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重現】最新修訂全編本‧新增標點與小標
況周頤(1859~1926),晚清詞學四大家之一。字夔笙,晚號蕙風詞隱。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光緒五年(1879)舉人。曾入兩江總督張之洞、端方幕府,復執教於武進龍城書院和南京師範學堂。辛亥革命後,以清遺老自居,寄跡上海,鬻文爲生。況周頤以詞爲專業,致力五十年,早年詞風輕飄、艷麗,清亡後,多寄寓其懷戀清室之意。
《眉廬叢話》是況周頤晚年的著作,也是其最負盛名的掌故筆記著作。《眉廬叢話》的內容包羅萬象,舉凡中國歷代的宮廷秘聞或官場秘事,朝代之典章制度與學人風範,以及許多歷史人物的藝林趣談等等,皆在其品評記述之列。這本況周頤的著作,除了留給後世許多難得的史料蒐集外,也是這位詞人畢生所學之精華。
作者簡介:
況周頤/原著
況周頤(1859~1926),晚清詞人。字夔笙,晚號蕙風詞隱。廣西臨桂(今桂林)人。光緒五年(1879)舉人。曾入兩江總督張之洞、端方幕府。其間,復執教於武進龍城書院和南京師範學堂。辛亥革命後,以清遺老自居,寄跡上海,鬻文爲生。況周頤以詞爲專業,致力五十年,受王鵬運的影響,早年詞風輕飄、艷麗,清亡後,多寄寓其懷戀清室之意。與樊樊山、朱祖謀、鄭文焯稱晚清詞學四大家。
蔡登山/主編
文史作家,現為秀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長期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等十數本著作。
章節試閱
八 杜鵑新說
杜鵑,一名杜宇,一名子規,一名謝豹。自唐已後,多入詩詞,曰啼血,曰勸春歸,曰紅鵑、綠鵑,與紫燕、黃鸝並用,殆禽類中之絕韻絕怨者也。乃宋車若水云:「杜鵑,鷂屬,梟之徒也。飛入鳥巢,鳥見而去。因生子於其巢。鳥歸,不知是別子也,遂為育之。既長乃欲噉母。」誠如所云,詎非甚不宜稱耶,抑同名而異物耶?
十四 郭嵩燾論治亂得失
湘陰郭筠仙侍郎學問賅博,明於古今治亂升降之故,尤詳究海外各國形勢。咸豐朝,隨郡王僧格林沁籌防津沽,王於兩岸築炮臺,綿數里,博數丈。輦炮三千具以填之,大者逾萬斤,小者亦二三千斤。又伐巨木,列柵海口,沉以鐵錨,格以鐵縆。無何,敵艦至,遺書為媾,王不許。嵩燾曰:「戰未必勝,不如姑與之和,徐圖自強。」王不聽。嵩燾知邊禍且亟,言之再四,至於涕洟,王執不聽。越日,敵以書來曰:「亟撤爾柵,我將以某日時至。」屆期,王率將佐登臺望之,敵以三艦來,距柵里許,自相旋繞。頃之,柵皆浮起,王大驚,急發巨炮,彈如雨雹,海水沸騰,竟沉其艦。敵引去。明年復來,遂有北塘之敗。嵩燾家居時,好危言激論。攸縣龍汝霖作〈聞蟬〉詩規之曰:
商氣滿天地,金飈生汝涼。撩人秋意聒,忤夢怨聲長。
畏濕悉霜露,知時熟稻粱。隱情良自惜,莫忘有螂螳。
嵩燾和曰:
飽諳蟬意味,坐對日蒼涼。天地一聲肅,樓臺萬柳長。
杳冥通碧落,慘澹夢黃粱。吟嘯耽高潔,無勞引臂螂。
又:
樹木千章暑,山河一雨涼。蔭濃棲影悄,風急咽聲長。
秋氣霑微物,天心飫早粱。居高空自遠,塵世轉蜣螂。
後十餘年,邊事日棘,嵩燾以禮部侍郎出使英吉利國,至倫敦,上書李文忠,論列中外得失利病,準時度勢,洞見癥結,凡所謀畫,皆簡而易行。其論當時洋務,謂佩蘅相國能見其大,丁禹生能致其精,沈幼丹次之,亦稍能盡其實。又自言平生學問皆在虛處,無致實之功,其距幼丹尚遠,皆克知灼見,閱歷有得之言。全書四千二百餘言,茲不具錄。
八 杜鵑新說
杜鵑,一名杜宇,一名子規,一名謝豹。自唐已後,多入詩詞,曰啼血,曰勸春歸,曰紅鵑、綠鵑,與紫燕、黃鸝並用,殆禽類中之絕韻絕怨者也。乃宋車若水云:「杜鵑,鷂屬,梟之徒也。飛入鳥巢,鳥見而去。因生子於其巢。鳥歸,不知是別子也,遂為育之。既長乃欲噉母。」誠如所云,詎非甚不宜稱耶,抑同名而異物耶?
十四 郭嵩燾論治亂得失
湘陰郭筠仙侍郎學問賅博,明於古今治亂升降之故,尤詳究海外各國形勢。咸豐朝,隨郡王僧格林沁籌防津沽,王於兩岸築炮臺,綿數里,博數丈。輦炮三千具以填之,大者逾萬斤,小者亦...
目錄
目錄
眉廬叢話
第一卷
一 舉止安詳,攸關福澤
二 以翎枝為冠飾考
三 為官但多磕頭,少開口耳
四 牛奇章畢靈岩憐才
五 何紹基典衣償飯錢
六 殺吾君者吾仇也,誅吾仇者吾君也
七 以字形決人生休咎
八 杜鵑新說
九 習詩賦杖一百
十 「春荷」獻疑
十一 糟以諭惡
十二 「孛相」係吳語
十三 董文恪及第前奇遇
十四 郭嵩燾論治亂得失
十五 以水洗水奇聞
十六 補子胡同
十七 以穢物退敵
十八 咸豐駕幸熱河
十九 凌波塘
二十 魏明帝樂府詩
二一 由詹事賜同博學鴻儒科
二二 卿憐詩辨
二三 顧亭林理財
二四 清室相國起居之制
二五 張船山之婦歸
二六 汪容甫老羞成怒
二七 以雜劇諷刺貪官
二八 浙東三傑
二九 唐三藏尚可活,夔一足庸何傷
三○ 以不潔為高者
三一 續立人以謗言傳名
三二 王鵬運《四印齋筆記》
三三 「土匪名士」與「斗方名士」
三四 剛毅嗜錢
三五 「相思病」考
三六 王夢樓有五雲
三七 王可莊大材小用
三八 蘇州機神廟
三九 沈德潛軼事
四○ 稱謂之誤用
四一 嘲縉紳曲
四二 《荊釵記》奇字
四三 宋代神弩弓,明代連發槍
四四 王昶親歷之世態炎涼
四五 誤書諧語
四六 為俄兵闢地納妓
四七 日藏先秦本《孟子》之說
四八 跪禮雖一,其義有別
四九 某知縣魯莽
五○ 金礦與銀礦
五一 特異功能
五二 三科狀元策如出一手
五三 辜鴻銘撰《葉成忠傳》
五四 曾文正力薦左文襄
五五 左文襄腋氣重
五六 嘲交遊詩
第二卷
五七 繆祐孫出國軼事
五八 張文襄雅量
五九 翁同龢潘文勤雅趣
六○ 鮑忠壯事曾文正始末
六一 曾文正輓門生婦聯
六二 弈山兄弟與劉韻珂駐守海防
六三 饒知縣善諛
六四 唐人飲酒貴新不貴陳
六五 鴻儒一名值二十四兩
六六 武人善校勘之學者
六七 割裂試題而褫職
六八 《雙梅景闇叢書》首列異書三種
六九 百文敏軼事三則
七○ 護印夫人
七一 清末財政紊亂
七二 妙對
七三 孫淵如匡正畢靈岩
七四 審賊妙法
七五 李香君小影述聞
七六 柳如是勸錢牧齋殉節
七七 王翹雲軼事
七八 甘文焜殺妾饗士
七九 嘉慶張鐵槍
八○ 文鏡堂官道遇合之奇
八一 誤書致嘲
八二 張之洞幕僚多才俊
八三 古錢幣見聞
八四 潘文勤論書
八五 戲嘲名士
八六 和珅善揣摩聖意
八七 購先人書進呈
八八 繆嘉蕙供奉慈禧軼事
八九 潘曾沂習虛靜而成通照
九○ 閻文介性喜樸質
九一 慧由靜生
九二 沈文肅夫人乞援書
九三 諧聯
九四 晚清時勢與書法風尚
九五 清太廟樹木鳥類保護有加
九六 動植物寄生趣談
九七 光緒帝以社稷壇牧羊
九八 李蓮英藐視福相
九九 公主尊貴視親王有加
一○○ 王陳二人同考異遇
一○一 科場之幸與不幸
一○二 通人韻士不掩貧
一○三 繆蓮仙所輯文章遊戲
一○四 謎詩四首
第三卷
一○五 名字絕對
一○六 半臂非胡服
一○七 祖孫同日而亡
一○八 王相國屍諫議和
一○九 黎培敬因左宗棠及第
一一○ 與繆荃孫戲談字誤
一一一 阮元軼事
一一二 八旗會館壁上諧詩
一一三 曾文正自撰墓碑銘詞
一一四 王之渙〈出塞〉詩可作詞讀
一一五 和珅侍姬卿憐
一一六 相國陳宏謀
一一七 出國工使笑話
一一八 蘇東坡有神智體詩
一一九 燈謎有絕巧者,亦有奇拙者
一二○ 改敕書點金成鐵
一二一 孝欽皇后擬試帖詩
一二二 同治朝赴川考官險遇
一二三 姓名筆畫最少者
第四卷
一二四 龔芝麓尚書軼事
一二五 吳漢槎恃慧狂恣
一二六 盛伯熙得恩遇釋禍
一二七 盛伯熙劾彭剛直書
一二八 顧千里黃堯圃拳腳相加
一二九 孝欽皇后獨寵李蓮英
一三○ 百官迎送慈輿圖
一三一 午門坐班典禮
一三二 以楷法工拙為去取太醫院醫士
一三三 時人之言太半不堪入耳
一三四 入御室吸煙
一三五 太和門火災
一三六 四棄香
一三七 王鵬運宦途坎坷
一三八 李鴻藻受孝哲皇后跪拜
一三九 賽金花義保琉璃廠
一四○ 拱侯奇遇
一四一 金陵訛言城門現巨人影
一四二 都門石刻有絕香豔者
一四三 內閣、翰林院、南書房撰文有別
一四四 御前大臣翻穿之皮外褂
一四五 胙肉須帶回齋宮
一四六 鑾儀衛鹵簿
一四七 屠者驅豕先入東華門
一四八 內閣中書早班制度
一四九 晉銜之罕見者
一五○ 石谷與吳漁山絕交
一五一 易哭庵軼事
一五二 張之洞於詩賦喜對仗工巧
一五三 兩湖節署對聯
一五四 姓名三字同韻同音
一五五 洪秀全、李秀成詩文
一五六 四風太守吳園次
一五七 潘文勤喜誘掖後進
一五八 光緒帝喜食外進饅頭
一五九 大清門
一六○ 旗人科舉
一六一 紅粉憐才
一六二 吳文節絕命詩
第五卷
一六三 李鴻章遭日相侮辱
一六四 特賜莽服與花翎
一六五 和珅不喜內閣諸人
一六六 傳旨申飭須賄內監
一六七 內閣大庫藏書
一六八 會試由內閣舉人中書中式者
一六九 對聯工巧者
一七○ 香瓷種種
一七一 阮元蒙聖諭擢第一
一七二 場屋編號必以僻字
一七三 順天鄉試中大頭鬼
一七四 和珅專權科場
一七五 考試得失不足為怪
一七六 陳兆倫典試軼事
一七七 以猥褻語入史書者
一七八 巧對
一七九 洪昇等被劾案
一八○ 的對種種
一八一 某貝子請開去差缺摺
一八二 腦主慧
一八三 孫淵如科場軼事
一八四 清代博學宏詞科之盛
一八五 毛西河五官並用,朱以載同作三文
一八六 查繼佐吳六奇軼事
一八七 戲詠與繆荃孫同名者
一八八 文武生員互試之制
一八九 廣西鄉試軼聞
一九○ 「恒」、「甯」考
一九一 姜宸英軼事
一九二 黃仲則得畢靈岩知遇
一九三 杜于皇言貧
一九四 詠美人足詞
一九五 咸豐佞臣勝保以貪得禍
一九六 揚州鹽商捐納翎枝
一九七 結拜兄弟相殘
一九八 文人近視趣話
一九九 金石家武虛谷軼事
二○○ 撰張之洞壽文不用之字
二○一 仿滇南大觀樓長聯
二○二 滿人多工於應對
二○三 童試佳句
二○四 石達開與處士熊倔
二○五 再詠與繆荃孫同名者
二○六 中日名詞對照趣談
二○七 劉蔥石得唐製大小兩忽雷
二○八 示萍齋主人〈感懷〉八首
第六卷
二○九 作聯嘲亞伯
二一○ 李鴻章赴日簽約被傷
二一一 議和團偽詔逐洋人
二一二 倣制藝體做八股文
二一三 「夫堯舜,豈非古今大舞臺上之一大英雄哉!」
二一四 「今日朱移尊,明日徐家筵」
二一五 小樓一夜聽春雨,五鳳齊飛入翰林
二一六 撰詩慶新年
二一七 歷史上酒米最賤者
二一八 朱文正與裘文達為至交
二一九 日人之崇儒者
二二○ 清制視翰林至重
二二一 曾文正與江南官書局
二二二 再話近視
二二三 立法杖習詩賦者
二二四 過目不忘者佳話
二二五 擅己所長勿自負
二二六 崔子忠售史忠正騎沽酒
二二七 傅山奇遇
二二八 《長生殿》被劾事再考
二二九 米海嶽以潔癖著稱
二三○ 王漁洋詩弟子善武功
二三一 寒食禁火別說
二三二 梁同書膽大
二三三 嚴九能生而識字
二三四 葉登南避俗如仇
二三五 曾文正劾罷縣令
二三六 「姘」字釋
二三七 從此蕭郎是路人
二三八 廣右古文家與〈計豢龍傳〉
二三九 〈紫韁頌〉
二四○ 玉溪生像硯及蘇翠觀
二四一 壽星五聚
二四二 章高元失青島
二四三 《木民漫筆》掌故
二四四 捷辯
二四五 年少不知詩即作詩
二四六 某太史遺事
二四七 陝西巡撫西琳優禮裁縫
二四八 演戲與做官不同
二四九 戲提調
二五○ 作聯嘲地方官
二五一 陳圓圓陰魂再現
二五二 弔康有為寵姬聯
二五三 吳三桂厚贈故人
二五四 北京政事堂聯
二五五 瓊花豔遇
二五六 百歲翁恩賜進士
二五七 《淮南子》所稱九州
第七卷
二五八 雜種之名見《淮南子》
二五九 詠美人詞十二首
二六○ 京師名伶梅巧玲軼事
二六一 集六朝文為聯
二六二 揚州美人紅蓮
二六三 蘭陵美酒鬱金香
二六四 重次〈千字文〉祝張之洞壽
二六五 鄭板橋戲題佛像
二六六 某女子再嫁軼聞
二六七 四言函書
二六八 贈彩雲校書聯
二六九 泰山帝字碑
二七○ 外國銀幣銅幣名稱
二七一 盧森堡女王抗德軼聞
二七二 王鵬運戲談文不對題
二七三 燕蘭妙選首推四雲
第八卷
二七四 光緒湘社詩鐘斷句精華
二七五 易中實詞警句
二七六 儒士呆絕三例
二七七 以試帖詩詠閨情
二七八 方芷生勸楊文驄死節
二七九 侯方域罵阮大鋮
二八○ 高士奇勵杜訥同膺寵命
二八一 名醫軼事
二八二 盧生名敖
二八三 塔將軍戰馬
二八四 捀子、鉤司、盤術
二八五 蘇州賽神之臂香絕異
二八六 蜀人西昆熊子力戒纏足
二八七 張之洞、劉恭冕痛陳纏足之害
二八八 昔人關係纏足之載籍
二八九 廣西婦人衣裙
二九○ 女扮男裝佳話
二九一 陳迦陵狎雲郎
二九二 鄭芝龍小名鳳姐
二九三 金雞納、尤喀利葛專治瘧疾
二九四 西洋婦女精於天文者
二九五 查氏舊藏寫本《二陸詞鈔》
二九六 朱柏廬先生小傳
二九七 「謙默」、「迂闊」新解
二九八 汪容甫致畢靈岩書
二九九 人意好如秋後葉,一回相見一回疏
三○○ 隨園有三
三○一 陳其年與小楊枝
三○二 張胭脂、春柳舍人、紅豆詞人
三○三 汪容甫竊漢碑
三○四 揚州梅蘊生軼事
三○五 厲鶚姬及女尼皆名月上
三○六 疊韻雙聲自相為對
三○七 牛蹄突厥國
第九卷
三○八 除蟒公
三○九 秀水王仲瞿軼事
三一○ 么妹征苗
三一一 中三元者考
三一二 逢五即有慶
三一三 會試每科必膺簡命者
三一四 吳昌碩科樂樂樂名章
三一五 劉幼丹勘妒婦虐婢案
三一六 王惕甫夫人像印
三一七 周伯甫衛河東君
三一八 任三殺虎
三一九 中書舍人趙再白行狀
三二○ 歷代賣文趣話
三二一 二俠孫據德、周翼聖
三二二 名妓妙玉兒、賽金花義行
三二三 漚尹言詩
三二四 某方伯任誕
三二五 翁同龢孫文恪同科殿試
三二六 少目豈能觀文字,欠金切莫問科名
三二七 劉大刀軼事
三二八 葉節母以詩擇婿
三二九 以數理推算泥胎壽命
三三○ 前門城樓居狐仙辨
三三一 禮自上行
三三二 內閣扁「攀龍附鳳」考
三三三 隨園有四
三三四 楊九娘敬孝而死
三三五 諸葛亮製木牛流馬新說
三三六 汪伯玉夫人潔癖
三三七 清與兩漢賣官比較
三三八 古代機器製造
三三九 狂生杜奎熾之死
三四○ 清有兩張國樑
三四一 陳督都義馬
三四二 愚園有長短人各一
三四三 僧人可娶妻生子考
三四四 西洋人利瑪竇
三四五 蘇東波創詠足詞
三四六 古神工巧匠趣談
三四七 十八般武藝
三四八 于闐貢大玉重二萬餘斤
三四九 吃醋考
三五○ 秦檜夫婦鐵像
三五一 教坊規制及妓女名稱
三五二 秦淮名妓小五寶
三五三 張勤果「目不識丁」印
三五四 李仙根戲刻「自成一家」印
三五五 舒翁父女工瓷玩具
三五六 巨型元寶
三五七 花枝嫁接趣談
三五八 閣中、少房
三五九 李滄溟寵姬賣餅為生
三六○ 徐東癡
三六一 〈別號舍文〉
三六二 齋麵奇聞
三六三 權奸多奇女
三六四 煙草短話
三六五 程長庚與恭親王善
三六六 梅巧玲祖孫並名芳
三六七 〈賭卦〉
三六八 弓鞋唐時已有說
三六九 人有專長,則眾長為所掩
三七○ 巫山神女為王母之女說
三七一 購汲古閣藏書者非王永康
三七二 亡靈現形
三七三 蔡中郎原型為唐進士鄧厂
三七四 蘇頲少時聰悟
三七五 神授廉廣五色畫筆
三七六 「律呂調陽」考
三七七 穆相提攜曾文正
三七八 曾文正與江南人契合
三七九 曾文正遣僕無術
三八○ 左文襄受知於駱文忠
三八一 駱文忠平川
三八二 駱文忠鴆殺石達開子
三八三 李文忠生平未膺文柄
三八四 李文忠得先輩積善之蔭
三八五 李文忠謝邊壽民之劾
三八六 李文忠雅諧
三八七 潘蔚如一藝成名
三八八 湯貞愍諧諷幕僚
三八九 胡文忠與官文釋怨
三九○ 薛生善追魂術
三九一 陸稿薦熟肉奇聞
三九二 奇文〈彌子之妻題〉
三九三 朱一貴以兵法牧鴨
三九四 包神仙退太平軍
續眉廬叢話
三九五 九重開曙色,萬戶動春聲
三九六 集經句為試帖
三九七 陸羽洗南零水
三九八 「大江風阻,故爾來遲」
三九九 莊存與智投骰子
四○○ 將錯就錯
四○一 薛福成薦吳傑
四○二 北京倉場廒變異聞
四○三 左書妙手
四○四 萬文敏雅量
四○五 唐懋公妒三子入翰林
四○六 閻文介自比王安石
四○七 以拽大木罰庶士
四○八 女子男裝
四○九 甌香館非惲南田自有
四一○ 王仲瞿奇行怪跡
四一一 以小姐稱宦女
四一二 咸豐戊午科場案始末
四一三 陳孚恩忘恩負義
四一四 九尾神龜
四一五 異鳥名
四一六 明末禁煙無效
四一七 徐枋〈討蟣虱檄〉
四一八 女尼廣真興衰記
四一九 「杜煎」考
四二○ 臺灣淘金
四二一 川民製金箔
四二二 蜀南產墨猴
四二三 朽思巧合
四二四 王鶚與仙女張笑桃傳奇
四二五 妒婦笑談
四二六 都門三絕
四二七 咸豐帝自號「且樂道人」
四二八 部院衙門當直次序
四二九 丁寶楨斬安得海秘聞
四三○ 諡法「襄」字最隆重
四三一 清代婦人得易諡止三人
四三二 清代賜諡法規
四三三 賜諡外人之制
四三四 索尼以武臣謚文忠
四三五 乾隆朝某典籍官軼事
四三六 辦事翰林與清秘堂
四三七 借書亦須勢力
四三八 試題不明出處
四三九 燭臺考
四四○ 元寶之名由來
四四一 海棠木瓜
四四二 唐熙朝有兩于成龍
四四三 綠營由來
四四四 同治甲子重開鄉試盛況
四四五 同治順天鄉試案
四四六 同治朝科舉磨勘綦嚴
四四七 陳六舟罷官
四四八 都門各衙署小禁忌
四四九 某士人善作對聯
四五○ 鄒壯節軼事
四五一 無愧我心
四五二 劉葆楨因名應讖
四五三 王半塘應試
四五四 曾文正「內疚神明,外慚清議」
四五五 楊繼業佘太君考
四五六 金頭朱家
四五七 回教諸肉不食
四五八 朱竹垞高見
四五九 楊慎九言詩
四六○ 趙爾巽巧用偽工
四六一 忠敏詩
四六二 南書房翰林
四六三 廩餼之稱
四六四 李臣典助曾忠襄克江寧
四六五 李曉暾嗜歌
四六六 明代孫文
四六七 黃種
四六八 張文達激賞魏耀庭
四六九 閻文介張文達暮年入軍機
四七○ 牡丹又名唐花
四七一 葉德輝〈奐彬買書行〉
四七二 吳淞間有巨蜃吐珠之異
四七三 〈秋雁詩〉
四七四 古硯
四七五 李香君詩
四七六 張芬迴文詩詞
四七七 閨秀吟詠
四七八 貧女善吟詩
四七九 柳汁染衣預示狀元及第
四八○ 詩題有絶絶豔新者
四八一 張船山夫人妒而能詩
四八二 龔芝麓夫婦豪而雅
四八三 董小宛等著述
四八四 名流詩社佳話
四八五 閨秀之文武兼備者
四八六 斷炊猶讀書
四八七 少女詩人
四八八 高其倬夫人具卓識
四八九 木蘭身世考
四九○ 高郵露筋寺考
四九一 香光居士者有三
四九二 李虯更名而登第
四九三 陳繼昌連中三元
四九四 王昭平與妻書
四九五 韓偓詩三絕
四九六 艷詩警句
四九七 馬雞
四九八 齣字辨誤
四九九 羅思舉軼事
五○○ 同光五狀元
五○一 查繼佐案秘聞
五○二 陳翠君工詞
五○三 徐兆奎限韻閨怨詩
五○四 朱舜水軼事
五○五 武林陳元贇傳藝日本
五○六 儒士笑談
五○七 施公生祠及笥仙山亭
五○八 開源勝於節流
五○九 陳氏安瀾園,范氏天一閣
五一○ 兩宋宗室命名絕奇
五一一 名奇絕者
五一二 四夢劇有二組
五一三 日本倭歌者
五一四 妓馬湘蘭名硯名印
五一五 石家侍兒印
五一六 陳無已卻半臂
目錄
眉廬叢話
第一卷
一 舉止安詳,攸關福澤
二 以翎枝為冠飾考
三 為官但多磕頭,少開口耳
四 牛奇章畢靈岩憐才
五 何紹基典衣償飯錢
六 殺吾君者吾仇也,誅吾仇者吾君也
七 以字形決人生休咎
八 杜鵑新說
九 習詩賦杖一百
十 「春荷」獻疑
十一 糟以諭惡
十二 「孛相」係吳語
十三 董文恪及第前奇遇
十四 郭嵩燾論治亂得失
十五 以水洗水奇聞
十六 補子胡同
十七 以穢物退敵
十八 咸豐駕幸熱河
十九 凌波塘
二十 魏明帝樂府詩
二一 由詹事賜同博學鴻儒科
二二 卿憐詩辨
二三 顧亭...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