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匡靈秀三浦紫苑侯文詠王浩一猶太商法季暢銷5折起碳水循環讀冊選讀東京日日無路之路陳澄波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河合隼雄莊子在車上黎智英達賴喇嘛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特偵組驚爆扁案120天:資深司法記者追蹤扁案偵查全紀錄(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蕭白雪

評價
1收藏
62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16 NT$ 45 NT$ 280

教科書校系檢索:台北市>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教科書學科檢索:法律學門>一般法律學類
賣家:jsn chen
書況(讀冊判定):普通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88 246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120天,
特偵組如何突破政治、商業的祕密共謀
揭開台灣第一樁涉及權力最高層的醜聞……

從中可以看到
身處政治與商業最核心的人士
如何利用權力與利益進行交換

金錢、權力、特偵組——真相不是憑空掉下來的禮物
二○○八年八月十四日,陳水扁承認家人海外有帳戶,從那一刻起,對特偵組是歷史上關鍵的第一天,對跑特偵組的記者而言,則是惡夢的開始……特偵組從剛開始的毫無線索、到後來如有神助,不管是偵查過程還是起訴結果,不只出乎許多辦案人員原本的預期,更跌破不少人眼鏡。

特偵組辦案要跟扁家人鬥智,心理戰、媒體戰都要互較高下,即使是司法案件,但對象畢竟是曾擔任元首的政治人物,特偵組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賦予政治解讀,不論藍、綠對特偵組都有意見。

但批評者卻少有人真正瞭解,調查的過程辦案人員是如何突破、取得證據,在扁家人信誓旦旦海角七億是選舉結餘款時,檢察官是如何抽絲剝繭,挖掘出南港展覽館案、龍潭購地案與第一家庭的關係……

記錄下特偵組偵辦扁案的過程,無意美化或為檢察官辯護,只想用白紙黑字留下採訪這件世紀大案的點點滴滴,讓讀者在政治口水外,有機會了解扁家海外帳戶海角七億背後的故事,真相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送給特偵組的禮物……


「國務機要費案的爆發,對辦案人員與採訪的記者,都是一項歷史性的新挑戰,檢察官沒辦過總統級的貪污案,台灣跑司法的記者也沒跑過元首、第一夫人被調查的新聞……」

到了二○○八年八月十四日,前總統陳水扁公開承認扁家在海外有帳戶,「對特偵組是歷史上關鍵的第一天,對跑特偵組的記者而言,則是惡夢的開始」,因為扁案拼圖終於有了重要的突破。
從八月十四日到同年十二月十二日正式起訴,特偵組在短短一百二十天內突破層層困難,抽絲剝繭,揭開高層權力與金錢的迷霧,偵查中的七大案有四案先行起訴,台北地院並於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做出宣判,前總統陳水扁與夫人吳淑珍均被判無期徒刑。

但,一審宣判不是結束,只是為扁案暫時畫下的句點。而扁案的起點,更不是從二○○八年八月十四日特偵組追查扁家海外資金開始;必須回溯到更早之前,當「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成為台灣人民對未來提升的期待時,沉淪,卻已在同步發生中……;甚至時間還要更往前朝推移……,歸根究底,這其實是台灣政商關係的「醬缸」。
特偵組對卸任總統的偵查、起訴,不僅成為台灣政治、司法史上的創舉;而一百二十天偵查過程所揭露的內容,更要給台灣政治留下一個警示,提醒金錢與權力必須嚴守各自的份際,因此扁案的偵查終結與宣判,決不代表是最終的結束。

曾經幫前法務部長陳定南作傳的資深司法記者蕭白雪,這次再提筆,為台灣這起世紀大案的偵辦過程留下第一手紀錄,本書同時也將成為台灣政治與司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註腳。

作者簡介:

蕭白雪
文化大學新聞系
英國諾丁罕大學當代文化研究所碩士
曾任《台灣日報》、《明日報》、《中時晚報》司法記者
現為《聯合報》撰述委員
曾出版《為官的品格--陳定南留給我們未盡的志業》一書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