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每個父母都渴望養成的好孩子,是所有老師、所有學校都希望教出的優等生。他從小到大以念書、考試為己任,以得高分為目標;他是主流教育體制最典型的示範,是唯有讀書高的代言人。
而當他取得高學歷,投身公職,理當以自身所學,從此一路平步青雲,他卻開始思考:我所接受的教育之路,真的是我自己要的嗎?父母、師長、學校,他們給的,都是對的嗎?現行教育體制所安排的,真的都是最好的嗎?
這本書是一個主流教育模範生的反思,也是對所有現行教育概念與教育體制最強烈的發問,更是對所有在學學生們最直接的提醒: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12年國教明年(2014)正式啟動,是台灣能否升級已開發國家的關鍵。
台灣從1990年代開始推動教改,一元化的聯考制度轉變成多元化的入學方案。教改二十年,除了教育體制及人員的轉變,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教育的思維,也必須改變。
這是一本揭示『當考試不再主導「學習」方向,我們要如何重新找回「學習」的價值?』的書。本書透過觀念的分享與提問,給高中生、大學生及家長們一些思索未來的建議。
作者簡介:
謝宇程,1982年生於台灣台北。建國中學、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工管組畢,後轉攻讀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University of Chicago, Master of Art Program of Social Sciences)。曾於2008至09年間擔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內政組助理研究員,負責政治事件評估及建議、政策課題研究及規劃;後於2011年至12年間擔任台北市政府研考會機要副研究員,針對市府及研考會的業務及計畫提供分析建議。現居台北,致力於「後學歷時代的大學學習」、「不再誤解技職教育」等議題之研究計畫。
網誌:學與業資訊小棧:http://learning-professions.blogspot.tw/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探索和選擇」是最值得更多心思和力氣的事
朱平(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紅房Red Room共同創辦人)
認識宇程是最近一年的事。
最初是在Red Room(紅房,www.redroom.com.tw)的幾次聚會中,發現到他對寫中英文詩的天份,以及那真情畢露並帶點感性的聲音。而每次在Red Room上看到宇程,我都感到很開心,因為這代表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開始參加RedRoom,並發現他們原來也有其他選擇。只要每個月來一次Red Room,就能讓自己一次喚醒那可以被熱情所感染的赤子之心。
有一天,我問宇程:「你最想做的是什麼?」他提到,在「親身體驗」台灣的教育制度後,他有很深的感觸也想做一點事,於是決定開始寫一本有關台灣教育的書,這的確讓我很驚訝。
「若你不滿意所看見的現狀,開始行動讓新的事情發生。」
(If you don't like what you see, go and make something happen.–Seth Godin)
已經有許多學者專家對台灣的教育(尤其技職教育及大學改制)提出許多的建言;沒有人不知道台灣的教育問題在哪兒,也知道該如何改,卻只是因為政治意志(political will)及選舉文化,沒有任何人可以作改變。我有一位尊敬的好友—嚴長壽先生,是台灣的真正英雄,雖然我對台灣的教育制度並不了解,但他寫的書《教育應該不一樣》絕對是台灣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嚴先生在台東均一小學的努力,也讓我們這些只講不做的人汗顏慚愧。我介紹宇程給嚴長壽先生,他也非常高興看到年輕人能開始自發性檢視台灣的教育,並提出自己的看法與主張;宇程由他自己經歷過「受教育」的心路歷程,再一次提醒大家明白一件事:「每個人是不同的」,因此,「探索和選擇」是最值得學生花更多心思和力氣的事。
(以上推薦文為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推薦序 要觀察世界的改變,更要負責地評估自我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回顧過去因為教育政策過度鬆綁,導致無特色、無競爭力的大學虛設林立,加上為了因應評鑑制度的要求,就在短短數年間,台灣原本各有專精的專科學校紛紛加入升級行列,從專科變成學院,再由學院搖身一變成為大學,以致主題特色盡失,更因此在短期內創造了假想的教職巿場需求,造就國內外許多為謀教職所形成的「速成博士」。而今,技職學校為求多元入學而加入大量學術課程,導致專業技職教育體系幾乎完全瓦解及師資斷層等現象。我們一方面可從就業市場明顯發現「高學低就」及薪資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卻也看到專業及技術人才嚴重缺乏的窘境。因此,我觀察到眼前的整個台灣,不論從老師、家長及學子,就像宇程書上所描述的,是一群被關在籠子裡的白老鼠,奮力向前的結果,卻發覺轉了半天仍在原地踏步,走不出已然扭曲變形的教育牢籠。
經多年觀察後,我忍不住在二○一一年寫了一本《教育應該不一樣》,引起各界廣大的迴響與探討。如今謝宇程則是先代表家長對台灣的教育現況,做了一趟廣泛的探索之旅。這本書雖然以非常勁爆的「做自己的教育部長」為題,但我相信他所要傳達的,並非要家長或學生自己真的取代教育部長的角色,而是任何的改革都要經過長期的討論規劃、訓練執行及行政程序等過程。
以上所提出的問題,都不是一天所造成的;當然,現任的教育部長,也無法在短期之內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孩子的教育無法等待,更沒有任何一代的孩子應該被犧牲,我們當然也不能只是空等教育政策的改變。對於目前在現有體制下受教的學子及家長而言,套一句最簡單易懂的名詞來形容,就是必須在政府「穿著衣服改衣服」的過程中,在改革走向穩定之前的關鍵時刻,面對這樣的現實與調適期的無奈,由自身做起,觀察世界就業發展環境的改變,先一步自我負責地審慎評估、了解自己,最終做出正確的選擇。
(以上推薦文為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專家學者同聲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本書以淺顯卻相當開闊的觀點,來幫助我們了解目前的教育現場。我相信也唯有在這樣一個比較寬廣的圖象中,我們才會了解到自己的孩子該如何規劃合適的人生方向,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資源。 ——清大物理系教授 王道維
作者把存在於教育體系和制度中,個人無法改變的弱點指了出來。本書所指出的方向,值得家長與學生們參考。——中國信託銀行前資深副總經理/企管系兼任教授 江偉平
十二年國教的三大願景是:提升教育品質、成就每個孩子、提升國家競爭力。必須做到適性揚才,讓每個孩子找到人生的亮點。我們要鼓勵孩子在不同的路上,找到自己的定位,讓自我的專長及熱情,成為其未來的發展。——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校長 李珀
本書對當前台灣教育現象和問題有精闢的解析和處方,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兼具,舉出的研究數據和實際事例,極具震撼力和說服力,有助於澄清渾沌、導正迷
思,幫助學子圓自主學習之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名譽教授 吳武典
沉澱而理性的尋思教育的出路,發人深省。——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會長 吳忠泰
身為教育人,最開心看到大家一起來關心教育。宇程書中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主動積極向上之心,不為現況所縛,開創新局,令人欣賞。——國北教大教育學院院長 吳毓瑩
面對新制度,新轉變,如何在一片紅海中殺出亮點? 如何迎接變遷? 看完《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一書必能豁然開朗,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勇敢走自己的路,因為我可以做自己的教育部長。 ——台北市華江高中校長 陳今珍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變化快速、政府無法期待、社會氛圍無法信賴的時代,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突破灰暗迎向光明,本書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指南。——台大物理系教授 陳永芳
宇程是少數修過我大一普通化學的管理學院學生,十年後能在策進十二年國教的工作上併肩努力,實在是少見的師生緣。宇程投身教育政策,從自身的經驗中省思學習的精義,這才是教育真正的起點,也正是本書的實踐。——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陳竹亭
部長可以換,學習可千萬不能停! 宇程的書破解了教育、學校、學習與就業之間複雜關係的迷思,引導你為自己找到一條終生學習的路!——微軟總部Office 資深軟體設計工程師 張濱顯
要對付升學主義,關鍵不在升學方式的調整,而在回歸「學習」;提示方法、導引觀念,才是正途。想要掌握學習之道,應該熟讀本書。——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黃春木
從自身經驗與觀察,提出台灣教育的關鍵問題,並提出供家長及學生參考的具體建議,值得尚在徬徨的家長及學生閱讀,更值得從政者訂定政策時深思。——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諮詢會委員 黃耀南
本書頗為深入剖析、批判當前教育問題,並勾勒出學習的理想圖像,更不忘鼓勵年輕學子、家長與學校,共同追求與實踐夢想。帶給你十足的震撼、感動與啟發。 ——台灣大學副校長 趙永茂
這本書有許多令人驚奇之處:將教育這條看似簡單但複雜的成功之路,用輕快卻不輕率的筆調,老練而不老氣的見識寫出。在具有深度的分析中,處處可見海內外具體人物生動的故事,問路者可藉其清晰的座標,找到努力方向。——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教授 鍾聖校
身為高職老師,我認為所有學校教育都是職業教育,即使是學術研究也是一種就業準備。及早發覺自己的喜愛,才不會浪費時間與資源,也才能樂在學習,幸福工作。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 蘇恆誠
名人推薦:推薦序 「探索和選擇」是最值得更多心思和力氣的事
朱平(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紅房Red Room共同創辦人)
認識宇程是最近一年的事。
最初是在Red Room(紅房,www.redroom.com.tw)的幾次聚會中,發現到他對寫中英文詩的天份,以及那真情畢露並帶點感性的聲音。而每次在Red Room上看到宇程,我都感到很開心,因為這代表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開始參加RedRoom,並發現他們原來也有其他選擇。只要每個月來一次Red Room,就能讓自己一次喚醒那可以被熱情所感染的赤子之心。
有一天,我問宇程:「你最想做的是什麼?」他...
章節試閱
升學疑問01_考不上高中,才讀高職?
無疑地,父母都希望子女進好學校,每個學生也都希望讀到好學校。
這當然不只是學費的問題。高中職三年、大學四年,是人生的菁華學習歲月,若學到了紮實的知識與能力,一輩子受用不盡。相反地,若是這幾年在學校根本學不到東西,或是所學與自己特質不合,甚至無法實用,損失實在太大。
過去,判斷「好學校」的方式好像很單純。明星學校一直是那幾間,熱門科系也是有榜可查。現在,還是這樣嗎?
社會快速變遷,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沒有變化嗎?教育環境與過去不同,明星學校和熱門科系不會變化嗎?每個學生的特質與才能不同,你和你的同學,目標科系和小強應該一樣嗎?
答案很簡單也很明確:不。
挑選好學校,不再能只看它傳統的明星地位,更要看它現在的教學品質、教學內容。認定什麼是目標,更要看自己的特質與長才,才不會葬送了自己。
十二年國教後,高中「更加」不一樣
在你的心中,高中只有好壞的分別嗎?你認為高中可以被畫在一條數線上,右邊指向「好高中」,左邊指向「爛高中」,而各高中可以座落在這個數線上,輕易地比較排序嗎?
事實上,各所高中之間,有許多不能比較高下的「不同」,而且在十二年國教推行之後,日後還會愈來愈不同。在看高中的時候,我們愈來愈不該問「優劣」,應該要問「合適度」。
高中最粗略的分類,就是一般高中和綜合高中。全台灣約有一百零七所綜合高中,綜合高中是指同一個學校之中同時有教知識學科的高中部,又有包含部分技術課程的高職部。通常綜合高中的運作,是高一實施不分科教學,在高二開始,依高一的學習情況再判斷,適合讀高中或是讀高職。綜合高中的好處在於,讓學生多一年探索自己的特質,再決定走技職或是高中。在國中畢業時,對本身才能還不肯定的學生,綜合高中也許相對是個好選擇。
綜合高中彼此之間性質差距也頗大。某些綜合高中的技職部,專攻商業、資訊、應用等比較「軟性」的科別,例如明道中學;某些綜合高中,設有電機、機械科等技術門檻較高的科別,例如泰山高中或二信高中。此外,熟悉技職體系的人多半建議:若在國中畢業時已經確定要走技職,最好直接進高職;因為高職的師資、課程深度和完整性都比較強,綜合高中實習課也比較少,對技術的磨練不如高職紮實。
而相對於綜合高中的一般高中,也不宜用過去的「入學分數」、「升學比例」粗糙武斷地認定孰優孰劣。第一個因素就是資優班的設立。從一九八四年起,台灣的高中開始設置資優班,起先只有北一女中、師大附中、建國中學,與所謂的「明星學校」高度重疊。此後,其他學校漸漸也開始設置資優班,而且不限於傳統的「明星學校」,例如南湖、成淵、西松、明倫等學校;資優班的性質也由數理,增加了語文、人文社會。曾有西松英文資優班學生的家長和我談起,因為她的孩子對語文特別喜好,進入語文資優班後,受益於充實的資源與優秀的師資,在英文上進步得比一般高中生快得多。
近年來「明星高中」效應不斷減弱的另一因素,乃是「特色高中」設立。舉例而言,位於桃園的大園國際高中,是全台第一所教育部指定的外語特色高中,有德、日、法、西語教學。新生入學之後,除了英語是共同必修科目外,還要從德、日、法、西語之中,選擇一門當必修,每週五節課。師資包括七位專任第二外語教師,從零開始教導學生新的語言。其畢業生的平均水準,幾乎同等於主修該語言的大二學生。為營造外語環境,大園高中積極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在大園高中的本地學生,只要邀請外國同學出去玩,還可獲得學校贊助,回來要寫報告,記錄與外國朋友對話的心得。根據二○一二年統計,大園高中全校超過一千名學生取得日語檢定、歐語檢定A1以上之證照,無疑十分驚豔。
另一所經營成效廣受肯定的特色高中是台北市麗山高中。麗山高中以「發展科學教育」為首要任務,在實驗課程投入極大心力,從儀器到教學細緻度,幾乎可媲美部分大學基礎科學課程。麗山高中的學生,從升高一的暑假到高二,必修「專題研究」課,由實際案例,學習如何從發崛問題,到蒐集資料、規劃實驗、分析結果。更有甚者,專題研究不只適用在教室裡,麗山高中的所有課程,教師都訓練學生將研究的能力,運用在解答生活中的問題。舉例而言,麗山高中的老師,會鼓勵學生運用線性代數計算手機費率,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或是將家中不用的電器拆卸觀察。
麗山與大園這兩所學校的例子,都證明特色經營的高中,比起升學率高的明星高中,也許能帶給學生更深、更長遠的益處。
今日,高中已經呈現多樣風貌,不能輕易以「優劣」比較,而這個趨勢,會在十二年國教推行之後更加明顯。十二年國教政策下,各高中將有更大的自由空間,設計有特色的課程與制度;許多高中也藉這個機會,引入大學或是實務機構的資源,讓這學校更顯得與眾不同。
目前有數所高中積極推動學校特色。例如延平高中與國泰綜合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規劃合作教學,除了醫師可能到高中指導生命科學相關的專題實驗,醫院的研究人員也可能到延平高中指導學生實驗技巧。大安高工將引入台大、台科大、北科大、企業界實務人士的經驗,一同教學。光啟高中則將設計課程,深入探討國際志工、國際文化、國際生態環境及全球公民等議題,讓學生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觀。台南一中則計畫用實驗和報告取代月考。
確實,目前「特色」課程,規劃最勤的,仍是傳統的明星高中。例如台南一中、建國高中、北一女中、師大附中。但是,正如前文所說的,「特色」不代表「優良」,有特色課程設計,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如英文諺語所說:你的牛肉對別人而言可能是毒藥。適合人文與社會的學生,若進入自然科學為特色的學校,可能對於課程適應不良,而且可能因為在同學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受盡挫折與喪失自信,也可能錯失展自身長才的珍貴時機。
除了考量適才適性,目前各校在十二年國教下,一窩蜂規劃特色教學,到底是否務實有益,誰也不能十分肯定。北一女計畫設計領導、寰宇、創意思考的特色課程,會不會陳意過高?建國中學宣稱其特色課程的重點是群體生活能力,情緒管理、開發軟實力,會不會又流於虛浮?這些明星學校,為了維持六成至八成的「特色招生」比例,大量設立特色課程,未來五、六年都將會是「實驗階段」。實驗成功了,是創新,若沒有成功,就是拿學生當白老鼠,流於虛有其表,浪費資源與時間。明星高中勇於實驗的精神,值得感佩,但學生在選取學校時,也許更該多了解一下,那些傳統明星高中以外的其他學校──也許它們更適合你。
可不可以不要誤打誤撞──高職科系的慎重選擇
一個從高職畢業的朋友和我說,他所讀的土木科,班上有三十八人,三年級畢業後,其中十七人因為對土木領域完全沒興趣,轉而報考其他科目;其他人雖然考進相關的技校或大學科系,多數也並非因為喜歡,而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告訴我,誤打誤撞進入這個科系的學生,實屬多數,而他們日後也確實學得心不甘情不願。
「上不了高中,就隨便讀個高職吧。」不知為何,這個偏差心態存在於不少人心中。如果說高中之間有所不同,不能隨便選擇,高職學校與科系之間的性質與品質,事實上有更大的不同,更需要在了解之後,才能做出合適的判斷。這幾年,因為輿論以及意見領袖的不斷提醒,家長不再盲目地希望孩子選擇高中而非高職,學生自己也逐漸會將高職納入就讀考量當中。但高職本來就不該是教育的次等選擇,在學習的路上,我們應該讓進入高職的學生是出於自願且樂於選擇,並慎重地選擇最適合他們的高職類科。
高職各類科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可說天南地北。如果不同高中間的差別是柚子和檸檬,高職各類科的差別就是草莓與斑馬,絕對不宜將就,或是做為暫時的選擇。
技職體系用最粗略的方式,可以分成五類:工科類科、商管外語、家政餐飲、水產農業、設計藝術。就讀不同的技職領域,未來也會面對不同的工作就業的型態。不同技職領域的學生,就業前景是不同的。當新聞報導:大企業招不到技職人力,並不是以上這五類都缺乏。上述五類中,工程類科的技術專精人才,無論是土木,或是機械、模具、化工,在國內工作機會不少,起薪較一般大學生也都好上許多。但商管外語的高職畢業生,因為一般大學也多有語文科系,加上學歷迷思依舊存在,相較於大學畢業生,反而比較沒有所謂「一技之長」的優勢。這是還需要突破的困境之一。
而即使是相近領域的科系,常常也需要不同的特長。例如,同屬工程領域,電機和電子這兩個學科重視數學、重抽象理解,完全不擅長計算的人,會讀得比較辛苦;鈑金科所學的除了必備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進行板狀金屬之剪切、彎曲、成型、銲接組合等加工,很重視實際操作,工作實務較不具理論性,計算的需求相對也較低。另一方面,機械製圖科最需要具備的能力,乃是需要空間感與想像能力──看到複雜的平面工程圖,有人可以很快在腦中想像出立體的實物,有人就很困難。機械製圖科的老師常說:「第一次實習課,就能看出誰生來就是製圖的料。」
同是設計領域,室內設計科、廣告設計科、家具設計科,就需要十分不同的特質。室內設計科除了要有空間感,還要熟悉生活日常邏輯,才能依照生活的各種需求設計合適的空間規劃。廣告設計科通常以圖象、文字、情節為素材,需要語文能力與對色彩的敏感度,也更歡迎「跳脫常軌」的創意。相較於前兩者,家具設計科則更重視實際動手做出實物的能力,不能只在電腦前操作繪圖軟體。
服務業類種的科系,美容造型科系除了一雙巧手,更需要擅於和人溝通的特質,如果你遇過髮型設計師,溝通半天,剪出來的髮型卻讓你覺得不想出門,你大概可以理解這句話。餐飲科系培養的是廚師,未來的工作中,和客戶面對面溝通的機會相對小得多;但若是餐飲管理科系,則又同樣著重在溝通與服務邏輯了。
相同的科系,在不同高職學校,擁有的設備與資源可能不同,影響學習效果就很大。就如同音樂系的學生沒有樂器就無法教學,許多技職類科,例如機械科、模具科,若是缺乏設備,絕對無法學習該項技術。學音樂還可以請家長支持購買主修樂器,但讀機械科的學生,絕不可能請家長購買一套機具在家以供操作練習,所以對於就讀技職學校的學生而言,事先了解學校設備,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同樣是汽車科,海山高工不吝斥資購買最新的Lexus油電兩用車讓學生學習。而我也遇過某校汽車科畢業生告訴我,他們在學校練習的汽車,已經是三、四十年前生產的舊款式,和當今路上跑的車,根本是兩回事。那時我問他,如果他在高職畢業時,去一般車行工作,所學的貢獻會是如何?他輕描淡寫但快速堅定地回答:「完全不會。」
不同的高職,風氣也相當不同。許多人指出,目前高職也受升學主義影響,準備統測的重要性日受重視,技術的鍛練往往遭到忽略。部分高職科系,整個三年級幾乎將技術擺在一旁,只要遇到技術課程,甚至是在實習工廠裡「讀書」和練習考古題。但也有某些高職的風氣較為踏實健全,即使是三年級,還是會確實執行該有的技術課程,只有在統測前的一個月,學生壓力很大,無力也無心在術科上,老師才會犧牲某些技術課程,讓學生念書。在這樣的風氣差異下,學生學習成果的專業程度,當然有差別。
國中畢業時,多數學生或許沒有太多的生活經驗,平常也難有時間與心力廣泛了解各高職學科的內容,然不論是學生自己、學生家長或學校老師,實在不宜再以次等選擇來看待高職學科,等到逼不得已了才匆促選擇。尤其目前大部分的高職學校缺乏探索輔導機制,轉科機制的彈性空間也不大,假若高職的科系選得不合適,學生必須要忍受整整三年,隨之而來的往往是三年的空白,否則就是要休學重考,代價都非常高。
升學疑問02_為何執著讀X中?
我們畢生都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應該將自己放在這個世界的什麼位置?
若是放在正確的位置,我們的未來可能是活得精采、發光發熱、得到肯定,既自立養家,又幫助別人。放在錯誤的位置,我們的未來可能是才志難伸、庸庸碌碌,難以得錄取,不易被升遷卻優先被裁員,清早帶著無奈上班,傍晚帶著氣餒下班,日復一日,直到退休。有太多人其實厭惡自己所在的位置,自己每天必須做的事,是讓他們極度不快樂的原因。
而在青少年學習的歲月,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幫助自己找到方向,走向這個位置。我不是宿命論者,我不認為這個位置是上天為你我安排的,而是我們要自己去尋找,甚至創造。
要回答「應該將自己放在這個世界的什麼位置」我們必預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要了解自己的能力與愛好,要了解世界的趨勢與需求,並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選擇判斷。這件事一點也不容易,寫考卷、上補習班,都無法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因此,我們的學習,勢必不是關在校園之中,而是要向世界開放,積極嘗試與探索。
教育應是導向世界的通道,而非高牆
這一年來,當有人知道我在研究當前的教育問題,他們最常問我的一句話就是:
「你覺得十二年國教對台灣是好還是壞?」
這個問題實在太過複雜,複雜到我難以回答。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確愈來愈不需要執著就讀某些傳統認定的明星高中。
為什麼?很久很久以前,資源有限、教師不足,教育體系只能選擇極少數的學生,進入高中以上學校就讀,日後成為社會的重要決策者與智慧貢獻者。為了將學習機會留給思考快捷、學習努力的人,那時選擇採用讀書成果與考試成績作為標準──這就是從一千四百年前流傳至今的科舉傳統。
科舉走到現代社會,雖然我們沒有狀元、榜眼、探花,但在高中階段,我們有各地的「一中」、「一女」。日後,雖然學校漸漸增多,然目前全台灣每一百個國中畢業生,約有九十三個會選擇就讀高中,大家仍因為傳統與習慣,爭取進入這些特定的學校。一直到十餘年前,「聯考」這個入學管道,似乎都很可靠地,篩選出特定特質的人,進入這些「明星學校」。
嚴格地將特定特質的人集中在各地的「一中」、「一女」,對社會和國家到底好不好?這件事已經爭議了很久,至今仍然幾乎沒有共識。但是,多數人相信,自己的兒女進入這些明星學校,對他們的未來較有好處。這些明星學校的優勢,不是校舍比較好(新店高中的校舍比建國中學好得多),也不是老師比較好(公立學校師資素質其實相近)。家長普遍認為,就讀「明星學校」最大的好處是,學生在學校相處與比較的對象,都是很努力也很聰穎的孩子,相對能夠刺激他們的學習步伐。
但是,過去十餘年的升學制度變遷,讓學生愈來愈不易透過用功讀書、精擅考試,搶入明星學校。而在十二年國教的制度下,這個情況會更加明顯。
十二年國教:術科甄選與考試分發
十二年國教施行後,將有三種入學制度:術科甄選、考試分發、免試入學。我們先討論術科甄選與考試分發。
術科甄選入學適用的學校,乃是目前就已經透過術科獨立招生的高中職,包括公立學校的少數音樂班、美術班、資優班,以及私立的藝術、技能學校,例如開平餐飲學校或華崗藝校。這個部分,十二年國教帶來的變動很少,和明星學校也較無關聯。
考試分發入學,即是以大型考試成績決定入學資格,一般認為效果和過去聯考效果較相近。這個管道適用於少數「特色學校」的部分名額。特色學校到底是指哪些?在本書完成時,還沒有完全底定,傳統明星學校固然很可能是主要成員,例如附中,中一中等,但是也有其他的學校試圖爭取名額,例如光啟高中等。由於各校都被要求保留名額給免試招生,所以無論哪一個學校,考試分發入學最高也只不可能高於百分之八十(比例最高的,應是建中、北一、成功、中山等校;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學生比例,將來自免試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這個管道,對於聚集「擅長讀書考試」的學生,效果一向頗好。尤其是台灣大部分的地區,可預見的未來,都還是考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五科,那就會與過往聯考、基測很像。此外,在人口最多,明星學校最集中的基北區(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卻很可能不使用五科式的大考,而計畫採用一九九七年起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於已開發地區學生的學習成果的學生能力評量模式「PISA」。PISA式的考試,只分數學素養與閱讀理解素養兩科。這樣的考試方式是如何,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以北北基三市教育局所公告的「特色招生試題示例」。在閱讀素養部分,題目包括:詮釋一篇新詩〈捷運站旁即將誕生的店〉、理解一篇關於古代駕馬技術的歷史論文、分析討論地球暖化的科學論文。而在數學素養方面,題目包括了銷售業績圖表的題組、計算速食店薯條熱量的題組、判斷世足賽積分與勝負的題組。這些題目大致上很有趣和活潑,也很生活化。
然而,關於「特色招生試題示例」,我們也發現幾個現象。
第一,這份考題,和國中課程的相關性,遠沒有之前傳統大考,如聯考或基測那麼高。無論題目或是答案,都不是「從課本中找得到」的。第二,這樣的題目,或許可以考出學生的素養,但是,多對一題是否表示這個學生的程度真的比較高?也很難說。這些題目都很有「創意」,學生和出題者,是否「心有靈犀」,有相似的思維,會影響學生的成績。
第三,台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支持採用這份試題,是因為這個試題的分數,「是補不出來的」。這份試題確實不易用傳統填鴨方式促使學生得到高分。但是,若學生在補習班,多做相似的「靈活試題」,臨場反應是否更快進入狀況?這也不是不無可能。坊間補習班業者算盤打得快,已經打出了收費高昂的PISA專班,三年補習費要價十五萬。然而一般國中的教師,卻受課程綱要與課本所拘束,無法抽時間幫助學生適應考題。
第四,這份考題,雖是適用於「特色招生」管道,測驗的內容卻是最一般性的素養。在這份考題上得高分的學生,和各特色學校、特色課程,其實沒有關係。
北北基地區,特色招生使用PISA試題,「認真努力」和「考試高分」之間的關係就更不明確了;明星學校在大家想爭搶之下,入學資格更添運氣成分。在非北北基地區,在短期內將繼續使用和傳統考試方法,決定誰能夠進入「明星學校」,但這些學校,適用「免試入學」的學生比例,也比基北區來得高(例如台中一中至少五成,台南一中則至少三成)。從特色招生這個管道來看,要進入明星高中的門檻,非基北區和過去相似,而基北區卻較過去模糊難測。
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篇
二○○九年七月十二日,八十三個家長團體與教育團體,走上悶熱的台北街頭。他們要求馬英九總統施行免試的十二年國教。他們說,沒有十二年國教,他們不敢結婚,結了婚也不敢生小孩,因為害怕現在的考試制度毀了他們的孩子。
二○一一年的元旦文告中,馬英九總統正式宣布,二○一四年的國中畢業生,將適用十二年國教,十五到十八歲歲的學生免學費,且大部分免試。換句話說,在一○三學年度畢業的國中生,至少將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學生要藉由所謂的「免試入學」途徑升學進入高中,之後比例可能還會上升。以各校而論,一○三學年度明星高中職免試入學比例,可能從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不等,其他高中職免試入學的比例,多數可能是百分之百。
「免試入學」會對高中職整體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最簡而言之,也是這一句話:「未來,愈來愈不需要執著就讀某些傳統認定的明星高中了」,但,為什麼?
「免試入學」的運作規則是,只要申請某個學校的學生數量,少於或等於該校招生人數,申請學生就不論條件全部錄取。但我們可以預期,「明星學校」的名額必定供不應求。所以迫於無奈,還是得有比較及排序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叫做「超額比序」──意思是當希望進入某學校的學生人數超過了容納名額,總要有個比較方法,確定誰較優先入學──尤其,當家長們普遍無法接受抽籤這個簡便的方法。
超額比序的方式,台灣各升學區之間並不相同,而且比序規則十分複雜。假設一個努力用功的國中女生,想要透過免試入學就讀明星高中「東一女」;她會如何經營她在「比序項目」的優勢?她進入高中之後,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同學?
首先,她可能老早就發現,比序項目之中,有好幾項和努力無關,而且一般普通的學生,都不可能比出什麼高下。例如「學生畢(結)業資格」──一般正常就學的學生,無疑都會畢業。又例如「均衡學習」,這一項評分方式,是國中階段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三領域,只要在校成績及格,就得滿分。但一般國中階段在這三領域評分並不嚴格,正常狀況下,即使學生沒有用心學習,只要不忤逆師長,大致上不會不及格。是以,這一項也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滿分。
再者,她也會發現,有些比序項目屬於「心想事成」型。也就是說,這類的比序項目,還是和努力無關,而是比較偏向「你多想要讀這個學校(科系)」。「適性輔導」這個項目的分數,某種程度而言,只要不斷地表達:「東一女是適合我的,是我想要的學校」,就很有可能得到較高的分數。「學生志願序」這個項目,只要填「東一女」為第一志願,在「東一女」的比序時,就會得到滿分,但是她的競爭對手也是如此,她有何優勢可言呢?
而且,她還要冒一個風險是,假若沒有進入「東一女」,她在第二志願「東二女」比序時,會自動在「志願序」項目扣分,反而陷入劣勢。也許,她應該選一個競爭不那麼激烈的學校,填為第一志願,將會更穩當。
國三這年,她有可能聽到許多耳語與風聲,說許多比序項目的成績可能會是「喬」出來的。例如,「多元學習表現」之中有不少項目,只要父母和學生積極設法,總能「創造」積分。體適能乙項,包括柔軟度、立定跳遠等測量,只要有心,多練習,多測幾次,總是可以得到好成績(不過在這過程中也鍛鍊身體健康,倒不完全是壞事)。「服務學習」、「幹部」、「社團」這些項目,學校也會幫忙設立名目,只要積極參加,都可以得到滿分。然而,大多數同學也都是如此。
在所有項目之中真正能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學習成效的,也許是「會考成績」。然而,每科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三等級。由於會考不會太難,精熟的門檻也不至於太高,所以只要是用功而資質不差的學生,都可以五科達到精熟級。她可能會發現,除了她自己五科都拿到精熟,她班上前三名學生都是如此,全國學生之中,五科達精熟級的比例也很高。
目前為止,精熟級的比例和難度,尚未沒完全定案。原本會考的作用,是用來作為國中學生判斷學習成效,作為加強輔導與教學的指標。而這個考試被拿來作為比序項目,原本是圖個順便,沒想到後來反變成它最受關注的功能。因為會考原來的設置宗旨是評判學生「是否學習成果低於應該有的水準」,所以出題難度本來就不太應該太高,也不必精細區分各別學生之間能力與程度的細小差異。然而,如果在某些團體的輿論與施壓之下,會考增加了「往難裡鑽」的題目,或是將精熟級的比例定得很低(如百分之一),這樣或許可以會考擁有「高淘選度」,卻也喪失了它的設置原意。
如果這名女學生在努力三年之後,順利上了第一志願「東一女」,她身旁的同學是怎麼樣的呢?當然也會是用功的,也有一定的程度,但是會不會是超凡絕頂聰明的?卻不見得。她的許多同學,也許就是一般程度的用功,加上父母加持,用了很多方法,爭取到、創造出在比序上的優勢。這些同學,與三十年前第一志願學生的特性,已經大不相同了。
而如果她在努力三年之後,上了第二志願「東二女」,或是第三志願「東三女」,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同學呢?這些學校的學生,在用功程度,以及平均素質,和「東一女」其實也不會差太多。也許她們比較少去參加一些競賽,也許她們沒有汲汲營營地羅織對升學最有利的優勢,但這不代表她們不優秀。也許沒有上第一志願的人,是因為他們沒那麼看重「第一志願」頭銜,沒那麼看重「升學競爭」遊戲。也許這樣的環境,會更適合青少年的成長。
現在,時空倒轉回到國一或國二,你覺得,這個女生,還需要執著進入「第一志願」嗎?
十二年國教:學習將因「惑」得福?
如果你一定要問我,我認為十二年國教對台灣究竟是好還是壞,我認為,短期不好,長期,「可能」好。
為什麼短期不好?有人說十二年國教是個邊開邊拼裝的危機巴士,學生成為白老鼠,家長和老師陷入困惑,國中,甚至高中與高職可能脫序混亂──這些說法不但有可能成真,而且有許多報導和教師經驗,都指出漸漸在成真。
現在正在國中就讀的學生們,很可能感受到補習風氣有增無減。制度不斷改變,升學考試題型可能翻新,補習班利用家長焦慮徬徨的心情,早就準備大撈一筆。學生上下學的時候,在校門口可能就會拿到傳單,上頭寫著:「PISA試題全攻略,特色高中必勝班,每學期只要兩萬五!」
到了二○一四年,所有面臨升學的學生,必然兵慌馬亂。因為制度的改變,這次升學不會有過去的「常模」可以參考,每個人都不熟悉新制度,種種投機、盤算,教育機關事前幾乎無法預測。甚至上了高中職後,也難免會有人認為自己是高分低就而憤慨不已,或是低分高就而暗自竊喜。學生家長們此後數年聊天的話題,不免會是:「我家小孩那個時候怎麼會只上X中呢?為什麼連誰誰誰的兒子都可以上X中?他每一次考試都輸我家女兒的呀,真氣人。」
可預期的是,二○一四年的升學結果一出來,極可能出現意外與混亂,而輿論與媒體也將大肆責難。如果這個時候,行政當局挺不住,無論是教育部長換人或是政策改弦易轍,升學機制可能再次調整,動盪可能就持續更久。因為一改再改,「常態」就不可能建立,升學的規則與預測性就不斷弱化。
無論未來升學機制是否再改變,現在,「免試升學」造成的學習風氣變化,許多第一線教師已經有感覺了。不少學生抱定了「以後一定有學校念」,甚至「運氣好還可以矇上不錯的社區高中(職)」,也就不在學習與課業上下工夫。某些國中教師和我提到,在十二年國教政策動盪的過程中,國中的學習氣氛一度變得很散漫,在教師們付出很多努力後,才比較拉回來。也有高職教師向我抱怨,他們的高職以前的學生一向水準比較整齊,近年來免試升學,總會招到擺明就是來混的學生,從國中就沒建立好學習心態,免試升學「矇」到高職後,上課不是睡覺就是搗亂,教師頭痛得要死,個個都想提早退休。
既然如此,為什麼又說長期「可能」好?
有人說,十二年國教可能是個契機,可以調整教育體制冰凍三尺的體質問題。坦白說,這件事情,連個影子都還沒看得見。也許,五、六十前傳承下來、與當前環境愈來愈不配合的升學老路,在十二年國教的「亂局」之中,會被雜生的草木遮蔽。但是,依據「生命會找到出路」原理,學生和老師們總會開出一條新路,而這條新路,也許更適合當前這個與五、六十年前截然不同的社會。如果這一條新路,在五、六年之後能走出一個輪廓,接下來的學生們,在進入國中和高中職時,可能會見到什麼樣的學習環境?
也許,到那個時候,學生臨到入學的當口,所有家長和教師都已經覺悟:既然不是優秀和努力就能上明星高中,或既然不非常優秀也不非常努力也可能上「明星高中」,那麼,明星高中,也沒有什麼值得明星的。於是,家長和教師,都將鼓勵學生看到比「明星學校」更重要、更值得努力的事物。
也許,那個時候的學生們,學校風氣已經遠離「努力三年拚明星高中」的階段,也走過了目標茫然與失序的階段;也許家長們已經理解:三年青春的努力,拚一個入學許可,其實是很荒唐的事;也許教師們也都體認:所有的教學,要在學生一輩子留下價值,而不是在升學之後煙消雲散;甚至,學校也已經發展新的教材、教法、風氣,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的新目標:探索自己的才能、了解世界的全貌,為自己的人生打下能力與思考的基礎。
也許,八年後的學生們,在要升高中職的時候,對於升學已經抱持可貴的「平常心」。不認為哪一所學校代表「天之驕子」,也沒有哪一所學校代表「沒有價值」。那時候,人們不會因為學生就讀的學校,武斷地評判其人格;學生也不必為了害怕他人的評斷,而去就讀不適合自己的學校。
也許,在多年之後,中學的教育環境,已經了解,學習不必為了考試,升學不必領導教學,選擇學校不是為了賽跑競爭,而是為了發展自我。也許那個時候,每個學生下課不是擠入補習班,而是閱讀課外書,或是在操場運動、學習樂器與舞蹈,或是留在班上和同學討論物理實驗以及英文話劇。
如果不曾破壞一定的既有秩序,上面所描繪的理想世界,可不可能在十年內成真?不可能。如果既有的方式與思維在十二年國教之下,「意外」地陷入混亂,是不是有可能催生出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一個我們都在等待的學習模式,一個對學生未來更好的學習經驗?也許這是有點過於浪漫的期待,但我依舊相信,如果我們努力,那絕對是有可能的。
升學疑問01_考不上高中,才讀高職?
無疑地,父母都希望子女進好學校,每個學生也都希望讀到好學校。
這當然不只是學費的問題。高中職三年、大學四年,是人生的菁華學習歲月,若學到了紮實的知識與能力,一輩子受用不盡。相反地,若是這幾年在學校根本學不到東西,或是所學與自己特質不合,甚至無法實用,損失實在太大。
過去,判斷「好學校」的方式好像很單純。明星學校一直是那幾間,熱門科系也是有榜可查。現在,還是這樣嗎?
社會快速變遷,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沒有變化嗎?教育環境與過去不同,明星學校和熱門科系不會變化...
作者序
一個主流教育模範生的反思
在書店裡,「升學教育」類的書架上,各類琳瑯滿目的書籍,教導讀者如何在學校考試中名列前茅、如何在升學中佔盡優勢、如何進入明星高中與大學,甚至如何進入歐美名校。我不禁疑問,此時此刻,面對未來,升學,還是唯一的成功之路嗎?在這條路上直線前行,就一定能通向個人幸福、出人頭地、貢獻長才的康莊大道嗎?不是走在升學這條路上的人,他們的人生就比較不完整嗎,他們就離「有價值的人生」比較遠嗎?
我們都是聽著這樣的話長大的:「不要想太多,把段考考好,考上好學校,其他的以後再說。」學校裡、補習班、教科書或參考書,都把重點放在「英文高分一百法」「百分百先修」「升學測驗全壘打」……這些都是為了要讓當學生的我們在符合制度、傳統共識的跑道上,跑得比別人又快又遠。我們曾經相信這條教育跑道規劃得很完善,只要我們全力跑,就會把我們帶向最適合的地方,讓我們獲得充實的能力,發揮所能、貢獻社會。但是,我們相信的,現在仍然是對的嗎?
我們都很怕輸在起跑點,雖然我們都不知道哪裡是終點。
大部分的時候,我都認為提起自己學生時代的成績、名次,是可悲的「白首宮女話當年」。然而,如今回顧這些往事、看見自己學習與選擇的過程,更讓我疑惑自己在這條主流教育之路上走過的一切。
從小到大,我都是教育主流思維的信徒。我相信讀書、考試,相信分數、相信名次、相信明星學校。我從沒有想過這是可以懷疑的,也不曾想過自己可以有,或應該要有「第二選項」。我相信若我努力地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這些努力日後會等量地轉換成我的成就。
我從國小到大學,甚至到研究所,都是極度用功的學生。如果學校有所謂的「用功比賽」,我應該可以拿到全台前三名。我總在放學後直接回家讀書,讀到晚上洗澡睡覺,中學時期的假日我也極少出去玩,除了三餐以及必要的家庭活動,我幾乎都在讀書,到了大學也幾乎如此。我想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小孩像我這樣。我不會說這樣的念書過程對我沒有幫助,它讓我升學順利,也讓我擁有極高的學習毅力,比起他人,我的確常常多知道一些知識。
但是這樣的學習思維也讓我吃了苦頭。國高中的教師告訴我,學生的本分就是念書,把考試考好,我也就徹底地相信。一路走來,我都依從外界設定規劃好的路線,全力在考試、升學的競爭中獲勝。我所知道的就是:先把分數考高,只要分數到手了,要選什麼,到時候再說。表面上看來,我是個用功的學生,實際上,我根本沒有替自己的學習花上什麼心思,我沒有認真替自己思考過,我的決定非常草率。
我一直以為,考到高分可以讓我愛選什麼就選什麼。但我從沒想過,當我「隨波逐流」地獲得高分,我其實只能「理所當然」地去選擇那些主流認知我「應該」選的項目──除非我清楚自己要什麼、且堅持自己所要的;如果我要的和主流認知不同,我還得經過一番抗爭。我以為高分可以讓我擁有更多選擇,讓我擁有表達自我意志的機會,殊不知,在沒有認真替自己思考的狀況下,高分只是一條早已鋪好的窄路。甚至,分數愈高,選擇愈少。
高中要選類組時,我認為自己似乎適合接觸一類組的文科與社會,但父母希望我讀三類組,日後成為醫生;最後我卻選擇二類組,原因說來有點荒謬,大略是「相加除以二」的意思。
我努力地讀物理、化學、數學,聯考時的分數也很高,但是為了取得高分而反覆練習做題目的經驗讓我極為厭倦。我從來沒想過要成為工程師,所以不進工程類科;我擅長解題,但對自然本身卻沒發展出太大好奇心,自然類科也不是我的選擇。在考完聯考一直到交志願卡的短短時間中,我左思右想,想到張忠謀這樣的企業家對社會很有貢獻,於是我選擇工商管理系的工業管理組。
及至進入工商管理系,我慢慢地發現,這個科系教給學生的,似乎不是「如何當對社會有益的企業家」;張忠謀和郭台銘成為成功的大企業家,也並不是靠熟知管理知識。但畢竟讀書考試是我的強項,對於系上的課程,我仍然努力學習,也取得了對應的高分。但我仍然疑惑:商業或管理是我合適的走向嗎?讀這些書,就能讓我當個成功的商管人才嗎?
當時,在政府的主導宣傳下,「生物科技」似乎大有可為,我從小又對花草頗有愛好,在一知半解之下,我申請雙主修植物系。修了兩年植物系課程,終於了解生物領域當前的研究重點乃是細胞中的 DNA,而不是枝葉瓜果;生物化學之中複雜的反應方程式,更是讓我卻步。於是大四那年,我決定中止植物系雙主修,並且開始找尋其他的領域。
在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我發現社會、政府,仍然是自己最關心的領域;我也打從心裡覺得,需要有人投入改善它,希望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力量。於是我又改了主修的方向,並且在芝加哥大學研究所讀了碩士,回想起來,這其實更接近我中學時代本來就關心、愛好的領域。學成回國後,我選擇在政策相關領域工作四年,做政策分析和研究報告給決策者參考──如果他們有參考。
在工作的四年當中,我常回想起之前看似順遂,但實則感覺漫長的學習生涯。我認為自己付出許多努力,也得到不少主流社會最愛的肯定──我很聽老師的話、我很用功讀書、我讀的都是大家眼中最好的學校:建中、台大、芝加哥大學研究所。但我常常疑惑,在這些努力和曲折之後,我得到我所想要的嗎?有時候,我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看著我正在寫的、不見得有人讀的報告書,想著:這就是我過去一張張風光的考卷、獎狀、學歷所換來的嗎?我知道自己做這一切,不是為了向誰炫耀,也不是要得到什麼肯定,而是希望獲得一個為世界付出的機會。但如今,我幫助了誰,我造成了什麼,為什麼我沒有做得更好?從小許多人讓我相信「好好讀書,以後做大事」,我也做到了「好好讀書」,然後呢?
在我高中決定放棄社會領域前,我是否應該多思考一下?在我選工管系之前,我為什麼不先了解它到底在學什麼?在我選擇雙主修植物系之前,我是否應該查一查資料,了解一下這個領域的走向?在我學習管理和政策時,僅僅在教室聽課、閱讀國內外書籍,是否就足夠讓我成為「更能做事」的人?
某日我在寵物店看到一隻小白鼠,牠在籠裡的輪子上賣力奔跑著,當然,牠怎麼跑都在原地,但突然之間,牠好像跑累了,一停下來,竟被快速轉動的輪子帶了起來,摔得七葷八素。這個景象觸動了我,讓我覺得這像極了我們所經歷的教育──許多父母很努力、學生很拚命、老師很辛苦,但教育的過程和結果,卻是大家都不滿意。
我不會說自己在高中階段寫的物理、化學習題都白寫了;我也不認為工商管理系和植物系的學習對我都是浪費。但我也很清楚,這一路的摸索和跌撞,並不是很有效率的方式。也許,我花太多時間和心力,只為了取得分數、排名、學歷,而沒有用最正確、最完整的方式,進行我的學習。如果我在埋頭讀書和考試之外,多花些時間了解自己、了解世界、了解各科系的所學內容,應該可以減少一些迷惘,減少一些學習後又放棄的挫折。
於是我決定試著寫下這本書,但我的本意並不是要鼓勵家長和學生與老師唱反調,也不是要大家無視或敵視教育制度。不可否認地,我是主流學習成果養出、享受既得利益的模範生,然我卻是一個回頭疑惑自己養成過程的模範生。我希望藉著自己的經驗,來討論如何及早認識世界與自己,如何在學習之路上做出更好的判斷。在一切以分數為前提的教育體系中,我們花了多少資源,只為了讓學生答對一題考卷上的題目?但我們又花了多少力氣,鞭策自己或教導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回答人生更長遠、更重大的題目?
我們會說「走過的路都不白費」,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學會了用成熟的態度去看待、去安慰自己走過的曲折。然事實上,很多人就此陷入無盡的摸索,到老方感嘆沒有做過真正屬於自己的選擇,一生徒勞。我相信自己絕對不是唯一走過冤枉路的人。在教育體系之中,可以走的路有很多,學習的方式與心態也有很多,社會的主流思維不足以指導每一個人,自己人生的嚮導,最終還是得由自己來當。我們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教育部長。
前言:
是時候,該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了
長期以來,學生在教育體系之中,像是被餵飼的羊群,我們通常相信,乖順地依照外界指引的學生,會有最好的未來,且對社會最有益。
外界指引,可能來自於制度的暗示:去學校就是要用功讀書,考試就是要考一百分、考第一名。什麼是好學校、什麼是熱門科系,就該設為自己的目標,學位最好愈念愈高──只有這樣才是好學生,日後才能有所成就、變成對社會有益的人。
我曾認識一個學妹,她原本就讀自己喜愛的台大心理系,但在父母的施壓下,重考到台大另一個所謂「更好」的科系,但她讀這個系並不適應。重考的煎熬,加上後來的挫折,讓她不多久便休學了。另一個朋友在父母的要求與期待下,就讀台大法律系。在學校時她便不喜愛法律相關學科,但畢業後她才知道,自己更不能適應的是司法官與律師考試,以及企業內的法律業務。多年來,她深陷於家庭經濟的壓力、工作不符合個性的掙扎,至今我有時仍會收到她的電子郵件,訴說對人生的無助與失望。
我看過許多人考上台大或其他「好學校」、進入備受羨慕的科系,但卻和個人特質不合,休學重考。我也認識一些人,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向,因而缺乏學習動機,放任自己漂盪墮落,認定自己不是一塊料。更有許多人,在學校裡努力過,也畢了業,但所學與社會需求不符,在求職過程中四處碰壁,最後只能屈就低薪、工時超長的工作。我非常懷疑,這樣的教育,是我們許諾自己、許諾下一個世代的未來嗎?
我身邊有個朋友,從小在學校的成績始終差強人意。他沒有特別討厭或喜歡哪個科目,考試沒有吊車尾,也沒有前幾名;他沒有特別接觸音樂、體育、繪畫,因此也談不上是否有興趣或才能。他的兄弟姊妹與家族裡的親戚朋友,沒有人是技職出身,他爸媽也沒有因為他在學科上的普通表現,想過讓他接觸書本以外的技能、開發其他長才,或去思考讀技職的可能性。
為了幫他提升成績,他爸媽非常認真。國中三年,他爸爸每天晚上坐在他的旁邊看他寫功課,幫他訂正作業,不懂和錯誤的地方則詳加指導,恩威並施,只希望他的成績能夠有所起色。而他既不叛逆,也不反抗,每天都順從地在書桌前努力讀書,直到深夜。
但他高中的表現依舊不佳。考數學的時候,他甚至提早十五分鐘交卷。不是因為太快寫完,而是太多不會寫。為此,他回到家後,反挨了他爸爸一個耳光。他很委屈,而他爸顯然也為過去的努力缺少成果,感到極度懊惱。
到這個時候,他爸媽終於開始思考讓他去讀職業類科的可能性了。然而,過去國中的三年,他自己並沒有實際接觸技術教育的經驗,對各種職業科系內容也一無所知,他的爸媽也一樣。結果他們因為他平常愛看《中華小廚師》這套漫畫,推論出或許他對餐飲有興趣,可以就讀餐飲管理。但又因為他們對餐飲相關科系缺乏了解,一時不懂得學校之間的特色差異,結果讓他誤打誤撞地進入了一所熱衷於改制「升等」的工專餐飲科。
餐飲科原本應是以實際烹飪技術學習為主,但因為學校積極改制,對教學方向、品質、定位,造成相當大的扭曲。術科課程不是被壓縮,就是不受重視,而學科課程則增加了;在此過程中,術科教師不是灰心,就是出走,但學校一時又聘不到好的學科老師,課程與實習的規劃,也非常粗糙而缺乏效益。
我以為他應該要花多些時間練習各種烹飪技巧,但他告訴我,他必須背二十種胺基酸的化學名稱。他說許多老師上課,只是攤開課本念重點,而他熬夜通常是在罰抄考卷。他曾有兩個學期到建教合作的飯店實習,卻只是典型的廉價勞工,做的是重複、機械化、無意義的程序──把烤好的麵包冷藏、把冷藏的麵包加熱。他沒有學習、見識到飯店整體運作,也沒有碰觸到飯店業所需的多種技能,還在大夜班實習中,把身體搞壞了。
不對的學生,不對的教師,用不對的方法,上不對的課目,整個教學都亂了套。而他本人,甚至他的父母,都沒有看出來一個明顯的事實:他沒有學到東西。他們錯誤地選擇信賴整個教育體制與教育機構,沒有去打探其他餐飲學校的教學品質,也沒有警覺地詢問他有什麼學習與成長,沒有及早思考他要不要換個學校,或是換個科系。
工專五年,就這樣過去了,他沒有愛上做菜,在實作課所學的程度,不一定比「有興趣的一般人」專業。而在他就讀的五年間,學校歷經三次升格與改名;但當他畢業時,他打從心底放棄了烹飪這件事。
他是一個令我感到遺憾的例子,而像他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不論學習任何領域,都得是對的人,對的學校、對的老師、對的教學方法。一個環節出了錯,學校反而會「搞砸」學習這件事。許多人,包括當事人自己,可能都以為只要拿到畢業證書,一切的失序都會走上正軌,於是一年熬過一年。但我們錯了。
不需要太久的未來,既不是學歷愈高愈了不起,更不是考上大學就人生安穩。今日的明星產業,五年後可能就夕陽落日;未來的黃金飯碗,現在可能根本就受到輕視。未來,不是只有博士、法官、醫生才能受人敬重,高學歷以及名校光環也不保證人生無往不利。這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
好消息是,不是只有讀到大學或碩博士的人,才能有光采的未來。 壞消息是,學生們再不能以為「只要跟著讀書考試,就保障了自己的人生」。面對教育,你要開始對自己負起責任,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和大家一樣」的選擇。你必須得花上一番心力,去更進一步了解這個世界,了解自己、了解每一種學習領域。
但可悲的是,這些學生迫切需要的「了解」,並不是學校教育的重點。
十五到二十歲這段期間,是做出對自己一生影響最深的決定的關鍵,但這個階段的學校教育並未配合將「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設定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某些學經歷背景較好的父母可以幫助兒女,但多數父母每天努力工作維持家庭溫飽,哪裡還有這種餘裕?學校老師忙於教學與處理學生各種層出不窮的狀況,又能有多少心力來回應這些不在學校重點內的需求?
教育跑道外的世界,景物已經快速變遷;跑道本身歷經大學擴張、技職高教化,以及接下來的十二年國教等種種修改後,是否還能指引我們到合適的地方?也許更值得尋思的是,我們是否依然相信,社會如此複雜、每個學生如此不同,這條一貫的教育跑道,可以單憑我們速度快慢,送我們前往合適的未來?
我們再也不能迴避,在社會與產業的變遷下,所需要的人才,從性質到數量已與過去大有不同,但教育體制和社會意識卻沒有相應調整。大學數量增加、技職教育縮減,這與社會需求兩相違背。科系的存廢或招生人數增減,科系課程的開設,往往不是基於學生與社會的需求。升學制度規劃,往往是各方角力的結果,並不是一個精密的機制。當學校人才培育的功能,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出現重大落差,而社會意識不但沒有預估,甚至沒有及時反 應。正在邁步跑向未來的學生,是否應該用自己的眼睛與頭腦,尋找思量自己的方向?
學習早就不只是上課與讀書而已,學習的地方更不該限於學校教室,該學的本來就不只是印在課本上的知識。學歷不能證明我們的學力,教育不是考高分和拚升學。這些誤解所造成的後患,已經不只是小小的煩惱。粗糙的判斷和選擇,讓許多學生茫然、挫折、厭學。學習內容與社會需求的脫節,造成失業、低薪,以及低競爭力。這些現象,今日豈不明顯?
許多關心教育的人不停地責罵教育當局。這不是我想採取的立場。當然,教育當局做得不夠完美,有許多關鍵因素,也仍被政府掌控。但是,教師、父母、學校,以及學生本人,還是有很多事可以做,好讓學習的路走得更順利、更有效益。有一些事,政府沒有做對,我們可以彌補;也有一些事,即使政府改對了,父母與學生沒有配合,成效也有限。
我在過去數年內,致力研究公共政策,期許自己成為一面「廣角鏡」,以完整地分析大環境與長期趨勢,幫助政府決策者做出更好的判斷。但在這個時間點,我認為,學生、老師、父母,如果正在思考學習的方針,也許更需要看向社會與世界的「廣角鏡」。未來,選擇進入什麼學校或科系,重點不再是它是否「明星」,更重要的是它是否適合自己,它是否有良好的經營規劃。未來,決定自己是否能發揮長才的,不是學歷上打印的字,而是多元經營和磨練的能力。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了解你現在的學習對自己未來的長遠意義,才能作出更合適的選擇,與更踏實的規劃。
一個主流教育模範生的反思
在書店裡,「升學教育」類的書架上,各類琳瑯滿目的書籍,教導讀者如何在學校考試中名列前茅、如何在升學中佔盡優勢、如何進入明星高中與大學,甚至如何進入歐美名校。我不禁疑問,此時此刻,面對未來,升學,還是唯一的成功之路嗎?在這條路上直線前行,就一定能通向個人幸福、出人頭地、貢獻長才的康莊大道嗎?不是走在升學這條路上的人,他們的人生就比較不完整嗎,他們就離「有價值的人生」比較遠嗎?
我們都是聽著這樣的話長大的:「不要想太多,把段考考好,考上好學校,其他的以後再說。」學校裡、...
目錄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接軌未來人生的自主學習
推薦序|「探索和選擇」是最值得更多心思和力氣的事|朱平
推薦序|要觀察世界的改變,更要負責地評估自我|嚴長壽
專家學者同聲推薦
自序|一個主流教育績優生的反思
問卷|你該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了嗎?
前言|是時候,該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了
● 升學新思維,五大提問
升學疑問01|大家搶的一定好?
升學疑問02|考不上高中,才讀高職?
升學疑問03|制度大變化,為何執著讀X中?
升學疑問04 |選擇大學科系前,你有做功課嗎?
升學疑問05|我選的是我要的學校嗎?
● 選擇新認知,三個迷惑
選擇疑問01|生涯規劃真的有用嗎?
選擇疑問02|有哪些幫助探索的輔助工具或方法?
選擇疑問03|「學以致用」只是神話?
● 學習新策略,六種思考
學習疑問01|文憑是一切的保證?
學習疑問02|自己的學習,如何做主?
學習疑問03|為什麼要有一技之長?
學習疑問04|該怎麼提升實務經驗?
學習疑問05|留在原地不好嗎?
學習疑問06|學外文,一點也不貴?
● 協助新方法,四項建議
援手疑問01 |爸媽該如何提供幫助?
援手疑問02|學校應該做什麼?
援手疑問03|只靠輔導老師可以嗎?
援手疑問04|十二年國教,會往哪裡去?
結語|自己走出的學習之路最扎實
做自己的教育部長──接軌未來人生的自主學習
推薦序|「探索和選擇」是最值得更多心思和力氣的事|朱平
推薦序|要觀察世界的改變,更要負責地評估自我|嚴長壽
專家學者同聲推薦
自序|一個主流教育績優生的反思
問卷|你該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了嗎?
前言|是時候,該做自己的教育部長了
● 升學新思維,五大提問
升學疑問01|大家搶的一定好?
升學疑問02|考不上高中,才讀高職?
升學疑問03|制度大變化,為何執著讀X中?
升學疑問04 |選擇大學科系前,你有做功課嗎?
升學疑問05|我選的是我要的學校嗎?
● 選擇...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