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書,Amazon讀者五顆星評價
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運動!
影響比爾蓋茲、柯林頓、巴菲特、達爾文、瑪莎.葛蘭姆、甘地、金恩博士、愛默生、梭羅等人的巨大力量,你我皆置身其中!
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
維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網民寫成,客觀而迅速的資訊,連大英百科全書都難以匹敵,它在中國被封鎖,中國公民卻從台灣連結過去;
Google基金會致力於處理貧窮、疾病和氣候變遷,卻放棄非營利的免稅身分,好將錢投入任何它想放的地方;
在羅馬,麥當勞於西班牙廣場浩浩蕩蕩開幕,卻引發了「慢食」風潮,正慢慢喚醒世人的味蕾與文化認同;
在美國,一組風景照片的無心流傳,讓林肯和美國國會保留了優勝美地的原始風貌,意外促成「國家公園」這類的土地保存運動;
在印度,一名寡婦抵制可口可樂公司盜用灌溉用水,竟催生了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組織;
在非洲,當地最大的通訊公司竟然開設基金會,給施政優良並準時下台的民選代表五百萬美元,外加每年二十萬的生活津貼……
這些事件背後的無名動力,就是「看不見的力量」:人類史上首度不需要領袖、不服膺於意識形態、成員最分散的無名運動,正於你我周遭悄悄展開。
這場運動動員了全世界的人類,決心要以熱情和集體的智慧,證明地球上的改革者不是政府或寡頭,而是世上的無數人:街頭的小丑、科學家、原住民、電腦怪胎、作家、農夫、學生,甚至億萬富翁……只因我們每個人都置身其中,所以渾然不覺。其實,改變地球的力量就握在你我手中,烙印在每個人的DNA裡。
這無意間推展開來的運動,有超過上百萬個組織參與其中,它將從四面八方撼動每一顆靈魂,引領地球透過一個沒有名字的運動,在每一秒中創造奇蹟,逐漸重生。
作者簡介:
保羅.霍肯(Paul Hawken)
成功的企業家、創業家、新聞工作者、暢銷作家、雄辯滔滔的演說家、活躍於傳媒的節目主持人,也是全球聞名的環境經濟學家、環保思想家與六本書的作者。著作本本暢銷,深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讚譽,著有《綠色資本主義》(天下雜誌)、《實現創業的夢想》(天下文化)、《商業生態學》(新自然主義)等書。
霍肯經營的綠色事業一如其著作,領域多樣而國際化,從Pax Scientific、MetaCode、Groxis等電腦軟體企業的共同創辦人、全球最大商用地毯制造商Interface的綠色顧問,到推廣生態的 Smith & Hawken園藝商店創辦人,影響力不容小覷;霍肯並親手設計了多樣園藝商品,包括全美普及率最高的「莫內椅」(Monet bench),為個人力量改變世界提供了最佳示範。他同時在許多大公司和非營利組織授課、提供相關諮詢,是生態實踐改革的倡導者。
霍肯花了十多年做研究,巡迴世界,發表了近千場演說,希望能恢復逐漸惡化的地球環境。從花費十億美金的非營利網站到個人的連署,他希望喚起世界的企業體正視相關問題並成立機構,一同為環境努力。目前定居北加州的Cascade Creek,主持「自然資產協會」(Natural Capital Institute),並成立分支網站WiserEarth、WiserBusiness及WiserGovernment,這是第一個能夠線上編輯的資料庫,供全球非營利組織登錄,與各地網民進行交流、串連與整合。
章節試閱
【推薦序1】
一個新的壯闊時代已告開啟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誠如本書作者所說:「如果你檢視描述地球現況的報告而不悲觀,那資料就是錯的;如果你遇見這項無名運動(指當今全球澎湃的公民運動)裡的人而不樂觀,就是沒有心。」
而這本《看不見的力量: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正是要透過有系統的報導讓人們知道,現在全球正有百萬個以上的團體,數以萬計的人群,努力地試圖扭轉、修補,重建這個環境日益惡化、正義嚴重失落的世界。本書的宗旨是要恢復人們世界可以變好的信心!
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全球政治及社會運動界早已察覺一種新的現象,就是新的運動已如排山倒海般洶湧而來。過去的群眾運動由於意識型態強、顛覆性大,遭到的壓制相對也較強,因而運動皆有如祕密團體,必須靠堅強的領袖、嚴格的紀律和廣泛的細胞,始能展開動員。一九八?年代後的群眾運動則目標分散,大的如反核武和平運動;中的如反核能、爭取動物權、反特定公司汙染;小的則有各式各樣的社區運動。這些運動有許多已脫離了過去那種左右之分,也不必再祕密結社、依賴堅強的領袖,這種群眾運動已被封為「新社會運動」。「運動」延續了一九八?年代以降的「新社會運動」,目前已在全球廣泛擴散。近年的全球生態環境運動、反全球化運動、各國各地的本土文化運動,以及日益分散的各類社會正義運動日趨蓬勃,連帶如「公民團體」、「第四部門」、「非政府組織」等概念當然也跟著日趨普及。
個人一向深信,這個世界的權力儘管被政客、企業所壟斷分享,但真正在推動時代進步的其實是生生不息的知識創新與公民覺醒所延伸而成的群眾力量。近二、三十年來,全球生態環境運動早已將節能減碳、物種保育等問題推上全球日程表:反全球化運動正在對貿易規則、區域自主、國際債務等問題做出矯正;全球反戰雖未能阻擋新帝國的擴張,但它氣勢所及,對國際單邊主義確實已造成了極大的制衡作用;拉丁美洲綜合了要求社會正義、原住民權益及生態需求的運動,也正在改變這個地區的政治與社會形貌。長期以來,少數強權及跨國公司已對這個世界的價值、環境與人的行為造成了太大的破壞,這乃是新的運動竄起,要對那被摧毀的加以修補和扭轉的動力。而它的終極目標,當然是要藉此恢復國與國、人與人、人與環境間和諧共處的關係。
人類的歷史有兩種,一種是「由上而下的歷史」,另一種則是「由下而上的歷史」,後者從下面看歷史,尋找人民作為動力、進而改變歷史的軌跡。英國即有「由下而上的歷史學派」(History from bottom),本書的敘述架構與思維邏輯,就是這種史觀的體現,人作為歷史主角的這個價值,也是人不會對未來悲觀的憑藉。
然而,人對未來固然不必悲觀,但也不能過分的一廂情願。過去長期累積的問題和在每個領域所造成的負債是如此巨大,這乃是各類公民群眾運動竄起的原因。但我們也必須警覺到當今世界的支配力強大無比,企圖加以調整、改變,難度也比以前大。就以近年來日益被重視、且極具活力的「非政府組織」而言,由於既得利益者深知「非政府組織」乃是群眾運動的推動力量,因此「非政府組織」這個板塊早已成為戰場。許多有官方和資方背景的「非政府組織」大舉出現,在世界性的高峰社會論壇上製造分歧。偽「非政府組織」的破壞力已不容小覷。
例如,全球性的群眾運動表面雖然蓬勃,但它的異質程度卻也極大,這乃是新群眾運動內部摩擦的極大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各種新的群眾運動團體不能只以「占有一席之地」為滿足,因為在這種團體裡,「無功能的存在」者的確太多了,這種團體必須透過知識與表現讓自己擴大,成為「有功能的存在」,將來才可能真正發揮作用。這意謂著群眾運動也需要成長!否則即難免如泡沫般旋起旋滅!
目前全世界的確已經到了新的群眾創造的時刻,看著群眾的不滿之聲日益高昂,看著人們對美好未來充滿期待和憧憬,有想法的人們又怎能讓自己缺席呢?
【推薦序2】
現代社會裡的三位一體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當我們習慣以特定方式來看待某些事物時,就很難想像它會是另一種模樣,這也就是我們身處世界之中,每天在成千上萬的訊息轟炸之下,我們卻看不見真實世界的原因。畢竟,我們的所知限制了我們的所見,而我們的所見又限制了我們可以理解的東西。
「看不見的世界」從另一個角度為我們揭開了世界的真實面貌,這也是一本有關於我們這個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書,保羅.霍肯透視了消費時代裡商業與行銷構築出來的迷霧,讓我們發現即將改變世界的看不見的力量,不只安撫了焦慮徬徨的現代人,也指出了我們每個人可以發揮的影響力與努力的方向。
在看這本書之前,關心環境與世界發展的人或許常會覺得,要樂觀非常不容易。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分鐘就有六個人死於愛滋病、四個人死於結核病、兩個兒童死於瘧疾,每一年有一千四百萬人死於極易治療的傳染病。我們也知道在連鎖咖啡店點一杯咖啡,農民獲得的利潤竟然不到這杯咖啡的百分之一;在南非種甘蔗的農民買不起糖,非洲的馬利雖然有六百多萬頭乳牛,每年卻必須被迫輸入九千噸奶粉;我們也知道只要每年一百三十億美元,就能讓全世界的孩子得到基本健康及營養照顧,每年就能挽救近千萬名因病死亡的兒童。但是,美國和歐洲單單每年花在養寵物的食物上的花費就超過一百七十億美元;聯合國維和部隊每花一美元,就有國家花二千美元來製造戰爭,而具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常務理事國剛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商;除此之外,還有迫在眉睫的全球暖化與自然資源耗損的危機。
面對這麼多的問題,若依我們過去傳統的管理思維,會認為只有架構一個強而有力的組織或聯盟、提出一種偉大的論述、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運動,甚至革命,才得以解決,可是,事實上在愈來愈複雜的世界裡,幾乎無法以單一的行動來處理不同區域的問題。
《看不見的力量》透過詳細地研究與完整的論述,包括實地的拜訪與觀察,發現有一股龐大的力量正在形成與改變著世界,這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就是被低估的「公民社會的力量」。這些數以百萬計的公益團體、非營利組織,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運動,沒有人知道確實的範圍與影響力,他們的運作方式也不是已習於中央集權組織分工的主流社會所能想像的。因為沒有領導者與具體訴求,就無法被命名;以商業而言,不能被測量,就無法被管理;從媒體來說,看不到,就無法被報導。
這些公益團體所形成的運動與過去人類歷史發生過的種種革命並不相同,因為公益團體凝聚的核心是理念,不是意識型態。霍肯詳細分析了兩者的不同,理念是質疑和解放,意識型態是壟斷與支配,試圖建立一種簡單黑白分明的世界,強調忠誠,厭惡多樣性,不喜歡開放與民主。
一個以理念為核心的公益團體,最能夠因應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裡需要的彈性,在這種相對於主流社會集權管理系統的分權組織裡,沒有明確的領導人,沒有階級制度,也沒有發號施令的總部;即便有領導人,這個人也沒有權力支配別人,頂多只能透過以身作則來影響他人。霍肯形容這種透過理念形成的運動像原子一般,是一小片一小片零零散散集合起來的,它形成、消散,然後迅速再集結,沒有中央領導、命令或控制。這種無名運動努力分散權力的集中,不去宰制。透過聽證,提供資訊和聚會,它能搞垮政府、公司和領導人。最近幾年,網際網路、電子郵件與手機行動通訊,讓每個地方的人們都能透過資訊科技參與這些運動,不必認識彼此、不必一起工作,也不管彼此的政治立場或宗教、財富有何不同,只要理念與目標相同,就可以將力量匯聚起來。是的,這些看不見的力量就在於理念,而不是有形的武力。
以政治與商業角度來看,這些公益團體的規模都非常小,甚至小到似乎很可笑,但是如同霍肯所說的,對於被他們鎖定的對象而言,他們一點都不好笑。的確,從我參與環保運動十多年的經驗裡,已經看到無數個小螞蟻扳倒巨象的例子。這些公益團體的行動者往往必須自己想出辦法,並將這個方法傳播出去,同時教導更多的志工,是集「學習、行動、教導」的現代社會裡的「三位一體」。
因此,雖然人類社會目前面臨的問題的確很嚴重,但是由於這些看不見的力量,我還是很樂觀的,只要有更多人了解一個人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透過網路串連與理念散播,便能就近解決自己周遭環境的問題,這些似乎很微小的在地行動,正是看不見的力量的來源。
【自序】
來自群眾的禮物
過去十五年裡,我大概做了一千場和環境有關的演講,每次演講時,我都覺得自己像在走鋼索,得努力保持平衡。沒錯,人們對世界正在發生的事很好奇,儘管研究環境崩壞的科學預測明天黑暗且駭人,但講者總是不想讓聽眾失望。要對未來樂觀,就需要合理的基礎以供建設性的行動:除非當前的問題被精確定義,否則你無法描述那個未來的可能性。跨越兩者間的鴻溝永遠是一項挑戰,但聽眾好心地忽略我的迷惑,總是提供罕見的觀點。
每場演說之後,都有一小群人聚在一起談話、問問題、交換名片。這些人關注當今最重要的議題:氣候變遷、貧窮、砍伐森林、和平、水、饑饉、保育和人權。他們來自非營利和非政府的世界,也就是我們所知的公民社會;他們照顧河流和海灣、教育消費者永續農業、替房子裝設太陽能板、遊說州議員汙染的問題、反對偏重企業的貿易政策、致力綠化老舊街區並教導孩子環境的重要性。簡單地說,他們獻身於保衛自然,維護正義。
當時是一九九○年代,媒體嚴重忽視他們,我卻有機會在這種小小的聚會裡聆聽他們關切的事情。他們是學生、祖母、青少年、部落成員、商人、建築師、教師、退休的教授與憂心的父母。我到處巡迴演講,而他們所代表的組織植根於社區,因此幾年下來,我開始了解這些團體的多樣性,認識愈來愈多的成員。和我對談的這些人有很多話要說。他們消息靈通、富想像力、生氣勃勃,提供點子、資訊和洞見。因此我可以說,《看不見的力量》是他們給我的禮物。
無法估算與命名的底層力量
出於好奇,我開始計算。我察看不同國家的政府紀錄,透過稅籍資料,用各種方法來推估環境和社會正義團體的成員。我首先概算出,地球上有三萬個環境組織,如果加上社會正義與原住民權利組織,則超過十萬個。我接著研究,就規模及範疇而言,是否曾有類似的運動,但不管是過去或現在,都沒有。我查看各種名冊、索引和特定部門或地區的小型資料庫,發現愈是調查、探究,數目就愈大。我試著撿起一顆石頭,卻發現大型地質結構暴露於地表的頂端。我很快就了解,我初估的十萬個組織可能只是十分之一,現在我相信,有超過一百萬甚至兩百萬個組織,致力於生態永續性和社會正義。
我想為這個運動找個名字,卻遍尋不著。我見過有人想要將這些運動組織起來,但那是個困難的任務,因為它將是人類史上最複雜的協會。許多人置身運動之外,批評它無能,但這樣的評價並未阻止其成長。我向政治人物、學術界和商人描述它時,發現許多人以為他們已經熟知這項運動,知道它如何運作、由什麼組成及其約略的規模。但在花了幾年研究這個現象,以及和同僚建立了一個全球組織的資料庫後,我得到結論: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社會運動。沒有人知道它的範圍,其運作方式如此神祕,非肉眼所能察覺。
肉眼所能察覺的,已經夠令人讚嘆了:一致、有機、自我組織、聚集千萬人,致力於改變。每當學院裡的人問我對未來樂觀或悲觀,我總是回答:如果你檢視描述地球現況的報告而不悲觀,那資料就是錯的;如果你遇見這項無名運動裡的人而不樂觀,就是沒有心。我看到的是,許多平凡和不平凡的人願意對抗絕望、權勢及數不清的衝突,試著去恢復這個世界的美德、正義與美麗。在不太平凡的這邊,前總統柯林頓和現任總統小布希恰好是對比。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布希正因為一連串的謊言在電視上被痛批,因為他想掩蓋一場由無能與誤導的野心所挑起的噩夢似的戰爭;與此同時,柯林頓全球創議組織(為非政府組織)在紐約開會,三天裡募集了七十三億美元的資金,來對抗全球暖化、不正義、痛苦與貧窮。哪一個處理了戰爭與和平這兩件事的根本原因?哪一個具有動力?哪一個沒有觸怒世界?哪一個迎向新的思想?美國知名女性主義詩人亞卓娜.李區寫道:「所有我無法挽救的事,觸動我的心。這麼多東西被摧毀。那一代又一代、頑強、沒有超凡權力卻重建世界的人啊,我與你們同在。」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貼切描述我在演講中遇見的聽眾。
你我皆置身其中
本書的故事主軸,無疑是這個星球上所發生的正確的事,敘述想像和信念,不像失敗主義者那樣解釋其限制。雖然六點新聞總是關心陌生人之死,仍有百萬人致力代表陌生人發言。這些慈善行為有宗教甚至神祕的起源,來自重實踐的十八世紀。廢奴主義者是第一個建立全國和全球運動的團體,他們捍衛不知道自己擁有權利者的權利。在那之前,沒有公民團體曾經提出不滿――除非那件事與該團體有關。那時保守黨的發言人奚落廢奴主義者,就像今天保守人士揶揄自由派、進步派、行善者和行動主義者一樣。治療地球及其子民的傷口,不需要聖潔或政黨,只需要機智和堅持。它不是自由或保守的活動,而是神聖的行動。進行這項巨大事業的,是各處可見的平凡公民,不是自我任命的政府或寡頭。
看不見的力量,即將現形
《看不見的力量》鳥瞰了這項運動與之前社會運動的差異,特別是意識型態的差異。運動中的組織一個接一個竄起,對世界沒有先入為主的看法,不循正統來打造目標。對許多歷史學者和分析家而言,除非有意識型態或宗教作為信仰核心,運動才會存在。運動肯定不在真空中:強勢領導人是運動的標誌,且通常是其思想的中心,即使領導人已死。我這裡所描述的運動並不具備以上特徵,代表社會現象中一種完全不同的形式。
我重新說明過去不只是為了讚揚偉大的人物,如達爾文、甘地、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或梭羅,而是要確認連結和一致性的重要性。很久以前發生的小規模而無足輕重的行動,最後改變了世界,其結果是原來的行動者無法想像的。其中一例是愛默生在巴黎遇見科學家約書(Jussieu)一家人,我們將會看見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一百二十三年之後促成了民權運動。當人們充滿無力感的時候,利他主義的歷史能帶來撫慰,因為它揭示了有用和謙遜的行動,能夠產生力量,提醒我們人類事務中具建設性的變革來自意向,而非壓迫。
生物學者班友斯的總結很經典:「生命創造適合生命的條件。」因此我們可以問,那不就是所有人類活動的組織原則嗎?從經濟、貿易到我們打造城市的方式。以生命科學來解釋社會現象是有風險的,但是以記述過去社會運動的標準語言來解釋社會現象,也同樣是不充分又有風險的。本書裡的個人都想要行善,但這本書不只關於行善。本書敘說人們的故事,他們想要拯救整個存在的神聖和其個別基礎,以及整個星球和其所有不可思議的多樣性。總之,在這個陰暗的時代裡,本書也許過分樂觀。我不是故意的,是樂觀找上了我。
原住民族,不能征服的世界:因紐特祖父的「屎刀」求生記
原住民科學是一門觀察的科學,記載在神話、故事、教義,特別是語言裡。原住民文化的韌性和他們對在地的投入是很驚人的。我喜歡韋德.戴維斯故事中提到的一位因紐特長者。一九五○年代,當加拿大試著強迫因紐特人紮營在巴芬島(Baffin island),一位因努特祖父完全不從。「家人拿走他所有的武器和工具,希望能迫使他進入新居地。」成功了嗎?並沒有。
在極地暴風雪的夜裡,老人溜出冰屋,走進黑暗中,拉下他的馴鹿皮衣和海豹皮褲子,在手上大便。等排泄物開始結凍,他將它做成刀片的形狀。等屎開始成形後,他吐口水在前端上,做出銳利的刀鋒。等工具終於冷凍製成後,他用它殺了一條狗。他剝了狗的皮,勉強做出韁繩,用死狗的肋排做了雪橇,套在另一條狗身上,然後腰掛屎刀消失在冰川中。」老人在春天好端端的回來。四十年後,加拿大政府軟化,歸還因紐特人的土地,建立了努拿福特(Nunavut) ,領土和西歐一樣大。
骨骸女的故事
因紐特神話中有個骨骸女的故事。故事開頭,是一位漁夫在河口拖釣他的晚餐。突然間,他覺得線上一陣重拉,有種東西非常強壯,將他的獨木舟拖到海裡。他相信自己抓到一條大魚,可以吃好幾個禮拜,非常肥碩,是前所未有的豐收,令人驚訝,全村都會對他的英勇讚佩有加。漁夫一邊興奮地想像名聲與寬裕的物質生活,一邊捲線。結果他拉上來的不是魚,而是一具已經分解、肉被吃光的骨骸。那是一位數年前被憤怒的父親丟進海裡的年輕女性。害怕的漁夫試著擺脫骨骸女,但是她和他的釣線纏在一起,不管他的獨木舟往哪裡,她都被拖在後面。他連忙划回岸上,被後頭拖曳的骨頭和殘肉嚇壞了。慌張逃離時,他拉著釣線穿過海濱,將骨骸女帶進他的小屋,這讓他嚇得崩潰。伊斯特斯(Clarissa Pinkola Estes)重述這個故事時,骨骸女仍然活著,但形容枯槁,被吃掉一半。她代表生命與死亡,是一個鬼怪。她提醒我們,有開始,就有結束;拿了,就要還。漁夫終於平靜下來,瑟縮在角落,鼓起勇氣看著他「捕獲」的東西在小屋另一頭睡著。他開始可憐她,躡手躡腳地走過去,解開她頭髮上的釣線,除去海草,而且不吵醒她。他整頓並重排她的骨頭,幫她蓋上毯子。最後,終於不再害怕地睡著了。睡夢之中,悲傷的眼淚從他眼中流出。骨骸女醒來,爬過地板,喝下睡夢中漁夫的眼淚,長出新的身體,變回一個年輕的女人。
就像所有的漁夫,WTO的擁護者想要捕條大魚。他們讓企業不受拘束地成長,解開獲利的束縛時,很少看到缺點。死亡總是伴隨著生命,所有的成長來自會計和推測。出生和死亡是彼此的伙伴,無法分離,如此牢固。世界未來的財富這種昂貴的夢想,完美地反映在比爾蓋茲的身上。他是西雅圖主人委員會(Seattle host committee)的共同主席,世上最有錢的人,在他價值九千七百萬美元、占地六萬六千平方呎的豪宅裡款待代表。
骨骸女是不速之客,出現在西雅圖。穿著黑色的衣服,沿著象徵的棺材跳舞、打鼓、嚎叫、行進。她迂迴穿行於夜間仿如地獄的下雨街道。不管用多少瓦斯或胡椒噴霧,不管用多少橡皮子彈,都無法殺死或摧毀她。她會一直回來,坐在警察前面,平和地舉起手,卻被踢、被人踐踏。骨骸女告訴企業代表和富有國家,他們不能擁有世界,它不能拿來拍賣,如果企業想要和世界進行貿易,得先承認並榮耀這個世界、她的生命和她的人民。她告訴WTO,最勇敢的人才會傾聽,最強壯的人才會讓步,最英勇的人才會給予。
骨骸女在深海中被養大,重獲眼睛、聲音和靈魂。她和世界有關,解放西雅圖的十一月三十日那天和那晚,她的夢想不一樣了。她相信,自足的權利就是人權;她想像一個世界,在其中殺人的方法不會被描繪成商業,而是犯罪,所有對女人的犯罪都是對地球的犯罪,所有對自然的犯罪都是對人道的犯罪;家庭不會挨餓、父親能夠工作、孩子不會被賣,女人不會因為選擇成為母親而窮困。骨骸女不想看到,有人擁有任何生物的專利,或者動物被製造、河流歸股東所有。她的夢想深遠而無懼,來自緩慢的時間。她不再安靜,也不再很快被扔回海裡。
第七章 我們就是地球的免疫系統
正如免疫系統能辨認自己和非自己,運動也能辨認什麼是人道,什麼不是。正如免疫系統是內部防禦的防線,讓有機體在時間中存續下去,永續性也是人類持續生存的一種策略。
比爾蓋茲、巴菲特、柯林頓也是運動的一員
巴菲特在他的控股公司柏克夏海瑟威中累積了驚人的財富(一九六二年時,他付出八美元買下第一次的股份,如今值九萬美元,超過四十年,每年投資報酬率為百分之二十一),二○○六年六月他宣布歷史上最大筆的慈善捐獻,贈予蓋茲基金會三百一十六億美元,該基金會已有二百九十億美元的資產。巴菲特相信花錢遠比賺錢困難。蓋茲基金會主要專注於消滅發展中國家的疾病,目前每年預算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倍。二○○六年九月,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中,柯林頓總統募得七十三億美元,來處理貧窮、愛滋病和氣候變遷,其中包括英國鉅富布蘭森爵士承諾再投資的三十億美元,那是他的維京航空和其他運輸公司未來十年的利潤,用來處理氣候變遷的計畫。二○○一年至二○○五年最慷慨的慈善行為,是英特爾共同創辦人高登.摩爾和他太太貝蒂捐給自家基金會的七十億美元,其中多數用在保育和環境。
最有創意的非營利組織
也許最具原創性的慈善想法該由伊伯拉新(Mohammed Ibrahim)獲得,他是賽爾通訊的創辦人,非洲最大的無線電話網絡,擁有七千八百萬用戶。伊伯拉新相信非洲最主要的問題之一是它的領導人,這項缺陷因為殖民地邊界模糊而加劇,造成薄弱的國家認同;非政府組織和援助機構長期以來同樣非難非洲貪腐與無能治理的議題。伊伯拉新創設了一個基金會,提供獎金給非洲民選的領導人,要他提供人民安全、衛生、教育和發展,以及在任期結束時,下台。伊伯拉新要給那些下台的人五百萬元美元,在十年內給付完畢,外加每年二十萬美元的生活費。這可是全世界最豐厚的獎金。
Google與《不願面對的真相》
eBay創辦人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和他的第一位員工史寇(Jeff Skoll)設立了一個組織,積極提倡社會價值。就像Google基金會一樣,他們有特定的方式,同時籌募營利和非營利的社會事業,消除長期以來公民社會與商業之間的分別。歐米迪亞網絡將四億美元區分成營利與非營利兩筆資金,主要聚焦於微型融資、科技和社區發展的概念。史寇認為他的使命是社會變遷,而他試著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來達成。他的電影公司「參與者製作公司」,專門製作與社會正義有關的影片,包括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有人問史寇是否擔心在好萊塢虧錢,他說,他的電影公司是慈善事業。資金達十億美元的Google基金會處理貧窮、疾病和氣候變遷,卻放棄美國國稅局規定下的非營利稅務身分,好將錢投入任何它想要放的地方。
慢食:透過嘴巴與世界連結
慢食運動始於抗議麥當勞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開幕,目前已經蔚然成蔭,形成一個國際組織,以保護小農、地方市場、農業生物多樣性、工匠生產者、環境、人類尊嚴、中小企業和人類健康。
「慢食」是佩翠尼(Carlo Petrini)於一九八六年義大利歐維托市發起的運動,她質疑「快活」的每個面向,它是一個商業和全球化的產業體系,導致數不清的環境和社會損害。慢食運動正散布到全世界,在義大利、德國、瑞士、美國、法國、日本和英國擁有八萬三千名成員。有人質疑美食是有錢人的特權,不是合適的環境目標,佩翠尼說,愛好食物,卻非環境主義者,就太天真了,而生態學家若無法花時間品嘗他的食物和文化,將過著貧乏而悲哀的人生。
食物一直位於文化認同的核心。失去傳統食物,就像失去語言一樣,是文化上的荒蕪。我們可以投入iPod音樂和電視劇的虛擬世界,但味覺可沒有虛擬的世界。我們嘴裡的味蕾不容愚弄,它會演化,它是一位老師,一個好人,一名嚮導。他們帶領我們來到這裡,能夠治療我們,也能治療地球。
全球知識整合:沒有版權的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是全球社群的作品,而且沒有版權。所有的資訊都能自由使用、修正、再應用於其他線上網頁或出版上頭。根據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出版的研究報告,《自然》雜誌的編輯比較線上大英百科全書和維基百科的精確性,認為大致旗鼓相當,維基百科的錯誤稍多,但只是小錯。營利的大英百科全書銷售下滑超過十年的時間,攻擊媒體所披露的研究,並在倫敦的《泰晤士報》刊登半版的廣告。兩個機構最大的不同點,是五天內維基百科關於大英百科的條目下,就包含《自然》研究的故事;線上大英百科網頁討論了維基百科,卻沒有提到《自然》雜誌的文章。大英百科的編輯抱怨,維基百科沒有人負責,沒有專家對特定文章負全部的責任,維基百科視這種批評為一種勳章。它不像大英百科,沒有人能夠監控內容。這種看似微小的差異,卻是全球社會秩序組織自己時的一大轉變。維基百科在中國被封鎖,但中國公民繞道而行,從台灣連結過去。
一名寡婦,發起抵制可口可樂的運動
印度資源中心是非政府組織網絡對抗可口可樂公司的一小部分。反對可口可樂的運動是一個象徵,說明了最小的組織,如何反抗大型機構。由農夫、原住民、學生所組成的聯盟,創造出令人畏懼的國際草根性活動來反對可口可樂,而後者已經喪失全球聲譽,花了數千萬美金。
抗議最初始於克拉拉邦的帕拉其馬達市,由一名寡婦米拉馬發起,她終生耕作的農田鄰近蓋了一座新的可口可樂裝瓶廠。二○○三年,地方醫療官員宣布那水有害人體健康。米拉馬相信因為可口可樂抽取地下水,對水的狀況要負責,便帶領一系列的抗議活動,高潮則是地方村民會議取消該公司的營運執照。可口可樂提起訴訟,主張地方議會沒有審判權,但被高等法院駁回,並規定該公司必須以其他方式取得水源,而且不能從三十四畝的廠址中取水,那是農民的農業用水。
信念和愛深藏在我們的基因及淋巴球裡
免疫系統會失敗,這項運動當然也會失敗。能協助持續它的,便是自我察覺的能力,了解我們到底是誰的能力。我們要不就是團結起來,成為全球人,要不就是成為消失的文明。科學現在知道,即便包著尿布的孩子,仍能展現利他的行為。關心他人的福祉,是與生俱來的、在地化的,也可以透過網路來傳遞。我們藉由一同工作,幫助彼此,始成為人。根據免疫學家傑若德.卡拉漢的說法,信念和愛其實深藏在我們的基因及淋巴球裡。能阻止我們的血脈陷入混沌之中的,是一個又一個的人,記得我們是誰,記得自己身在何方。
【推薦序1】一個新的壯闊時代已告開啟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誠如本書作者所說:「如果你檢視描述地球現況的報告而不悲觀,那資料就是錯的;如果你遇見這項無名運動(指當今全球澎湃的公民運動)裡的人而不樂觀,就是沒有心。」而這本《看不見的力量: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正是要透過有系統的報導讓人們知道,現在全球正有百萬個以上的團體,數以萬計的人群,努力地試圖扭轉、修補,重建這個環境日益惡化、正義嚴重失落的世界。本書的宗旨是要恢復人們世界可以變好的信心!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全球政治及社會運動界早...
推薦序
推薦序:一個新的壯闊時代已告開啟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誠如本書作者所說:「如果你檢視描述地球現況的報告而不悲觀,那資料就是錯的;如果你遇見這項無名運動(指當今全球澎湃的公民運動)裡的人而不樂觀,就是沒有心。」
而這本《看不見的力量: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正是要透過有系統的報導讓人們知道,現在全球正有百萬個以上的團體,數以萬計的人群,努力地試圖扭轉、修補,重建這個環境日益惡化、正義嚴重失落的世界。本書的宗旨是要恢復人們世界可以變好的信心!
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全球政治及社會運動界早已察覺一種新的現象,就是新的運動已如排山倒海般洶湧而來。過去的群眾運動由於意識型態強、顛覆性大,遭到的壓制相對也較強,因而運動皆有如祕密團體,必須靠堅強的領袖、嚴格的紀律和廣泛的細胞,始能展開動員。一九八?年代後的群眾運動則目標分散,大的如反核武和平運動;中的如反核能、爭取動物權、反特定公司汙染;小的則有各式各樣的社區運動。這些運動有許多已脫離了過去那種左右之分,也不必再祕密結社、依賴堅強的領袖,這種群眾運動已被封為「新社會運動」。「運動」延續了一九八?年代以降的「新社會運動」,目前已在全球廣泛擴散。近年的全球生態環境運動、反全球化運動、各國各地的本土文化運動,以及日益分散的各類社會正義運動日趨蓬勃,連帶如「公民團體」、「第四部門」、「非政府組織」等概念當然也跟著日趨普及。
個人一向深信,這個世界的權力儘管被政客、企業所壟斷分享,但真正在推動時代進步的其實是生生不息的知識創新與公民覺醒所延伸而成的群眾力量。近二、三十年來,全球生態環境運動早已將節能減碳、物種保育等問題推上全球日程表:反全球化運動正在對貿易規則、區域自主、國際債務等問題做出矯正;全球反戰雖未能阻擋新帝國的擴張,但它氣勢所及,對國際單邊主義確實已造成了極大的制衡作用;拉丁美洲綜合了要求社會正義、原住民權益及生態需求的運動,也正在改變這個地區的政治與社會形貌。長期以來,少數強權及跨國公司已對這個世界的價值、環境與人的行為造成了太大的破壞,這乃是新的運動竄起,要對那被摧毀的加以修補和扭轉的動力。而它的終極目標,當然是要藉此恢復國與國、人與人、人與環境間和諧共處的關係。
人類的歷史有兩種,一種是「由上而下的歷史」,另一種則是「由下而上的歷史」,後者從下面看歷史,尋找人民作為動力、進而改變歷史的軌跡。英國即有「由下而上的歷史學派」(History from bottom),本書的敘述架構與思維邏輯,就是這種史觀的體現,人作為歷史主角的這個價值,也是人不會對未來悲觀的憑藉。
然而,人對未來固然不必悲觀,但也不能過分的一廂情願。過去長期累積的問題和在每個領域所造成的負債是如此巨大,這乃是各類公民群眾運動竄起的原因。但我們也必須警覺到當今世界的支配力強大無比,企圖加以調整、改變,難度也比以前大。就以近年來日益被重視、且極具活力的「非政府組織」而言,由於既得利益者深知「非政府組織」乃是群眾運動的推動力量,因此「非政府組織」這個板塊早已成為戰場。許多有官方和資方背景的「非政府組織」大舉出現,在世界性的高峰社會論壇上製造分歧。偽「非政府組織」的破壞力已不容小覷。
例如,全球性的群眾運動表面雖然蓬勃,但它的異質程度卻也極大,這乃是新群眾運動內部摩擦的極大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各種新的群眾運動團體不能只以「占有一席之地」為滿足,因為在這種團體裡,「無功能的存在」者的確太多了,這種團體必須透過知識與表現讓自己擴大,成為「有功能的存在」,將來才可能真正發揮作用。這意謂著群眾運動也需要成長!否則即難免如泡沫般旋起旋滅!
目前全世界的確已經到了新的群眾創造的時刻,看著群眾的不滿之聲日益高昂,看著人們對美好未來充滿期待和憧憬,有想法的人們又怎能讓自己缺席呢?
推薦序:一個新的壯闊時代已告開啟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誠如本書作者所說:「如果你檢視描述地球現況的報告而不悲觀,那資料就是錯的;如果你遇見這項無名運動(指當今全球澎湃的公民運動)裡的人而不樂觀,就是沒有心。」
而這本《看不見的力量:世界最大的運動正在發生,為什麼沒人看見?》正是要透過有系統的報導讓人們知道,現在全球正有百萬個以上的團體,數以萬計的人群,努力地試圖扭轉、修補,重建這個環境日益惡化、正義嚴重失落的世界。本書的宗旨是要恢復人們世界可以變好的信心!
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全球政治及社...
目錄
推薦序1 神聖的動盪 鄭先祐
推薦序2 反過來,然後連起來 褚士瑩
自 序 來自群眾的禮物
第一章 神聖的不安
第二章 運動的濫觴
第三章 商業的權利?
第四章 接棒者
第五章 向原住民學習
第六章 我們中斷了帝國
第七章 我們就是地球的免疫系統
第八章 重建世界
附錄
推薦序1 神聖的動盪 鄭先祐
推薦序2 反過來,然後連起來 褚士瑩
自 序 來自群眾的禮物
第一章 神聖的不安
第二章 運動的濫觴
第三章 商業的權利?
第四章 接棒者
第五章 向原住民學習
第六章 我們中斷了帝國
第七章 我們就是地球的免疫系統
第八章 重建世界
附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