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新的東西,想要更加便利的生活。
應該是想要才會買啊!應該是必要才會備齊啊!
結果,這些東西,幾乎一次也沒有用到……
為什麼當初如此想要物質的享受呢?
我發現,自己過去跟本是過著用「加法」計算的生活啊……
當生活發生巨變時,人們該如何自處?作者橋田壽賀子以本書的六大章節來分享自己的生活觀點和一生波瀾壯闊的人生故事。生命有時很傷痛,但本書給了最無私的撫慰。
◎ 深切反省「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必要!」越發達的社會只是人與人關係淡漠的「無緣社會」,擁有的只是身外之物,但是自動販賣機、電梯、汽車、微波爐……真的有擁有的必要嗎?
◎ 「站著半張、躺著一張榻榻米的生活法」如果經歷過戰爭,看到人們死去的樣子,就會感恩於現在能過著細細品味小小幸福感的生活。為什麼當初如此想要物質的享受呢?
◎ 「能滿足眼前的生活就行」東北地震災民說的話給人啟示,今晚能安睡、吃一頓熱食就別無所求了。人偶爾需要好好想想自己的欲望是不是已經超出了「個人能耐」。
◎ 再次發現「謝謝」這句優美的話 困境中感受他人的善意,重新發現不可思議的心靈連繫。打開心扉、連結在一起,才能體會到一生當中最快樂的體驗。
◎ 「修護家人之間的關係」原本已經成了有血緣的陌生人,一場大難讓四分五裂的家庭,再度合而為一,家才是一個人的根。
◎ 「遭逢逆境時刻,更加奮力向前求生」從日裔巴西人、日裔美國人逆境忍耐開拓命運的故事,分享煩惱也沒有用的觀點,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努力,終會等到轉機。
走過日本二戰前後的貧困卻心靈富足的歲月、歷經日本高度經濟發展乃至泡沫化的過程、從失落的十年到東北大地震的毀滅性災難,橋田壽賀子這位日本國民劇作家總是以戲劇反映時代的良心。而經歷過這次大災害與核能電廠爆炸的問題,人們終於開始注意到她放在《阿信》劇作裡的訊息,也就是「現在的富裕難道還不夠嗎?」與「知足」的議題,而體悟到「簡樸」是最好的答案。
書籍重點
現代人不斷地追求「滿足」,而卻忘了「知足」
真正的富裕,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能放下多少!
歷經一連串人生困境、泡沫經濟和東北大地震……日本最著名的劇作家橋田壽賀子,從貧窮的公寓生活時代,就一直撰寫劇本到現在。她用五十多年貼近社會脈動的透徹眼光,看盡了生命的蒼涼和喜悅,最終體悟到人類是一種隨著富裕而愈來愈走入孤獨的動物。
因此,分享「橋田壽賀子流」的知足思考,捨棄「加法」的生活,大膽丟掉真的不需要、失去也無妨的東西,去過「減法」的生活。滿足欲望,不再是人生唯一的選項。「減法」的知足生活智慧,不再需要盲目地用物質享受來填補心靈,才能讓你真正快樂!
作者簡介:
【日本著名劇作家】橋田壽賀子
西元一九二五年生於韓國首爾,從日本女子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進入松竹電影公司,於一九五九年轉任自由劇本作家。一九六六年與TBS電視台製作人岩崎嘉一結婚。
由NHK電視的《鄰家的草坪》、《夫婦》、《女宰相記》、《生命》展開一系列劇本的寫作。
其中一九八三年播出的《阿信》佳評如潮,亞洲國家的各大電視台也陸續播出。
一九九O年開始播出的《冷暖人間》也造成大轟動,並且持續播放至今。
還有,二OO五年NHK電視播出的《春與夏》,描寫遠渡巴西的日本移民。
二O一O年TBS播出的《九十九年的愛、日裔美國人》,描繪移民美國的日本人,遭到殘酷的命運捉弄,還是沒有失去希望的奮鬥軌跡,因而引起跨世代的感動。
曾經獲得NHK廣播文化獎、菊池寬獎、紫綬勳章、勳三等瑞寶章等。
著作有《夫婦的格式》、《一個人.最好》、《夫婦的覺悟》、《阿信的幸福》(天下雜誌日本館出版)等。
譯者簡介:
呂美女
西元一九五七年生,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著有:《一個人.最好》、《夫婦的覺悟》、《阿信的幸福》、《稻盛和夫的哲學》、《活到一百歲活力飲食法》(天下雜誌日本館出版)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人
柯華葳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韓良露 南村落總監
廖輝英 知名作家
名人推薦:推薦人
柯華葳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韓良露 南村落總監
廖輝英 知名作家
章節試閱
◎前言──「加法」的生活,已經結束
今年的春天來得晚。我所居住的熱海地區,一直到了四月,櫻花總算開始開花了。
當新聞播報櫻花開花的消息,「啊!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境中,花都會開的!春天真的來了。」我感動到全身震抖、身體都縮了起來!今年的櫻花應該很美吧!
望著花草樹木,就能體會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
然而,發生在二O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東北大地震,震度達芮氏地震儀九.O級,更是讓我見識到大自然力量的恐怖與不可抗拒,雖令人討厭、卻也不容輕忽怠慢。地震與隨地震而來海嘯,加上核能電廠爆炸引起一場大災難。也讓人落入「接下來的日本,會怎樣呢?」的不安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已過了六十五年,沒想到日本會再度落入這樣的大災難之中……這也是畢生未見的國難,我想我們必須從當中學習教訓。不這麼做的話,將無法撫平那些失去安穩生活的罹難者與災民的痛苦。接著是我個人的想法。從今以後我們更應該盡力追求「知足」,也就是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態度才對吧!
到目前為止,日本人在經濟成長與泡沫經濟當中,一直抱持着經濟富裕就代表幸福的錯覺。因此,心中具有強烈、貪婪的慾望,與只想要謀求私利的「人類的業障」,不斷累積至今。說起來也很合理。戰後,日本從物質全付之一炬的情境中起步,因此,最優先的目標就是,擁有豐富的物質。
日本人的忍耐力與勤勞,逐漸讓經濟有了起色,最後成了富裕的國家。但是,凡事只追求「滿足」的我們,對現狀卻永遠不滿足。一度獲得的東西,就抓得很緊,絕對不想放手吧?
日本已經如此富裕,但是好像反而丟掉了某些重要的東西。因而才會導致家庭崩毀、人心冷漠、欠缺大家相互扶持、協助的智慧吧?
真正的幸福是什麼?真正的富裕是什麼?
我想,今後我們應該捨棄「加法」的生活,大膽丟掉真的不需要、失去也無妨的東西,過「減法」的生活。因這次的大災難,才讓我發現,我自己一直用加法在過生活。物品不是因為想要才買嗎?不是因為必要才備齊嗎?結果身邊有好多東西,我幾乎是一次也沒有使用過呢!還有,因為大家都這樣做,如果自己不跟進,是不是很差勁?這樣的心理或許只是虛榮吧!
其實,我一直過著與簡樸相去甚遠的生活。我做了多麼愚蠢的事啊!連自己都生氣了。我並非在反省,只是到現在我都已經八十六歲了,但我的人生當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過著浪費生活。這讓我感到羞恥罷了。
因為大地震我才開始體會到某種危機感。因此,我們才得到機會,留意到人應該用「減法」來過生活吧!
我認為:簡樸最好!
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如果這本書能成為讀者留意此概念的契機,「減法」對讀者們有所助益,將是我的榮幸。
◎深切反省「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必要!」
一回也沒搭過的家庭用電梯
過去的日本人一直過度追求性能更高、更方便、更貴重的東西,因為我們處於富有的時代。但是,現在就沒有那麼好的光景了。因為這次的地震災害,國民必須過更「精簡」的生活才行。未來政府必定會呼籲大家更加節約用電,因此必須先養成節省、不浪費電力的習慣才好。
話雖如此,我現在也在深切自我反省以下幾個問題。包括建造有很多客人來訪時,可以給客人居住的客房,為了將來工作上的需要增闢的空間、接受建議「萬一哪天需要坐輪椅時」建造的家庭用電梯。
然而,這些設備到目前為止,一次也沒有使用過。
當時,只因為將來如果坐輪椅,上二樓時就有搭乘電梯的需要,於是沒有多加考慮就答應增設。問題是,我們平常就該想著「我根本不想坐輪椅」,然後努力運動、鍛鍊身體,當時應該這樣想才對啊!
真的,我做了多麼浪費的事啊!
根本不需要自動販賣機
到現在,自動販賣機還在日本各處運營。為了讓人二十四小時都買得到商品,商品必須保持冷藏、或保持熱的溫度;為了讓人看得見,晚上更是燈火通明。日本全國各地的機器設備量非常多,很容易想像得花費多麼龐大的電費。
為什麼非得在販賣機買東西不可呢?到商店買飲料,冰在家中的冰箱裡,然後取出來喝,這樣不就行了嗎?對我這個幾乎不曾利用自動販賣機的人而言,只有滿肚子疑問而已。
日本人開始用自動販賣機銷售罐裝飲料,是在一九六七年。此後,自動販賣機數量伴隨著核能發電的三成發電量,急速增加。
我個人非常贊成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所提出的言論,我們不需要自動販賣機。還有,只因為沒人破壞裝有現金的自動販賣機,就能說自己是個安全的國家嗎?
◎培養「知足的心」,需要什麼樣的智慧?
尋找活下去的「芯」吧!
此時的日本有必要體會所謂的「深淵」,無論是物質或精神方面,都需要徹底去體驗。
為了喚醒向新事物挑戰的勇氣或危機意識,我們也應該這麼做。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先找回已經遺失的「芯」。所謂的「芯」就是東西的中心的「芯」,也就是核心的部分。一支蠟燭能輝煌照耀,主要就是有最重要的「芯」。沒有「芯」的蠟燭,即使靠近火也不會燃燒,只會熔化而已。
我們一定要當個有芯的蠟燭才行。我必須承認,眼前沒有芯、也就是沒有支撐生命的基盤,無法點燃生命之火的人,好像還是很多。如果我們無法利用這次大地震的時機,找到每一個人賴以生存的生命基盤,日本將會因此衰弱不振,走向滅亡。
讓年輕人在集體生活中自我鍛鍊
要找回「芯」,每個人都有必要努力想要改變自己,讓新的自己覺醒過來。話雖如此,我想人類幾乎不想改變自己,長期習慣所累積下來的個性,已經變成像本性一樣的東西了。
在此,我特別要推薦的方法是,應該讓即將成為大人的青少年,跟與自己生於同時代的人過集體生活,讓他們從事自我訓練。人類必須透過集體生活學習生存技巧,也才能了解別人的思想與心理。
對那些出生在如此富裕的時代、核心家族中生長、人際關係少的孩子而言,我認為父母有必要用半強迫的方式,把他們放進團體裡面生活。
我本身就是個被溺愛的獨生女,在家裡不用幫忙做任何家事,只顧著讀書、我行我素地長大成人。直到進入女子大學的宿舍過著共同的生活,才學會過去從未做過的煮飯、洗衣服、清掃等一竅不通的家事,這對我未來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幫助。一邊領會、一邊發覺新的自我,也因此鍛鍊出柔和的精神。
如果擁有類似這樣的集體生活經驗,我想,就可以讓社會產生更多人性裡具有「芯」的年輕人。
能滿足眼前的生活就行
現在,正是我們應該感激物質,追求「知足」、「節制消費」所謂符合自己的幸福的時候。所謂的「知足」是指,滿足於現狀的心,只要不產生新的不滿,就可以一直以滿足的心情生活下去。了解自己身心的需求程度,不去要求更多的東西,就可以生活得很富裕。
《阿信》很容易被歸為從前的貧窮、奮鬥故事。的確,我一路都在強調這個重點。我真正想傳達的其實是這兩件事:「日本人已經夠了,不需要比現在更富裕了吧?」「接下來,何不試著考慮,過符合自己的生活呢?」
「還想要、還想要」的慾望,絕對不會為人類帶來幸福。我想傳達的,就是這樣的訊息。過去的日本有這樣的人,過著符合自己的生活。當初我想把這種訊息,放進電視劇當中。
留意到災民說的話
從小就活得很辛苦的阿信,成功經營超商事業,並且將經營權交給次子。但是想要拓展事業的次子,卻與認定「這樣已經夠了」的阿信形成對立。問題是,這個次子的家庭內部,也因夫妻關係不好、孩子們四分五裂,處在富裕中崩毀的前夕。
之後,阿信的家人都疏遠她,幾乎沒有可以與她起共鳴的人。這也是「富裕的日本」現狀的表現。
經歷過這次大災害與核能電廠爆炸的問題,我留意到一件事;大家終於開始注意到我放在《阿信》裡的訊息。也就是「現在的富裕難道還不夠嗎?」與「知足」。
事實上,我也收到很多第一次看到《阿信》的年輕觀眾捎來內容如「對慾望強烈的自己感到羞恥」、「透過阿信看到日本女性的本質」的信。
當我們追求符合自己的生活時,重點就在發現重視物質的「減法」生活方式。換句話說,至今一直追求「加法」生活方式的日本人,從現在開始必須改成減法才行。
前面的話說得好像很偉大,我自己也曾經過著只有加法的生活。經過這次大地震的經驗,我才開始對自己的心下指令,經常提醒自己要過減法的生活。
這次大地震讓我覺得必須加強「知足」的原因,在於災民那種「能夠被救活命就很好了」、「能洗個澡就滿足了」的姿態。當然,日後他們還是會面對各種生活需求,還是會產生一些不安的感覺。
但是當他們處在這種困境,無論面對什麼問題,還能夠想著,自己現在是最幸福的,真讓我打從心裡感動。
教孩子擁有「知足的心」,是父母的任務
我認為,如果付不起房屋貸款,也不用全家自殺,而是賣掉大房子搬進較小的公寓居住,一切從零開始,這才是真正勇敢的強人吧!強迫孩子進名校只是父母親的虛榮,讓不想讀書的孩子去挑戰別的事物,不是更好嗎?
喜歡下廚做料理的人,不妨就讓他停止學業,專心學習廚藝,人生當中有許多樂趣可尋呀!那些只希望孩子擁有高學歷的父母,只是想把自己的價值觀強行灌輸給孩子罷了!
「知足」這個語詞相當老舊,如果處於戰時或許還可以通用,但是對現代的年輕人而言,或許已經是無法通用的概念了吧!現在人的想法是,想要的東西就要拿到手啊!再說,自從懂事以後,身旁就環繞著滿滿的物質,處於隨時隨地要什麼都可以入手的環境,因此距離知足的心境也愈來愈遠了。
如果把這次災難歸於命運,日本人就會停在原地、無法前進。如果我們無法活用這次大地震學到應有的教訓,對日本人而言只是不幸。
要做到這樣,只有靠父母親的教導,問題是父母們或許也不了解。
如果是這樣,就得請出祖父、祖母了。無論如何一定要教好孫子們。
認為平凡很好、追求符合自己的幸福的人一定也了解「知足常樂」才對。
「有始有終」、「節省」、「簡樸」……。
上述語詞看起來好像都是古老的價值觀,其實無論是處於有錢、沒錢的情況,只要沒忘記這些精神的人,我認為才是真正優美的人。
◎前言──「加法」的生活,已經結束
今年的春天來得晚。我所居住的熱海地區,一直到了四月,櫻花總算開始開花了。
當新聞播報櫻花開花的消息,「啊!不管在什麼樣的情境中,花都會開的!春天真的來了。」我感動到全身震抖、身體都縮了起來!今年的櫻花應該很美吧!
望著花草樹木,就能體會大自然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議。
然而,發生在二O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東北大地震,震度達芮氏地震儀九.O級,更是讓我見識到大自然力量的恐怖與不可抗拒,雖令人討厭、卻也不容輕忽怠慢。地震與隨地震而來海嘯,加上核能電廠爆炸引起一場大災難...
作者序
推薦序
紀念喧囂塵上的世界末日之說
柯華葳
橋田賀壽子女士又出書了。有感於二○ㄧㄧ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對日本人生活造成的影響,想到日本也有這麼慘的一天,特別是福島核能電廠事件顯出日本處理危機應變能力的缺失,橋田女士說話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經濟奇蹟,讓百姓安穩度過數十年,也帶出新世代的生活方式,即使經濟衰退,日本人保持一定水準的生活。回想自己八十多年的歲月,一路走來,橋田女士反省,寫下生活的智慧言語。
由唐山大地震、印尼海嘯到311東日本大地震,我確信人非常有適應能力,尤其311地震時,全世界閱聽人透過媒體,看到日本災民不呼天搶地的淡定和對大災難的接受程度,都表佩服。橋田女士在書中提到,當天東京地區停電,許多人必須走路回家,一群一群人,走好幾個小時,一路聊天,互相鼓勵,事後成為互有聯絡的好朋友,都是患難見真情的感人故事。但如何在災難中生活,顯然不是我們看到的那麼容易。先人說,由奢入儉難,我不願意直到發生災難,我們才從中學到踏實的生活。因此借鏡日本人的經驗,開始 「減法」 的生活,是讀橋田女是這一本書的目的。
書中,橋田女士以日本人的堅忍勉勵日本讀者。她特別提到日本人經歷過的苦難,如珍珠港事件後,在美國的日本人被集中在加州不毛之地曼贊納,以為隔離和示警。當地風一吹,滿口沙子,但慢慢的,他們將沙地變綠洲,創立學校、種菜、蒔花。這樣的毅力,今日的世代是否還有? 橋田女士提到一些我們在生活上習慣的設施,如全年無休的便利商店、一堆需要電力才能啟動的工具,如電腦、電視、電鍋,所有 “電”器用品等,一旦失去,人是不是會徬徨無依?雖有人設計救生包,但又能撐多久?
在氣候不定,甚至變化極端的時代,橋田女士鼓勵全家一起想想,哪一些事情是沒有電力還可以做的?哪些東西是用錢買不到的?這好重要。想想溫暖的家人關係、鄰居彼此照顧,團結一致不就是支撐我們走到哪裡都可以生存的力量? 真的不要等,趕緊修護有嫌隙的家人關係才是首要。而在學校裡,我們除了加強災害預防的教育外,也需要學習如何在災難中生活與生存。此外,整理手邊一堆 「總有一天用到」 而購買和囤積的各種物品,也是一種學習,學習減法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善人類,包括自己正大幅度、迅速地傷害自然環境,改變氣候的生活習慣,可能更是面對無常氣候的關鍵。這不是危言聳聽,只是要求自己簡樸地與大自然一起過每一天,不論是好天或是歹天。
柯華葳寫于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紀念喧囂塵上的世界末日之說。
(本文作者為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替物慾瘦身、讓人心回暖,重新省視生命的價值
廖輝英
二○一二年歲末,在計程車上聽到廣播節目插播的房地產廣告,主訴者設定為台大人、兒子目前成為他的學弟,兩代精英,當然要住台大附近的豪宅──這是最標準的菁英訴求廣告,正如眼前包圍著我們的眾多「生活」資訊:女人要買名牌包,而且是新台幣二十萬元以上起跳;日子必須過得像公侯伯子爵等貴族,不是跑趴便是辦趴,不然也得側身世界名牌精品秀,讓人將價目掛在衣裝上,看看總價值多少!男人嘛,要比就比豪宅、座車和身家,屋大車貴等同這輩子的成就,人生的價值全看物業多少、地段在哪。
也不過這幾十年的事,商人呼風喚雨、媒體裝瞎附和,最後全體社會價值定於一尊:唯金錢是馬首,人人往唯一一條路上擠,愈擠貪念愈大、樹敵愈多,不知不覺在身上、心上都增加許多馱起來異常吃力的負擔;人變得刻薄、算計、貪婪、不安、焦慮,日子又怎可能輕鬆適意?
物慾是至今為止、長大最快速的怪物。而且它們擅長玩主客轉換易位的把戲,初時人以為自己買下就是擁有它們;某一天,卻發現自己竟然因為要維持它們而必須費盡心力、幾乎像是被它們給壓著打一般;而且一不小心沒算計好,景氣翻轉,居然在剎那間莫名其妙頓失所有!富可敵國雖然所在多有,但這些年,我看到最多的是景氣好時投資的辦公大樓或出租豪宅帶來可觀收入;可是景氣一差,卻馬上因貸款或利息而陷入週轉不靈、必須變賣甚至放棄物業的窘況。而股市浮沈、一個大起落淹死多少英雄好漢,更是令人驚心!要照應物慾所架構起來的財產真的是非常耗費心力的一件事!其力道甚至足以折損一個人的生命或人生所有喜樂。
有道是:用得到的才叫錢。不是假道學勸大家不要追求財富,而是得及時反思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是何樣貌?如果財富能豐富自己和別人的生活,那是很好的事;問題是,人躺下一張榻榻米,坐著只需半張,所需不多、能用有限;但人生苦短,「老」這種事,不是慢慢來到,而是突然掩至,讓人措手不及!在此之前,如何及時領悟、開始過適合自己的日子,那才是王道。
現年八十八歲、寫過「阿信」等膾炙人口的連續劇劇本,至今仍執筆不輟的著名劇作家橋田壽賀子女士,在日本311 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直指日本人太過富裕的生活缺失,力倡減法人生、過自己適合的生活(簡樸生活)的智慧建言,雖然不完全都是首創學說,但由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及311大劫、以及短期內六易首相的動盪政局等種種災難的老前輩,針對日本社會的針砭之言,的確具有醒世作用。
反觀我們國內,近年來充斥著許多比日本更不健康的風氣,諸如趨炎附勢、物化女性、鼓吹奢華之風、打壓貧窮、激化階級對立等,也襯托出本書作者橋田壽賀子這些點撥之言的可貴處,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非常值得大家省思。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
推薦序
堅毅與簡樸
韓良露
在二○一一年,日本發生了311東日本大地震,以電視劇《阿信》廣為人知的劇作家橋田壽賀子立即回應這件重大悲劇,寫出了一本書針對自我與社會生活的反省,提出了「簡樸最好,減法生活術」的觀念,來淨化與提昇福島災難後日本人民的生活意識。
對了解橋田壽賀子女士一生的人,看到這位今年高齡八十八歲的作家一生工作不懈、自律甚嚴,在我心目中,她幾乎就是堅毅的代名詞。每次讀她的書,都讓我覺得自己該好好反省,例如她從五十歲開始學游泳,三十八年來天天游泳,還做肌肉鍛鍊,就是為了要保持健康與體力,才能從事需要大量體力與耐力的連續劇本寫作。像她寫作的TBS的連續劇《冷暖人間》,就從一九九○年一直播出至今。
這位出生於一九二五年,歷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艱困生活的她,早年的人生並不順遂,三十四歲才初露啼聲成為自由劇本作家,而在一九六六年,當時女人二十五、六歲成婚都已嫌晚了,而她竟然有辦法、有勇氣在四十一時結婚。婚後她還和先生過起每週分居、週日相聚的分偶生活。平常她在熱海的別墅寫劇本,先生在東京上班,週末才在熱海相聚。而令人遺憾的是,當她先生退休後,和她一起在熱海朝夕相處的時間卻很短,在橋田壽賀子六十四歲時,她先生就離開了她,但在《簡樸最好》這本書的前言中,讀者才知道,二十四年來,她一直持續種植著丈夫生前打造的、最愛的鬱金香園,做為她紀念先生的象徵。
做什麼事都這麼持續堅持、努力且相信自我磨練、奮鬥、向上、向前走的橋田壽賀子,卻在日本311東日本大地震與福島核災後,痛定思痛,認為支持她這樣的人和日本社會走過戰敗低潮的信念是不斷的加法生活,即個人更多工作、開更多公司、建設更多、更加刺激消費、社會經濟更成長,以為追求更多、擁有更多、消費更多,人生一定就會更安全、更幸福,但一個超級地震的天災海嘯加上人為的核電廠的輻射災害,卻提醒了橋田壽賀子,加法的人生並不能為她自己及日本社會帶來幸福,反而帶來了更多的危機。
橋田壽賀子的人生,幾乎就是日本戰後經濟奇蹟與社會高度成長的代表。她見證了整個日本戰後歷史。如今,這位八十八歲的老人並不只想沉默安享她富裕而顯達的晚年(她得過日本許多重要的文化獎、勳章等等),而是站出來發出沉痛的時代之聲,大聲告訴日本社會,不僅她錯了,而且整個日本社會都走錯路了,她希望以老人家的生活經驗與智慧提醒較年輕的世代,日本必須改變生活的態度、方式和價值。
橋田壽賀子對個人的反省,小至她不該為了避免晚年爬樓梯,在二十多年前(也是日本經濟高度繁榮的八十年代)於自家的別墅裝了一台二十多年來從未使用、卻必須年年維護和不時更換零件的電梯;以及日本社會大量使用自動販賣機,浪費無數電力的國民生活,才造成了日本大量依賴核能發電的現象(日本擁有五十四座核子反應爐,數量僅次於美國與法國)。
在反省當今的危機時,橋田壽賀子也回顧了她八十多年的一生。她這個世代的人,見證過物質的貧乏、戰爭的饑饉與戰後的困苦,但在什麼都缺乏的時代,日本人卻擁有對抗逆境的希望。反觀今天什麼都有的時代,卻反而要面對絕望。也因此,橋田壽賀子提出建言要日本人回頭看看簡樸的價值,從簡樸生活的實踐中,找回日本人新生的價值。
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像橋田壽賀子這樣的智慧老者,亦是時代的文化財與人間國寶,一九四五年日本人面對的是武力擴張的失敗,二○一一年面對的卻是電力擴張的毀滅,日本人如何再站起來?恐怕真的只能靠減法,而不是加法了。
(本文作者為南村落總監)
推薦序
紀念喧囂塵上的世界末日之說
柯華葳
橋田賀壽子女士又出書了。有感於二○ㄧㄧ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對日本人生活造成的影響,想到日本也有這麼慘的一天,特別是福島核能電廠事件顯出日本處理危機應變能力的缺失,橋田女士說話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經濟奇蹟,讓百姓安穩度過數十年,也帶出新世代的生活方式,即使經濟衰退,日本人保持一定水準的生活。回想自己八十多年的歲月,一路走來,橋田女士反省,寫下生活的智慧言語。
由唐山大地震、印尼海嘯到311東日本大地震,我確信人非常有適應能力,尤其311地震時,全世...
目錄
推薦序 紀念喧囂塵上的世界末日之說 柯華葳
推薦序 替物慾瘦身、讓人心回暖,重新省視生命的價值 廖輝英
推薦序 堅毅與簡樸 韓良露
前言 「加法」的生活,已經結束
第一章 過去認為,生活會一直像現在這樣
◎改變生活意識的日子
走出郵輪回到家/託下船後的「暈陸」之福,對地震毫無感覺
暖爐上的茶壺落地、書架倒了/差一點就遇上紐西蘭大地震
◎萬物皆有極限
「這可是實際發生的事實?」/現在總算知道,核能電廠爆炸時的恐怖
沒有核能發電的時代,難道真的不方便?/那時,家人的關係很親密
浪費電力改變了國民的生活/根本不需要自動販賣機
◎不浪費電的節能技巧
體驗有計畫的停電/完全電氣化,萬一停電就非常不方便
至今仍使用黑(傳統類比)電話的原因/今後也不會用個人電腦/沒有「微波爐」也能吃到美味食物
◎深切反省「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必要!」
一回也沒搭過的家庭用電梯/為了保持健康,持續三十年的晨泳
鍛鍊筋骨,上、下樓梯都用雙腳走/沒用到的數台冰箱與IH電磁爐
閒置的烤肉爐具與伴唱機器材/雖然我曾想要裝置太陽能系統
第二章 我們忘卻「知足的心」
◎為什麼當初如此想要物質的享受?
一味地以致富為目標/認定能買就是福的一九五O、六O年代
直到自己寫的電視劇上演,才買電視機/誰都記得「家裡第一天有電視的情景」
拿到汽車駕照代表社會地位/我停止開車的原因
◎富裕有時也會帶來不幸
尾隨經濟不景氣而來的大災難/外國旅客銷聲匿跡
再怎麼不景氣,日本還算是富裕、和平的國家/當財富膨脹到超出「個人能耐」的時候
經濟繁榮的三十年前,生活步調更緩慢/手中已經有了,還想要更多
◎追求「符合自己」的幸福
「站著半張、躺著一張(榻榻米)」的生活法/工作與生活,在一個屋子裡就夠了
放置丈夫牌位的佛壇,也是我的「最終住所」
第三章 從消費生活轉向簡樸生活
◎因物資不足才回想到的事物
因石油危機囤積衛生紙,那四十年前的往事!/二次大戰時,食物都有樟腦的味道
遭遇空襲,坐落在堺市的老家面目全非/飢餓中吃到「御荻」的美味!
◎培養「知足的心」,需要什麼樣的智慧?
尋找活下去的「芯」吧!/讓年輕人在集體生活中自我鍛鍊
如何在貧富差距大的社會中,培養富裕的心情?
大家普遍不奢侈的時代/謹記對錢財的感恩心情
能滿足眼前的生活就行/災民說的話給人啟示/教孩子擁有「知足的心」,是父母的任務
第四章 不互相支援,人類將無法生存
◎喚回感恩的心
重新發現「謝謝」這句優美的話/承受衝擊、失去寫作能力的原因
擁有痛苦經驗的孩子,是日本的「希望之星」/井然有序地排隊是日本人高尚的品德
◎不忍心說日本是「無緣社會」
花好幾小時走路回家的人/「歸宅困難者」之間,不可思議的心靈聯繫/打開心扉、連結在一起
◎一生當中最快樂的體驗
住在浴廁、廚房共用的公寓,還是充滿夢想/第一次看到自製的優酪乳
在不同的導演手下修練劇本/辛苦修改的對白,一句也沒用到
邂逅生涯中的戰友/因為生活太便利,導致人情淡薄/信件和電話,可以感受到溫暖的人際關係
第五章 修護家人之間的關係
◎四分五裂的家庭,再度合而為一
停電時,家人自然會對話/為了省電,全家一起吃晚餐吧!
從來不曾如此擔心家人的安危/過了二十歲,孩子就屬於社會/長大成人的孩子,不可再給他錢
◎父母的想法,勿強迫灌輸給孩子
母親想用自己的方法教育我/朝鮮神宮的廟祝為我取名壽賀子
由京城回日本時的學校霸凌/為逃離母親過剩的愛,就讀東京女子大學
宿舍生活痛苦,但學到生活技能/母親因為憤怒,剪破我的被褥/姨母救了我
◎再次感謝夫妻關係
如何保持夫婦間良好的關係/不管到幾歲,男人還是喜歡被稱讚
外子的口頭禪:「請跟我離婚!」/一封來自巴黎、令人吃驚的信
第六章 遭逢逆境時刻,更加奮力向前求生
◎日本人是對抗逆境的強者
一介女子,經常投宿青年旅館/旅行所見的日本風景,刻在心中/移民在逆境中忍耐,開拓命運的足跡
◎描繪戰爭悲劇與家族關係的故事
在大地扎根,家族合力存活至今的日裔巴西人/日本人的強項是團結一致、彼此協助
「煩惱也沒有用」/土地被奪走、還被關進集中營的日裔美國人
在貧脊的土地上耕作,用自己的力量改變集中營生活/打起精神全力工作,等待時機
◎如何把日本人的精神編進劇情中
不做採訪,從徹底調查資料著手/將自己的體驗也融入戲劇中
劇本交出去之後,就放手不管/只有對白部分,我會堅持
〈後記〉 用錢買不到的東西
推薦序 紀念喧囂塵上的世界末日之說 柯華葳
推薦序 替物慾瘦身、讓人心回暖,重新省視生命的價值 廖輝英
推薦序 堅毅與簡樸 韓良露
前言 「加法」的生活,已經結束
第一章 過去認為,生活會一直像現在這樣
◎改變生活意識的日子
走出郵輪回到家/託下船後的「暈陸」之福,對地震毫無感覺
暖爐上的茶壺落地、書架倒了/差一點就遇上紐西蘭大地震
◎萬物皆有極限
「這可是實際發生的事實?」/現在總算知道,核能電廠爆炸時的恐怖
沒有核能發電的時代,難道真的不方便?/那時,家人的關係很親密
浪費電力改變了國民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