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民防.護台灣:完全因應台灣情境的應變手冊
★認知心防、避難救護1+1:全面提升防災抗戰韌性
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軍事謠言和輿論戰,你需要:
破解迷思、堅定信心、培養韌性
培養正確的敵我意識與邏輯思辨能力
面對戰火或災害發生的任何可能性,你必須:
居安思危、鞏固技能、守護台灣
掌握最新居家避難知識,保護自己和家人
黑熊學院企劃出品,從心防到民防,從軍事知識、謠言破解到應變救護,一套為保護台灣人、守護台灣土地量身打造的民防必修課,人人隨身必備的手冊。讓你日常生活做準備,緊急時刻不慌張!
【韌性篇】
中國軍機擾台、介入選舉、以商逼政,
在武統之前,你沒想過的「戰爭」早已悄悄開打……
在複雜的國際與地緣政治情勢之下,台灣雖然持續面臨中國的文攻武嚇,卻始終沒有真正發生全面性、改變日常狀態的戰事。「戰爭」這件事,對台灣人而言,彷彿只是遙遠異國的悲劇、槍林彈雨的想像,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台灣一直處於中國「不惜武統」的戰爭威脅之下。中國不但透過各種軍事方面的灰色行動,輔以媒體滲透、選舉操作、文化侵略等手段逐漸動搖台灣,更要削弱台灣人對戰爭的防備,降低征服的障礙和成本。
本書從台灣自身的角度出發,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台灣人從過去到現在所面對的真實處境,解開多數人對現代戰爭的誤認與錯覺。以理性的思辨面對謠言,以務實的知識和敵我意識建立心防,面對「灰色地帶作戰」的隱形戰爭,認清中國輿論戰的手法,透過OSINT公開情報蒐集,建立資訊的防線,一步一步打造台灣的民防基礎,建構抵抗風險的能力和面對挑戰的韌性。
【應變篇】
「如果想要和平,先要準備戰爭。」
備戰不是挑釁,而是為了守護家園!
戰爭一旦發生,除了前線的軍事行動與國防動員之外,整體社會的正常運作與民眾的狀態,也是整個國家得以繼續抵抗的重要後援。因此,民眾必須具備正確的避難知識與救護應變技能,一旦戰爭或各種天災人禍延伸到生活周遭時,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生存機率,進而保護家人,甚至引導更多人員遠離威脅。
本書以豐富的避難實務為基礎,參考各國民防的最新經驗,提供一套實用好理解的避難方法與救護實作。從盤點戰災情境開始,掌握「我是誰?」、「我該在哪裡?」和「我能做什麼?」的基本原則,理解災害和避難原理,為個人與家庭成員進行彈性的避難規劃與準備,在必要時能有準確的傷病判斷與救護處置能力。
做好原本該做的事,並慢慢融入生活,正視民防,積極備戰,你我都是災害發生或戰時情境中,那個舉足輕重的「第一反應員」!
【本書特色】
◎ 完全針對台灣情境,從守護台灣出發,整合各類專業與各國最新民防經驗撰寫的在地民防手冊。
◎ 套書分為軍事知識、心防概念的「韌性篇」,以及避難實作圖解的「應變篇」兩冊,不同主題與閱讀情境,輕巧攜帶好讀無負擔。
◎ 「應變篇」詳細圖解避難與救護步驟,大人小孩都適用。
作者簡介:
黑熊學院 Kuma Academy
以推廣「全民防衛」為宗旨的組織,彙集各領域專業講師,如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顧問、第一線EMT、戰略專家、資訊作戰研究專家、民防避難規畫、運動員等,提供一般民眾所需的民防知識與訓練。
黑熊學院的創設目標,是讓台灣人具備基本的敵我意識、思辨能力與心防認知,讓一般民眾無論是面對戰爭或災害的侵襲,都能自我保護、守護他人,進而保衛家園。
黑熊學院深信,戰爭不是少數人的事,保衛台灣是每個台灣人的事。積極做好防衛準備,才是維持和平最好的策略。
關注黑熊學院:https://kuma-academy.org/
章節試閱
戰爭是什麼?
戰爭,這個影響深遠的「人禍」,是人類社會面臨存續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被視為人類社會終極的噩夢與挑戰。從早期的冷兵器時代開始,人類使用金屬武器如刀劍、棍棒,以及遠距射擊武器如弓箭、標槍等進行戰鬥,是最古典的作戰方式。
14 世紀開始,火藥被使用在軍事上,進入熱兵器時代,這一科技的引入使得爆炸性武器成為可能,顛覆了以前的戰術方式,並對政治、經濟、社會甚至整個人類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戰爭的範圍與破壞力也開始擴大。
熱兵器的發展最終摧毀了封建體制;而因為武器威力的增強,對於個人戰技的需求與訓練時間減少,使得軍隊的組成從以貴族為主體的軍隊轉變到民族性質的軍隊。同時,戰爭的規模也擴大,戰爭的目標從封建領土和繼承權的爭奪,逐步發展為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之間的衝突。
進入20世紀後半葉,人類社會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地區與國家迎來了長期的穩定與和平的生活。這段時間以來,經濟、文化與社會都獲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於是,不少世人開始對「戰爭」感到陌生,甚至忘卻可能的威脅與侵害,「戰爭」逐漸成為「遙遠的記憶」,或者是「遙遠異國發生的悲慘事件」。
不幸的是,進入21 世紀,ICT(資訊通訊科技)產業發達、通訊電子設備普及,戰爭除了傳統的軍事衝突,更擴及虛擬空間、認知及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型態開始多樣化,涉及資訊、外交、輿論、經濟、科技、糧食等諸多領域。例如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科技戰,以及中國在COVID-19 疫情期間對澳洲發動的貿易戰。
以美中貿易戰為例,美國認為中國長期進行不公平貿易行為,為了施壓中國做出改變,因此自2018年以來多輪對部分來自中國的商品施加額外關稅,中國也宣布會採取相對應的措施。兩國的貿易戰最後導致在中國的外國產線開始出走,進而使以出口導向的中國製造業衰退。貿易戰對中國造成的波動來得很快,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19年5月底公布的資料顯示,該月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49.4%,再次位於榮枯線(PMI 指數等於50 為分水嶺)以下,在此前中國多年來製造業PMI多維持在50%以上。
近年中國也曾對澳洲採取過貿易戰。2020 年COVID-19疫情期間,澳洲政府呼籲對病毒的起源進行獨立調查,此舉惹怒中國,遂對澳洲木材、煤炭、大麥、龍蝦、紅酒實施價值130億澳幣的進口限制。中國以經濟逼迫澳洲政府改變態度的模式,即是所謂的以商逼政。由此可見,除了傳統的軍事武力,透過包括貿易壁壘等措施亦是試圖打擊對方的「經濟戰」手段,同時藉此改變對方的政治與經濟現狀。
除了貿易戰,晶片也可以是戰場之一。為了防止中國將歐美日技術應用於軍武,美國聯合日本、荷蘭等盟國對中國進行高科技圍堵,特別是晶片相關領域。先進晶片可被用於軍事相關的科技,因此限制中國晶片製造的發展能大大延緩軍事科技的研發;例如2023年10月美國宣布限制對中國輸出先進人工智慧(AI)的技術與產品,遏止中國取得先進晶片發展AI技術。因為AI 技術能被用在軍事領域,將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美中科技戰的主戰場雖然是在晶片領域,最終仍連結到軍事與國安。
在認知領域作戰時,攻擊方往往會創造輿論上的優勢,對被侵略方形成不利的輿論氣氛,藉此孤立被侵略方,同時在開戰時透過駭客攻擊破壞其通訊、公共服務網絡與基礎設施運作,在被侵略方陷入混亂之際,同步進行傳統的軍事攻擊。這種混合傳統與非傳統的安全威脅態勢,北約的軍事術語稱為「混合威脅」(Hybrid Threat),更為人們所熟知的名詞就是「混合戰」。
2022年2月發生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交戰雙方也不僅僅是實際戰場的交鋒,還同時發動輿論戰、外交戰等。例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奔走歐美爭取西方世界的援助,俄羅斯也頻頻拉攏中國、朝鮮等國支援,俄羅斯總統蒲亭2023 年10 月訪問北京時強化兩國「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同時加深兩國的能源合作。此外,2023年10月爆發的以色列-哈瑪斯戰爭,除了第一線的戰事,哈瑪斯不斷透過各種資訊管道訴諸以色列入侵所造成的傷害,而以色列政府也同樣四處奔走宣傳自身立場,雙方均在爭取國際輿論的支持。
由上述例子可知,現代戰爭的樣貌除了槍林彈雨,還有外交、輿論、經濟、科技等方方面面。因此在本質上,戰爭是「意志與意志之間的較量」,也是各方會用盡一切方法使對方意志屈服的組織性行為,也就是戰爭的勝負是看誰先心防崩潰而投降。因此戰爭的手段五花八門,也不限於傳統軍事行動。既然是意志的較量,敵方自然不會放過資訊領域的作戰,包含散布假消息、疑政府論、疑美仇日論、投降論等各種陰謀論,乃至於透過駭客入侵破壞資料庫與基礎設施,其用意就是要盡可能動搖民心,降低征服的障礙、縮短達成軍事目的之期程。
綜觀人類的歷史,戰爭其實離我們不遠,甚至很可能轉瞬即至。這或許讓人感到震驚,且違背我們生活經驗的長期認知。然而,這段我們「習以為常」的安逸與平穩,其實無論從歷史的經驗規律,或是當前情勢的評估都可發現,這種對於「恆常和平」的感知與認識反而是虛幻、不現實的。拜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所賜,戰爭的面貌不僅多樣化,從過去「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轉變為「兵馬未動、輿論先行」,已成為本世紀戰爭最大的特色。
戰爭是什麼?
戰爭,這個影響深遠的「人禍」,是人類社會面臨存續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被視為人類社會終極的噩夢與挑戰。從早期的冷兵器時代開始,人類使用金屬武器如刀劍、棍棒,以及遠距射擊武器如弓箭、標槍等進行戰鬥,是最古典的作戰方式。
14 世紀開始,火藥被使用在軍事上,進入熱兵器時代,這一科技的引入使得爆炸性武器成為可能,顛覆了以前的戰術方式,並對政治、經濟、社會甚至整個人類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戰爭的範圍與破壞力也開始擴大。
熱兵器的發展最終摧毀了封建體制;而因為武器威力的增強,對於個人戰技的需求與訓...
作者序
序|面對未知與不測,我們需要知識與行動
何澄輝(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兼首席顧問)
現實的世界與社會充滿風險,人人都希望不要遭受風險發生的後果。然而,面對危險導致損失的可能性,無視、輕忽、逃避、否認它發生的可能,甚至面對相關議題時惶恐不安或置若罔聞,都不能解決、也無法避免事態的發生。認真理解現況,針對可能的挑戰積極準備,謹慎應對,這是面對風險管控的基本認知,同時也是應有的積極態度。近年來,世界局勢並不太平,衝突與動盪頻繁突發,加劇了人們的不安。2021年5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文章,將台灣列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凸顯了身在此處的我們,其實正面臨著真實又迫切的地緣政治風險與危機。但弔詭的是,因為動亂與戰火並未直接波及台灣本土,台灣社會反而處於安逸的幻覺當中,提出警示的人,則因為各種理由,被視為不討喜的烏鴉,遭人嫌惡物議。
這些危機與風險,並不是直到衝突爆發、無可挽回的階段才會開始影響我們。面臨嚴峻的威脅,此時此刻,人們必須開始重新規劃、配置資源,加強對於危害發生的預警機制,同時做好緊急事態的處置計劃與演練。同時,為了避免誤判,還必須時時評估、驗證自身的準備方案是否可行或有否遺漏。直面危機事態的可能,加強應變的反應速度與能力,才是實際且唯一的避害之道。
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推陳出新,社會大眾獲得資訊的管道、數量和速度也越來越多元豐富。但我們認為,正是在這樣的時刻,才更應該有一套以台灣為主體、提綱挈領的應變指南,幫助大家整理各種紛亂複雜的資訊,正確認知我們自身的處境,從而應對風險、迎接挑戰,思考該如何開始行動。這套手冊,不是應對這些狀況的終點,而是開始認知並且起身行動的起點,是提示,是參考,當然也是共同關心者積極作為的連結與基礎。
我們不確定前景是否總是晦暗陰鬱,會不會是我們過於杞人憂天?但近期世界各地所爆發的地緣政治衝突與危機,一再向我們表明:人們在大難將至之前,如果無視又諱疾忌醫,必然遭致橫禍與難以收拾的危害。未雨綢繆的故智,早被許多人視為刺耳的陳腐異音,刻意被忽視遺忘。但正因如此,才應該要認真看待災害、衝突與戰爭威脅的危害,並積極準備。畢竟唯有備戰,才能止戰!
識別威脅與挑戰是一種認知能力,而希冀我們所珍愛的自身、家人、夥伴,甚至生活方式不被威脅危害,則是一種信仰與價值觀。那些早已內化成為我們自我認同的自由、身分,以及各種民主社會之間共享的普世價值,值得我們起身捍衛,也應該由我們一起守護。透過「知」與「行」,認知與實踐的合一,是我們面對未知不測的嚴峻挑戰,最好也最義無反顧的策略與責任。
////////////////////////
序|戰爭與屈辱的選擇
沈伯洋(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兼榮譽院長)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邱吉爾
邱吉爾這句話,是因為當年英國首相張伯倫,決定要用「理性、務實」的妥協,解決與希特勒之間的關係。然而,事後證明,希特勒的貪婪是沒有極限的。
中國也是一樣。
中國對台侵略的最終目標,是在花費極少的兵力下,讓台灣自己投降。而這個投降有一個形式,叫做「和平協議」。
中國在1951年與西藏簽了和平協議,1959年進入西藏鎮壓;香港被承諾50年不變,結果是香港國安法的制訂與血腥鎮壓;烏克蘭在1995年因為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放棄了核武,結果2014年克里米亞被併吞;之後的明斯克和平協議等看似解決了衝突,最後面臨的是2022俄羅斯宣稱和平協議作廢,並全面進攻烏克蘭。
獨裁者的保證,在歷史上並沒有意義。和平協議的本質就是「侵略協議」。
你越軟弱,他越願意吃掉你。
台灣生存的唯一條件,就是自立自強。國外的幫助是一種期待,但如果沒有堅強的抵抗意志,盟友的幫忙都會失去意義。
我們黑熊學院之所以會被中國制裁,不是因為我們在教避難生存的方式,不是因為我們有急救相關的課程,也不是因為我們有軍事普及、認知作戰的教學。而是因為我們不斷地在提醒台灣社會大眾,敵我意識的重要性。
中國最懼怕的,是一群信仰民主、捍衛海島的人們。中國害怕的是鬥志,害怕的是與「一個中國」完全衝突的信念,害怕的是為了守護自由而堅忍不拔的心智。
因為這些都會讓中國的「侵略協議」無法得逞。
戰爭是意志的較量。
而我相信台灣的意志不會輸。我們民主前輩的經驗重量不會輸、我們土地之神的守護不會輸,我們高尚與自由的靈魂不會輸。
政府能做的,就是讓國軍做好戰備,並與國際接軌;民防能做的,就是學習現代的技能,撐住戰場的後方;一般人民能做的,就是確保堅強的意志,努力生活。
聽起來做台灣人很辛苦,但是,只要我們意志堅定,不管過幾個世代,台灣永遠都會在。
序|面對未知與不測,我們需要知識與行動
何澄輝(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兼首席顧問)
現實的世界與社會充滿風險,人人都希望不要遭受風險發生的後果。然而,面對危險導致損失的可能性,無視、輕忽、逃避、否認它發生的可能,甚至面對相關議題時惶恐不安或置若罔聞,都不能解決、也無法避免事態的發生。認真理解現況,針對可能的挑戰積極準備,謹慎應對,這是面對風險管控的基本認知,同時也是應有的積極態度。近年來,世界局勢並不太平,衝突與動盪頻繁突發,加劇了人們的不安。2021年5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文章,將台灣列為全世...
目錄
序|面對未知與不測,我們需要知識與行動/何澄輝
序|戰爭與屈辱的選擇/沈伯洋
【韌性篇】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戰爭」這回事
壹、戰爭是什麼?
貳、為什麼台灣要正視戰爭?
一、為什麼「不」?戰爭不會降臨我頭上?
二、守護自己
三、保衛和平秩序
參、 建立「抵抗的意志」和「自助互助的能力」
第二章 用小知識戳破中國軍事謠言
壹、戰爭的發展、類型和組成
貳、快拆十大攻台謠言
一、彈洗台灣?
二、巡弋飛彈與長程火箭彈轟垮台灣?
三、貨櫃搖身一變飛彈船?
四、天降奇兵斬首政經中樞?
五、快打部隊乘直升機奇襲斬首?
六、用民航機載兵突襲?
七、無人機淹掉台灣防禦?
八、萬船載百萬軍隊攻台?
九、航空母艦直攻台灣東部?
十、團團圍住,鎖死台灣?
參、台灣怎樣撐、怎麼守
一、台灣目前的戰備人力規劃
二、台灣的民防狀況
第三章 已經開打的隱形戰爭:灰色地帶作戰
壹、什麼叫做「灰色地帶作戰」?
一、海事衝突
二、空中衝突
三、灰色地帶作戰如何能夠「有效」
貳、解放軍的「三戰」策略
一、菲律賓版「九二共識」
二、金門查緝走私船事件
第四章 中國對台輿論戰
壹、「輿論戰」的發動
一、輿論戰的組織與代理人
二、文化與宮廟宗教統戰:媽祖信仰的工具化
貳、輿論戰的手法
參、輿論戰的進攻對象與效果
一、輿論戰的目標對象
二、輿論戰的攻擊管道與效果
肆、對抗輿論戰
一、不讀不傳就萬無一失?
二、在資訊世界裡如何保護自己?
伍、OSINT 公開情報蒐集、Fact Check
陸、結語-「心防」的重要性:成為捍衛家園的重要後備員
附錄:近未來戰爭的樣貌與烏克蘭經驗
壹、近未來戰爭的樣貌:AI
貳、近未來戰爭的樣貌:無人載具
【應變篇】
第一章 避難規劃與準備
壹、盤點戰災情境
一、我是誰?
二、我在哪?該不該移動?該準備哪些物資?
三、戰時情境
(一)個人衛生
(二)居家避難
(三)移動避難
四、移動避難的注意事項
(一)遭遇危險
1. 遭遇武裝單位
(1) 遭遇軍隊
(2) 遭遇戰鬥
2. 空襲警報與爆炸武器
(1) 空襲警報
(2) 爆炸武器
3. 遭遇攻擊
貳、避難以外的行動
一、我還可以做什麼?
二、可能遇到哪些事?
(一)政治活動
(二)資訊滲透
(三)恐怖攻擊
(四)遭遇軍隊
(五)撿到武器
三、絕對不要做的事
(一)跑進深山
(二)傳播心戰謠言
(三)私組民兵
(四)過度冒險
(五)破壞社會秩序
第二章 基礎救護
壹、安全至上
貳、你我都可以是「第一反應員」
參、傷病判斷
一、檢傷分類
二、傷患搬運
三、常見環境急症
肆、簡易創傷處置
一、常備藥品與敷料
二、簡易創傷處置
(一)水泡、擦傷、割傷
(二)穿刺傷
(三)壓砸傷
(四)骨折
三、大量失血
(一)止血的重要性
(二)止血法
1. 加壓止血法
2. 止血帶止血法
3. 填塞式止血法
序|面對未知與不測,我們需要知識與行動/何澄輝
序|戰爭與屈辱的選擇/沈伯洋
【韌性篇】
第一章 重新理解「戰爭」這回事
壹、戰爭是什麼?
貳、為什麼台灣要正視戰爭?
一、為什麼「不」?戰爭不會降臨我頭上?
二、守護自己
三、保衛和平秩序
參、 建立「抵抗的意志」和「自助互助的能力」
第二章 用小知識戳破中國軍事謠言
壹、戰爭的發展、類型和組成
貳、快拆十大攻台謠言
一、彈洗台灣?
二、巡弋飛彈與長程火箭彈轟垮台灣?
三、貨櫃搖身一變飛彈船?
四、天降奇兵斬首政經中樞?
五、快打部隊乘直升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