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潮行銷》作者、華頓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約拿.博格Jonah Berger————最新力作!
教你運用「看不見的影響力」
▍讓你既能從眾,也能特立獨行 ▍
在生活與工作上都取得最大的成就!
我們為何自認完全不受影響,又總是忍不住想模仿別人?
我們為什麼害怕和別人不一樣,卻又自覺應該特立獨行?
為什麼我們有時顯得盲從、有時又刻意不去做別人已經在做的事?
⋯⋯這一切都來自你看不見的「社會影響力」
————它一直都在(只是我們渾然不覺)!
本書徹底揭開「看不見的社會影響力」如何運作的秘密
教你拿捏從眾或者特立獨行的最佳時機,
讓工作與生活都取得最大成功!
◤ 為什麼熟悉市場的專業人士也無法預測哪些商品會暢銷?
◤ 為什麼政府的節能宣導一點效果也沒有?
◤ 為什麼LV等精品業者應該鼓勵仿冒?
◤ 為什麼外觀越普通的國民車賣得越好?
◤ 為什麼大多數的排隊名店都不值得花力氣排隊?
◤ 為什麼家中排行才是選拔頂尖運動員的關鍵?
從眾是人類的本能,我們天生就喜歡模仿他人,身邊的人做什麼,我們往往就跟著做;
但有時也會因為別人在做,反而刻意不做,想跟別人不同。
我們何時會模仿他人,何時又想避免做同樣的事?
華頓商學院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
在過去十五年間,透過數百次的實驗、分析數千場競賽、檢視數百次購物行為來研究「社會影響」科學,探討他人如何以簡單、無法察覺且意想不到的方法影響我們的行為。
博格教授在書中指出,雖然我們沒有發現,但我們的所作所為永遠深受他人影響。
不管是生活中的各種大小選擇,甚至是讓我們想更加努力或想放棄的行為動力,
社會影響悄悄塑造了我們的人生。
不過,雖然天性讓人容易隨波逐流,我們依舊可以選擇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了解「社會影響」的背後原理,駕馭相關的力量,
既然保有自己的獨立,也在該從眾時從眾(但避免同流合汙),做出更聰明的決定。
書中介紹了社會影響作用的主要面向,並提供許多運用的靈感,讓我們可以應用在各種實務面向。
不論是讓孩子吃蔬菜、提升工作效能、讓商品暢銷,或是讓數百萬人主動省電節能⋯⋯
只要能掌握這股隱形的力量,就有機會更有效率且更成功地達成目標,
讓我們的生活與工作都獲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簡介:
約拿.博格Jonah Berger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詹姆斯‧坎貝爾(James G.Campbell)講座行銷學教授。
已有數十篇論文發表於頂尖學術期刊,其通俗性文章亦常見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科學》(Science)、《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連線》(Wired)、《商業週刊》(BusinessWeek)等知名媒體。
曾協助各式企業與組織,讓產品與理念大行其道。從財星500大企業到新創公司、從跨國企業到非營利機構,博格協助使其產品被接納、訊息傳達更精準,並發展出行銷策略。研究曾入選《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的「年度創意」 (Year in Ideas)。博格在學術與教學的成就也為他贏得多項獎項,包括華頓「鐵人教授」(Iron Prof.)獎。
現居賓州費城。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譯有《老虎、蛇和牧羊人的背後》、《蘋果橘子思考術》、《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謝家華|Zappos執行長
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鋪梗力》、《影響力》作者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哈芬登郵報》創辦人暨總編輯、《從容的力量》作者
艾美・柯蒂Amy Cuddy|《姿勢決定你是誰》作者
威廉・尤瑞William Ury|《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作者
————好 評 推 薦
不論你想影響他人,還是想做出聰明決策,也或者只是想弄懂人類神秘難解的行為,這本書都提供了答案。具備深刻見解的精彩好書。
──謝家華,Zappos執行長
博格揭開神秘面紗,讓我們看見強大影響力的源頭,解開有趣的人類行為謎題。
──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鋪梗力》、《影響力》作者
博格再度推出精彩作品,給我們看穿世界的概念與工具。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這本書就跟作者上一本《瘋潮行銷》一樣,帶領讀者穿透事物表面,令人目眩神迷。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們對自己,以及自己與社會的關聯,將有全新認識。
──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從容的力量》作者
這本書從第一頁就改變你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令人大開眼界,忍不住一口氣讀完。
──艾美・柯蒂Amy Cuddy│《姿勢決定你是誰》作者
如果想知道影響自身行為的真正主使者,那就讀博格這本令人驚奇的新書。裡頭提供意想不到的研究,令人難忘的故事,以及種種真知灼見。精彩萬分!
──威廉・尤瑞William Ury│《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作者
名人推薦:謝家華|Zappos執行長
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鋪梗力》、《影響力》作者
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哈芬登郵報》創辦人暨總編輯、《從容的力量》作者
艾美・柯蒂Amy Cuddy|《姿勢決定你是誰》作者
威廉・尤瑞William Ury|《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作者
————好 評 推 薦
不論你想影響他人,還是想做出聰明決策,也或者只是想弄懂人類神秘難解的行為,這本書都提供了答案。具備深刻見解的精彩好書。
──謝家...
章節試閱
前言
首先,請各位想一個自己最近做過的決定,任何決定都可以,例如買哪種早餐穀片,看哪部電影,午餐去哪裡吃,或是更為重大的決定,像是跟誰出門約會、支持哪位候選人、這輩子要從事哪一行。
各位為什麼做了那個決定?為什麼最後挑了那個選項?
這個問題似乎很好回答。雖然答案五花八門,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你你你。你的個人偏好、你喜歡與不喜歡的人事物。你覺得某個人幽默風趣,魅力十足,或許會是不錯的男女朋友。某某候選人政治立場和你一樣,所以選他。我們那樣選,是因為覺得那樣好,按照自己的意見與想法行事,答案太明顯了,根本沒什麼好講的。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人們自己沒發現,但其實他人深深影響著生活中絕大多數的面向。1人們會投票,是因為其他人也投票;一旁要是還有別人也在吃東西,一個人會因此塞下更多食物;買新車,是因為最近鄰居也買了車。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左右著民眾購買什麼產品、挑選何種健保方案、在校成績,以及職業道路,還影響是否存退休金、投資股票市場、捐錢、加入兄弟會、節約能源,以及是否接受新奇發明。社會影響甚至涉及人們是否參與犯罪活動、對工作滿不滿意。每個人九成九的事都受他人影響,很難找到不受影響的決定或行為。
事實上,社會影響隨處可見,生活中所有領域,只有一個地方看不見社會影響。
我們以為自己免疫。
從前從前,我在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騎著腳踏車,四處尋找街上的BMW蹤影,就此展開「社會影響」這個主題的研究──他人影響我們行為的途徑。
帕羅奧圖是全球物價最昂貴的城市,股票選擇權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讓許多居民荷包滿滿,也造成物價飛漲,不管是房價或私立學校學費,無一不高。高級跑車法拉利(Ferrari)和瑪莎拉蒂(Maserati)的展示處隨處可見。在好一點的餐廳吃飯,一個人兩百美元稀鬆平常。
尋找路上的BMW,就像找復活節彩蛋,沒有一定的方法,所以我靠一點直覺,以及大量運氣,緩緩穿梭於大街小巷,掃視足以辨認廠牌的車子造型與logo。遇到岔路時,我會停下來猜,究竟往哪個方向走,比較可能找到BMW。或許是左邊的牙醫診所?牙醫一般都開好車,到那裡的停車場快速轉一圈好了。也或者是右邊的高級雜貨店?過去看看吧。
每找到一輛BMW,我就會伸手從郵差包掏出一張紙,小心翼翼塞進擋風玻璃。雨刷上塞的不是修車廠折價券,也不是汽車美容廣告,沒要賣任何東西。
我要做的事,其實是和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的艾蜜莉•普羅尼(Emily Pronin)教授,一起調查種種因素如何影響購車行為,包括人們認為哪些因素影響自己的購車決定,以及相同因素在多少程度上影響他人購買BMW。
我塞的問卷,除了價格、耗油程度、可靠度等標準購車原因,還問到社會影響。朋友的意見是否影響你買車的決定?BMW給人的印象酷不酷、感覺是不是上流社會在開的車,有沒有影響?2
每一位填答人都會回答兩次相同的問題,一次回答自己的情形,一次回答他們認識的另一位BMW車主的情形。朋友購買BMW的決定,有多受到車子價格與耗油程度影響?酷不酷,高級的形象,是否也具備類似影響力?3
我整天騎車繞來繞去,最後在一百多台BMW上留下問卷,還附贈回郵信封,請大家把答案寄給我。
接下來就是等。
第一天,我望穿秋水,眼巴巴等著郵差上門,但打開信箱時,只有失望等著我。箱底一堆不曉得哪來的折價券和家具公司型錄,一份問卷也沒有。
隔天,我要自己別太樂觀,慢慢走到信箱前,偷看一眼。還是沒有問卷。我開始擔心,是不是大家都不想理問卷?還是信封被風吹走?
到了第三天,我如坐針氈等信。如果還是沒人回,就得出門,再找新的BMW塞問卷,或是想想不同辦法。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信箱終於出現我等的問卷。兩天前擋風玻璃上留下的白色小信封,終於回來一封。
隔天,又收到幾封回應。再隔天,又收到好幾封。可以開工了!我們依據答案,比較人們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也就是「自己買BMW的理由」VS.「他人買BMW的理由」。
許多理由的兩組答案相當類似。不出所料,人們覺得「價格」與「耗油程度」等因素十分重要,不管是對自己、對別人來說都一樣。受訪者自己購買BMW時,價格是重要考量因素,而且認為其他人也深受價格影響。
然而,評估社會影響力時,答案就不一樣了。不一樣的地方,不在於受訪者不認為社會影響不重要。大家認為的確重要,而且還敏銳察覺每個人購車的決定,受朋友的想法影響,也受酷不酷、是不是社會地位高的人在開影響。受訪者毫不猶豫地指出,社會影響深深左右著人們買什麼車。
只不過,這個「人們」不包括他們自己。
受訪者考量他人購買BMW的決定時,認為社會影響的效力很明顯,別人的品味受朋友看法與同儕壓力影響。
然而,檢視自己購買BMW的決定時,噠啦!社會影響不見了。受訪者覺得沒這回事。他們觀察自己的行為時,不認為社會影響有任何效力。
而且不只買車如此,其他情境也一樣。不管是買衣服、政治議題投票,或是開車有沒有禮貌,大家認為社會影響的確有影響。
然而說到自己就不同了。人們認為,社會影響的確左右著他人的行為,但並未影響到自己。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社會期許」。或許人們不認為自己受他人影響,是因為受影響不是好事。社會告訴我們,要活出自我,不能受別人影響──不能當一起自殺的旅鼠,也不能當從眾的羊群。如果說受人影響不好,或許人們認為自己超然獨立,只是因為不想從負面角度看自己。
不過,事情沒那麼簡單,因為在「被影響是好事」的情境,人們依舊不認為自己受影響。
舉例來說,造訪不熟悉的地方時,入境隨俗被視為有禮貌的行為。還有,替正式場合挑出席服裝時,隨性通常不是好事。然而,即便是重視社會觀感是好事的情境,人們依舊不認為自己受影響。
除了社會期許在作祟,我們之所以不認為自己受他人影響,還有一個更隱而不顯的原因:我們真的沒感覺。
你是我的唯一……
你順利升上高三,爸媽為了慶祝這件喜事,決定是時候你找份工作。你靠他們吃穿太久,以後想花錢,自己去賺。不用多,打點工就好,一週滾出家裡幾天,一天幾小時,培養出堅毅性格,教你認識社會現實。
你只當過保姆,幫人割過草,沒有亮眼工作經驗,不過依舊在地方超市找到裝袋的兼職工作。這份工作不是太令人興奮,不過總比清肉櫃好。
你開始搞清楚各種紙袋和塑膠袋是怎麼一回事。休息時,剛好新來的同事也在。過去兩星期,你看到她在隔壁七號櫃檯幫忙裝袋,每次看到她,都覺得怎麼有人長得這麼漂亮。新同事向你自我介紹,兩個人聊了起來,講到共同的主管,自己念哪所高中,還有她發現番茄怎麼包才不會碰傷。
隔週,你又遇見新同事幾次。又隔週,又碰到了,你們開始有聊不完的天。很快的,你排班故意挑她在的時候,一邊工作,一邊開心吹口哨,最後終於鼓起勇氣約她出去。
吃完兩百零七頓晚餐、散完九十二次長長的步,共度三次假期,以及經歷一次短暫分手後,你們結婚了,這輩子攜手共度,世上不可能有人比她更合適。
靈魂伴侶的概念,已有數千年歷史。柏拉圖在《會飲篇》(The Symposium)提到,人類最初有四隻腳、四隻手,一顆頭有兩張臉,不管往前走,往後走,都很順,而且力大無窮,威脅到理應掌管他們的眾神,於是神明決定想點辦法。
眾神討論各式各樣的辦法,有的神提出,乾脆滅絕人類好了,杜絕後患,然而宙斯想出更有創意的辦法。人類平日獻上各種貢品,何必趕盡殺絕?把每個人類分成兩半就好,給點教訓,削弱力量,懲罰他們的驕傲。
就這樣,每個人被從中對切,有如被劈成兩半的木頭。
被一分為二的人類,果然慘兮兮,傷口癒合後,依舊想找回另一半,永遠在尋找能讓自己完整的另一人。
柏拉圖之後的年代,人間滄海桑田,但我們依舊認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真愛。這年頭,交友軟體「Tinder」的翻牌(swipe),或許取代了情書,上床或許取代了用心追求,但大部分的人依舊相信,在世上某個角落,真命天女或真命天子正等著自己,珠聯璧合,美玉成雙,某個地方有某個人,可以讓自己完整。那個人是我們失去的一塊拼圖,我們的完美組合。R&B情歌和浪漫喜劇也一再加深這種印象。如果戀愛不順,沒關係的,只是尚未遇到靈魂伴侶而已。
各位如果去看報紙的結婚啟示,或是問已婚人士如何認識彼此,大部分的答案很類似:自從我遇見他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別人從來不曾讓我有那樣的感覺……我們之間有火花,我知道就是她了。
多數人不喜歡其他可能性。想惹惱幸福的已婚朋友嗎?那就告訴他們,就算他們換人結婚,也同樣快樂。
我們的另一半或許不完美,但他們是我們的真愛。我們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這世上沒別人了。
我們全是拿著玻璃鞋的王子,找著世上唯一合腳的灰姑娘。
然而,如果研究多數美國人尋找未來伴侶的方法,答案很有趣。美國人口超過三億兩千萬人,扣除已婚的,剩一億六千萬人。要是只喜歡一種性別,大約剩八千萬人可能是你的命中註定。
八千萬人中,有的年齡不對,有的支持錯誤政黨,或是媽啊,居然有人喜歡波卡舞曲(polka)。然而,即便篩選掉不合適的人選,依舊還剩數百萬人,我們潛在的真命天女或真命天子可真多。
如果以全世界人口來看,篩一篩,選一選,更是有數億人可能是命中註定的那個人,任何人都可能是你的靈魂伴侶。
然而,要是研究人們實際上在何處碰到自己未來的另一半,範圍其實十分狹窄。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在兩個地方認識自己未來的老公老婆:工作地點或學校。4
這種結果不令人意外,畢竟人們一生花很多時間工作與念書,愛上不曾謀面的人又有點難度。
然而,想一想這是什麼意思。好吧,或許每一個人,的確就只有一個真命天女或真命天子。數億人之中,就那麼一個靈魂伴侶。然而,剛好隔壁包裝櫃檯同期進來的同事,就是靈魂伴侶的機率有多高?所有人都那麼幸運嗎?
理查•莫蘭德(Richard Moreland)教授在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大學部開設的人格心理課程,跟許多大學課程一樣,教室位於扇形階梯大講堂,可以容納近兩百人,學生主要是大一新生和大二生,有幾個大三、大四也混在裡頭。一半男生,一半女生,有的是體育健將,有的是阿宅,有的不愛念書,但也有超拼命的那種人。
心理學的課,學生如果參與學術研究,通常可以加分,莫蘭德教授的課也不例外。學期末,大家被問到願不願意填寫一份簡單問卷,多數人都說好。
問卷內容很簡單,男同學和女同學看到A、B、C、D四名女性的照片,接著回答幾個問題。他們覺得A、B、C、D多有魅力?想跟她們多相處一點時間嗎?想不想成為朋友?
A、B、C、D看起來差不多,就是一般的大學生,年齡相仿,穿著隨性,就像整學期坐自己旁邊的那個人。
事實上,還真的是。莫蘭德教授班上的學生,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場精心實驗的一份子。
問卷中A、B、C、D四名女性,整學期都假扮成學生,跟大家一起上課。上課前提早幾分鐘到教室,慢慢走到前排,也就是最多同學能看到的位置。上課時,她們安靜聽課記筆記。下課時,收拾東西,跟大家一起離開教室。除了沒選課,和其他學生沒兩樣。
一個比較重要的細節,則是這四個女生上課次數不一樣。莫蘭德教授的課,一學期要上40次,A女從來沒去上課,B女去5次,C女去10次,D女去15次。
當然,每個人喜歡的類型不同,有的人喜歡金髮,有的喜歡棕髮。有的女生喜歡「高黑帥」的男生,有的則有不同偏好(這對矮、白、不帥的朋友來講,真是一大福音)。
A、B、C、D四個人在不同學生眼中,自然看起來也不同。有的人覺得A女很有魅力,有的則喜歡C女。有人被B女的眼睛吸引,其他人則覺得D女比較漂亮。
然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大家的回答出現明顯模式。
比較常來上課的女孩更有魅力。同學覺得來15次的人,比來10次的人有吸引力。來10次的,又比來5次的人好,而5次又勝過0次。
常常見到一個人,讓人更喜歡他們。
各位可能會想,搞不好只是上15次課的那個女生,剛好長得比較漂亮,天生比較有魅力,不過沒這回事,沒上過那堂課的人認為四個女生魅力值一樣。如果少了見面次數的差異,四個人看起來一樣。
那會不會是因為常上課的人,跟大家感情比較好?也不是。假扮成學生的實驗人員上課時,從不和其他學生互動,口頭、非口頭的都沒有。
學生會特別喜歡某幾個女生,是因為比較常看到她們。他們感到常上課的人比較具有吸引力,也因此更想認識她們,一切只因為在班上見過幾次。
「日久生情」的概念,乍聽之下不太可能,然而數百場實驗都證實這種現象。不管是大學紀念冊上的大頭照、廣告語、虛構的字詞、果汁,甚至是建築物,人們見過的次數愈多,就愈喜歡,熟悉了就會喜歡。5
多看幾遍,喜愛程度就會增加,本身已是有趣現象,不過還有一件事更值得探討:我們根本渾然不覺。
莫蘭德教授的學生被問到,以前是否見過問卷上的人,幾乎沒人知道自己看過。要是被問到見面次數多,是否影響他們的看法,學生眼睛瞪大,好像問問題的人瘋了。當然沒影響。怎麼可能多見到某個人幾次,就覺得那個人更有魅力。然而事實上的確會。
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跟莫蘭德教授班上學生一樣,低估自己受社會影響左右的程度,原因是我們根本沒發現自己被影響。
我們尋找自身行為受社會影響左右的證據時,通常找不到。我們沒察覺自己被影響,就以為沒這回事,然而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不知不覺被說服
接下來,跟大家玩一個記憶測驗小遊戲,一共有7個詞彙,看看能記住多少個,慢慢來沒關係。
魯莽
家具
自負
角落
孤傲
釘書機
固執
開始接受記憶大挑戰之前,請各位先做另一件事。以下這個段落介紹唐納這個人,請先讀完這段話,回答唐納的個性。
唐納花非常多時間追求自己口中的刺激,攀爬麥金利峰(Mount McKinley),在科羅拉多湍流中划獨木舟,在撞車比賽中(demolition derby)被追趕,還駕駛噴射艇──即使他對開船一無所知。唐納多次受傷,甚至和死神擦身而過,然而最近又開始尋求新刺激,這回想嘗試高空跳傘,駕駛帆船穿越大西洋也不賴。唐納平日的舉手投足,讓人一看就知道他自認有能力做好許多事。除了生意上的往來,他很少和人接觸,覺得自己毋須仰賴任何人。一旦下定決心做一件事,就沒有回頭路,不管得花多少時間、不管多困難都一樣。就算回頭是岸,他極少改變心意。
各位以前沒見過唐納這個人,但如果要依據以上的敘述,請你用一個詞彙描述他,他是什麼樣的人?
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多數人用有點負面的字眼形容唐納,覺得他魯莽,有點自負。開帆船橫越大西洋十分危險,而且「自認有能力做好許多事」這句話聽起來,就是個自大狂。有的人說唐納固執(不肯改變心意),有點孤傲(因為他不靠任何人)。各位如果也把唐納描述成一個負面的人,跟一般人的答案一樣。
然而,要是我事先請各位背下不同詞彙,又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不是給剛才那幾個詞彙,而是完全不同的詞組?一樣的人物敘述,不一樣的記憶清單,你對唐納的看法會因此改觀嗎?
有人說:當然不會,畢竟那個隨機的詞彙表,和唐納這個人又沒關係,完全不相干。既然描述唐納的那段話沒變,看法會跟先前差不多。
答錯了。
事實上,如果先請受試者記住「冒險」、「自信」、「獨立」、「堅毅」等詞彙,大家會對唐納抱持不同看法,變成一個具備正面形象的人。穿越大西洋不再是有勇無謀,而是勇於冒險犯難。不需要他人不再被視為孤傲,而是性格獨立。
同樣的唐納,完全不同的看法,怎麼會這樣?
人們一邊想著不同詞彙,一邊讀到唐納的事,看法無意間扭曲。字詞引發大腦中不同概念,接著那些概念又影響到對唐納的觀感,一切發生在渾然不覺之中,被潛意識帶著走。
前言
首先,請各位想一個自己最近做過的決定,任何決定都可以,例如買哪種早餐穀片,看哪部電影,午餐去哪裡吃,或是更為重大的決定,像是跟誰出門約會、支持哪位候選人、這輩子要從事哪一行。
各位為什麼做了那個決定?為什麼最後挑了那個選項?
這個問題似乎很好回答。雖然答案五花八門,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你你你。你的個人偏好、你喜歡與不喜歡的人事物。你覺得某個人幽默風趣,魅力十足,或許會是不錯的男女朋友。某某候選人政治立場和你一樣,所以選他。我們那樣選,是因為覺得那樣好,按照自己的意見與想法行事,答案太明顯...
目錄
▍前言
你是我的唯一……
不知不覺被說服
看不見的影響力
▍第1章 別人都這樣,那我也一樣好了
從眾的力量
為什麼人會從眾
變色龍與模仿技巧
模仿帶來的暢銷啟示
運用社會影響
▍第2章 我最獨特
就是不想跟別人一樣
我喜歡以前的
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
你是誰?
「人我有別」的幻覺
來組一個車主俱樂部
運用社會影響
▍第3章 不想跟那種人一樣
扮一下福爾摩斯
訊號來自何方?
阿宅戴手環
裝白人
人們何時反其道而行
售價30萬美元卻無法看時間的錶
當廉價品和高級貨看起來都一樣
為什麼LV應該鼓勵仿冒
運用社會影響
▍第4章 同中有異
預測下一個潮流
舊人很好,但來個新人也不錯
金髮姑娘效應
最佳的不同
運用社會影響
▍第5章 來吧,寶貝,點燃我心中的火焰
能源帳單2.0
落後的好處
當落後帶來⋯⋯更落後
運用社會影響
▍結語:讓社會影響是好事
謝辭
注釋
▍前言
你是我的唯一……
不知不覺被說服
看不見的影響力
▍第1章 別人都這樣,那我也一樣好了
從眾的力量
為什麼人會從眾
變色龍與模仿技巧
模仿帶來的暢銷啟示
運用社會影響
▍第2章 我最獨特
就是不想跟別人一樣
我喜歡以前的
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
你是誰?
「人我有別」的幻覺
來組一個車主俱樂部
運用社會影響
▍第3章 不想跟那種人一樣
扮一下福爾摩斯
訊號來自何方?
阿宅戴手環
裝白人
人們何時反其道而行
售價30萬美元卻無法看時間的錶
當廉價品和高級貨看起來都一樣
為什麼LV應該鼓勵仿冒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