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什麼?我們如何才能自情緒的雲霄飛車中全身而退,擺脫它的控制?
生活中某些時刻,我們會覺得難受異常、諸事不順。我們覺得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卻仍凡事碰壁、不見轉機。於是我們開始變得憤怒、沮喪,不斷抱怨這個世界缺乏公義;我們覺得眼前的道路崎嶇難行,我們彷彿赤足走在熱沙、荊棘與石礫上,雙腳都因此而受傷流血了。撫著受傷的腳板,我們禁不住忿忿地想,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踏上平順好走的康莊大道?
其實,我們必須認清的是,世間的人事物是不可能處處隨順己意的,我們能做的僅是面對無常,調伏自心。這個世界不是由平坦好走的道路所鋪成的,唯一可行的對治方式,是讓自己穿上一雙好鞋,讓每一步都平穩踏實。
這個問題的答案,寂天菩薩在一千多年前便提出來了。寂天菩薩是佛教中觀應成派開創性的思想家,他所著的《入菩薩行》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精神與哲學典籍之一,它也是一部萬能的「情緒處方」,記述許多對治情緒的智慧之法。
佩瑪.丘卓,是現代人身心修持的精神導師,她的暢銷著作《當生命陷落時》撫平無數人的煩惱心境,牽引眾生,體察當下,勇敢面對生命的悲苦與困窘。《生命不再等待》以《入菩薩行》為本,配以佩瑪.丘卓既現代又平易近人的文字風格;她引用經典、事例,沖刷掉現代生活的無明與不安;她也另外調製清新的配方,撫平現代人的各種困惑與需求。全書有著原典的精煉智慧,也有著因應世局人心的嶄新詮釋,是一本現代人的智慧生活行動指南。
古今兩大名師聯手出擊,旨在讓身處煩擾人世中的我們,回到初心,尋找到真正的智慧、平靜與深沉的喜悅。
作者簡介:
佩瑪.丘卓(PemaChödrön)又名安.丘卓,是西藏金剛乘(vajrayana)比丘尼。自從一九七四年持戒以來,佩瑪.丘卓常常在歐洲、澳洲、北美主持工作室、講座、冥思避靜。她是北美第一座藏密寺院甘波修道院的院長,也是創巴仁波切指派的住持,著作包括:《當生命陷落時》、《轉逆境為喜悅》、《與無常共處》、《不逃避的智慧》(心靈工坊出版)等書。佩瑪.丘卓是深受西方尊崇的女性精神導師,她的著作在西方和台灣造成一股閱讀熱潮。憑藉著女性特有的細膩體察,以信手拈來的幽默譬喻、平易近人的話語、個人實修體認的分享,幫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對生命的悲苦與困窘,為人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
章節試閱
作者序
平凡如吾等,亦足令世間改觀
《入菩薩行》雖造於十二個世紀以前的印度,仍然與我們這個時代密切相關。此一經典級的論典為印度聖者寂天菩薩所造,內容出奇地跟得上時代,他指導你我這樣的人,即便身處亂世,仍生活清醒,內心開放。此論是為初發心菩薩所寫的一本重要指南。這些精神勇士希望能減輕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因此它屬大乘,此乃佛教中重於廣大無邊之慈悲並培育柔軟隨順、平等無分別智慧的一支。
我對《入菩薩行》的感激是很遲才生起的,那是在我對十九世紀西藏偉大的遊化瑜伽士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熟稔之後。由於他的著作和流傳下來的不尋常事跡,我的敬愛之心油然而生。他居無定所,身無長物,行為率性又不受傳統束縛,但他是一位偉大而智慧的老師,他一生在很多情況中示現出他的證量,他對人們懷抱著偉大的慈悲和柔軟,也坦誠得毫不留情面。
當我發現巴楚仁波切講授了這部論典不下百次,本論就引起我的注意了。他遊行西藏,講給願意聆聽的人聽,無分貧富、貴賤、比丘學者或從未接觸佛教教義的人。我聽說之後就想:「如果這位離經叛道的人、這位虔誠的瑜伽士如此喜愛本論,其中必有文章。」於是我開始認真地研讀本論。
有些人對《入菩薩行》一見鍾情,我則不然。說真的,要不是出於對巴楚仁波切的欽慕,我還不會開始讀它呢!當我逐漸掌握內容大要時,它讓我驚覺我的自以為是,我開始感恩這些法教是多麼迫切而中肯,寂天菩薩的教導使我了解到,凡常如我們,也可以使這極度需要援手的世間改觀。
***
寂天菩薩生於八世紀的印度,貴為王子。他身為長子,註定得繼承王位,他的諸多事跡之一,就是在他登基典禮的前一晚,夢見文殊師利(象徵智慧的菩薩) 示現並勸他捨棄世間生活,追求究竟真理,於是寂天菩薩立即離家求道,放棄王位,宛如歷史上的佛陀所為。
另一版本是寂天菩薩在即位典禮的前一晚,他母親用滾燙的水給他施行浴禮,他問母親為何故意燙傷他,母親答道:「兒啊,這種痛苦遠不及你為王將經歷的痛苦啊!」就在當晚,他迅即離家。
無論那一樁才是真正的催化劑,總之,寂天菩薩自此在印度消失,成為隱士,後來他抵達那爛陀大學(Nalanda University)──當時印度規模最宏大、陣容最堅強的道場,吸引各個佛教國家的學生前來學習,他在那爛陀出家,法名寂天,意譯為「寧靜天神」(God of Peace)。
他在那爛陀並不受歡迎,與後來所享之盛譽恰好相反,他顯然是上課或修行都從不出席的那種人,同修比丘譏他有三「想」,分別是:食、睡、拉撒。他們想給他一點教訓,於是邀請他對全校說法,這向來是只有最優秀的學生才能得到的榮譽,你必須升座,當然,還必須講得出東西才成。比丘想他定會被羞辱得無地自容而離開大學,這是其中之一的故事版本。
另一版本對那爛陀抱持比較同情的觀點:比丘希望藉由羞辱寂天菩薩而激勵他學習上進,然而,比丘想和人作對時,亦如一切有情眾生,或許總不免樂見寂天菩薩出糗,甚至傳說他們想更進一步羞辱他而將法座置於高處,還不備階梯。
結果出乎意料之外,寂天菩薩毫無困難便上了座,然後充滿自信地問在座比丘想聽傳統經教還是聞所未聞的,當他們表示想聽些新鮮的之後,他便講了整部《入菩薩行》。
這次開示不僅對個人的修行充滿有益的忠告,而且與生活息息相關,既詩意又清新。其內容並不激進。在第一頌中,寂天菩薩說他所有說法都承自佛陀,因此他所原創的倒非主題內容,而是直率而現代的表達方式以及美妙有力的用字遣詞。
寂天菩薩在開示即將結束前,開始講授空義:身心體驗中的無所緣、不可言說、如幻如化的本質,他一面說,開示愈來愈與空性相應,愈來愈無可執持,比丘的心也愈來愈開放,這時,傳說寂天菩薩開始凌空而起,漸升漸高,直到比丘再也看不見他的身影,只有誦經之聲仍不絕於耳。或許這只是形容聽眾出神諦聽的感覺吧!我們永遠無法確定;唯一確定的是待空義開示完畢,他便不見蹤影。他的消失也許使比丘大失所望,但他從此未再回到那爛陀,餘生成為遊化瑜伽士。
***
《入菩薩行》計分十品,巴楚仁波切依據偉大的佛法大師龍樹菩薩以下的偈頌,而將全論分為三大部分:
菩提心妙寶,
未生者當生;
已生勿退失,
展轉益增長。
梵語bodhichitta常譯為「覺醒的心」,而且有一種要袪除痛苦的強烈希求,在相對的層次 〔譯註1〕,菩提心的表現是希求,精確地說,就是由衷渴望自己從無明和習性中解放出來,以便幫助他人亦達此一境地,減輕他人的痛苦才是重點。我們幫助自己所認識、所愛的人,便開始接近目標了,但根本的志向是全面的,包括所有的人。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任務」:希願袪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包括素未謀面以及憎惡的人。
在絕對的層次〔譯註2〕,菩提心是不二智,心念廣大無邊、平等無分別的本質,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也是我的。這看似遙不可及,其實不然,事實上,寂天菩薩造此論的目的也是為提醒自己,開發智慧的心,並使之增長廣大。
根據巴楚仁波切的三分法,《入菩薩行》的前三品闡釋龍樹菩薩偈頌的開頭──「菩提心妙寶,未生者當生」──指關懷他人的初發心。我們渴望在自己和一切眾生──甚至從未關心他人福祉的人──身上發生這種轉化。初品是讚嘆偉大菩提心的狂想曲;第二品是為心做準備,來滋養菩提心的希求:如同鬆土整地,我們為心做準備,好讓菩提心的種子生長其上;第三品介紹菩提願,決心用一己的生命來幫助他人。
說來悲哀,我們的心思通常圍繞著自身的舒適和安全,卻不太能轉到他人經歷的困境上去,我們一方面認為自己的偏見和憤怒有理,一方面又害怕並指責他人的偏見和憤怒;我們不希望自己和所關愛的人受苦,卻原諒自己施於仇敵的報復舉動。在每天的新聞中見到「我最大」(me-first)思維所帶來的悲慘結局,我們也許希望所有男女都生起菩提心,然後,不再對仇敵尋求報復,甚至反而希望他們得到平靜。
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 便是懷抱這種希求的一個例子。他了解幸福快樂要靠整體療癒,選邊站──黑或白、加害者或受害者──只會令痛苦永無消退之日。如果我要得到療癒,每一個人都要先被療癒才行。
令世間發生正向轉變的人一定有廣大的心胸,他們心中的菩提心已大大覺醒,他們運用善巧方便與大眾溝通,帶來巨大的改變,甚至改變了那些從未關切過本身需要之外的人。這便是《入菩薩行》前三品的主題:覺性的初曉。
龍樹菩薩的下一行:「已生勿退失」,是有關《入菩薩行》的四、五、六品,著重菩提心的培育。如果不加鼓勵,想止息痛苦的希求會暫時休眠,雖然不會完全消失,但愛和同情的能力必然會降低。
智慧也是一樣,僅僅瞥見一眼我們心的開放性,我們都會深深為之感動,它會激發我們勤奮研讀如本論之類的經論,催醒我們的迫切感,覺得要在生命中做些有意義的事才行。但如果我們不去滋養這個發心,它便開始轉弱,生活便會佔到上風,我們會遺忘自己曾用過更廣闊的視野看待事物,因此我們一旦感到菩提心的希求,便需要學習如何持續下去。
在四、五、六品,寂天菩薩描寫我們需要如何善巧處理心念中的狂野和情緒性反應,這是教我們如何從只顧自己──這種心胸狹隘的參考點,丘揚創巴仁波切稱之為「繭」──解放出來最重要的教導。
在這幾品中,也介紹了六波羅蜜(paramitas),這是六種方法,可以超越習性帶給我們的虛妄安全感,並在無可執著、無可預測的生命當中得到自在。波羅蜜的字義是「到彼岸」(going to the other shore),凡常的預設概念障礙我們的直觀,「波羅蜜」則讓我們超越。
第五品中,寂天菩薩講持戒(discipline)波羅蜜,第六品是安忍(patience)波羅蜜,但這裡的持戒和安忍並非一般經驗中的抑制和寬恕,而是消融深植心中的負面和自私的習性來使心覺醒。
七、八、九品闡釋龍樹菩薩偈頌的最後一行,激發菩提心「展轉益增長」。第七品討論精進(enthusiasm)波羅蜜,第八品是禪定(meditation)波羅蜜,第九品是空的智慧〔譯註3〕。
在第三部分中,寂天菩薩展現菩提心如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依止於他的法教,我們終可進入最艱困的情況,卻不失智慧與慈悲。這當然是漸進的學習歷程,我們有時可能會故態復萌,然而在我們走上由畏懼通往無畏的旅程時,寂天菩薩一直與我們同在,給予我們所需的智慧和鼓勵。
幾經考慮,我決定《入菩薩行》第九品的註釋需要一本專書。這些般若波羅蜜,也就是「空的智慧」的法教,對寂天菩薩的整體講授十分重要,又較諸其他部分艱澀,它們呈現寂天菩薩對空義的「中道」見地與其他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學派的哲學辯論。由於過於複雜,我覺得最好未來另作講述。在此,我向你推薦蓮源 (Padmakara) 所譯《入菩薩行》導言中精彩的闡釋,以及達賴喇嘛尊者的《超越的智慧》〔譯註4〕。
最後第十品,寂天菩薩──全心全意並且用所有的熱情──將開示的利益迴向受苦的眾生,無論他們是何人,在何方。
***
我將本論視為由自而他、民胞物與的指導手冊,也是慈悲行動的指南。我們讀誦了它,便可以從有害的習性和癡惑中解放出來,也可以使智慧和慈悲增長廣大,更可發心跟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分享讀誦它的利益。
讀誦《入菩薩行》時,如果聽起來是真實的,就接受並消化它:這才是真精神。論中倒不是處處激勵人心,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他的語言在挑戰你,有時候你也許會被激怒或冒犯,但請記住:寂天菩薩鼓勵我們的發心從未動搖。他從未懷疑我們有力量、有本初善(basic goodness)可以幫助他人;他鉅細靡遺地告訴我們,他學到了如何達到此一境地,接下來,當然就看我們會不會善用這些訊息,使其實現了。
寂天菩薩決心傳達出此一訊息,使我個人受益良多:像你我這樣的人,只要喚醒菩提心的希求,便能夠轉化生命。我深深感謝他不厭其煩地對我們說:我們必須這樣做!很迫切,真的很迫切!沒時間再等了。當我環顧今日世間的狀況,我知道,此一訊息真是再及時不過了。
乃至有虛空, 只要還有虛空世界,
以及眾生住, 只要還有有情眾生,
願吾住世間, 我願意住留世間,
盡除眾生苦! 為消除一切眾生的痛苦而努力!
──《入菩薩行》第10.55頌
處理瞋心
《入菩薩行》第六品安忍
《入菩薩行》第六品繼續針對與煩惱短兵交接時如何安住其心,給予進一步的指導。在本品中,寂天菩薩提出安忍(patience)波羅蜜為處理瞋心(anger)最有效的方法,從第一至十二頌中,他提出對治這種強大煩惱的方法。
一瞋能摧毀 只要對菩薩生起一念強烈的瞋害心,
千劫所積聚 就能完全破壞千劫以來
施供善逝等 布施、供養諸佛菩薩等等
一切諸福善。 一切善行所集聚的福德善根。
每一個人都知道,瞋心具毀滅性,寂天菩薩為了強調其影響之大,作了一個陳述,大概會讓好幾世代的讀者都感覺不安︰一念瞋心起,能破壞許多劫的德行和善行。
我們都可以想像一個場景:原本和諧的人際關係裡,不愉快的事情突然爆發,前一分鐘彼此還有互相友愛、充滿情誼,下一分鐘某個人忽然失控,出現行為或語言暴力,將幾個月累積下來的福善都一掃而空。就算事後道歉,彼此也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重新建立信任。所以即使一念瞋心,也影響深遠。
根據一些註釋書,這一頌的意義更為深入,它指出瞋心發作後不懺悔或者依然覺得自己有理的情況。我們可以頑固地多生多世堅守瞋心,許多家族反目或種族對立可以延續數世紀。我認識兩兄弟比鄰而居,卻有二十五年彼此不說話,這就是寂天菩薩所說的:我們縱容瞋心,也執著瞋心,一直不願檢討。
我們一旦認識到瞋心將引起不必要的痛苦,便已經開始削弱它摧毀經年善意的力量了,這就是寂天菩薩希望我們了解的重點。
我們內心似乎都有某一部分是很難改變的,因而引起苦惱。如果我們習慣性地生氣,那麼探索這一件事就成為喚醒菩提心的主要工作。寂天菩薩假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從煩惱暴君底下解放出來的能力,無論我們做過什麼,沒有一個人是註定無法改變的。
但是,一念即能粉碎的福善是什麼呢?會迅速瓦解的福善是膚淺的:膚淺的布施行為,膚淺地向佛陀獻供,這些福善都不能從核心轉化我們。幸好內心深刻的改變是不會失卻的。
僅從儀式上的善行所得來之功德,可以輕易因暴怒而摧毀無遺。舉例來說,在亞洲,信徒貢獻金錢造廟是很普遍的事,但如果這種布施只是外在表現,不過是想獲得功德,那麼它反而是在滋長「我最重要」的心態。你可能是大權在握的生意人,做著各種見不得人的勾當,還以為自己在做一般所謂的善行,正在累積功德呢!但這些膚淺的行為,雖然也會有某些善果,卻很容易被震怒的力量所摧毀。
若你懷著瞋害心來待人接物,世間人們看你就是個有瞋害心的人。也許你仍不時微笑並慷慨布施,但如果你經常發脾氣,人們在你面前絕不會感到自在,你的心也不可能得到平靜。
作者序平凡如吾等,亦足令世間改觀《入菩薩行》雖造於十二個世紀以前的印度,仍然與我們這個時代密切相關。此一經典級的論典為印度聖者寂天菩薩所造,內容出奇地跟得上時代,他指導你我這樣的人,即便身處亂世,仍生活清醒,內心開放。此論是為初發心菩薩所寫的一本重要指南。這些精神勇士希望能減輕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因此它屬大乘,此乃佛教中重於廣大無邊之慈悲並培育柔軟隨順、平等無分別智慧的一支。我對《入菩薩行》的感激是很遲才生起的,那是在我對十九世紀西藏偉大的遊化瑜伽士巴楚仁波切(Patrul Rinpoche)熟稔之後。由於他的著...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