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治療師需要「住」進每個家庭的關係與文化脈絡中,
才能明白他們痛苦的內涵,從悲傷中發現家庭的力量,
見證家庭苦難散發的光芒。
孩子活在真實的陰天,遠比活在虛偽的陽光下好。
當父母願意自由地和孩子一起面對痛苦,就開始勝過痛苦。
我發現當女人可以了解她有多脆弱時,也是她最強壯的時候。
當她發現了她的夢想,也是她痊癒的時候。
治療,是在既有的脈絡下,發現底層的一絲美好。
看見令人感動的心意,就是獨特的故事。
撰寫台灣第一篇家族治療碩、博士論文的賈紅鶯老師,曾經參與台灣第一個醫療體系家族治療門診,到英國泰維史塔克醫院(The Tavistock and Portman NHS Foundation Trust)進修家族治療,於歐洲知名的萬寶路家庭服務中心(Marlbrough Family Service)擔任榮譽家族治療師。從倫敦到台灣,她接觸家庭暴力、性侵害、精神疾病、被機構安置等多重壓力家庭,以及跨文化移民家庭愛痛難分的故事,當悲傷被看懂了,人就長出力量,從他們的轉變也見證了後現代家族治療的療癒歷程。
這本書的每個故事,包括紅鶯自己的與個案的,都散發著紅鶯對人性豐富深刻的理解,生命故事處處有受苦、有哀痛,但也洋溢著人性的韌性與堅毅,支撐起了生命的流動,可以從陰暗低處轉向希望高揚,使人讀來覺得心痛但也充滿盼望。
──陳秉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本書採用「諮商故事」與「治療反思」兩部分,足見作者的用心……,感謝作者把這些寶貴的經歷與讀者分享,也讓讀者得到成長的可能。
──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賈紅鶯博士是一位以個案為中心且成熟的家族治療師與系統治療師,竭力以後現代的核心能力來促成家庭成員與社會系統之間的互相對話,更是一位擅長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的老師,在這方面,我自己也受惠許多。
──王仁邦(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
作者簡介:
賈紅鶯
心理師/家族治療師/督導/副教授
專長:後現代家族治療與督導、系統心理治療與督導
台灣家族治療研究創始者、家族治療實務與研究迄今二十八年
˙台灣國家高等考試諮商心理師證照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督導認證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退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組)博士
˙英國倫敦萬寶路家庭服務中心榮譽家族治療師(2003〜2006)
˙英國倫敦泰維史塔克醫院家族治療文憑
˙臺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家族治療訓練講師
˙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後現代家族治療督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仁邦(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林一真(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林凱沁(佳音廣播電台「快樂送到家」節目企劃主持人)
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陳秉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熊秉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
名人推薦:王仁邦(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林一真(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林凱沁(佳音廣播電台「快樂送到家」節目企劃主持人)
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陳秉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熊秉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
推薦序
活在故事裡的省思 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關係是傷也是藥」,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一句話!
人的生命存在於關係當中,人的受傷往往在於關係當中,然而受傷若能得著醫治也經常在於關係中。
人一出生就在群體中,因此人與人的關係如果健康,可以開發健全的自我,反之,人與人的關係如果不健康,自我的成長必定要面對許多艱辛。
個體與群體、自我與他者又有相互加成或相互遞減的循環。健康的個體可建構健全的群體,而健全的群體則可形塑健康的個體,如此形成正向循環,反之則相互遞減;健康的自我可促成健康的他者,而健康的他者則可塑造健康的自我,如此形成正向循環,反之亦是相互遞減。
人既是關係的參與者,就可能是關係的受益者或受害者,而那使人得以受益或受害的關係卻又經常和參與者本身有密切關聯,這意味著人本身往往就是在關係中受益或受害的重要關鍵,然而這經常需要有智慧的諮商者提醒或幫忙。
本書採用「諮商故事」與「治療反思」兩部分,足見作者的用心,呈現諮商過程的兩個角度,一個是故事情節的角度,另外則是諮商者的反思角度。諮商者需要不斷地檢視故事並且自省,才有成長的空間,感謝作者把這些寶貴的經歷與讀者分享,也讓讀者得到成長的可能。
此書的智慧令人想起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的名言:「凡不能獨處的,就當避免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的,就當避免獨處。」 這話的意思就是:「凡不能獨處的,就不應進入關係。凡不能處於關係裡的,就不應獨處。」「與自己相處」是「與他者相處」的前提,而「與他者相處」則是「與自己相處」的前提。潘霍華看見獨處與關係有如一體之兩面,凡能與自己相處的人才具有能力與別人相處,如此的關係可望成為醫治的「藥」;而凡是無法與自己相處而總想要逃入與別人的關係者,經常帶來自己與別人的「傷」。
潘霍華在獄中時,就身體囚禁而言他是孤立的,但就心靈連結而言,他則是豐富地繼續被各種關係孕育,其中有造物主與被造者的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兄弟姊妹的關係、愛人的關係、朋友的關係以及與一切天父兒女們的關係,健康的關係是他在獄中面對許多困難考驗的力量來源,可以說是他在獄中的「藥」。然而,若是不健康的關係的話,不但無法醫治傷害,反而成為痛苦──「傷」的主要來源。
我們都活在故事裡頭,也都需要傾聽故事,才能學習如何在自己的故事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然而,有時我們也需要抽離故事,才能看清楚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如何改進。當諮商師進入諮商輔導時,有可能因傾聽故事進入其中太深而迷路,也有可能因投入諮商過深以致缺乏檢視自己的能力而陷入偏執,因此需要抽離反思的空間,此書提供我們非常好的自我省思之提醒。
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Dietrich Bonhoeffer, Gemeinsames Leben (München: Chr. Kaiser Verlag, 1987), 66. 參:潘霍華,《團契生活》,鄧肇明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6),79。
反思性家族治療的奇幻旅程 王仁邦(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
這是一本迥異於過去家族治療書籍的好書!這本「反思筆記」是賈紅鶯博士/心理師用投入家族治療二十八年的經驗所寫成。算一算自己從醫學生時代認識她至今竟也剛好二十八年了,彼此的關係包括了師生關係、治療師與個案朋友的關係、於台灣或英國接受家族治療訓練的學員或學姊弟的關係、目前於診所從事家族治療與教學的合作關係,以及一起於台灣神學院修課的信仰群體關係,從這些不同社會文化脈絡的關係中,深刻感受到她是一位以個案為中心且成熟的家族治療師與系統治療師,竭力以後現代的核心能力來促成家庭成員與社會系統之間的互相對話,更是一位擅長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的老師,在這方面,我自己也受惠許多。我推薦這本書,因為它具有以下幾點特色:
一、從個案的論述去做反思
從這本書的編排順序來看,作者主要以個案的論述故事為基礎來做治療的反思,甚至僅用最後兩章篇幅來說明後現代家族治療的理論與對現代家族治療的反思,這種編排寫作的方式,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已不知不覺進入了個案的故事、作者的反思與自己的反思。
二、跳出傳統病理學架構而看到個案的毅力
作者跳出傳統精神、心理與家庭的病理架構,以個案的論述為基礎,透過相信、觀察、聆聽中的同理去見證個案的辛苦與力量,與個案如跳探戈般重新跳出一個個充滿淚水與可能性的故事,透過對論述深刻同理後的重新框架(reframing),讓讀者可以從個案的故事中看到毅力、盼望與改變。
三、帶領讀者看到使用語言來對話的神奇能力
作者提到了語言在社會建構中的意義,包括語言的權力與行動的意義,透過從文化脈絡中去理解語言,治療者就是邀請家庭成員一起「講故事」,探究共同做的好故事。她並以「對話如血液」來說明對話的重要性,它可以創造個案的改變,我很喜歡本書中的這句話:「治療的改變是讓想要發生而沒有發生的對話,可以發生」。另外,作者一再以案例說明好的問題可以解開重組家庭的僵局,強調問句是「家庭治療師的祕密武器」,透過節錄年輕治療師與學生的反思片段,看到了在對話的點火下可以促成整片仙女棒的光芒。
四、跨個案、治療師與不同文化藩籬下的生命故事
作者以個案的故事脈絡為對象,也開放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包括夫妻冷戰、母女關係與跨語言的適應困境,這些過程促成了與不同文化脈絡個案的關係建立,作者甚至以她的軟弱與不了解個案來同理個案的處境,所以這是一本由個案與作者所寫成的書,交織出一個個美麗的生命故事與對話中的反思。
五、對治療師、跨資源系統與現代家族治療的反思
作者很勇敢也語重心長地對治療師和系統合作提出了反思與挑戰,包括對家族治療師的提醒,以及資源系統間無法合作對個案造成的危害,所以這不僅是一個家族治療師必讀的「箴言書」,對於促進系統間對話的系統治療師,作者提出了重要的態度與原則。
我何其有幸,最近開始與作者進行反思團體的家族治療,但更有福的是這本書的讀者,您們可以與作者二十八年來致力於家族治療的反思進行對話,增加您於不同社會建構下對個案文化脈絡的反思能力,以語言來促成對話與改變,歡迎您一起加入後現代家族治療的奇幻旅程!
活在故事裡的省思 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關係是傷也是藥」,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一句話!
人的生命存在於關係當中,人的受傷往往在於關係當中,然而受傷若能得著醫治也經常在於關係中。
人一出生就在群體中,因此人與人的關係如果健康,可以開發健全的自我,反之,人與人的關係如果不健康,自我的成長必定要面對許多艱辛。
個體與群體、自我與他者又有相互加成或相互遞減的循環。健康的個體可建構健全的群體,而健全的群體則可形塑健康的個體,如此形成正向循環,反之則相互遞減;健康的自我可促成健康的他者,而...
作者序
行在家族治療實踐與反思的路上 賈紅鶯
我的原生家庭帶我走向家族治療。
我摯愛的父親原是地主之子,因為國難十六歲赴戰場,從此再也見不到他的母親。戰後來到台灣,胼手胝足,做三份工作養活我們四個女兒。民國七十九年,他離開人世,在師大研究生宿舍昏黃的燈光下,我抱著章勝傑教授由美國飄洋過海寄來的文獻,看到family therapy,心情激動不已(當時國內找不到任何一篇家族治療文獻)。民國八十年,我完成台灣第一篇家族治療碩士論文,在首頁的致謝詞寫下──
感謝上帝,賜給我一個不完美的家,我因而得以終生致力於它。
二十八年來,我果真走在這個異象上,直到如今。
一九九四至二○○○年,我參與台灣第一個醫療體系家族治療門診,完成第一篇家族治療歷程研究博士論文。二○○三至二○○六年,我有幸到倫敦泰維史塔克醫院(The Tavistock and Portman NHS Foundation Trust)進修家族治療,也在歐洲知名的萬寶路家庭服務中心(Marlbrough Family Service, MFS)擔任榮譽家族治療師(在此特別感謝外子支持),之後到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服務,期間有機會協助一些社會底層、其他社區與輔導中心無法處理的個案,包括家庭暴力、性侵害、父母離異、精神疾病、被機構安置等多重壓力家庭個案,他們在我們進行家族治療後改變了。本書第一部分記錄這些從英國到台灣的家庭故事,每一位個案讓我相信家庭可以是最好的藥,在他們身上不只看到傷痛,更看見力量。
悲傷,有沒有可能變成關係的良藥?我發現如果只看見問題,問題會越來越多;看到力量,就長出更多力量。然而,只有當悲傷被看懂了,人才甘心長出力量,要怎麼看懂,需要還原到關係脈絡,一點都不能簡化,這就是家族治療從關係開藥的歷程。在療癒的過程中,家庭不再被主流論述的疾病與問題產生的羞辱綁架,而能擁抱自己獨特的幸福,坦然領受痛苦的勳章,慢慢看見困難、殘缺、凋零中展現的美麗、希望與力量。
每一次真誠面對悲傷的同時,傷痕也開始散發出懂得人間疾苦的特調芬芳,因此我們可以坦然面對悲傷。
因為悲傷總是比快樂的眼淚更多;
因為悲傷的痛苦被說出來總是感動人心;
因為悲傷,我們才更明白這個世界;
因為當我們越想要逃避悲傷,就越痛苦;
因為幸福中不會沒有悲傷,悲傷使短暫的幸福更珍貴;
因為悲傷中的一絲幸福,比沒有悲傷考驗的幸福更幸福;
因為認識關係中的悲傷,我們才開始認識真實的關係;
因為有悲傷的真實關係,比虛假的快樂關係更好;
不因為看起來更幸福就沒有悲傷,悲傷的人也不一定沒有幸福。
治療師的眼光需要從關係看懂悲傷,找到力量,看到能力也看到悲傷,故事才得以完整。至於說,是一種揭開,敢去揭開就不會結下難看的疤,每一種疼痛都值得被見證,一旦看了、說了、懂了,該說的說出來,該聽的人聽見,經由對話,從傷痛中找到力量的路徑,因此可以說我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聖經》哥林多後書十二章十節)。
家族治療源自一九五○年,一群精神科醫師探討為什麼精神分裂(現在改稱思覺失調症)住院病人在醫院復原了,回到家不久又復發?發現不只是個人的問題,而是家庭生病了,很多功能不良的家庭會傷人。到了一九九○年代的後現代思維,一些家族治療師反思家庭的病其實很多來自社會,如貧窮、種族、權力等。前者把家庭視為病源,後者則視為力量,其實兩者都有,家庭是傷也是藥。
再說一個真實小故事。
一位在健康溫暖家庭中成長的陽光大學生,遇到一場嚴重車禍,身體重生但內心餘悸猶存,始終快樂不起來。我建議他找諮商師,沒想到他回應我,諮商師聽了他的故事只告訴他:「你得了憂鬱症、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個大學生非常不解:「什麼?只因為車禍,我過去的陽光都不算數?我在心理師的診斷下,一下子就變成了憂鬱症患者!」此後他再也沒有回去找那位諮商師。
那位諮商師給了他診斷,卻一點也沒有幫助到他。這樣的助人事件其實每天一再發生,是不成熟甚至帶給個案傷害的治療師。治療師不只診斷,還要懂得開心靈的藥。本書也是寫給願意真誠反思、想要幫助人的人,包括父母、老師和所有助人者。讓我們不要成為自以為專業,卻只是為人貼上DSM(即《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標籤的治療師。
後現代反思的治療師不是站在高高的位置審判,把人變成一種分類的診斷病名,而是將這些看似疾病、失能、憂鬱、創傷……背後的一線生機找出來。治療師像一個送禮物的人,每次談話讓人覺得受益匪淺是我們的責任,要學習聽懂那些還未被聽懂的聲音,不懂就誠實告知我們不懂(如同我們沒有生死交關的車禍經驗),但是很想懂,對話才可能開始。後現代反思的治療師不只是修復家庭問題,而且要具備去問題化的能力,引發對話,帶出泉源,成為自在自得的治療師。
在這個充滿焦慮的年代,社會的不安影響家庭,邀請你至少從聆聽家人的故事開始,非常重要。治療師不能只與個人工作,幫助家庭也是助人者必備的能力。
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的母親過世,很遺憾沒有更多陪伴她、和她分享,這些遺憾讓我知道其實我有多麼愛她。我自己或是我所接觸的家庭,都把別人認為的傷,活成自己的藥,希望你也看見悲傷中蘊藏的幸福,敢於吐露悲傷,別再管這個世界怎麼想。
家族治療在於觀察關係,關係奠基於背後的文化脈絡,要在治療時「住」進每個家庭的關係與文化脈絡中,才能明白他們痛苦的內涵;從悲傷痛苦中發現家庭的力量,見證家庭苦難散發的光芒,如此即邁向了療癒。
感謝亦師亦友的陳秉華教授支持我完成台灣第一篇家族治療博士論文;感謝摯愛的家人Michael、Venetia、Joy,我們一起走過的路證明家是最好的療癒。本書故事主角(皆已更改基本資料)向世人見證關係是傷也是藥,這些故事將持續開啟家庭療癒的力量。
行在家族治療實踐與反思的路上 賈紅鶯
我的原生家庭帶我走向家族治療。
我摯愛的父親原是地主之子,因為國難十六歲赴戰場,從此再也見不到他的母親。戰後來到台灣,胼手胝足,做三份工作養活我們四個女兒。民國七十九年,他離開人世,在師大研究生宿舍昏黃的燈光下,我抱著章勝傑教授由美國飄洋過海寄來的文獻,看到family therapy,心情激動不已(當時國內找不到任何一篇家族治療文獻)。民國八十年,我完成台灣第一篇家族治療碩士論文,在首頁的致謝詞寫下──
感謝上帝,賜給我一個不完美的家,我因而得以終生致力於它。
二...
目錄
推薦序 長出希望與美好 陳秉華
推薦序 活在故事裡的省思 林鴻信
推薦序 反思性家族治療的奇幻旅程 王仁邦
作者序 行在家族治療實踐與反思的路上 賈紅鶯
Ⅰ諮商故事
第一篇 我的人生從零開始
我想知道,我母親的自殺和我公公的自殺有什麼關係?
我爸爸的外遇、先生的外遇和大姊夫的外遇有什麼關係?
我的憂鬱、母親的憂鬱和我女兒的憂鬱有什麼關係?
第二篇 媽媽,可以來看我嗎?
治療,從問一個好問題開始。
第一次家族治療,促成了一場動人的母女團圓,
而不是感覺悲傷、「被拋棄」的心理諮商。
第三篇 消失的父親
父親是很多孩子最深的受傷,奇怪的是:
父親一旦願意坐下來,好好明白孩子怎麼了,
孩子就很快原諒他,就好了。
第四篇 失去的滋味
有時候,真的需要先逃開悲傷,才能有哭的力氣。
失去像賊,防不勝防,令人驚慌,
但是走過了,就更懂人生滋味。
第五篇 我的人生被切成一段一段
死裡逃生的過去、一夕崩盤的工作、疾病纏身的就醫之路……
我的人生被切成一段一段,但是我並不缺乏。
第六篇 辛苦了:見證的力量
當一個人訴說,他要的不是解決,不是被幫助,而是被見證。
見證是一種聽懂,並且能說出其中蘊含的意義,
見證他人的故事,可以帶來希望與美好。
第七篇 我和我的夢一起走過
我發現當女人可以了解她有多脆弱時,也是她最強壯的時候。
當她發現了她的夢想,也是她痊癒的時候。
第八篇 婚姻是傷,關係是藥
面對婚姻的難,治療師可以開出很多藥方,
各門各派,各說其是。
仔細聽,個案已經告訴你了,
聽懂了才能一起找到解藥。
第九篇 最好的朋友,最難的關係
長期生活在一起,
對於對方有更多的自以為是,更少的好奇和不知道。
夫妻連好朋友的標準都達不到,
怎能奢談「成為最好的朋友」?
第十篇 斷了線的風箏
離了家卻也沒有真的離家,像是想掙斷線的風箏,
線的那一頭,連著的是愛痛難分的家,
最不想卻又頻頻回首的也是最緊密的家……
Ⅱ治療反思
第十一篇 心理師也是人
了解個案從了解自己的脆弱開始。
為什麼治療師不喜歡自己的脆弱呢?
能力不會帶來真實的關係,脆弱能。
第十二篇 沒有同理技巧的文化同理
不了解故事,何來同理?
沒有故事的人,也很難同理。
只有從我們的故事走到個案的故事,
才有資格談論同理這件事。
第十三篇 好的問題帶來好的解決
治療,是在既有的脈絡下,發現底層的一絲美好。
看見令人感動的心意,就是獨特的故事。
第十四篇 對話如血液
問句是一種邀請,回答則是踏出不同的舞步,
一問一答之間,也帶領個案移動他/她現在的生命位置。
第十五篇 治療師的無助之助
治療師對個案的無助,才是真情流露。
治療師不是旁觀地解決問題,
而是在問題內與自己、與對方真誠地談心。
第十六篇 拒學的孩子在拒什麼?
孩子活在真實的陰天,遠比活在虛偽的陽光下好。
當父母願意自由地和孩子一起面對痛苦,就開始勝過痛苦。
第十七篇 從成癮到關係:原來是文化病
治療是抽絲剝繭,把「癮」背後的關係、文化脈絡呈現出來,
讓沒有說出的聲音說出來,就不需要再靠「癮」說出來了。
第十八篇 問題不在家庭
不同系統的爭執如同父母之間的齟齬,卻忘了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家族治療師要讓不同系統考量孩子的利益,彼此對話,
聆聽孩子的聲音,找出共同合作的方向。
第十九篇 相同文化,不同故事
很多愛父母的孩子都會奮不顧身地跳進父母的關係中,
一旦父母關係出現戰況,當然受傷最深的也是這些照顧父母、
保護那些幼稚大人的孩子。
第二十篇 反思現代的後現代家族治療
當每一位治療師願意時時站在自我反思的立場,
不是執著自己的理念,而是接受自己也被其他人(包括家庭)觀察,
我們就進入後現代家族治療了。
第二十一篇 後現代反思下的家族治療
從倫敦到花蓮,我接觸到社會最底層的家庭,
從他們的轉變也見證了後現代思維家族治療不僅可行,甚至非常有力量。
參考文獻
推薦序 長出希望與美好 陳秉華
推薦序 活在故事裡的省思 林鴻信
推薦序 反思性家族治療的奇幻旅程 王仁邦
作者序 行在家族治療實踐與反思的路上 賈紅鶯
Ⅰ諮商故事
第一篇 我的人生從零開始
我想知道,我母親的自殺和我公公的自殺有什麼關係?
我爸爸的外遇、先生的外遇和大姊夫的外遇有什麼關係?
我的憂鬱、母親的憂鬱和我女兒的憂鬱有什麼關係?
第二篇 媽媽,可以來看我嗎?
治療,從問一個好問題開始。
第一次家族治療,促成了一場動人的母女團圓,
而不是感覺悲...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