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提要〉
不管是哪一種免疫性疾病,患者最重要的保健、
預防惡化或復發之道,就是注重保暖、不要熬夜,
更應避免壓力;即使病情好轉,也要
續服中藥至少半年,才可安心。
〈推介本書〉
免疫性疾病除了比較常見的幾種之外,還可能出現在想像不到的地方,必須提高警覺。本書細談格林-巴利綜合症、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菊池氏病、腸克隆(克隆氏症)、成人隱匿遲發性自體免疫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兼談免疫性「前葡萄膜炎」、自體免疫性腦炎及腦脊髓炎導致截癱、移植腎萎縮後再發腎衰竭,並談心臟與免疫;其中有些言人所未言者,值得細讀。
作者簡介:
李政育醫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一九七八年中醫師特考及格
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中西結合免疫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現任︰
1.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2.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3. 遼寧中醫藥大學與遼寧中醫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
4.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免疫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5. 學術成就被當作研究對象,至目前共有:
a. 台灣醫家李政育學術思想及臨床診療經驗整理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博士班)
b. 李政育教授治療乳腺癌学術思想及經驗研究(鄭淑鎂醫師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c. 李政育教授從肝論治白塞氏綜合症經驗研究(陳神發醫師博士學位論文)
d. 李政育教授治療女性不孕症的証治規律研究─台灣和加拿大女性不孕症的中醫療效分析(葉慶釧醫師博士學位論文)
6. 中藥誘導腦細胞增生、週邊血幹細胞增生、癌幹細胞抑制、中風防治、截癱……等數十個美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
經歷︰
1. 民國六十九年榮獲教育部社會青年學術著作獎。
2. 民國八十四、九十九、一百年中醫師特種考試命題典試委員。
3. 2005年第九屆國際腦移植及修復會議召集人(INTR-9)。
著作有六十餘本如:
《不吃藥飲食法》、《不吃藥飲食法二》、《有病自己醫》、《不吃藥養生法》、
《十二經脈飲食法》、《點穴療法》、《季節養生心法》、《人參為補藥之王》、
《蔬果瘦身美容》、《健康性愛寶典》、《益智安神一百分》、
《中西結合之中醫臨床治療心法》上中下冊、《新編醫學衷中參西錄》上下冊、《傷寒論之現代應用精華》上下冊、《中西醫結合治癌新法》、《中醫神藥青蒿》、《發現尿毒莫驚慌》、《獨家新編~五十二病方》、《省視養神則目不病》、《中西並治糖尿病臨床心法》、《新編運氣醫學》上下冊、《神針取穴自療心法》等。
章節試閱
格林—巴利綜合症
林久乃醫師
格林 - 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是一種由多種因素誘發,經由免疫介導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
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是最早被認識的經典 GBS,也是當今世界多數國家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其病理特點是周圍神經炎症細胞浸潤、節段性脫髓鞘,及腦脊液呈蛋白 - 細胞分離現象等。臨床主要表現為對稱性遲緩性四肢癱瘓,可累及呼吸肌,致呼吸肌麻痺而危及生命。
病理
病變見於腦神經、脊神經前後根、後根神經節等,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同樣受損,交感神經鏈及神經節也可受累。周圍神經節段性脫髓鞘和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浸潤並形成血管鞘,嚴重病例可見多形核細胞浸潤。病程在兩周以上者,可見廣泛的施萬細胞增生。免疫組化光鏡偶可發現周圍神經 IgM、IgG 及補體 C3 沉積。
臨床表現
約半數以上的患者在發病前數日或數周曾有感染史,以上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較為常見,或有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發生,或有疫苗接種史、手術史等。多以急性或亞急性起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但以夏秋季(6~10 月約占 75.4%)為多發;男女均可發病,男女之比為 1.4:1;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 30 歲以下者最多。國內報導兒童和青少年為 GBS 發病的兩個高峰。
(一)症狀與體徵:
以出現運動障礙、腦神經損害、感覺障礙及自主神經障礙為常見。
1. 運動障礙:首發症狀為雙下肢無力,從遠端開始逐漸向上發展,四肢呈對稱性弛緩性癱瘓,下肢重於上肢,近端重於遠端,亦有遠端重於近端者。輕者尚可行走,重者四肢完全性癱瘓,肌張力低,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部分患者有輕度肌萎縮。長期臥床可出現失用性肌萎縮。 GBS 患者呈單向病程,發病 4 周後肌力開始恢復,一般無復發即緩解。急性重症患者對稱性肢體無力,在數日內從下肢上升至軀幹、上肢,或累及支配肋間及膈肌的神經,導致呼吸肌麻痺,稱為 Landry 上行性麻痹,表現除四肢遲緩性癱瘓外,有呼吸困難、說話聲音低、咳嗽無力、缺氧、發紺,嚴重者可因完全性呼吸肌麻痺,而喪失自主呼吸。
2. 腦神經損害:以舌咽 - 迷走神經受損較為常見,表現吞嚥困難、飲水嗆咳、構音障礙、咽反射減弱或消失等;其次是面神經受損,表現為周圍性面癱;動眼神經亦可受累,表現眼球運動受限;顏面神經受累,表現張口困難及面部感覺減退。總的來說,單發腦神經受損較少,多與脊神經同時受累。
3. 感覺障礙:發病後多有肢體感覺異常、如麻木、蟻行感、燒灼感、針刺感及不適感等。客觀感覺障礙不明顯,或有輕微的手套樣、袜套樣四肢末端感覺障礙,少數人有位置覺障礙及感覺性共濟失調。常有 Laségue 症陽性及腓腸肌壓痛。
4. 自主神經障礙:皮膚潮紅或蒼白、多汗,四肢末梢發涼,血壓升高或降低,心動過速或過緩,尿潴留或尿失禁等。
5. 其他:少數患者有精神症狀,或有頭疼、嘔吐、視盤水腫,或一過性下肢病理症,或有腦膜刺激症等。
=====================================
(九) 脊髓腫瘤:⑴起病緩慢;⑵常有單側神經根痛,後期可雙側持續痛;⑶早期一般來說病側肢體無力,後期雙側受損或出現脊髓橫斷性損害;
⑷腰椎穿刺椎管梗阻;⑸脊髓 MRI 可顯示占位性病變。
西醫治療:
(一)一般治療:以支持性治療為主,急性期患者需要及時住院觀察病情變化,GBS 最嚴重和危險的情況是發生呼吸肌麻痹。
(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三)血漿置換。
(四)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
1. 大劑量甲潑尼龍(methylprednisone)、脈衝治療,高血壓升高,平均動脈壓增高。
2. 靜脈滴注速度過快可出現心律失常。
3. 有精神症狀,如語言增多,欣快等。
4. 其他有上消化道出血,血糖升高,面部潮紅,踝部水腫等。
(五) 神經營養劑。
(六) 復健治療:對四肢癱瘓的患者要儘早開始復健治療,改善神經功能。
=====================================
(八)神經電生理:在疾病的第 3--5 周時檢查復合肌動作電位,其波幅較正常低限低 10%,均提示預後不好。
絕大多數 GBS 患者預後良好。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
75% 的患者恢復良好,沒有重要的神經系統後遺症,一般
可在 6-12 個月恢復正常生活。但仍有約 15% 的患者遺留
一定的神經系統後遺症及 3%-5% 的死亡率。
本病屬於中醫學「痿病」範疇;又據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雙下肢或四肢遲緩性癱軟、不能行走,結合其病因病機的不同,可分別稱「痿躄」、「脈痿」、「筋痿」、「肉痿」、
「骨痿」;伴有自覺肢體麻木不仁者屬「血痹」,伴肌肉疼痛者則屬「痿痹」、「肌痹」等。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此症狀依急性期,緩解期,修復期辨證分型施治。
(一)急性期—屬於外感痿
由細菌,病毒,微生物感染脊髓或腦部,周圍神經所造成的痿,如:感冒,腸胃道感染,注射流感疫苗,注射肉毒桿菌引起的痿;及其代謝廢物或所分泌酵素,毒素對神經的干擾所造成的痿都包括在內。多屬熱証,患部摸起來熱燙,或發燒,咳嗽,身重痛,痿軟無力。屬於太陽表或陽明表風熱証。
若發病變求中醫治療,未經西醫處置 : 可用大青龍湯,葛根湯加黃芩,葛根湯加芩連柏,陽旦湯加減,劑量要大。
若表證已除,但熱仍不退,用育生免疫過亢方;或黃連解毒湯加青蒿,知母,地骨皮;或地骨皮飲加黃芩,黃連,黃柏。
若腦壓高,腦水腫,腦細胞發炎—可用大柴苓湯加味或前述方劑加蒼术,茯苓,澤瀉,豬苓,保持一日大便 3-5次。頭痛,癲癇加天麻、全蠍、蜈蚣、白僵蠶。
(二)疾病中期:
若仍倦怠乏力,輕微發燒屬餘熱未盡,屬少陽熱 ----
小柴胡加青蒿,知母,地骨皮,黃芩加重。
(三)疾病後期:
已進入脈痿,肌痿,則進入氣虛甚至陽虛、寒痹、腎陽虛階段。以修復神經髓鞘為主,此時採用補氣補血兼活血化瘀通絡的方式,以育生補陽還五湯、歸耆建中湯、育生血枯方、七寶美髯丹、聖愈湯、右歸飲等治療。
若出現畏寒、肢冷,或服用一段時間療效停頓則需加入肉桂, 乾薑, 附子。人參, 川七對修復神經及溶除代謝廢物有幫助,可適時加上以提高療效。
若是結核菌引起,則屬陰虛痿,後期宜用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八仙長壽丸、百合固金湯、百合地黃湯等,皆可加青蒿、知母、地骨皮。不宜補陽。
=====================================
心臟與免疫
林慶恆 醫師
心臟是一個高度免疫調節的器官,其中心肌細胞和免疫細胞相互作用,以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保護心臟免受感染和炎症的侵害。一方面,心肌細胞表達許多免疫調節因子,如細胞因子、化學因子和表面分子,以調節免疫反應。另一方面,免疫細胞如 T 細胞、B 細胞和巨噬細胞,可以在心肌細胞受到損傷或感染時,移行到心臟並釋放細胞因子和其他免疫調節分子,以對抗病原體和恢復心臟功能。
在某些情況下,心臟免疫功能可能會失衡,導致心臟疾病。例如,在自體免疫性心臟病中,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心臟組織,導致心臟炎症和組織損傷。此外,如冠心病和心肌梗塞,也與免疫反應和炎症有關。因此,了解心臟與免疫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預防和治療心臟疾病至關重要。
心臟發炎性疾病與免疫的關係非常密切,因為這些疾病都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心臟發炎性疾病通常是由免疫系統攻擊心臟組織引起的,這些疾病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也可能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所致。
自體免疫性心臟疾病是指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了自己的心臟組織。這些疾病包括風濕熱、心肌炎和巨球蛋白心
肌病等。在這些疾病中,免疫系統誤認心臟組織為外來入侵物質,並釋放出自身攻擊的細胞和分子,導致心臟組織損傷和炎症反應。
感染性心臟疾病是由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所致。當身體受到感染時,免疫系統會釋放出細胞和分子進行反應,這些細胞和分子可以引起心臟組織損傷和炎症反應。總之,免疫系統在心臟發炎性疾病的發病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入了解這些疾病的免疫機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這些疾病的發病機理和診斷治療。
心臟發炎性疾病包括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等,其中以心肌炎最為常見。心肌炎是指心肌發生炎症反應,導致心臟功能受損,而心包炎是指心包膜發炎,導致心包積液和心包膜增厚,甚者心包填塞,也可能導致心臟功能異常。心內膜炎是指心內膜發生炎症反應,通常與心臟瓣膜病變相關。其他較罕見的心臟發炎性疾病還包括心肌梗塞後的心肌炎、巨球蛋白心肌病等。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導致部分心肌壞死,有時候心肌梗塞後也可能出現心肌炎的症狀和表現,而被稱為
「心肌梗塞後心肌炎」。巨球蛋白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 是一種由巨球蛋白在心肌細胞中過度累積而導致的心肌疾病,通常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主要特徵是心肌肥大和心肌纖維結構異常,有研究表明,在一些巨球蛋白心肌病患者中,也可能存在心肌炎的症狀和病理表現。以下就針對心肌炎予以綜述。
=====================================
依病因與病態分成六型
根據病因和病變的不同,心肌炎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心肌炎類型:
(一)病毒性心肌炎:
這是最常見的心肌炎類型,通常由腸道病毒(柯薩奇 A 型、柯薩奇 B 型)、肝炎病毒、EB 病毒、巨細胞病毒、微小病毒、皰疹病毒、HIV、A 型/ B 型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腺病毒、德國麻疹病毒等引起。病毒性心肌炎通常發生在年輕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身上,但它也可能影響任何年齡的人。
(二)免疫性心肌炎:
這種心肌炎通常是由免疫系統異常攻擊心肌細胞而引起的,可以由多種自體免疫疾病引起,其病因不完全清楚,可能與自體免疫的過度活躍、感染或藥物等因素有關。其中最常見的是風濕性心臟病和系统性紅斑狼瘡。風濕性心臟病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通常是由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在一些人身上,鏈球菌感染會引發身體的自體免疫反應,進而攻擊心臟組織,導致心肌炎和風濕性心臟病。系统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影響身體的多個器官,包括心臟。在 SLE 患者中,自體免疫系統會攻擊心臟組織,導致心肌炎和其他心臟病變。此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如硬皮病、多發性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巨細胞動脈炎、韋格納氏肉芽腫等也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三)藥物性心肌炎:
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藥物(如抗心律失常藥物和抗高血壓藥物,但這種情況比較罕見)、化學療法藥物、免疫抑制劑(如抗 PD-1/PD-L1 抗體和免疫球蛋白治療,可能會引起免疫系統異常反應)、抗生素、抗癲癇藥等,長期使用或劑量過高,皆有可能引起心肌炎。
(四)放射性心肌炎:
放射治療會產生過量的自由基,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害,引發心肌炎。
(五)其他心肌炎:
有一些其他的心肌炎類型,如細菌性心肌炎、真菌性心肌炎、寄生蟲性心肌炎等,通常由相應的病原體引起。細菌如鏈球菌(Streptococcus)、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白喉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寄生蟲如枯西氏錐蟲
(Trypanosoma cruzi)、弓形蟲(Toxoplasma)。酒精、古柯鹼(Cocaine)或化學品暴露、缺氧等,也會引發心肌炎。
(六)施打疫苗引起的心肌炎:
如天花疫苗、流感、乙型肝炎、(COVID-19)mRNA
疫苗、或其他疫苗接種。
再根據病理特徵與病因分型
根據臨床病理特徵和病因分類,心肌炎可以被分為不同的類型:
=====================================
(五) 頭痛、暈厥或昏迷:當心臟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和血液到身體頭部時,患者可能會感到頭痛、昏厥或昏迷。
(六)消化不良、腹瀉:心肌炎可能影響消化系統,導致患者出現胃部不適、噁心、嘔吐等消化不良及腹瀉症狀。
(七)發燒:心肌炎是由病原體感染引起的,可能伴隨有發燒等症狀。
(八)四肢腫脹、關節疼痛:由於心肌炎對心臟的影響,使得全身體循環受到影響,四肢末梢血行回流不暢而產生腫脹,炎性反應導致關節疼痛。
心肌炎併發症
心肌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能引起多種併發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種類。
(一) 心臟衰竭:心肌炎可能會損害心臟肌肉,導致心臟無法有效地泵血,進而引起心衰竭。
(二) 心律失常:心肌炎可能會引起心臟節律不整,如心房顫動、心室顫動等,進而引起心跳過緩或過快、心跳不規則等症狀。
(三) 血栓形成:心肌炎可能會增加血液凝固的風險,導致血栓形成,進而引起肺栓塞、腦梗塞等嚴重併發症。
格林—巴利綜合症
林久乃醫師
格林 - 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是一種由多種因素誘發,經由免疫介導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
急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是最早被認識的經典 GBS,也是當今世界多數國家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其病理特點是周圍神經炎症細胞浸潤、節段性脫髓鞘,及腦脊液呈蛋白 - 細胞分離現象等。臨床主要表現為對稱性遲緩性四肢癱瘓,可累及呼吸肌,致呼吸肌麻痺而危及生命。
病理
病變見於腦神經、脊神經前後根、後根神經節等...
目錄
<中西醫共治免疫性疾病(下)>目錄
14.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 曾瑋恩醫師李政育醫師 鄭淑鎂醫師5
15.多發性硬化症治則 林坤成醫師25
16.格林-巴利綜合症 林久乃醫師46
17菊池氏病…鄭淑鎂 中醫師65
18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 羅晉專醫師 中醫師李政育87
19.心臟與免疫 林慶恆醫師 142
20.腸克隆(克隆氏症) 鄧欣怡醫師177
21.成人隱匿遲發性自體免疫糖尿病 羅晉專醫師199
22.甲狀腺疾病 簡鸞瑤醫師211
23.乾癬(Psoriasis)王國峰醫師258
24.異位性皮膚炎 陳俐蓉醫師275
25.免疫性「前葡萄膜炎」羅瑞陽醫師286
26.母胎界面免疫之治療
---不孕、反覆性流產、助孕、安胎 黃詩硯醫師 武國璋醫師299
27.自體免疫性腦炎及腦脊髓炎導致截癱
王國峰、楊依玲、湯其暾、李政育348
28.移植腎萎縮後再發腎衰竭 江文昕醫師412
<中西醫共治免疫性疾病(下)>目錄
14.皮肌炎和多發性肌炎 曾瑋恩醫師李政育醫師 鄭淑鎂醫師5
15.多發性硬化症治則 林坤成醫師25
16.格林-巴利綜合症 林久乃醫師46
17菊池氏病…鄭淑鎂 中醫師65
18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 羅晉專醫師 中醫師李政育87
19.心臟與免疫 林慶恆醫師 142
20.腸克隆(克隆氏症) 鄧欣怡醫師177
21.成人隱匿遲發性自體免疫糖尿病 羅晉專醫師199
22.甲狀腺疾病 簡鸞瑤醫師211
23.乾癬(Psoriasis)王國峰醫師258
24.異位性皮膚炎 陳俐蓉醫師275
25.免疫性「前葡萄膜炎」羅瑞陽醫師286
26.母胎界面免疫之治...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