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食物安全嗎?
將21世紀最震撼的食品安全問題攤開給大家看!我們知道的基因改造食品內幕居然這麼少!
第一本將孟山都等生物科技公司最不想讓人知道的醜陋面目徹底講清楚的驚人大作。
本書被全世界最著名的環境雜誌《生態學家》(The Ecologist)評為「基因改造食品議題的首選之作」。
芬蘭國際發展部長、前英國環境部長等各國知名人士大力推薦。
你吃東西會特別挑有機食品,不挑含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嗎?你排拒基因改造食物,但加了魚基因的番茄、會自己生成殺蟲劑的馬鈴薯和玉米、帶有蜘蛛基因的羊、植入老鼠基因的豬……你真的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嗎?你清楚基因改造食物真正的問題嗎?
其實,以「終結全世界饑餓」之名改造天然種子基因,企圖壟斷全世界糧食供應的生物科技企業,已經在你不知情或不同意的情況下,讓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食物充斥在你常光顧的市場、超市、大賣場中。《欺騙的種子》徹底揭開基因改造糧食的騙局,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知道的內幕居然這麼少。
本書是全球歷來有關基因改造食物議題最暢銷的著作,被《生態學家》(Ecologist)雜誌評為必讀之作。在許多國家發行出版時,還獲得許多知名人士與權威大力推薦,包括:前英國環境部長麥克‧米契爾(Michael Meacher)、德國著名生物學家克里絲汀‧魏茨澤克(Christine von Weizsäcker)、印度知名作家及物理學家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以及芬蘭國際發展部長海蒂•郝塔拉(Heidi Hautala)等。
一九九八年秋天,蘇格蘭羅威特研究所的科學家阿帕‧普茲泰(Arpad Pusztai)在電視上提到「某種基因改造馬鈴薯在實驗進行一百一十天後,造成老鼠的免疫力降低」,這則言論瞬間為英國的食物安全投下了震撼彈,但時隔不久,普斯泰就被研究院封口,並強迫退休。「普茲泰事件」成了食物基因改造安全最著名的輿論事件。
一九八九年服用左旋色胺酸營養品的美國病患紛紛出現肌肉疼痛、全身麻痺、血球指數迅速飆高,爆發EMS疫情。追溯原因找到了以基因改造菌種大量製造的左旋色胺酸,其釋出的毒素造成人體的傷害。然而,受污染的左旋色胺酸營養品,竟然還能夠輕易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的規範上市。
本書每一章讀起來有如歷險記般刺激:◆ 科學家遭到賄賂或恐嚇、證據遭竊。研究數據被扭曲或蓄意遺漏。
◆ 表示反對意見的政府官員遭到騷擾,被降職甚至是解雇。
◆ 實驗室老鼠在餵食基因改造農作物後引發腸胃器官的損害,而且四十隻中有七隻於兩週內死亡。但該作物在未經進一步檢測前就已經核准上市。
◆ 一位頂尖科學家想要就他驚人的研究發現向大眾提出警告時,他就丟掉了飯碗,並且遭到法律訴訟的威脅而保持緘默。
◆ 準備報導孟山都公司檔案的雜誌,竟然在印刷廠被全部銷毀。
我們真能允許像孟山都這樣的生物科技公司,拿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未來做賭注嗎?
本書的作者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曾任職於一所基因改造有機體檢測實驗室,非常清楚整個基因改造產業的內幕。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科學家的自白;針對毒素、過敏及新疾病的研究報告……他精彩地還原事件始末,揭開基因改造產業背後的刻意操作與政治勾結,如何讓危險的基因改造食品進入我們的日常飲食中。
關心你餐桌上吃的每一樣食物,你應該閱讀這本傑出的著作,
看看你能做些什麼來保護自己和家人。作者簡介:
原著作者: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
本身是一位說故事高手。他的風格不僅令人著迷而且充滿魅力,同時有憑有據的詳盡事實,也宣告大規模不公不義之事是無庸置疑的。史密斯曾與非營利團體合作促進基因改造食品的相關標示,也曾提案立法要求禁止學校單位使用這些食品以保護孩童健康,並任職於一所基因改造有機體(Genetic Modified Organism, GMO)檢測實驗室。他創立了責任科技機構(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並且居住在美國愛荷華州(Iowa),被基因改造玉米和黃豆作物所包圍。
史密斯已經在三十二個國家發表演說,並為五大洲各地的領導人提供指導,甚至因此改變了部分國家的相關政策,所影響的人數以萬計。
他的言論被世界各大媒體報導,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BBC、《英國每日電報》、《新科學家》雜誌、《泰晤士報》、《美聯社》、《路透社》、《洛杉磯時報》、及《時代》雜誌所報導。他是紀錄片製作人、國際專欄作家,以及知名自由派部落格Huffington Post的作家。
譯者簡介:
張木屯
文化大學地理系畢業,曾從事出版社編輯工作十多年,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預見未來的人:金獎導演詹姆斯.柯麥隆的電影與人生》、《糧食的價格,誰決定?:揭開糧價波動之謎》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內推薦】(依姓氏筆劃)
《欺騙的種子》完全解讀「基改作物」的科技神話;讓只有專家才擁有的知識、黑話,完整變成市井小民看得懂的白話。
基改作物的龍頭孟山都,二○一一年被 Natural Society 評為全球最惡劣公司,因為「該公司的產品不但威脅人類健康也給環境造成巨大損害」。
作者對於孟山都以及其它以「生物科技」為名所編織、運作而成的政經、媒體、科技等利益集團,如電影般上演在讀者眼前。──吳東傑,綠色陣線執行長
這本書揭露跨國基改公司如何以欺瞞、遊說、造假、賄賂、控制、乃至於迫害學者的方式,來影響美國政府的運作,不但強迫許多國家接受基改科技產品,連美國消費者也在不明就理之下吃了一二十年的基改食品。美國所以會發生「占領華爾街」運動,可以從本書得到答案;我國消費者看了這本書,就知道為什麼應該要求政府想辦法自產黃豆了。──郭華仁,國立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本書是目前有關基改食品最完整的「政商操弄科技」完全解密,披露了優秀科學家被「同儕」、「政治力」及「媒體」強力圍剿乃至被迫離職,只因以嚴謹的實驗證明了基改作物的不安全性。這樣來自高層的關切及恐嚇仍在全球的科學界持續進行著,任何深信科技能厚生濟世的人都應該一讀。──黃淑德,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基因改造作物是人類試圖改變自然定律的一種科技產品,看似有用,但長遠而言,將對地球生態系與人類永續發展產生不可回復的破壞。本書討論基因改造種子的背景,也讓讀者能夠更完整地了解我們的生活正全面地受到基因改造作物的影響,且全世界的糧食安全與農業秩序也面臨重大威脅。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環境教育書籍,我極力推薦。──葉欣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長
在業者口中冠冕堂皇主張基因改造工程可以解決飢荒、降低農藥的使用量等等問題,然而基改作物的產量並未增加多少,有些甚至反而減少。為落實消費者「知」與「選擇」的權利下,《欺騙的種子》一書讓消費者更了解基因改造所帶來的影響,讓消費者為自己所選擇的食物,作正確的分辨! ──蘇錦霞,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國外推薦】
「基因改造食品議題首選之作!」──《生態學家雜誌》(The Ecologist magazine)
「太過分了!在你讀到生物科技公司如何操縱我們的政府、食物,以及媒體,將整個世代曝露於危險當中的內容之後,你的反應就會是這樣。國家級食品管理機構原本應該獨立且廉正的想法,在這本證據充分、引人入勝的著作裡遭到瓦解。」──班‧柯恩(Ben Cohen),班與傑瑞冰淇淋(Ben & Jerry's)共同創辦人
「清晰、深刻,而且精準。《欺騙的種子》將告訴你關於基因改造食品的須知──還有那些孟山都公司(Monsanto)不會讓你知道的事。如果你在意食物供應的安全,如果你關心這可愛星球上的生命的未來,如果你擔憂企業集團對你的食物與健康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看這本書就對了。」──約翰‧羅彬斯(John Robbins),《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The Food Revolution)及《新世紀飲食》(Diet For a New America)作者
「基因改造食品是短視思考下的產物,是一種對大自然生態系統的不尊重。《欺騙的種子》指出扭曲、遺漏及掩蓋等手段如何被用來扶持這個糟糕的點子。在這強而有力揭發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內容,能夠激起針對此議題應該要有的革命性行動。」──杭特‧羅文(Hunter Lovins),《綠色資本主義》(Natural Capitalism)共同作者
「傑佛瑞‧史密斯純熟地將說故事的藝術與調查報告結合在一起。其成果不僅吸引人、具啟發性,卻也引發不安情緒。基因改造食品的危險性令人震驚;幸運的是,傑佛瑞的書告訴我們如何避開它們。」──珍妮佛‧哈桑(Jennifer Read Hawthorne),《心靈雞湯‧關於女人》(Chicken Soup for the Woman's Soul)共同作者
「傑佛瑞‧史密斯關於基因改造食品的揭露文章,不僅清晰易懂、具有教育性,而且經過嚴謹討論,將二十一世紀最震撼的安全問題攤開給大家看!就在生物科技產業靜靜地綁架我們食物供應來源的同時,雖然美國人都在沉睡,歐洲卻忙著打包極惡之物(孟山都公司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史密斯為我們展現並說明了美國的食品業巨人們反應有多麼遲鈍,以及該採取何種行動以阻止他們造成更大的浩劫。每一位美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詹姆士‧透納(James S. Turner),《化學盛宴》(The Chemical Feast: The Nader Report on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作者
「《欺騙的種子》是第一本讓人相信生物科技產業真正有陰謀存在的著作,書中揭露了其乖張行徑不僅箝制言論自由、相關辯論,甚至還包括關於基因改造有機體安全與價值的科學討論。藉此,傑佛瑞‧史密斯為政府的被動順從及科學忽視基因改造農業的急迫問題,描繪出一幅鮮明卻令人憂心的畫面。藉由將許多為了對付行動主義者,也就是那些對於把食物持續不斷進行集一性、非共識實驗這種作法提出質疑的人,所採取的相關干預和共謀情節集結在一起,史密斯告訴我們該產業的擁護者如何以企業獲利及個人短期利益之名,對他們自身與整個消費世代造成極大傷害。」──馬克‧拉佩(Marc Lappé)博士,倫理與毒物中心(The Center for Ethics and Toxics, CETOS)聯合主管
「謊言、扭曲事實,以及欺騙,都是銷售基因改造食品時常用的手段。如果你想要保護自己和家人免於受到少數幾家無情公司的極度貪婪所害,《欺騙的種子》絕對是必讀之作。對於我們未來的威脅不僅真實而且已經現形,這本書能夠救你一命。」──霍華‧李曼(Howard F. Lyman),《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Mad Cowboy)作者
「若想徹頭徹尾了解基因改造食品這個議題,《欺騙的種子》絕對是最佳選擇。傑佛瑞‧史密斯以一種令人感覺愉悅且踏實的方式來陳述科學及欺騙的事實。」──吉姆‧戴門(Jim Diamond)醫師,山巒協會基因工程委員會(Sierra Club Genetic Engineering Committee)主席
「對於讓大眾了解基因改造食品的安全性(或者更精確地說是欠缺安全性),《欺騙的種子》一書在這方面可說是一件大事,能稱得上是我們這個年代中最重要的科學進展之一。相對於官方宣傳活動中溫和平淡的保證,這本書赤裸裸地揭露由生物科技產業、媒體、政客,以及主管機關協力策劃的陰謀,而這些陰謀的目的是要不擇手段地減輕大眾對於這種無法預期且不安全科技的合理疑慮及恐懼。尤其這本書還有一項肯定會被希望推動有利於基因改造產品法案的遊說團所痛恨的特點,那就是以生動有趣且簡單易懂的語言來描述一般所謂的『高等』科學。我最稱許的地方是,即便是身為科學家的我,也從傑佛瑞‧史密斯愉快的描述中得到一些有關基因重組科技的特殊見解。」──阿帕‧普茲泰(Arpad Pusztai)博士,基因改造食品安全研究權威專家
「這是每一個美國人都應該讀的書。藉由十分容易接受的故事體裁,《欺騙的種子》向共謀隱瞞基因改造食品危險性的產業界及政府機構,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有力控訴。在讀過有關這類食品的真相後,消費者應該會避免食用它們;食品公司高層主管會想把這些食品從他們的產品線上移除;至於政府單位,希望他們會終止這些可惡的實驗。」──賴瑞‧波倫(Larry Bohlen),地球之友環保組織(Friends of the Earth)健康與環境計畫(Health and Environment Programs)負責人
「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基因改造食品並不安全。這本書是在此議題中寫得最好的一本,不論對關心食品的行動主義者及消費者來說都是必讀之作。」──朗尼‧康明斯(Ronnie Cummins),有機消費者協會(Organic Consumer’s Association)主席,《基因工程食品》(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A Self-Defense Guide for Consumers)共同作者
「這是一本傑出的著作,結合了對於基因改造科技本質的敏銳剖析,有關基因改造作物對於健康與環境產生危害的驚人評論,以及生物科技產業操縱科學界和媒體聳動案例。本書讓人感到非常興奮的一點是,內容並非乾澀的科學註解文章,反倒是正面對著充滿在大型生技企業發展歷史背後,使盡全力為了要讓自己被接納的戲劇化陰謀發出怒吼。這是一本資料詳盡且論述強而有力,介於記實與驚悚之間的著作。」──麥可‧米契爾(Michael Meacher),前英國環境部長
「我曾經親眼目睹孟山都公司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如何使用最高明的科學欺騙手法,讓含有乳牛生長激素(rbGH)的基因工程牛乳上市。藉由吸引人的風格及條理清晰精確的語言來解說科學,《欺騙的種子》為世人揭開了此領域中的蓄意扭曲、遺漏的重要訊息,以及種種的謊言。這是面對此一全球問題十分有效的解毒劑。」──山繆‧艾斯坦(Samuel S. Epstein)醫師,伊利諾州立大學芝加哥分校公共衛生學院(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環境暨職業醫學所名譽教授,癌症防治聯盟(Cancer Prevention Coalition)主席
「在全球對基因改造生物體(GMO)爭議不斷的當下,這本書所揭露的真相可說是在一個很重要的時刻公諸於世,能用來與生物科技產業相抗衡。這些證據徹底推翻了美國官方對於科學及安全相關問題的說法,也影響了他們賴以處理世界貿易組織(WTO)問題的基礎。此外,本書也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讓各國做為設立基因改造食品禁令的依據。」──安德魯‧金柏利(Andrew Kimbrell),食品安全中心(Center of Food Safety)主任
名人推薦:【國內推薦】(依姓氏筆劃)
《欺騙的種子》完全解讀「基改作物」的科技神話;讓只有專家才擁有的知識、黑話,完整變成市井小民看得懂的白話。
基改作物的龍頭孟山都,二○一一年被 Natural Society 評為全球最惡劣公司,因為「該公司的產品不但威脅人類健康也給環境造成巨大損害」。
作者對於孟山都以及其它以「生物科技」為名所編織、運作而成的政經、媒體、科技等利益集團,如電影般上演在讀者眼前。──吳東傑,綠色陣線執行長
這本書揭露跨國基改公司如何以欺瞞、遊說、造假、賄賂、控制、乃至於迫害學者的方式...
章節試閱
書摘一:哪裡會出問題──部分清單
在一九八五年,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豬被加入了會製造人類生長激素的人類基因。科學家的目標是要開發出一種生長速度更快的豬。結果得到的簡直是一場畸形秀。「這種有著全身硬毛跟開闊大嘴的動物,看起來跟我祖父在農場養的豬完全不一樣。」《聖路易郵電報》(St. Louis Post Dispatch)記者比爾‧蘭博瑞(Bill Lambrecht)這麼描述。在第一窩具有生長激素基因的小豬中,一隻小母豬沒有肛門和生殖器。有一些是毫無生氣,根本連站都站不起來。其餘的則是有關節炎、潰瘍、心臟擴大、皮膚炎、視力不良或腎臟疾病等問題。
在一長串得到不可預期結果的眾多實驗中,這只不過是個早期的例子。實際上,在基因工程改造的過程裡,最常見的單一成果便是「吃驚」。
‧經科學家改造以產生一種特定酸性成分的菸草。他們想要的是:除了酸性物質外什麼都不要。不過這種植物同時也製造出一種通常不會出現在菸葉裡的有毒化合物。
‧孟山都公司將兩種不同的棉花以基因改造方式結合在一起:一種可以抵擋該公司的農達除草劑;另一種則是會自己生成名為蘇力菌的殺蟲劑。這種植物原本不應該會有其他新的屬性才對。然而,在種植這種基因改造棉花的第一年,數以萬計英畝的農地都出了狀況。在密蘇里州(Missouri),棉莢從植株上脫落;其他的則是在碰觸到應該要能承受的殺蟲劑時枯萎。在德州(Texas),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蘇力菌棉花沒辦法生成足量的殺蟲劑,還有許多的農人遇上無法發芽、生長不均衡、產量不足及其他問題。
‧將酵母菌進行基因改造以增加發酵速率的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這麼做也會使其天然生成的毒素強度增加四十至兩百倍。在這些科學家於《國際食品科技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發表的報告中,作者坦誠他們得到的結果「可能引發一些關於基因工程改造食品之安全性及可接受性的疑慮,並且開始相信許多尚未準備好要接受基因改造技術生產食品之消費者的說法。」他們也指出他們的酵母菌沒有加入外來基因,而這樣的結果只不過是源自他們加進了該酵母菌自己的多套數(multiple copies)基因。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科學家企圖要抑制馬鈴薯中的一種酵素,結果意外地增加了馬鈴薯的澱粉含量。植物學系教授克里斯‧利佛(Chris Leaver)說:「我們跟其他的人一樣感到驚訝。」利佛提到:「就目前我們對於植物新陳代謝途徑的了解,仍無法解釋為何我們的酵素會對澱粉生成有如此大的影響。」
為何那些改造有機體以期創造出一種成效的科學家們,最後卻經常得到全然不同的結果?其中一個原因是,在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的過程中有太多是我們所不了解的。另一個原因是有許多基因工程所仰賴的主要科學定律,結果都被證明是錯誤的。
為了要了解畸形豬隻、有毒菸草,或者是普斯泰毒馬鈴薯的可能肇因,我們必須先了解基因工程的流程。而那得要從DNA開始說起。
書摘二:致命流行病
貝蒂‧哈芬(Betty Hoffing),六十一歲的她在故鄉伊利諾州史克基市(Skokie)當地算是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經營了二十年的旅行社,貝蒂極具感染力的幽默感和充沛的精力,不只讓她在旅遊業界人緣很好,連在她每星期利用下班後幾小時參與的志工組織也一樣。她的身體狀況很好,從未出現過嚴重的健康問題,直到一九八九年的八月。
有一天在工作期間,貝蒂突然感到自己的左胸疼痛不已,而且一直延伸到左手臂。她的醫生認為是心臟病發作,立刻要她住進鄰近醫院的加護病房。不過兩天後,等到一系列檢驗報告出爐都說沒問題,醫生們便讓貝蒂出院回家。這很明顯不是心臟病。
隔月,她全身上下出了奇怪的疹子。隨後又開始咳嗽咳得很厲害。到九月底時,貝蒂出現到目前為止最嚴重的病徵──肌肉無力伴隨劇烈疼痛。「我連走路都很困難,要做什麼都沒辦法。」她說。她的肌肉完全失去控制。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她的手掌會緊握下顎會闔上;任何一塊肌肉都可能就這樣鎖定不動。要是正好開著車,她必須要馬上靠邊停車,等待痛苦的痙攣消退。她的醫生感到十分困惑。
貝蒂被迫離開工作崗位。在十一月中的某一天,她決定要整天待在床上。結果這一躺就是半年。其程度已經嚴重到連翻個身都痛到無法忍受──得要花上整整兩分鐘的時間。
*****
一九八九年三月的某一天,哈利‧舒爾特(Harry Schulte)這位住在辛辛那提市(Cincinnati)的天主教執事,正坐在電視機前突然聽見腦中發出像霰彈槍般的聲響。「我以為自己瘋了。」他這麼描述。他沒有瘋,而是經歷某種疾病的第一項病徵,即將讓他的生活完全改觀。
不到幾星期時間,可怕的夢魘來臨了。「我會坐在床的一側,嘗試著要坐著睡覺,因為實在是痛到受不了了。我的腳變成──要是你沒親眼看見絕不會相信──變得跟電線桿一樣粗。我的雙腳整個裂開,而且還有水滲出來。他們給我的藥量──根本沒有辦法止痛。」舒爾特最終失去了他的工作與家庭。
*****
一九八九年夏天,住在加州的珍妮‧歐布萊恩(Janet O’Brien)受到疾病侵襲。在情況最糟的時候,異常疼痛的程度讓她「連輕輕碰一下都受不了。」她說,「我掉了大約百分之六十的髮量,完全沒有力氣,而且感覺非常想睡。在不同的時間點,我會有嘴破、噁心、喘不過氣、嚴重抽筋、全身出現又癢又痛的疹子、水腫(四肢腫脹)、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衰退、書寫困難、平衡感失調、大腸急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體重增加、視力模糊等症狀,說都說不完。」
*****
那一年在全美各地,像珍妮、哈利和貝蒂一樣的病患都受到了不明病症侵襲。對很多人來說,那是連他們的醫生都從未遇見過的痛楚。有些人也經歷了皮膚硬化、認知出現問題、頭痛、對光線極度敏感、疲勞和心臟疾病。情況最糟的案例是因「上行性麻痺(ascending paralysis),會先失去腳部的神經控制,接下來是腿部,然後是腸部、肺部,最後必須借助呼叫器才能呼吸」,而導致殘廢。
醫生們也感到十分不解。在醫學文獻中沒有關於這種病的說明,也沒有任何藥物能治療或減緩症狀。更糟的是,沒有人知道這是一種流行病。症狀上有很大的差異,而且疫情已經擴散出去──醫生通常只見到單一的病例。
對於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Los Alamos, New Mexico)的醫生菲爾‧赫茲曼(Phil Hertzman)來說,情況正是如此。一九八九年十月,一名身體向來很強健的四十四歲婦人凱西‧羅莉歐(Kathy Lorio),在她突然間感覺到疼痛和其他嚴重症狀後來找赫茲曼看診。檢驗過後,赫茲曼突然發現她血液的相關數據有異狀。一般稱為嗜伊紅球(eosinophils)的白血球細胞,血液中正常含量大約是每立方公分十個。就過敏或氣喘患者來說,數量可能會上升至二百或三百,甚至五百。赫茲曼的這個病患已經破表。她的嗜伊紅球數量大約是一萬。
赫茲曼將羅莉歐轉介給聖塔菲(Santa Fe)的風濕病學家詹姆斯‧梅爾(James Mayer)。儘管梅爾沒辦法找出造成羅莉歐疼痛的原因,不過他最近碰巧遇過另一個病例,名叫邦妮‧畢夏(Bonnie Bishop),同樣也有劇烈疼痛、肌肉無力,以及血液指數極高的症狀。此外,「畢夏的手臂和雙腳都出現水腫情況,呼吸也有困難。當她想起身坐著的時候,頭部就會像洋娃娃一樣向下垂著,因為她的背部肌肉完全無法施力。」梅爾也沒辦法找出造成畢夏症狀的原因,不過畢夏倒是提供了一份她最近服用的營養補充品清單。於是梅爾便詢問羅莉歐是否有吃過這些藥品中的任何一種。當他問到左旋色胺酸(L-tryptophan)這一項時,終於找到相符的了。羅莉歐曾經服用它來幫助自己入睡。
兩位醫生打電話通知一位國際知名的嗜伊紅球專家,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吉拉德‧格立奇(Gerald Gleich)。他們告訴格立奇有關左旋色胺酸的事。可是這兩個案例不足以做出結論,格立奇這麼說。最好再等一等。結果並沒有讓他們等太久。當天就從新墨西哥州傳來第三名病例的消息,同樣是與左旋色胺酸有所關聯。格立奇打電話到位於亞特蘭大(Atlanta)的疾病防治中心(CDC),告知與左旋色胺酸的關聯性。
左旋色胺酸是胺基酸,也就是動植物蛋白質組成單位的一種。它是那些身體無法製造出適當數量,因而必須由飲食攝取的「必需胺基酸」之一。左旋色胺酸有助於生產能夠促進睡眠的血清素(serotonin)。在牛乳和火雞當中含有左旋色胺酸,正充分解釋了為何這些食物會有助於人們入睡或放鬆。左旋色胺酸是醫師或其他人士推薦的非處方營養補充品,對於「失眠、經前神經緊張、壓力過大及憂鬱症」都有幫助。由於多年來左旋色胺酸在使用上都安全無虞,因此這幾位醫師仍無法認定那就是導致三名病患身體失調的肇因。此外,三名病患都來自新墨西哥州。或許有某些當地的毒素才是真正的肇因。
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格立奇從同事那裡得知,還有其他三名住進梅約診所的病患顯然也得到一樣的病。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各地。其中一個情況非常嚴重,已經在使用呼叫器維生。而這三名病患都曾服用左旋色胺酸。於是格立奇再一次通報CDC。他告訴CDC這種疾病不僅只出現在新墨西哥州──已經擴散而且十分致命。
在此同時,《阿布奎基期刊》(Albuquerque Journal)的泰瑪‧史蒂伯(Tamar Stieber)注意到了這種神祕疾病與左旋色胺酸之間的關聯性。十一月七日,在最後讓史蒂伯獲得普立茲新聞獎(Pulitzer Prize)的第一次系列報導文章中,她描述了此種疾病和可能的病因。報導一刊出馬上湧進關心的電話:其他服用左旋色胺酸的人也都說有出現類似症狀。
文章刊載後的第四天,FDA發布「一份給大眾的重大警告」──停止使用左旋色胺酸!幾天內,全美就通報了另外一百五十四名病例。FDA於是以發出一份回收命令做為回應──所有包含一百毫克以上左旋色胺酸的非處方營養補充品都必須下架。根據FDA的證詞,之所以選擇一百毫克這個標準是「因為在當時,與病症有關的每日最低服用量為一百五十毫克。」
CDC將此疾病命名為嗜伊紅球增多肌痛症候群(eosinophilia-myalgia syndrome, EMS)。此命名的依據是嗜伊紅球的極高數量,以及嚴重的肌肉疼痛。到了十二月初,通報EMS病例已經暴增至七百零七名,其中包括一名疫情相關的死亡病例和幾位仍在調查當中的案例。時至三月底,病例數來到一千四百一十一名,其中包括十九個死亡案例。雖然CDC從找出解決方案後就已不再監控疾病的發展情況,但FDA最後的病例預估值是定在五千至一萬,死亡案例則是將進四十名。一份最近但不算完整的調查顯示,美國有一群人數大約有一千人的EMS受害者串連指出,因為該疾病而死亡的人數應該介於八十至一百二十五人。不過這個數字實在很難估算,也很難認定這些致命案例有多少程度與EMS有關。
一九九○年八月,有鑑於出現一位使用量低於一百毫克的案例染上該疾病,FDA於是將回收範圍擴大至所有含左旋色胺酸的非處方營養補充品。FDA等到將近整整一年之後,才開始下令回收一些由醫師處方開出的左旋色胺酸,像是用在靜脈輸注和嬰幼兒配方奶粉。
追蹤疫情源頭
在全日本,有供應美國市場左旋色胺酸的製造商只有六家。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後,CDC的研究人員做出結論:「只有昭和電工(Showa Denko K.K.)生產的左旋色胺酸明顯與病症有關。」昭和電工是日本第四大化學製造商,同時也是美國市場左旋色胺酸的最大供應商。
當研究人原分析昭和電工的左旋色胺酸時,「發現比其他廠商產品的雜質含量要高出許多。」在他們的左旋色胺酸裡發現了六十到六十九種的環境污染物(trace contaminant),其中有六種與EMS病例有關。雖然這些污染物十分微小,小到只占百分之○‧○一或是一萬分之一,但科學家認為在這六種污染物裡,有一種以上的物質正是使疫情爆發的起因。
昭和電工委任律師唐‧摩根(Don Morgan)的說法是:「沒有證據顯示有任何外部物質進入生產流程並『污染』了產品。製造流程都經過詳細的監控。」(9)如果這些雜質並非來自外部,那麼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什麼只出現在昭和電工的產品裡?
為了要製造左旋色胺酸,大部分的日本製造商會以一種發酵流程將特定菌株和酵素結合在一起,再將發酵後的成品通過一個濾網「瀝乾」為成品。但是昭和電工創新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他們以基因工程改造他們的細菌來大幅增加產量。然而這一項策略性的動作,卻伴隨著極大風險。
根據史丹福大學生物學教授查爾斯‧楊諾夫斯基(Charles Yanofsky)所述,當以基因工程改造方式生產「高於一般正常濃度的特定酵素和產品」時,最後可能會製造出「高濃度的有毒物質。」他說:「當你過度生產細菌中的小分子後,會為此種類型帶來許多未知數。」
楊諾夫斯基這一位生物合成左旋色胺酸領域的頂尖專家提到,在超過一般濃度的條件下,昭和電工的細菌可能產生出十到十五種的酵素和其他副產品。也就是說,要是輪到其他種類的酵素作用,就可能會產生該菌種過去從未生產過的物質。「對人類而言,一種或多種這類產物可能會是化合毒素。」由於高濃度的左旋色胺酸對於細菌來說,本身就具有毒性,為了自我防衛,細菌可能會製造某種酵素來改變左旋色胺酸。無論如何,自此就有某種新物質出現在昭和電工的產品當中。
生物科技警報
基因工程改造或許是致命性EMS流行病成因的可能性,對於新興的生物科技產業造成相當的威脅。如果消費者將可怕的病癥與這項新的科學連結在一起,該產業可能得花上好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贏回大眾的信心。最起碼,新的法規可能會迫使他們要將產品送交一直以來避之唯恐不及的昂貴安全試驗。
然而消息開始傳開來。一九九○年七月十一日,《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公開一項首次提及昭和電工基因改造細菌的研究報告。事實上,該公司在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也就是流行病侵襲的幾個月前,發表了一種名為五號菌株(Strain V)新型基因改造細菌。
八月十四日,《新聞日報》(Newsday)登載一則標題為「基因工程瑕疵造成中毒死亡」的報導。文章中引述了麥可‧奧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lm)的話,他是明尼蘇達州衛生部(Minnesota Health Department)流行病學家,同時也是當月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一篇關於EMS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他說:「五號菌株是為了要製造更多的左旋色胺酸,結果出了問題。這很顯然會引發基因工程的爭論。」《新聞日報》的文章激起其他許多報刊也開始把EMS事件視為基因工程問題進行相關報導。
為了抵擋這股反生物科技情緒的潮流,該產業依靠的是一位往後年復一年都仰賴的發言人──FDA。在八月底《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FDA天然產品及測試設備部門的山姆‧佩吉(Sam Page)提到:「奧斯特霍姆這種的『散布歇斯底里』的行徑實在該死。現在問這個問題:到底跟基因工程有沒有關係?還太早──應該要考量對該產業的衝擊。」
奧斯特霍姆予以反擊:「任何一個人看到這些數據,都會做出相同的結論……我想FDA不這麼做的原因,是害怕管理局受到牽連。」
據該篇文章所述,FDA早在幾個月前就知道受污染的左旋色胺酸是由基因改造細菌所製造,但卻向大眾隱瞞這項資訊,「顯然是希望不要聲張,直到他們能確定那與疫情爆發有關為止。」
不論奧斯特霍姆的評論是否對生物科技產業造成任何損害,他共同參與的研究卻在無意間給了GMO擁護者一個解釋這種流行病的說法,一直到今天他們都還在使用。就在五號菌株發表後沒多久,昭和電工又再次修改左旋色胺酸的生產流程。該公司降低了濾網中碳粉的含量,從每一批二十公斤減少至十公斤。
碳濾網的作用是要過濾掉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昭和電工的主管宣稱,使用十公斤的碳量依然能夠生產出符合美國藥品標準的產品:純度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五以上。但是,改變規格有可能讓致命的環境污染物穿過濾網。因此新的論點為:錯不在基因工程,而是濾網的變更。
這個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顯然是為了要挽救生物科技產業的名聲,讓基因改造食品及營養品能夠不必經過安全試驗就持續在市場上販售。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對立假設,看看那是否有足夠的理由讓FDA置身事外。
書摘一:哪裡會出問題──部分清單
在一九八五年,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豬被加入了會製造人類生長激素的人類基因。科學家的目標是要開發出一種生長速度更快的豬。結果得到的簡直是一場畸形秀。「這種有著全身硬毛跟開闊大嘴的動物,看起來跟我祖父在農場養的豬完全不一樣。」《聖路易郵電報》(St. Louis Post Dispatch)記者比爾‧蘭博瑞(Bill Lambrecht)這麼描述。在第一窩具有生長激素基因的小豬中,一隻小母豬沒有肛門和生殖器。有一些是毫無生氣,根本連站都站不起來。其餘的則是有關節炎、潰瘍、心臟擴大、皮膚炎、視力不良或腎臟...
目錄
推薦
前言
第一章 來自海外的一課
第一次震撼
燙手山芋
媒體大爆發
亂箭齊發,無力招架
合法漏洞
輿論之戰
有利於企業的科學
皇家學會的反擊
終於……追蹤研究仍未完成
跟著鈔票走
〈鵝的智慧〉
第二章 哪裡會出問題──部分清單
從DNA說起
基因工程並自然繁殖的延伸
其他未知數
案例研究:抗農達黃豆
安全性評估真的把關了嗎
〈牛的智慧〉
第三章 打翻的牛奶
評估FDA的評估
牛乳中的荷爾蒙
牛乳中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全球對於加拿大揭露真相的反應
企業對政府的影響
喝牛奶
〈牛與豬的智慧〉
第四章 致命流行病
追蹤疫情源頭
生物科技警報
推諉卸責
流行病前期案例的爭議
早期病例的誤診
有人不願意合作
FDA出庭作證
現行法規能夠核准左旋色胺酸
〈松鼠、麋鹿、野鹿、浣熊與老鼠的智慧〉
第五章 產業為重的政府
FDA的政治科學
爛掉的番茄
混亂的議程、問題與人員
熱馬鈴薯的神奇變化
數據精確且完整嗎
生技產業如何影響政策
溫和的異議
政府推波助瀾的結果
〈老鼠的智慧〉
第六章 過敏看運氣
過敏原的轉移
星鍊休克
難以捉摸的過敏試驗
還有沒有其他蘇力菌作物會引發過敏
〈消失的雞隻〉
第七章 與媒體角力
強取電視台
坑殺報社
你說番茄,我說「不再是了」
銷毀雜誌
阻擋出版社
蝴蝶戰爭
生物科技找來的典範
隱藏食品安全問題
阻礙消費者的選擇
〈改變的老鼠〉
第八章 改變你的飲食
改變心靈的食品
如何避免基因改造食品
基因改造添加物、烹調助劑、維生素和酵素
非GMO標籤代表什麼意義
有機是否表示非GMO
糧食供給端的基因工程
到餐廳吃非GMO食品
〈奇怪的交易〉
第九章 你可以這麼做
做出改變,讓你的聲音被聽見
地區行動
未討論的部分及其原因
結語
【附錄A】快速分辨基因改造食品
【附錄B】源自基因改造有機體的酵素
推薦
前言
第一章 來自海外的一課
第一次震撼
燙手山芋
媒體大爆發
亂箭齊發,無力招架
合法漏洞
輿論之戰
有利於企業的科學
皇家學會的反擊
終於……追蹤研究仍未完成
跟著鈔票走
〈鵝的智慧〉
第二章 哪裡會出問題──部分清單
從DNA說起
基因工程並自然繁殖的延伸
其他未知數
案例研究:抗農達黃豆
安全性評估真的把關了嗎
〈牛的智慧〉
第三章 打翻的牛奶
評估FDA的評估
牛乳中的荷爾蒙
牛乳中的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全球對於加拿大揭露真相的反應...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