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鬼扯最有感的邏輯入門書
★邏輯思辨聖經,全球長銷40年、改版12次、翻譯成10種語言
★全美大專院校「邏輯、大考(寫作/閱讀)」的指定與推薦用書
資訊爆炸時代,每個觀點看來都頭頭是道;每則廣告都對你甜言蜜語;每場演說都慷慨激昂。
身為批判思考者,你需要仔細檢視論點,從中識破謬誤。同樣的,想立於不敗之地,你更需要熟練這套系統性思辨法則和態度。
13大邏輯謬誤×批判性10問×自我檢查/提示詞表單/逾200實例
透過系統性十問,帶你看穿假象,不再盲信媒體論述、專家說法……
帶著「問題」去質疑巨量資訊,更能分辨隱藏的真相與本質。因為,提問能改善我們在思考的事物,有助於改善寫作和發言。熟練這套方法和態度,從此不用等別人給你答案,就能抵抗眾聲喧嘩。你將成為有能力決定自己未來,做出最好決策的批判思考者。
●拆解、評估論點的骨架:議題、結論與理由
Q1 議題與結論是什麼?
議題就是問題,多在文章開頭提及,可分為:描述性議題(家暴最常見的原因是?)和指示性議題(公立學校應該教智慧設計嗎?)。而結論是對方想說服你接受的觀點,是批判者評估的焦點。
Q2 理由是什麼?
對方提出結論時,希望我們買單的說明就是理由。確認理由的第一步是頗悉對方為什麼相信自己提出的觀點。理由愈完整,結論力度就愈強。
Q3 有無曖昧不明的語言?
許多字眼都有多重解釋,若遇到模稜兩可、模糊不清的情況時,記得從脈絡推敲、釐清關鍵詞彙的意義,才能判斷能不能信任此推論。
●找出假設本質,檢視隱而未顯的邏輯詭計
Q4 有無價值觀與描述性假設?
溝通者未明言的信念和假設,是連結結論和理由的「隱形黏膠」。我們為了判斷可以多支持對方提出了理由,必須了解其價值觀偏好。例如,他的身分為何?想保護什麼利益?
Q5 推理過程有無謬誤?
論點中隱含各種轉移我們注意力的謬誤:人身攻擊、敘事、滑坡、情緒、稻草人……當你學會辨認,就能更直接、明確的判斷論點的價值和品質。
◆媽媽:「妳和男友出門為何不老實說?」女兒:「妳老是找我的麻煩。」→女兒犯了「顧左右而言他謬誤」
◆A:「我認為參加婦女聯誼會浪費時間、金錢。」
B:「妳當然會這麼說,因為沒有半個婦女聯誼會接受妳的入會申請。」
A:「妳對我提出來的立場論述有什麼看法嗎?」
B:「那些理由都不算數。妳只是輸不起罷了。」
→B犯了「人身攻擊謬誤」,而A試圖倒回正題
Q6 證據可不可信?
分析各種支持證據來源的可信度:個人經驗、案例、證言、專家意見、研究報告?順序越後面的證據,越可信。
●全面檢驗證據,合理懷疑一切
Q7 是否還有「另一個成因」?
一個結論可能源於不同的成因,留意提出的證據理由是唯一原因,還是原因之一,這也會影響你的信任度。例如,女大生覺得,男友一整天沒回自己簡訊,一定在生自己的氣。然而,男朋友可能在忙打工或根本沒帶手機。
Q8 統計數字是否騙了你?
數據資料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但統計數字會騙人,而且是經常騙人。例如,平均數、中位數、眾數都代表文章中「平均」,但巧妙各有不同。
Q9 哪些重要資訊「被消失」?
任何論點都會遺漏資訊。例如,洋芋片廠商可能會告訴消費者,自己家的洋芋片美味又酥脆,但是不太可能讓你知道卡路里超標或有防腐劑。持續追問沒說出口的資訊非常重要,你才能判斷要不要相信對方所言。
Q10 有沒有更合理的結論?
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考,會過度簡化思考和限制決策範圍。若為結論加入「如果」,就能放入不同脈絡討論,這就是培養灰色思維,提高推論品質。
(本書為《問對問題,找答案》、《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從問對問題開始》改版)
◎本書特色
1. 一本書,練就必備的獨立思考能力
批判思考是你決策、寫作、投票必備的評估、推理能力。本書透過十大提問,培養你判斷各種說法的虛實好壞,讓你在推論別人論點時避開盲點和誤區;在建立自己論點時,論證有據、完美說服。
2.風靡全球、長銷40年的邏輯思辨聖經
本書由教授批判思考近60年的教授所寫,為全美大專院校通識課程教科書,也是準備英文大考口說、寫作的必備教材。已改版過12次,更翻譯為10種語言。好讀易懂好吸收。
3. 十大提問+思辨練習+示範回答,Step by Step系統化優化
曾帶領美國政府單位、頂級企業的思辨顧問課程的知名美國教授顧問,傳授兼具技巧和態度的工具箱,輔以超過200個生活化的例子說明,並附有各種輔助清單、提示字詞。從理論說明、實例解析、具體練習,一步步引導讀者走出論點迷霧。
作者簡介:
尼爾‧布朗M. Neil Browne
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經濟學博士、托雷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法學博士。
博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傑出經濟學家,並於此創辦「榮譽學人學習社團」(Honors Scholars: An Honors Learning Community),致力提升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倫理思辨能力,已教授批判思考長達53年,獲得多次教學獎項。學術研究論文上百篇;包含共同著作,已出版64本書籍,其中最聲名遠播的就是本書,已改版12次,更翻譯為10種語言。
他為政府單位、企業和大學老師進行多項批判性思考的訓練和顧問活動,包含:F2顧問公司、美國國家安全局、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美國商學院聯盟、IBM亞太公司、樂高公司、豐田太平洋(Toyota Pacific)、美國社會安全局等。曾在全球四大洲舉行過國際批判思考會議。
史都華‧基里Stuart M. Keeley
在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取得博士學位,於博林格林州立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30年教學生涯始終活躍並樂在其中。基里教授在大學部與研究所,專授變態心理學與臨床衡鑑,同時在大一開設批判思考課多年。2000年獲聘博林格林「心理系特聘教授」且著作甚豐。他發表的數10篇心理學與高等教育相關論文,在教育學、社區精神健康訓練、決策等領域居領導地位。退休後仍熱中傾聽與閱讀,亦是才華洋溢的作家。
譯者簡介:
羅耀宗
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任《經濟日報》國外新聞組主任、寰宇出版公司總編輯。著有《Google:Google成功的七堂課》、《第二波網路創業家:Google, eBay, Yahoo劃時代的繁榮盛世》。譯作無數。曾獲時報出版公司2002年「白金翻譯家」獎。現為財金、商業、科技專業自由文字工作者、《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特約譯者。
蔡宏明
政大企管學士,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企管碩士。歷任台泥企劃科長、中法合資的達和環保總管理處長、同宏科技總經理、新纖投資顧問、達輝光電財務長等。譯作有《N世代衝撞》(合譯)、《誰,決定了你的業績》、《老闆不會明說,卻很重要的12件事》、《職場成人溝通術》、《成就是玩出來的》、《尤瑞奇樂於工作的七大秘密》等,譯著頗豐。
黃賓星
旅居英國、德國、日本求學與工作多年,現居台灣專事中英德日翻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哲學新媒體|哲學思辨教育推廣平台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r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蘇子媖|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哲學新媒體特約作家
鐘子偉|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TNL Mediagene)創辦人暨執行長
「就像統計和程式語言,批判思考能力不可能一夕養大,必須仰賴理論基礎和實戰練習。這本邏輯思辨聖經詳細介紹批判思考需要的知識,並搭配跟得上的案例和練習題。在中文世界,像本書這樣完整並能獨當一面的批判思考手冊,非常少見。」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AI時代下對自己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思辨力。作者善於運用課堂授課的實戰優勢,精準地設計十大提問的思考框架。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及的思辨骨架,讓我們可以系統化、全面性的思考與提問。原來,只要讓提問思考力替你提燈就可以了,『問對、做對』將變成簡單的日常。」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當前台灣正處於亟需要批判思維訓練的時刻,資訊爆炸、假消息充斥社群媒體、社會輿論一面倒讓人不敢『逆風』發言、 只問政治立場不問是非判斷的論辯、意見領袖發表似是而非的言論、連專家說的話也時常難以信任。這本書的出版,會為讀者增添更多選擇。」
──超級歪 SuperY(YouTuber)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哲學新媒體|哲學思辨教育推廣平台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r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蘇子媖|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哲學新媒體特約作家
鐘子偉|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TNL Mediagene)創辦人暨執行長
「就像統計和程式語言,批判思考能力不可能一夕養大,必須仰賴理論基礎和實戰練習。這本邏輯思辨聖經詳細介紹批判思考需要的知識,並搭配跟得上的案例和練習題。在中文世界,像...
章節試閱
【摘錄1】_前言
「我很清楚具備思辨能力、能提出好問題是多棒的一件事,卻苦於不知道該問什麼、怎麼問。」的確,許多人都在討論批判思考的教學與學習,也很清楚批判思考必備的條件是有系統的提問。但要提出哪些問題? 判斷他人言論時,這些提問又如何幫助我們做出縝密客觀的評價?
本書目前來到了第十二版。在這一版,我們有些話想說。民主最好的體現,端視人民有無思辨能力! 因提出批判問題而下的決定、形成的信念,值得我們抬頭挺胸,自信以對。如果你能透過該特定標準檢視一件事,再決定去相信它,請為自己感到驕傲;這麼做,讓我們能跨越文化,和所有愛好思考的人遵行同樣一套思維標準。
首先,由於學生與使用本書的老師不斷給予回饋,本書得以持續修正、進步。至今獲致的成就,以及十國以上讀者紛紛給予正面評價,讓我們感到無比喜悅,同時也戰戰兢兢,深知必須比以往投入更多心力來教育大眾「問對的問題」。
位高權重的人,更應懂得分辨哪些事實是「假新聞」,以其他事實來證實自己的主張。無論事實有爭議或不完整,因此需要更多證據來佐證,都是有益的。這也警惕我們,主張任何「事實真相」之前,可以更加慎重。然而,只為了做出特定的結論而假設「我知道的真相和你一樣」,可謂對智慧最嚴重的背叛。人類始終需要批判思考,尤其是歷史上的此時此刻,有人提出科學「只是另一種觀點」。
面對新的建議,無論接受或拒絕,做決定都越來越難了。我們每天都面臨大量資訊轟炸,試圖說服我們;其中諸多觀點高度分化,訴諸的往往是大腦的情感面而非理性。不在乎證據、胡亂使用語言的例子隨處可見,在許多公開討論中比誰的聲音大,而非誰有理。對自己心中認定的真相深信不疑,即「感實性」(truthiness,「以為或希望是真實,卻非事實」)、抑或對真相漠不關心的現象,已越來越普遍。
隨著我們萌生新的想法,並因應讀者與時俱進的要求,在增修內容時維持本書一貫的特色,是我們隨時謹記在心的最高原則。譬如,我們最在乎的是簡潔易讀的特性,至今為止的經驗也讓我們堅信:在批判性提問技巧的教學領域中,這本小書的確不負所望,成效良好。
此外,本書也持續締造同類書籍無法達到的成果。此次改版提供一套整合度高、一以貫之的提問技巧,運用層面廣泛,同時採取非正式的口語風格。(我們是為一般閱聽大眾而寫,而非針對任何特定的專業族群。)
有個特色值得一提,即本書不僅適用於課堂討論,更適用於教室之外的無數生活體驗。與批判思考有關的習慣和態度可以運用在消費、醫療、法律和一般道德問題的抉擇上。外科醫師建議你進行手術時,運用本書所列舉的批判性問題來發問,聽聽醫生怎麼回答,再從中去尋找答案,或許會對你產生攸關生命的巨大影響。再者,練習批判思考的提問有助於增加一般知識,也能引領我們更正確看待眼前的世界,發現理解世界更好的方式,以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方法。
本書對什麼人最有幫助呢? 我們在過去的教學經驗中,接觸到能力各不相同的學生和讀者,而本書所指導的觀念和技巧亦適用於所有學科和課程。事實上,本書過去的版本曾運用於法律、英語、醫藥、哲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學、宗教和人文科學領域,也適用於多所高中。
針對某些特定用途,本書就更不可或缺了。為了向學生說明課程要求,通識課程的教師可將本書列為指定讀物;強調申論寫作的英語寫作課程,可以本書作為評量文章結構的範本,同時亦可將本書當成檢核表,避免寫作容易犯下的錯誤。當然,這本書也可以直接當作指導批判性閱讀和思考技巧的教科書。
本書雖主要源於我們的授課經驗,亦適用於指導一般大眾養成閱讀和傾聽的習慣。書中提到的技巧,是讀者思辨時都需要培養的基礎能力。無論讀者的教育程度為何,本書所強調的批判性問題應足以強化推論能力。
【摘錄2】_第1章 問對問題才能得到答案
◎批判思考者如何說、怎麼寫?
可以簡單、快速回答一切複雜問題的烏托邦並不存在。事實恰好相反。我們一直遭受各種攻擊,總有人想說服我們該相信什麼、該做什麼決定,以及如何生活。想抵抗這種狡猾難纏、又很會說話的人,批判思考是最佳的防禦工具。
請牢記:批判思考本來就是一套專門的方法,用來回應他人的書寫或話語。
身為批判思考者,一定都希望能審慎而不偏頗地提出任何看法或論述。一旦需要說服他人贊同自身看法時,批判思考者可不想隨便交出一篇胡說八道、邏輯不通的文章,或者比誰大聲地咆哮出未經驗證的看法。批判思考者也不想只是從善如流、重複他人的論述,無論對方的論點有多傑出。
接著來看本章提過的兩種不同策略,可用來增加批判思考寫作與說話的效果:
一、說話或寫作時,能掌握「語氣」(tone)並妥善運用。
二、避免一味依賴專家。
若能好好運用上述方法,就能有效提升他人願意聽我們說話的機率,同時也能激勵我們發展自我觀點與意見。
「語氣」是說寫時吸引閱聽大眾的關鍵。如果語氣具攻擊性、不能容忍異己、動不動就批評人,很容易讓別人對你敬而遠之,造成分化。不過,語氣也能搭起我們與聽者之間的溝通網,藉由深思熟慮、合情合理的論理過程,使對方主動向我們靠攏。面對自身信念,人們總是容易激動且熱情以對,亟欲與大眾分享,結果反而讓他人避之唯恐不及。
撰文或口頭表示某人是「無知笨蛋」,這種語氣往往令人倒盡胃口,甚至會讓讀者或觀眾視若無睹、充耳不聞,尤其是持相反看法的人。只要我們開始指名道姓謾罵,就會降低自身主張或訴求的水準,和吼得最大聲、罵得最難聽的人就能獲勝的「校園大吼大叫比賽」沒什麼兩樣。我們應用強義批判思考的語言來提出意見或看法,這麼一來,其他人會更願意「傾聽」我們想說什麼。試想,若是沒有半個觀眾或讀者,說話或寫作又有什麼意義呢?
語氣能透露出說話者或作者無法容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卻不能展現出說者或作者為了問對問題、全盤思索過所有結論,且妥善利用這些問題來檢視自身信念有無差錯。因此,請以二十世紀最知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 Richard Feynman)所言來提醒自己:科學家有新的想法時,率先採取的步驟並不是外出找證據來佐證自身想法為真,而是先自我檢視有沒有哪一步走錯了。
不論寫作或演說,想符合強義批判思考方式有個好方法,就是先提出完整的主張或論述來反對另一主張(反論述)的內容,再來發展主旨(thesis)。舉例來說,全心支持日曬機的人,必須先蒐集、了解其他持不同觀點的人怎麼想,再來發展自身為何支持的論述。這麼一來,不同意我們的讀者或觀眾都會正襟危坐且全神貫注,心想:「這個人一定站在我的立場想過,他的話或許值得一聽。」
想在說寫時使用批判思考技巧的另一個步驟是,先融合專家意見,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人們「依賴」專家的理由五花八門,包括缺乏自信、怕出錯、懶得動腦、甚至是單純的無知。人們會努力記住並引用他人的名言,卻不願花心思去了解自己的意見、清楚發聲。試想,你是否太常因別人的文章或發言太厲害而驚豔不已,心想「這就是我想說的!」並在自己的作品引用轉載。又或者,和他人爭論時,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常將別人的觀點當成自己的說出來?這麼做很容易,而且效果很好。但請務必謹記,當個現學現賣的學人精雖然輕鬆,卻不是稱職批判思考者應有的表現。
那麼,我們要怎麼避免在說話或寫作時一味依賴專家呢?發現自己一再引用專家意見或改寫轉述他人看法時,請停下來思考並自問:「我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是什麼?」引用與改寫在論理過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僅限於支持自身主張時使用。融合他人觀點並用於自身立場、謹慎思考要使用何種語氣,都有助於在寫作或思考時發揮思辨能力。兩者都能兼顧的話,可大幅提升「被他人聽見、注意」的可能性,同時開啟優質的討論管道,讓我們有機會學到更多、探索與論證能力更上一層樓,還能訴求保持對話而非終止討論。
【摘錄3】_第2章 議題和結論是什麼?
◎蛛絲馬跡找結論
有許多線索可以幫助你確認結論。
線索一:詢問議題為何?
結論總是應議題而生,如果你知道議題,有助於找到結論。前面曾經談過如何確認議題,首先,看標題;其次,看最前面幾段。如果這個方法不管用,就必須繼續往下瀏覽。
線索二:看提示字詞
結論之前常會有一些特定的提示字詞,用以預告結論呼之欲出。看到這些提示字詞,就要特別留意了。這些詞彙告訴你,隨之而來的就是結論:
‧這麼一來(consequently)
‧意指(suggest that)
‧所以說(therefore)
‧所以(thus)
‧我想說的要點是(the point I am trying to make is)
‧接下來就是(it follows that)
‧顯示(shows that)
‧證明(proves that)
‧指出(indicates that)
‧事實真相是(the truth of the matter is)
遺憾的是,許多文字和口語溝通並沒有用提示字詞帶出結論。但是在你為文時,請務必以提示字詞吸引讀者注意你的論點。這些詞彙就好像霓虹燈飾,可以引來讀者的目光,放在你希望他們接受的論點上。
線索三:尋找結論可能出現的地方
結論通常寫在某些特定的地方。你可以先找找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許多作者開門見山地把他們的目的講清楚,裡面含有他們想要證明的結論。也有不少作者是在文末彙整結論。閱讀複雜的長文,卻不知道它想說什麼的時候,不妨直接跳到文末。
線索四:記住哪些內容不算結論
以下的內容不是結論:例證、統計數字、定義、背景資訊、證據。
線索五:了解溝通內容的前因後果和作者的背景。
作者、講者、網站對於某些議題採取的立場,往往是可預料的。若沒有明示結論,了解資料來源可能的偏見和作者的背景,是格外寶貴的線索。不妨特別留意和作者或說話者可能有關的組織。
【摘錄4】_第5章 有無價值觀與描述性假設?
◎發現假設的線索
在尋找假設時,你的任務是透過填補消失的連結,重建推論結構。你希望提出一些想法,協助溝通者的推論「更有道理」。一旦有包含可見和不可見要素的整體論點的畫面,你將會站在更有利的位置去判斷它的優缺點。
如何尋找那些遺失的重要連結?這得花費心思、想像力和創造力。尋找重要的假設是困難的任務。前面我們已給你幾個線索,告訴你怎麼尋找價值觀假設。此處的線索將可成功搜尋描述性假設。
‧不斷思考結論和理由之間的缺口。你為什麼一開始就找假設?找假設的原因,是為了判斷理由支持結論的力度。因此,你要找的是作者或講者已視為理所當然且將理由和結論連結的假設。不斷提問:「你怎麼從理由走到結論?」「如果理由正確的話,其他內容也必須正確,結論才會隨之而來?」為了幫助回答上述問題,提問:「假使理由正確,結論是不是仍有可能錯誤?」幫助很大。搜尋缺口,有助於同時找到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尋找支持理由的未言明想法。有時理由看起來並沒有明確的支持基礎,然而理由是否合理,要看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是否令人欣然接受。這些觀念就是描述性假設。以下的簡短論點說明了這種狀況:
結論:所有高中的英語文學課程都要求學生至少看一場莎士比亞的戲劇。
理由:體驗莎士比亞的戲劇對學生是有益處的。
接受的理由中,有什麼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我們必須假設:
假設一:戲劇表演得很好,忠實反映出莎士比亞想傳達的情節。
假設二:學生將會了解戲劇內容,而且能夠連結它與莎士比亞的關係。
假設一和二都是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理由才能被接受,因此有潛力支持結論。
‧設身處地,認同作者或講者。想像自己是被要求為結論辯護的人,這樣較容易找到假設。如果辦得到,不妨深入做出結論者的內心世界,去發掘他的背景。當採煤公司的高階主管表示,露天採礦不會嚴重傷害自然環境的美景時,一開始持有的信念可能是:露天採礦對國家有益。因此,他對美景的定義,可能和他的論點一致,而其他人的定義卻會譴責露天採礦的行為。
‧認同反對立場。如果你站在講者或作者的立場,卻無法找到假設在哪裡時,這時不妨試著對調角色。問問自己:為什麼有人不同意結論?哪一類的推論促使某人不同意你正在評估的結論?若是你能扮演不接受結論的角色,將更能輕而易舉地看出鑲嵌於具體論點結構中的假設。
【摘錄5】_第6章 推理有無謬誤?
◎常見的推理謬誤
一旦養成良好的謬誤偵察習慣,就能找到大部分的謬誤。每一道練習題都有若干推理謬誤。我們會說明認為推理有謬誤的原因,並告知謬誤的名稱、加以定義。
爭議內容為:國會應該批准由聯邦政府出資推行兒童發展計畫,設立托兒所嗎?
練習B
我反對政府的兒童發展計畫。首先,我主張保護這個國家的兒童。他們需要受到保護,不被社會規畫師(social planner)和自以為是的理論家破壞正常生活,甚至被迫離開父母和家庭,淪為全國一體適用計畫的人質。此計畫的目的是創造所謂二十年無限的幸福,但兒童應該在父母身邊長大成人,而不是跟著一群照護人或保母學習。現在要探討的問題是,父母是不是仍然有權塑造子女的品格,或者具公權力的國家應透過各種工具和技術來培養下一代。
以下先整理出這篇論述的要點:
結論:我反對政府的兒童發展計畫。
理由1:我們的子女需要受保護,不被社會規畫師和自以為是的理論家干擾正常的生活,並被迫離開家庭。
理由2:有權培養子女品格的人應該是父母,不是國家。
身為批判思考者,我們應該尋找這個計畫的明確事實資料。你找到了第一個理由的任何明確細節嗎?沒有,這個理由充滿未經定義和情緒激昂的泛泛之論。作者使出亂扣帽子和訴諸閱聽人情緒的手段,用充滿情緒性的負面字眼使閱聽人分心,不去注意事實。
在面對很多情況時,訴諸情緒反應並沒有錯。看到醫院被炸彈攻擊而完全沒有情緒,實屬違反人性。知道有數千名女性淪為性奴、卻還努力壓抑悲傷或憤怒的情緒,著實逼人太甚。同樣地,拿出理由與證據設法說服他人產生某種情感反應,也沒有錯。
但是,以訴諸情緒為基礎來建構論述,卻是邏輯上的詭計。練習B的作者為了鼓動讀者反對政府的兒童發展計畫,使出了兩種常見的邏輯詭計。首先,作者透過用字遣詞來訴諸情緒,希望能觸動我們的感情,進而同意她的結論。當溝通者尋求支持的方法是激發人們情緒反應,而不是提出合理證據時,就犯了「訴諸情緒」謬誤,此謬誤常見於三種場域:廣告、政治辯論以及法院。
其次,作者刻意攻擊不存在的事,把反對立場延伸到「容易攻擊的目標」,讓我們很容易就被拉攏。這個例子的錯誤假設是,以為遭到抨擊的立場和國會實際採取的立場相同。對批判思考者來說,從這裡得到的教訓是:當某人抨擊某個立場的某些層面,一定要查證他是否公正地描述了那個立場。如果沒有,那麼你就找到「稻草人」(straw person)謬誤了。
稻草人不是真實的東西,而且很容易被擊倒──當某人犯下「稻草人」謬誤,他的立場非常容易不攻自破。探討作者是否公平地陳述某個立場,最好的方式是蒐集所有立場的事實資料。
再來仔細探討第二個理由。作者表示,若非父母有權培養孩子的品格,就應該把決定權交給國家。且看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在《馬戲團》(Circus)的歌詞:「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懂得自娛自樂,一種懂得察言觀色。」
這樣的陳述如要正確,我們必須假設只能二選一。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作者製造了一個假困境。難道不可能在兒童發展計畫存在的同時,家庭也對孩童發揮影響力嗎?爭論性議題被視為只有兩個選擇的時候,請務必審慎面對。選擇往往多於兩個。當作者或說話者將議題簡化為只有兩個選擇時,這種錯誤稱為「二選一」(either-or)或「假困境」(false dilemma)謬誤。
【摘錄1】_前言
「我很清楚具備思辨能力、能提出好問題是多棒的一件事,卻苦於不知道該問什麼、怎麼問。」的確,許多人都在討論批判思考的教學與學習,也很清楚批判思考必備的條件是有系統的提問。但要提出哪些問題? 判斷他人言論時,這些提問又如何幫助我們做出縝密客觀的評價?
本書目前來到了第十二版。在這一版,我們有些話想說。民主最好的體現,端視人民有無思辨能力! 因提出批判問題而下的決定、形成的信念,值得我們抬頭挺胸,自信以對。如果你能透過該特定標準檢視一件事,再決定去相信它,請為自己感到驕傲;這麼做,讓我們...
推薦序
推薦序
學習批判思考,不怕「逆風發言」
超級歪SuperY╱Youtuber
過去二十年,台灣掀起了一股哲學熱潮,從《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到台灣高中哲學推廣,台灣人開始對哲學產生興趣、喜歡談批判思考,但許多人其實只是批判對方的思考、批評跟自己立場相左的人,並藉用一些哲學家的話來讓自己聽起來更有說服力。台灣高中不像歐美許多國家有哲學教育、批判性思考的訓練,在課堂上若膽敢挑戰、質疑老師,更是會讓自己惹上麻煩,最好按表操課當個考試機器,這導致人們從小到大的教育裡,都不曾學習如何提出「好」的問題、 不懂組織自己的論點、不懂區分論點中的價值預設(也因此認為教育部的教材是中立的)、更不懂得如何強化論證來捍衛自己的立場,這都讓社會的公共討論品質難以提升。
與其漫長等待教育體制做出改變,現在人們有更多選擇了,YouTube影片、線上課程、自學書籍。讀者現在手上的這本《思辨,從問對問題開始》,就是在西方暢銷40年的批判思考聖經。西方的批判思考有上千年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的辯證法,當時蘇格拉底要對抗的,恰好是輿論時常一面倒地擁護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操作輿論的這幫人被稱作「智者派」(sophist),多為貴族出身,若用今天的話來說,就像是辯護律師,總是先確定好結論,再回去找理由(也就是作者在第三章所說的「管理式推理」)。因此,蘇格拉底可以算是歷史上第一個最愛「逆風發言」的意見領袖。
我認為最好訓練批判思考的方法就是去閱讀蘇格拉底的對話錄,但是古希臘的著作與我們已經有一段距離,不易閱讀。讀者手中的這本書,可以視為入門版的批判思考訓練。這本書會教你如何問出好問題、區分論點裡的價值判斷、論點中常見的推理謬誤(例如我們常聽到的滑坡謬誤)、怎樣的證據是有效的(許多人喜歡拿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反駁對方的論點,這就是不足夠有效的證據)、如何詮釋統計數據。每一章的結尾都附上了「批判性思考者應該如何說、如何寫?」的範例,還有練習題。這本書不只是教你思考的方式,也讓你理解批判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畢竟,再聰明的人都會犯錯,應該謙虛地聆聽跟自己立場不同的人,理解他們的論點與背後的理由。
書中我最喜歡的例子是這個:當某個人說要捍衛人權的時候,這個「人權」指的是什麼?這是使用了曖昧不明的詞彙。如果是出自歐洲官員口中,那可能是全民健保,但若是由美國官員所說,可能指的是言論自由。這背後反映出歐洲跟美國兩種不同的政治意識型態:福利國家與自由主義國家。這種曖昧不明的詞彙常常被拿來用在強化論點,像是「民意」、「正義」、「我們」這種話術,那個「我們」到底是誰呢?「正義」又是誰的正義?「民意」又是誰說了算?
當前台灣正處於亟需要批判思維訓練的時刻,資訊爆炸、假消息充斥社群媒體、社會輿論一面倒讓人不敢「逆風」發言、 只問政治立場不問是非判斷的論辯、意見領袖發表似是而非的言論、連專家說的話也時常難以信任。這本書的出版,會為讀者增添更多選擇。
推薦序
批判思考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人有別於動物的特色之一,在於我們有能力用語言進行複雜的溝通。在理想的世界,溝通能讓人交流價值、討論真實、化解糾紛。然而理想歸理想,在現實生活裡我們常常對意見衝突束手無策。
這在網路世界尤其明顯。回想一下,你上次在網路上看到兩個人留言意見不同,他們努力表達自己和理解對方,最後達成共識,是什麼時候?如果人類是溝通的動物,為什麼我們面對不同意見,常常只有沉默、憤怒和嘲諷這幾種不怎麼樣的選項?
因為溝通能力需要學,不是你投胎成人類就會自動長出來。
若照字面理解,「批判思考」似乎是一種用來讓別人心情變差的技能。然而批判思考訓練並不旨在精神攻擊別人,完全相反,它是一門關於理解別人並達成共識的學問。
歧見可能出於對價值的不同預設、對事實的不同理解、對推論方式的不同判斷。批判思考訓練讓我們發現人講理的可能性。找到歧見的肇因,就有機會找到化解的方案。
自二〇一八年起,學測國文寫作加考「知性」論說文,考的就是反思價值、確認事實和評估推論的能力。我認為大考中心走在正確的路上,因為在現代自由民主社會,小至個人生活選擇,大到國家政策的公共參與,都需要這些能力。大考中心強調批判思考,長遠看來有助於這個國家的未來世代變得能夠互相理解和講道理。
然而,就像統計和程式語言,批判思考能力不可能一夕養成,必須仰賴理論基礎和實戰練習。這本邏輯思辨聖經詳細介紹批判思考需要的知識,從關於語言的基本概念、論證架構、謬誤、舉證,到關於討論的心理學,並搭配跟得上時代的案例和練習題。在中文世界,像本書這樣完整並能獨當一面的批判思考手冊,非常少見。
當我們有能力進行建設性的思考和討論,就不需要再像現在網路上意見不同的人們那樣,使用羞辱和謾罵來對付對手。只要你願意嘗試,批判思考就有機會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推薦序
「問對、做對」其實很簡單:讓提問思考力替你提燈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有時候,你明明想要拉近關係,很認真地拋出一個話題來,結果,關係不只沒有變得更親近,反而讓雙方瞬間陷入冰點之境,適得其反的結果,我們得問自己:到底我們犯了什麼錯?不就只是簡單問了一個問題而已嗎?真的有那麼難嗎?
作者尼爾‧布朗(M. Neil Browne)、史都華‧基里 (Stuart M. Keeley)提醒我們:掌握思考邏輯的提問,才有機會讓對方「願意」回答你想要的答案。讓我們仔細回憶過往與人溝通的經驗:當別人問我們「為什麼」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找理由、劃清界線去卸責;但對方問我們「如何」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找方法,讓事情有機會解決。沒錯,現在你好像看懂了,只是一個簡單的提問「關鍵」詞,就會影響他人的應答態度。前者有指責的意味,後者有請教的謙卑,所以,你引導了他回答的思考框架。所以,問個好問題,不只能幫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進行共同信念的召喚,產生「做對」事情的行動力。
馬克‧吐溫說過:「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時,你就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的確,一言堂的討論常常讓決策陷入集體錯覺而陷入思考的偏頗。因而,兩位作者教會我們訓練「批判思考力」:透過提問釐清對方話術的真偽虛實,讓你避開思考盲區,以免落入他人推理的謬誤,做出正確理性的判斷。那麼如何提高思考的品質?每個人都需要培養基礎的思辨力,思考能力來自於建立跨越時空、文化族群的思維標準,唯有「問對問題」才能建立理性思考的形象,同時讓真理越辨越明,彼此理解的真相才能趨向真實。
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及的思辨骨架,讓我們可以系統化、全面性的思考與提問。例如,你必須理解反對方的觀點,以及論述理由和援引的證據,當你掌握更多他者的思考訊息,就能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誘之以利,進行有效地互動,讓對方進入同頻思考的區域,你們就容易走出溝通的迷霧,找到持續對話的契機,形成最後的共識。
作者善於運用課堂授課的實戰優勢,精準地設計十大提問的思考框架,透過思辨練習和示範回答等書寫脈絡,拉高讀者的思辨力,優化我們的提問力,從提問技巧到表達態度等扎實的理論基石,進行提問、思考等實務的拆解,最後,在自我練習的系統下,懂得識破思考謬誤,讓管理式推論發揮最大的溝通效能。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說過:「用製造問題的腦筋去解決問題是行不通的。」本書讓我們的思考跳脫問題本身,以系統性思維引導讀者去看清問題的本質。AI時代下對自己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思辨力,當你擁有獨立思辨力,就能安靜傾聽進行判讀,也能主動提問達到決策性的結論,如何根據提問,讓自己篩出如黃金般真實有價的談資,再憑藉正確的資訊進行思考分析和綜整評估,我們就容易掌握關鍵訊息,做出明智的決定和溝通。原來,只要讓提問思考力替你提燈就可以了,找出解決問題的核心,發揮反其道而行的思考價值,讓「問對、做對」變成我們簡單的日常。
推薦序
學習批判思考,不怕「逆風發言」
超級歪SuperY╱Youtuber
過去二十年,台灣掀起了一股哲學熱潮,從《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到台灣高中哲學推廣,台灣人開始對哲學產生興趣、喜歡談批判思考,但許多人其實只是批判對方的思考、批評跟自己立場相左的人,並藉用一些哲學家的話來讓自己聽起來更有說服力。台灣高中不像歐美許多國家有哲學教育、批判性思考的訓練,在課堂上若膽敢挑戰、質疑老師,更是會讓自己惹上麻煩,最好按表操課當個考試機器,這導致人們從小到大的教育裡,都不曾學習如何提出「好」的問題、 不懂組織自己的論點...
目錄
【推薦序】學習批判思考,不怕「逆風發言」 超級歪SuperY
【推薦序】「問對、做對」其實很簡單:讓提問思考力替你提燈 宋怡慧
【推薦序】批判思考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朱家安
前言
Chapter 1 問對問題才能得到答案
資訊過多,令人困惑的世界
「專家說……」救不了我們
心智力量的必要性
批判思考是救援高手
不同的思考風格:海綿與淘金
弱義和強義批判思考
批判思考的價值──與他人的聯繫
讓對話持續下去
【批判思考如何說、怎麼寫?】
Chapter 2 議題與結論是什麼?
議題的種類
尋找議題
尋找作者或說話者的結論
蛛絲馬跡找結論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3 理由是什麼?
第二個批判性問題
開始發問
確認理由的字詞
分清理由和結論
【批判思考者如何說、怎麼寫?】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4 有無曖昧不明的語言?
彈性容易產生混淆
確定關鍵語彙和措辭的位置
檢查曖昧不明之處
確認是否曖昧不明
脈絡與曖昧不明
曖昧不明、定義與辭典
釐清語義不明的責任歸屬
【批判思考者如何說、怎麼寫?】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5有無價值觀衝突與描述性假設?
找出假設的基本指引
價值觀衝突與假設
從價值觀到價值觀假設
把價值觀假說當成線索得出的結果
找出價值觀假設的線索
了解別人價值觀偏好的價值
價值觀與相對論
找出和評估描述性假設
闡明描述性假設的定義
常見的描述性假設
確認假設的線索
【批判思考者如何說、怎麼寫?】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6 推理過程有無謬誤?
以發問法找出推理謬誤
以評估假設為起點
發現其他常見的推理謬誤
搜尋轉移注意力的手法
以靈巧的手法來迴避問題
推論錯誤的摘要
擴大對謬誤的認識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7 證據的價值:關於個人經驗、案例、證言、訴諸權威
事實或意見?
可信賴證據為何必要
證據來源
以個人經驗為證
以案例為證
以證言為證
以訴諸權威為證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8 證據有多好?:個人觀察vs.研究報告
以個人觀察為證
有偏差的調查和問卷
研究報告的可信度
以研究樣本來概括
以研究方法來概括
放心相信專家意見的時機
【批判思考者如何說、怎麼寫?】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9 是否還有「另一個成因」?
尋找對立成因的時機
對立成因普遍存在
探索對立成因
「唯一成因」或「成因之一」
以多元觀點作為對立成因指南
混淆因果關係和關聯性
混淆「在這之後」和「由於這件事」
解釋個別事件或行為
評估對立成因
對立成因與自我溝通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10 統計數字是否騙人?
不可知和有偏差的數字
混淆平均值
衡量錯誤
證實一件事,接著證明另一件事
以遺漏資訊的方式行騙
寫作時數據資料的引用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11 那些重要資訊「被消失」?
找出遺漏資訊的好處
推理不可能完整
辨認遺漏資訊的問題
但是我們需要了解數字
負面觀點的重要性
尚未提及的遺漏資訊
【批判思考者如何說、怎麼寫?】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12 有沒有更合理的結論?
二分法思考:考慮多種結論的絆腳石
灰色思維:兩面或多面?
「如果」的生產性
替代結論的自由解放效應
重點摘要
【思辨練習及解答】
Chapter 13 克服批判思考的障礙
問對問題,卻令人不舒服
思考過快
刻板印象
誤導我們的心智習慣
自我中心主義
一廂情願:批判思考最大的絆腳石
小結
【推薦序】學習批判思考,不怕「逆風發言」 超級歪SuperY
【推薦序】「問對、做對」其實很簡單:讓提問思考力替你提燈 宋怡慧
【推薦序】批判思考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朱家安
前言
Chapter 1 問對問題才能得到答案
資訊過多,令人困惑的世界
「專家說……」救不了我們
心智力量的必要性
批判思考是救援高手
不同的思考風格:海綿與淘金
弱義和強義批判思考
批判思考的價值──與他人的聯繫
讓對話持續下去
【批判思考如何說、怎麼寫?】
Chapter 2 議題與結論是什麼?
議題的種類
尋找議題
尋找作者或說話者的結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