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逛不夠、每次參觀如初見的驚喜景點!
日本建築人必讀《日經建築》雜誌王牌專欄搭檔,精選30處神社、寺院、古城、公共建築、車站、工業遺址、民居、洋館、考古聚落,遍覽史前、奈良、平安、江戶、明治時期古建築風華,體驗前所未有的精采旅行!
大開眼界!原來建築遺產這麼好玩\^^/
兼顧趣味與知性的絕佳旅行導覽
★簡潔易懂的文字+輕鬆風趣的圖解=樂在其中的旅人指南
★實景探訪攝影+多角度手繪圖=提供最佳視角與拍攝建議,看熱鬧也看門道
★貼心條列交通資訊+地圖+入園資訊=更有效率的行前規劃
★超值收錄:東日本遺產巡禮地圖拉頁、看懂日本建築的關鍵字特集
東日本建築遺產巡禮
Part.1北海道
五稜郭/手宮機關車庫/日本銀行小樽分行/舊函館區公會堂/網走監獄五翼放射狀平屋舍房
Part.2東北
三內丸山遺跡/大湯環狀列石/中尊寺金色堂/會津蠑螺堂/舊濟生館本館/斜陽館
Part.3關東
圓覺寺舍利殿/笠森寺觀音堂/日光東照宮/三溪園聽秋閣/成田山新勝寺三重塔/富岡製絲廠/舊岩崎久彌邸/日本銀行總行本館/迎賓館赤坂離宮/東京車站丸之內站舍
Part.4中部
伊勢神宮/安樂寺八角三重塔/松本城/犬山城/如庵/白川鄉的合掌聚落/岡太神社‧大瀧神社/舊開智學校/六華苑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磯 達雄
1963年生於埼玉縣,1988年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建築系,1988~1999年間任職於《日經建築》雜誌編輯部。2002年合夥成立編輯事務所flick studio,目前擔任桑澤設計研究所及武藏野美術大學外聘講師。
flick studio網址:http://www.flickstudio.jp/
繪者簡介
宮澤 洋
1967年生於東京,1990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政治系,之後進入日經BP社。就讀文科卻不知為何被派至《日經建築》編輯部,從此與建築結下不解之緣。現為《日經建築》副總編輯,並與磯達雄在《日經建築》上固定連載專欄。
共同著作:
《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楓樹林出版)
《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東、西日本篇)》(日出出版)
《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 菊竹清訓的代謝建築時代》(商周出版)
譯者簡介:
許嘉祥
專職日文譯者,譯作包含軍事、政治、美術、模型等多項領域。近年主要譯作有《當井上雄彥遇見高第》(尖端)、《森永洋的模型迷宮日記 第1集 野戰灰色之卷》(楓書坊)、《忍者:闇影軍團的真實面貌!》《萌姑娘圖鑑》《少女系野菇圖鑑1&2》(遠流)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感動分享
值得細細品味的行家建築導覽
歷史旅行愛好者暨《旅飯》網站創辦人 工頭堅
無論是我的私人旅行,或者擔任主題旅行團的領隊,在旅程中,除了自然景觀和飲食體驗之外,遇見最多的便是建築。
自己旅行的時候,或許單純只是覺得路上遇見的建築「美」或者「值得拍攝」。但如果有過帶團經驗就能理解,其實建築有最多的故事可以講述。有些不在文字記載範圍的史前時期的聚落遺跡,讓我們得以窺見當地人們早期生活的樣貌;戰爭時期留下的城寨,則訴說著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悠久的爭戰歷史,足以發人省思。
而我個人最喜歡但學問也最深的,無非是宗教建築,從神殿、教堂、寺廟,在文明開化或者仍不盛行的時代,工匠與職人以多彩的雕刻或繪畫,將一座座宗教建築化為一部部的經典,甚或建築本身就象徵了該宗教追求的理想境界。當每次講解著建築形制以及上面「記載」的神話與歷史故事,總是我在領隊生涯中覺得最過癮的一部份。
我也曾經規劃或帶領過日本平安與幕末時代的歷史主題旅行,以及近現代的建築之旅。在準備解說資料的過程中,常覺得現有的參考書籍,多半受限於某種主題類型(例如城池、寺廟)或某個時代(戰國時代或近現代),很少有能夠縱橫古今、又不至於太過於生硬或學術性的範本。所以當我看到這套《建築遺產的私房導覽》,便覺得如獲至寶;因為它不但蒐集了全日本(分為東、西日本兩冊)具有代表性的建築,而且範圍從彌生與繩文時代的遺跡、到大正年間興建的東京車站等建築,幾乎每個時代、各種類型,都有其代表作。
而且本書的圖解說明方式,深入淺出地讓讀者進入這些建築與歷史的世界,不僅有知性上的收穫,事實上也饒富閱讀的樂趣。
作者將選出的這60處建築稱為「日本遺產」。就像我常在演講中提到的,人生苦短,世界可看的事物又太多,現在有專家為我們評選出了最值得看的「遺產」,更是值得細細品味、按圖索驥的。我個人非常喜愛,也願意推薦這部書籍。
名人推薦:感動分享
值得細細品味的行家建築導覽
歷史旅行愛好者暨《旅飯》網站創辦人 工頭堅
無論是我的私人旅行,或者擔任主題旅行團的領隊,在旅程中,除了自然景觀和飲食體驗之外,遇見最多的便是建築。
自己旅行的時候,或許單純只是覺得路上遇見的建築「美」或者「值得拍攝」。但如果有過帶團經驗就能理解,其實建築有最多的故事可以講述。有些不在文字記載範圍的史前時期的聚落遺跡,讓我們得以窺見當地人們早期生活的樣貌;戰爭時期留下的城寨,則訴說著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悠久的爭戰歷史,足以發人省思。
而我個人...
章節試閱
東京車站丸之內站舍
導遊一面說明,觀光客一面拿起照相機對著建築物拍照。當觀光客走入圓頂大廳時,上班族腳步匆匆的走出驗票口,人們毫不厭煩的仰望天花板的裝飾。
2012年復原完成的東京車站丸之內站舍(紅磚大樓),天天上演著這樣的光景。搭乘人數也增加了。復原之前,東京站JR東日本地區的車站中排名第5,而大樓復原之後的翌年,則是一舉跳升到僅次於新宿、池袋的第3名。
圓頂:復原的重點
復原的重點,是戰爭時遭到戰災而損毀的圓頂屋頂。其實,在復原工程展開之前,我一直覺得既有的屋頂就堪用了。因為那是我看習慣的東京車站,相較於剛開業時的原始設計的屋頂,後來的臨時屋頂使用時間還比原來的長2倍以上,所以各有各的歷史價值。可是現在看到這麼多的人把眼光放在站舍上,可以肯定復原工程相當成功。
仔細觀察,可以看出這次的復原並不只是單純恢復到剛蓋好時的模樣。復原的基本方針,是保存當初殘留的部分、並且復原戰災受損的部位。紅磚外牆是保留2樓以下部位,然後復原3樓部位。至於從正面看過去中央偏南的換氣塔,那是戰前增建的部分,則是刻意保留下來。
再來是南北兩個圓頂的內部,3樓以上的修飾和浮雕都復原到初始狀態,1~2樓則是要滿足現在的車站所需的機能而重新設計。在結構要求方面不得不加粗的柱子,則是沿襲縱溝(Fluting)設計,在柱頭的部分依照昔日的樣貌來製作,上面刻了「AD2012」代表修改年份,明示這是新設計的。戰後復興時天井模仿羅馬萬神殿式樣,可仰望圓頂天花板,但是復原時將此花樣改成石板鋪設地板。
我可以感覺到,這次的復原是尊重過去到現在的100年間所有的時代,來進行修繕。就建築保存方法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好的範例。
喜愛相撲的建築師
東京車站的建造,原本是交給德國的鐵路技師法蘭茲‧巴爾澤(Franz Baltzer)來主掌,他提出的方案是把幾棟頂著千鳥破風的和風建築物排在一起。之後,才找辰野金吾來設計。辰野除了設計日本銀行總行等建築,還擔任大學教授,培育日後的建築師,是明治時代建築界的領袖。
辰野把巴爾澤的方案整理成一棟長長的大樓,排除和風的元素。設計時採擷英國建築流派中的安妮女王樣式,然後自由組合這些古典樣式建築。從外觀來看,最具特徵的是紅磚和白色大理石構成的條紋設計。日本銀行京都分行(現在的京都京都文化博物館,1906年)、舊盛岡銀行總行(1911年)等辰野其他的作品常看到這種設計手法,所以又被稱為「辰野式」。
建築史學家藤森照信在他的著作《建築偵探的冒險〈東京篇〉》(1986年,筑摩書房)中,提到東京車站的建築物帶有橫綱上土俵露面的含意。好比說圓頂屋頂就像是大銀杏(關取的髮型)。
刻意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是因為辰野自己就是個相樸愛好者。他的自宅裡就設有土俵,甚至想把兒子送進相撲部屋受訓,以後當相撲選手。
辰野還設計了國技館(1906年)這座有著巨大穹頂的建築,卻在1917年的火災中被燒毀了(此後沒有重建,因此沒有實物)。
展現出「日本的樣式」
我在調查辰野設計建造的國技館時,發現一件事。
在明治時代,相撲並沒有被認定是國技。辰野蓋好這座相撲的常設會場,想了好多個備取的建築名稱,最後決定採用「國技館」。結果人們漸漸的就把相撲視為國家重視的體育項目了。
這麼想來,東京車站的建設也有雷同之處。他在長滿芒草的原野上建造一座火車的停車場(車站),然後用「東京」為車站命名,從此東京的玄關以及日本的中心這些印象,就烙印在人們心中。
辰野在決定建築樣式的時候,應該也有同樣的目標。希望藉由建造建築物來展現出「日本的樣式」。這絕對不是沿襲傳統的和風建築可以達成的,因為沿用過去的樣式,無法搭配近代日本的形象。所以,不得不否決巴爾澤的方案。
辰野也建造過奈良飯店(1909年)這類擷取和風的建築,但是僅限於休閒用設施。凡是公共建築物,都一律堅持紅磚外牆的「辰野式」。
現在的日本,幾乎把紅磚建築和近代建築劃上等號。辰野金吾這一招「日本的樣式」的企圖,確實是成功了。
小專欄:剛強無敵的堅固辰野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為了培育推廣西式建築的人才,成立了工部大學校造家學科(相當於建築系)。辰野金吾就是當時第一屆的學生,而且是當代四大知名建築師之一。
辰野出身於佐賀縣的唐津,與同期的曾禰達藏是同鄉,不過曾禰家是上級武士的後代,辰野家只是下級武士之家。另外,他和「宇部市民會館」、「日生劇場」的設計者村野藤吾(1891~1984年)也是同鄉。像唐津這樣孕育出這麼多知名建築師的鄉鎮,實在是非常少見。
辰野是工部大學校的首席畢業生,之後他前往英國留學,歸國後在帝國大學任教,擔任造家學會(後來的日本建築學會)的會長。他憑著在專業界的穩固地位,領導還處於黎明時期的日本建築界。
他也是創辦民間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先驅。首先和葛西萬司在東京創立辰野葛西事務所,又和片岡安在大阪成立辰野片岡事務所。陸續建造了第一銀行神戶分行(現改為神戶市營地下鐵港區元町站)、舊盛岡銀行總行、奈良飯店、武雄溫泉新館樓門等許多作品。作風踏實剛健,所以大家便給他取了一個「辰野堅固」的外號。
私底下的辰野非常喜歡觀賞相撲,還曾經計畫要讓兒子(之後的法國文學家辰野隆)當相撲選手。有圓形屋頂的國技館(1909年完工)就是出自辰野的設計。要是這棟建築當初有保存下來,應該會和東京車站齊名吧。
東京車站丸之內站舍
導遊一面說明,觀光客一面拿起照相機對著建築物拍照。當觀光客走入圓頂大廳時,上班族腳步匆匆的走出驗票口,人們毫不厭煩的仰望天花板的裝飾。
2012年復原完成的東京車站丸之內站舍(紅磚大樓),天天上演著這樣的光景。搭乘人數也增加了。復原之前,東京站JR東日本地區的車站中排名第5,而大樓復原之後的翌年,則是一舉跳升到僅次於新宿、池袋的第3名。
圓頂:復原的重點
復原的重點,是戰爭時遭到戰災而損毀的圓頂屋頂。其實,在復原工程展開之前,我一直覺得既有的屋頂就堪用了。因為那是我看習慣的東京車...
作者序
後記一
超越時代的思考實驗
磯 達雄〔建築作家〕
我們一起環視一下位於日本各地的有名建築吧。在這個構想之下,建築評論家磯達雄和編輯兼插畫家宮澤洋兩人組成搭檔,在日經BP社發行的建築專門雜誌《日經建築》上發表了「建築巡禮」的連載系列。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寫了《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東、西日本篇)》(日出出版)、《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楓樹林出版),以及《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菊竹清訓的代謝建
築時代》(商周出版)等。
最初的《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挑選出戰後復興期到高度經濟成長期這段期間(1945~1975年)所建造的建築。接著《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則是回顧了接下來的20年之間(1975~1995年)所建造的建築。因為是以時代作為區分,更後來的建築應該也有一天會編寫成書吧。「你們覺得接下來寫什麼好呢?」結論卻是要我們回溯過去的歷史,而成果呢,就是這本《建築遺產的私房導覽》。
剛聽到這個決定,我的心裡感到不安。在現代建築方面,我累積了不少的採訪經驗。但是說到古代建築,那並不是我大學時代的專攻科目,這方面的知識可說少之又少。我真的能下筆寫出有意義的文章嗎?
真的開始採訪之後,我才發現越看越有趣。我們從古代到中世、近世、近代,依序前往參訪這些建築物,在短期間內吸收了大量的知識,看出日本建築隨著時代改變的地方,以及沒有改變的地方,各有各的看頭。我也深刻體認到,原來如此,這才是建築史的醍醐味啊。
然而,本書記載的建築物欣賞法,和一般建築史所研究並且廣泛認知有許多相異之處。我在下筆寫文章的時候會特別小心,要跟一般的俗稱和解釋做出區別,這點要請各位讀者注意。
不過,在古代的神社和現代的建築之間拉起假想的連結線,把茶室名作和代謝運動的建築放在一起比較,這樣不斷的擴張想像力,讓我想到「這樣說不定很好玩呢」,寫起文章也越來越有勁了(當然啦,我沒有忘記時時尊重前人研究的成果)。
回想起來,日本建築界曾經在1950年代發生過傳統與現代的爭議,主題圍繞在現代日本建築究竟應該參考彌生時代還是繩文時代?當時非常著名的建築師如丹下健三和白井晟一就曾為此展開爭辯。這麼熱烈的評論,好比說以過去的建築題材來評論現代的建築,或是反過來,用現代建築的原理去思考過去的建築如何。這種超越時代的思考實驗,對他們來說,是充滿趣味的思考遊戲吧。
而以建築當作趣味來源,我想,本書應該是最合適的讀物了。如果讀者們能夠從本書中找到共通的樂趣,那將給是筆者最開心的回饋了。
好!我們出發吧,來一趟日本遺產之旅。
後記二
網路時代的新樂趣
宮澤 洋〔《日經建築》副總編輯〕
近年來常聽人說,年輕人離旅行越來越遠了。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無論日本國內還是海外,需要資料的時候,只需上網就能找到,所以有些人覺得沒必要親自跑去參觀--這種心情,我也不是無法理解啦。
但是話說回來,知名的歷史遺產,終究是要親眼看過才能瞭解那種震撼。親自到那個地方,才會知道那座建築發生過什麼歷史事件,建築比我們想像中更大還是更小,用手觸碰是什麼感受,聞起來有什麼味道,陰影和濕氣等等,這些數量爆滿到「料想之外的體驗」,都是網路資訊所無法帶給您的。
本書所挑選的東日本30座建築,是無數的歷史遺產中「不親眼看看是難以瞭解的」建築。在這一篇後記之中,筆者自行挑選了最棒的5個日本遺產,絕對會讓人驚訝不已。
這篇後記,看起來好像有點貶低網路世界的意味,其實我的意思不是這樣的。網路也帶給我們兩名作者許多資料和方便,都是「料想之外的體驗」。要是我們沒有處於網路世界,將難以找到這麼多的參考文獻。
從這個方面來說,現在的時代,剛好同時具備了讓我們這些門外漢「從兩方面來理解」的辦法,是個有趣的時代。
如果越多人對本書感興趣,進一步體會到旅行之樂,這將是我的喜悅和期盼。
會津蠑螺堂(福島縣會津若松市)
雙重螺旋的上樓與下樓沒有交會--我在已經有了這樣的準備知識的前提下前去參觀。即使如此,這棟建築還是令我大感吃驚,尤其是地板的彎曲角度超乎我的想像。木材能夠做出這種三次元的曲面,是非常困難的一件工程。如今蠑螺堂仍舊開放觀光客參觀,可以看出這棟屋齡超過200年的房子有多麼堅固。
岡太神社‧大瀧神社(福井縣越前市)
我在某本雜誌的日本建築特集中,看到這屋頂扭來扭去的建築,心想「這是什麼玩意兒啊?」於是遠路迢迢實際到福井去看看,沒想到親眼看到才知道屋頂扭來扭去的程度比我想像中更為誇張。我去參訪時,雨才剛停,透過樹林曬在扭曲屋頂上的神聖陽光,讓這棟建築物看起來活像是生物一般。真該感謝天神賜給我這樣的好天氣啊。
迎賓館赤坂離宮(東京都港區)
這是一方面保持著陽明門(日光東照宮)的設計,但是面積卻比陽明門大上數百倍的建築。究竟要畫多少張建築藍圖才能夠打造出這樣的建築物啊。即使不進入圍欄的腹地內,光是看那扇大門,就能想像這座離宮的精密度。設計出這棟毫無妥協的建築的片山東熊,被明治天皇以「太奢侈了」而否定。希望大家想想看那是什麼感受。
白川鄉的合掌聚落(岐阜縣白川村)
以合掌造法蓋成的建築物固然了不起,但全村村民都一心保存這項傳統,這樣的精神更令人感佩。就像漫畫篇裡面畫的一樣,簡直是「風之谷」啊。村裡沒有和當地景觀產生歧異感的便利商店和小鋼珠店。而且村裡的建築不光是展示屋,直到現在仍舊有人在居住。有些則是改造成民宿,我們兩人當晚就住在合掌民宿裡呢。
斜陽館(青森縣五所川原市)
太宰治的老家?太宰治的書我看了很多,但從來不覺得他住的地方跟我有什麼關係。這次趁機前去參觀,卻讓我產生很大的衝擊。其中最衝擊的是那道走廊,走在帶有濃厚西洋風格的走廊上,在穿越拱門的時刻,突然切換成和風。對少年太宰治的精神層面必定有所影響。所以,只要是太宰治的書迷,務必親眼見識一下這棟樓房。
後記一
超越時代的思考實驗
磯 達雄〔建築作家〕
我們一起環視一下位於日本各地的有名建築吧。在這個構想之下,建築評論家磯達雄和編輯兼插畫家宮澤洋兩人組成搭檔,在日經BP社發行的建築專門雜誌《日經建築》上發表了「建築巡禮」的連載系列。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寫了《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東、西日本篇)》(日出出版)、《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巡禮》(楓樹林出版),以及《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菊竹清訓的代謝建
築時代》(商周出版)等。
最初的《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挑選出戰後復興期到高度經濟成長期這段期...
目錄
希望親眼目睹的東日本遺產
前言
《建築遺產的私房導覽》的閱讀指引
Part.1 北海道
01五稜郭
02手宮機關車庫
03日本銀行小樽分行
04舊函館區公會堂
05網走監獄 五翼放射狀平屋舍房
Part.2 東北
06三內丸山遺跡
07大湯環狀列石
08中尊寺金色堂
09會津蠑螺堂(日圓通三匝堂) 福島縣會津若松市╱江戶時代後期
雙重螺旋的平行世界
10舊濟生館本館(現在的山形市鄉土館) 山形市╱明治11年
革命時代的純粹幾何學
11斜陽館(舊津島家住宅) 青森縣五所川原市╱明治40年
鏗鏗鏘鏘的響聲
Part.3 關東
12日圓覺寺舍利殿 神奈川鎌倉市╱市町時代中期
HIS IS 「禪宗樣」
13笠森寺觀音堂 千葉縣長南町╱安土桃山時代
和現代共通的「空中」演出
14日光東照宮 ?木縣日光市╱江戶時代前期
坐立不安的布魯諾‧陶特
15三溪園聽秋閣 橫?市╱江戶時代前期
行雲流水般的左右非對稱
16成田山新勝寺三重塔 千葉縣成田市╱江戶時代中期
自然洋溢的高雅氣質
17富岡製絲廠 群馬縣富岡市╱明治5年
牆壁與梁柱的的合體
18舊岩崎久彌邸 東京都台東區╱明治5年
從紅茶之國來的御宅
19日本銀行總行本館 東京都中央區╱明治29年
鏡之國的建築師
20迎賓館赤坂離宮 東京都港區╱明治42年
左右對稱的近代化建築
21東京車站丸之內大樓 東京都千代田區╱大正3年
國技的建築樣式
Part.4 中部
2伊勢神宮 三重縣伊勢市╱在紀元690年第1次遷宮
永遠活在今日的神宮
23安樂寺八角三重塔 長野縣上田市╱鎌倉時代後期
放射狀的八角形
24松本城 長野縣松本市╱安土桃山時代
「看」與「被看」的統合
25犬山城 愛知縣犬山市╱安土桃山時代
大膽增築終於升格為「天守」
26如庵 愛知縣犬山市╱江戶時代前期
超越時空的膠囊
27白川鄉的合掌聚落 岐阜縣白川村╱江戶時代中期~
摩斯拉的家鄉
28岡太神社‧大瀧神社 福井縣越前市╱江戶時代末期
永平寺棟梁的吉格爾風格造型
29舊開智學校 長野縣松本市╱明治9年
全力吸收西洋風
30六華苑 三重縣桑名市╱大正2年
刺激巨匠創意的年輕出資者
Column
‧辰野金吾 剛強無敵的「辰野堅固」
‧布魯諾‧陶特 年輕時崇尚奇幻七彩
‧片山東熊 傷心的「花形滿」
讓欣賞日本遺產的樂趣增加10倍!關鍵字圖解
後記1 (磯達雄)
後記2 (宮澤洋)
希望親眼目睹的東日本遺產
前言
《建築遺產的私房導覽》的閱讀指引
Part.1 北海道
01五稜郭
02手宮機關車庫
03日本銀行小樽分行
04舊函館區公會堂
05網走監獄 五翼放射狀平屋舍房
Part.2 東北
06三內丸山遺跡
07大湯環狀列石
08中尊寺金色堂
09會津蠑螺堂(日圓通三匝堂) 福島縣會津若松市╱江戶時代後期
雙重螺旋的平行世界
10舊濟生館本館(現在的山形市鄉土館) 山形市╱明治11年
革命時代的純粹幾何學
11斜陽館(舊津島家住宅) 青森縣五所川原市╱明治40年
鏗鏗鏘鏘的響聲
Part.3 關東...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