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her四合院自釀文化復育中心、美食家的自學之路版主Liz、發酵迷創辦人Megan Huang、誠品書店Cooking Studio資深企畫李絲絲、台灣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胭脂食品社、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蔡英傑教授、《裸食》系列書作者蔡惠民、跟著鄭大師玩科學版主鄭永銘、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創辦人謝碧鶴--發笑推薦
一個人能否一整年只吃發酵食品過活?二○一四年一月一日,身為自釀玩家的作者德瑞克・戴林格展開一段生活實驗之旅,他對發酵食品和飲品的想法幾乎因此全盤改觀。整整一年的時間,作者只吃、只喝微生物作用之下的發酵產品,並探索博大精深的發酵世界,活生生地體現發酵文化和發酵養分的力量,成為名副其實的「發酵人」。
戴林格透過妙趣橫生的文筆,記錄這破格飲食的一年,揭開發酵科學的神祕面紗,亦揭露發酵的歷史文化、烹調價值和營養效力。他超越優格和德國酸菜的範圍,呈現發酵如何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現在食物界,又如何成為世界各地諸多美食的根源。從尋遍現代美國超市搜索活菌、在中國城品嚐黏稠泛綠的皮蛋,到波瀾壯闊的冰島腐臭鯊魚肉尋寶記,戴林格為了這個計劃,深入被遺忘的食物世界,發掘永無止境、繁複多樣又出人意表的美味,甚至……
★找出超市裡所有的發酵食品
幾乎每一家超市都買得到各種發酵醃製肉品。至於美式臘腸,則是在美國各地都買得到,而且不同廠牌琳琅滿目。在美國,發酵肉品可能是發酵食物中最受歡迎的一個類別。說來有趣,因為談起發酵食物,肉類通常是大家最後才會想到的東西。在多數人的心目中,它就是和啤酒背後的製程給人的印象不一樣。
在多數商店,只有牛肉和豬肉被認為值得發酵,就我所知沒有發酵雞肉這回事。如果你找得到會做的人,鹿肉或鴨肉火腿絕對是人間美味,但超市的熟食櫃是沒在賣的。儘管魚肉常被拿來醃,但醃魚卻羞於出現在市場上。我在本地商店唯一能找到的就是醋醃鯡魚,確實能夠防腐,也確實風味十足,但不是發酵來的。我不禁要想,在水生動物的國度,我能不能找到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自己在家發酵魚肉的念頭有點嚇人,但一定得試試。魚類發酵品是世上最古老的傳統之一,長久以來都和風味及保存有密切的關係。腐臭鯊魚肉都到超市的哪裡去了?到現代化的超市逛一圈,猶如一堂人工食物保存方式課。你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不同做法,但我們花了很大的工夫,把可能最健康的古法抹煞掉。
★為發酵食品舖床
為了做出好吃的漬物,我開始實驗糠床,我決定先派櫻桃蘿蔔試躺一下我的糠床。有幾次,我把糠床帶去工作。就跟你想像的一樣,糠床帶起來很笨重。但我不能疏於照料。每隔兩天就把蔬菜取出來,加進新的蔬菜。引進新的微生物。為既有的微生物奉上食物。檢查濕度和含鹽量。糠床要翻攪。每天。一天兩次。虔誠。忠心。在我把一糠床不能吃的菜糊運來運去的同時,我的遠大抱負有些卻導致我誤了午餐。我的飲食所面臨的難題為我帶來龐大的焦慮與壓力,我只能相信自己總會安然度過這一切。我的日程表和時間管理技能不敷使用。我開始覺得我的人生可能繼續狂冒泡,也可能掉進腐爛的深淵。所以,當我的糠床實驗展開幾週後,一塊塊的白霉冒了出來,我雖不無失落,但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失敗。遊戲結束。
★嘗試「恐怖」的發酵食物
一塊透明塑膠片讓我能一窺裡面的內容物。依舊包覆在蛋殼裡的皮蛋看起來人畜無害,幾乎就像你心目中蛋殼該有的樣子,只不過它灰灰的,上面的斑點像是鵪鶉蛋的斑點,而不是全白的雞蛋,但它還是不折不扣的蛋殼。我邀了兩位朋友來和我一起解決那盒皮蛋。這不是一個我需要獨立完成的挑戰。皮蛋可以是雞蛋、鴨蛋或鵪鶉蛋,製作方式是用黏土、草木灰、鹽巴、生石灰和米糠混合物醃上數週至數月。皮蛋是很罕見的鹼性發酵食品,和多數乳酸發酵的歷程相反,蛋內的pH值會大幅提高。我們把蛋殼剝掉,事情從這裡開始變得詭異。鹼性熟成的過程徹底改變了殼裡的蛋蛋外觀。多數發酵品還是看得出它們本來的樣子,皮蛋則不然。至少是不盡然。沒錯,它還是有一顆蛋的形狀,但你沒看過這種顏色和這種質地的蛋。裡面藏著恐怖的真相。那顆蛋黃。我的老天,那顆蛋黃。黏稠泛綠,像膿又像鼻涕。皮蛋中央的蛋黃足以成為糾纏你的惡夢。洛夫克萊夫特 看了必當文思泉湧,把自己關在小木屋裡,洋洋灑灑寫出數大冊的宇宙主義恐怖小說。那些有著吸盤觸角的醜惡古神 就該從這樣的蛋裡孵出來。
★讓過期貝果成為美味飲品
如果你碰巧是中世紀生活在西伯利亞的斯拉夫人,你可能會想到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把地方上的麵包店所有不新鮮的麵包都用掉,那就是做成一種叫做卡瓦斯的飲料。(我們面對事實吧,十世紀在西伯利亞的斯拉夫人,隨便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比今天的我們足智多謀許多。)卡瓦斯利用早就過期不好吃的裸麥麵包,先把硬梆梆的麵包泡在水裡,泡成麵包糊,再把麵包水濾掉,取得寶貴的汁液。接著以綜合香料調味,讓加了香料的汁液發酵幾天。最後趁新鮮時微酸冒泡的狀態喝。我愛卡瓦斯。微微的麵包味,微微的檸檬味。作為原料的粗裸麥麵包強烈的個性幾乎都出乎意料地去除了,甚至是那深褐色的色調。嚐起來真的就像在喝液態的酸種麵包,只不過味道比一般麵包稍微怪了一點。薄荷、檸檬或葡萄乾等添加物的分量可再提高,讓風味朝大膽的新方向發展,或者蓋過卡瓦斯本身的味道。酸度也取決於你額外添加多少糖,以及你讓它放在那裡發酵多久。
★發現煮白煮蛋比發酵食物困難
我想念早餐有雞蛋可選擇,而不是只有麵包、奶油和優格果昔。但除此之外,我要如何開始我的一天?我有多少最不費事的選擇?醃蛋是一道見仁見智的料理,大家對它的意見之分歧總是令我訝異。我愛醃蛋,尤其是甜菜根醃蛋。我想我大可拿這道經典食譜來重新創作一番,就用發酵法取代醋醃法。就某方面而言,發酵法簡直更簡單。我倒一杯康普茶進去,確認一開始的pH值就夠低,接著加進各種香料,再把一顆甜菜根切丁進行發酵。白煮蛋不會自己發酵,所以我要仰賴來自甜菜根的乳酸菌,以及來自康普茶的微生物綜合培養基,才能讓我的雞蛋發酵起來。
發酵是簡單的部分。困難的其實是煮白煮蛋。
對於迫不及待放下書本走進廚房的讀者,本書亦貼心附上食譜。《起酵的一年》集歷險記、飲食文化史和科學實驗計畫集於一書。作者藉實踐和一般人大相逕庭的日常飲食,在兩者顯而易見的差異驅使下,自然而然地開啓了人類對飲食追本溯源的深切思考。
作者簡介:
德瑞克・戴林格Derek Dellinger
來自紐約州哈德遜河谷地的作家、自釀家、發酵狂熱分子。他是肯特瀑布釀造公司(Kent Falls Brewing Company)的釀酒師,該公司是康乃狄克州第一間農場啤酒廠(無疑也是該區唯一使用舊拌乳桶於穀倉外天然發酵啤酒的啤酒廠)。他也為各式出版品撰寫自釀、發酵、食物和啤酒相關文章。
譯者簡介:
賴許刈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創意寫作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專事英文書籍翻譯。譯有蔬食食譜《純植物.全食物》等書,嗜吃天貝,育有數代紅茶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搶先試讀好評
戴林格把冒著泡泡的發酵品化為文字,協助將美國食品文化推向一個更光明、更營養的未來。透過他的雙眼和腸胃,我們就像是活生生地親嚐各種令人驚喜的獨特食物。別害怕,就讓這些美妙的滋味擴展你的視野,也開拓你吃吃喝喝的範圍。──《自然界微生物之祕》(The Hidden Half of Nature)作者大衛・蒙哥馬利(David Montgomery)和安妮・比寇(Anne Biklé )
不要把德瑞克・戴林格五十二週只吃發酵食的挑戰想成一年貧乏的飲食,或一年份的德國酸菜和優格。乳酪、醃燻肉、薩拉米臘腸、粗鹽醃牛肉、生火腿、醃鮭魚、酸種麵包、發酵奶油都是發酵食,當然還有啤酒、葡萄酒、康普茶等發酵飲品。所以他的挑戰既有趣又可行,而且很健康!──威斯頓・A・普萊斯基金會(The Weston A. Price Foundation)會長莎莉・法隆・莫瑞爾(Sally Fallon Morell)
德瑞克・戴林格譜出了一則與人類處境密不可分的個人故事。打從我們於舊石器時代出現在地球上開始,發酵食品和飲品就是人類生存處境的根基,在生理上及文化上也和今天的我們大有關係。──《打開過去與古酒》(Uncorking the Past and Ancient Wine)作者派崔克・E・麥戈文(Patrick E. McGovern)
自從投入發酵食物研究,我們的廚房多了好多瓶瓶罐罐:瓶蓋有鐵環和塑膠塞的長玻璃罐裡裝滿了一瓶瓶不同的發酵飲料,胖胖肚子有著細脖子的carboy連著airlock來排除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大玻璃罐裡釀漬著春天梅子盛產時等待時間完熟的梅酒;整個廚房一字排開的大小玻璃罐熱鬧非凡,微生物強大軍隊在廚房裡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勢力與群落。發酵的迷人之處,在閱讀德瑞克.戴林格書中第一章業餘瓶罐狂,隨即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德瑞克.戴林格自二○一四年展開一年只吃發酵食物的發酵人養成計畫,絕對是個讓人想要一探究竟的瘋狂計畫。作者以引人入勝的行文風格和強烈的幽默感,清晰地解釋了艱澀難懂的發酵科學與歷史,並審視發酵食物的烹飪價值和營養作用。如果你沒有做過發酵食物,可以透過本書理解這門古老技藝背後看不見的力量,進入只需蔬菜、水和鹽的簡易方法開始你的發酵之旅;對於已經嘗試製作發酵食物的你,透過本書的帶領,將更加理解和微生物彼此合作、共生共存、互利互惠的價值。──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創辦人 謝碧鶴
能夠發願一整年都吃發酵食品,我承認這是一件讓人豎拇指的創舉,然而天下怪人何其多,僅僅為了體驗而發願,其實沒什麼了不起,但在身體力行之餘,還能透過食物進行深度探討,那就頗有意思了。畢竟在一個講究資訊速食的年代,願意花時間思考發酵和腐敗的意義,透過日常飲食思考微生物和環境的關係,找尋各種「奇特」的食物發酵方式,比較著「量化食物」和「手工食物」對自己健康的影響。如是種種,一整年的發酵食品生活,就多了許多玩味處,一些對於食物的全新理解,也讓身為讀者的我大呼過癮。
過癮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讀完此書後,不需要進行瘋狂的飲食生活也能得到這些有趣的資訊,另一個過癮的原因,我不想告訴你,看完此書後,你自然能了解,所以快去買吧!──台灣飲食文化研究者 徐仲
當麥田出版社寄這本還未出版的書稿給我時,心想,「發酵迷」新開張,怎會有時間專心讀完呢?!誰知一打開檔案閱讀,欲罷不能,邊讀邊笑。太平洋另一邊的戴林格先生在二○一四年,進行一整年的發酵飲食計畫,和我們這群台灣的發酵迷們不約而同,相繼發酵。尤其,第一章節,他提到瓶罐狂熱分子時,更是笑到不行。
熱愛發酵的人,一定經驗到兩件事:總在搜集空瓶,以及,家人至少會說三次:不要再做了。然而,當家人也體驗到發酵對身體的各項益處時,又眼巴巴希望你再玩發酵,於是乎,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憑發酵瓶瓶罐罐,在家中各個角落~波波波(發酵聲響)。
發酵的希臘古字是 Fert 沸騰之意。每次的發酵就像一場慶典,熱鬧與野性在瓶罐裡發生。而瓶外的世界,也正在沸騰發酵中。發酵迷們很有事,無事不離酵,凡事都酵酵。若您還不是發酵迷,歡迎先從戴林格先生的新書開始,作者生動地描寫發酵場景與趣事,即便您還不是發酵迷,肯定也是發笑迷。──發酵迷 創辦人 Megan Huang
從一顆梅子開始,胭脂展開了一段沒有終點的發酵釀造之旅。從一知半解的懵懂,到陸續嘗試製作許多不同的發酵食物,對我們來說發酵的世界依然充滿神祕與趣味。細菌令大多數人感到恐懼,但當看著瓶中的發酵物冒著泡泡時,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
本書是一本充滿驚喜的著作,作者以瘋狂極端的方式展開了為期一年發酵飲食實驗,並以理性客觀卻幽默無比的筆觸記錄這一年的種種。我們非常敬佩作者以身試菌的決心與勇氣,過了一年之後他依然活著,並且出了一本如此精彩的好書,更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輕鬆參與這一切!──胭脂食品社
本書是作者實踐為期一年的發酵食計畫,以身為度,量出身體的酵念。他帶我們看到熟悉的發酵日常,像是吐司、漢堡到漬藝,領我們曉得較新鮮的發酵品,如卡瓦斯。
這是場精彩的發酵導覽,提點出發酵的簡單食,更易於建立不過量的飲食習慣,以及提醒我們所處的世界是隨時瀕臨發酵的邊緣,以食材為燃料,達到燃點後,一起翻山越嶺,感見釀酵的多重魔法,經歷發酵,溢出原食材的養分,及其潛藏的嶄新領域。── Gather四合院自釀文化復育中心
名人推薦:搶先試讀好評
戴林格把冒著泡泡的發酵品化為文字,協助將美國食品文化推向一個更光明、更營養的未來。透過他的雙眼和腸胃,我們就像是活生生地親嚐各種令人驚喜的獨特食物。別害怕,就讓這些美妙的滋味擴展你的視野,也開拓你吃吃喝喝的範圍。──《自然界微生物之祕》(The Hidden Half of Nature)作者大衛・蒙哥馬利(David Montgomery)和安妮・比寇(Anne Biklé )
不要把德瑞克・戴林格五十二週只吃發酵食的挑戰想成一年貧乏的飲食,或一年份的德國酸菜和優格。乳酪、醃燻肉、薩拉米臘腸、粗鹽醃牛肉、生火腿、醃鮭魚、酸...
章節試閱
旁人第一次聽聞我的「發酵人養成計畫」之後,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幾秒鐘的沉默。再不然就是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我會解釋一番。但接著他們就會被迫要絞盡腦汁苦想,漫畫家大可在他們腦袋上方畫個對話框,裡面先是出現一顆發亮的燈泡,接著出現一瓶啤酒,再來就一片空白。
五秒至十秒過後,多數人會接著說:「喔,所以,你可以吃乳酪?」
乳酪之後,我往往會再解釋:是的,麵包也算數,因為酵母讓麵團膨起來就是發酵的過程。一旦旁人掌握到拙作的副標可以是「一年份的烤乳酪三明治」,多數人就會覺得這個計畫儘管瘋狂,但也不像他們一開始所想像的可能會害我餓死。
而到了這時,我則會點名幾樣比較為人所知的發酵食品。麵包和乳酪不是全部。除了酒類以外,也有一些非酒精飲料,像是醋、康普茶和克菲爾(kefir)。再來還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優格,儘管大家不見得知道它是怎麼來的。韓國泡菜也是。德國酸菜或許是最明顯的例子,但大家常常忘記它。我們鮮少看到這些食品背後的製程,又或者製造商巧妙地用了其他比較迂迴的字眼,來描述那些細菌做的好事。例如「醇釀」聽起來就很唯美,而且有夠模糊,這樣就不至於把人嚇跑了。
在食物界和各國文化傳統中,發酵占據的地盤幅員遼闊,但除非它是你很熱中的興趣,否則你可能不曾把這些東西串在一起。火腿一放就是兩年,你八成從未想過這兩年間它發生了什麼事。不久前,我自己的腦袋上方也浮現一個有史以來最空白的對話框。當時我拿著一瓶乳酸菌發酵的德國酸菜,想著還有什麼可以被同樣的過程轉化。結果證明,如果你真的一頭栽進發酵這門學問,其中的可能性無可限量。事實上,這件事可以拿來寫滿一本書。
發酵人養成計畫不是要說服任何人只吃發酵食。如果我能以身作則,透過採取極端的做法,我想揭示的是至少吃一些發酵食物的重要性,乃至於意識到箇中意義的重要性。藉由身體力行一整年,我想親自證明這件事沒那麼恐怖。它其實挺簡單的,而且很美味。
是什麼讓發酵食成其為發酵食?
發酵有教科書式的定義,這個問題也有一些簡單的答案,我會一一詳加探究,但這些簡單的答案多半難以真正解釋這個相當複雜的主題。你可以寫出一整本的DIY發酵指南。每一種個別的發酵產品都能寫成很多、很多本書。不只是蔬菜發酵專書,而是甘藍菜發酵專書。不只是甘藍菜發酵專書,而是區域性的韓國泡菜專書。世上每一種文化都自有一套發酵傳統,而且內容包山包海,從濃烈強勁的醬料、醃漬腐臭魚肉,到腐臭魚肉所製成的嗆鼻醬料,不一而足。
你不必掌握到每一種發酵過程每一個錯綜複雜的面向,就能領會到它為什麼很重要。但如果光是基本概念的解釋就太玄太深奧,令你望而生畏,別擔心,不如這樣想吧:在這世上有某種看不見的神奇力量,隨時隨地都在對萬事萬物大顯神威,既然它這麼神奇,我們自然就不容易了解,對吧?但你至少會想知道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並且認識一下它的重要。
多年來,我不曾認真想過發酵也存在於酒精飲料和麵包以外的世界(麵包本質上無非就是固體啤酒),當然更沒想過它製造出像是薩拉米臘腸(salami)這樣的東西。畢竟,薩拉米臘腸的製程不像液態飲料的啤酒那麼富有動感。後者劇烈生長的酵母和後續的瘋狂餵養過程創造出震撼的視覺效果,許多自釀玩家都曾焦灼地熬夜守候,只見旺盛的泡沫從照理說要把它裝好的容器裡溢出來,黏糊糊的糖漿狂瀉一地。目睹這一幕的人憑直覺就會知道有某種力量在發揮作用,就算他們不甚明白出了什麼事,或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再想想那些在洞穴裡熟成的乳酪,它們乳白的身軀表面累積了層層細菌和黴菌,我們很容易就會忽略這和那些泡沫的產生是同一回事。
我猜絕大多數的發酵人都是從某種飲品入門。啤酒、蘋果酒、葡萄酒和康普茶做起來都十分有趣而迷人。在多數情況中,以及在多數人的心目中,發酵大概可以粗略總結為:當酵母和/或細菌製造出泡泡。以多數酒精發酵品而言,情況是酵母把糖液吃進去,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當然就製造出泡泡。這樣的發酵很活潑、很激烈,非常之一目了然。但若是沒有這種易於掌握的視覺訊號,我們要怎麼知道某個食物是發酵而成?還有發酵說到底究竟是什麼意思?
如果有個人要充當活生生的例子,一整年只吃發酵食維生,那他要如何畫出微生物發酵和純粹只是爛掉之間的界線?甚至有沒有這條界線?
廣義而言,發酵是當我們讓微生物對食物大展身手,經由代謝作用將食物轉化。基本上,就是在你吃到那個食物之前,先讓微生物吃它一吃,吃過之後牠會留下一些小小的奇蹟作為贈禮,像是酒精、二氧化碳和酸澀的乳酸。發酵大師山鐸.卡茲(Sandor Katz)針對這個主題寫過一些最詳盡而影響深遠的書,借用他的話來說:「發酵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它是每天都在發生的奇蹟,也是阻力最小的一條路。」如此看待被我們稱之為食物的卡路里化身真的是很妙。隨著時間過去,食物發生了什麼事?總有生物會跑去吃它,而身為人類,我們享有難能可貴的機會,能夠主導這個過程,讓局勢對我們有利。最好走的一條路莫過於不可避免的那條路。
幾乎所有食物最終都會被某種微生物群分解吸收,在多數情況中,我們視之為腐壞。發酵是透過選擇特定的微生物來保存食物。兩者的界線往往很模糊,因為它們本質上是一樣的過程。重點在於你把食物拱手交給何種微生物,而牠們又對你的食物做了什麼。這麼做是在擁抱我們周遭看不見的力量。數十年來,食品產業意圖隱藏這些力量,消除自然發酵的不可預測性,製造出乾淨、衛生的量產食品。但微生物的重要性藏也藏不住,一旦領悟到牠們對世界有多少影響,那種震撼的程度猶如大夢初醒。如果我們紛紛走避,錯失了與好菌聯手的機會,那些在無形之中彼此交戰的力量就會陷入混戰,由腐化的力量主宰一切,最後得到食物爛掉的結果。但透過我們的協助,其中一種力量便能贏過其他力量,築起層層壁壘,創造出有利的環境,讓自然產生的友善好菌和酵母勝出。發酵不難,我們只要放任不可避免的事情自然發生,但稍微介入指點一下,就能製作出美味健康的成品。
結果證明,這件事的含義遠比你家廚櫃的瓶罐裡存放了何種食物更重要。上世紀我們投入大量精力學習用化學物質和溫度保存食物,新近我們又似乎深陷一場昂貴的長期抗戰,拚命用抗生素悶死全世界,理論上是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力圖為自己打造金剛不壞之身,並且希望我們的食物也是如此。但在悠久的人類歷史上,我們其實已經享有一套既容易又可靠的保存科技,辦法是透過培養細菌,而不是消滅細菌。耳濡目染之下,我們學會害怕那些看不見的小蟲子,但牠們有很多不只是我們的朋友。牠們陪伴我們已久,久到和我們發展出共生共存的關係,而且很可能是我們維持健康所必須。
我希望我的發酵人飲食之困難與嚇人就足以吸引你的注意,因為就擁抱微生物而言,原因遠比定義來得重要。而如果發酵只是玩家們好奇的學問或覺得好玩的嗜好,原因和定義又都不如簡單的做法來得重要。你可能已經打定主意永遠也不要花一整個星期二晚上,把十磅重的甘藍菜切成絲塞進瓶子裡,又把海鹽在流理台上撒得亂七八糟。沒關係。發酵甚至不必是自己動手的活動。雖然它是很棒的嗜好,但它的重要性不只在於給人當成嗜好;了解和接納才是真正的最後目標。以新方式重新介紹老文化。找到發酵的蹤影,不只是在餐廳裡和商店的貨架上,更是在自家的冰箱、酒窖和廚櫃。它應該是手作的活動,但不一定要是你的手。
發酵食既不是新玩意兒,亦不是一時的流行。它們不是萬能仙丹,也稱不上是一套飲食法。雖然我很有可能藉此成為《奧茲醫生秀》(Dr. Oz Show)的座上賓大賺一筆,但我不是要倡導任何人追隨我的腳步。坦率地說,我無意炒作「純發酵飲食」。不妨將之視為我的一場實驗,而非我給世人的建議。我主要是希望本書能激起你的興趣、教育你,並幫助你想辦法將這些食物融入你的飲食習慣和日常規律中。
當代西方人的胃似乎是市場上各種金錢力量的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食品製造商和他們那些塑膠包裝的假食物,還是無數手法高明的行銷案(聲稱能讓你擺脫那些導致發胖的食物,殊不知正是同樣的製造商做出那些食物),在各種力量之間,唯一固定不變的似乎是沒人知道到底要吃什麼或怎麼吃。雖然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解開現代飲食之謎(不過如果你碰巧覺得它達到了這種效果,還請不吝與人分享,比方跟歐普拉分享就不錯),但有鑒於發酵食和健康與文化的議題密不可分,我們無疑也會碰觸諸如此類的主題。
不管發酵食是否蔚為風潮(在現代文化中,我們似乎往往不是一窩蜂地趕流行,就是一味地恐懼),它們是一直以來都存在的東西。或幾乎是一直以來啦。直到前陣子,它們在美國主流文化中都似乎很有可能瀕臨絕跡。多虧了工業化的深刻印記,有二十年的時間,乳酪、啤酒和麵包似乎註定被困在均質化的新形式裡。我們將老祖宗賴以維生的好料重新詮釋一番,把它們變成粗製濫造、乏善可陳的仿冒品。優格還沒成為價值億萬的產業,也還沒成為占據超市裡鮮奶隔壁一整區的主要產品。變得濕軟無味的德國酸菜基本上只是一種新奇的佐料,用來在看球賽和逛園遊會時配熱狗吃。
當然,工業化的力量遍及全球各地,沒人能夠免疫,但美國人似乎格外醉心於現代化,甚至求之不得。沒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烹調傳統將我們凝聚在一起,我們很容易就會受到新鮮玩意兒和飲食風潮的吸引。我們缺乏一道歷史悠久、營養健康而令國人引以為豪的國菜(蘋果派和熱狗不算數)。甚至說工業化本身已成為偉大的美國烹調傳統也不為過,因為在國人的飲食經驗中,我們已經變得注重一致性與可預測性更甚於一切。
為什麼不呢?如果發酵食物這麼容易失傳,它們的重新出現除了成為另一股懷舊的風潮,還能成為什麼?時至今日,用現代的方法保存食物一點也不難,所以有什麼理由要我們甘於選擇吃細菌?
儘管我要再說一次,發酵食物不是什麼萬能仙丹或飲食祕訣,但從這些傳統食物身上,我們確實可以學到關於健康的一些重要課題。關於如何看待微生物界,以及現今人類如何與這些看不見的力量交涉,我們有很多博大精深的學問要學。
此外還有風味的課題。隨便想一件與某個國家密不可分的食品,這件食品的製作很可能就有發酵參與其中。不管是什麼,發酵食既非索然無味,亦非乏善可陳。
你已經把發酵和風味聯想在一起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走進一間冰淇淋店,他們至少會有兩種你料想得到的口味──最基本、最普遍,無論冰淇淋與否,幾乎你想得到的食物都有這兩種口味。我們現在是否不約而同想著巧克力和香草啊?很好。不,冰淇淋不是發酵而成(除非你是在一家優格冰淇淋店,那就另當別論了),但可可豆和香草豆在採收之後,都要經過發酵的程序來凸顯它們的風味。
最愛清早即起了?才怪,當然不愛。那是莫大的痛苦。感謝老天有氣味香醇、滋味萬千的咖啡。咖啡豆也是經過發酵熟成。要是沒有咖啡、巧克力和香草,這世界成了什麼世界?絕對是人間煉獄啊。
發酵能把淡而無味的蔬菜變得活色生香,令人垂涎欲滴,也能把味道怪異的蔬菜變得更怪,而且是截然不同的怪法。你用過的每一種醬料幾乎都經過發酵的巧手,因為它們多半純粹是把醋(發酵品)和香料混合在一起。還有其他許多醬料則是從頭到尾都經過發酵。
時至今日,歷經數十年的工業化發展,習慣了金剛不壞的食品,我們才會覺得發酵食物是令人費解的新奇玩意兒,是新興的熱門飲食風潮。放眼全球文化或回顧人類歷史,發酵食物不只是用來增添風味或強化健康。它們是不可或缺的常備菜、與腐壞和衰敗相抗的力量、釋放養分的手段。它們提高攜帶的便利性、消滅有害物質、讓珍貴的食物變得甚至更珍貴。多數人都會同意,小小一塊洞穴熟成的手工乳酪比一公升的牛奶更有價值;比起區區的熟火腿丁,來自義大利的鹹味薄片生火腿更令人食指大動;比起木桶熟成的帝國司陶特啤酒(imperial stout),一麻袋生大麥的吸引力自是相形失色。隨著歷史的發展,這樣的高下之分(微生物作用熟成的美食勝過生鮮食材)不只演變成超市裡的貨架之分,還演變成階級與國度之分。不管是為了保存,為了風味,抑或為了地位,人類歷來最講究的菜餚都要仰賴發酵。
然而,發酵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它做起來有多麼容易。絕大多數的發酵需要用到的無非是原料而已,別忘了我們就是要借助於自然的力量。食譜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對發酵過程有基本的認識,這部分我們在本書會談到。
除此之外,無論你從本書得到什麼,我鼓勵每一個人都玩玩看,不管是哪一種發酵,至少嘗試個幾次。騰出一個晚上,把它排進你的例行作息,學習它的節奏,說明給你的朋友聽。以平常心看待我們和微生物的關係,畢竟打從有人類起就有這段關係。
旁人第一次聽聞我的「發酵人養成計畫」之後,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幾秒鐘的沉默。再不然就是問我為什麼要這麼做,然後我會解釋一番。但接著他們就會被迫要絞盡腦汁苦想,漫畫家大可在他們腦袋上方畫個對話框,裡面先是出現一顆發亮的燈泡,接著出現一瓶啤酒,再來就一片空白。
五秒至十秒過後,多數人會接著說:「喔,所以,你可以吃乳酪?」
乳酪之後,我往往會再解釋:是的,麵包也算數,因為酵母讓麵團膨起來就是發酵的過程。一旦旁人掌握到拙作的副標可以是「一年份的烤乳酪三明治」,多數人就會覺得這個計畫儘管瘋狂,但也不像他們一開...
目錄
前言:所以你可以吃乳酪?
第一章:業餘瓶罐狂
第二章:超市巡禮
第三章:醃漬?發酵?啊不就酸黃瓜?
第四章:至少我不會得壞血病
第五章:播種季
第六章:哈德遜河谷的克菲爾和恐怖美食
第七章:美式酸艾爾如何變身南瓜怪獸
第八章:羊騷味越重越好
第九章:白麵包和棉花糖之不同
第十章:聽阿ㄆㄧㄚˇ的話
第十一章:吃食物,不要太多,腐魚為主
第十二章:發酵人養成計畫之後
誌謝
食譜集
前言:所以你可以吃乳酪?
第一章:業餘瓶罐狂
第二章:超市巡禮
第三章:醃漬?發酵?啊不就酸黃瓜?
第四章:至少我不會得壞血病
第五章:播種季
第六章:哈德遜河谷的克菲爾和恐怖美食
第七章:美式酸艾爾如何變身南瓜怪獸
第八章:羊騷味越重越好
第九章:白麵包和棉花糖之不同
第十章:聽阿ㄆㄧㄚˇ的話
第十一章:吃食物,不要太多,腐魚為主
第十二章:發酵人養成計畫之後
誌謝
食譜集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