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出心性的第一個剎那就已足夠,
它好極了!
所有的念頭都已斷除,
你看見「沒有什麼可看的」,
這是你唯一需要去看的。
立斷是直接、立即地斬斷,不是藕斷絲連的「慢斷」。認出本覺,要如你瞬間抬起目光那般地立即,愈快愈好。
本覺是什麼?它無可想像、無可造作,在你認出是誰在思惟的剎那,念頭便消融入你的自性之中,它如在水面上作畫,瞬間自現自解脫,你毫無散亂地安落於本覺之中。這是所有「見」、「修」、「行」的核心。
本書是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尼泊爾的納吉寺,於十四年中為所有求法者所描繪的一張修行地圖,它涵蓋「立斷」之道的所有關鍵要點。首先,祖古烏金仁波切指出,本覺即是存在於一切眾生之內的佛性,而這本覺正是普賢王如來。接著,他教導立斷的前行——「區分輪涅」,我們區分自己平凡的身、語、意是源自正覺狀態的身、語、意。在此不共的前行之中,「身」的前行是金剛杵姿;「語」的前行是「吽」字語瑜伽;「意」的前行是探察念頭的「生、住、滅」,我們由此發現念頭無生亦無滅,而看見空性。此外,還有不共的奢摩他(安落於真如)與毘婆奢那(保任於本然),前者是透過心的探究而平等地安住於被認出的心性,後者則是指將那份「認出」帶入日常活動之中,並且不失其相續性。
「椎擊三要」的法教則是正行,這「三要」分別是:「直指本來面目」、「唯於此中決斷」、「對於解脫得把握」。我們應該先認出自己的本來面目——佛性;接著,決斷一切諸佛的三身盡在真如之中;最後,明了念頭生起即解脫,而對解脫生起信心。
烏金仁波切一再地強調認出本覺應該是立即的。如果你注視自己的鼻子,那是奢摩他。如果你抬起目光、往上注視,在那個剎那,只有赤裸的本覺,別無其他。
請放下、安落於本然如是之中。
作者簡介:
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 1920-1996)
祖古烏金仁波切是一位卓越的大圓滿瑜伽士,在藏傳佛教的寧瑪派與噶舉派中,更是極重要的傳承上師,第十五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認證他為轉世喇嘛。
祖古烏金仁波切的祖母貢秋巴炯(Könchok Paldrön)為大伏藏師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之女,他的前世是蓮師二十五位成就弟子中,以神通著稱的桑傑耶喜(Sangye Yeshe)。在寧瑪派的傳統中,祖古烏金仁波切持有秋吉林巴、蔣揚欽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與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ön Kongtrul Lodrö Tayé)三位偉大上師的完整教法。此外,他並擁有秋吉林巴重新取出的《新伏藏》(Chokling Tersar,《秋林岩藏》)近傳承,此傳承彙編了蓮花生大士教法的所有灌頂、口傳與口頭教導。祖古烏金仁波切也是確吉尼瑪(Chökyi Nyima)仁波切、慈克秋林(Tsikey Chokling)仁波切、竹旺措尼(Drubwang Tsoknyi)仁波切、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等四位祖古的父親。
祖古烏金仁波切不論傳授何種法教,他都試圖把它帶回到佛教的修持核心「心性」之上。他認為「認出心性」是一件容易且與生俱來的事,而總是以簡單又充滿信心的方式,例如手勢、通用的語言與事例,給予求法者直指心性的教授。他一次次地重複直指竅訣,從每個角度為人揭露心性,許多人因而在他面前品嚐了本覺的滋味,實證了自己的心性。
|祖古烏金仁波切相關著作|
眾生出版:《金剛語》、《除障第一》、《空行母事業》
譯者簡介:
項慧齡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從事翻譯多年,譯有《修行百頌》、《大圓滿之歌》、《如是》、《你可以更慈悲》、《如來藏,藏如來》、《達賴喇嘛說止觀》等書。目前與家人定居美國西雅圖。
章節試閱
第三章 大圓滿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奢摩他(那吧)與毘婆奢那(梭暇)被歸類為大圓滿立斷的前行,
這些前行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審察心的生、住、滅。
一旦你對心的生、住、滅有所決斷,明確地判定它是空的,
就能夠無誤地明了本覺。
大圓滿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在所有三乘之中(事實上,在所有九乘之中),都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九乘都使用這兩個相同的語詞,但是它們卻包含不同的意義,而這些意義隨著每一個相繼的乘而變得愈來愈甚深。你透過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雙運(止觀雙運)而成就佛的了證狀態。因此,你總是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但是隨著你經歷所有的法乘,它們的意義則變得愈來愈甚深。就大圓滿而言,我們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奢摩他有兩種:
一、分別的奢摩他(conceptual shamatha;有所緣的奢摩他),這牽涉了分別(概念)。
二、無分別的奢摩他(nonconceptual shamatha;無所緣的奢摩他),這是自然地安落、休息於本覺之中的修持。在不離無分別的奢摩他狀態的情況下,你從事「梭暇」(保任於本然)的修持,藉以發展毘婆奢那的力量。
根據共的佛法體系,修行者應該修習奢摩他,接著再「探求毘婆奢那」(pursuing vipashyana)。在此,「探求」(pursuing)意味著追蹤到底、搜尋出來。奢摩他的修持是在修習、培養某件事物,毘婆奢那的修持則是在尋覓那個修習、培養那件事物的人。毘婆奢那這個修持是在探究、觀察那個禪修者是誰。首先,你以一種分別的、概念的方式從事禪修,最後你探問:「這個禪修者是誰?」那即是所謂的「探求毘婆奢那」。簡而言之,這是共的法乘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兩者都被包括或包含在「那吧」(安落於真如)與「梭暇」(保任於本然)這兩個修持之中。事實上,若沒有奢摩他與毘婆奢那,我們就無法成佛。當我們稍微地貶低奢摩他與毘婆奢那時,我們只是在談論它們共的、分別的面向,因為一個分別的行為無法成為正覺之因。
另一方面,不共的奢摩他是在離於分別念(conceptual thinking;藏rnam rtog)的靜住(stillness;藏gnas)之中休息、安住。這不共的奢摩他應該結合對那份靜住的「認出」,而那「認出」即是毘婆奢那。奢摩他與毘婆奢那以這種方式相結合,這也被稱為「覺空雙運」(本覺與空性的雙運)。當本覺與空性無別時,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就自動地結合雙運,這是不共的方式。
從聲聞乘一路上至成佛的狀態,其間都未曾不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然而,如我一再提醒的,它們的意義並非相同。有道是:「相同的用語,但意義卻更勝。」何以如此?舉例而言,一個小孩與之後長大成人的他是同一個人,他是擁有相同之心的相同小孩,但是就能力與力量而言,兩者卻天差地別。同樣地,「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被用於不同的層次,但是就它們所顯現的功德而言,卻有相當大的差異。一個小孩沒有一個二十歲的成人所具備的學識、經驗、勇氣或體能。同樣地,除非我們仰賴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雙運,否則就不可能證得佛果。
現證諸法皆空
奢摩他(那吧)與毘婆奢那(梭暇)被歸類為大圓滿立斷的前行,這些前行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審察心的生、住、滅。一旦你對心的生、住、滅有所決斷,就能夠無誤地明了本覺。簡而言之,你明了本覺是空的,而且這份瞭解並非只是一個假設。你親自審察心的生、住、滅的結果是,你能夠明確地判定它真的是空的。這不像過去你對「心是空的」的任何理解,那都只不過是心的造作而已,其中並無任何真實且明確的確信。
另一方面,正如佛陀所教導的,藉由檢視心的生、住、滅,你能夠百分之百地決斷,從色蘊到遍知等一切諸法皆空且無我。這份瞭解透過你的親身體驗而確立,無須仰賴任何智識。諸位班智達(梵paṇḍita,多聞的學者)所說的「一切諸法皆空且無我」,都奠基在智識理解之上。然而,住於山間的瑜伽士,在思量了這句話之後,他(她)就現證本覺。
就此而言,有三個步驟:(一)智識上的理解;(一)體驗與覺受(親驗);(三)實證。就此處的體驗與覺受而言,你決斷本覺是空的,它超越生、住、滅。然而,真正的修持則是我們一而再、再而三所說的:「切勿迷失,切勿散亂!」除非你把它(這份「認出」)應用於實修,否則你仍然處於無記的狀態。
安落於真如
《前賢遺教》(藏‘das rjes)說道:
那麼,善巧地把身、語、意帶到本然的狀態。
《前賢遺教》是四佛的言教,這句話即是從中引用出來:
你應該善巧地安落於真如之中。
非造作的真如
「那吧」的重要性為何?它說的是「非造作的真如」。在此之前,身(三股金剛杵姿)、語(四種語瑜伽)、意(審察心的生、住、滅)的修持都令人疲倦,因此,你抵達「非造作的真如」,讓心休息於真如之中。
藏語「rnal dbab」(音「那吧」)的「rnal」(音「那」)的意義,與「瑜伽」(yoga)裡「rnal」是相同的。瑜伽士(yogi)的藏語是「rnal ‘byor pa」(音「那覺巴」),意即「憶念者」。憶念(藏‘byor)什麼呢?憶念或牢記「rnal」的自性,而「rnal」的自性意指非造作且自然的狀態,或非造作的真如。在修持了之前的身、語、意的「區分輪涅」之後,你感到非常疲憊,此時,為了休息,為了在徹底精疲力竭之後提振、恢復精神,你修持所謂的「那吧」——安落於真如,或休息於真如之中。
沒有過去的念頭,它已經消失了,所以無須去追隨任何過去的念頭。未來的念頭尚未到來,那麼何必邀請它呢?心離於生、住、滅。你已經透過親身的體驗而確立空性這個事實,你已經確定過去的念頭已然消失,而且你正是那個造作念頭的人。未來的念頭也是如此,切勿追逐過去的或未來的念頭。就當下的、現在的念頭而言,當你檢視那思惟者時,你會發現它不具任何有形的色相、顏色或形狀,它沒有任何可以被我們看見的事物,平等地安住於那個狀態之中。安落於真如,其中了無分別念。
無見與無尋
讓我們稍微回顧之前所說的內容。在審察當下的念頭,看見它了無色相、顏色或形狀,沒有什麼可看時,平等地安住於其中。相較於「住」(靜住)與「動」(thought-occurrence;念動)兩種二元心(dualistic mind;藏sems),有一種無分別念的安住狀態,而這種狀態比較屬於靜住、寂止的面向。在這種狀態之中,我們的身保持安適自在,我們的聲音自由地流動,事實上,它就像一支所有琴弦都被切斷的西塔琴那般無拘無束。就心意而言,我們的思惟不去投射或消融念頭。以下兩句引言支持上述所言:
「無見」是無上勝見,
「無尋」是無上勝尋。
在此,「無見」(not seeing)意味著你未看見心具有任何色相、顏色或形狀,因此,你未視它為一件具體的事物。那本身即是看見心性,也就是無上勝見。「無尋」(not finding)是無法找到心具有任何具體的實體,那本身即是最卓越無上的發現。
因此,坐在一個舒適的座位上,讓你的身體保持安適自在,例如,採取菩薩的坐姿,並且保持靜止。你保持靜默,並且不去控制呼吸,同時讓你的語歇息。
「非造作的」意味著突然發出呼喊(例如,叫喚某個人的名字)即是交談,或問對方「你好嗎?」等等。它也表示,你不控制或不造作自己的氣息之流,而這氣息之流製造了語言。「非造作的」意味著你不試圖以特定的方式來控制、安頓呼吸。
放下你所有的心念,不論是善的、惡的或無記的念頭,並且安落、休息於真如之中。
善念是指如法的念頭、佛法的修持;惡念則與三毒有關;當你的心未察覺或未明了任何事情時,無記的念頭就會生起。請捨斷所有對五塵境起分別計度的念頭。
「安落本然」(藏rang babs)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它意味著「安落而不住心」(resting without placing the mind)。如果是令心內住,它就不處於本然的狀態。在共的奢摩他之中,心被「安置」(住)於一個寂靜的狀態之中,所以沒有安落本然可言。
如何才會有安落本然呢?心安落而無所住,即是安落本然。這正如同一座水車一般,流經水車的水被分流或被改道了,你依此方式而讓身、語、意三門自然而然地在「基」之中休息,或保持它們原本的模樣,保持如是。此處談到「基」,我們應該從「基、道、果」的脈絡來瞭解「基」;「基」意味著本淨狀態本身。這個修持是在本淨的狀態之內捨斷身、語、意。
正如同未被攪動的水是清澈的一般,藉由不改變你的三門,讓它們留在它們的本性之中,你的心將會保持安止。
如果你混合泥巴與水,並且把它擱在一旁數個小時,所有泥巴將會沈澱到底部,位於上方的水將保持清澈。但是如果水被擾動,它又會變得渾濁。如果你讓自己的三門從事各種活動,同時又不知道如何讓它們安落於真如之中,這就猶如攪動渾濁的水。再一次地,此處的本性是指本淨的狀態,以及保持靜住的心,而且這靜住是非造作的。當我們說本性時,它指的是原始或本初的狀態,也意指「本覺」。
保任於本然
再次地,「安落於真如」這個部分與繼後的「保任於本然」,是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在此,「本然」是指原本或初始的真如狀態,而之前的修持所要修習、培養的即是這種狀態。「保任」意味著在從事各種活動時,保持這種狀態,它相應於大圓滿的毘婆奢那。「毘婆奢那」意味著清晰明見(clear seeing),而為了發展毘婆奢那的力量,你需要從事各種活動,否則就無法發展出這分力量與強度。
將修持融合於身、語、意的動作中
如果你只保持坐姿,只保持奢摩他的靜住,那麼,你就無法充分地發展大圓滿的毘婆奢那面向。為了發展毘婆奢那的面向,就得不離於真如的狀態。如我之前所解釋的,它意味著不追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念頭。如此一來,你就不會離開、失去或遠離本然的狀態。在保持安落於真如的狀態時,你轉動眼睛,做各種不同的凝視,並且以不同的方式動一動身體。
在此,「不同的」並非是指阿努瑜伽(Anu Yoga)的身體動作,而純粹是指各種各樣的方式而已。與其靜止地坐著,你開始動一動手臂與雙腿、起身、走動等等。此外,用你的聲音說不同的事情,發出不同的聲音,說不同的話。你如此地把身、語、意的動作與修持融合在一起。
你之所以要如此地修持,是因為它是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在共的奢摩他之中,你移動目光、移動身體的那一刻,你的注意力立刻有散亂的傾向,靜住因而喪失。因此,為了能夠於日常生活之中修持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你首先要移動眼睛、身體,並且發出不同的聲音。
如我一再提及的,大圓滿的奢摩他是「安落於真如」,「保任於本然」則是毘婆奢那——清晰明見,這也是指出本覺。但是在此處,我們不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二詞,反而稱它們為「保任本覺的狀態」與「保任本覺且不離本覺的狀態」。「保任本覺的狀態」是奢摩他,而「保任本覺且不離本覺的狀態」融合業道,則是「保任於本然」,也就是毘婆奢那。
就「保任於本然」這個修持而言,你需要從事不同的行為。普通的禪修者的禪修會被諸如行走、飲食、談話、睡眠等尋常的活動所打擾或破壞;禪修者通常懷有這種恐懼。因此,你從事「保任於本然」這個修持,藉以去除這種恐懼。事實上,在安落於真如的同時,本覺已經被引介、被指出了。為了把本覺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你從事「保任於本然」的修持。在這個修持之中,你需要運用身體的活動,藉以保任本然的狀態,而且不離本然的狀態。
我們可以應用不同種類的注視,例如,寂靜的注視、忿怒的注視、往上與往下注視等等。應用這些不同種類的注視,以增強本覺的明分(brightness of awareness;藏rig pa’ i mdangs cha)。同時,切勿讓「固著」接管支配!不論如何,毀壞本覺的正是這固著。因此,安落、休息於本覺之中,同時不屈服於固著。
以隨興的動作安落於真如
你也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活動身體與四肢,就如我這幾天從事的太極運動一般。但是在此時,這些運動不應該是你經過學習而得知的運動,你應該只要自然且隨興地做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動作。此外,說各種不同的事情,完全不要限制自己該說什麼或不該說什麼。所謂的「修持」是指「安落於真如」,而這本身即是本覺與「保任於本然」,因此,你從未離開本覺。
當你覺得欣喜、抑鬱、貪執或忿怒時,你應該安落於真如之中,而安落於真如之中,即是覺空(empty awareness)的狀態。再一次地,「真如」意味著真實且非造作。在此時,被執取的外境(所取外境)以及向內固著的心(內能執心)兩者都任運地解脫,了無任何所取或能執的對境。
在以不同的方式注視,同時從事各種身體的活動,說出不同的話,發出不同的聲音時,試著把這些融入於心性的修持之中。藏語「zang thal」這個用語與本覺有關,意指「明晰」(clarity;藏gdangs cha)。你在不離這個狀態的情況下從事日常活動;在從事這些活動期間,切勿分心散亂!就此而言,「梭暇」的修持即是修持毘婆奢那的法門。
第三章 大圓滿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奢摩他(那吧)與毘婆奢那(梭暇)被歸類為大圓滿立斷的前行,
這些前行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審察心的生、住、滅。
一旦你對心的生、住、滅有所決斷,明確地判定它是空的,
就能夠無誤地明了本覺。
大圓滿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在所有三乘之中(事實上,在所有九乘之中),都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九乘都使用這兩個相同的語詞,但是它們卻包含不同的意義,而這些意義隨著每一個相繼的乘而變得愈來愈甚深。你透過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雙運(止觀雙運)而成就佛的了證狀態...
推薦序
與虛空同在
/明就仁波切(Mingyur Rinpoche)
已故的怙主祖古烏金仁波切是一位偉大的上師、密續行者、金剛上師,也是我的父親。當我年幼時,他懷著甚深的慈悲教導我如何禪修,而他也以相同的慈悲對待所有的弟子。這些弟子來自亞洲、歐洲與北美洲各地,佛法從祖古烏金仁波切心中流瀉而出,注入所有願意習法之人。他們來到他位於加德滿都谷地邊緣的閉關所——納吉寺(Nagi Gompa),坐在他的跟前,領受法教與灌頂。本書集結了祖古烏金仁波切給予弟子充滿光彩的智慧與指引。
當我年幼時,我飽受令人心力交瘁的恐慌症之苦,童年大部分的時間都活在恐懼之中。出身一個禪修者輩出的家庭,我熱愛「禪修」這個想法,但是卻有點懶散。在煎熬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終於鼓起勇氣,詢問母親是否能夠代我向父親提出請求,容許我正式地在他跟前學習。父親首肯,並且在接下來的三年之中,以他的親身經驗教導我禪修的法門,並且指出與我的念頭、情緒為友,以及自解脫五毒的道途。
在學習如何禪修時,我真心地想要取悅我的父親。我採取禪修坐姿,精進地坐著,蹙眉專注。我們一起安靜地坐著,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會抬頭看著父親,尋求他的認可。在這些時刻,他會用那雙溫暖又充滿耐心的眼睛看著我,並且說:「阿米(Amé,這是祖古烏金仁波切對幼年的明就仁波切表達愛意的暱稱),你在做什麼?」我回答:「(我在)禪修。」然後他會面帶微笑,邀請我「與虛空同在」(to be with the sky)。
我之後瞭解到,他是在邀請我放下對二元造作之心的執取,以及放下執取的企圖。他以身作則地教導我,本覺是任運自成的,無須被造作。本覺就是自生智(self-existing wakefulness;藏rang byung ye shes,音「讓炯耶喜」),它的體性是空的,但並非空無;本覺猶如虛空般既空又明。這一向是我父親傳法的方式,他總是安住於心性之中。
之後,當我質疑自己學習禪修的能力時,他告訴我,我具有佛性,而佛性是我本具的真實自性。他說,即便是街道上的狗,也都如所有眾生般具有佛性。我相信父親所說的字字句句皆是由衷之言,我百分之百地信任他,但是我還是有點懷疑:「一隻狗怎麼會與我一樣擁有相同的自性?我們怎麼會都擁有佛性呢?」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他要我不要去想我們的色相,而要去思考人、狗或任何眾生的體性,以及那佛性並非是造作的或有為的,反而是從無始以來,就自然而然地存在於我們之內。我的父親就是這個樣子,他懷著真誠且堅定不移的仁慈與喜悅,慢慢地引導你剝除遮蓋佛性的層層障蔽,認出你的真實自性。
許多弟子也如我一般,在祖古烏金仁波切跟前領受甚深的禪修教導。我們透過每一個提問而有所學習,而這學習並非只是來自字字句句,也來自隱藏於字裡行間的深意,以及他身體力行、饒益眾生的典範。
本書記錄了我父親的一些弟子的習法經驗,在十四年期間,他們領受了關於「立斷」(cutting through;藏trekchö,音「徹卻」)的法教。許多法教是以問答的方式呈現,其中包含了竅訣,並且針對早期的管制書籍《金剛心》(Vajra Heart)內的法教作了釐清。由於《金剛心》大部分的內容如今已刊載於其他的出版品,所以,本書重新回顧了修持立斷的所有要點。在眾人悉心地彙編之下,本書清楚地呈現出我父親以及他的上師桑天嘉措(Samten Gyatso)的傳法風格。
我要向所有參與本書翻譯與出版的人員獻上最深的謝意。我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甚深的大圓滿法得以傳續不息,饒益無數眾生。猶如祖古烏金仁波切滿懷慈悲地授法一般,願諸位在領受法教之時,亦心懷慈悲。
尋找你自己的心性
/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
我記得,祖古烏金仁波切總是提及他的上師桑天嘉措(Samten Gyatso)仁波切在傳授關於「心性」(mind nature)的法教時,一定會一再地確認弟子是否已瞭解他所傳授的內容。一旦弟子們在他的羽翼之下,他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孜孜不倦地重複講授這些教導,並且召喚弟子前來,親自驗證並確保他們已經瞭解。我認為,桑天嘉措仁波切影響了祖古烏金仁波切,後者的教學風格也如出一轍。
十四歲那年,在祖古烏金仁波切位於納吉寺的小房間之內——距離我們現在所在之處不遠,我第一次領受了直指竅訣(pointing-out instructions)。那時,仁波切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這些竅訣,當天是如此,隔天亦是如此。他以手勢、通用的語言與事例來說明,而這些皆是以蓮師、大譯師毘盧遮那(Vairotsana)等大師的語錄為本。
時至今日,最重要的法教尤其是在於尋找你的心性;這是最主要的事情,也是佛教的核心。不論祖古烏金仁波切傳授了哪一種法教,他都試圖把它帶回到「心性」之上,使你能夠實證自己的心性。環顧現下的景況,我瞭解到我們當時何其幸運,而我們現在已很難領受到如祖古烏金仁波切所給予的教授。你可能會領受一整套完整的法教,或只得到某種口傳(reading transmission;藏lung),而且在受法之後,你將必須自己理出頭緒。
這不是祖古烏金仁波切的作風。他保任於心性之中,而且(當他傳法時),彷彿我們是在一起沐浴一般。或者,以另一個例子來說,那情況猶如我們一起釀酒,一起壓榨葡萄。你從每一個剎那之中得到某種東西,或明白某種道理。就我個人而言,那種教授是非常重要的。「心性」的教授是根本的、核心的教授。然後,你從紐修堪(Nyoshul Khen)仁波切與堪布南卓(Khenpo Namdrol)那裡領受法教,並在某個時刻就能與這法教相契合,而那不僅僅只是智識上的契合而已。但是,如果你沒有心性(的體驗與覺受),光只是聽聞所有的文本,那麼,它就會變得有點沈重,繼而變成另一種智識上(的追求),你因而不知道從何處契合。
重點在於,祖古烏金仁波切受到他的上師桑天嘉措仁波切的啟發,因而展現出(相同的傳法風格)。他以這種方式對我傳法,也以同樣的方式對眾多弟子傳法,這是我親眼所見。他所傳授的那些法教,全都包含在這本《立斷》(Vajra Heart Revisted)之中。
與虛空同在
/明就仁波切(Mingyur Rinpoche)
已故的怙主祖古烏金仁波切是一位偉大的上師、密續行者、金剛上師,也是我的父親。當我年幼時,他懷著甚深的慈悲教導我如何禪修,而他也以相同的慈悲對待所有的弟子。這些弟子來自亞洲、歐洲與北美洲各地,佛法從祖古烏金仁波切心中流瀉而出,注入所有願意習法之人。他們來到他位於加德滿都谷地邊緣的閉關所——納吉寺(Nagi Gompa),坐在他的跟前,領受法教與灌頂。本書集結了祖古烏金仁波切給予弟子充滿光彩的智慧與指引。
當我年幼時,我飽受令人心力交瘁的恐慌症之苦,童年大部分的...
目錄
【推薦序】與虛空同在/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序言】尋找你自己的心性/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
【前言】完美無瑕的密續修行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導言】在心之內,一切皆圓滿
第一章 基
佛與眾生都在「基」的任成之中
符號、實義與徵相
一切法在本覺的虛空中顯現
本覺虛空無增無減,就是這樣
掌握普賢王如來的狀態
第二章 立斷的前行
「區分輪涅」——區分輪迴與涅槃
大圓滿不共的前行
注視自心,認出心性
讓疲勞的心性休息
第三章 大圓滿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大圓滿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現證諸法皆空
安落於真如
保任於本然
處於本覺,顯空雙運
第四章 語言與文字猶如米糠
共的奢摩他帶著一絲貪執
善念與惡念於本覺中解脫
本覺是自生的
本覺具有自明了的正念
真正的見地超越二元分別
大圓滿與大手印的「正念」
覺察散亂,離於輪迴
念頭消融於本覺的虛空
第五章 大手印與大圓滿的比較
大手印與大圓滿唯一不同之處
大手印與大圓滿的修持對境
顯相與本覺是雙運的
把修持融入日常活動之中
本淨與任成
充滿本覺的明空雙運
第六章 椎擊三要
第一要:直指本來面目
第二要:唯於此中決斷
第三要:對於解脫得把握
看見「沒有什麼可看的」
決心要離於念頭
「殺死」迷妄,唯有三要
我們從未與本具的心性分離
認出、修持與證得穩固
第七章 直指赤裸的本覺
構成自生本覺的三個面向
決斷法教的兩種方式
指出赤裸的本覺,即身證悟
第八章 直指
直指本來面目
認出「無時」的第四時
分別心停息,法身赤裸顯現
兩種指出心性的基本方式
決斷「這就是了!」
本覺就在那裡!
第九章 增盛那分「認出」
無修、無散亂地保持本然
念頭自現自解不間斷
念頭從自性生,消融於自性
心才是真正的感知者
以一座橋跨越匯流的百川
第十章 二元心與本覺的特徵
遍基、遍基識、意識與末那識
遍基與本覺的差異
第十一章 區分二元心與本覺
放下的剎那,就只有心性
如電光閃照般的凝視
只管「認出」就好
二元心與本覺的差異
沒有什麼要去禪修的
當下的心即是本覺
第十二章 觀看者與被觀看者
觀看者與被觀看者是無二的
大聲叫喊出「呸」!
實證本然的狀態
心是顯空雙運的
非造作的本然——這就是了!
第十三章 本覺的功德
心與虛空融合,如無雲晴空
本覺的意義
諸法從本覺的妙力之中生起
第十四章 解脫的法門
生起即解脫
水中作畫,不留痕跡
認出本覺時,一切都解脫
第十五章 三虛空瑜伽
認出心的體性,三虛空就結合為一
三虛空無須被融合
「外空」的虛空無方向的限制
「內空」的空心無生、住、滅
「覺空」的密空了無三時的念頭
沒有什麼可被看見
無為的剎那即能摧毀三毒
在無參考點的虛空中,徹底地放下
第十六章 入於四時佛平等༔
四時修持不息法性的續流
等同於一切佛的狀態
入於四時佛平等
於黃昏自然地集攝諸根
於午夜使識入寶瓶
於黎明自然地明現本覺
於白晝封印顯相
日日夜夜保持無散亂
第十七章 正念
正念是成就「無散亂」的法門
念智與念知
本智沒有二元執取
自生智離於束縛,也離於解脫
第十八章 座上修與座下修
把修持融入日常活動之中
座下修即是座上修
第十九章 歸根結柢就是見地
生起真實的自信
對境是顯相,不具實有
正解空性,萬法無咎
第二十章 立斷與頓超雙運
認出三身為你的自性
五身與五智是無別的
念頭從你的本覺之中現起
離於固著,不執取諸法
第二十一章 修持的徵相
覺受僅僅只是覺受
在慈心的剎那,空性顯露
虔敬心與悲心是無上的法門
充滿悲心的空性
第二十二章 《離戲之究竟上師成就法》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藏譯中:喇嘛巴滇
第二十三章 《離戲之究竟上師成就法》釋論
前行
正行
迎請
持誦
持金剛誦
結行
第二十四章 《中陰直指祈願文》
/作者:龍欽繞絳尊者(Longchen Rabjam)/藏譯中:喇嘛巴滇
第二十五章 《中陰直指祈願文》釋論
第1頌/第3頌/第4頌/第6頌/第7頌/第8頌/第9頌/第10頌
第11頌/第12頌/第13頌/第14頌/第15頌/第16頌/第17頌/第18頌
【附錄】《甘露點滴》(Drop of Nectar)
/紐修堪仁波切(Nyoshul Khen Rinpoche)
【推薦序】與虛空同在/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序言】尋找你自己的心性/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
【前言】完美無瑕的密續修行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導言】在心之內,一切皆圓滿
第一章 基
佛與眾生都在「基」的任成之中
符號、實義與徵相
一切法在本覺的虛空中顯現
本覺虛空無增無減,就是這樣
掌握普賢王如來的狀態
第二章 立斷的前行
「區分輪涅」——區分輪迴與涅槃
大圓滿不共的前行
注視自心,認出心性
讓疲勞的心性休息
第三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