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實際田野訪談之後再改寫的,共六位類型各異的臺灣本地資深佛門底層女性生平親歷生命風華的實錄,也是歷來罕見的原汁原味的樸素、真實、以及十足反映彼等長年在佛門中所度過的,彷彿無窮盡地艱辛勞動與必須完全無私奉獻的感人細節的精采描述。
因此這是一本讓你眼界大開又能讓你驚嘆連連的:當代臺灣佛門底層女性的非凡親證菩提的偉大生命歷程反映珍貴著作。所以你絕不能錯過搶先閱讀本書所有清新無比感人內容的最佳時機。
商品特色
本書開創性的如實反映共六位類型各異的、臺灣本地資深佛門底層女性生平親歷生命風華的精采感人實錄。
同時也如實反映出跟你過去認知完全不同的,彼等親證菩提時,所表現出堅毅與強韌的佛門女性莊嚴光輝法相。
作者簡介:
江燦騰
桃園大溪人,1946年生。
學經歷
臺大歷史研究所博士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創校首位榮譽教授
主要著作
《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1997)、《臺灣當代佛教》(2000)、《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2001)、《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2006)、《臺灣佛教史》(2009)、《當代臺灣心靈的透視──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2019) 、《東亞現代批判禪學思想四百年》(一、二卷)(2021)、《宗教環境學與臺灣大眾信仰變遷新視野(與張珣主編) 》(一、二卷)(2022) 、《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與林朝成主編)》(一、二卷)(2023) 、《現代臺灣新文化史(與陳正茂合著)》(2024)等。
學術榮譽
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得主。第二屆臺灣省文獻傑出貢獻獎得主。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學金臺大學生唯一得獎八次者。2006年曾獲中華發展基金會大陸出版品甲等補助10萬元,作品為《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曾獲教育部98年度全球化下的臺灣文史藝術中綱計畫第一學期通識教育課程計畫C類臺灣主題課程:計畫編號:E-098-02-07-2-23-2-D-04 ;計畫名稱:「臺灣佛教文化史」。2010年曾獲教育部99年度全球化下的臺灣文史藝術中綱計畫第一學期通識教育課程計畫C類臺灣主題課程:計畫編號:MOE-099-02-07-2-23-2-D-15 ;計畫名稱:「戰後臺灣佛教文化發展」。
侯坤宏
臺灣嘉義人,1955年生。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
經歷
先後任職於國史館及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
主要著作
撰有:《抗戰時期的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印順法師年譜》、《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研究二二八》、《仁俊法師學譜》、《浩劫與重生:一九四九年以來的大陸佛教》、《流動的女神:觀音與媽祖》、《太虛時代:多維視角下的民國佛教(1912–1949)》、《論戰後臺灣佛教》、《論近代香港佛教》、《論馬來西亞近代漢傳佛教:一個局外人的觀察》、《印順導師年譜》(一套四冊)等書;以及參與口述訪問,出版有:《臺灣佛教一甲子:吳老擇先生訪談錄》、《成一法師訪談錄》、《臺灣經懺佛事縱橫談:源靈法師訪談錄》、《杏壇衲履:恆清法師訪談錄》、《臺灣佛教人物訪談錄(一)》、《人間比丘之路:宏印法師訪談錄》、《菩妙老和尚訪談錄》、《如悟法師訪談錄》、《圓香居士訪談錄》、《方甯書先生訪談錄》、《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傳道法師訪談錄》、《臺灣佛教人物訪談錄(二)》、《樂崇輝居士訪談錄》、《浮塵掠影:李志夫先生訪談錄》、《道海老和尚訪談錄》、《我與中華佛寺協會:林蓉芝居士訪談錄》、《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浩蕩赴前程:昭慧法師訪談錄》(上、下)、《鄭振煌學與思》、《無悔前行:佛教藝術澱積者釋寬謙口述史》等21冊口述歷史叢書。
章節試閱
本書導論
一、
本書是二位作者合寫的一本,有關臺灣社會現代佛教女性生命史的親歷風華之書。亦即本書二位作者,都是根據第一手訪談的口述資料,分別撰述或分工合寫成本書各篇主要內容的。
這對於任何受過正規學術訓練的當代臺灣佛教學者來說,都是一次極其難得的心靈上震撼與相關認知上的巨大衝擊。
因其能讓本書的兩位作者,得以充分利用此一良機,得悉過去撰述此類史著時,極少有幸能親聆到被訪者以如此坦白的方式,披露其自身出家生涯實態,且能極其鉅細靡遺地分別親述,其經歷過的各階段生命風華真相,及其所曾實際體驗過的入世證菩提原貌。
於是,本書二位作者才能夠有幸,即時據以各別改寫並彙整成本書的最新相關內容呈現。無可置疑的,本書迄今所能達成的顯性著作性質,就是得以完全呈現彼等各自出家幾十年來,實際生命史親歷風華的素樸實態敘事之作。
再者,如今我們若從近代東亞整體的佛教發展現象來透視,將會不得不承認當代臺灣社會上的現代佛教女性,彼等人數之多及其對於當代臺灣社會所產生的巨大宗教影響力,乃是東亞佛教史上罕見的宗教現象。
事實上,在當代臺灣各地的任何大小寺院和教團裡,若無佛教現代女性的多方協助、甚或全權處理,幾可說凡事都寸步難行。換言之,戰後臺灣的當今佛教界,其實已是「女性當家」的時代了!
因此,若有現今臺灣佛教界的眾多女性,敢於帶頭發動讓佛寺作業出現「集體罷工」的相關舉措,則當代臺灣佛教界可能馬上就要面臨全盤崩潰的窘境。
可是,過去有關此類的訪談或相關著述,都意在呈現特定著名佛教女性的諸多顯赫成就事跡,而少有真正素樸描繪彼等日常生活的各種過度操勞與屢受百般折磨與非合理對待的難堪處境。
所以,出現在世人面前的現代佛教女性形象,都是被修飾下的高潔與智慧完美結合的生命導師風華。相對於此,本書的最大特點,就是真實無諱的逼真再現歷史原貌。所以在閱讀時,有可能會讓讀者大吃一驚、或讓讀者為之讚嘆連連,也都不令人太意外。
二、
至於,對於本書歷史背景的源淵追溯問題,本書兩位作者之一的筆者(江燦騰),其實在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新著《臺灣當代佛教》(臺北:南天書局)時,已曾特別撰文討論過臺灣社會的現代佛教女性剃度的百年滄桑史。
當時筆者是根據各種可靠歷史文獻,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下列幾點重要的相關宗教現象:
一、當代臺灣社會的現代佛教女性前身,即明清時代以來的佛教女性,並且在明清時代彼等即是以「帶髮修行」方式,而出現於臺灣早期移墾史上的「齋姑」型態。在此之後臺灣社會,其實要遲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方有現代佛教女性的紛紛出現。
二、然而,若非其能和當時正在發生的臺灣新佛教改革運動有密切關連,則應是很難以和當時臺灣女權運動的崛起同步出現。因此,這一重要歷史因素所促成的變革起點及其所代表的時代性特質,是不能加以忽略的相關塑造背景。
三、當代臺灣社會的佛教現代女性,由於一開始就和臺灣現代化有關,所以其標榜專業性、自主性,以及因之而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一開始就很明顯,在日治末期更是達到高峰。
可是,由於日本戰敗,臺灣主權回歸中國,日本佛教各派隨著殖民統治結束而退出臺灣,連帶的,許多受過日本佛教高等教育的佛教女性菁英,也面臨了轉型的困難。
四、再加上由於一九四九年大陸的淪陷,曾有大批大陸僧侶逃難來臺,彼等藉著戒嚴體制的組織控制和傳戒一元化的長期影響,使得臺灣社會的佛教現代女性,只能退居幕後,而由比丘主導佛教界。
這也是導致很多人,誤解為臺灣社會佛教比丘尼,只是在當代才會活躍的主要原因。換言之,這其實是由於政權變革和佛教型態不同,才導致戰後臺灣比丘尼的長期沈默。
五、臺灣社會的佛教現代女性的人數之多,是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現象,這和臺灣社會的開放性格有關。
可是,這在未解除戒嚴以前,臺灣充滿了政治的禁忌,社會運動也不易公開進行,所以當代臺灣社會的佛教現代女性的社會影響力,一時也不易為外界所察覺。
六、當代臺灣社會佛教現代女性的專業性、自主性的出現,以及社會給予的高度評價,都是發生在解嚴之後的近三十幾年裡。
可見,外在環境的變化——臺灣社會的巨大變革、政治威權的式微,都是發生於這一時期。而這一時期也是女權運動的全盛期——也是促使當代臺灣社會佛教現代女性崛起的不可或缺因素。
三、
同時,這也反映了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兼現任所長張珣博士,曾在一篇〈以宗教人類學角度來看佛教女性研究新趨勢〉,提示筆者說:
「性別研究在社會科學大約是在1980年代蔚為風潮,乃受到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等三大思潮的影響結果,注重歷史上無權力無聲音的少數民族,弱勢團體,婦女、小孩、社會底層民眾、有色人種等等人的聲音。其中『女性研究』後來改名為『性別研究』,以明示不只研究女性,也重視女性研究之所以需要的關鍵是在兩性之間的不平等關係。
性別研究議題廣泛,包括性別範疇(女性、男性、中性、無性)、性別角色、性別認同、性別關係等等。性別研究至今最主要的貢獻是在學界內部達成了一個基本共識:性別不是建立在生物性區別的基礎之上的分別,亦即,性別不是生物建構,而是文化建構。
然而,性別研究至今仍無法有效論證,究竟性別是否具有獨立自主性?亦即,性別是否為一獨立社會現象?抑或需要其他社會範疇來界定之?當然,性別研究內部即有多種理論,多種派別,每位學者訴求亦大不相同」。
因而,我們必須說,基於本書兩位作者,都是佛教史學者的詮釋立場,所以有別於從「宗教人類學」的詮釋視野,主要是根據原始訪談檔案文獻,全力聚焦於將當代臺灣社會的現代佛教比丘尼生命史的三大特徵—專業化、現代化和自由性,以其多層次實際生命史親歷風華的逼真再現,為主要著書標的。至於是否能夠成功達成?只能期待本書讀者閱讀後的各自高明指教了。
本書導論
一、
本書是二位作者合寫的一本,有關臺灣社會現代佛教女性生命史的親歷風華之書。亦即本書二位作者,都是根據第一手訪談的口述資料,分別撰述或分工合寫成本書各篇主要內容的。
這對於任何受過正規學術訓練的當代臺灣佛教學者來說,都是一次極其難得的心靈上震撼與相關認知上的巨大衝擊。
因其能讓本書的兩位作者,得以充分利用此一良機,得悉過去撰述此類史著時,極少有幸能親聆到被訪者以如此坦白的方式,披露其自身出家生涯實態,且能極其鉅細靡遺地分別親述,其經歷過的各階段生命風華真相,及其所曾實際體驗過的入世證...
作者序
代序:透過訪談來建構臺灣比丘尼歷史
一、
本書兩位作者之一的江燦騰教授,在完成本書的初步編校之後,一直期望筆者(侯坤宏)能根據筆者在國史館長期任職期間,曾親自規畫、以及曾親自訪談一系列臺灣佛教僧尼的口述歷史經驗,正好藉著本書即將問世的良機,將筆者當時的一些田野實際經驗與相關治學心得略作回顧,並據以撰寫本書的開篇序文,好讓本書讀者能從更寬廣的觀察角度,來看待戰後臺灣比丘尼的口述歷史,迄今所能獲致的學術發展狀況。
江燦騰教授還曾一再表示,筆者過去長期從事的實際大量田野的經驗,若有一篇簡明介紹的序文說明,則對有志於從事此類的口述歷史初學者,將是無比珍貴的。所以力勸筆者不要推辭撰寫此一重要序文。
至於本書內容的導論,由於江教授個人就是這方面的學術開拓者與本書最初的催生者,所以便由其擔綱撰寫。如此,則本書的兩位作者各自的學術觀點與不同鮮明色彩,便能充分展現出來。於是,筆者在江教授的再三勸說之下,遂有此序文的撰寫。
二、
首先,我們須知,戰後臺灣比丘尼人數多、素質高,在她們推動的弘法工作中,不管是從學術領域、社會教育、文化事業、慈善救濟等方面來看,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可以說,戰後臺灣佛教史的發展,與臺灣比丘尼的貢獻息息相關,她們在佛教界所扮演的角色,很值得我們重視。
而且,在這些人中,如在各大專院校任教之恆清、慧嚴、依昱、依法、依空、見曄、見弘等法師;創辦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創辦華梵大學的曉雲法師,在嘉義創辦香光尼僧團的悟因法師,以及善於運用犀利筆鋒與靈活的組織動員能力為佛教(比丘尼)發聲的昭慧法師等,都是著名的實例。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分散在臺灣各地寺院較少被注意到的比丘尼,她們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惟就目前業已出版相關作品來看,她們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因而,本書的編寫就是為了補白此學術的空缺而出版的。
至於要如何記錄臺灣比丘尼的生命史?目前在傳記類寫作較有代表性的,據筆者所知,除了透過專題式研究(如李玉珍《戰後臺灣佛教與女性》和戴愛蓮(Elise Anne DeVido)《臺灣佛教比丘尼》(Taiwan's Buddhist nuns)),與個人傳記(如于君方寫的《香光莊嚴:悟因法師行傳》)兩種書寫方式外,比較容易做出成績的,就是透過口述訪問來建構臺灣比丘尼的個人生命史。
事實上有關臺灣比丘尼的口述歷史,筆者過去曾經先後訪問過:臺大教授恆清法師、佛教弘誓學院昭慧法師、士林報恩寺普瑛法師、苗栗淨覺院智道法師、屏東市東山寺天機法師、新店大佛寺能定法師、嘉義香光寺悟因法師、三峽金光明寺慈容法師、豐原慈龍寺常露法師、嘉義妙雲蘭若慧理法師、臺中華雨精舍明聖法師、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寬謙法師、新竹法源寺仁慧法師與真理法師等,以及近期在臺南大仙寺訪問過的印德、印清、印寬、印恆、證授、悟道等法師及中壢碧仙寺心悟法師。透過她們的現身說法,展現出其弘法歷程,也提供我們了解她們的生命史,並由此展現出臺灣佛教的不同風貌。
近年來,臺灣佛教界也逐漸了解口述歷史的重要。先是,慈濟功德會有口述歷史訪談計畫,包括「千號委員口述歷史」及「環保志業口述歷史」訪談計畫等,用以記錄這群人間菩薩的生命故事;已出版有:《五毛錢的力量》(花蓮百號慈濟委員口述歷史)、《莫忘克難慈濟路》(百號慈濟委員口述歷史二)、《曙光》(臺東慈濟志工口述歷史)、《惜地》(中區慈濟志工環保口述歷史)等書。
另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也有為期2-3年口述歷史計畫,訪問慈惠法師、慈容法師、心定和尚、蕭碧霞師姑等四位。(已出版《心定和尚訪談錄:行佛——以師心為己心》、《蕭碧霞師姑訪談錄:跨世紀的追隨——我生命裡的良師》)。慈濟功德會與佛光山,透過口述紀錄自己教團的歷史,十分難得,值得其他佛教團體(寺院)倣效。但這兩個教團的口述歷史重點,並不在我們這裡所談的「臺灣比丘尼」身上,僅是僅針對自己教團有功人士。
研究當代臺灣佛教學者都有類似的困擾,亦即彼等常會因資料不足而難以下筆。因而藉這此類新材料的口述歷史陸續出版,正好可以用來彌補其不足。
三、
然而,環觀有關臺灣佛教史料,通常在比較大的寺廟道場,由於占有人力、物力、財力及組織上之優勢,為加強信眾對本教團之向心力及對外宣教,出版了許多資料,研究者在運用上頗稱便利。
相對於分散在臺灣各地比較不為人知的一些小寺廟,在資料上就顯得極為缺乏。特別是,很多本領域的研究者常因資料所限,以至於長期以來忽略了在數量上占更多數的小型寺廟。因而為了補足這種缺陷,若能實地踏訪並進行當面訪談,就顯得極為重要。
蓋因臺灣佛教是由廣大的僧俗四眾弟子所構成,為全面紀錄臺灣佛教歷史,就有需要針對更多的佛教人物進行訪談,尤其是分佈在全臺各地默默從事弘法利生的比丘尼眾們。
就史料的意義來說,文字資料固然重要,但要深入了解當今臺灣佛教生態,透過口述訪談,正好可以彌補歷史中的一些空白。在以「女性當家」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多加強對比丘尼眾口述訪談。
例如,本書計八章,在資料來源上,主要就是透過訪談而來;其中:第一章〈從臺中來到臺北華岡尋師求法記:釋修慈比丘尼的口述自傳(上)〉,第二章〈來自臺中靈山寺的佛教比丘尼及其達成「華梵」創校的零突破:釋修慈比丘尼的口述自傳(下)〉,第三章〈訪談親歷從齋姑到比丘尼蛻變的勝光住持〉,第四章〈從臺南來到新竹市出家的臺灣本土比丘尼生涯回憶:釋仁慧長老尼在萬佛寺與法源講寺的口述歷史〉,第五章〈在家與出家不同人生抉擇的辯證:從高雄旗山來到新竹萬佛寺出家的釋真理比丘尼〉,第六章〈中興新竹市法源講寺的光榮締造者:釋真理比丘尼出家生涯後半生的相關回顧〉,第七章〈當代新竹市佛寺經營與管理的新趨勢:以寬謙比丘尼在新竹與北投兩地的發展經驗為例〉,第八章〈戰後竹塹名剎靈隱寺的寺產紛爭與轉型新貌:從明宗住持(1990-2021)的時代結束回溯〉,全書分別記錄了:修慈、勝光、仁慧、真理、寬謙、明宗六位比丘尼的口述歷史,希望可以為戰後臺灣比丘尼的「長期沉默」發出一點聲音。
希望讀者在了解她們的生命故事之後,可以從中獲得啟發,也可以加深對戰後臺灣佛教的一些了解。
代序:透過訪談來建構臺灣比丘尼歷史
一、
本書兩位作者之一的江燦騰教授,在完成本書的初步編校之後,一直期望筆者(侯坤宏)能根據筆者在國史館長期任職期間,曾親自規畫、以及曾親自訪談一系列臺灣佛教僧尼的口述歷史經驗,正好藉著本書即將問世的良機,將筆者當時的一些田野實際經驗與相關治學心得略作回顧,並據以撰寫本書的開篇序文,好讓本書讀者能從更寬廣的觀察角度,來看待戰後臺灣比丘尼的口述歷史,迄今所能獲致的學術發展狀況。
江燦騰教授還曾一再表示,筆者過去長期從事的實際大量田野的經驗,若有一篇簡明介紹的序文...
目錄
代序:透過訪談來建構臺灣比丘尼歷史
本書導論
第一章 從臺中來到臺北華岡尋師求法記:釋修慈比丘尼的口述自傳(上)
第一部分 來到臺北華岡之前(1942-1960)
一、俗家時期的王淑雲
二、臺中慈善寺的因緣
三、出家、受具足戒
四、臺中靈山寺常住
五、基隆、臺中的人脈關係
第二部分 南下高雄與精進之道
一、就讀高雄壽山佛學院
二、參與佛光山開墾
第三部分 來到臺北市華岡尋師求法
一、追尋的對象:曉雲導師來臺
二、早期華岡的中國文化學院概況
三、曉雲尼應聘來臺任教於華岡中國文化學院
四、修慈比丘尼從臺中靈山寺北上尋師求法的歷程
五、借「永明寺」辦學的創新經驗及其夾雜困擾的風風雨雨
六、典範臺灣比丘尼的實例解析:再論修慈比丘尼在借用「永明寺」道場辦學時的出色奧援表現
七、從長期借用的「永明寺」延伸至「光明山」的互聯教學區建構,及其終於迎來各自的無奈結局
第二章 來自臺中靈山寺的佛教比丘尼及其達成「華梵」創校的零突破:釋修慈比丘尼的口述自傳(下)
一、歷史前景:解說臺灣政治解嚴前後,開放私辦大學院校的設校申請與修慈比丘尼的相關作為
二、當時修慈比丘尼如何達成創校零突破的關鍵腳色?
三、戰後臺灣佛教內部的相應作為與佛教信仰傳播趨勢的狀況回顧
四、從中國佛教會申請與從教育部申請的異同比較
五、作為曉雲導師辦佛學與設立私立大學的超級財務總管及其展現善巧募款本領的示範舉例
六、修慈比丘尼在建校後的相關變化回顧
第三章 訪談親歷從齋姑到比丘尼蛻變的勝光住持
一、相關訪談內容
二、相關背景變遷的概略解說
第四章 從臺南來到新竹市出家的臺灣本土比丘尼生涯回憶:釋仁慧長老尼在萬佛寺與法源講寺的口述歷史
一、前言
二、早年仁慧長老尼的成長過程
三、開始接觸佛教的相關背景回憶
四、在萬佛寺出家的相關生活回憶
五、開始協助化緣建寺的相關回憶
六、仁慧長老尼前往圓頂受戒的相關回憶
七、仁慧長老尼在新竹市帶領消災會
八、接任法源講寺第三任住持
九、斌宗法師與覺心法師
十、過去和現在的出家眾之別
十一、弘誓學院設立「仁慧教室」的相關理由
十二、有關現代新竹市佛寺寺務的重要性解說
十三、退居安住後的仁慧長老尼現況
十四、仁慧長老尼的薪火相傳事蹟
第五章 在家與出家不同人生抉擇的辯證:從高雄旗山來到新竹萬佛寺出家的釋真理比丘尼
一、前言
二、問題的提出:為何因緣而踏上出家之途?
三、俗名「葉秀月」時期的貧苦童年
四、葉秀月時期的上學日相關回憶
五、葉秀月時期的相親經驗回憶
六、從葉秀月到真理比丘尼的大蛻變:棄商從佛
七、葉秀月終於正式踏入佛門:出家因緣的相關回憶
八、真理比丘尼的早期出家生活回憶
第六章 中興新竹市法源講寺的光榮締造者:釋真理比丘尼出家生涯後半生的相關回顧
一、前言
二、重興法源講寺的因緣
三、在法源講寺建築禪林的因緣與其禪修心得回顧
四、個人修持瑣談
五、結論
第七章 當代新竹市佛寺經營與管理的新趨勢:以寬謙比丘尼在新竹與北投兩地的發展經驗為例
一、前言
二、寬謙比丘尼在新竹法源寺時期的初期開展概況
三、有關寬謙比丘尼在新竹永修精舍時期的創新開展概況
四、寬謙比丘尼在北投覺風佛教文化藝術教育園區的最新規劃概況
五、寬謙比丘尼對其父楊英風的個人回憶之一
六、寬謙比丘尼對其父楊英風的個人回憶之二
七、寬謙比丘尼對其父楊英風的個人回憶之三
八、寬謙比丘尼對其父楊英風的個人回憶之四
九、結論與討論
第八章 戰後竹塹名剎靈隱寺的寺產紛爭與轉型新貌:從明宗住持(1990-2021)的時代結束回溯
一、前言
二、回溯開端:有關明宗沙彌尼時期的出家因緣及其遭無上住持師公驅離的事件始末
三、戰後的靈隱寺住持更迭與寺產接管的紛爭問題
四、締造輝煌:從1975年到1988年時期靈隱寺的住持長期缺席談起
五、後期的過渡階段:從靈隱寺新管理人卓遵銘的不當作為,到明宗尼返寺成為該寺住持兼管理人的相關波折透視
參考書目
代序:透過訪談來建構臺灣比丘尼歷史
本書導論
第一章 從臺中來到臺北華岡尋師求法記:釋修慈比丘尼的口述自傳(上)
第一部分 來到臺北華岡之前(1942-1960)
一、俗家時期的王淑雲
二、臺中慈善寺的因緣
三、出家、受具足戒
四、臺中靈山寺常住
五、基隆、臺中的人脈關係
第二部分 南下高雄與精進之道
一、就讀高雄壽山佛學院
二、參與佛光山開墾
第三部分 來到臺北市華岡尋師求法
一、追尋的對象:曉雲導師來臺
二、早期華岡的中國文化學院概況
三、曉雲尼應聘來臺任教於華岡中國文化學院
四、修慈比丘尼從臺中靈山...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