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人類學家主要負責處理腐屍及骨頭?他們被稱為「屍骨代言人」,因為他們深信:骨頭都是會講故事的,而法醫人類學家的職責就是代言,把骸骨主人的故事公諸於世。
法醫人類學為一項應用人類學,會應用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及其他科學知識到法律層面上,除了藉著屍骨找出死者的背景資料和死因外,更能夠從骨頭解讀社會的文化進程。想像一下我們的子孫將來會在我們的骸骨上找到這個時代留下的甚麼線索?若干個年代後,後世可能會發現我們這個年代的骸骨頸椎都有過度磨損,或俗稱「低頭族」的現象。而我們亦將會是最後一代經歷過沒有網路世界的人類。
法醫學的追訴期只有五十年。五十年過後,都只能變成考古學發現了。芸芸的標本中,只有骨頭能保存得比較久,因此就算遠離了法律上的追訴期,至少仍可以從法醫人類學的角度給無聲者一個身份、一張臉、一個真相。
作者簡介:
李衍蒨(Winsome Lee),美國俄勒岡大學哲學學士(學系榮譽畢業生)及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碩士,於美國邁阿密殮房及相關機構完成實習工作。隨後於英國攻讀法證學及鑑證科學研究碩士,主修法醫人類學,期間於東帝汶法證科擔任法醫人類學家及顧問,處理無人認領的人體殘骸。除此之外,亦先後到波蘭進行生物考古學、法醫人類學及法醫考古學研究,以及於塞浦路斯項目擔任助理顧問。2016年開始於《立場新聞》定期撰寫有關法醫學及法醫人類學的文章。2017年開設「The Bone Room。存骨房」facebook專頁,以雙語形式分享世界各地的法醫人類學及法證專業的有關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winsomeboneroom。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屍骨代言人
二○一四年七月十七日下午,一班載著二百八十三名乘客,連同十五名機組人員,由阿姆斯特丹出發的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航班MH17,於機場的G03閘口準時啟程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並預計將於當地時間七月十八日上午六時正抵達(即啟程地的七月十七日晚上十時正)。根據原定路線,MH17會從烏克蘭(Ukraine)的三萬三千英呎高空飛過。在接近烏克蘭領空時,該航班開始失去聯繫,及後發現被俄羅斯製的導彈擊落,以致空中解體並墜機。機上二百九十八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罹難。飛機墜毀在烏克蘭東部,事發後,烏克蘭當局成功在案發現場找到失事客機的黑盒。
之後,烏克蘭外交部就失事客機的調查工作公開交代,表示在墜機翌日共發現了一百八十一具屍體。民兵將找到的罹難者移到停靠在附近車站的冷凍貨車暫時保存。當時天氣非常炎熱,促使屍體快速腐化,亦有野狗及其他野生動物啃食屍體,遺體被破壞,將影響之後的調查進度。這個臨時設置的冷凍庫是群體性死亡事件(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或簡稱DVI)現場管理及處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有需要,法醫亦會在現場進行解剖等工作。
◎法醫人類學家
一般空難如MH17般於空中解體及後墜機,屍骨的狀況都不太良好,當局便邀請了法醫人類學家參與辨認工作。法醫人類學家擅長於碎骨(bone fragments)比對,甚至任何燒過的骨頭處理,這些技能不太受空難這類災難性環境條件限制。事隔一年多後,在法醫人類學家的協助下,有關部門表示於二○一五年中已成功辨識了二百九十八副屍首中的二百九十六副。負責的法醫人類學家表示,餘下的兩副是因為他們採取DNA樣本的工作相對較困難,因而難作比較。
法醫人類學(forensic anthropology)為一項應用人類學(applied anthropology)。在學術定義上,法醫人類學為體質人類學(biological/physical anthropology)的延伸。人,經歷了千萬年的進化,被視為精於適應環境的動物。體質人類學家深信人的身體會因為環境因素或壓力而作出一些調整,例如:炎熱地區的人會有深色一點的皮膚及長一點的腳,生長在寒冷地區的人會容易儲藏脂肪保暖等。這個理論理所當然地套用在骨頭上。在法醫人類學的領域中,法醫人類學家會應用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及其他科學知識到法律層面上。不過,既然要追溯到法律層面,這些人體殘骸就必須只能有五十年歷史,否則只能算是生物考古學發現(bioarchaeology)。雖然有部分學者對此定義持保守態度,但這定義的應用已相對廣泛。這個設定是由於一般法律的追溯年限大約都是五十年,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假設要起訴一個人的話,五十年後才起訴,很有可能當中的一些重要證人,甚至兇手都已經相繼離世。
如果要從西方歷史角度說起,法醫人類學的崛起可以說是緣自一位哈佛大學的醫生於一八五○年的一宗謀殺案。但,這都不是史上最早的!法醫人類學家第一次出現於歷史紀錄上是十三世紀,即南宋時期宋慈的《洗冤集錄》。宋慈的著作可算是當今的法證手冊或教科書。我拜讀時不禁驚嘆為何他的觀察力可以那麼厲害!著作寫於科技及科學都沒有我們現在那麼昌明的十三世紀,部分處理證物、法證程序,甚至研究骨頭等步驟及描述,到現在仍適用!宋先生特別記錄了他嘗試過用骨頭去分辨死者性別、死亡時間及死因。當然他說到骨頭數目等詳細資訊沒有全對,但從他研究的方法及框架可以看到現代法醫人類學的影子。
◎辨認遺體身份的「Big 4」
法醫人類學家收到大體後,必須先以找到大體的正確身份或辨認(positive identification)為首要任務。具體來說,我們會為找到的人體殘骸提供有關確認死者身份的任何資料,俗稱「Big 4」—─性別、年齡、種族(ancestry)和身高。除此之外,先人生前的一些醫療背景,包括生前創傷(antemortem trauma)、慢性疾病、生前活動的痕跡(activity markers)等,都可以藉著骨頭上留下的痕跡而追溯得到。因此法醫人類學家都被稱為「屍骨代言人」,因為我們深信:骨頭都是會講故事的,而我們的職責就是要代言,把他們的故事公諸於世。
當真正有災難或罪案發生時,有關的法醫工作都是由多個法醫學專家組成的多元法醫團隊,配合有關部門做人道救援工作。以上述的馬航客機失蹤事件為例,當中團隊包括法醫病理學家(forensic pathologists)、法醫人類學家(forensic anthropologists)、牙醫法醫(forensic odontologists)及生物學家(biologists)去提供準確的科學鑑定,從而作出身份鑑定的工作。同一時間,警察亦會作指紋辨識及文件鑑定(例如:護照)的工作。MH17空難事件的鑑定工作不只是身份鑑定這麼簡單,更標示著罹難者家屬及朋友正式踏上一個哀悼的旅途,從悲痛中釋懷。
法醫人類學在不同地區的發展和定位皆不一樣,在歐洲跟美國有明顯的差別。重申,法醫人類學是應用體質人類學到執法層面上。單在法醫人類學的定義上,美國跟歐洲已大有不同。美國著名法醫人類學家 Dr. Douglas Ubelaker為美國的法醫人類學下了個定義:法醫人類學代表人骨學知識應用於現代醫學的法律問題上(FA re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of human skeletal biology to modern medicine legal problems.)。就美國來說,這個專業的訓練比較有規律、有組織,美國鑑證/法醫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Forensic Sciences)已經把體質人類學歸類為其中一個法醫學類別,亦提供公開考證以監管法醫人類學家的質素。另外,美國有關當局每年都會詳細記錄法醫人類學家參與的每個案件,美國的田納西州(Tennessee)亦會提供從一九七一年起法醫人類學家曾參與調查的數據,以便分析整個專業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說,美國對法醫人類學家的專業資格比較認可。
歐洲法醫人類學的定義就沒有那麼精準。蘇格蘭University of Dundee的Prof. Sue Black,可以說是現時英國最有名的法醫人類學家。雖然英國的法醫人類學發展已經是眾多歐洲國家中最成熟的,但Prof. Sue Black說:法醫人類學現在於英國仍然是成長期,可能未來十年有機會漸趨成熟(FA is clearly still in its infancy in the UK, and I suspect that the next 10 years will see it approach maturity.)。由於歐洲沒有統一的數據庫,這類型的統計執行起來會比較困難。專業方面,就只有英國比較認可。當然歐洲各國不是不注重法醫人類學,譬如:從一九九一年起,每兩年歐洲都會舉辦法醫人類學的工作坊,每個國家的大學都會有不同類型的課程,甚至工作坊,但內容及做法都不統一。所以,若以美國法醫人類學的架構及培訓來比較,歐洲的很難去評核,更莫提亞洲的。然而,由於這個專業於世界各地都吸引了不少目光,如果歐洲法醫人類學領域的活躍分子能著手研究如何統一法醫人類學相關的做法及內容,或至少能夠改變現狀。
法醫人類學於歐洲要跨過的其中一個難關就是對法醫學的概念。也就是說,很多國家都認為法醫學層面的事情都只需要法醫去處理,而人類學不屬此領域,因為大部分人認為人類學家只活躍於文化與考古層面。遺憾的是,法醫學有時候會碰到「特別」的遺骸——人骨,但並非所有法醫都對人體骨骼及人類學有深入研究及了解(譬如說不同國家的文化對處理屍體的概念都不一樣)。而傳統的人類學家(生物考古學家或體質人類學家)也不一定能掌握來自於現代跟罪案有關的屍體及骨頭。所以坦白說,法醫人類學這個專業當中,「法醫」這個部分多半是靠實戰經驗累積而來。簡單地舉一個例子,在法醫人類學上,誤判性別會引致非常嚴重的後果,因為會誤導了捉拿嫌疑犯的方向,最終影響破案。但在考古學層面中,由於多半是研究一個族群、一個群體的生活、健康等,誤判其中一位的性別,對結果影響不大。還有,因為法醫人類學家要處理的多半不會是純骨頭,所以也要了解及知道如何處理帶軟組織的大體。
…………
第一章
屍骨代言人
二○一四年七月十七日下午,一班載著二百八十三名乘客,連同十五名機組人員,由阿姆斯特丹出發的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航班MH17,於機場的G03閘口準時啟程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並預計將於當地時間七月十八日上午六時正抵達(即啟程地的七月十七日晚上十時正)。根據原定路線,MH17會從烏克蘭(Ukraine)的三萬三千英呎高空飛過。在接近烏克蘭領空時,該航班開始失去聯繫,及後發現被俄羅斯製的導彈擊落,以致空中解體並墜機。機上二百九十八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罹難。飛機墜毀在烏克蘭東部,事發後,烏克...
推薦序
代序一 戴著口罩的現代女俠
關於屍蟲,也許大多數人的想法是「未看到,先嘔吐」。對於作者來說,卻是一種「最喜愛的昆蟲」,甚至會直腸直肚地說牠們很可愛。若不認識作者,大概會認為這是一種病態心理,要接受較深程度的治療。但是,作者卻是個法醫人類學家,對工作狂熱,也可把遇見的「屍事」化作文字,讓我看得十分肉緊。
透過文字認識作者,她的文字不只是專業地講解解剖和屍體腐化的過程,而是抽絲剝繭地把個案融入故事中,看後不禁令人心癢癢的(例如她提及看到屍蟲在蠕動,連忙把牠們撿起來……),現場感十足,甚至有種心寒之感。
曾請教作者關於中毒死亡的屍體表徵,她詳細地為我提供專業分析。原來中毒(包括燒炭)死後的屍體部分會呈現櫻桃紅色,她的講解淺白又生動,令人印象難忘。這次在書中看著作者仔細講解屍體的腐化過程,恍如置身解剖室一樣,感覺立體而真實。
原來屍體也能「化作春泥更護花」,屍體直接放在泥土上,雖然最初會過分酸化周邊土壤,但過一段時間就會化作養分,滋潤土壤,若一個樹林裡突然有個位置變得光禿禿,或者一個荒蕪地帶突然長出草木,都可能與屍體有關。一直以為那是電視劇的幻想劇情,原來是真有其事。藉著作者專業的分析和講解,又令我長了知識,亦愈來愈佩服作者的才華。
從前看書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看虛構小說較多),現在看到這個法醫人類學家的真實經歷,的確引起我對屍體的想像。許多人不願談及死亡,認為死亡是既定的安排,死後的事大概只有法醫最了解。作者卻深入地研究死亡,或者探討死亡的原因。她追溯死因,還原真相,套用古裝片的對白,就是有種俠義精神,而且是個不用劍,戴個N95口罩就開始工作的女俠。
以為寫專業法醫學知識,用字就會死板沉悶?恰恰相反,我只看了其中兩個章節,就已經在會心微笑。喜歡她那種跳脫的文字風格,會運用潮語(例如腦細),還有就是對細菌和屍蟲的關愛,有時一些抵死的形容詞,讓我在心寒過後又不禁微笑起來。那也許說不上文字功力,叫真情流露會比較適合。
把自己的專業發揚光大不容易,但作者正逐步把火柴的光源變得更亮。套用她說過的一句話 ——「死亡,不一定只有破壞力,還有創造力」,當世人對死亡敬而遠之的時候,她卻是那樣敬業樂業地不停學習和體驗,繼而把所學所想化作文字,令每一個讀者感受那種世界觀,了解「人體農場」(集體讓屍體腐化)、「存骨房」(她最喜歡的骨頭)、「復活人」及「無言老師」等既有趣,又帶點驚慄的「屍事」。
藍兼併
二○一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代序二 生前死後,也該自決!
「死亡」是地上任何生命體無法逃離的厄運。人類的生命與大部分物種相比,縱然生命週期較長,但仍然終須一死,那麼在世努力生存的意義又是甚麼呢?古人一直以來都以「未知生,焉知死」的態度應對死亡,生命的盡頭是否就如「人死如燈滅」般完結?而在世的生命又是否只是營營役役地等待死亡?
死亡,如果是人生所有事的終結,一生沒有下文的句號,彷彿在呼出最後一口氣時向一切告終,是否還會剩下捉不到摸不著的回憶與思念,後悔許多錯過的曾經,做別人期望的自己,多於為自己爭取和做決定?我認為「怕死」其實是為著生存。人的基因內一早就有種「求生」的本能,如果對死亡沒恐懼,那麼生存率就會很低了,因為沒有危機意識,十條命都不夠用吧!香港人常說「得閒死,唔得閒病」,其實這是十分矛盾的生活價值觀。究竟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內心所追求和嚮往的嗎?到自己臨終回顧時,恐懼死亡是因著生命的遺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法修補,抑或我們對身體的痛楚和生命流逝已經無能為力,不能「自決」?
我是一位遺體防腐師,十多年來處理過數千遺體,初認識我的人一般都有兩種反應:(一)對我的工作有些忌諱,希望我不要提太多(我會講:生死教育、信仰、情緒關顧等)。(二)對我的工作有些興趣,希望我講多些(例如:工作內容、遺體捐贈、生死觀、鬼故等)。
我跟Winsome是在兩年前一個叫「淺嚐生死」的藝術×生死教育的分組活動中認識,我當時只知道她和另一朋友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的畢業生,而我當時對人類學的認識,也僅在於一些中大人類學系的學生有時會到中大醫學院,以「無言老師」的骨骼作為他們的實體學習。我有時會好奇問到同學們平日的學習內容等,所以在小組內發現有幾位中大人,話題便由中大而起。
在「淺嚐生死」的活動中,有一個手工面具製作環節,藉此表達個人生死觀,大家用不同的色彩和圖案剪貼拼畫他們的面具時,我拿起白色的手工面具左剪右砌,最後我砌了一個下顎骨(mandible)能上下開合的顱骨(skull)模型出來。對於修讀藝術的我來說,其實我比較著重藝術製作的美感和意境,但我發現組內兩位讀人類學的組員,有他們另一種欣賞的角度,而Winsome更展示了「第三種」初認識我這位朋友的反應,因為她對遺體和人骨的興趣和認識比我更深入!
過去兩年,我在facebook開設了一個名為「生死教育」的專頁,希望每天發放相關資訊和社會議題,讓網民能彼此留言分享,在忙碌中找到一些反思生命的空間,藉此啟發和凝聚不同的想像,「從死看生,活好當下。」剛巧Winsome近年在《立場新聞》的專欄也定期以其專業知識,運用生動有趣的文筆打破了部分人對遺體的忌諱,從而認識真實的死亡面貌,放下一些傳統上對死亡的恐懼感。我相信年輕人需要有另一套方法啟發他們「識死,因為我知道為甚麼而活」,因為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需要「自決」,尋找自我和理想。例如年輕人要選學科、選朋友、選伴侶、選工作,甚至選擇人生失意時如何面對自己等。即使老年至臨終階段的人,甚麼是「安樂死」,十居其九也不清楚,至於捐贈器官、捐贈遺體、立遺囑、安老照顧、預設醫療指示及預設臨終照顧計劃等,更可能未曾聽過,以為就是「安安樂樂咁死」。其實這些決定不但能影響自己,甚至可以影響別人的一生,所以我們需要明白自己應有的合理權利之餘,在價值觀、自我實現、角色功能和社會責任上,也需要有更多渠道吸收有關資訊。
我不時在「生死教育」專頁內分享Winsome的文章,因為她的工作帶有神秘感之餘,二十七歲的她更懂得運用屬於她世代的言語和幽默,吸引不少年輕人讀者和粉絲。我希望年輕一代不要只盲目跟隨主流文化,從恐怖影片、鬼故、靈異接觸和一些高風險活動中感受死亡,享受那不實在的刺激感和不斷追求的獵奇心態,我們需要有心人在他們不同的專業上,給不同世代打破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而我相信她可以給新世代另一種「識死」的詮釋。
二○一一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推行一項名為「無言老師」的遺體捐贈計劃,提倡「無言身教」的概念,讓遺體捐贈者無聲的軀體成為醫科學生的老師,不但教導他們醫學上的知識,更可以幫助發展及改良手術技術,從而提升手術在病人身上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更重要是遺體捐贈者的捐軀精神,感化他們救治病人時需要的「仁心」,成為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醫者,真正做到「醫者父母心」,而不是「醫者電腦心」,甚至是「醫者無良心」。
「無言老師」的遺體捐贈計劃當中,其中一個較少人選擇的項目為「標本製作」,因為先人遺體的部分肢體製成標本後,會長留醫學院作教學用途,減少了先人火化後所得骨灰數量。可惜,醫學院內的標本在年復一年的教學中,不時有所損壞,例如有些人骨有碎裂情況。去年我邀請Winsome義助修補這些碎裂了的人骨,她二話不說便應承了,除了萬分感激外,她對每一位逝去的先人,的確有一份「俠骨仁心」。
死亡只是一個點,但生命卻是一條線,如何活好生命才是最重要。看到Winsome的文字,相信大家多少會帶有一點恐懼和好奇,我嘗試理解為欣賞「死亡」的「美」,一種欠缺安全感的距離,卻神秘而引人入勝。即使我們只能從字裡行間對「死亡」認識一二,這點滴而得的智慧,卻足以豐富我們的生命,或許這便是一種現代人需要有「未知死,焉知生」的內省和體會。
伍桂麟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遺體防腐師
「生死教育」facebook專頁版主
二○一七年三月二日
代序一 戴著口罩的現代女俠
關於屍蟲,也許大多數人的想法是「未看到,先嘔吐」。對於作者來說,卻是一種「最喜愛的昆蟲」,甚至會直腸直肚地說牠們很可愛。若不認識作者,大概會認為這是一種病態心理,要接受較深程度的治療。但是,作者卻是個法醫人類學家,對工作狂熱,也可把遇見的「屍事」化作文字,讓我看得十分肉緊。
透過文字認識作者,她的文字不只是專業地講解解剖和屍體腐化的過程,而是抽絲剝繭地把個案融入故事中,看後不禁令人心癢癢的(例如她提及看到屍蟲在蠕動,連忙把牠們撿起來……),現場感十足,甚至有種心寒之感...
作者序
「死」是我的人生哲理導師
He said, “Son when you grow up,
would you be the saviour of the broken, the beaten and the damned?”
He said, “Will you defeat them, your demons,
and all the non-believers, the plans that they have made?”
“Because one day I'll leave you,
A phantom to lead you in the summer,
to join the black parade.”
“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 My Chemical Romance
死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總是被塗上厚厚的黑色。以上這首歌算是我近期聽得最多的一首。聽上去感覺好像很黑暗,但其實有希望之光滲透其中。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女兒蘇珊娜(Susanna)在出生還不夠一個月時就因病死去,作為父親的黑格爾當然感到難過。隨後因朋友也喪失了兒子,在他慰問朋友的信件中重提自己女兒死去一事,卻沒有表露一絲苦澀,反而以開心、豁達的態度寫道:「你兒子帶給你的開心時光、你所感受他給你的幸福、快樂,以及他對你和你太太的愛並沒有死。請不要不感謝他帶給你的幸福,他存在的回憶都好好的,而那些記憶都是美好及快樂的。只有這樣,你的兒子及你們曾經擁有過的歡樂時光才不會把你吞噬。」對黑格爾來說,死亡不能摧毀生命,只要我們把擁有過的輕鬆地、愉快地放到心上。
要直接凝視死亡,並不是一件輕易的事。其中原因包括對死後會發生甚麼事的那份不安,或是對「自己」之後的何去何從感到擔憂,再來就會擔心現在的摯愛把自己忘掉。這種種就構成了專門為死亡而設的眼罩,並果斷地蒙掉了我們的雙眼。有些人甚至幾乎把眼罩「打死結」,永遠都不想去面對。這種人以為對人生終點站的無知會令自己好受一點,誰料,反而強調了當中的驚悚、恐怖色彩!
在這個年頭,走在街上盡是「還原靚靚拳」的瓶瓶罐罐(利申:我也有適量的使用),大家都很想去逆轉會老去的這個事實。同樣,在這個科技發達、醫學昌明的世代,我們成功的把「死亡」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去邊緣:把病患及瀕死邊緣的人鎖在冷冰冰的醫院病房,屍體儲藏在不鏽鋼冰箱大門的背後,先人的骨灰及墓穴選址在山上。一位文化人類學家Ernest Becker曾寫道,人類怕死的程度差不多是動物界之首。我們不只延遲了自己的死亡,還有透過我們的社會,無意中否定了死亡的存在,不經意地把它從生活每一部分推開。諷刺地,死亡同時具備破壞及建設的力量,我們對它感到不安和恐懼,卻忽略了它同時帶給我們的美好。
過去兩年多我跟死亡「手牽手」走過的歲月裡,它帶給我無數驚喜、喜悅,還有眼淚。處理過逾兩百副大體,每一具大體都讓我可以真切地面對生命的終點站。同時,這些領悟和體會驅使我將跟每一位摯愛親朋共同生活的美好時光化成生活的動力。像柏拉圖筆下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死亡是睡眠,睡一段很長時間的覺。我同意!但在這之前,「死」還是我人生中的哲理導師。我不能說,在面對死亡的一刻會像我崇拜的黑格爾這麼豁達,但相信了解死後身體會發生甚麼事、屍體的分解過程等,的確會有意想不到的治癒作用。
人從出生那一刻開始,甚麼都不是,但死亡的計時器已經在倒數。直到心跳停止的那一刻,你才會領略到何謂「死」,何謂「生」。中間這個蛻變過程,從領略到接受,體驗生命不完美的完美,才是重點。而當中亦包括了解逃不掉死後腐化的殘酷真相。如果你不太喜歡從真實角度接觸死亡,很抱歉,你可能要選讀別的書了。本文開首引述的那首歌,其中幾句歌詞翻譯成中文是這樣的:「無論你離開還是不在,請相信你的記憶一定會一直傳承下去,依舊跟我們一同行軍。」
這本書以我在美國邁阿密殮房實習及波蘭做研究時期的筆記為藍本,當中的人物名稱都換了,以保護他們的私隱,但故事都是真實的。如果你已經準備好要跟我們前面的諸位無言老師、大體老師,以及我這個屍骨代言人,把他們的故事傳承下去,歡迎你加入我們的「黑暗行軍」。
「死」是我的人生哲理導師
He said, “Son when you grow up,
would you be the saviour of the broken, the beaten and the damned?”
He said, “Will you defeat them, your demons,
and all the non-believers, the plans that they have made?”
“Because one day I'll leave you,
A phantom to lead you in the summer,
to join the black parade.”
“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 My Chemical Romance
死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總是被塗上厚厚的黑色。以上這首歌算是我近期聽得最多的一首。聽上去感覺好像很黑暗,但...
目錄
代序一 戴著口罩的現代女俠
代序二 生前死後,也該自決!
自序 「死」是我的人生哲理導師
第一章 —屍骨代言人
◎法醫人類學家
◎辨認遺體身份的「Big 4」
◎法醫人類學家≠法醫
◎法醫人類學家的工作是甚麼?
◎我的使命:為骸骨發聲
第二章 —「起骨」敢死隊
◎沒人認領的遺體
◎腐屍的氣味
◎法醫人類學家的例行工 作——起骨
◎洗骨
◎死亡的忌諱
◎和合石墳場金塔倒塌事件之反思
第三章 — 與死神共舞
◎骨頭捐贈
◎人體農場
◎無言老師和大體老師
◎人體奧妙展
第四章 — 碎骨的主人
◎後花園發現的碎骨
◎骸骨的四大問題:What?When?Who? How?
◎人骨?還是動物骸骨?
◎骸骨中的人數
◎推斷死時年齡
◎推斷死者性別
第五章 — 骸骨鑑定魔法
◎骨頭記錄下來的人生故事
◎紋身的法證
◎無所遁形的新舊紋身
◎自殺還是他殺?
◎法證牙醫學
◎咬痕對比的爭議
第六章 — 蟲蟲的盛宴
◎鋪滿屍蟲的遺體
◎屍體腐化的七個階段
一、死者膚色變白
二、屍斑出現
三、體溫下降
四、屍體僵硬
五、內組織腐化
六、屍體腐化
七、骨頭化
第七章 — 骨頭獨奏的人生終章
◎沒了半個頭顱的人
◎「被塑造」的頭顱形狀
◎骨頭記載著流行和傳統文化
◎骸骨是時代的重要反映
第八章 — 食人案
◎頭顱骨上的葵扇形洞
◎骨頭上的創傷痕跡
◎歷史上的食人文化
◎水落石出的食人案
第九章 — 消失的43
◎解剖孕婦和胎兒
◎搖晃嬰兒綜合症
◎死亡的藝術
◎臉部重組技術
◎保留全屍的傳統概念
◎法庭上的專家證人
第十章 —「請按下按鈕。」
◎鋸開平生第一個頭顱骨
◎死亡這回事
◎起墳
◎「全院滿座」的反思
結語 — 我們都是未來的屍體
◎世界各地的死亡觀
◎甚麼是「好死」?
◎從死知生
鳴謝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代序一 戴著口罩的現代女俠
代序二 生前死後,也該自決!
自序 「死」是我的人生哲理導師
第一章 —屍骨代言人
◎法醫人類學家
◎辨認遺體身份的「Big 4」
◎法醫人類學家≠法醫
◎法醫人類學家的工作是甚麼?
◎我的使命:為骸骨發聲
第二章 —「起骨」敢死隊
◎沒人認領的遺體
◎腐屍的氣味
◎法醫人類學家的例行工 作——起骨
◎洗骨
◎死亡的忌諱
◎和合石墳場金塔倒塌事件之反思
第三章 — 與死神共舞
◎骨頭捐贈
◎人體農場
◎無言老師和大體老師
◎人體奧妙展
第四章 — 碎骨的主人
◎後花園發現的碎骨
◎骸骨的四大問題:...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