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王子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
包含佛教一切要義的「四法印」是什麼?
佛陀在2500年前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 仁波切以四法印為經緯提供了答案的精髓,並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簡單的語言、人生的各種角度(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等等)加以說明。同時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佛陀的教法不是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鉅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正見。
作者簡介:
影響百萬人心靈的暢銷書<<近乎佛教徒>>作者
宗薩欽哲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具創意、最有親和力的心靈導師,也是聞名影壇的導演。在書中,他以電影的虛擬實境,巧妙地比喻我們身處的幻相世界 ;而證悟的過程就仿佛脫去妄念所帶來的層層蔽障,瞭解因緣的善變與無常 ;因而放下我執,邁向醒覺之路。
2007年3月,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和欽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欽哲佛學講座在北京大學舉辦,他謙遜生動又不帶派別的精彩演講,贏得衆多學者和讀者的廣泛共鳴,爭相走告及傳布,在300人左右的禮堂內,湧入千人駐足聆聽, 並不時由參與者發出贊嘆的掌聲,甚至再加一場,數以百計的學者專家及北大學生排列於冰天雪地的室外,個個都顯露出熱情企盼的神情。
其後,宗薩欽哲仁波切更打破一般的限制,接受了中國時尚媒體《時尚芭莎》、國際知名雜誌《心理》中文版、《聯合報》………的專訪。
章節試閱
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著
有一回,在橫越大西洋的飛機上,我坐在中間排的中央,鄰座那位具有同情心的先生想要表示友好。看到我剃的頭和穿的藏紅袍子,他猜測我是個佛教徒。當機上開始供應餐點時,這位仁兄主動地提出幫我要素食。他想像我是個佛教徒,應該不吃葷。這是我們閒聊的開頭。這趟飛行相當長,為了免於無聊,於是我們討論了佛教。
多年以來,我漸漸瞭解人們常將佛教或佛教徒與祥和、禪定和非暴力聯在一起。事實上,很多人似乎認為黃色或紅色袍子加上平和的笑容,就是佛教徒的全部。身為一個狂熱佛教徒的我,應該對這種名聲感到自豪,特別是非暴力這一項。因為在今天這個戰爭與暴力,尤其是宗教暴力的年代,這是非常稀有的。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似乎是殘暴的根源。甚至在今天,宗教極端分子的暴力充斥著新聞。然而我應該可以很有信心地說,到目前為止,我們佛教徒沒有令自己汗顏,暴力從未在佛教的傳揚中扮演過任何角色。然而,身為一個受訓練成的佛教徒,對於佛教只是被聯想成素食主義、非暴力、祥和、禪坐等,還是感到有點不滿足。悉達多太子,捨棄了宮廷生活所有的舒適與豪華,出發去尋求證悟時,所追求的一定不只是消極性和灌木叢而已。
佛教雖然在要義上很簡單,卻不容易很單純地解說。它幾乎是難以想像的複雜、廣大、而且深遠。雖然它既非宗教也非神學,卻又很難讓它聽起來不理論化或不宗教化。而佛教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種種文化習俗的影響,更讓它變得複雜而難以破解。諸如香、鈴、彩色帽冠等宗教性的飾物,固然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但同時也可能成為障礙。
有時候,由於悉達多的教法沒有如我所願地風行而引發的挫折感,或有時候出於自己的野心,我會想像一些改革佛教的主意,想把它變得更單純、更直接了當、更清教徒式。以歪理歧見來想像(如同我有時會做的),將佛教簡化成定性、定量的修行,諸如每日禪坐三回,堅持穿著某種服裝,堅信某種意識形態信念,譬如「全世界的人都應該轉信佛教」。如果我們能許諾這種修行會帶來立即、實際的結果,我想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的佛教徒。然而,當我從這種幻想醒過來(鮮少發生在我身上),清醒的心會警告我,一個充滿了自稱佛教徒的世界,不見得會是一個更好的世界。
許多人誤以為佛陀是佛教的「神」,甚至在一般認為的佛教國家,如韓國、日本、不丹等,對佛陀和佛教都有這種神化的看法。難怪局外人會認為佛教徒就是追隨這位外在的、稱為佛陀的人。然而佛陀本人曾說,我們不應該崇拜個人,而應崇拜此人所教導的智慧。有許多人也同樣的先入為主,認為轉世、業報是佛教最重要的信念。另外還有許多這類粗略的誤解。舉例而言,藏傳佛教有時被稱為「喇嘛教」,而禪宗在某些狀況下甚至被認為不是佛教。有些略懂一點,卻還是被誤導的人,會用諸如「空性」或「涅槃」等字眼,卻不瞭解其真義。 如同我機艙座伴一般,當話匣子打開,非佛教徒也許會不經意地問道:「如何才是佛教徒?」這是一個最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如果問者真正有興趣,那麼完整的回答就不能在晚餐的閒聊中完成,而太過概括性的答案又會導致誤解。假設你要給他們正確的回答,那麼答案就會直指佛教二千五百年傳統的基礎:
如果一個人接受下列四項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稱為「四法印」。「印」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雖然一般認為這四法印包含了佛教的一切,但在絕大多數的狀況下,這種回答通常會沖淡了興頭,無法引起更多的趣味。話題也就轉變,而結束了這個題目。 四法印的意旨,原本就是要讓人直接瞭解,而非隱喻或神秘性的。它不應該像餐後幸運餅乾裏的字條一樣,看看就算了。然而法印也不是教令或聖誡。稍作思惟,也許大家就能看出來,其中沒有任何道德性或儀式性的內容,也沒有提到善或惡的行為。它們是根據智慧而來的世俗(非宗教)真理,而佛教徒最關注的就是智慧。道德和倫理是次要的,偶爾抽一兩口煙或一點點風流,不表示你就不能成為佛教徒。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被容許去做邪惡或不道德的事。
廣泛地說,智慧來自佛教徒所謂具有「正見」的心。但一個人甚至不需要自認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見。究竟而言,是這個「見」決定了我們的動機和行為。也就是見,在佛教的道路上指引我們。如果我們能在四法印之上再發展善行,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佛教徒。但什麼令你不是佛教徒呢?
如果你認為,並非一切和合或造作的事物都是無常,你認為有某些基本的元素或概念是恆常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情緒都是痛苦的,如果你相信實在有某些情緒是純然愉悅的,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現象都是如幻而性空的,如果你相信有某些事物確實本具自性而存在,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如果你認為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及能力的場域之內,那麼你就不是佛教徒。
那麼,什麼令你是佛教徒呢?你也許不是生長在一個佛教的國度,或出生在一個佛教家庭,你也許不穿僧袍或剃光頭,你也許吃肉而且崇拜饒舌歌手Eminem或性感名模Paris Hilton,這不表示你不能是佛教徒。要成為一位佛教徒,你必須接受一切和合現象都是無常,一切情緒都是痛苦,一切事物無自性,以及證悟是超越概念的。
當然你不需要隨時隨地、不停地專注於這四項真理。但它們應該常存於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隨處都憶起自己的姓名,但當有人問起來,你馬上就記得,完全不會猶疑。任何接受這四法印的人,即使沒有接受過佛陀的教法,甚至從未聽聞釋迦牟尼佛的名字,也可以與佛同道。
然而,當我試圖將所有這些為飛機上鄰座的人解釋時,我開始聽到輕微的鼾聲,原來他已沉沉入睡。顯然我們的談話沒有能夠為他解悶。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說服大家都去追隨釋迦牟尼佛,成為佛教徒,修習佛法 ;我有意地不談禪坐的技巧、修行或咒語。我主要的目的是要指出佛教與其他見地不同的獨特部分。這位印度王子,到底說了什麼,能贏得世人如此的尊敬與景仰,甚至包括如愛因斯坦等現代懷疑論科學家們都如此?他到底說了什麼,能感動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從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Bodhgaya)?佛教與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有什麼不同?我相信四法印提供了答案的精髓,而我在此試圖將這些艱深的概念,以我所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
悉達多的重點是要直探問題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於某個特定的社會,它與政府或政治完全無關。悉達多對學術論述和科學論證沒有興趣,地球到底是圓的還是扁的,他也不關心。他關切的是另一種實際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我希望可以讓大家瞭解,他的教法不是讓你讀完後放回書架上的哲學钜著,而是每一個人都能修持的既可行、又合理的見地。為了這個目的,我嘗試用各類人的各種角度,從墜入情網,乃至文明誕生的例子來說明。雖然這些例子和悉達多所用的不同,但它所傳達的訊息是相同的,因為悉達多所說的一切,至今仍然顛撲不破。 然而悉達多也說過,不要不經分析就相信他的話語。因此,像我如此平凡的人,更需要被仔細地審視。我邀請大家分析、思量你即將讀到的內容。
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
宗薩蔣揚欽哲諾布/著
有一回,在橫越大西洋的飛機上,我坐在中間排的中央,鄰座那位具有同情心的先生想要表示友好。看到我剃的頭和穿的藏紅袍子,他猜測我是個佛教徒。當機上開始供應餐點時,這位仁兄主動地提出幫我要素食。他想像我是個佛教徒,應該不吃葷。這是我們閒聊的開頭。這趟飛行相當長,為了免於無聊,於是我們討論了佛教。
多年以來,我漸漸瞭解人們常將佛教或佛教徒與祥和、禪定和非暴力聯在一起。事實上,很多人似乎認為黃色或紅色袍子加上平和的笑容,就是佛教徒的全...
目錄
<中文版序> 作者:分享悉達多的智慧,是最好的服務
<推薦序> 李連杰:一場沒有戲的好戲
<譯者序> 願所有近乎佛教徒,都成為完全佛教徒
<前言> 作者: 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
第一章 造作與無常
。波浪鼓及其他分心物
。追尋真理可能像個壞事
。佛陀的發現
。「在目前是」
。然而,我們仍然忽略
。不穩定性
。因與緣:蛋已煮熟,你無法改變
。明瞭的利益
。情人眼裏出西施
。無常是好消息
。老沙彌的故事
第二章 情緒和痛苦
。個人快樂的定義
。社會化的快樂定義
。無法計數的各種情緒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習氣:自我的盟友
。與自我作戰
。那麼愛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們有限的邏輯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邏輯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對真理:有「某種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執著困住了你」
。實相:不是寓言,不是魔術,不會致命
。領帶與情緒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為安慰劑
。明瞭的利益:續集
第四章 涅槃超越概念
。天堂:終極的假期?
。快樂不是目標
。快樂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淨
。穿過黑暗風暴的一束光
。什麼樣的感覺?
。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好處
。沒有分別,沒有概念,沒有牽絆
。出離心:虛空是盡頭
結 論
。見地是最終的參考點
。四法印的美妙邏輯
。深入瞭解業報,清淨和非暴力
。四法印:無法分割的整體
。出離中的豐富
。茶杯與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修持祥和
後 記
感 謝
附 註
作者:分享悉達多的智慧,是最好的服務
李連杰:一場沒有戲的好戲
願所有近乎佛教徒,都成為完全佛教徒
作者: 又是一本介紹佛教的書
第一章 造作與無常
。波浪鼓及其他分心物
。追尋真理可能像個壞事
。佛陀的發現
。「在目前是」
。然而,我們仍然忽略
。不穩定性
。因與緣:蛋已煮熟,你無法改變
。明瞭的利益
。情人眼裏出西施
。無常是好消息
。老沙彌的故事
第二章 情緒和痛苦
。個人快樂的定義
。社會化的快樂定義
。無法計數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