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否真的與社會脫節?
哲學真的無用嗎?
在臺灣,「哲學有什麼用?」是很常見的一個質疑,很多人覺得哲學太玄、太抽象,學了也不知道有什麼用。若「有用」是指「實用」,能夠直接帶來實質利益,如利於找工作或升職加薪,那哲學確實是「無用」。
然而,哲學的無用恰好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一般人所追求的有用、實用,是否就是人生的唯一?
從實用的角度來看,哲學真的「無用」,但也因為有這樣的「無用」,才能與社會產生真正好的關聯,對文化、歷史、倫理、政治的問題提出深刻的洞察與反思。
社會主流的實用觀念已經綁架我們的生活,甚至掏空我們的心靈,為了迎合特定的主流價值,我們逐漸失去獨立思考與反思的能力……偶爾,我們需要讓生活進入「無用」的狀態,才能更加看清楚這個世界,才能對社會、他人產生真正的關懷。
本書以清晰、深入淺出方式,引導讀者進入思想之門,探討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
陳康寧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經 歷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現 任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約聘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
倫理學、政治哲學、先秦儒家、道家思想、書法美學
章節試閱
★網路與媒體
《莊子》與網路生活——面對網路的嗆聲文化,該如何自處?
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莊子
現代生活離不開網路與社交媒體,但不少研究和報導都指出,網路與社交媒體容易帶給人們生活上更多的負面情緒,特別是面對網路上的各種嗆聲、酸語、謾罵,我們該如何自處?
《莊子》作為重要的古典智慧,其提出的「無為」恰好對現代人的生活有重要的啟發。《莊子》的「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無心而為」。這裡的「心」是指意圖、目的,「無心而為」是指不帶有意圖、目的地對周遭事物的回應,這個回應過程即是「順應自然」。「順應自然」的「自然」是一種「自然之理」(在庖丁解牛的寓言裡稱之為「天理」),針對特定的具體事物,依據事物脈絡給予適宜地回應。我們會被「物」所傷,通常是因為我們的行為都帶有強烈的意圖或目的,而意圖或目的受挫,自然會感到痛苦。故《莊子》強調的「心齋」正是要幫助我們消除內心的意圖、目的、意念。《莊子》並不是鼓勵我們要逃避周遭事物,而是提供一個實踐方法,讓我們在與周遭事物互動、交涉的過程,能夠做到「不自傷」與「不傷物」。
在網路上,面對各種情緒化的謾罵和反嗆,我們會受其影響而有情緒的起伏變化,憤怒、急躁、焦慮等,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們想要「說服別人」和「證明自己是對的」。「說服別人」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意圖和目的,一旦把這個意圖強加在別人身上,自然會受到很大的反彈,若你再反駁他的看法,通常也會換來更大的反嗆,如此一來一往,既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莊子的「無心而為」並不是要我們不做出任何判斷, 更不是要在網路上禁言,而是轉化一種方式來採取行動,不要一開始就帶有「說服別人」的意圖,可以試著進入對方的觀點脈絡,以「邀請」的方式來請對方試著談談看他這樣的觀點有什麼好處、支持的理據以及可能會遭遇的挑戰或難題。這裡並不是要「說服別人」,而是敞開心胸,依循對方的脈絡來思考問題,並從中學習。若我們抱著學習的態度,放下自己強烈的主觀意志,面對各種反嗆的言論,至少可以做到不被所傷。
通常我們在網路上,都不是抱著「 學習的心態」,而是想要尋找到「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 言論、資訊,以及想要「說服別人」。《莊子》的「無為」,恰好可以幫助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現代生活的網路文化。
在死生遭逢的醫病現場,哲學可以帶來怎樣的思考?——談醫學倫理
人在生死之間有種個人的旋律,在有生之年,我們要演奏它,雖然總有一天曲終人散,餘韻猶存。——余德慧
牽動人心的生死抉擇
一九六三年,十七歲的王曉民因為一起車禍而成為植物人。安樂死在臺灣並不合法,二十年之後, 長期照顧她的父親因為過度疲累而病倒了,母親也因為中風而無法下床。年邁的母親因為擔心自己離逝後沒有人照顧王曉民,曾多次寫信到總統府要求准許王曉民安樂死,卻屢遭駁回。雙親過世後,王曉民被送到了安養院,躺了快半個世紀的她,最終在二○一○年離開人世。臺灣知名作家瓊瑤的丈夫平鑫濤罹患失智症多年,二○一六年因為跌倒、中風而在醫院療護。平鑫濤曾寫信告知自己的子女,即使自己病危了,也不要透過插管和醫療器具來維持生命。原本想要遵從丈夫意願的瓊瑤,卻遭到繼子女的反對而產生各種糾紛,原因是因為繼子女覺得父親還沒有到「病危」的時候。二○一八年六月,罹患癌症末期的臺灣前電視主播傅達仁,在瑞士透過協助自殺組織「尊嚴」(Dignitas)的幫助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上述這三起事件,都牽涉到「善終」和「臨終」的問題。為了讓生命更有尊嚴地離開,如何讓病患善終以及提供更多的臨終關懷,就成為了醫學倫理(medical ethics)的一個重要議題。臺灣目前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末期病人可以拒絕心肺復甦術以及只能延長死亡時間的維生醫療,但是適用對象不包括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等的病患。不過,在二○一九年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除了適用對象範圍變廣之外,也給予了病患更大的自主空間。在簽署「預立醫療決定」之前,必須先經過專業的醫療照護諮商,在這個過程就會牽涉到醫學倫理的許多問題。
倫理學與醫學倫理
隨著科技與醫療技術的進步,逐漸開始有人關注醫療現場所牽涉到的若干倫理問題,甚至重新思考醫療人員與病患之間的關係。關於這方面的探討,都屬於醫學倫理的領域。醫學倫理興起於二十世紀,是一門跨越醫學、科學、哲學、社會、法律、人類學等的學科。在二○一七年《哲學談,淺淺地》節目裡,有一期的主題是「生命倫理與醫療倫理」,主持人葉浩詢問當天的來賓林雅萍(時任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系副教授)一個問題:身為哲學訓練的一個學者,究竟可以為醫療倫理的領域帶來什麼特別的思想資源?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傳統的倫理學旨在探討一個倫理的普遍原則,但是在醫療現場,往往不容易找到一體適用的倫理原則。即使某一個倫理原則在哲學上已經獲得強而有力的論證,恐怕也無法直接解決醫療現場所牽涉的各種複雜的關係而帶出來的倫理問題。
一般來看,倫理學可以區分為三個子領域: 規範倫理學(normative ethics)、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以及應用倫理學(applied ethics)。簡單來說,規範倫理學是探討行為對錯的規範依據,而後設倫理學是探討道德語言實質所指到底為何,如何從語言性質的角度為道德規範提供進一步的說明。應用倫理學則是探討如何將倫理原則或規範運用到生活上各領域的相關思考,如墮胎、代理孕母、安樂死、死刑等的議題。其中,生命倫理學(bioethics)屬於應用倫理學的一個範疇。應用倫理學與醫學倫理看似有重疊的部分,但兩者依然有區別。應用倫理學旨在透過各領域的倫理情境,找出適用的普遍法則,而後者則必須在各種醫療的抉擇當中,考量病患與家屬的意願、價值信念以及他們所面臨的難題等。換言之,醫學倫理所面對的對象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人的感受和心思是複雜的,而倫理和社會文化通常是左右著當事人抉擇的關鍵向度。一般來說,醫學倫理所牽涉的關係網路有病患、家屬、朋友、醫護人員(包括醫生、護理師、醫療機構)和社會,甚至還可能包括社工、宗教人員等。在這多元複雜的關係網路中,哲學訓練和思考到底可以帶來怎樣的啟發意義呢?
★網路與媒體
《莊子》與網路生活——面對網路的嗆聲文化,該如何自處?
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莊子
現代生活離不開網路與社交媒體,但不少研究和報導都指出,網路與社交媒體容易帶給人們生活上更多的負面情緒,特別是面對網路上的各種嗆聲、酸語、謾罵,我們該如何自處?
《莊子》作為重要的古典智慧,其提出的「無為」恰好對現代人的生活有重要的啟發。《莊子》的「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無心而為」。這裡的「心」是指意圖、目的,「無心而為」是指不帶有意圖、目的地對周遭事物的回應,這個回...
作者序
序言——哲學的人文實踐
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莊子
無用的哲學
在臺灣,「哲學有什麼用?」是很常見的一個質疑,很多人覺得哲學太玄、太抽象,學了也不知道有什麼用。若「有用」是指「實用」,能夠直接帶來實質利益,如利於找工作或升職加薪,那哲學確實是「無用」。然而,哲學的無用恰好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一般人所追求的有用、實用,是否就是人生的唯一?《莊子‧逍遙遊》有一則故事很有趣:
有一天,惠子(惠施)跟莊子說,他有一棵大樹,叫做樗,這棵大樹的根部過於臃腫,樹枝又太小而彎曲,無法用來製作任何的家具、器物,可謂毫無用處。接著,惠子毫不客氣地對莊子說:「今子之言,大而無用。」意思是說,莊子的思想言論講得玄奧而不實際,就跟那棵大樹一樣,雖然長得高大卻沒有任何用處。不過,莊子卻告訴惠子,這棵看似無用的大樹,可以種在廣大的曠野,正因為無用,所以不用擔心匠人來砍伐,反而可以長得又高又大,供人休息與乘涼。
莊子提醒了我們,這棵大樹正因為它的無用才得以形成另一種「用」,若它有用,恐怕早就夭折了,如今不僅可以終其天年,而且茂盛的樹蔭底下還能讓人閒適地散步、乘涼、休息,形成另一種獨特的休閒空間。
莊子的智慧,能夠啟發我們思考哲學的「無用」,恰好因為哲學是「無用」的,所以不會服務於特定領域、行業,也不會被特定的利益綁架,更不會為了迎合社會大眾而量身訂製一套知識,這樣反而具有獨立性,可以對我們所處的社會、生活、文化提出深刻的反思,並展開廣闊的視野。
哲學的專業化與社會脫節?
中研院學者錢永祥教授曾在〈哲學與公共文化:臺灣的經驗〉一文區分了三種哲學工作,第一種哲學工作是在學院體制下的哲學研究,包括對哲學經典與學術論文的詮釋、分析、評價,對話與討論的對象以專業領域的學者為主。第二種哲學工作是追求哲學的真實生命與真理,具有「古典」傾向,試圖為現實人生與社會提供依據、指引與規範,這樣的哲學一方面可以「超越」社會的認知(超出欲望、感官經驗),不為所限,一方面也能對社會有所啟發,這種意義下的哲學具有獨特的「優先」位置。第三種哲學工作則是內在於社會的脈絡與資源,哲學的思考深受社會的影響,也需要從社會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中「提煉」出來,但也能對社會做出批判、規範與反思。換言之,哲學與社會是相互影響的。這三種哲學工作,不是要窮盡所有的哲學工作,而是提供了一個理解哲學工作的方式。由此來看,哲學也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並非只是象牙塔裡的文字遊戲。不過,問題往往沒有那麼簡單。
中研院王汎森院士曾在二○一四年到印度參加「哥倫比亞人文計畫」的學術會議,他感覺到大多與會者憂心當代人文學科過於專業化,缺乏對現實人生的關心,以至於與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王院士回憶道:「南亞國家的代表說,在他們國家,哲學幾乎死了,古典語言幾乎沒人懂。在中東世界,包括埃及等國家,許多人認為對大學的支持是一種浪費,一些傳衍千百年的人文知識逐漸消失,一如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很多專精而深入的哲學著作都來自學術研究,若學術研究脫離現實社會太多(香港的廣東話叫做「離地」),那表示哲學也無法對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這裡帶出了一個值得正視的問題:哲學知識若太過學術化、專業化,涉及的概念過於抽象,則很難為社會大眾所理解,更不用說能夠產生怎樣的影響。隨著科技產品與網路的普遍化,網紅與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簡稱KOL)對於社會議題的分析、評論,反而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成為人們吸收資訊與知識的來源。然而,公共知識分子和意見領袖畢竟還是不太一樣,美國政治學教授德雷茲納(Daniel W. Drezner)在《話語權的世紀角力》裡提到,美國的公共知識分子和意見領袖某個程度上都在角力「理念市場」(即有關政策的知識觀點、理念以及決策者與人民對於該知識觀點、理念的市場需求與接受程度)。書中的一個區分是,公共知識分子比較側重批判或糾正知識的扭曲、淺化、不足,或對政策的批判,而意見領袖偏向把某些理念或價值宣揚出去。很多企業會需要意見領袖來提供某些價值,以支持企業的理念與政治立場,意見領袖接受贊助,就不斷「推銷」某些理念和價值,其影響比公共知識分子還大。因此,公共知識分子需要對政治與企業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有太多的利益關係,而學術環境則恰好提供了一個獨立領域,避免政商界的介入。就此而言,學者應該最符合擔任公共知識分子的條件。
學術體制與社會
然而,德雷茲納指出,美國社會有很多人指控大學體制的量化方法與指標,使得學院「只顧培養出一種推崇晦澀難懂東西的文化,對於有沒有人聽或者是否能發揮什麼效用根本不屑一顧。」在學術體制下,若不發表就沒有學術地位,甚至會被淘汰,因此許多學者都只能投身於同行審查的學術期刊,逐漸就被扼殺了為廣大群眾寫作的動力。德雷茲納以下這幾段話,發人深省:
學院的專業化會優先考量同行審查的著作,而非其他寫作形式。教授將大部分精力投入自己領域專業期刊的研究、寫作和出版上。任何一位教授,尤其是新進教授,其首要任務是透過享有聲譽且具同行審查制度的管道發表自己的著作。即使是對受眾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者,也要提醒自己,這會占去原本用於研究的時間。
大多數的非專業人士面對同行審查的期刊文章仍可說是不得其門而入。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大多數學者都不會、或無法為一般讀者寫作。原因如何尚有爭議。許多批評家痛批學院文章「膨大、沉悶、笨拙、晦澀、讀起來不暢快並且讓人滿頭霧水」。
某位政治學家在提及如何透過主流媒體進行交流時,建議「使用清晰、乾淨的語言,外加生動豐富的比喻」,並在論證中訴諸「感性內涵」。學術界人士通常會對這種表達方法持懷疑態度,因為它們傳達的訊息會令學者最初的論據走樣。
上述雖然是描述美國的學術現象,但相信在臺灣的學術界也不會太陌生。人文學科與哲學所面臨的危機,對於有志於學術的人文學者而言,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本書的構想,正是對這個難題的初步回應,即探索內在於社會脈絡的哲學思考,能夠為社會帶來怎樣的積極意義,以及學術能夠為社會帶來怎樣的啟發與反思。人文學術不應該只是純粹理論而已,而是可以有所實踐。所謂的「實踐」,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侷限在第一線的現場,若能對社會提出深刻的觀察與洞見,本身就是一種學術實踐,而透過哲學的洞見來探討社會議題或文化現象,則可以說是一種哲學的人文實踐。
「哲普」的意義
近些年來,臺灣也興起了「哲普」的熱潮,除了書籍的出版,也有許多哲學推廣的活動,包括課程、講座、營隊、電視節目、網路文章、Podcast、Youtube等。顧名思義,「哲普」是希望哲學知識能夠更加普及化,因此要用清楚、條理分明、平易近人的語言來表述,若能引人入勝、引發人們的興趣,那就更好,除了避免艱澀的語彙,偶爾還需要加入一些生活例子或社會議題幫助讀者了解。也有學者直接透過哲學的視野來分析、討論、反省特定的社會議題或文化現象,這一類哲學也被稱為「 公共哲學」。「哲普」與「公共哲學」不能畫上等號,但兩者的共同點都是要面向社會大眾,故「淺顯易懂」是基本的要求。不過,這也會延伸幾個問題,若太過「淺顯」,也會受到專業人士批評為「不夠哲學」或「不是哲學」,而為了引起讀者的興趣選擇使用過於活潑、豐富的語言,也容易被批評為「浮誇」。有鑒於此,要保有一定的知識水準,「深入淺出」才是最關鍵的。也就是說,不能只有「淺出」,還得有「深入」,這也是哲普最不容易的地方。「淺出」不難,但要將「深入」轉化為「淺出」,才是最大的考驗。
秉持這樣的理念與精神,筆者過去在學術研究之餘, 也嘗試撰寫哲普文章,並探討一些社會議題與文化現象, 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哲學能夠如何幫助我們關懷社會。本書收錄了筆者過去撰寫的十五篇文章,這些文章曾發表在網路媒體與公共論壇,依據主題與內容可以分為「網路與媒體」、「文化與歷史」、「倫理與社會」、「政治哲思」與「面向他者」,這分類不是那麼絕對,彼此會有重疊的內容,不過突顯的重點會不太一樣。之所以特別把「面向他者」獨立出來,那是因為在當代,「他者」的議題愈顯重要,值得特別的關注。這十五篇文章的主題都不同,篇幅也不一,但部分內容會有一些相關性,讀者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來挑選閱讀,不必受限於非得從第一篇開始閱讀不可,這樣的一種彈性閱讀模式,相信也很適合現代讀者。
陳康寧
序言——哲學的人文實踐
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莊子
無用的哲學
在臺灣,「哲學有什麼用?」是很常見的一個質疑,很多人覺得哲學太玄、太抽象,學了也不知道有什麼用。若「有用」是指「實用」,能夠直接帶來實質利益,如利於找工作或升職加薪,那哲學確實是「無用」。然而,哲學的無用恰好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一般人所追求的有用、實用,是否就是人生的唯一?《莊子‧逍遙遊》有一則故事很有趣:
有一天,惠子(惠施)跟莊子說,他有一棵大樹,叫做樗,這棵大樹的根部過於臃腫,樹枝又太小而彎曲,無法用來製作任何的家具、器...
目錄
★網路與媒體
真相已無關緊要?——對「後真相」的哲學反思
《莊子》與網路生活——面對網路的嗆聲文化,該如何自處?
★文化與歷史
學文言文有用嗎?——從文化的視角反思
「五四」對我們這一代人有什麼特殊意義?——談《學衡》與新文化運動留給臺灣的文化省思
★倫理與社會
在死生遭逢的醫病現場,哲學可以帶來怎樣的思考?——談醫學倫理
道德如何分裂了我們的社會?——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從人類的屠殺到動物的屠殺——省思現代性文明的「大屠殺」
★政治哲思
如何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貧富差距的問題?——《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帶來的啟發
兩極化的社會對立——省思美國大學校園的政治衝突與暴力抗議
面對價值衝突,有可能化解嗎?——談審議民主
在臺灣的民主社會裡,「 公民儒學」 可以提供怎樣的哲學思考?——多元、衝突與故事地位
★面向他者
暴力如何發生在他者身上?——《莊子》的批判與反思
人類的存在狀態如何被扭曲?——談霍耐特對「物化」他者的批判
德希達的「解構哲學」會如何關懷全球難民、移民問題?——談解構式的正義
殺人犯與聖人只有一線之隔?——《我們與惡的距離》所引發的哲學與心理學之思考
★後 記
★網路與媒體
真相已無關緊要?——對「後真相」的哲學反思
《莊子》與網路生活——面對網路的嗆聲文化,該如何自處?
★文化與歷史
學文言文有用嗎?——從文化的視角反思
「五四」對我們這一代人有什麼特殊意義?——談《學衡》與新文化運動留給臺灣的文化省思
★倫理與社會
在死生遭逢的醫病現場,哲學可以帶來怎樣的思考?——談醫學倫理
道德如何分裂了我們的社會?——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從人類的屠殺到動物的屠殺——省思現代性文明的「大屠殺」
★政治哲思
如何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貧富差距的問題?——《二十一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