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史詩的洪流
Oft of one wide expanse had I been told
(我曾常聽說一處浩翰的廣袤)
That deep-brow Homer ruled as his demesne;
(為高明的荷馬所統轄)
Yet did I never breathe its pure serene.
(但我尚未呼吸到其寧靜)
Till I heard Chapman speak out loud and bold.
(直至查普曼理直氣壯地說出來)
Then felt I like some watcher of the skies
(我感覺有如仰望天空)
When a new planet swims into his ken.
(看到一個彗星飛入視野)
──Keats: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 Homer
(濟慈:初讀查普曼所譯之荷馬史詩)
這是英國詩人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初讀荷馬史詩英譯本時所發出的感
嘆。此詩代表歐洲浪漫主義時代人們對荷馬的崇拜、讚美和無保留的推崇及傾倒
。
荷馬
荷馬到底有無其人?他是否就是兩篇希臘史詩的作者?這問題迄今並無大家公認
的定論,但假定有一個人或一群人寫了史詩,而他或他們的名號叫荷馬(Homer)
,而這個荷馬,照今人的推論,生存於紀元前九世紀。那麼本文就可以有一個立
足點來探索,荷馬透過其作品給當時的人及後來的人類留下了什麼啟示,及生活
的模式、感情的模式、行為的榜樣以及思考的原點。荷馬創作了,或至少完成了
兩大史詩──《伊利亞特》(The Iliad)及《奧狄賽》(The Odyssey)。我們
先談談《伊利亞特》是什麼故事,表達了什麼意義。
《伊利亞特》
相傳在小亞細亞(Asia Minor)北西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古稱Hellesp
ont)附近有一城邦,名「特洛城」。特洛城之王布萊姆(Priam)有二子,長子
名亥克特(Hector)是勇士。次子名巴里斯(Paris)生得英俊,就是引起特洛城
圍攻戰的主角。在引起特洛之戰之前,希臘神話中有一段故事。故事說:奧林匹
亞(Oly?mpia)山上諸神喜宴中有「傾軋之女神」Eris拋出一個金蘋果,上刻
「送給最美麗者」。於是天后亥拉(Hella,拉丁名Juno)、雅典娜女神(Athen
a,拉丁名Minerva)及美的女神阿弗羅代第(Aphrodite,拉丁名Venus)為爭蘋
果請巴里斯為裁判。亥拉許給「偉大」,雅典娜許給「戰必勝」,而美的女神許
給巴里斯「世上最美的女人」。結果巴里斯將金蘋果判給美的女神,種下十年的
戰爭原因。
巴里斯到Sparta去訪問,適斯巴達王外出不在,於是巴里斯見王妃海倫(Helen)
極美,誘拐之逃回特洛。斯巴達王知妻子與人私奔大怒,於是由其兄亞加米農(
Agamemnon)發動希臘聯軍,乘船征討特洛城。
希臘聯軍圍特洛城已九年餘,未能取勝。史詩《伊里亞特》的情節,從這個時間
點寫起。在這個階段,希臘聯軍攻城不下,士氣低落,四出掠奪城外民家。曾掠
得一美女克麗西(Chryseis),亞加米農據為己有。克麗西之父前來求贖,而亞
加米農不准。此舉觸怒了天上的阿波羅,遂降瘟疫於希臘士兵。亞加米農至此只
好放棄克麗西,但卻娶布麗西(Briseis)為償。這又觸怒了希臘第一勇士阿奇勒
斯(Achilles)。他一怒之下帶著自己的部下離開聯軍,回船上做壁上觀。阿奇
勒斯離開後希臘軍屢次戰敗。而阿奇勒斯雖經主帥亞加米農派來使者請求接受補
償回來效勞,依然堅持不肯。
巴里斯是這次災難的元凶,海倫一直恨他不敢出戰。巴里斯至此不能不戰,遂約
斯巴達王米尼勞士(Minelaus)單獨決鬥,勝者得海倫及其所有,兩軍言和退軍
。於是一場決鬥開始。巴里斯遠非米尼勞士之敵手,受傷敗陣而逃,得美的女神
暗中協助僅以身 。他仍以花言巧語哄海倫上床,海倫畢竟愛他,雖然失望,無
可奈何。
但翌日特洛軍由特洛勇士亥克達(Hector)帶頭攻擊,雙方死傷累累。連阿奇勒
斯好友柏特克勞(Patroclus)亦戰死沙場。阿奇勒斯為報好友之仇出陣欲戰亥克
達。
亥克達已知特洛軍並無勝算,自知必死,於是回家向妻子安德羅瑪(Andromache
)告別。他責備弟弟巴里斯怯懦自私,當同胞為他而死戰時卻躲在閨房裡。他預
言特洛必敗,自己必死,妻子也恐難倖 。這段訣別場面,充滿英雄末路的悲壯
,是史詩中的高潮。
亥克達和阿奇勒斯打得昏天黑地。驚動奧林匹亞山上的諸神也分成兩派紛紛下來
助戰。但無敵的阿奇勒斯終於打死了亥克達。而且把亥克達的屍體拴在戰車後面
拖著走。這是史詩中最殘忍的一個場面。
海倫聽說亥克達死了,傷心欲絕。她回憶亥克達待她如親人,常常安慰她,不把
她當做「禍水女人」,而且為人義氣而勇敢,是真正的英雄……。海倫的傷心,
是到特洛城來以後所有委屈與失望的發作。哭得傷心,哭得令人不忍。
亥克達的父親老王布萊姆(Priam)來見阿奇勒斯,哀求將亥克達的屍體交還給他
。這時阿奇勒斯從驕傲無禮,到慢慢為對方所感動而將屍體交還,是一場動人的
親情倫理的呈現。布萊姆帶回兒子的屍體,舉行一場悲壯而榮耀壯士的喪禮,爭
戰雙方皆在肅穆的氣氛中體認到人的尊嚴與悲哀。這,也是荷馬以文學之筆達成
的倫理的說服吧。只是荷馬未必蓄意要說服,因為所有情節發展得那麼自然。
阿奇勒斯的足踝(Achilles?Heel)
阿奇勒斯殺了亥克達之後繼續為希臘聯軍作戰,最後被巴里斯射中他的罩門──
足踝而死。《Iliad》出現之後有許多人寫了很多續集補充或發展其中某人或某部
分的情節。其中之一的《AE?thiopis》中說阿奇勒斯之母Thetis於生產後以雙
手握阿奇勒斯之足踝將其身體浸入Styx河中,因之阿奇勒斯全身刀槍不入,唯足
踝未浸到水而成為罩門。巴里斯得阿波羅之助知悉其罩門所在而將他射死。
阿奇勒斯是史詩中一個比較野蠻、易怒而獨行其是的角色,他拖著亥克達的屍體
走,以及好友的葬禮中犧牲了許多特洛士兵俘虜,皆成為後世邪惡的例子。
《伊利亞特》出現後所衍生之許多「續集」後人稱之為「Epic Cycle」(史詩系
列),分別由許多詩人於紀元前七百年到八百年間所寫。這裡面也有一個故事說
:特洛城陷之後的阿奇勒斯的鬼魂要求布萊姆將女兒波麗濟納(Polyxena)給他
。特洛人只好將波麗濟納帶往阿奇勒斯之墓前,將她犧牲。當然史詩所衍生的許
多故事只是史詩所開啟的影響力的一部分而已。《伊利亞特》和《奧狄賽》對後
世的文學及人的生活意識的影響比想像得到的要大很多。
荷馬的倫理及感情
根據考古學上的證據,特洛城曾於紀元前一二五○年前後因人為的因素而毀壞,
且被大火燒盡。這證據並不能證明荷馬的《伊利亞特》史詩故事之真實性。但有
關「特洛城圍攻戰」的各種長短不同、且版本不同的故事,在相傳荷馬寫史詩的
紀元前九百年時已到處流傳,荷馬也可能不是這些故事的發明者。但成篇後的史
詩,雖事件前後有不同風格,但口氣筆調統一,可視為由一個人,而且是才華很
高的人綜合各種傳說而寫成史詩《伊利亞特》。
假定我們接受史詩成篇於紀元前九世紀的說法,那麼以那時希臘、愛琴海周遭地
區的文明程度和社會生活之尚無安定之秩序而言,史詩文字之順暢明白,敘事之
理性自然,以及其對當時及後來社會之貢獻是令人驚異的。茲分述之:
史詩將當時已經相當流傳的希臘神話,作了很巧妙的運用,使重要的神皆有個
性,神與神之間及神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多采而有條理。豐富了希臘神話
的內涵,又轉而豐富了希臘詩歌文學的內涵。間接促成了稍晚的詩人Heiod寫
成了《神統記》(Theogonia),使希臘神話中的諸神有明確的譜系。這個譜系後
來為羅馬人全盤繼承而有羅馬神話,也多多少少影響了歐亞各地的神話模型。迄
今這些神話仍為現代歐美文學中活的典故。
一般人或以為倫理及道德是道德學家的說教及權力者提倡的口號所形成。史詩
證明倫理是因詩、故事、文學的說服力才能滲入人心。我們看老王布萊姆哀乞子
屍的語言,連鐵石心腸的阿奇勒斯都被說服(當然讀者也為之動容)。亥克達出
戰前對妻子的訣別,令人感覺夫妻之情、夫妻之倫,當然如是。另一方面亞加米
農強占阿奇勒斯之女奴,阿奇勒斯也為此暴怒,雙雙都呈現自私暴躁的缺點……
等,史詩中其實對人性之各種面貌作了深入的呈現,使讀者獲益匪淺。這些史詩
中的重要角色的性型、語言、行為模式及倫理情操,不論是很高貴的,或較低劣
卑鄙的,後來皆成為西方人的某種類型。就連奧林匹亞山上的諸神其威嚴、其可
笑、其衝動、其特性皆傳入西方社會。其美麗及其雄健的姿態,亦形象化為栩栩
如生的雕像傳至今日。
海倫的出現是文學史上首次一個美女如此有力而善意地被呈現。這裡看出荷馬
這位藝術家心地之寬大與對女人(在當年的希臘,女人也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有
意的讚美。他讓史詩中的不特定老軍士見到海倫而驚艷,而且互相討論:「如此
美麗的女人必不會有罪。」當年的希臘也許尚無「女人禍水」的觀念。即使如此
,美就無罪在常識上是反邏輯的。但藝術家也許另有胸懷。如王安石的〈明妃曲
〉中:「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
南北。」似乎道出女人棄此投彼,原因複雜,不足為外人道的一面。兩千多年後
美國詩人Edgar Allan Poe有詩〈給海倫〉(To Helen),詩曰:
Helen, thy beauty is to me
Like those Nicean barks of yore
That gently, or a perfumed sea,
The weary, way-worn wanderer bore
To his own native shore,
(海倫,你的美有如,
古時尼西安的小舟,在芳香的海上輕輕地過,
載著疲倦的流浪者,回去他的故鄉。)
On desperate seas long wont to roam,
Thy hyacinth hair, thy classic face,
Thy Naiad airs have brought me home
To the glory that was Greece,
And the grandeur that was Rome.
(久在失望的海上徘徊,你紫藍的秀髮,古典的臉,仙女的風儀帶我回到了,那
希臘的光輝,和羅馬的榮耀。)
Lo! in yon brilliant window-niche
How statue-like I see thee stand,
The agate lamp within thy hand!
Ah, Psyche, from the regions which
Are Holy-Land!
(喲!在古代美麗的窗龕上,看到你雕像般立著,
手持著瑪瑙的燈!啊!靈魂的女神,你來自聖域!)
千古之下很多詩人對一個柔弱而只知順從愛情容貌令人想起光輝的希臘女子的歌
頌,都是受到了史詩的啟發而發。西方文化及社會上,一直有尊重婦女的禮貌和
歌頌愛情的文學,莫非是這個想法的延伸?
荷馬的筆調自然而樸實,其所敘的人事合理,不牽強而自然。看著這故事,會
覺得這些事是自然這樣發展。發展的本身也是人事的自然。
但荷馬所寫奧林匹亞山上的神,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神卻讓人不敢恭維。這些神
會戀愛、會外遇、會惡作劇、會吵架、會下凡來介入人間的事,各支持其所偏愛
的一方,而且還曾與人(如阿奇勒斯)打仗而被人打敗!這些神也太不濟了吧?
由Maynard Mack主編的「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說:
「荷馬的史詩對後來的希臘文化的影響,與《舊約》對後來的巴勒斯坦人的影響
是相同的。」
果真如此,那些無理取鬧的奧林匹亞山上的神如何解釋呢?
第一個解釋是這些神明朗快樂,飲宴嬉鬧,也做點壞事,是人的延伸。他們因為
如此,沒有人認真尊敬他們。所有「尊敬」的場面都只是書中的故事裡的尊敬。
也唯因如此,希臘人可以把神創造得稀奇古怪,各有專長而增加很多趣味性。希
臘神話即靠這些趣味性流傳千古。這與別的民族崇拜或信仰可敬畏的全能的神,
完全不一樣。
第二個解釋是,這些神祇,是颱風、雷雨、閃電、海嘯、瘟疫、火災、洪水等自
然災害或自然恩惠的化身。當故事上寫某神祇降災禍於誰的時候,實際上那災禍
是自然界災禍。荷馬是重視自然的詩人,其會有這樣的隱喻,也可理解。
在古希臘的文字中並無「宗教」這名詞。後來拉丁文中有「religio」成為法、英
語言中的「religion」。但希臘諸城邦各有其城市的守護神。哥林斯城的守護神
是海神Poseidon,而雅典的守護神是Athena。古希臘語中最接近宗教信仰的意思
的字可能是「虔誠」(eusebeia,英語為piety)。荷馬之後數百年哲人蘇格拉底
被起訴判死刑,其罪狀為「不虔誠」、「教壞年輕人」。
荷馬的史詩是西方世界劃時代的重要詩作。五百年後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名
作〈詩論〉中稱讚荷馬:「在措辭及思想上無與倫比。」又說:「他教了後世詩
人幻想的真正藝術。把自己藏在後面而讓角色自己呈現。」在詩及故事的領域裡
,他提示了許多傑出的典範。
兩千多年後英國詩人Alexander Pope在其著作Essay on Criticism中說:
“Seven wealthy towns contend for Homer dead, Through which the living
Homer begg his bread.”
意謂七個富有城市為爭已死的荷馬的出生地而爭吵,但荷馬生時曾在這些地方乞
食而無人理會。
諺語「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連荷馬也會打盹)表示人總有不小心的時
候。語出羅馬詩人赫萊斯(Horace, 65BC-8BC)。
悲劇的社會性
荷馬在其史詩所歌頌,並由Hesiod寫成《神統記》留下譜系的希臘奧林巴斯山上
的諸神,後來成為歐洲共同的文化。到了紀元前五世紀及四世紀時,眾多悲劇及
喜劇作家還使用這些神話編成劇本,在豐年祭神之際演出。留下了諸多悲喜劇的
名作。但世上有了基督教、猶太教、回教之後,他們稱這群神祇為異教神,這種
崇拜為異教(Pagan),並稱信異教的人為「Pagan」或「Heathen」──異教徒。
這稱呼裡多少帶著輕蔑或不信任,及「非我族類」的意涵。
另一方面,荷馬以來的希臘及羅馬文化及文學,一直受到一些有識之士的重視及
愛好,迨紀元十五世紀時歐洲的文藝復興成為思想上的風潮,古希臘羅馬的文化
在風潮中有新生、再生之概。「Renaisance」(文藝復興)的原意就是再生。從
此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及文學,實至名歸的被大多數人稱為「古典文化」或「古典
文學」(Classic Literature)。古典文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三大悲創作家之第
一人就是埃斯庫羅斯(Aeschylus, 525-456BC)。
《亞加米農》(Agamemnon, 479BC)
埃斯庫羅斯出生於雅典附近的Eleusis,出身高貴家庭。曾目擊雅典民主的發展並
參加過「馬拉松」(Marathon, 490BC)戰役。他的作品《亞加米農》Agamemnon
以「特洛城圍攻戰」故事中的主帥亞加米農為主角,情節敘述亞加米農組織船隊
要前往討伐特洛城,但海上吹著逆風,船無法開動。亞加米農經由預言者(Seer
)告知必須提供犧牲祭海神而後可啟航,於是亞加米農將女兒犧牲以利航行。女
兒名伊菲吉妮亞(Iphigeneia)。
亞加米農於是順利抵特洛城而獲勝,即將凱旋歸國。消息傳回阿哥斯(Argos,亞
加米農之王城),城中一片喜氣。但喜氣中有陰謀在醞釀,原來亞加米農將女兒
犧牲了,女兒之母克莉孟特拉(Clytemenestra)甚為憤恨,加上身邊的情夫阿吉
薩(Aegisthus)在一旁慫恿王后弒夫之計已漸成形。阿吉薩是因為其父曾為亞加
米農之父所殺,而積恨已久。在當時的希臘,有人被殺,其血親出來報仇,將仇
人殺掉被認為是「正義」(Justice)。本劇是為了這個「正義」而冤冤相報的故
事。
亞加米農凱旋回國身邊帶著特洛王的女兒卡姍特拉(Cassandra),她曾因得Apo
llo之寵愛而獲得預言的能力。但後來因拒絕Apollo之愛,而以後任何預言皆不獲
相信。她對亞加米農預言回家必死,但亞加米農不信,終於與亞加米農一起為王
后所殺。
亞加米農有子名奧勒士特(Orestes),女艾勒特(Electra)。兩人密謀為父報
仇,進入王宮,假裝報信,將阿吉薩殺了。其母克莉孟特拉哀求饒命,奧勒士特
心感猶豫,但終於狠下心(有人提醒他Apollo之命令)下手弒母,三代恩怨至此
了結。本劇是史上第一部三劇一套的「三部曲」(Trilogy)。
但奧勒士特因殺母而受審判,情況相當危急。Apollo叫他去求救於雅典娜女神,
女神將他交給法庭審判,法院採取由市民陪審的制度,投票結果正反票數相同。
但女神宣判今後凡是票數相同,都算被告勝訴,奧勒士特得以釋放。
從部落到城邦
埃斯庫羅斯生存的年代,正是希臘各城市從部落型態蛻變為城邦型態的時期。悲
劇「亞加米農」也體現這個轉變。在部落社會裡,殺人是罪惡,而這個罪惡的匡
正之途只有一條,就是由被殺的人的血親出來報仇,把殺人的人殺了。但這條路
走到最後卻發生了一個難題,就是報仇的人為了報血親(父親)之仇竟把另一個
血親(母親)殺了。另一個版本演到最後以「父親之血親程度高於母親」為理由
為主角解套。但這個解釋是難以令人心服的。
本劇最後以陪審制度加上女神裁決結案。這是「法庭」(Tribunal)的制度在歷
史上第一次出現於公開的演出。它代表雅典城邦已正式成為一個文明的城市及國
家,也正式宣布部落型的「正義」今後已不適用了。埃斯庫羅斯另有作品歸於他
的著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這個劇本於紀元前四七九年
演出。咸信與半世紀後出現的希伯來《舊約》中的「約伯記」有相似之處。
普羅米修斯與約伯
普羅米修斯是巨人(Titan),他為了偷火給人類,又處處偏袒人類讓諸神吃虧,
觸怒了天帝宙斯(Zeus)。宙斯命屬下將其綁在巨石上天天受飛鷹的傷害。受命
綁他的屬下如Oceanus實際上同情普羅米修斯,勸他向宙斯低頭,並告訴宙斯希望
知道的西地(Thetis,宙斯追求之女子)之秘密。但普羅米修斯斷然拒絕,最後
被宙斯打入深淵。
劇中普羅米修斯被呈現成對人類友善,也以陶土製造人類,有主見而受迫害的英
雄。這個角色在許多宗教及民族中都受到崇拜。英國十九世紀詩人雪萊(P. B.
Shelley, 1792-1822)很不服氣普羅米修斯的下場,寫了一篇〈普羅米修斯解放
〉(Prometheus Unbound),讓他得到最後的勝利。
在信仰上帝的希伯來歷史上,似乎戲劇和小說都是以色列人流亡以後才產生的。
而《舊約》的「約伯記」被稱為希伯來文學中的傑作。大約成篇於紀元前四百年
左右的「約伯記」,敘述一個人名叫約伯(Job),「他無可指責,為人正直,敬
畏上帝,遠離惡事」。生有七子三女,家中富有、牛羊成群。但上帝卻為了要證
明他的子民即使飽受打擊、災難也會堅信上帝,就答允撒旦去打擊約伯,於是約
伯失去牛羊財富、家族,甚至全身長滿毒瘡。約伯已老,無法抗拒災難,而周圍
的人認為他會連續遭災難,一定是做了壞事,心存惡念。三個朋友來和他討論災
難的原因,約伯堅持自己沒有犯罪。又有一個青年來,以獨白表示苦難可以鍛鍊
人。約伯已不想活,但他唯一的留戀是要見到上帝問明原委……。約伯終於見到
上帝,上帝肯定他是「義人」,恢復他的生活……。
普羅米修斯和約伯都是善人而受到惡報,兩人都堅持原則不為所動,似乎其作者
都想提出善、惡報應的哲學問題。而兩部詩劇中由於文字有力,兩人所受的災難
令人髮指,有很大的震撼力,乃使作品中的哲學問題格外犀利。但「約伯記」最
後以團圓終,而普羅米修斯則以悲劇終場,馬克思稱讚此人是「哲學日曆中最高
尚的聖者和殉道者。」
約伯不論為什麼原因,其所受的苦難過於痛苦,令人覺得不公平。但約伯最後得
到了上帝的肯定,他也繼續肯定上帝,這結果對基督徒而言好像值得,對非基督
徒而言勉可接受。但普羅米修斯最後含憤而終,要受苦三千年才在第三部曲獲釋
,讓讀者及看戲的觀眾對宙斯很不滿。
雖然亞里斯多德認為「悲劇是透過憐憫和恐懼帶給讀者情緒的淨化。」〈詩論〉
,但這樣美學而透徹心理的定義雖然很精闢,人們在理性的時候可以接受,但人
們質疑現實世界的正義的不伸,常常也難以精闢定義抵銷。因而善惡報應的問題
,此後三千年繼續成為困擾,挑戰社會學、倫理學及哲學家的問題,迄今仍為人
類思考主軸之一。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是埃斯庫羅斯將希臘的祭祀演曲(一人主唱,加合唱隊)
加上第二個演員而完成了戲劇型式的史上第一部戲劇「三部曲」(Trilogy)。前
後有「偷火」及「釋放」兩劇。這型式後來由另一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推演到幾
近「完美」(亞里斯多德)的境界。
戲劇、群眾、民主
希臘城邦從神話開始,就講究民主,所以奧林巴斯山上的神祇是多數而多元的,
各司其職,各就其位,各做他們愛做的事情。地球上大多數地方的神話都以「多
神」或「多神教」(polytheism)開始。但在多數地方,譬如中國、印度或日本
,多神並未連繼上人事的多元和民主。早熟而聰明善辯的希臘人獨獨在奧林巴斯
山下開展了民主制度。有些評論家稱此為「Olympian democracy」(Daniel J.
Boorstin: The Creators)。
紀元前五世紀時,雅典城邦的民主達到了最成熟、燦爛的時期。雅典打敗了波斯
帝國的入侵,事實上成為希臘諸城的盟主及統治者。但從此時起雅典對屬國橫征
暴歛,城內政客爭權奪利,市民窮奢極侈,已露敗象。
名著《奧地帕斯王》Oedipus Tyrannus的作者索福克勒斯(Sohocles, 496BC
-406BC)做為當時正站在政壇巔峰的伯里克勒斯(Pericles, 495BC-429BC)好友
也正享受得意的生涯及很高的文名。他一生寫了一百二十部以上劇本,贏了二十
四次戲劇大賽,但只有七部著作流傳到後世。其中一部傑作就是《奧地帕斯王》
。索福克勒斯也參與政治,中間曾兩度榮任「將軍」,在他的印象中他所參與的
民主是完美的社會制度,它創造了雅典的富庶、強盛與文明。但在他有生之年,
他竟目擊它的頹敗,有如他作品中的國王,以光明磊落的行為而竟未能 於不幸
。雅典城實行了地球上最初的民主,也因這民主而滅亡。這事實應給後世以許多
思考、反省的機會。原來民主是很容易失敗的。
《奧地帕斯王》的情節兩千多年來膾炙人口,它敘述一個出生於狄甫斯國(Theb
es)的王子奧地帕斯,出生時即被神託(Oracle)注定會弒父娶母。為了這個神
託,他被親生父母委棄於山野之間。但他命不該絕,為鄰國哥林斯王夫婦所收養
、長大。長大後的王子亦聞知有關自己的神託預言他會弒父娶母,乃為了避免神
託成真離開了哥林斯,及他以為是親生父母的養父母。
他來到一處狹道,為了爭路殺死了對方,當時未知這老人即狄甫斯王。他一路行
來聽說路上有人面獅身怪獸,過往行人必須回答怪獸的問題,答對才可過去,答
錯就被吞食。王子簡單地破了怪獸的謎題──早晨以四足走路,中午以兩足走路
,晚上以三足走路的是「人」。這是嬰兒、成人及老年拄杖的謎題而已。他既破
謎題,路邊吏役將之帶來見已經守寡的王后,並依先前公布的諾言將王后嫁給破
謎題者,並尊他為王。
幾年後(戲劇採倒敘法,從這個時地演起),狄甫斯發生大瘟疫,死人無數。王
派人前往叩問神託,回說國中有弒父娶母者,故神降瘟疫。王子──此時已是王
,大怒再欲追問罪人是何人。王后約卡絲塔(Jocasta)之兄克勒恩(Creon)亦
主張應問清真相。但一個盲目的預言者狄勒西(Teiresias)勸王最好不必追問下
去。王不聽,叫所有知道真相的人站出來說話,終得知這弒父娶母之人竟是王本
人!
於是王后上吊自殺,王刺傷自己雙目奔出王宮,留下兩個兒子在宮中爭奪王位。
僅有一個女兒追出去陪父王。這是以後的事。
《奧地帕斯王》還有後續的劇本,寫王在離開王宮後所發生的情節。但在文學史
上,索福克勒斯的戲劇以本劇最為出名,也公認為最傑出。在劇中作者既寫命運
對人之肆虐,也寫人的意志力之可怕。後世評論家習慣將悲劇分類為「命運的悲
劇」及「性格之悲劇」。而古希臘的戲劇很自然地被歸類為「命運的悲劇」。但
我們觀此劇,神託之注定毋寧像是人生的無奈。而奧地帕斯王,賭氣爭路而殺父
,機智而解決人面獅身妖,堅持要追問罪人而結果使很多人的人生以悲慘的收場
(catastrophe)終。處處呈現人的性格及意志的力量,而唯一可以歸為「宿命」
的是貫徹美德(Virtue)的意志並不必然帶來幸福。這個主題是爾後兩千多年來
許多文學一再重複呈現及討論的主題。
亞里斯多德的名作《詩論》Poetics認為索福克勒斯是「悲劇」的創新者,他在劇
中加了第三個演員,引進畫面布景,將合唱團人數增加到十五人。因為演員可前
後飾演不同的角色,所以從此悲劇的角色增多,使情節能更複雜而深入。索福克
勒斯也是寫對白的高手、刻劃人物角色的天才。《詩論》認為劇中人都和「我們
」一樣,只是高貴些(nobler)。索福克勒斯則自認為他寫角色,依照他們「應
當如是」的形象寫。而另一悲劇作家Euripides則依照他們「正是如是」的形象寫
。索福克勒斯擅長在台詞中有「反諷」(irony),一句話中常常隱藏另一個意思
。「悲劇」的重要型式是在他手中完成的。
在當年,希臘戲劇在露天劇場公演。觀眾熱情吵鬧,大聲喊叫,毫無秩序。他們
常對劇中角色、場面、台詞有意見,當場叫鬧。劇本作家的戲的演出是一種很嚴
重的考驗,因為看戲的群眾也以民主的方式發表意見進行對戲的表決。在古希臘
,戲劇與看戲的群眾和民主是分不開的。
二十世紀初,奧國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從兩千五百
年前的古希臘戲劇中找到了他的理論根據,提出了「奧地帕斯情結」的理論。他
的理論認為家族成員中,母子、父女、兄弟姊妹間可能存在潛意識中的愛戀情愫
。這些情愫因為是社會倫理所不能接受的,所以通常被壓抑在意識底層,無法顯
現。但偶爾在有機會時也會顯現出來。「弒父娶母」的故事是這種潛意識的偽裝
或藝術表現。他稱奧地帕斯王是「戀母情結」(mother complex)的典型角色。
劇作家當年已經以敏銳的感覺感知人世有這種事而把它故事化。
弗洛依德的理論,對當時的學界發生了很大的衝擊。直至今日,現代心理學、文
學、文學評論、藝術以及人的思維都深受這個學說的影響。評論家以「戀母情結
」解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那樣嫉恨叔叔娶了母親的原因,以及
D. H.勞倫斯著《兒子與情人》(Sons and Lovers)中的母子關係如何影響了兒
子和情人間始終未能親密的意態。連日本《源氏物語》中男主角為何愛上容貌酷
似乃母的父妾,都用上了這個理論。
亞里斯多德的《詩論》大部分歸納分析古希臘的劇作而成書。中間尤其推崇《奧
地帕斯王》的傑出。這部《詩論》是迄今在歐洲大學裡被認真閱讀討論的少數古
典之一。
奴隸的智慧─《伊索寓言》
奴隸,是生存在極限下的人類。他們沒有身分、沒有權利,無錢、無家、無朋友
、無任何憑藉,朝不保夕,隨時會受鞭打,會死去,而且是受折磨而死。奴隸若
有任何可以用來保護自己多活一些時日,或在面臨死亡時讓自己可以死得較不痛
苦的能力,那就是奴隸的智慧─如果他有智慧的話。
寓言集《伊索寓言》呈現的就是這種迫切的、性命交關的、極限下的智慧。它和
聖賢豪傑、文人學者留下來的智慧不大相同。
《伊索寓言》經兩千多年來的考據,大體上大家認定是一位奴隸,名叫伊索的,
創作或改寫,並編纂的。
奴隸伊索
伊索(Aesop, 620BC-560BC)根據希臘語發音應為「艾索布」,但此處從俗稱伊
索。有關伊索生平的傳說,都只是傳說而已。但各種傳說都說到他是希臘人,父
母死後跟一牧羊人到處流浪,後為牧羊人所賣,淪為奴隸;其主人是沙莫士(Sa
mos)人雅德蒙,而他也曾和名妓羅德皮絲(Rhodopis)一起做奴隸,後因以機智
救了主人,得還自由身,但因語言得罪人而遭人暗殺。(只有這些是從史學家He
rodotus的紀錄可以推論的)。
據說伊索從小愛聽故事,聽過的都記下來。當時地中海沿岸及小亞細亞一帶流傳
許多以獅、狐、兔、鳥等為主角的故事。伊索記憶了許多故事後,常常加上自己
的意思加以改編,到處說給人聽。於是「會說故事的伊索」之名流傳當時及後世
。
伊索做了很長年月的奴隸,對於奴隸的生涯、生存方式及奴隸與主人的關係、奴
隸與奴隸的關係之尖銳及詭異,皆有很深的體會。他通人性之機微和人間之險惡
,其改編出來的寓言,意在言外,呼之欲出,而他又在每一則故事之後明白提示
一個教訓,讓常人讀之很清楚地了解寓言的用意何在,這是《伊索寓言》的特色
。這是一本販夫走卒、讀書不多的人也皆能看懂的寓言集。因此流通兩千年,膾
炙人口,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成為人們自幼濡染的故事,其對全人類的影響是
難以估計的。
寓言的寓意
《伊索寓言》中有許多以獅子及狼為主角的故事。獅子及狼在故事中總代表強者
或加害者的一方。而綿羊、小兔子等則代表善良的弱者、受欺侮的一方。《伊索
寓言》第二百二十一則故事「狼與小羊」中,有一隻狼看小羊在河邊喝水,於是
想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來把小羊吃掉。狼說:「你把河水攪混了,使我不能喝
水!」小羊說:「我只在河的邊邊喝一點水,況且你在上游喝水,我在下游喝水
,我怎麼可能攪混你喝的水?」狼見小羊能言善道,又說:「你去年說我父親的
壞話!」小羊也說:「我去年尚未出生哪!」狼至此翻臉說:「任憑你多麼會辯
解,我還是要吃掉你!」
這個故事後面的提示是:存心要做惡事的人,你和他辯解是沒有用的。
提示是這樣,但提示的背後,還有更深沉的隱喻,那就是說,弱者如奴隸有如小
羊,強者如奴隸的主人就是狼,兩者之間是沒有什麼道理可言的。主人要殺奴隸
,常常也找個藉口,其實主人是不要什麼藉口也能殺奴隸的。做奴隸者最好要認
清這一點,不可以想和主人說理,那只會更激怒主人。在寓言集裡,狼、獅、狡
猾的狐及人,其所做所言似乎都帶著奴隸主的影子。而被欺凌或殺戮者都令人覺
得牠們的淒慘似乎也沒什麼出路。這裡面隱藏著身為奴隸者的悲哀。但這還不是
奴隸最大的悲哀。身為奴隸,有時也沒有權利不做他不喜歡做、或他認為不對的
事情,因為奴隸只有奉命行動的份,沒有資格去「認為」何事為道德、何事為不
道德。
《寓言》第十二則,「鼬鼠與公雞」中鼬鼠抓到了一隻公雞,準備要吃掉雄雞,
鼬鼠責備:「你凌晨亂叫吵醒人們,豈有此理。」雄雞立刻辯解:「我是以啼聲
報曉,讓人們知道該起床了。」鼬鼠說不過公雞,又說:「你和母親、姊妹都交
配,違背倫理,豈有此理!」公雞又辯解:「我的主人希望雞隻多多繁殖以增加
財富,我只好聽命,什麼事都做。」
在奴隸制度盛行的時代裡,這種奉命繁殖的事實是到處存在的。因為在奴隸主的
心目中,奴隸就和牛、馬、羊一樣,只是他擁有的家畜,還有什麼倫理可言!有
知識的奴隸如伊索,將這種故事寫下來,其心中之憤怒是可想而知。
牝貓與驢子
《伊索寓言》第七十六則說的是一個很有哲理的故事。話說有一隻牝貓愛上一個
英俊的年輕人,為了想嫁給那個年輕人,請求女神把牠變成美女。女神就把牠變
成美女了。但美女嫁給年輕人後,在家中看到一隻老鼠,習性不改跳下去追逐老
鼠,結果又恢復了牠貓的樣子。這故事的提示是,低賤的人怎麼改變也改不了低
賤的性格。其所指不是十分清楚,但隱隱約約,也讓人覺得故事在奚落丟人現眼
的女奴隸。最令人惻然的是驢子的故事。驢子每天負重行遠,為主人載貨賺錢;
但因為太辛勞了,不久就死掉。主人將牠剝皮,以皮製成大鼓,終日打鼓作樂。
主人的朋友問主人:「你的驢子哪裡去了?」主人得意地回答:「牠從前替我載
貨,現在供我娛樂。」這個故事的提示是:做奴隸的人即使死去,也仍然是奴隸
。奴隸是永遠的輸家,不論生死。有些中國人以為冤死的人,死後可變成厲鬼向
冤家討回公道,伊索顯然不存這個希望。因為沒有希望,所以更不甘心。
根據英國「The New Caxton Encyclopedia」的紀錄,公元前五百年當希臘城邦全
盛時期,希臘半島上有十二萬五千奴隸,半數充當家庭僕役,其餘擔任工場及礦
場苦役。羅馬奧古斯都皇帝時代,義大利半島上有兩百多萬奴隸支撐羅馬帝國的
經濟。電影「萬夫莫敵」(Spartacus, 1960)所取材的奴隸軍的叛亂,確實發生
於公元七十三年。當時兩度打敗羅馬軍的奴隸軍總數達九萬人,轉戰兩年,所向
披靡,後為離開義大利與否的歧見而內訌,卒為羅馬軍所敗。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不到十年,美洲人於一五○一年開始輸入非洲黑人為奴隸。
此後四百年中間,從西非被運到美洲的黑奴人數高達兩千萬人,外加約一百萬人
在航運中沉沒海底。奴隸買賣商人為取得奴隸,鼓勵非洲酋長掀起部落間的戰爭
,以便俘虜敵兵,充當奴隸販賣。史學家評「歐洲的文明以西非的分裂為代價建
立」。這條奴隸運輸線最後由英、美海軍以聯合行動才得以切斷。
郭沫若在其著作《奴隸制時代》中認為在中國,「殷代是典型的奴隸社會……殷
代祭祀大量地以人為犧牲,有時竟用到一千人以上。殷王或者高等貴族的墳墓,
也有不少的生殉和殺殉,一墓的殉葬者往往多至四百人……。」
這麼說來,奴隸雖以其勞力轉化為生產力而支持了古代社會的經濟,間接促成了
文明社會;但其本身的生涯慘絕人寰,還常常像牲畜一樣遭屠殺,為犧牲,為殉
葬。伊索的寓言所透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但那是令人驚悚、令人閱讀之餘低迴思
索的一角。
一代文明興起與墜落的記述
公元前五世紀,是雅典及其他希臘城邦的世紀。在這一世紀中,希臘城邦以海洋
國家之姿,實行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民主政治,其貿易船及奴隸船縱橫於愛琴
海及地中海,船舶相連、舳艫千里,陽光下帆影閃爍於碧海藍天。雅典城內人才
輩出,哲學、文學、戲劇藝術、雄辯家、政治家,極一時之盛。
希臘城邦的發展,對於在地中海東岸剛剛征服了巴比倫、利地亞並占領小亞細亞
的希臘小城邦而儼然成為大帝國的波斯帝國而言是不能容忍的。於是在有名的「
馬拉松」戰役之後十年,波斯與希臘聯軍正面衝突,發生了「波斯戰爭」(Pers
ian War)。這場戰爭前後打了十一年(490-479BC),最後以雅典的海軍大勝終
。這場戰爭,歐洲史學家認為是在歐洲的希臘與在西亞的波斯的「歐亞文明爭霸
戰」。希臘的勝利,奠定了歐洲文明優勢的局面。是耶?非耶?要待史學家來評
定。
這個史學家名希羅多德(Herodotus, 490-425BC)。他寫了一本書《歷史》Hist
oriai記錄波斯戰爭的全部經過,並追溯發生戰爭的原因及戰爭前的西亞及希臘形
勢。值得注意的是「Historiai」這個希臘字,後來成為歐洲各國「歷史」(His
tory)的字源。但在希臘語中「Historiai」原是「探索」、「尋問」、「查問」
的意思,等於今日英語中的「Inquiries」之意。希羅多德取這個書名,意謂他是
將到處查問探訪來的事記錄下來而已。這一點他和中國的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
「上會稽、探禹穴」並走訪淮陰父老的努力很相似。其追溯戰爭原因等等也與太
史公「通古今之變,究天人之際」的用意非常符合了。古代的地中海上發生的大
戰,我們由於有此一紀錄而得以知其梗概。我們且看一段記錄斯巴達三百壯士死
守德摩比勒隘口(Thermopylae)的經過:
「公元前四八○年大流士(Darius, 521-486BC)死了,以後其子薛西斯(Xerxe
s)率五十萬波斯兵來俗稱溫泉關的德摩比勒隘口。斯巴達王列歐尼達(Leonida
s)率希臘聯軍,以一夫當關萬人莫敵之勢與波斯軍對峙,僅以千餘士兵擋數萬大
軍於隘口。後來有內奸告訴波斯軍山上有間道可通希軍背後,於是波斯軍改道行
進。當列歐尼達聞知此事後自知腹背受敵必無勝算,乃為了保存軍力讓其他希臘
城邦的軍隊撤離,自己只帶斯巴達三百壯士及自願留守的七百名塞斯比亞城邦士
兵並肩作戰。敵兵如流水般湧過來,矛影矢雨蔽日,兩軍不但互相廝殺,也為了
搶奪同胞的屍體浴血而戰。這一戰,希臘軍一千人,全軍血戰而死。但消耗了波
斯軍兩萬人及他們大部分的裝備。希臘詩人西蒙尼特(Simonides, 556-468BC)
為他們寫墓碑曰:
“Tell them in Lacedaemon, Passer by,
That here obedient to their words we lie.”
(願過客帶話回鄉,說我們忠於諾言,長眠此地)」
史學之父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被後世羅馬文學家Cicero等人尊稱為「史學之父」,有幾個原因:第一
,他從神話、傳說及官府檔案、石刻碑銘及各種著作中收集了許多資料。但他是
第一個懂得鑒別史料真偽、用心稽古的人;第二,他靠自己到處遊歷親身訪查來
判斷資料真偽並增加史料細節;第三,他發明了敘述歷史的新方法和文體,將史
實的記載與闡釋結合而使史書增加深度有可讀性;第四,他也在史書中納入希臘
人每次請示神意時的智慧抉擇和愚蠢解讀,呈現歷史的必然與不必然。另外,他
寫歷史並不偏袒自己的希臘人,也不站在民族主義的觀點寫史。他肯定古代的亞
洲文明,承認埃及的太陽曆比希臘的曆法準確。希臘的字母取自腓尼基人的文字
。希臘人的日晷最早是巴比倫人發明的。他的史學的眼光看到了當時大部分的世
界,包括南歐及西亞,只不知在同時代遙遠的東方也有《春秋》、《左傳》,這
是限於當時的交通無法克服的。
希羅多德的《歷史》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他採用東方文學常見的結構,在大故事
中套小故事,環環相扣使人看下去不忍釋卷。他善於刻畫人物,筆下的國王、大
臣、將領、士兵,性格鮮明,說話行動,栩栩如生。他不但寫國家大事及戰爭,
也寫人民的生活,旁及當希臘士兵為敵軍俘虜時希臘婦女如何冒險去救自己的丈
夫。希羅多德為西方的史學提供了選擇史料、鑑別真偽、如何取捨、客觀落筆,
並追究因果關係的原則。他的因果關係的追究由於追蹤甚遠,有時候成為另一個
地域或文化項目的歷史,而使整體的歷史豐碩詳盡,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Peloponnesian War)
波斯戰爭結束後,戰勝的希臘城邦在政治、貿易及文化上進入了全盛時期。雅典
以其強大的海軍實力成為各城邦的盟主。五十年後雅典卻和另一城邦斯巴達為種
種原因而爆發戰爭,全希臘南北分裂,發生了伯羅奔尼撒內戰。這一戰,使雙方
兩敗俱傷,希臘的盛況不再,在內戰、內耗,及城邦內政客互相爭權奪利情況下
,城邦走上衰亡之路。記錄這個戰爭的人是希羅多德以後另一位傑出的史學家修
昔底德(Thucyides, 460-399BC)。
修昔底德出生於全盛期內的雅典城。希臘內戰時曾奉派(424BC)去防守Thrace海
岸,但因未能援救雅典的重要殖民地Amphipolis而被判罪,遭到放逐。二十年後
他回到雅典時內戰已結束。不久他被刺身亡。在這二十年放逐期間,他得到很好
的機會以無官職身分,出入戰場,觀察敵我形勢、蒐集資料、聆聽政客及將軍們
的演講,而寫下八巨冊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他本來想寫到雅典的覆亡,但
未竟其事而身亡。替他續寫的兩個人的續篇均已遺失,所以八巨冊的史書仍有未
寫完的部分。但他自認自己的著作必「傳之永久」(possession for all time)
而不只是一時的讀物。
他的著作的特色之一是記錄很多人的演說,甚至記錄敵對兩方人的演說,以便從
辯論中見出當時的情勢、決定的背景及爭戰的原因,這樣做也為了公平敘述內戰
各城邦各自的立場及意見。然而作者因為文筆典雅、好用古代辭彙,批評家難免
懷疑其記錄的演說已經被作者典雅化而失真了。他的另一個特色是像科學家一樣
分析搜尋事實背後的原因,譬如大家都說內戰起因是由於較小的兩個城邦發生衝
突,最後把各自背後的宗主邦也捲入戰爭。但作者細心而犀利地指出,斯巴達恐
懼雅典的擴大是真正背後的原因。
八巨冊中第一冊敘述希臘各邦戰前的歷史,這段歷史一般稱為「Archaecology」
(希臘古史),表達作者著此書的目的,以及公元前四七九到四三五年的雅典勢
力的擴張。第二至第五冊敘述內戰的前十年的大事,包括名政治家伯里克勒斯(
Pericles)的喪禮及發生於雅典的瘟疫等等。第五冊以後敘述短期的休戰、西西
里的事,以及雅典盟國的背叛等。
修昔底德是第一個認為歷史的演變可以用人的因素來解釋的人,他拒絕接受神或
超自然的力量能改變人的歷史的想法。他典雅而略為艱澀的文體適合於敘述大事
件。他行文帶詩意,常常將「戰爭」、「希望」等擬人化,並以抽象而不自然的
語法,強調其特別的意思。他的戰史的寫法和文字的表達都大大影響了後世的史
學家和文學家。
雅典的衰亡是人類歷史上的大事,像那樣璀璨、開朗文明而行民主制度的城邦,
要等二千年之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翡冷翠(佛羅倫斯)城邦才看到。現代
人透過兩位傑出史學家的記述而如同目擊了希臘城邦百年的興衰。
哲人的申辯
蘇格拉底
(469-399BC)
在漫長的蠻荒時代,人類曾為了生存而與野獸、猛獸爭鬥。直到發明了工具與武
器之後,他們戰勝了野獸。之後他們卻轉而引發更慘烈的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人
與人爭、種族與種族爭、族群與族群爭、此村落與彼村落爭。這種爭鬥後來隨著
文明的發達而演成信仰與信仰之爭、道德與邪惡之爭、理念之爭、文化之爭……
。在這些爭鬥中惡勢力曾屠殺許多志士仁人,及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469-
399BC)就是被屠殺的一位哲人。
公元前三九九年,在當時世界最文明的雅典城邦,蘇格拉底被控「不信神、不虔
誠、以異端邪說毒害青少年。」當時他七十歲。他一生主張自己的無知,他說他
「唯一知道的是自己什麼也不知」。他使用對話的方式和人說話,不提出自己的
意見而只揭發對方話中的矛盾及不合理,使對方警悟自己的無知。他認為當時雅
典世俗道德標準已經墮落,人必須自己去尋找自己的真理與正義。他一生不斷地
問問題、演說,強調靈魂的高貴,使許多政客及詭辯家在其影射下顯得愚蠢而邪
惡。於是他們慫恿一個名叫Meletus的青年告他。
雅典法庭為了這件訴訟,成立了五百零一個人的陪審團。由原告及被告輪番在一
定時間內提出辯論。「蘇格拉底的申辯」就是這一代哲人在法庭上的申論,由當
時在場的弟子柏拉圖(Plato, 427-347BC)所記述。記述是否精確,後世頗有議
論。但一般認為柏拉圖是最理解蘇格拉底的人格思想的人,雖未必字字精確,但
是傳遞了乃師的心情。
「申辯」說:
「雅典的人們,不知各位從剛才原告說的話得到了什麼印象,我自己則因為那些
話是那麼頭頭是道,我幾乎忘了自己。但話雖頭頭是道,卻沒有一句真話。這裡
面最令我吃驚的是他們叫大家要小心不要為我的雄辯所欺騙。我怎麼看都不像個
雄辯家,而他們能說如此明顯的謊言,真是無恥之尤。現在我要以很普通的日常
語言來向大家說明,我對打官司是門外漢,我惟一的要求是請大家聽我說。……
「你們說我為非作歹、敗壞青年、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神明而信邪魔……,請問
你認為在雅典,是誰使青年變好的?顯然你認為法官、市民,除了我以外的人都
使青年變好。但即使是要使馬馴養好,有此本領的人也是很少數的,怎會大家都
有此能耐?……雅典的人們,我愛你們,尊敬你們,但我要服從神而不服從你們
。只要我還活著,還有力氣,我絕不會放棄研究真理。我還是要勸大家不要貪求
財富而不修好自己的靈魂,假如這樣說是算敗壞青年,那便是我敗壞了他們。…
…
「聽我講下去,這對大家都好。你們若殺了我,你們自己所受的害處會比我所受
的害更大。因為冤屈別人的人比受屈的人更難受。我一直是受神之託做一個牛虻
刺激一匹高大的馬的潛力的人,這樣的人是不容易找的。我做這種工作,自己並
沒有得到任何好處,這只要看看我貧窮的家境便可知道。……
「你們判我有罪,我並沒有感到難過。我早已料到結果會如此,倒是判決只是以
微弱之差判罪令我意外。……判決的內容是死刑,我也要提出我認為我應得的判
決。我拋棄了對世俗的野心,為的是要通過交談的方式使每個人得到益處……,
我認為對我最恰當的報酬是把我當大恩人供養在迎賓館。
「大家也許會問:你為什麼不能閉上嘴巴,一走了之呢?這卻是我不能做的事情
。那樣,生命就無意義了。……
「雅典的人們,你們把我這樣的哲學家處死,連敵人都會譴責你們的。我所以被
判罪,非我無理,實因我未用逢迎諂媚的話,污辱自己的品格來求饒。但對我而
言,死去更好,因一個善良的人,生死都不會有任何東西能傷害他。……如今我
走向死,你們活著,究竟誰比較好,唯有神知道。」
以上是「申辯」的抽錄。可以看出,蘇格拉底明知若低聲下氣說些恭維對方的話
會有機會求生,或是繳三十敏那的罰款就沒事了。但這樣做不是哲學家所能容忍
的。所以他仍然以高姿態激怒法官、原告和陪審團,不讓對方得逞。當時的情勢
,政客仍畏他的盛名並不欲殺他,只想以控告警告他,使他「閉上嘴巴」不要再
到處說話、問話,也可見蘇格拉底的問話,是多麼使那些政客害怕。
依希臘的習慣死刑犯先關在牢裡,要等派出去的祭神船隊平安回來才能執刑,以
免冒瀆神明。在這期間蘇格拉底的好友克里頓(Kriton)曾到監獄來探訪。克里
頓是很有錢的人,他有辦法把蘇格拉底接出去送往遠處過活。克里頓極力勸蘇格
拉底接受他的安排,克里頓甚至說出,若不如此做朋友們都會譴責他枉有財富卻
坐視朋友死去。蘇格拉底反而勸他凡事只求心安,不必介意別人如何批評你。蘇
格拉底認為法律被誤用了,但仍然是法律,服從法律才是愛國、正義。他說:「
我一生教人如何生活,如今我要教人如何死去。」他沒有意念要故意「殉道」,
只是依他的抱負和使命感自然走上殉道的路,也為後世留了殉道及終身行道的典
範。
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辯」及臨死前後的言行細節,後世因柏拉圖所著「Apol
ogia Sokratous」「Kriton」及「Phaedo」等書而得以知其梗概。蘇格拉底一生
說話甚多,但未留下紀錄或著作。所有關於蘇格拉底的言行都由柏拉圖在其稱為
《對話錄》中的許多著作中留下了記述。
蘇格拉底是石匠之子,在希臘內戰時曾當過兵,英勇作戰,後來成為區域輪流的
參政官(Prytaneis),並在任內獨力反對「八將軍審判案」中包裹判決的不合法
,為此引起與法庭間的不快。他做事果敢獨斷,堅守原則。但同時代的希臘喜劇
作家Aristophanes在其劇作「雲」中將蘇格拉底描寫成和其他詭辯家沒有什麼不
同的可笑的角色。但柏拉圖在著作「Symposium」中說到蘇格拉底與Aristophane
s之間有良好友誼。
蘇格拉底之妻Xanthippe以悍婦之名流傳千古但生了三個兒子。蘇格拉底始終縱容
這個妻子。其名言「年輕人好好結婚吧,娶對了你會有幸福,若是娶錯了人也可
成為哲學家」令人莞爾。他的「我只知道我什麼也不知道」與孔子的「知之為知
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東西相輝映,堪稱雙絕。
在西方世界,兩千年來出現了數以百計的哲學家,西方人士敬重並認同這些哲學
家的學術成就。但只有蘇格拉底受到人們由衷的愛戴與懷念。因為蘇格拉底不只
是一個哲學理論家,他更是一位身體力行,以性命維護真理及正義的人。我們如
果想想,在我國春秋戰國以來,多少諸子百家及思想家中,為何孔子特別受到愛
戴?因為他以言、行,及理念的堅持處世,努力將理想帶進現實社會。蘇格拉底
亦是如此。
國家正義的追尋─共和國
柏拉圖
(Plato, 427-347BC)
在其二十五篇左右的「對話錄」中有一篇《共和國》盡人皆知。這《共和國》裡
提出一個理想國的藍圖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英國近代哲學家羅素(Bentrand A
. W. Russell, 1872-1970)認為柏拉圖的哲學受到讚美多於獲得了解,尤以《共
和國》為然,為何如此?需要一點解釋。
《共和國》希臘原名「Politeia」,其意義較接近「社會」或「國家體制」。由
於譯成拉丁文時譯成「Republica」而後來歐洲各語文均沿用此字源而成為「共和
國」。「共和國」雖非最適當的譯名,但兩千年來約定俗成,只好沿用下去。
《共和國》共分十章(柏拉圖以後的人分的),前五章是討論「正義」的議論。
討論或議論者除蘇格拉底之外,有詭辯家Parmenides、Thrasymachus、Cepnalus
,及柏拉圖兩位哥哥Glaucone及Adeimantus。
正義之辯
開始的時候,諸人議論的主題是「正義」。對於處身在雅典城邦末期,眼看政客
各逞舌辯,爭權奪利,禍國害民的柏拉圖而言,「正義」不只是哲學問題,而是
救國救民的問題。
於是柏拉圖以相當長的篇幅寫這些人的議論:議論從神話裡告人不行正義者死後
會受懲罰,這樣的故事到底能嚇唬哪些人,談到「正義」的內容,「正義」的功
能,「正義」是否借了錢就該還謂之正義,或是有更高的道德意義等等。又談到
人要種田的時候,是農夫比較重要或正義之士比較重要?以及正義之士由於操守
很好,所以由他保存金錢最為安全。但當金錢不要保存而要拿出來有效使用時,
「正義之士」好像就不大派得上用場了,等等。
最後有一種想法認為國家是個人的放大,個人是國家的縮小。既要談正義,那麼
談國家的正義會比談個人的正義更容易談出結果。於是他們開始討論「國家的正
義」或「正義的國家」,而「哲學王」(Philospoher Kings)的概念於此浮現。
哲學王
柏拉圖認為人分三種,以神話為喻,神以黃金創造第一種人,當為領導人,即「
哲學王」─有哲學智的王,或做王的哲學家。神又以銀創造第二種人,即軍人,
擔任衛國之任。神再以鋼鐵創造第三種人,就是工人、商人、市民。這三種人所
受的教育有所不同,第三種人只學體育及音樂(包括文藝)。第二種人多學數學
、邏輯等等。第一種人最後修習哲學以便能以智慧,無私地治理國家。三種人各
安其分各勤其業,是為國家的正義或正義的國家。
為了保證無私,至少第一、二種人不可以有私人財產,包括不可以有妻、子、家
庭及任何分心的事務。平民亦最好沒有婚姻,由國家以抽籤方式配對,讓男女相
處,生了子女後即交給國家養育。在這個大「公社」裡沒有父母子女兄弟的關係
,任何人都只是國家的一份子。而舉行抽籤時國家政府當考慮到優生學的問題。
哲學王既定,三種人的子孫代代相傳同樣的職業。除非位階低的族群中有傑出的
小孩,或位階高的族群中有太差的子女仍可升降級之外,大家都務實負責任不宜
有別的想法。
在這樣理性而合理的國家中,詩人如荷馬的史詩不可用來做學校課本(柏拉圖排
斥詩人的傳說因此而起),因為史詩中有不守分際甚至為所欲為的英雄,也有脾
氣暴躁不服從命令的軍人,更有耽溺色欲喜愛奢華的人。中間亦有好人為愛人之
死而哭泣等反理性的行為。
以上的話是很簡略地概括了柏拉圖的觀念,看似簡單其實也是哲人苦心憂思想出
來的方案。現代人大約是不大會全面贊同這些想法。因為神用金屬創造人就是無
法證明的說法。分成三等級的人完全違反平等原則。無婚姻、家庭及財產則比現
代的共產黨更苛。但贊不贊成是一回事,我們要注意的是在兩千五百年前,當全
世界稍有文明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都奉帝王或君王制度為唯一的
制度。儘管政府或朝廷腐敗邪惡害慘了人民,所有的志士仁人包括孔子只想到內
聖外王,想把壞君主教育成好君主,或希望有一天能生下英明仁孝的帝王諸侯。
而沒人想到要從國家的制度的改變去追求政治正義。柏拉圖是唯一認真想到可以
把制度的本身改變成符合正義的人,這是一項思想的革命。而柏拉圖還不只是想
想而已,他是認真想做的。
烏托邦的思想與實際
在文學及政治史上烏托邦式的理想國論述,出現過許多次。這裡面,每一個著述
者都寫歸寫,自己也並不是真覺得其理想中的國家制度真可以實行,只有柏拉圖
他當時是真的想這樣做的。有幾個例子可以說明其可能性:
第一、當時希臘城邦中最具武力的斯巴達城邦,其軍隊就是採取這樣的制度的。
斯巴達若繼續強盛而未為馬其頓所敗,斯巴達是有可能逐漸全面實行柏拉圖的理
想的。
第二、當時城邦中有一個Syracuse。這個城邦的專制君主第奧尼夏一世(Dionys
ius I)曾賞識柏拉圖,邀他去教他的妻弟狄恩(Dion)。柏拉圖曾有機會教這個
學生成為哲學王,但狄恩後來急於奪權為第奧尼夏所放逐。而Syracuse也在戰爭
中敗給當時強權迦太基(Carthage)。柏拉圖只好離開,僅 於被賣做奴隸。
柏拉圖曾從希臘出發,到西西里、埃及、義大利南部,然後又到小亞細亞的希臘
城邦,和腓尼基城市旅行,可以說足跡遍及地中海周圍的世界。主要目的為觀察
各地風俗文化之外,也如孔子周遊列國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實行自己的理想的地方
。但他未能如願,最後回到雅典,開「Akademia」為講學之地,後來「Akademia
」成為全歐洲「學院」的語源。就在這個學院裡他培育了包括亞里斯多德在內的
許多哲學及學術人才。在這裡他們師徒縱論國家的正義、事物的形式(ideas)、
倫理的價值及靈魂的不朽、宇宙的觀念等等。他是人類第一個胸羅萬有的思想家
。他的想法有些崇高而智慧;有些則在今日看來天真而不切實際。但是他所涉及
的觀念不論成熟與否,均啟發了後來的哲學家繼續思維,開啟了兩千年的哲學史
。他所以能開創如此重要的局面,除了他的思想及觀念富於創意足以振聾啟瞶之
外,也因他同時是文學天才,他的《對話錄》中的文字、布局、語言、戲劇性,
在在使閱讀者震撼不已,不自覺地要循著原路探索下去。柏拉圖的思想對古代的
哲學、中世紀的神學,及近代哲學都發生重大影響。
就某一方面言之,柏拉圖的《共和國》獨創、大膽,言人之所未言,也因此衝擊
力大,引起的迴響也多,其對後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國家
,強盛而後潰散。有些,放棄了共產主義。重新讓我們想起,《共和國》其理想
性多於實用性,但它是一種發人深省的思想。
千古人類一智者
亞里斯多德
(Aristoteles, 384-322BC)
亞里斯多德小其師柏拉圖四十三歲。但這四十三年在西方文明思想史上是一個很
重要的變遷成熟期。在柏拉圖的「學院」裡,亞里斯多德吸收了乃師思想的精華
,卻將乃師的「理想國」的不切實際的理想,蛻變成較為務實的政治學,並擺脫
了乃師對「詩」的偏見,寫出了一部《詩論》,以精闢而條理的見解流傳後世。
亞里斯多德學問淵博,在倫理學、政治學、文學、形而上學、自然科學、邏輯學
、天文學、生物學等方面都留下專著:部分為自撰,部分為其弟子根據其生前講
演的筆記整理成書;部分今日尚在,部分已經流失,但有些被別人引述而流傳下
來。亞里斯多德是西方一大部分學問的開啟者及創始者,直到近世,他的著作在
歐洲大學裡仍被奉為應讀的經典。
形而上學
亞里斯多德的學問若從思維的基礎說起應先談他的邏輯及形而上學。「形而上」
是中國話,源自《易‧繫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亞里斯
多德本來稱這個學問為「第一哲學」(Prote Philosophia,英語「Primary Phi
losophy」)。但替他整理筆記的Andronicas,在成書時稱此書為「meta ta phy
sika」(物理學之後出的書)意謂是超乎物理學的學問,經中國人譯為「形而上
學」。
形而上學討論宇宙間存在的基本樣式。亞里斯多德認為這個樣式─永恆不變的樣
式有利於柏拉圖的「idea」而是一種普遍的觀念,而觀念不必有實存的個體也存
在。有如「善良」這個觀念代表一種思維形式(form),即使世上連一個善良的
人都不存在,「善良」這個觀念仍能存在。後世哲學家曾認為這種說法,其實只
是語言學上的問題,只因亞里斯多德是第一個說出這種話的人,所以其對後世的
影響很大。對後世影響大,一方面維持近一千年的權威性,另一方面到後來也激
起很多激烈的批評。就兩方面講,其影響都是很大的。
政治學與倫理
亞里斯多德的政治學必須從倫理學說起。因為倫理學談的是個人或人群的倫理;
而政治學談的是國家的倫理。兩者是前後互相聯繫的。
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代表他那時代的雅典社會裡,受過良好教育,行為穩健公正
的人的意見。就出發點而言,那是腳踏實地,可以用來做為行為規範的倫理。因
此這套倫理一直到十七世紀,還受到尊重,在西方世界為成人的規範,也多少遏
阻了年輕人的活力和脫軌行為。
他的倫理學與兩種目標相關連:一是幸福,二是美德(virtues)。幸福,亞里斯
多德認為是靈魂的活動。靈魂分為理智的和非理智的部分,後者又分為植物性的
部分及動物性的部分。當動物性的部分,也即動力(appetitive)的部分與理性
相吻合時乃產生幸福。
美德也分為知識的(intellectual)及道德的(moral)兩種。前者是教育的結果
,後者是習慣的問題。所以立法者的職務是透過建立好習慣使市民成為好人。當
所有人習慣於做好事後,做好事會成為一種快樂而帶來幸福(happiness)。
「習慣」的理論乍看好像簡單而普通,普通得不像是什麼深奧的哲學。但它卻是
很實際而普遍的道理,而且知易行難。我們只要看今日文明的社會,其所以有秩
序、守法而優雅,皆因在成長的某階段便有良好的守法、守秩序而禮貌的習慣,
這習慣建立後一直保持下來,社會乃維持其文明而秩序的風格。
亞里斯多德認為任何一種美德都是兩種極端的中間。譬如勇氣是懦弱與暴躁的中
間;自尊是虛榮與謙卑的中間。這理論不謀而合乎中國的「中庸之道」。在這理
論下一個完美的人,有適當的自尊,輕蔑應當輕蔑的人事,英國的羅素稱這種人
為「宏偉的人」(magnanimous man)。他與基督教的「聖人」頗有差異,是基督
教倫理與異教倫理差異很好的例子。亞理斯多德也認為只有好人與好人之間才會
有友誼。而且美德有強勢(higher virtue)與弱勢,弱勢者如妻子或兒子須對丈
夫或父親提供較多的愛。
就政治學的原則而言,由於國家是最高的群體,必須以最高的「好」為目標。以
大群體(Whole community)之好為目標的政府是好政府,以自己(政府)之好為
目標的為壞政府,有三種政體是好政體:君主制(monarchy)、貴族政體(aris
tocracy)、法治的(constitutional)政體。有三種政體是壞政體:獨裁制(t
yranny)、寡頭政治(oligarchy)及民主制度(democracy)。這中間還有多體
混合的。當然政府的好壞,決定於掌權者的倫理氣質(ethical qualities)的好
壞,並非只是制度或政體的問題。亞里斯多德所以會這樣概括的分類,斷良否,
是根據他聽聞、目擊並經驗到的政體而下論斷。譬如他曾目擊貴族政體中,執政
的貴族群都有見識、優雅、斯文,公平而有正義感及責任心。而他見到的民主政
治是政客橫行,各營私利,互相攻訐,危言聳聽的時代。因此他歸納出貴族政體
較有機會做好,而民主制度總會搞得民不聊生。
《政治學》中還談到如何防止革命。因為在希臘城邦中,人民常常不滿意政府就
發動革命,也談到一個城邦到底有多大才是最合適的。在柏拉圖的時代,他們認
為一個城邦的面積以站在附近山丘上可以眺望到全城(邦)為佳,人口必須在幾
萬人內,能使國內的公民都認識或知道所有公民的性格,及道德水準。但亞里斯
多德想到城邦物產的自給自足,與外國貿易,及須有防禦外敵的能力等問題,對
「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的城邦觀念頗多修正。這個修正後來成為他的弟子
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56-323BC)席捲全希臘,遠征波斯,打
到印度邊緣的理論基礎。但亞里斯多德的哲學中最受重視及推崇的卻是《詩論》
。
詩論(Peri Poietikes, 英語「Poetics」)
柏拉圖曾在其《共和國》中認為荷馬的史詩不適合做教材,因為史詩中有驕傲的
英雄及縱情哭笑的角色。這些話後來成全了「哲人拒詩」的惡名,也開啟了「詩
人濫情」的懷疑。
亞里斯多德是第一個以平衡理智的態度分析文藝的哲人。他在其《詩論》中分析
藝術是一種摹仿的樂趣,它摹仿自然使欣賞者更加了解自然而愉悅。詩、樂、舞
、畫、雕刻莫不如此。
他分詩(文學)為悲劇及喜劇。悲劇摹仿人性的美好,喜劇摹仿或呈現人性的惡
劣。然後根據「詩」之為故事性的或戲劇性的來分析其來龍去脈。《詩論》這名
詞容易引起誤會,以為是盡談詩的。事實是在那個年代,不論荷馬以史詩說故事
,或索福克勒斯以劇的方式呈現作品,其文字都是押韻的,以便於記憶。韻文為
詩,中外皆然。那時候談詩就是談文學,《詩論》,就是論文學。
《詩論》中的重要思想,在提及悲劇能透過憐憫與恐懼淨化人的情緒而有益於人
。在形式上應有時間、場地與行為三者之統一。但有些學者後來認為近世法國古
典劇嚴格遵守「三統一」之原則,是誤解了亞里斯多德的意思。其所以有此誤解
乃因《詩論》中的用語過於簡略。事實上《詩論》並未主張三者應統一而是主張
三者應齊備。
亞里斯多德另一似乎被誤解的話是有名的「人為政治的動物。」有學者認為那句
希臘話應解為「人的天性喜歡住在城市」因住在城市才能發揮美德,若住在無別
人之處如何發揮美德呢?「城市」希臘語「polis」,不知為何經過幾層翻譯,竟
譯成「political」,這有待語言學家澄清了。有人認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才有可
能出現政治的運作。在鄉下原來是沒有政治的。因此城市與政治在希臘中同語源
;譯成拉丁文時便已發生偏差了。
和文學藝術有關的著作尚有修辭學(Rhetoric)及邏輯(Logic)。這些學問雖非
放之四海而皆準,但這些,使人類理解到有這種學問需要探究,其對人類文化之
貢獻,是空前而絕後的。
亞里斯多德的時代,正是雅典城的民主將要「玩」完,而有條理的學術行將起步
的時候,亞里斯多德生逢風雲際會之時,以其鴻才開啟西方學術之風氣,千古之
後人們猶稱他是「最智慧的人類」(The wisest of men)是很恰當的。
亞歷山大遠征記
羅馬雄辯家兼政治家西塞羅(Marcus Tulius Cicero, 106-43BC)有一句名言
。
他說:
「有兩種人應列為最高位的人。
一種是英勇的士兵,
另一種是高明的雄辯家:
前者維持了和平,
後者阻止戰爭的危機。」
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Ⅲ of Macedon,356-323BC)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英勇及雄辯之才兩者俱備,但他以其才華發動戰爭而不是
阻止戰爭,結果締造了一個跨越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亞歷山大於十八歲時
便奉父(Philip Ⅱ)命帶領騎兵在Chacronea地方擊敗了雅典及狄甫斯聯軍(33
8BC)。兩年後其父在女兒婚禮行列中被刺殺,亞歷山大強勢承繼王位。但他聽到
謠言,說父親之死,是其失寵之王后Olympias(亦即亞歷山大之母)所策劃之陰
謀有以致之。亞歷山大立即果斷地挖開墓園、驗屍骨,澄清謠言。從這一點就可
看出其行事的魄力。
入侵波斯
菲力普二世臨死前已開始計畫率軍入侵波斯,以報復波斯在一百五十年前入侵希
臘時所造成的災害。此時亞歷山大年僅二十歲,但英武深沉,富於機謀,常身先
士卒,每得金銀就分給將士,自己絲毫不取,是以將士歸心,願意為前驅。他發
明兩倍於波斯矛之長矛,擅長以奇形戰陣,以寡敵眾。
當時,北非的埃及和小亞細亞的一些希臘城邦皆已淪為波斯的屬地。亞歷山大從
埃及打起,然後恢復小亞細亞的所有希臘城邦,繼而軍隊直向波斯本土西北部。
此時波斯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Ⅲ, 380-330BC)從東方糾集了大軍,相傳約十
萬兵,準備和亞歷山大一決勝負。兩軍於紀元前三三三年相遇於Issus地方,這地
方在地中海的東北角,相傳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人數上不到波斯軍的四分之一。當
亞歷山大眼看軍隊對峙時有如小巫見大巫,他立刻變換隊型讓步兵持長矛從兩側
斜斜地向敵軍中央突破,而騎兵則抄到敵軍後面雙方夾擊。這一戰役波斯軍大敗
,大流士率精兵在戰事最緊張時逃亡,留下了其母、妻及小孩為希臘軍所俘。亞
歷山大以「騎士風度」(chivalrous behaviour)善待大流士的家眷,成為千古
美談,也使後續的戰役中波斯將士一見敗勢已成就趕快逃命,不大顧慮妻子的安
全。
犬儒學派(cynicism)
在進入這個戰役前,亞歷山大曾為鞏固希臘北方防線而進入哥林斯(Corinth),
當時有人傳說亞歷山大因故死去。因之希臘諸城紛紛想反叛馬其頓。亞歷山大一
方面也為粉碎謠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率軍來到狄甫斯(Thebes)。他的速
度震驚希臘各城,所有城邦紛紛表示恭順。就在這個時候亞歷山大遇到了傳說中
的犬儒學派哲學家第奧士尼斯(Dioenes, 400-325BC)。犬儒主義是一種以自
苦及簡樸生活回歸自然的主張。這種哲學主張人應放棄所有財產、所有物及人際
關係,過簡單的生活。亞歷山大慕其名而來見,在一處廟宇前看到這位住在一個
木桶裡面的哲人。亞歷山大很客氣地問:「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事嗎?」那人冷
然說:「有的,請站開一點,別擋住我的陽光。」
亞歷山大並沒生氣,他是跟隨亞里斯多德學習過哲學和政治學的人,雖是軍事家
,也是文化人。他仍然和顏悅色地和對方講話,化解了對方的敵意才離開。這個
故事,是一個傳說,相關的人都是實存的人,但有沒有這件事,無從查考。但如
果這個故事是杜撰的,卻是撰得很好,表現了亞歷山大是胸懷很大的人,也表現
了犬儒學者的玩世不恭。相傳這學派的「犬」字是因為他們常住在街頭巷尾簡陋
的屋子,像「狗」一樣的緣故。
亞歷山大的軍隊最後占領了波斯並一直打到印度的邊緣(目前的巴基斯坦),建
立了跨越歐、亞、非的大帝國。亞歷山大的雄辯,我們可以從他訓勉士兵的演說
看出一斑。當士兵因為連年打仗而感覺厭倦又想家的時候,他對士兵們說:「馬
其頓同胞們,我發覺你們現在不再願意以你們當初的熱情跟我去冒險……我認為
有志氣的人他的奮鬥應該是沒有界限的,但導致崇高偉業的奮鬥本身是有其極限
的,而你們已經快接近那極限了,為何現在放棄?……我們要到達恆河和東海,
所剩的路程已經有限了,我向你們保證,東河是和赫卡尼亞海相連的,因大海都
是相連地包圍著大地的,這包括印度洋和波斯灣……」他將還很艱難而遙遠的征
戰之路,說成好像馬上就到了一樣,而其所使用的語言和說服的方法令人感覺很
真實,令人振奮。他的作戰方法和說服的方法成為後世西方的將軍如凱撒、拿破
崙等人學習的典範。
上述的這些作戰經過、亞歷山大的軍事謀略等等,材料取自羅馬統治時期的希臘
軍事家、文學家和歷史家阿里安(Flavius Arrianus 90BC-?)所寫的一些事。
其中最主要的是「Anabasis of Alexander」,俗稱《亞歷山大遠征記》。
《亞歷山大遠征記》
在兩千多年之後的今日的讀者能看到當年亞歷山大遠征非洲、小亞細亞、波斯、
印度的紀錄,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亞歷山大遠征記》的作者阿里安少年時曾
在羅馬學習「斯多噶」學派(「Stoic」,中譯:禁欲主義)哲學,是哲學家艾皮
克提塔斯(Epicteus, 50-120AD)的學生。曾代表羅馬政權擔任駐希臘監督官
、雅典執政官等職。後來回鄉潛心於著述,著作十分廣泛,包涵歷史、哲學、軍
事、地理等等,可惜大部分失傳,只《亞歷山大遠征記》較完整地保存下來,而
這本書,他也是參考很多其他的書而寫成,全書共八卷,前七卷敘述亞歷山大遠
征的經過,第八卷單記印度文化及地理,是非常詳實的印度史地資料。這八卷書
,在敘述中透露了很多消息,加上後世的史學家的評述,我們可以發現亞歷山大
的遠征,不只是一介武夫擴張領土而已,其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茲分述之
:
第一,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把當時屬於世界上極美好的希臘語言及文化往東方帶
去,使阿拉伯的語言吸收了許多希臘語的表現法,並接觸了希臘的文化,軍隊帶
去的大量器物成為當地人好奇摹仿的對象。有人甚至認為中國雲岡石窟的石彫、
佛像等,線條表情帶濃厚的希臘彫刻風格,可能是當地人看到希臘彫刻而摹仿,
也可能是希臘士兵或奴隸後來流落在東方成為匠人所作。
第二,亞歷山大鼓勵士兵繼續東征時,說要繼續「冒險」。「冒險」一詞帶有濃
厚探險、尋奇、好玩、機會、發財等意義,這個觀念,後來為西方探險家所承襲
。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多半的王侯將士都帶著「冒險」的心態來「逛」東方,
得手就住下來,不得手就掃興回家,不止一次。
第三,亞歷山大在埃及北方建立了一座大城名「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
,此城後來成為北非大港,在雅典城沒落時大部分學者逃往此城,使它成為西方
文化的中心。亞歷山大後來領軍過印度庫什山來到粟特(Sogdiana)並在Kandah
ar地方建立了另一個亞歷山大里亞城。但不久與長年好友爭執而發生刺殺好友的
事件,因而放棄。
第四,亞歷山大大帝是很有國際觀的君主,屢次娶波斯貴族女(如Barsine)及東
方女俘虜(如Roxane)為妻,也鼓勵部下將士與異族通婚,是歷史上第一次視異
族婚為好事的做法,對文化、語言及血統的融合發生了很大的作用。雖然亞歷山
大因有異族女子在身邊而屢次發生行刺反叛事件,但他終生未改初衷。
第五,亞歷山大有很寬的視野,征服了敵國之後尊重當地的宗教文化及語言,本
來不滿波斯王的專制者都樂於接受亞歷山大的統治。這種戰勝後不報復敵軍,在
文化生活習俗上容納異己的作風,成為後世拓殖殖民地的帝國主義的一種教條。
第六,亞歷山大的戰術高明,其中曾有一次馬其頓的海軍無法抗拒波斯海軍,亞
歷山大率陸軍占領其沿海基地,切斷了波斯海軍的補給,使其未戰而敗,史稱「
從陸地上征服艦隊」,也成為後世重要的戰術。亞歷山大以無限延伸的國境為其
理想(而非欲望),這觀念為後來的成吉思汗所繼承。
拉丁文學的高 ─西塞羅
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其歷史或歷史的記載都從一個帝王率領一群人經營一片土
地、城市,或占領一塊土地成家立國開始。古希臘的歷史是少見的例外。希臘的
歷史從詩歌、文學開始。在希臘,史詩、文學的成就領先政治成就數百年。史詩
流傳希臘半島幾世紀,那零零星星的所謂城邦才開始成形。
羅馬歷史的開始則與希臘完全相反。羅馬人征服了當時半個世界時,羅馬尚無可
以歌頌的文學。英國史學家吉本(Edward Gibbon, 1737-1794,《羅馬帝國衰亡
史》的作者),曾有一句名言:「The Roman Empire was an accident」(羅馬
帝國是意外誕生的)。因為羅馬人群聚為邦,四方異族紛紛前來騷擾。羅馬人不
得不組織軍隊南征北討,結果意外打出了一個大帝國。
盧克萊修
(Titus Lucretius Carus, 98-55BC)
羅馬的文學,也就是拉丁文學,始自紀元前二世紀。那時候,希臘與近東已成為
羅馬屬地。羅馬人受到希臘文學的刺激,開始叫人翻譯荷馬的史詩。羅馬人公然
而驕傲地摹倣,乃至抄襲希臘文學,認為這是對優秀的先輩的歌頌。但我們不可
以為此就說羅馬的文學毫無足觀,事實上數百年的羅馬史上所締造的文學與文化
均成為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寶藏,也因而使拉丁語文直到中世紀前後都居國際語言
的地位。地球上有國際語文,應從拉丁文算起。因拉丁文以其負載之政治、法律
、社會、文學之宏大而影響周圍的國家,也以其深入殖民地之廣而使其根深柢固
。希臘語文雖優雅,但因希臘是貿易國,其語言達到之處只是港口而已,其流通
只到點與線,而未擴及面。羅馬文學之引起世人之注意,第一個詩人應推盧克萊
修(Titus Lucretius carus, 98-55BC)。他以六卷說理詩流傳後世,篇名《自
然論》。
《自然論》
(De rerum natura,英文「on nature」)
《自然論》又稱《物性論》,以六音步格(hexameter)寫成。全篇分為六卷,主
要內容在表述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的原子論並歌頌伊壁鳩魯的哲學理念之精闢。
伊壁鳩魯(Epikouros,英語Epicurus, 341-271BC)以「Epicurism」(享樂主義
/美食主義)揚名當世,也流傳後世。他的哲學在東方被漢譯為「享樂主義」,
可能多少引起貪圖享受、生活奢華的誤會,這是翻譯之過。緣只說是「享樂」而
未能解釋其所謂「樂」為何種內容之樂,便有誤差了。伊壁鳩魯一生以其破除迷
信及追求美德為快樂的論述,深受當世哲學家及弟子們的尊敬,其以美德為快樂
的議論深深感動了盧克萊修。
盧克萊修的《自然論》主要主張世界由物質性的原子所形成。原子是物質而非神
祇,諸神雖然存在,並不能干預人的生活,也未創造人。反而是人創造了諸神,
而且人創造神的過程有錯誤,所以諸神並不完美。人性本來怕死而希望追求快樂
。這兩種心理必須透過除去死的恐懼及認識美德之真相來解決。他主張人要退出
公職「回家整理花園」追求真實而有價值的生活。由於這種生活中人可以專注於
建立家庭、城市、族群的快樂,使大家都快樂,至於死亡只是自然界原子結構的
重組而已,它使人喪失意識但不足懼,應視為生命的重組。「退出公職」的主張
和當時希臘的衰退有關。
據說盧克萊修因喝春藥而發狂,其詩作後來由西塞羅修訂後發表。盧克萊修將伊
壁鳩魯單純而抽象的哲學以美麗的拉丁詩體寫成有親和力的詩篇,開啟了羅馬文
學的機運。
史詩的洪流
Oft of one wide expanse had I been told
(我曾常聽說一處浩翰的廣袤)
That deep-brow Homer ruled as his demesne;
(為高明的荷馬所統轄)
Yet did I never breathe its pure serene.
(但我尚未呼吸到其寧靜)
Till I heard Chapman speak out loud and bold.
(直至查普曼理直氣壯地說出來)
Then felt I like some watcher of the skies
(我感覺有如仰望天空)
When a new planet swims into his ken.
(看到一個彗星飛入視野)
──Keats: 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 Homer
(濟慈:初讀查普曼所譯之荷馬史詩...
目錄
目 錄
自序──詩的美學i
史詩的洪流1
荷馬的倫理及感情7
悲劇的社會性15
戲劇‧ 眾‧民主21
奴隸的智慧─《伊索寓言》27
一代文明興起與墜落的記述33
哲人的申辯─法庭上的蘇格拉底39
國家正義的追尋─共和國45
千古人類一智者─亞里斯多德51
亞歷山大遠征記59
拉丁文學的高 ─西塞羅65
普盧塔克筆下的凱撒71
莎士比亞筆下的凱撒77
凱撒筆下的凱撒85
大時代的史詩91
優雅的代言人─佩特羅尼烏斯97
慾神的神話故事(SATYRICA)105
神學的創始人─聖奧古斯丁113
文化史上的瑰寶─《聖經》119
東方的神秘─馬可波羅遊記127
義大利國語的催生者─但丁‧神曲133
文藝復興的第一聲─彼得拉克141
人曲─新文學《十日譚》的誕生147
英國文學的曙光─喬叟153
愚神禮讚161
帝王的手冊─《君主論》167
馬丁路德與宗教革命173
紳士與淑女概念的誕生179
偉大的笑匠─拉伯雷185
我知道什麼?─蒙田的《隨筆》191
最傻,也最高貴的靈魂─唐‧吉訶德199
終極的戲劇─「哈姆雷特」207
詩人中的詩人─莎士比亞213
莎士比亞就是「人類」223
目 錄
自序──詩的美學i
史詩的洪流1
荷馬的倫理及感情7
悲劇的社會性15
戲劇‧ 眾‧民主21
奴隸的智慧─《伊索寓言》27
一代文明興起與墜落的記述33
哲人的申辯─法庭上的蘇格拉底39
國家正義的追尋─共和國45
千古人類一智者─亞里斯多德51
亞歷山大遠征記59
拉丁文學的高 ─西塞羅65
普盧塔克筆下的凱撒71
莎士比亞筆下的凱撒77
凱撒筆下的凱撒85
大時代的史詩91
優雅的代言人─佩特羅尼烏斯97
慾神的神話故事(SATYRICA)105
神學的創始人─聖奧古斯丁113
文化史上的瑰寶─《聖經》119
東方...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