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孝道」意味著……
學會平衡自己的生活與家庭責任。
本書提供33個情境故事與6大照護技巧,讓讀者在遇到照護困境時,能及時派上用場,
知道該如何尋求外部支援,不用蠟燭兩頭燒,更不用犧牲誰的生活……
面對家中長輩的生活起居與照護,獨自承擔,絕非最佳的解決方案。
改變觀念,翻轉照護,讓「三明治世代」的上班族,
能陪父母迎接有品質的老年生活,同時享受親子家庭的甜蜜時光。
這是一本兼具知識和助力的書,每個人都需要有一本。
因為我們會老、會病,或許有一天,
我們也需要照顧家中的長輩,或者,成為被照顧的人。
本書特色
◎全台第一本將「短期居家照護」的宗旨、提供的協助、尋求協助的方式為內容主體的書籍。提出以尋求專業照護人力的「新孝道」,取代舊有必須24小時親力親為的「傳統孝道」,在如今整體社會為「老養老」的趨勢中,期能為家中有照護需求的人,開闢另一條充滿光明的路。
◎書中有豐富的實例,能讓讀者充分了解有哪些狀況可以尋求短期居家照護的協助;書中更用心的設計在每一個單元後,將照護技巧不藏私的做了完整的敘述,能協助照護者需案主、被照護者能無障礙溝通。
◎本書涵蓋健康促進、短期照顧,甚至於高齡照護自由市場的形成,尤其是專業護理人員的重要性,以及適應老年人口需求變化的必要性。
各方推薦
1)每個人都會老,學習家人照護不只為長輩、為自己,更是為我們心愛的下一代。本書提供學習高齡照護與高齡金融的關鍵觀念及第一手實用知識,非常值得深入閱讀! ──中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 方元沂
2)超高齡社會,照顧的新解方。 ──侒可傳媒公司執行長 李正雄
3)時代在變,孝道要新。借助新方式新工具,盡孝長者,平衡兩代的同時,也要永遠謹記孔老夫子「色難」的教導。 ──關愛基金會董事 吳道揆
4)從有事服其勞,到協力善其事,是新孝道的慈惠。 ──台新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林宇聲
5)《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一書,提供嶄新的盡孝方案,以溫暖科技與專業陪伴,讓父母安心,全家放心,共同打造高齡自主新生活。 ──工業技術研究院 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 莊曜宇
6)進入高齡化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照護長者的新觀念,以及高齡金融的新知識。 ── 保德信投信總經理 梅以德
7)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孝道,實現「新孝道」需要我們共同營造一個可持續、能擴大,足以支援長者自立生活、有利居家照護的在地老化生態體系。非常敬佩宏益與詩瀚近十年前共同創辦了台灣第一家短期照護媒合平台「優照護」,吹響社會創新企業推動生態體系的號角,也期許這本書可以引領台灣發展出轉化超高齡社會的全民運動。 ──活水影響力投資總經理 陳一強
8)以專業和科技的引導,翻轉傳統孝道,支援長者自立,本書提供了全面的照護新思維,打造高齡家庭的全新模式。──國科會副主委/台大特聘教授 陳炳宇
9)本書從人本價值出發,透過專業及科技的視角,闡述居家照護的新思維和新模式。 ──台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暨EMBA 執行長 陳家麟
10)高齡化社會的課題,如何做好準備讓我們老得更優雅從容,是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 ──彰化銀行信託處處長 陳瑞珍
11)有趣實例並輔以說明,是每個人面對老化必備的教戰手冊。 ──國立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 陳端容
12)本書很全面論述高齡照護的實際案例,並開拓了「孝道」的新思維,高齡照護不一定得親力親為,交由專業照顧者也是守護家人的新選擇。──台灣人壽策略長 葉栢宏
13)本書提供具體的「新孝道」實踐方法,讓長者及家人都能保持有品質的生活,我非常推薦! ──台大社工系教授 楊培珊
14)《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是一本充滿同理心與體貼的書籍。它提供了一種新的照顧方式,讓高壓的三明治族在盡孝道的同時,也能保持生活的平衡。透過真實的案例見証照顧者的壓力得到了分擔,被照顧者得到更優質的照顧。強烈推薦給所有尋求創新照顧方式的讀者。──前安布思沛執行長 蔡秀麗
15)本書除了對高齡照護提出系統性分析與前瞻性思考,更涵蓋高齡金融與保險策略,值得保險同業借鏡參考。 ──錠嵂保經總經理 趙惠仙
16)台灣即將面臨變遷至超高齡化社會的課題,如何做好準備讓我們老得更優雅從容,是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經濟部高齡科技產業計畫跨域專家委員 劉承啟
17)凡事都有更好的方法,這本書的高齡照護案例就像看Netflix 影集一樣,感同身受且深受啟發,不可不讀。──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 盧希鵬
18)台灣社會即將正式踏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在滿足傳統「孝道」之下,兼顧家庭中各世代成員的需求,成為所有人共同的挑戰。優照護平台串聯各方資源,透過科技輔助打造創新服務平台,累積豐富服務經驗,彙整高齡者身心靈照護指南,值得你我用心閱讀。──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簡又新
19)《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是一部令人深受啟發的指南,在傳統孝道與現代生活之間架起橋樑,提供創新且實用的照護方法。這本書匯集了豐富的個案經驗,整合各專業領域的知識,深入淺出地呈現了一套完整的資源與工具,成為每個家庭照護者不可或缺的寶貴夥伴。 ──蕭中正醫療體系營運長 蕭乃彰
20)這是一本愛與解答之書,在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的漫漫照護路,推薦閱讀,從中找到屬於你的答案與選擇。──凱基人壽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蘇錦隆
作者簡介:
劉詩瀚
【現任】「優照護」共同創辦人兼總經理
「優照護」編輯室 撰文
(由徐嘉檣、柯任桂、邱琬育、連姵瑜、李文娟、陳宏益等。)
「優照護」是全台第一家以短期居家照護為主的第三方平台,專門為高齡家庭所設計,透過網路技術和電子商務流程,提供安全、方便的選購體驗,讓會員自由選擇最合適的居家照護服務。
「優照護」的願景為提升高齡家庭的生活品質,涵蓋照顧服務員、護理人員、物治人員、職治人員、藝術輔療師等多個領域,在專業的設計下,以滿足各種照護需求,讓所有會員都享有更多居家照護的選擇。
「優照護」與傳統仲介公司的派遣方式不同,是藉由 APP 的「媒合」,讓會員自主挑選服務人員。會員可先查看照護人員資料,在線上預約、支付,並透過平台的事前溝通確定服務內容與人選,最後以評價制度,建立安全可信賴的服務模式。
章節試閱
翻轉照顧,陪父母迎接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故事 1
‧ 不再手忙腳亂,讓照顧變得容易
「妳媽媽跌倒了正在醫院,只有爸爸一人在旁邊,可以盡快過來嗎?」小雅(化名)接到電話愣了一下,隨即慌張地收拾包包衝出公司。
小雅目前在台北一家金控公司擔任行政工作,她剛畢業便直接進入這家公司,幾年前升上小主管,對於工作內容也是得心應手,更與同事們都相處融洽。她與父母居住在新店,雖然爸媽年紀已大,所幸身體一向硬朗,他們過著悠閒的退休生活,日常欣賞青山綠水、參與戶外運動、出門買菜,生活十分愜意。
家裡原本不只有小雅與父母,如今小雅的哥哥和姐姐都已成家,各自買房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若遇到較長的假期才會返家探視。雖然只剩小雅一個女兒與父母同住,但生活上僅需偶爾照應、出門打個招呼就好,生活上亦不用特別費心,讓小雅有足夠時間可以認真投入工作,也能享受下班後的休閒時光,比如與同事聚會、報名外語課程,希望能在職場上更有競爭力。
從來沒有想過,這種簡單幸福的生活竟然一夕中止。
這天,小雅的母親在下樓梯時,不小心滑了一下,整個人從樓梯摔了下來,高齡的父親一時也慌了手腳,只能趕緊向鄰居求援,一起將母親送到醫院去,上班中的小雅接到電話也立刻向公司請了假,趕到醫院。
經過漫長的等待,母親的傷確定是「恥骨骨裂」。
「我們會儘快動手術,術後約一週左右就可以出院回家了。一般而言,骨折通常需要兩個月左右才會癒合。若癒合狀況良好,才能逐漸開始練習使用拐杖行走,但在這兩個月內盡量避免移動,以確保恢復的順利進行。」醫師這麼和小雅說。
「兩個月?」小雅整個人傻了。也就是說有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母親不能自己下床,甚至連進食和沐浴都需要在床上進行。換句話說,這段時間就必須有人在身旁隨時提供協助。
術後的復健還是其次,眼前小雅必須先面對的是母親住院的這一週所需要的照顧。白天她要上班,只能靠父親幫忙,她負責晚上,但醫院的環境畢竟不如家裡,病房裡即使是晚上,也會有護理師來來去去,更別提那些細碎的交談聲,想要睡好覺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偏偏父親又認床,整個白天要料理餐點、照顧母親如廁、服藥,及陪伴檢查等,不可能好好休息,原本就有血壓問題的他,血壓就越來越高,高到小雅不得不擔心再這麼下去,怕是母親還沒出院,父親就掛病號了。
至於姐姐和哥哥都在外縣市,雖然心想協助,但距離遠加上家裡也有需要照顧的小孩,不可能每日通勤到醫院,頂多只能偶爾過來探望一下,不能過夜。
好不容易熬到母親出院。臨出院前,護理師前來衛教返家後的注意事項,例如回家後要留意媽媽的姿勢、以及有哪些症狀要盡速回診……等等。小雅長長的在心裡嘆了一口氣,醫院裡雖然諸多不便,但至少在遇到問題或困難時,還有醫療人員的協助,回家後呢?白天只有父親一個人在,他要怎麼處理幾乎完全不能動的母親呢?
果然,回家後的第一天,真的可以用「七手八腳」、「亂七八糟」來形容,由於缺乏經驗,幾乎每一次挪動或為母親翻身,都會讓母親痛到發抖,小雅想起離開醫院前,醫師曾語重心長地說過,若希望母親恢復更快速,之後在家也要漸進性的復健,同時必須保障母親的安全,並避免讓她因感到疼痛而不敢主動移動,「該怎麼辦?」一整夜,這個問題都在小雅的心裡繞著。
凌晨,徹夜未眠的小雅突然想到,或許上網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
網路上,小雅果然查到有「短期照護」和「居家照顧」兩種模式,評估母親現在的狀況,短期照護並不適合,因此,小雅便朝居家照顧方向做進一步的搜尋。
居家照顧的服務平台並不少,小雅花了點時間做了大致的比較後,確定了一間可以自行設定服務條件的服務平台,「先試試看吧!」這時的小雅對這種新的服務模式並沒有太大的把握,但急於為母親找一位照顧人員,也只好硬著頭皮試了。
搜尋了一陣子,小雅找到一位有超過二十年照護經驗,且剛好可以配合她所列條件的江小姐,照服員江小姐立刻在預約平台上,向小雅詢問了母親的狀況、復健需求、飲食習慣,以及醫師交代返家的注意事項等,做了全面性的了解。
第二天江小姐就到家裡試用了。
小雅的母親雖然大部分的時間都躺在床上,但用餐如廁還是得起身或下床,江小姐受過專業訓練,有耐心,懂得如何進行移位,不會讓病患感到不舒服,也不費力。單單在這一點上,就覺得請江小姐來真的是請對了。
經過第一次照顧的良好經驗後,小雅決定繼續預約江小姐每天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來家裡照顧母親4小時,期望這樣的安排能夠讓自己回公司上班時不用提心吊膽,同時減輕父親因長時間照顧而耗費過多的體力和精神。
剛從醫院回家,母親大多數時間仍然躺在床上,早上還不是很清醒,江小姐每次到家提供服務時,都會先親切地打招呼、關心母親是否有晚好,因為有事先了解母親的喜好,在協助盥洗、用早餐時,都會播放母親喜歡的老歌,讓母親能感到輕鬆自在。
術後最疼痛的那段時間,江小姐本來建議小雅母親可以試著使用成人紙尿布,減少下床移動的頻率,但小雅母親怎麼也不習慣,江小姐便又鼓勵母親試試站著上廁所,一向堅韌的小雅母親很快的掌握了訣竅,自此,她總算不用再忍著疼痛,從床上移動到有點距離的廁所了。
本來因為出院後久躺、行動不便而鬱悶少話的母親,一開始也不習慣由外人來照顧,但江小姐總會主動與母親話家常,幾天之後,母親也漸漸的有了回應,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小雅母親在江小姐的輔助和指導下,不僅可以在床上做簡單的活動,也可以在體力許可的範圍下,做關節和筋骨的活動,又過了一陣子,甚至開始練習走路,從一開始的三分鐘,慢慢地「移動」,到後來可以使用助行器,「走動」了將近10分鐘。
為了讓在上班的小雅和其他家人都能掌握母親復健的狀況,江小姐也將這些復健活動的表現逐一記錄下來,包括練習由坐到站起的發力、到從輪椅行動、進一步至能練習使用助行器移位……不只是小雅,即便是不能常回來的哥哥姊姊可以了解媽媽在家中的復健狀況。
在小雅的母親復健有了很大的進展後,江小姐立刻提出「食療計畫」,希望藉營養的攝取,加強她的體力,小雅看母親沒有排斥,就讓江小姐中午備餐時試試,果然,在江小姐專業又有計畫的的照顧下,小雅母親的傷口及身體狀況都越來越好。
一轉眼,江小姐已經來家裡照顧母親三個月了。小雅母親已經能夠自己用助行器短矩離的來回走動,進步的速度連回診的醫師都連連稱讚。在這段期間,小雅有空時也會留在家中幫忙,她在江小姐的詳細說明下,學到了許多照顧母親的技巧,包括移位、復健、備餐等其實都大有學問,並不僅僅是有人在旁邊看著那麼簡單。
江小姐不僅擁有專業技術,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擁有一顆充滿熱忱的心,能夠照顧到母親在術後低迷的情緒,讓家人在康復期間仍然維持生活品質,也讓全家人放下心中大石。
-------------------------------
「讓專業的來」,陪伴長輩、促進他們的身心運轉,降低失能退化的風險,不是推卸責任,也不是不孝,要讓長者能夠得到最好的照顧,減輕不適,早日痊癒;讓照顧者能夠得到喘息,減輕壓力,不再活在自責和焦慮中,這才是每一位照顧者應該要有的正確觀念。
翻轉照顧,陪父母迎接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故事 1
‧ 不再手忙腳亂,讓照顧變得容易
「妳媽媽跌倒了正在醫院,只有爸爸一人在旁邊,可以盡快過來嗎?」小雅(化名)接到電話愣了一下,隨即慌張地收拾包包衝出公司。
小雅目前在台北一家金控公司擔任行政工作,她剛畢業便直接進入這家公司,幾年前升上小主管,對於工作內容也是得心應手,更與同事們都相處融洽。她與父母居住在新店,雖然爸媽年紀已大,所幸身體一向硬朗,他們過著悠閒的退休生活,日常欣賞青山綠水、參與戶外運動、出門買菜,生活十分愜意。
家裡原本不只有小雅與父母...
推薦序
【推薦序一】
屬於每位照顧者的全面性照護書
文◎/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詹文男院長
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日益加劇,當今社會照顧老年家庭成員已成為許多民眾共同的挑戰。這本新書《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為讀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啟發與建議。
本書深入探討了各種照顧老年家庭成員的情境,從基本的生活照顧到心理和情感的支持,再到應對失智症等特殊狀況的策略。內容不僅提供了實用的照護技巧,還深入探討了照顧者自身的情感和心理狀態,幫助及提醒照顧者,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照顧好自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於傳統孝道觀念的「翻轉」探討,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挑戰,更是對現代社會家庭關係的一種深刻反思。書中一個案例反應出許多照顧者共鳴的寫照。這位照顧者為了照顧近90 歲的失智父親,辭去工作,全職照護父親。經過十多年的付出,她不僅身心俱疲,還因為失去收入而擔憂自己的未來。在尋求家人幫助未果的情況下,她的生活陷入困境。一次因扶父親而受傷的經歷,讓她不得不尋求外部幫助。她透過優照護預約平台找到專業照顧服務員,這不僅讓她有時間去治療,還意外發現這些專業人員能更有效地照顧她的父親,甚至讓他的精神狀態有所改善。
此個案讓我們了解,單獨承擔照顧責任並非最佳解決方案,透過專業照顧人員的介入有很多優點:首先,他們具備專業知識和技巧,能提供高質量的照顧;其次,作為外人,他們能與照顧對象保持適當的情感距離,減少衝突;而且照顧人員是可替換的,提供了更多選擇的靈活性。
因此,在超高齡社會來臨的今天,傳統親身照顧觀念應該有所轉變。近來專家學者呼籲提倡的「新孝道」強調,照顧不應僅限於全天候的服侍,而是應以協助取代服侍,支持長者維持自立生活的能力。這種方式不僅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也提升家庭的整體生活品質。
此外,書中對於外籍看護也有深入的討論。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聘請外籍看護來照顧老年家庭成員。書中分享了如何有效管理和與外籍看護合作的策略,還探討了在外籍看護缺席時的應對方案,這對許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大幫助。
不僅止於此,本書還涉及了許多其他重要主題,如企業員工的家庭照顧問題、高齡金融規劃等,這些都是當前社會中極需關注的課題,內容不僅提供了實用的建議,還鼓勵讀者思考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文化問題。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非常全面且深具洞察力的作品,無論你是正在照顧老年家庭成員的人,還是對老年照護有興趣的讀者,本書都將為你提供豐富的知識、觀念和經驗。
它不僅是一本指南,更是一本關於愛、責任和認知轉變的書,筆者誠摯推薦每個家庭都應該閱讀這本書,以更好的準備迎接和應對家庭中的老年照護挑戰!
【推薦序二】
「壯世代」兼願尊嚴和自主性的新思路
文◎/壯世代教科文協會理事長 吳春城理事長
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口結構的轉變和壽命的延長,傳統的照顧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的需求,而這本書正是針對這種變化,提出了新的照顧理念,特別是針對所謂的「壯世代」――那些處於中年和老年之間,既是子女又是父母的一代。
這本書首先強調,照顧不應僅僅是孤立的、被動的「服侍」,而應該是一種互動的、能夠促進被照顧者獨立的「協助」。這種觀點鼓勵我們重新考慮家庭角色和責任,並尋求更為靈活和可持續的照顧方式。
對於「壯世代」而言,這一理念特別有意義。當他們作為照顧者,面臨著雙重壓力:既要照顧上一代,又要考慮自己及子女的需求。「新孝道」所提倡的不僅是新的照顧觀念,更是一種心態的轉變,鼓勵那些作為照顧者的壯世代找到照顧與自身發展之間的平衡。
而當壯世代從照顧者轉變為被照顧者時,這本書亦強調了保持自主和活躍的重要性,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追求自我實現。這不僅是對個人第三人生的一種豐富,也是對社會的貢獻,從而改變傳統對壯世代的刻板印象。
此外,書中還強調了跨代合作的重要性。當壯世代在照顧父母時,他們也在為子女樹立榜樣。透過展示尊重和支持長輩的方式,他們為家庭中的年輕一代傳遞了重要的價值觀。這種模式不僅有利於當下,也為未來的家庭關係和照顧文化奠定了基礎。
「新孝道」還指出,利用外部資源如專業照護人員和社區服務,可以大大減輕壯世代作為照顧者時的負擔。這種方法不僅提升了照顧品質,還能促進壯世代作為被照顧者時的社會參與,並讓他們感到更有尊嚴和自主性。
總體而言,這是一本對當代高齡家庭挑戰的一種深刻反思和實用指南。同時,它也為壯世代提供照顧的新思路,更幫助壯世代在照顧與被照顧之間皆能找到平衡、達成自我實現。這本書是對傳統孝道的現代詮釋,既重視長者的需求,也關注照顧者的健康和福祉,是一本每個家庭都應該閱讀的寶貴資源。
【推薦序三】
建立更多照顧者支持系統
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 巫慧燕理事長
《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是一本極具洞察力且合時宜的著作,這本書不僅覆蓋了老年照護的各個面向,更針對護理人員、患者、患者家屬、社會、產業以及政府等多方面提供了深入的見解和實用的策略。
台灣正處於人口老齡化的關鍵時期,面臨著眾多挑戰,包括失能、亞健康、老年衰弱人口大量增加但家庭照顧人力的嚴重不足,以及老年人之間的相互照顧問題,「新孝道」不僅深入探討了這些問題,還從日本、美國和英國的先進經驗中汲取了創建老年友好環境及加入自由經濟和金融市場給力的多贏策略。
本書強調賦予老年人和家庭更多的選擇權力,提倡多元化的老年照護方式。新的孝道理念,不應只侷限於對身心失能者的長期照顧,而是提前到老化過程中對年長者整體身心靈的照護。本書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詳細介紹了老化常見的疾病和病徵、照護技巧、溝通方法以及輔具的使用,對於任何關心老年照護的人來說,都是必讀之作。
此外,此書也涵蓋了健康促進、短期照顧,甚至於高齡照護自由市場的形成,尤其是專業護理人員的重要性,以及適應老年人口需求變化的必要性。「新孝道」還強調了新科技在居家照護中的應用,如網路預約平台和專業護理服務,為照顧者提供了更多彈性的選擇。這不僅有助於減輕家庭負擔,還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同時支持家庭成員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台灣在推動高齡照護自由市場的同時,還應關注高齡金融規劃,以及透過資本巿場的乘數效果和企業的社會責任,以確保多元化的照護和保障。政府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參與,從加強教育和宣傳活動開始,推動公眾對於高齡照護自由市場概念的認知,並且以前瞻性的思維整合資源,形成完整的生態圈和產業聚落,並透過資金的力量發揮影響力。
《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不僅是對現代老年照護的深刻反思,更是一部引領時代的指南。
【推薦序一】
屬於每位照顧者的全面性照護書
文◎/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詹文男院長
隨著人口老化的趨勢日益加劇,當今社會照顧老年家庭成員已成為許多民眾共同的挑戰。這本新書《分身有術的「新孝道」:家人照護的另一種選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為讀者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啟發與建議。
本書深入探討了各種照顧老年家庭成員的情境,從基本的生活照顧到心理和情感的支持,再到應對失智症等特殊狀況的策略。內容不僅提供了實用的照護技巧,還深入探討了照顧者自身的情感和心理狀態,...
作者序
新孝道與舊孝道之間的衝擊與平衡
在現代社會中,應當愈來愈重視與支持長者在自己原本的居住環境中,倚靠自身能力過生活,並進一步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這種自立支援照護的核心在於發現長者的優勢、能力和潛力,並激勵他們找到改變的動機和創造堅持的動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能維持、改善甚至預防長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條件的惡化。飲水、飲食、排泄和運動這四大基本照護,被廣泛運用在照護現場,並被證明是讓長者恢復生活功能的重要基礎。
然而,許多5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深受傳統孝道觀念的影響,覺得若無法24小時隨侍在父母的身邊,內心便會充滿罪惡感,更有許多人因此陷入蠟燭兩頭燒的困境,甚至因照顧責任中斷了職業生涯。因此,有必要說服這一代翻轉新觀念!
「新孝道」強調尊重和關愛高齡者的個人需求和尊嚴。它鼓勵家庭成員在提供照護時,注重高齡者的意見和偏好,讓他們保持自主性和獨立性。同時,「新孝道」也鼓勵家庭成員建立支持和關懷的社交網絡,幫助高齡者保持身心健康。
那麼,為何「新孝道」並不要求子女必須時刻照顧父母,而是強調尊重、關懷和支持父母的生活?首先,子女應該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需求,為父母提供全天候的照顧並非唯一表達孝心的方式。相反,他們應該要能利用有限的時間,透過更實質的關心和陪伴來彌補,並在其他方面為父母提供支持。
其次,「新孝道」鼓勵父母保持自主性和尊嚴,讓他們在退休後仍能保持活躍和參與社會。這樣的理念不僅對父母有益,也有助於提高子女的生活品質。當父母擁有自己的生活和興趣時,子女不再感到身心交瘁,反而能夠更好地與他們相處,建立更親密和快樂的關係。
第三,了解「新孝道」意味著學會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責任。許多人身為子女,需面臨奔波在工作和照顧父母之間,而常常感到分身乏術。然而,犧牲自己的生活並不能真正幫助到父母。相反,若能妥善安排時間,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和事業,將能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找到平衡點的同時,更好地為父母提供幫助。
「新孝道」的實踐也並非只有一種方式,而是因應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而有所差異。因此作為照顧者的子女需要擺脫固有觀念,善於「創新」和「適應」,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孝順父母。這樣的理念也將幫助現代人擺脫道德束縛壓力,並為家庭帶來更多歡樂和溫暖。
其另一項關鍵目標,則是以實現高齡者零臥床為主軸,讓他們在家中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自立支援的照護。由於「新孝道」提倡照顧是「協助」而不是「服侍」,這樣才能讓高齡者保持尊嚴和自主性。長期臥床會使身體虛弱,增加腦中風和骨折的風險,因此復健應從早晨開始,在床上進行簡單的運動,逐步增加身體的力量和靈活性。
同時,也鼓勵高齡者反覆練習穿脫衣服、上下床、如廁、用餐等日常動作,這是實踐生活即復能最具體的方式。每一天的新開始應該從換衣服開始,裝扮是一件重要的事,同時將睡覺和吃飯的地方分開,寢食分離,讓生活有節奏感。
更要尊重高齡者仍有自立的能力,不過度照顧,但也不離開視線,讓他們重新獲得生活的主動權。同時,透過活用輔具、裝設扶手、去除高低差,以擴大高齡者的安全活動範圍,在不妨礙自主性為前提下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因此,我們期待在現代超高齡社會中,能夠建立一個更健全的照護模式,讓家庭中兩代人能夠和諧、一致地進步。由於照顧長輩已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課題,對於年輕人來說,面臨的照顧壓力只會不斷增加。
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改善照顧的狀況,近年來「自立支援」的觀念已在日本和世界各國推行起來。這種觀念強調個人自主性與能力的提升,減少長輩倚賴他人照顧的情況,揚生慈善基金會更是以「3+1強化自癒力」的方式來推廣自立能力的增強,包括飲食、運動、習慣和人際關係的加強。這樣的做法旨在改變長者完全依賴他人照顧的觀念,使他們能夠更為自主地度過晚年,減少臥病、臥床和病發的機率。
然而,當長輩漸漸年長,身體的健康也可能變得不如以往,這並不代表他們就必須放棄自立自足的能力。對於那些處於衰弱或亞健康狀態的高齡者來說,他們仍然有機會透過短期照護服務來協助自己,由於短期照護不同於全天候的照顧,只需要幾個小時的照護服務也能夠促使高齡者維持自立生活的能力。
從本書中所呈現的照顧案例可發現,已有愈來愈多人理解到「獨自承擔照顧責任」絕非最佳的解決方案,故而求助外部的力量。而照顧專家們也表示,將照顧工作委託給專業人員有以下優點:
1.照顧本身牽涉到許多「專業知識和技巧」,經過訓練的人員能夠提供優質的照顧,並能夠因應各種情況的發生。
2.照顧人員雖然是「外人」,但這反而有助於與照顧對象建立和諧的互動。專業的照顧人員經驗豐富,耐心也更高,能夠承受情緒上的壓力。
3.外部照顧人力是「可選擇、可替換」的,如果遇到不合適的照顧者,可以透過網路平台輕鬆尋找其他適合的人選,不像家人只能默默承受到底。
從目的來看,「照顧」不就是為了給長輩最佳的生活品質嗎?而子女「盡孝」不也正是要重視這項要點?特別是在高齡社會中,愈來愈常見到的「老老照顧」,也就是子女本身也已經超過60歲,仍然承擔著照顧的責任。因此,照顧盡孝的觀念已經是時候到達一個轉折點。
「科技」輔助「新孝道」
現代科技的應用是實現《新孝道》的重要手段之一。透過科技,子女可以幫助父母找到專業且合適的短期照護服務員,這不僅能幫助父母恢復健康,還能讓子女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雙贏局面將促進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更緊密。
在本書中的許多案例故事中,都可以發現故事主角的父母年紀漸長,生活上的需求和健康問題也開始增多,照顧的子女雖然擔心父母的身體狀況,但又需忙於工作和自己的家庭,因為無法全天候陪伴父母而一直感到內疚。
幸好,幸好案例故事中的他/她們及時了解到能善用新的照護科技。透過網路聯繫到照護預約平台,又從平台中取得專業的短期照護服務資訊。更透過平台找到訓練有素且合適的照護服務員,定期前來協助照顧父母的健康和生活需求,分擔照顧重責。
現在,已經可以讓父母在家中接受專業的護理和醫療服務,這也會使他們感到更加自主和舒適。遠程醫療和健康監測技術更讓他們得以在家中接受醫生的診斷和指導,減少頻繁前往醫院的需求。智能床墊和智慧居家系統實時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提供即時報警和通知,這讓子女也能及時掌握父母的情況,並採取必要的行動。
因此,子女應主動學習如何使用這些科技,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輔助器具等,來更有效地照顧父母,確保科技的應用真正發揮最大效益。
總結來說,運用新的照護科技也將有助於實現「新孝道」,使父母能夠獲得照顧服務的同時維持自立生活,以減輕子女的照顧負擔,因而擁有更多時間和空間去發展自己的生活。透過融合現代科技與孝道,家庭關係更加和諧,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過上更幸福、充實的生活。
新孝道與舊孝道之間的衝擊與平衡
在現代社會中,應當愈來愈重視與支持長者在自己原本的居住環境中,倚靠自身能力過生活,並進一步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這種自立支援照護的核心在於發現長者的優勢、能力和潛力,並激勵他們找到改變的動機和創造堅持的動力。
在日常生活中,要能維持、改善甚至預防長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條件的惡化。飲水、飲食、排泄和運動這四大基本照護,被廣泛運用在照護現場,並被證明是讓長者恢復生活功能的重要基礎。
然而,許多5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深受傳統孝道觀念的影響,覺得若無法24小時隨侍在父母的身邊,...
目錄
推薦序 屬於每位照顧者的全面性照護書
推薦序 「 壯世代」兼願尊嚴和自主性的新思路
推薦序 建立更多照顧者支持系統
推薦語 佳評如潮
前言:新孝道與舊孝道之間的衝擊與平衡
Part 1 獨自承擔照顧責任,絕非最佳的解決方案
第一章 你也遇到同樣的照顧困境嗎
第二章 翻轉傳統孝道約束,你需要新觀念
Part 2 33個情境故事與 6大照護技巧
第三章 翻轉照顧,陪伴爸媽迎接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不再手忙腳亂,讓照顧變得容易
不在爸媽身邊,有你,我很安心
相隔萬里也照顧零時差
對媽媽的關懷沒有距離
疫情期間,長輩洗澡、備餐誰來幫忙?
重享生活百樣滋味
照護技巧:口腔保健 123
第四章 支援永在、溫柔相伴
牽著女兒的手走紅毯,是他一輩子的心願
晚美的人生,需要一點個人空間
爺爺回診日,甜蜜負擔不再愁
「一家之主」陳奶奶
以前哥哥是靠山,現在我是哥哥的靠山
照護技巧:失能者照護
第五章 外籍看護空窗,你有更合適的選擇
外籍看護失聯,誰來照顧媽媽?
走了外籍看護,卻多了個貼心的「女兒」
照顧不只是照顧,還能帶來「心」希望
跟媽媽一起織毛線,織出一片美好
面對打擊,老倆口也能重拾生活樂趣
照護技巧:健康照護的飲食與運動
第六章 有愛扛得住
家有兩老,如有兩寶? 需要照顧,人到哪找?
對媽媽的關心,透過她傳遞
照顧你,是我不變的愛
原來爸媽真的老了!疫情讓我看見父母的需要
隔海盡孝,我少不了它
照護技巧:基本生活照顧的輔具應用
第七章 記憶消失,愛與照顧仍在
建立信任感,失智者也能心安
即使失智,仍不忘每天整裝上班
記憶慢慢消失在黃昏裡,但明天仍有黎明
你是小三!失智者的妄想難題
爸爸對不起你,蠟燭兩頭燒的困境
陌生溫暖的她,陪伴母親度過洗腎的日子
照護技巧:減緩失智實用法
第八章 為了照顧家人,我得離職嗎?
被愛所困,該如何找回自己?
婆媳之間,有個「她」就好辦
我在未來等你,中風人生重來不留遺憾
孝心不用耗盡全力,這樣陪伴中風老爸
從流沙中年,到下流老人
陪伴妹妹抗癌路,女強人不再孤單無助
照護技巧:聰明利用照顧資源
Part 3 台灣照護的困境:從全球老化觀看在地老化
第九章 全球共同難題
第十章 共同營造「在地老化」 的概念演變
Part 4 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空間:企業職場與金融理財
第十一章 企業員工福利多樣化,共創幸福永續
第十二章 高齡金融提前規劃
第十三章 老人卡老屋,推動房地資 產 活化
第十四章 傳承,保障家庭財富
第十五章 第三方援助
第十六章 志工參與滿足高齡者社交需求
結論:及早幫忙家人規劃照顧生活
推薦序 屬於每位照顧者的全面性照護書
推薦序 「 壯世代」兼願尊嚴和自主性的新思路
推薦序 建立更多照顧者支持系統
推薦語 佳評如潮
前言:新孝道與舊孝道之間的衝擊與平衡
Part 1 獨自承擔照顧責任,絕非最佳的解決方案
第一章 你也遇到同樣的照顧困境嗎
第二章 翻轉傳統孝道約束,你需要新觀念
Part 2 33個情境故事與 6大照護技巧
第三章 翻轉照顧,陪伴爸媽迎接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不再手忙腳亂,讓照顧變得容易
不在爸媽身邊,有你,我很安心
相隔萬里也照顧零時差
對媽媽的關懷沒有距離
疫情期間,長輩洗澡、備餐誰...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