 親身體驗慈愛的力的
16. 從慈心到涅槃
17. 從慈心到內觀
18. 坐禪
19. 行禪
20. 觀察日常活動
21. 觀智的階段
22. 慈經
附錄:
鬱多羅的故事
薩瑪瓦蒂的故事
馬加的故事
大念處經
去禪修中心挨罵吧,進步會比較快
目次
前言
目錄
英譯者序
1. 特別的日子
2. 修習慈心禪
3. 慈心的精神
4. 修習慈心的意義
5. 慈的敵人
6. 修習慈心禪的方法
7. 培養慈心以證得禪那
8. 慈心的益處
9. 在慈心的庇蔭中解脫苦
衛沙卡長老的故事
羅傑.瑪爾塔的故事
10. 修習慈心達到禪那
11. 慈經是如何產生的
12. 一切處的業處
13. 唯有慈心
14. 鄔他瑪莎尊者
15. 親身體驗慈愛的力的
16. 從慈心到涅槃
17. 從慈心到內觀
18. 坐禪
19. 行禪
20. 觀察日常活動
21.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