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鑑識科學、考古學、地理學、文化史復原當時生活面貌
從史學與宗教觀點層層解開歷史謎團
特製地圖+精美插畫+考古文物+實景照片
絕對比聖經更完整!
《新約聖經》記載了耶穌基督的生平事蹟,降生於伯利恆(Bethlehem)、在拿撒勒(Nazareth)的生活、加里利(Galilee)的旅程,直至耶路撒冷(Jerusalem)的試煉與受難,但卻未曾對耶穌生存的時代背景、政經環境等多加描述。為讓讀者能迅速而深入瞭解歷史上真實的耶穌與基督教的起源,《尋訪真實歷史上的耶穌》綜合歷史文獻、考古資料與科學鑑識技術,對耶穌出生前的羅馬帝國做全觀式介紹;依照福音書上耶穌佈道的路線,追蹤耶穌一生的行腳;追溯耶穌復活事件之後,基督教崛起過程,並考察從西元四世紀以來的各種朝聖路線。此書不但重現西元前至西元一世紀的社會背景與生活型態,更讓無法親自朝聖的讀者得以追隨耶穌畢生所行經的路線。
全書以最新的考古發現,搭配流暢動人的文字敘述,詳細描繪耶穌在每個關鍵地點的生活與經歷,以耶穌的生命軌跡為時間主軸,以那些幫助耶穌成行、使耶穌對歷史影響至鉅的人物與事件為輔,藉由橫向空間軸的人物特寫與縱向時間軸的歷史事件,透過文本與側邊欄的補充,讓讀者對耶穌基督的世界進行更立體、更真實的體驗,擴展我們對耶穌生平與西元一世紀的認識。
猶太戰爭爆發前西元一世紀的農業社會生活是什麼樣子?
希臘羅馬文化與嚴守教規的猶太社群的緊張關係?
希律大帝一世的稅收制度為什麼會產生破壞性影響?
現代宗教習俗的由來?
生活在21世紀的人絕對無法想像生活在耶穌的時代是什麼樣子,試想在訊息流通幾乎全靠口語相傳,大部分人不是文盲就是勉強識字,除了母語之外也不懂得其他語言,需要運送物資的村莊必須自己負責修路,食物、住居、用水及保安同樣都要自行張羅,而政府官員還對百姓橫徵暴斂。以上都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生活,而本書透過史料的蒐集、現代鑑識科學,同時結合現代地形學、人類學、製圖學等,對西元一世紀巴勒斯坦的社會政治情況所歸納出的精妙觀察。
本書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部份:
第一部曲—
引領讀者對耶穌出生前的羅馬帝國作一個綜觀式的鳥瞰;然後將鏡頭拉近,描繪巴勒斯坦在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治下發生的災難性轉變;接著深入重現像拿撒勒(Nazareth)這樣一個加里利小村落的日常生活。
第二部曲—
按照福音書上的記錄追隨耶穌的腳步,重現佈道之旅。這趟旅行從耶穌開始傳道的迦百農(Capernaum)地區啟程,追蹤耶穌的行腳走遍加里利,逐步開拔到泰爾(Tyre)、西頓(Sidon)、十邑(the Decapolis),最終抵達耶路撒冷。在這裡,我們將根據最新的學術及考古發現向讀者詳盡報導耶穌的受難過程。
第三部曲—
追溯基督教社群在耶穌復活事件後十年內逐步崛起的過程。追溯範圍不僅限於巴勒斯坦與敘利亞、小亞細亞、希臘的基督教社群,還包括其他許多在羅馬帝國早期因快速現代化的地區及海路而播散的基督教會所。
最後,查考逐年興起的前往聖地的朝覲路線。這些朝聖之路讓自公元4世紀以來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得以一償追隨耶穌步履的心願。
作者簡介:
尚皮耶•伊什布(Jean-Pierre Isbouts)
人文學者,在加州聖巴巴拉菲爾丁研究院(Fielding Graduate University)擔任博士班指導教授。他曾發表過大量有關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源起的著作,包括暢銷書《聖經世界:一部插畫輿地圖》(The Biblical World: An Illustrated Atlas)、《青年耶穌:一位社會運動家及宗教異議者不為人知的歲月》(Young Jesus: Restoring the “Lost Years” of a Social Activist and Religious Dissident)、《從摩西到穆罕默德: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共同源起》(From Moses to Muhammad: The Shared Origins of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耶穌之謎》(The Mysteries of Jesus)等。伊什布也是一位得獎的製片人,作品包括〈卻爾登•希斯頓的聖經之旅〉(Charlton Heston’s Voyage Through The BIble)、〈籲求和平〉(The Quest for Peace)、〈青年耶穌〉(Young Jesus)。
他的個人網站是www.jpisbouts.org
章節試閱
耶穌的早年生活
耶穌的出生地在哪裡?這個問題乍看之下似乎非常容易:當然是在伯利恆。路加和馬太都指出耶穌出生於這個位於耶路撒冷南方8公里處的小鎮。但為什麼是伯利恆?馬利亞不是住在下加里利的拿撒勒村嗎?為什麼要她和她的丈夫徒步跋涉160多公里到伯利恆去,即使她已經接近臨盆的日子?路加和馬太對此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釋,而他們的解釋再次引發激烈的學術辯論。
路加認為這與居里扭下令進行普查有關。由於這次強制戶口登記,路加說:「大家都回本鄉去辦理登記。」羅馬人的確要求民眾在居住地辦理人口登記,這樣不僅可以核對他們的資產價值,還可以確保稅吏找得到他們。「約瑟」路加接著說,「也從加里利的拿撒勒城往猶太去了,到了大衛的城,叫伯利恆。」然而,路加並沒有告訴我們約瑟的實際居住地點。根據公元1世紀同族通婚的習俗判斷,我們猜想約瑟住在拿撒勒一帶。路加解釋約瑟必須去伯利恆的原因時,又給我們一些蛛絲馬跡:「因為約瑟屬於大衛的家族。」(路 2:4)換句話說,約瑟實際上不住在伯利恆,但他的家族從前是來自那裡。然而,羅馬人並不在乎祖籍;他們要知道的是現居地。還有,如果約瑟的確住在加里利,那居里扭的人口普查便與他和馬利亞無關,因為加里利當時還是希律‧安提帕斯治理的獨立自治區,不屬於羅馬管轄的土地。
路加告訴我們約瑟和馬利亞抵達伯利恆時發現「客棧裡沒有地方讓他們住。」所以他們找到一座馬廄棲身,在那裡,「她的產期到了,生下頭胎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路2:6-7)
另一方面,馬太對於約瑟和馬利亞為什麼要去伯利恆這個問題持另一個理由。他認為約瑟和馬利亞就住在伯利恆。引導東方三博士前行的星停在「小孩子出生地方的上面」,並且「進了屋子」,(希臘文作oikian)「看見小孩子和他的母親馬利亞」。Oikos可以指「屋子」,也可以指「家庭」,這暗示我們馬太指的實際上是這對夫妻的住家。在《馬太福音》裡,馬利亞和約瑟在當時已經結婚了,所以他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在她生產之前「約瑟⋯⋯跟馬利亞成婚」);而路加則說約瑟「跟他訂了婚的馬利亞一起登記。」(太1:24,路2:5)
稍後,在馬太的故事裡,約瑟和馬利亞為了躲避希律王而逃到埃及之後,一位天使向約瑟顯現,告訴他現在局勢已經安全,可以回去了。「但是,」馬太說,「約瑟因為聽見亞基老繼承他父親希律作猶太王,不敢到那裡去。後來,主又在約瑟的夢中指示他,他就避到加里利地區。」亞基老繼承希律統治猶太一節與史實相符,但是這也暗示我們,約瑟和馬利亞事實上住在伯利恆,直到希律王位的繼承問題引發的混亂迫使他們往北遷到不在亞基老勢力範圍內的加里利。
伯利恆在《希伯來聖經》中扮演的角色
路加和馬太說 法的歧異有什麼要緊嗎?從信仰的觀點來說,並不重要。兩位福音書作者都很仔細地將耶穌的出生地設定在伯利恆小鎮,那是因為好幾個世紀前,先知彌迦(Micah)曾經斷言大衛的兒子將在這裡出生。馬太在寫他的福音書時多處應和《希伯來聖經》以印證耶穌應驗了預言的說法。他甚至全文轉述彌迦的預言:
「猶大地區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邑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有一位領袖要從你那裏出來,他要牧養我的子民以色列。」(太2:6,彌5:2,撒下5:2
然而,後來有些學者開始對另一個可能性感到興趣。在拿撒勒西北方11公里處有個小村子也叫作伯利恆,或叫做「加里利的伯利恆」。約書亞敘述西布倫支族土地地界時曾提到19個地名,這個名字便羅列其中。(書19:15)在當時還是個小聚落的拿撒勒附近出現了一個名叫伯利恆的小村子,自然是一個有趣的發現。布魯斯‧契爾頓(Bruce Chilton)認為這是馬利亞分娩的地方,可能是因為胎兒父親的身分始終籠罩著一層疑雲,而馬利亞想要避開流言蜚語的緣故。也可能是因為馬利亞或約瑟有親人住在這裡──不過這一點還有待證實。如果耶穌出生在一個名叫伯利恆的加里利小村莊這個推定屬實,那麼,福音書作者們可能從這裡得到靈感,將之與彌迦的預言串聯起來。
割禮和潔淨禮
按照猶太風俗,馬利亞在生下男嬰後的七天內是不潔淨的。(利12:2)這讓她經歷生產耗損的身體有機會得到復原。如果她生的是個女兒,不潔淨的期間則是14天。(利12:5)產後的第八天是個值得高興的日子:嬰兒耶穌現在已經夠強健,可以接受割禮(berit)的儀式。(創17:10-12)「八天後,」路加說,「嬰兒行割禮的日子到了。」(路2:21)長輩們通常會在場觀禮。按照古代的猶太慣例,約瑟會在這個時候為嬰兒命名。約瑟給了耶穌選定的名字與自己的姓氏,等於視他做合法的子女。
他為孩子選的名字是耶穌。像我們說過的,在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這個名字就像今天的「約翰」或「喬」一樣常見。約瑟夫斯寫的書裡至少出現過20個叫做「耶穌」、或這個名字的變化形「約書亞」的人,其中有十個與耶穌生於同一個時代。
一旦行過割禮與命名禮,便要開筵設宴將嬰兒介紹給村中父老。婦女們忙著將水果、大麥糕和葡萄酒擺出來。如果那一年豐收,可能還會宰一隻山羊或綿羊做為這桌酒宴增色。
一如《利未記》所說的,接下來的 33天內,馬利亞「不可摸任何聖物,也不可進入聖所」;有些學者將這解釋為她也可以免於家務操勞。(利12:4)就像《利未記》可能有意安排的那樣,這位小母親可以利用這段特別的時光與新生兒建立感情;去體驗初為人母那種苦痛、焦慮與喜悅等錯綜而陌生的心情,卻不必煩心她的持家任務。在這段沒有後顧之憂的日子裡,村裡的婦女會來照料她和她的丈夫。不過,她還是可以碰觸不算聖物的物品和人,像是擁抱親吻她的丈夫,雖然她和約瑟都知道在這段期間不可以行房。根據馬太的說法,這對夫妻到這個時候,雖然已經結婚了,都還不曾有過親密關係,因為這個孩子是「由聖靈懷的孕」。「約瑟,」馬太說,「在她生孩子以前沒
有跟她同房。」(太1:25)
一旦33天期滿,馬利亞便要再度扛起她為人妻為人母的責任。為了恢復她的潔淨,她必須獻祭給上帝。《利未記》要求她奉獻一隻一歲大的小羊作燒化祭、一隻斑鳩或鴿子作贖罪祭。「贖罪祭」在這裡指的是「行潔淨禮的獻祭」。一般說來,農民家庭多半無力負擔一隻小羊,但是《利未記》准許貧苦人家「用兩隻鴿子或斑鳩代替」,一隻作燒化祭、一隻作贖罪祭。(利12:6-8)路加提到:「約瑟和馬利亞帶小孩子上耶路撒冷去⋯⋯他們也要依照主的法律所規定的,獻上一對斑鳩或兩隻小鴿子作祭品」,間接證實了馬利亞和約瑟的生活並不寬裕。(路2:22-24)
不過,路加認為耶速撒冷之行的目的不只是行潔淨禮,還要「把他[耶穌]奉獻給主」,這是引用《出埃及記》裡的話:「頭胎的男孩都要奉獻給主。」(路2:23,出13:2)就像哈娜將她的兒子撒母耳獻給上帝在示羅的殿宇,馬利亞也將她的兒子耶穌獻給耶路撒冷的聖殿。(撒上1:24-28)路加安排了一個名叫西面的人在此時出現,這個人充滿了「聖靈」,並認出耶穌是「你的拯救,就是你為萬民所預備的。」藉此,路加重申耶穌像撒母耳一樣,身負救贖世人的神聖使命。(路2:25-31)
在拿撒勒的童年
馬太和路加都說耶穌在他父母位於拿撒勒的家長大。(太2:23,路2:39)這個家應該是一座用大小石塊建造的簡陋住宅,石塊間用泥漿黏合並塗覆以黏土,用以抵禦夏天的日照以及冬天的嚴寒和冷雨。這個石牆結構上方鋪以格狀木架為屋頂,交疊以樹枝和棕櫚葉,再蓋上一層風乾的泥漿。在屋梁上鋪瓦的工法流行於都會地區,不是農民所能負擔的。
這個簡樸的家應該足以容納約瑟、馬利亞和他們的新生兒。馬可告訴我們馬利亞後來又和約瑟生了幾個孩子,耶穌後來一共有四個弟弟,「雅各、約瑟、猶大和西門」,以及至少兩個妹妹。(可6:3)然而,某些學者為捍衛天主教「永遠童貞的馬利亞」的衛道思想,指出「兄弟」的希臘文adelphos這個字通常在氏族間使用,指近親或表兄弟。
當家裡的空間不敷使用時,大多農民就直接在原有的屋子上方加蓋一層。這種做法在中東許多地區還是很常見。像我們曾提過的那樣,這種農民住宅通常圍著一個公用中庭簇集為一個集合住宅,可容納一個大家庭的眾成員。這種配置既可防禦外敵,居民又可以共用山羊產的奶、母雞下的蛋、磨穀物的石臼、以及用來烘培麵包的土窯。以色列巴伊蘭大學教授列夫‧薩弗萊(Ze’ev Safrai)曾在包括赫貝納賈(Hirbet Najar)、赫貝蘇沙(Hirbet Susyah)、米侖(Meiron)在內的多處地點找到這樣的集合住宅遺跡。
每日天尚未破曉,婦女們便要起身去村中的水井裡汲取淡水。然後,她們會坐下來揉製每天要吃的麵包。她們會從有蓋的罎中取出一份穀子倒入石臼。這個臼由兩片圓形石板組成,在中央以一支木製插鞘固定,用一隻木製把手使上面的石板在下面的石板上旋轉。這個動作碾碎穀粒,將之磨成細粉,落到下面。這些婦女將穀粉收集在一隻碗裡,加上一點鹽、橄欖油、半杯水和酵母,揉成一個麵團。再將麵團桿成圓形薄餅,因為這樣發酵的速度比較快,可以節省時間和燃料。
接下來則用火種、樹枝、和動物糞便在窯內生火。土窯內部夠熱之後,便送入麵餅團,烤到膨脹隆起、可以食用的狀態。剛出爐的麵包那股令人興奮的香味很快地傳遍整個大院,把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吸引到中庭來。如果空氣清涼舒爽,他們會圍著烤爐坐下,在麵餅上灑幾滴橄欖油,享用麵餅並佐以清水,年輕婦女們趁機在拂曉的晨光中絮絮而談。「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麵包,」後來,耶穌在教給門徒的祈禱文中以這樣的話向加里利生活中這富有儀式性的時刻致敬。
田間的農事
用完早餐後,女人們將剩下的麵餅收起來留作晚餐,男人們跟家人吻別,準備開始工作。在像下加里利這樣的農業社會,工作就是到附近的田裡去。家族的田產如果能夠毗鄰相接,那是最理想的;這樣,農忙的時候才容易找到幫手,而且可以共用牲口及農具。然而,有時由於與其他家庭或宗族通婚的結果,土地會散布各處。如果是這種情況,農民會用大石塊標示每一塊土地的地界。橄欖園和葡萄園則用牆圍起來,防止四處漫行的動物、甚至小偷侵入。約瑟也是個農夫嗎?馬可告訴我們,耶穌在開始傳道後曾回到他的故鄉拿撒勒,他的鄉人訝於他所說的話。「他豈不是一個木匠?他不就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的哥哥嗎?」。(可6:3)欽定版《聖經》將希臘文的tektōn這個字翻譯成「木匠」。事實上,這個字指有專門技術的工匠,可以包括石匠、木匠或金工。可以加工的良木在下加里利很貴,所以大部分的農民都用不起木器──農具除外。事實是,後來耶穌在他描述天國情景的寓言故事中常用田間農事來打比方。我們屢次聽到他提起種子和播種、果園豐收的喜樂、農忙時節的分秒必爭。路加曾引述一個關於園丁的寓言:有個無花果樹的主人徵詢這位園丁的意見,園丁說:「請再寬容一年,等我挖鬆它週圍的泥土,加上肥料。如果明年結果子便罷;不然,你就把它砍掉。」(路13:6-8)我們可以說,能夠說出這種話的人,必然自幼觀察果園與田間四季循環。那麼,為什麼馬可要稱耶穌為「工匠」(tektōn)呢?我們也許能從加里利
的政治發展中找到可能的答案。
減稅起義
由羅馬總督居里扭發起、猶太及撒馬利亞縣長柯波尼執行的普查進展並不順利。原因之一可能是羅馬當局希望民眾以貨幣價值申報他們的資產,而不是以實物形式申報──幾個世紀以來,用預估收成量的一部分來計算資產價值已經成為民間普遍的做法。約瑟夫斯告訴我們,很多猶太人,特別是都市菁英,「順從地報上自己的全部資產」。但大多數農民可沒有這麼聽話。動亂再次爆發,演成抗議行動,這一次的領導人叫做「加里利人猶大」。約瑟夫斯沒有告訴我們這個人和希西家的兒子、大希律王死後揭竿起義的那個猶大是不是同一個人。「猶大」在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是個很常見的名字,從這一點看來,他們也許並不是同一個人。
但是,這次的抵制行動與先前的革命起義大不相同。這個運動由猶大和一個叫做撒督(Zaddok)的法利賽人領導,他們力勸民眾對羅馬方面來的任何政令都採取不合作態度,包括要求人民申報財產這件事在內。它的進行方式本身很像現代的消極抵制,不使用暴力但拒絕遵從運動人士視為非法的行為。在他們眼中,羅馬當局的普查是非法的,因為他們要調查的土地屬於上帝,而不是羅馬政府。因此,對猶大和他的追隨者來說,配合普查就等於屈服於被奴役的命運。在他的著作《猶太戰史》(The Jewish War)中,約瑟夫斯稱猶大為「老師」而不是「土匪」,算是勉強同意猶大的想法跟動機。某些學者相信這場抗議行動最終與奮銳黨(Zealots)聯手。該黨在60多年後發動了損失慘重的猶太戰爭。(路2:25-31)
耶穌的早年生活
耶穌的出生地在哪裡?這個問題乍看之下似乎非常容易:當然是在伯利恆。路加和馬太都指出耶穌出生於這個位於耶路撒冷南方8公里處的小鎮。但為什麼是伯利恆?馬利亞不是住在下加里利的拿撒勒村嗎?為什麼要她和她的丈夫徒步跋涉160多公里到伯利恆去,即使她已經接近臨盆的日子?路加和馬太對此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解釋,而他們的解釋再次引發激烈的學術辯論。
路加認為這與居里扭下令進行普查有關。由於這次強制戶口登記,路加說:「大家都回本鄉去辦理登記。」羅馬人的確要求民眾在居住地辦理人口登記,這樣不僅可以核對...
作者序
【引言】
重現耶穌的傳道之路
本書旨在還原耶穌那個時代特有的歷史、社會及文化背景,藉此將福音書 故事的來龍去脈具體呈現在讀者眼前。解讀福音書最困難的部分,大概就是推測耶穌傳道的那個世界與福音書作者們寫作時的大環境。因為這個緣故,本書在文字敘述之外,特別佐以大量的地圖、古文物、藝術品及相關地點照片,目的是將讀者帶回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 ,重新踏上耶穌所走過的路線。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借助了現代學者所能使用的各種資源及研究方法,除了多項令人振奮的最新考古發現之外,更結合了現代地形學研究、鑑識科學、人類學、製圖學,以及根據古羅馬與猶太人留下的文獻資料,對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的社會政治情況所歸納出的精妙觀察。
我們之所以這麼難以設想耶穌那個年代的世界,有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已經接收了包括電視、網路、智慧型手機、廣告看板、平面刊物在內的過多媒體資訊,要想像生活在耶穌的時代是什麼樣子,需要付出超凡的努力。在加里利(Galilee) 的鄉間,訊息流通幾乎全靠口語相傳,絕大多數男女老幼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不是文盲就是勉強識字,除了母語之外也不懂得其他語言,通常是大家族或氏族成員間彼此通婚,在世代相傳的土地上耕作維生。
不只如此,我們在現代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各種建設,在耶穌的時代完全不存在。當時基本上沒有學校。道路方面,除了貿易要道之外,需要運送物產到市集的村莊必須自己負責修路。食物、住居、用水及保安同樣都由當地的家戶或村里聚落自行張羅。儘管古代的大多數國家,包括羅馬帝國轄下的巴勒斯坦,對百姓暴斂橫徵,卻完全不關照這些公共事業。
古巴勒斯坦的生活
另一方面,包括古巴勒斯坦在內的希臘羅馬世界,卻存在著許多令我們感到全然陌生的制度。其中一種是奴隸制,這種制度在我們看來非常可惡,然而少了它,羅馬帝國便無法運作。還有稅吏(telones)或稅吏長(architelones)這個頻繁出現在福音書中的術語。稅吏不只是收稅的人,農民繳不出田賦時也得用土地向他們抵押借貸;農民免不了無法償還貸款,此時身為債主的稅吏就把土地沒收。因此耶穌的同代人都極度鄙視稅吏。
還有,福音書裡用了至少三種不同的字彙來形容大地主。大地主在耶穌講述的許多寓言中都是一個關鍵角色,這點很值得注意,因為直到希律王(Herod)的時代之前,加里利的農業多由自給式的小農經營,他們擁有的通常不過是祖傳的土地而已。
最後要指出的是,古巴勒斯坦是個階級嚴明的階層社會。最上層是首領。耶穌在世的時候,巴勒斯坦的首領實為羅馬帝國的封建藩屬,耶穌曾在《馬可福音》中尖刻地指出巴勒斯坦傀儡政府對羅馬的效忠:「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可10:42)
首領之下是為數不多的貴族,耶穌那個年代的貴族有兩種,一種是哈斯莫尼王朝(Hasmonean dynasty) 的貴族,以及一群受希律王及其子賞賜而得到財富及地位的「新貴」;另一種則是負責管理聖殿的祭司長階級。
貴族之下,是一小群受過教育、有讀寫能力、在地方行政機關任職的專業人士,這些非神職人員多半是法利賽人(Pharisees)。還有私人執業的公證人或文士,幫人辦理結婚證書或地契轉讓。由於巴勒斯坦的法律是一部宗教法典,叫做《律法書》(Torah),這些文士自然也受過神學訓練,因此福音書中描述與耶穌爭論宗教議題的往往既是法利賽人又是文士。
在這一小群專業人士之下的,是絕大多數未受教育的農民和勞工,他們構成了加里利的主要人口,據估計大約占了90 %。其中並且包含了大量的貧民、失業者及殘障者。
《新約聖經》(The New Testament)
為了幫助重建福音故事的背景脈絡,我們大量引用了福音四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福音四書從公元4世紀起就一直是新約聖經的核心。前三書與《約翰福音》對比之下內容高度相似,通常合稱為《對觀福音》。(Synoptic Gospels,源於希臘文的synoptikos,意思是「放在一起看」。)
本書中提及的新約經書還有:(1) 講述耶穌門徒事蹟的《使徒行傳》,涵蓋了早期基督教會的發展歷史;(2) 《使徒書信》,這些由保羅所寫的書信提供了大量在他管理之下的早期基督教社群遵循的規範;(3) 其他的使徒書信;(4) 記載末世預言的《啟示錄》。《新約聖經》之所以名為「新約」,是由於基督徒相信耶穌應驗了《舊約聖經》(the Old Testament)的預言;本書則一律以《希伯來聖經》(Hebrew Scripture)指稱《舊約聖經》。
《希伯來聖經》
耶穌及福音書作者們都大量引用的《希伯來聖經》分成三個部分:
(1) 《律法書》,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摩西五經》,包括:《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五書。
(2) 《先知書》(Nervi’im),分作上下兩卷。上卷包括:《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上下、《列王記》上下。下卷包括:《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和十二小先知書。
(3) 《文集》(Ketuvim),包括:《詩篇》、《箴言》、《約伯記》、《但以理書》、《歷代志》等書。
在耶穌的有生之年,只有前兩個部分被集結成書,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常常稱聖經為「摩西的法律和先知們的書」。(路16:16)。然而,雖然第三部分《文集》在公元1世紀尚未集結成書,耶穌很可能相當熟悉其中的幾部書,尤其是《詩篇》。在這本書中我們會常常參照《律法書》及《先知書》中有關耶穌時代猶太教(Judaism)律法及宗教儀典的知識。
《希伯來聖經》絕大部分以希伯來語(Hebrew)寫成,福音書則以一種當時通行的希臘共同語(koinè)寫成。這本書裡的英譯聖經經文都採用1998年出版的「新標準修訂譯本」(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譯文。
我們還參考了被稱為「Q典」(來自德文Quelle,意思是「來源」) 的原始文件。學者們認為這份文件述及《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中引用的某些耶穌語錄,以及其他新約聖經沒有收錄的基督教文典,像是所謂的《諾斯替福音書》(Gnostic Gospels)。除此之外,還有一份重要的參考資料:《米示拿》(Mishnah)。這部書大約編寫於公元200年,記錄了猶太拉比之間關於如何應用猶太律法於日常生活的討論。一般人認為《米示拿》的部分內容反映了耶路撒冷聖殿在公元70年第一次被毀之前的風俗民情,因此,這部書應該能夠有助於我們重現耶穌在世時的加里利及猶太(Judea)樣貌。
聖經密碼(the Bible Code)
閱讀福音書時必須謹記在心的是,福音書作者們除了文字本身的力量之外,沒有其它可以妝點作品的方法。他們的文稿無法搭配圖像、圖表、照片或其他現代作家慣用的輔助工具。因此,他們像大多數的古代作家一樣,借助了另一種強化文字的方法──使用典故及隱喻。福音書作者們在作品各處留下隱喻,使故事的深度及意義符合讀者的期待。比如說,古代作家經常套用希臘羅馬神話裡出現過的典故。相較於古代作家,福音書作者們使用的隱喻多半典出讀者早已熟爛於心的《希伯來聖經》。
讓我們舉個例子。馬可告訴我們,耶穌在展開傳道工作之前曾到曠野中接受40天的試探。我們毫不懷疑馬可的讀者能夠立即看出這40天實則隱喻以色列人從埃及前往應許之地所花費的40年,並從這裡了解耶穌在曠野中的40天是他在開始傳道之前的一場神聖的準備工作。
有鑑於此,我們必須強調福音書不是為了記載歷史而作,而是為了傳播信仰。福音書作者們感興趣的並不是編纂一部詳述耶穌生平的歷史,而是為了向讀者宣傳耶穌就是《希伯來聖經》所預言的彌賽亞。雖說如此,福音書故事發生的時間與地點──公元1世紀第二所聖殿被毀前的加里利及猶太──是明確無誤的。因此,我們能夠重合聖經故事與科學發現,並將耶穌的昔日行腳呈現在世人眼前。
這本書的組織架構
這本書分作以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曲先引領讀者對耶穌出生前的羅馬帝國作一個綜觀式的鳥瞰;然後將鏡頭拉近,描繪巴勒斯坦在大希律王(Herod the Great)治下發生的災難性轉變;接著深入重現像拿撒勒(Nazareth)這樣一個加里利小村落的日常生活。
第二部曲按照福音書上的記錄追隨耶穌的腳步,重現他的佈道之旅。這趟旅行從耶穌開始傳道的迦百農(Capernaum)地區啟程,追蹤耶穌的行腳走遍加里利,逐步開拔到泰爾(Tyre)、西頓(Sidon)、十邑(the Decapolis),最終抵達耶路撒冷。在這裡,我們將根據最新的學術及考古發現向讀者詳盡報導耶穌的受難過程。
第三部曲追溯基督教社群在耶穌復活事件後十年內逐步崛起的過程。追溯範圍不僅限於巴勒斯坦與敘利亞、小亞細亞、希臘的基督教社群,還包括其他許多在羅馬帝國早期因快速現代化的地區及海路而播散的基督教會所。
最後,本書查考逐年興起的前往聖地的朝覲路線。這些朝聖之路讓自公元4世紀以來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得以一償追隨耶穌步履的心願。
《尋訪真實歷史上的耶穌》刻意選擇無關宗派的客觀立場執筆。本書依循已被廣為接受的作法,在標示年份時使用中立的「公元前」(B.C.E., Before the Common Era)而非傳統的「西元前」 (B.C., Before Christ)。以此類推,以「公元」(C.E., Common Era)取代傳統的「西元」(A.D., Anno Domini,意即「主的紀年」)。
在沒有更理想的用字可取代的情況下,本書也按照許多現代學者的作法,稱大希律王的領地為「羅馬巴勒斯坦」。這個地區涵括猶太、撒馬利亞(Samaria)及加里利,耶穌當年就是在裏居住活動。雖然嚴格說來,要遲至公元 135年羅馬帝國鎮壓第二次猶太起義後才有人開始這樣稱呼這個地區。
在追溯耶穌腳蹤的過程中,本書對基督教傳統立場保持相當的敬意,同時也回應近幾年來聖經研究提出的一些有趣問題與假說。藉由這個史學方法,我希望這本書不僅限於與基督徒對話,也能吸引那些對耶穌這個歷史人物或基督教精神作為現代文明道德基礎深感興趣的讀者。
尚皮耶•伊什布 ( Jean-Pierre Isbouts)
加州,聖摩尼加
【引言】
重現耶穌的傳道之路
本書旨在還原耶穌那個時代特有的歷史、社會及文化背景,藉此將福音書 故事的來龍去脈具體呈現在讀者眼前。解讀福音書最困難的部分,大概就是推測耶穌傳道的那個世界與福音書作者們寫作時的大環境。因為這個緣故,本書在文字敘述之外,特別佐以大量的地圖、古文物、藝術品及相關地點照片,目的是將讀者帶回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 ,重新踏上耶穌所走過的路線。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借助了現代學者所能使用的各種資源及研究方法,除了多項令人振奮的最新考古發現之外,更結合了現代地形學研究、鑑識科學、人...
目錄
引言 重現耶穌的傳道之路
第一部曲 耶穌的世界
第一章 古羅馬綜覽
第二章 大希律王的王國
第三章 下加里利的生活
第二部曲 耶穌的生平
第四章 馬利亞和約瑟
第五章 耶穌的早年生活
第六章 約旦河的施洗者約翰
第七章 耶穌踏上傳道之路
第八章 加里利的傳道歲月
第九章 走出加里利
第十章 前往耶路撒冷
第十一章 耶路撒冷的逾越節
第十二章 試煉與受難
第三部曲 耶穌之後
第十三章 第一批基督徒
第十四章 教會的成長
第十五章 基督徒的勝利
尾聲 伊斯蘭入侵後的朝聖活動
附錄
延伸閱讀
關於本書作者及顧問群
謝誌
圖片出處
索引
引言 重現耶穌的傳道之路
第一部曲 耶穌的世界
第一章 古羅馬綜覽
第二章 大希律王的王國
第三章 下加里利的生活
第二部曲 耶穌的生平
第四章 馬利亞和約瑟
第五章 耶穌的早年生活
第六章 約旦河的施洗者約翰
第七章 耶穌踏上傳道之路
第八章 加里利的傳道歲月
第九章 走出加里利
第十章 前往耶路撒冷
第十一章 耶路撒冷的逾越節
第十二章 試煉與受難
第三部曲 耶穌之後
第十三章 第一批基督徒
第十四章 教會的成長
第十五章 基督徒的勝利
尾聲 伊斯蘭入侵後的朝聖活動
附錄
延伸閱讀
關於本書...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