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杜拉克分身」之稱的上田惇生先生編撰,
史上首部全面解讀杜拉克著作的權威指南。
目錄、大綱、閱讀要點一覽無遺,
揭開知識巨擘彼得•杜拉克的智慧典藏。
本書完整介紹彼得•杜拉克的所有著作,內容包括詳盡的目錄、深入的摘要以及精選閱讀亮點。在作者上田惇生先生的引導下,讀者將一覽「每本書有什麼內容」,同時深度了解杜拉克思想的實際應用價值。
本書特色:
•以日本「杜拉克分身」作者的獨特視角,揭示杜拉克思想的深刻含義。
•呈現作者與杜拉克的實際交流,彷彿親身參與他們之間的精彩對話。
•深入作者的翻譯實務幕後,分享翻譯過程中的精采故事。
•引人入勝的刊頭對談⸺糸井重里×上田惇生的「初識的杜拉克」。
作者簡介:
上田惇生(Atsuo Ueda, 1938-2019)
翻譯家。製造大學(Institute of Technologists)名譽教授、立命館大學客座教授、日本杜拉克學會代表。生於1938 年。1964 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院。曾任經團連會長祕書、國際經濟部次長、公關部長、製造大學教授。翻譯彼得.杜拉克教授的所有主要著作,是杜拉克的摯友,也是大家公認杜拉克在日本的代言人。編輯有《專業人士的條件》等書籍、著有《杜拉克入門》、《彼得.杜拉克 超越時代的語言》等書。
譯者簡介:
羅淑慧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日文系畢業,曾擔任出版社編輯。
2008年起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迄今譯作超過百本,包含辦公室應用工具書、商業理財、經營管理、醫療保健、食譜等領域。
聯絡信箱:Lo.Yosie@gmail.com
章節試閱
前言
激發行動力的推手「杜拉克」
邂逅改變讀者的《現代的管理》
杜拉克教導我們如何經營事業、如何看待事物、組織應有的形式、工作方法,為的就是要實現更美好的社會。這些不僅適用於政治家、公務員、學者、評論家,對於企圖採取行動的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杜拉克所稱的事業不光是指商業,而是更廣泛地包含所有「主動創造」、「採取行動」、「實現目標」在內。杜拉克從本質上教導了我們什麼是事業,以及如何經營管理事業。
我和杜拉克的邂逅,可以追溯到他談論管理的第一本著作《現代的管理》。我遇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是個大學生,從此以後在我歷經學生、團體職員(經團連和製造大學設立籌備財團)、大學教師、文字工作者等人生階段,一路走來都有杜拉克教導我。他的教導對我來說,無異是一門「完整的事業」。
因為咳血的關係,我在療養院住了一段時期,所以花了五年的時間才從高中畢業。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偶然拿到了一本商業類暢銷書《現代的管理》,便深深地著迷。當時我的讀後感是:所謂的文明就是事業的堆疊;於是我產生了想寫類似這樣一本書的想法,接著便自行開始著手收集資料。當初蒐羅《讀者文摘》過刊的情景,我至今依然記憶鮮明。
不過,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為什麼呢?因為除了寫書之外,還有其他更令我著迷的事情。沒錯,《現代的管理》改變了我這個讀者。只要覺得「有價值」,就會不自覺地採取行動「親自動手做」;只要認為「有價值」,一切都可能成為一門事業。
爾後,我從不同讀者那裡收到了「杜拉克是幕後推手」的反饋,例如:「在背後推自己一把」、「讓人不由自主地行動」。杜拉克不單只是讓我們知道,事業必須具備環境、使命、優勢之類的知識,同時還會激發出我們的行動力:「來吧!為了那份事業,馬上行動吧!」
首次「事業」是橫跨美洲的免費旅行
大學二年級的五月連續假期,我毫無計畫地順道臨時去拜訪小學時期的朋友家,然後我們倆就這樣沿著荒川的堤防兜風。結果,也不知道是誰先起的頭,我們突然聊起「想去美國」的話題。
當時,日本有外匯配額限制。透過出口賺取的外幣,必須用來進口能賺取下一波外幣的資源或機械。儘管當時是1 美元兌360 日圓,日圓匯率偏低的固定匯率制,但仍經常出現美元短缺的現象。撇開有特別任務在身或已找到出國時的身分保證人的情況不說,讓單純想前往美國進行國際交流的學生使用外幣,根本就比登天還難。
這下子該怎麼辦才好呢?如果用杜拉克式的話來問自己,那就是「該怎麼把這個正的變成圓的呢?」
首先,我們在當天找了我們倆的共同朋友,讓赴美部隊變成三個人。雖然第三位隊友之後因為某些原因而放棄前往美國,不過他仍以小隊長的身分持續指揮到最後。
接著,為了籌措當前的活動資金,我們借用了Athénée Français的留言板,販售靈格風的法語會話教材。當然了,我們從5月6日之後就開始翹課,全心全意地投入美國行計畫。
隔週,我們前往東京.芝公園的美國文化中心的圖書室,購買了無印字的美國白地圖。我們在白地圖上畫出大大的圓形,然後把位在線條上城鎮內的所有大學、短期大學、高中,共計250 所學校製作成表。另外,既然沒有出國時身分保證人,那就自己找吧!
然後我們還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我們兩位來自日本的大學生,希望以國際親善暨國際交流的名義拜訪貴校,談論日本的產業與文化。貴校只需協助處理我們滯美期間的食宿即可。」這封信的內容,我們拜託認識的教會神父幫忙翻譯打字,甚至連油印機都派上用場,最後一共寄出了250 封信。為了充分利用前往美國北部的機會,所以我們還納入了幾所加拿大的學校。
結果,一共有47 所學校回覆「歡迎,非常歡迎你們蒞臨」。只要在地圖上標示出這47 所學校,就會發現這些學校,全都位於轉乘灰狗巴士即能抵達的位置(其實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當初我們就是從那些路線挑選學校的)。
說個題外話,這種感覺似乎也跟杜拉克的論文集有異曲同工之妙。儘管杜拉克的書籍內容多元且豐富,但是一切都是那麼地井井有條,就像是打從一開始就安排好似的。當然,那是因為杜拉克最初就已經在腦海中擬好整體的構想,然後再依照構想選題,以回應來自《富比士》、《哈佛商業評論》、《外交事務》等各種雜誌的專欄邀稿。
杜拉克說過:「雜誌論文就像是電影預告。」他會觀察讀者們對預告的反應,然後再透過編修潤飾把內容彙整成冊。
那麼再回到原本的話題。就這樣,我們兩人取得了前往美國大學、短期大學、高中,共計47 所學校的身分保證。我們也分別向各自就讀的大學申請了推薦函。
「有鑑於現今的國際情勢,更顯出此次的旅行是深具重大意義的偉業,請務必給予協助,僅此推薦並敬請多多指教。
西元1960 年6 月28 日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長 小島榮次」
我還清楚記得,當我們拿著這些推薦信函去海外旅行審查會的窗口日銀(日本的中央銀行,簡稱日銀),向承辦人員提出外幣申請時,行員瞪大眼睛說:「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企劃」。
那個時候,我們拿到了海外旅行審查會的委員名單,有財政部、外交部、教育部、經濟部、農林部、經濟企劃廳、科學技術廳等,各機關負責的官員共計有十名之多。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全都是高不可攀的傑出人物。當時,正處於安保鬥爭的示威期間,我們穿過學生的示威遊行隊伍,開始拜會各機關的專責官員,並向他們說明:「下次的審查會中,我們將會提交各申請文件等,敬請多多協助。」
引導人生「主動創造」
某天,我接到日本銀行通知「審查已經通過,請過來領取資料」的電話。我們分配到的美金額度是每人536 美元,這下子出國計畫便正式確定了。
然而,就某種意義上來說,此前的行動只不過是做準備,真正的挑戰才剛要開始。儘管我們已經拿到了護照,但我們根本沒有旅費,更別提橫跨美洲大陸的巴士費用了。
於是,我們前往日本經濟新聞社總公司的櫃台,請求跟記者會面:「我們預定到美國進行國際親善活動,希望能向貴社的人員或記者說明此行」。
最後,雖然我們完全沒有預約,但是報社還是派了位新人記者出來接待,並對於我們的構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隨後的兩天,也就是8 月13 日。日經新聞晚報第三版的右上角出現了一則標題:「兩位年輕學子的夢想成真/ 『加拿大、美國的點與線之旅』/巴士接力訪問47 所學校發表演講」,同時還刊登了一張我們三個人指著美洲大陸地圖的照片。
於是我們馬上跑去有樂町、銀座、八重洲、丸之內、大手町地區的書報攤買了80 份報紙回家,打算拿來當作募款的媒材。
我唯一有門路的組織機構,就只有自己唸的大學。所以我便去拜訪慶應義塾的塾監局,找在入口附近辦公的女事務員商量:「因為我們幾人要前往美國進行交流,想請學校贊助,能不能讓我見校長一面?」結果,從塾監局的大辦公室後面的小房間,走出來了一位很像教授的人,並對我說:「校長現在出差不在,有事就跟我說吧!」
於是,我再次針對國際交流與產業文化的學習進行說明,同時也拿出事先購買的日經晚報給他看。沒想到那位教授拿出好幾張名片之後,還洋洋灑灑地幫我寫了多封介紹信給味之素、大洋漁業(現在的Maruha Nichiro)、服部鐘錶店。那位教授的名片上面印著「理事 氣賀健三」,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專攻馬克思經濟學的大學者。
與此同時,我的隊友們則是在一橋大學和歌舞伎學生聯盟之間奔波。
除此之外,我們還去拜訪了位於丸之內大廈的東京扶輪社、經團連、日經連、經濟同友會的各事務所。帶在身上的資料,則是兩所大學學院院長寫的推薦信函與前述日經晚報的報導。扶輪社在兩星期後有了回應,他們在月例會席間,以創立50 周年事業的名義,捐助了十萬日圓獎學金給我們。經團連以下等經濟團體則是沒有回覆。無論如何,我們總算是籌措到相當於536 美元的日幣(1 美元相當於360 日圓)遠遊資金了。
一旦走到這裡,剩下的工作就只有交通費了。我們去拜託經營南美航線移民船的大阪商船,請他們給予我們半價的船票折扣。儘管他們最初堅決地表示:「基於海運公司之間的國際協定,我們沒辦法提供這樣的折扣。」但就在拒絕的言詞未盡之前,他們表示能捐助50%的費用,真是令人非常感激的親善援手。
就這樣,我們兩人在1960 年9 月,搭乘大阪商船的移民船非洲丸前往洛杉磯。我的隊友在學期末考之前回到日本,免於留級一年。而我則是留級一年,在訪問學校之一的南喬治亞大學度過了一學期。然後,在隨時會有野熊結群出沒的黃石國家公園洗了40 天的碗盤,最後在舊金山趕上從巴西回航的非洲丸,並在暑假回到了日本。暑假之前的課程,我自然全都是缺席的,所以我還親自拜訪了所有主選修課的老師,說明缺席的原委。
最終,我不僅在美國訪問了20 所學校,期間還談論過各種與日本有關的話題。起初講述的是日本的產業,但聽眾反應不佳。結果,和我一同前往的一橋大學隊友,在分享了有關歌舞伎的內容後,沒想到卻出奇地獲得熱烈迴響。因此從中途開始,我們就把話題轉向文化或生活方面的內容,例如有關「漢字」的形成。我分享了象形文字的故事,也就是山、川的圖畫如何演變成文字的「山」和「川」。我始終記得,這些故事很受美國學生的歡迎。
於是在東忙西忙之中,寫一本類似《現代的管理》的念頭早已消失無蹤。數年後,我大學畢業到經團連工作時,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和杜拉克重逢。
之後,我提出並實現《抄譯管理》、《專業的條件》等日本發起的出版企劃案、設立經濟公共關係中心(経済広報センター)、針對各個問題向歐美立法機關進行遊說活動,並且設立製造大學、創辦杜拉克學會等。我認為我和杜拉克之間的關係,不只限於杜拉克著作的翻譯;這位推手更透過「主動創造」的形式,一路以來深刻地影響我整個人生。
杜拉克教導我們許多關於事業的經營管理,從思考方式乃至於具體的注意要點,甚至還代替我們做了各種訪查。然而,杜拉克真正的價值在於,他把讀者從「閱讀的人」轉變成「行動的人」。並且很不可思議地,杜拉克總是能讓擬定策略進而採取行動,變得十分理所當然。
如果能夠透過本書,將杜拉克管理學的一隅介紹給讀者,那將會是我的榮幸。
前言
激發行動力的推手「杜拉克」
邂逅改變讀者的《現代的管理》
杜拉克教導我們如何經營事業、如何看待事物、組織應有的形式、工作方法,為的就是要實現更美好的社會。這些不僅適用於政治家、公務員、學者、評論家,對於企圖採取行動的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杜拉克所稱的事業不光是指商業,而是更廣泛地包含所有「主動創造」、「採取行動」、「實現目標」在內。杜拉克從本質上教導了我們什麼是事業,以及如何經營管理事業。
我和杜拉克的邂逅,可以追溯到他談論管理的第一本著作《現代的管理》。我遇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是個...
目錄
刊頭對談 「初識杜拉克」糸井重里×上田惇生
前言 激發行動力的推手「杜拉克」
如何閱讀本書
Part 1|1930年~|杜拉克20~30歲|從政治學者起步
01 《「經濟人」的終結》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39)
專欄 1776年是「奇蹟年代」
02 《工業人的未來》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1942)
專欄 杜拉克論點基礎的「正統保守主義」
03 《何謂企業》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1946)
Part 2|1950年~|杜拉克40~50歲|發明管理學
04 《新社會和新管理》The New Society(1950)
05 《現代的管理》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
06 《自動化與新社會》Americás Next Twenty Years(1955)
07 《轉型中的工業社會》Landmarks of Tomorrow(1957)
專欄 如果把《轉型中的工業社會》應用在這個時代
08 《明日的思想》Gedanken für die Zukunft(1959)
09 《創造的管理者》Managing for Results(1964)
專欄 杜拉克的著作為何沒有圖解?
10 《管理的新次元》(1964)
11 《管理者的條件》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
12 《管理的適任者》(1966)
13 《斷層時代》The Age of Discontinuity(1968)
14 《今日該成就什麼》Preparing Tomorrow’s Business Leaders Today(1969)
15 《知識時代的形象》Peter F. Drucker’s Essay Collection(1969)
Part 3|1970年~|杜拉克60~70歲|解讀動蕩時代
16 《新管理行為的探索》Management Tomorrow(1972)
專欄 論文著作亦豐富的杜拉克:1970年代未翻譯的三本書
17 《管理―課題、責任、實踐》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1973)
18 《管理〔精簡版〕》Management(1973)
19 《看不見的革命》The Unseen Revolution(1976)
專欄 致30年後的日本財經界:來自《看不見的革命》的訊息
20 《挑戰局面》Management Cases Book(1977)
21 《旁觀者的時代》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1979)
專欄 熱愛日本美術的杜拉克夫婦
22 《動盪時代的管理》Managing in Turbulent Times(1980)
23 《日本成功的代價》Toward the Next Economics and Other Essays(1981)
24 《變動中的管理者世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the Executive(1982)
專欄 只是聆聽的人和事業成功的人
25 《最後的四重奏》The La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1982)
26 《行善的誘惑》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1984)
27 《創新與創業精神》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1985)
28 《管理的前沿》The Frontiers of Management(1986)
專欄 日美貿易摩擦時代中遭誤解的杜拉克 164
29 《新現實―政治、經濟、商業、社會、世界觀是如何轉變》The New Realities(1989)
專欄 追求易讀性和德國口音的英語
Part 4|1990年~|杜拉克80~90歲|多產的社會生態學者
30 《非營利組織的管理》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1990)
31 《未來企業》Managing for the Future(1992)
32 《後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1993)
專欄 原作發行之前,肯定打破砂鍋問到底
33 《已經發生的未來》The Ecological Vision(1993)
專欄 寫作與演講的日常是這位84歲老人的工作方式
34 《非營利組織的「自我評估法」》The Drucker Foundation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1993)
35 《對未來的決心》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5)
36 《挑戰之時》(1995) 202
37 《創生之時》(1995) 203
38 《P.F.杜拉克管理論集》Peter Drucker on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1998)
專欄 電車裡和咖啡廳就是我的工作室
39 《支配明日的事物》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1999)
專欄 樂趣將從剩餘三分之一人生開始
40 《專業的條件》The Essential Drucker on Individuals(2000)
專欄 《初讀杜拉克》系列:日語版有三本,英語版卻僅兩本
41 《變革領導者的條件》The Essential Drucker on Management(2000)
42 《創新者的條件》The Essential Drucker on Society(2000)
專欄 十年結出碩果:杜拉克世界的地圖
43 《非營利組織的結果導向管理》(2000)
44 《下一個社會》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2002)
45 《工作的哲學》Drucker Sayings on Individuals(2003)
46 《管理的哲學》Drucker Sayings on Management(2003)
47 《變革的哲學》Drucker Sayings on Change(2003)
48 《歷史的哲學》Drucker Sayings on Society(2003)
專欄 造就翻譯家上田惇生的七個經驗
49 《實踐的管理者》Advice for Entrepreneurs(2004)
50 《杜拉克的365金句》The Daily Drucker(2004)
51 《技術人員的條件》The Essential Drucker on Technology(2005)
52 《知識巨人 杜拉克自傳》My Personal History(2005)
53 《P.F.杜拉克管理論》Peter F. Drucker on Management(2006)
54 《專業的原點》The Effective Executive in Action(2006)
55 《贈送管理者的五個提問》The Fiv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You Will Ever Ask about Your Organization(2008)
56 《〔英日對譯〕決定版 杜拉克名言集》(2010)
57 《杜拉克差異》The Drucker Difference(2010)
58 《杜拉克的講義(1943-1989)》The Drucker Lectures(2010)
59 《杜拉克的講義(1991-2003)》The Drucker Lectures(2010)
Part5|1990年~|了解杜拉克|評傳、評論
60 《杜拉克為何要發明管理》The World According to Peter Drucker(1998)
61 《杜拉克入門》(2006)
62 《P.F.杜拉克追求理想企業》The Definitive Drucker(2007)
63 《杜拉克 超越時代的語言》(2009)
64 《如果高中棒球社女經理讀過杜拉克的「管理學」》(2009)
後記
年表
塑造杜拉克的思想家們
刊頭對談 「初識杜拉克」糸井重里×上田惇生
前言 激發行動力的推手「杜拉克」
如何閱讀本書
Part 1|1930年~|杜拉克20~30歲|從政治學者起步
01 《「經濟人」的終結》The End of Economic Man(1939)
專欄 1776年是「奇蹟年代」
02 《工業人的未來》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1942)
專欄 杜拉克論點基礎的「正統保守主義」
03 《何謂企業》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1946)
Part 2|1950年~|杜拉克40~50歲|發明管理學
04 《新社會和新管理》The New Society(1950)
05 《現代的管理》The Practice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