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原始生物開始一路演化,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部壯闊的史詩,
但時至今日,科技的進展已讓人類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道德困境,
讓人類對自身存在的意義陷入迷惑,人類的未來將往哪裡去?
我們的生命是否有其發展的目的?兩度獲得普立茲獎的當代科學大儒、眾所公認的全球生物學家及自然歷史學家翹楚,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從人類在非洲大草原上的起源開始,談及他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思索。
※ 入圍2014美國國家圖書獎
※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撰文推薦
※ 全球最值得訂閱的文化社群網站「食腦」(brainpicking.com)年度好書
※《紐約時報》、《出版人週刊》、《自然》、《華盛頓郵報》等重要媒體齊聲推薦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專文推薦
生物人類學者 王道還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李家維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邵廣昭 熱忱推薦
人類是一種很特殊的物種,也可以說是被揀選的物種,是包含遠古生物史在內的歷史機遇,讓我們成為了現在的樣子:
˙我們是地球上數十萬種動物當中,少數二十種具互助這種高等社會行為的動物之一。
˙自私的基因讓個體存活,無私的基因讓群體存活,人類是地球唯一同時具有兩種特質的動物,因此我們會時刻活在矛盾與衝突之中。
˙善與惡、自私與無私,這些都是人的生物特徵,它們的衝突與撞擊,創造出人類璀燦的文明,讓人類在整個宇宙中顯得如此特別。
人類的存在究竟有何意義?是為了完成什麼樣的使命?
在科技日漸發展的現在,人類有愈來愈多選擇可能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思考未來,並選擇成為一種怎樣的物種?
˙關於基因改造:我們是否要藉由自我意志進行更高等的演化,或是選擇保留人的生物特徵?
˙關於機器人:當愈來愈多的工作和決策由機器人負責執行時,人類要做些什麼呢?繼續改造自我以與機器人競爭?
˙關於環保:地球上所有的物種當中,唯有人類可以理解生物界的現象,看見大自然的美,並肯定個體的價值,那麼,我們現在是否也可以以相同的精神,關懷那賦予我們生命的大自然?
隨著人類在科學上的發現愈來愈多,科技文明日益進展,
我們又再次步入一個「新啟蒙時代」,是時候重新將科學與人文結合,
思考當前社會遇到的環保、倫理、宗教、種族等議題,
作者愛德華•威爾森身為當代科學大儒,頂尖的生物演化學家,
在書中討論了當前生物學界自《自私的基因》之後最受矚目的議題,
並由此以科學的角度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
猶如曖曖微光,為我們指點一個可能的未來。
作者簡介: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1929~ )
是眾所公認的全球生物理論學家及自然歷史學家翹楚。「演化生物學」這個名詞是由他命名的,生物地理學從他開始發揚光大,而「社會生物學」這個學門則由他開始創立,並成為當前生物學中最引人討論的議題之一。他並竭力推動近年成為地球高峰會主旨的「生物多樣性」理念,為地球永續奠定價值基礎。天下文化曾出版一本《大自然的獵人》,是他自傳式的作品。本書《人類存在的意義》,則是他近年來將相關思索滙集得最完整的一本書。
愛德華.威爾森一九六九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還曾榮獲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士皇家科學院為諾貝爾獎未涵蓋的領域所頒發的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一九九六年,被《時代》雜誌評定為影響美國當代最巨的二十五位人士之一。
他的著作超過二十部,包括《造物-拯救地球生靈的呼籲》(The Creation)、《社會性如何征服地球》(暫譯,The Social Conquest of Earth)和《給青年科學家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Scientist)等,其中以《論人性》(On Human Nature)、《螞蟻》(The Ant)二書二度獲得普立茲獎。
譯者簡介:
蕭寶森
台大外文系、輔大翻譯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報社編譯、大學講師。現專事翻譯工作,譯作包括《蘇菲的世界》、《天鵝賊》、《你就是自己的療癒師》、《當癌症發生了》、《森林祕境》和《種子的勝利》等十餘部。
譯文賜教:pshaudrey@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內外各界推薦】
‧我很高興也很榮幸有此機會為愛德華•威爾森的這本書,具名推薦。《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他以從事螞蟻的研究及社會生物學的權威觀點來看,人類何以會造成「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以及相關的思索,值得一讀。──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威爾森的文字清晰、見解深刻,獨樹一幟。他分析了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我們與實體宇宙的關係,不僅具高度可讀性,也極有啟發性。他毫不費力的將哲學融入科學,鋪陳他對人類命運的理論,成就了一部大師級的作品。身為全球最傑出的演化生物學家,威爾森在書中跨越了科際的界限,針對人類的面貌和我們眼前所面臨的抉擇做了寶貴的分析。──美國前副總統高爾
˙這本書雖然文字簡潔,卻非常有震撼力,尤其書中所提出的一個新穎論點更具說服力:人類若為了成為超人而改造自身的心智,將會是一個無比嚴重的錯誤。威爾森明白:人腦雖有其侷限,但卻足以構築我們所需的未來。這樣的「存在保守主義」使我們更有理由歡慶──人類本身就是一個奇蹟。──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在機械化時代保持人性》(Enough)一書的作者
˙這是本告別之作……威爾森先生真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作者。兩度獲得普立茲非文學獎的他,在眾多生物學作家之中鶴立雞群,就像約翰‧勒卡雷超越其餘諜報小說作者般。他睿智、詼諧、生動又隱晦。──德瑞克.葛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兩度普立茲獎得主威爾森以他一貫的優雅風格,精準且赤裸地探究人類存在的本質。——《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E.O.威爾森是達爾文最傑出的繼承人,身為科學家,他驚人的深度、廣度、經驗和才華帶給我們的,無異於對人類的全新認識……你將透過人類最偉大、最無畏的探險家之眼,看見人類存在的美好、神祕和無窮可能。──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
˙這本書引導我們檢視人類物種的過去歷程和未來潛力,幾乎沒有寫得比它更好的書了……書中集結的專文文句優美、且足以引起論戰。──提姆.連登(Tim Lenton),《自然》雜誌(Nature)
˙沒有別的生物學家比威爾森更堅持不懈、雄辯滔滔地導正我們對人類起源的錯誤認知……我們應該感謝威爾森,他在自己輝煌生涯的晚期,仍訴諸理性和想像力,試圖開啟我們對自然的認識,啟發我們改變自己的自毀之路。──史考特.羅素.桑德斯(Scott Russell Sander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威爾森問:人類在宇宙中具有特別的地位嗎?我們往哪裡去,為什麼?他藉由告訴我們科學界最新的創世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提供一個深具啟發性和可信度的未來願景,這是項艱鉅的任務……威爾森是個徹底的樂觀主義者,也是堅定的現實主義者。我們對於一個先知的期待莫過於此了。──約翰.霍根(John Horgan),《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推薦序
《人類存在的意義》推薦序/苑舉正(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我大膽地說,所有與人相關的論述,沒有比本書書名更吸引人的;做為哲學家的我,當然也不例外。
本書作者,愛德華‧威爾森,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演化生物學家。他在哈佛大學執教多年,以研究螞蟻著稱,是該領域的權威。不止是生物學家,他還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將科學的領域延伸至新的學門,例如「生物地理學」與「社會生物學」。透過威爾森的著作,這些與生物學相關的新學門發光發熱的事實,促成本書提出一個這麼大膽與吸引人的題目。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層次分明,自成系統。首先,作者以破題的方式,問我們存在的意義,以及為什麼人類會如此成功地存在於地球。接著本書談到了自然與人文學科的知識統合,並說明人類自詡的成就,在演化的歷程中其實是很渺小的。相較於人類所無知的世界,本書第三部分談到極小的費洛蒙分子與極大的外太空生命。本書第四章談到了心靈的幻象,直指人類甚至對於自我都不斷地欺騙。本書最後論及人類的未來,提到演化的適應之道,也指出我們應有的責任。
作者的背景,讓他從專業的角度,碰觸到所有人都會問的終極問題:存在的意義?不同於科學家以往採取的專業立場,威爾森問了一個非常哲學式的後設問題:當我們提到「意義」的時候,有沒有事先已經預設答案?這是哲學式的發問,因為它質疑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假設:意義就是使得存在擁有價值的理由。威爾森卻認為,我們的存在是無以計數的演化因素所促成的結果,而我們並不真正知道這些因素發生的理由與影響,因此在無知中討論「意義」是沒有意義的。
全書包含了三個重點:第一,我們存在的狀態完全來自於演化的結果,其中包含了新、舊、內、外。第二,在極度複雜的演化狀態中,我們經常很容易地誤認,超自然的要素是必要的,因為它們足以解釋我們現今存在的狀態。第三,綜合前面兩點來看,我們應該以維持開放與多元的態度,面對未來降臨在我們身上的風險與挑戰。
首先,在地球直到目前為止幾十億年的生命當中,物種的出現,包含植物、動物、微生物、病毒等等都是演化而來的。在這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的出現只是其中的一個插曲;而人類主宰這個世界的歷程,只是這個插曲的剎那。從演化的角度來講,人類或許相較於其他物種而言,的確佔據一個很特殊的地位。可是,這個地位並不能夠使我們存在於演化的過程之外。換而言之,無論史前史、現代人、人的內心世界以及人的外面貌都是演化的一部份。
說來令人難過,我們只是眾多猿猴種類的一個旁支,卻因為腦容量的擴充,而自詡為萬物之靈。每當我讀到這種觀點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到動物園看一看,猿猴到底與我有什麼不同。我坦承,就直立行走與用手抓物方面,可能黑猩猩與人的差別只是演化程度上的不同,但我不認輸。我的內心的世界呢?我的道德感呢?我每天對於好壞所作的判斷呢?這些都是演化出來的嗎?
本書的重點,恰巧是針對這個矛盾提出了「多層次擇汰」做為解釋。通常在演化生物學中,最大的困擾是自私與利他的衝突。所有個體都知道,自私可以鞏固生存機會的同時,但利他的道德感,卻能夠確保群體延續後代。道理不複雜,就是電視上播出的內容。可愛的鹿群在吃草的時候,總是有放哨的幾隻鹿犧牲吃草的機會,為其他夥伴注意有沒有獵食者的威脅。這些為了群體而從事利他行為的鹿,是怎麼樣做出這些合於道德的行為呢?
威爾森在本書中提出他的創見,個體與群體的雙層次擇汰理論。從個體的角度而言,自私確實有助於生存,但是從群體的角度而言,自私卻有害於群體的生存。兩者放在一起,重點不在於自私或利他的選擇,而在於每個人都無法逃離這種介於個體與群體之間的矛盾。對於威爾森而言,這個矛盾正好就是我們在道德的選擇上出現進退兩難的可能性。讀到這裡,我突然發覺,原來我經常面對的道德兩難,竟然是演化過程在我內心中所引發的效果。
我在震驚之餘中還發現,本書的第二個重點:我們對於演化歷程缺乏認知的結果,長期會假設一些心靈幻象,包含本能、宗教與意識。本書基於科學的立場,對於傳統哲學的論述提出挑戰。首先,人做為演化中的一部分,既不知道存在的目的為何,也不知道他擁有什麼能力存在於今天這樣的狀態。人不但渺小與無知,還經常不斷地假設,他具有理性的能力以及善用這種能力達到理想的狀態。這些都是傳統哲學倒因為果的講法,其目的在於說明,人是一個特殊物種:沒有這回事。
宗教是沒有根據的,但卻是有用的社會動員力。從演化的角度來講,宗教就是人類長期對於族群認同下的精神宣傳。在歸屬感的驅動之下,許多人借用超自然的理由,說明某一個特定族群受到神明的引導,卻拒絕演化理論在我們生活中所做的各項解釋。這些執迷不悟的人往往以意識,說明為什麼我們會有歸屬感、意志力、價值判斷與宗教需求。
對於意識的存在,本書並不否認,但拒絕將它當作一個神祕的對象。一本科學的基本立場,本書作者認為,雖然意識極為複雜,但許多神經科學家已經從事大量資料的分析與計算,想要從過往的記憶,眼前的經驗與未來的期待,三者共同解釋意識的背景。作者非常樂觀,認為這個解釋雖然困難,但是其成果指日可待。解釋意識的重點並不是如何應用它,而在強調意識並不神秘。
本書的第三個重點,即人類將如何面對未來。在說明人類的渺小、無知與自大之後,本書不斷地強調,人類在全球,甚至在全宇宙的物種裡頭,只是無關緊要的一部分。但是,因為許多人並不知道演化在存在狀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至於人類意識不斷地以錯誤幻象掩蓋他的無知。無知的人類自認知道如何存在於世界之中,卻在爭奪資源與利益的過程中,不斷地破壞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
我們因為渺小,所以對於地球的物種所知甚少;因為無知,所以認為今天的用處就是永遠的好處;因為自大,所以把地球,甚至宇宙當成以人為中心的生活範圍,卻不知道,讓演化成為可能的關鍵要素往往是那些看不到的地方。作者說得很好,如果基於絕對乾淨的理由,清除掉我們身上那些看不到的寄生蟲的話,我們早就滅種了。說來弔詭,我們的渺小與無知,居然是我們還能夠生存的主要理由。
伴隨著自然知識的快速成長,作者誠摯地告訴我們,自然學科的知識成長極為快速,幾乎每十年都會有突破性的發展,可以預期終有將到達頂點的那一天。於此同時,人文學科的發展,卻正是方興未艾,急起直追的好時機。像「人類存在的意義」這種問題,必須要改弦更張,打破自然和人文學科壁壘分明的狀態,讓兩者結合為人類的知識。唯獨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從自然學科的知識成長裡,擷取資源,回饋在人文學科裡,驅逐幻象,充實存在,體會事實;人的未來,完全來自於積極面對演化所導致的各項結果。
這是一本讓人引發深思的好書,卻也是讓我這個依戀傳統的人感到茫然的著作。我承認作者在書中的權威性,但我讓本書衍伸出的許多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回答。做為一個哲學家,我全心全力鼓勵所有人學習發問,而這本書正是一本讓現代人捫心自問的泉源。基於以上所述理由,我向國內讀者們,鄭重推薦此書。
名人推薦:【國內外各界推薦】
‧我很高興也很榮幸有此機會為愛德華•威爾森的這本書,具名推薦。《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他以從事螞蟻的研究及社會生物學的權威觀點來看,人類何以會造成「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以及相關的思索,值得一讀。──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威爾森的文字清晰、見解深刻,獨樹一幟。他分析了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我們與實體宇宙的關係,不僅具高度可讀性,也極有啟發性。他毫不費力的將哲學融入科學,鋪陳他對人類命運的理論,成就了一部大師級的作品。身為全球最傑出的演化生物學家,威爾森...
章節試閱
1.「意義」的意義(節錄)
人類在宇宙中有沒有特殊的地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有何意義?我相信我們如今對宇宙和人類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可以提出這些問題,並且得到可以驗證的答案。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來透視那面黝暗的鏡子,實現先知保羅的預言:「如今我所知道的有限,但那時候就要完全知道了,就像我已經被完全知道那樣。」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類存在的意義,絲毫並未如同保羅所預期一般顯現出來。讓我們來談談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為了尋求答案,讓我們共同踏上一段旅程。在這段旅程中,請容我擔任你們的嚮導。這一路上,我們將先探索人類的起源及我們在生物界的位置(這些問題我曾經在另外一本書《社會如何征服地球》〔The Social Conquest of Earth,暫譯〕中探討過)。然後,我們將輪流從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角度來探討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我們將往何處去?」以及另一個最難的問題:「何以如此?」
我認為,我們如今應該可以試著整合「自然」與「人文」這兩大知識領域了。如果能夠得到一些幫助,人文學者是否願意涉足科學的領域?與其以一人的心力編造科幻小說中虛構的異想國度,他們是否願意探索集結眾多科學人的心智所呈現的新世界──一個遠比前者更多采多姿的真實世界?詩人與視覺藝術家們是否願意跨越他們平素的夢想範疇,在真實的世界中探尋那些從來不曾被探索過的面向、深度和意義?他們會不會有興趣了解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Human, All too human)所指的「位於知識與想像領域外圍的繽紛彩虹」究竟是何等模樣?若要尋求意義,這彩虹地帶乃是我們應該前往的所在。
「意義」這個字眼一般指的是「意向」,而「意向」代表有某種「規劃」。既有「規劃」,背後當然有著一位「規劃者」。這意味著任何一個個體、過程或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這位規劃者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刻意製造的結果。這是目前各宗教組織的世界觀──尤其是他們的創世論──的核心。根據這樣的觀點,人類之所以存在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每個人之所以來到世上也有其目的。無論人類全體或個人的存在都有其意義。
但「意義」這個字眼還有另一個更廣泛的意涵。它代表了一個很不一樣的世界觀:意義源自歷史上的偶然事件,而非規劃者的意向,也就是說:沒有事先規劃這一回事。一切都是各種自然因果關係層層交疊作用的結果。歷史只是根據宇宙的通則來發展。每一個事件都是隨機發生的,但卻會改變後來的事件發生的機率。舉例來說,在生物演化的過程中,物種為求生存而發展出的某種適應環境的策略,會使得其他若干適應策略更有可能出現。這種闡釋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存在「意義」的概念,乃是科學人所抱持的世界觀。
在無數種可能性當中,宇宙和人類為何會演變成現今的局面,這當中存在著第二種意義(也是包含更廣的一種意義)。但是在過去的年代中,當愈來愈多複雜的生物個體和過程相繼出現時,生物的行為愈來愈表現出目的性,因此也具有第一種意義:最早的多細胞生物只有感覺系統和神經系統,後來逐漸發展成具有組織能力的大腦,最後便出現了可以實現意向的行為。無論蜘蛛有沒有意識到牠織網的行為會有什麼結果,牠之所以編織蜘蛛網乃是為了要捕捉蒼蠅。這便是蜘蛛網存在的意義。人腦也是根據同樣的道理演化出來的。一個人所做的每一項決定都具有目的上的意義。但做決定的能力以及這樣的能力是如何形成、為何形成,以及它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則是屬於較廣泛的、科學上的意義。
當人類有了做決定的能力後,也必然有能力可以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性,並且進行規劃,並在這些可能性中做選擇。這是人類獨具的能力。至於我們能把這種能力運用到什麼程度,則要看我們對自己是否有正確的認識。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如何變成現在的模樣的?何以如此?其次便是:我們對未來的各種展望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2.解開人類之謎
要理解現今人類的境況,我們必須明白人類這個物種在生物界中演化的過程,以及導致它演變成史前人類的種種情況。這是一項很重要、也很艱難的工作,不能完全交由人文學科來承擔。人文學科的許多分支(從哲學、法律到歷史和創造性藝術等等)已經以各種方式反覆描述了人性的種種特質。儘管其中不乏才華洋溢、精細優美的作品,但它們並未解釋為何在諸多我們所能想像到的特性當中,獨獨人類具有這些(而非其他)特質。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人文學科迄今尚未──也將永遠無法──完全掌握人類存在的意義。
那麼,就我們所知,人類究竟是什麼樣的生物?要解開這個巨大的謎題,關鍵在於人類誕生的環境與過程。人類之所以會臻於現今的狀況,乃是歷史的產物。此處所謂的歷史不僅是指六千年的文明,也包括在此之前的數十萬年。我們必須以整體的眼光來探討人類這段期間在生物學和文化上的演進,才能徹底解答這個謎題。也唯有以這樣的縱深來檢視人類的歷史,我們才能了解人類如何興起並存活至今,且其原因何在。
大多數人喜歡把歷史解釋為某種超自然力量所規劃的產物,並認為我們應該禮讚這樣的力量。但隨著我們對真實世界的知識不斷擴充,這樣令人安慰的解釋已經愈來愈無法成立了。如果以科學家的人數和科學期刊的數目來衡量,在過去這一百多年間,科學的知識每十到二十年就增加一倍。在過去,人類存在的意義是由宗教界(透過有關創世的故事)及人文學界所共同賦予的,但時至今日,科學界與人文學界應該考慮彼此增益,共同為人類存在之謎尋求一個更站得住腳的答案。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人類發展出高等社會行為的模式與其他動物類似。在針對成千上萬種動物(從昆蟲到哺乳動物都有)進行比較與研究之後,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再複雜的社會體系都是從「真社會性」(eusociality)發展而來。所謂「真社會性」,簡單的說,就是指一個社會該有的狀態。就定義上來說,一個具有「真社會性」的群體,其成員會與不同的世代共同照顧幼體,同時成員之間會分工,由某些成員放棄自身的繁殖機會(至少是一部分的繁殖機會)以期增進其他成員繁殖成功的機率(一生的生育數量)。
從幾個方面來看,「真社會性」的出現可說是一個奇特的現象。首先,這種情況極其罕見。就我們目前所知,過去這四億年間,在陸地上數十萬種動物當中只有十九種(分別出現在昆蟲、海中的甲殼綱動物,和生活在地下的齧齒類動物)演化出「真社會性」。即便加上人類,也只有二十種。當然,由於抽樣誤差,實際的數字可能遠高於此,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斷言,發展出「真社會性」的動物相對來說數量還是很少的。
除此之外,已知具有「真社會性」的物種都是在非常晚期才出現的。在距今三億五千萬到兩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昆蟲種類暴增,已趨近現今的數量。但在那段時期,並沒有任何「真社會性動物」出現。至於「中生代」,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那段期間曾有「真社會性」的物種存活在地球上。一直要到距今兩億年到一億五千萬年前,才有最早的白蟻和螞蟻出現。人屬(Homo)也是在「舊世界」(Old World)的靈長目中演化了數千萬年之後,才在晚近出現。
儘管出現得晚,但動物在發展出具「真社會性」的高等社會行為後,卻開始在生物界中大放異彩。在已知的十九種「真社會性」動物中,只有兩種屬於昆蟲類(螞蟻和白蟻),但牠們卻稱霸整個地球的陸上無脊椎動物。在目前已知一百萬種現有昆蟲中,螞蟻和白蟻的種類雖然不到兩萬種,卻占了全世界昆蟲體重的一半以上。
回顧「真社會性」動物的發展史,我們不免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真社會性」有這麼大的好處,為什麼這種高等社會行為如此罕見,又發展得如此之晚?答案似乎是:動物在演化過程中必須做出一連串特殊的改變,才能跨出邁入「真社會性」的最後一步。在研究人員迄今所分析過的所有具「真社會性」的物種中,邁向「真社會性」的最後一步,便是建造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窩巢,然後其成員再以此為據點出外覓食,並在窩巢內養育其幼體,直到牠們成熟為止。最初建造這種窩巢的可能是一隻雌性動物,也可能是一對已經交配的伴侶,或一小群組織鬆散的動物。窩巢造好之後,只要親代和後代一起留在其中,合作養育更多世代的幼體,一個具「真社會性」的群體就形成了。之後,這類原始群體的成員很容易就會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喜愛冒險的食物採集者,一類是為了養兒育女、不願冒險的親代及照護者。
然則,靈長類動物是如何發展出這罕見的「真社會性」?古生物學家發現其實原因很簡單。在非洲,大約兩百萬年前,以素食為主的南猿人中,有一種改變了飲食習慣,開始吃肉,而且對肉的依賴比過去高多了。由於肉類雖然能夠供應很多能量,但來源卻很分散,因此牠們如果要像今天的黑猩猩或巴諾布猿(Bonobo,或稱倭黑猩猩)那般一整群攜老帶幼、組織鬆散地到處覓食,是很沒有效率的一件事。倒不如找一個營地(也就是窩巢)定居下來,再派一些成員出去打獵,並把牠們捕獵或撿拾到的肉類帶回去和大家分享。而這些負責狩獵的成員所得到的回報,則是有人幫牠們守護營地並照顧牠們的下一代。
社會心理學家在研究了現代人類(包括那些目前仍以狩獵、採集維生的部落,他們的生活形態讓我們可以一窺人類的起源)之後,做了以下的推論:古代的靈長類動物在開始打獵並有了固定的營地之後,心智能力也開始成長。牠們開始重視人際關係,團體成員彼此既競爭又合作。由於情勢不斷變化,需要費力因應,因此其難度遠比大多數動物社會那種到處漫遊、組織鬆散的生活方式更高。牠們需要有足夠好的記性,才能評估其他成員的意圖,預測牠們時時刻刻可能會有的反應。最重要的是,牠們必須有能力想像、並在心中演練未來與他人互動時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情景。
在有了固定的營地之後,這些人類祖先的社會智能就像無止境的棋賽一般不斷進化,到了今天已經達到了演化的終點。如今我們已經可以毫不費力地啟動我們那巨大的記憶庫,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這讓我們得以評估與他人結盟、競爭、建立親密關係、發生性行為或支配、欺騙、效忠、背叛他人的可能性與後果。同時,我們心中的舞台會本能地不斷上演他人的故事,並且喜歡將這些故事述說出來。其中最好的部分,就成了創造性藝術和政治理論等等如今被我們總稱為「人文學科」的高等活動。
我們智人最明確的演化起點是二百萬年前的巧人,或與巧人極為親近的物種。在巧人家族出現之前,古人類只是動物而已。大體而言,他們以植物維生,具有類似人的身體,但是腦容量與黑猩猩無異,不超過六◯◯C.C.。而從巧人開始,腦容量突然增加了,巧人是六八◯C.C.,直立人九◯◯C.C.,智人一四◯◯C.C.。人類腦量的增加,是生命史上複雜組織快速演化的少數例子之一。
然而,光是一群靈長類動物罕見地聚在一起、相互合作,並不足以解釋為何牠們會發展出如此大的腦容量,並逐漸演化為現代人,具有如此高強的能力。因此,演化生物學家也試圖找出,人類之所以會演化出如此高等社會行為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和環境因素,使得這些具有高度社會智能的動物有了更長的壽命和更高的繁殖率?關於這點,目前有兩個不同的理論。第一個理論認為這和「親屬選擇」(kin selection)有關:由於個體會幫助其旁系親屬(除了自己後代之外的親戚),使得同一團體的成員之間比較容易發展出利他行為。當個體對團體中所有成員表現出的利他行為,平均來說可以增加──而非減少──它所傳給下一代的基因數量時,這個團體就有可能會發展出複雜的社會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個體的生存與繁衍所受到的整體影響就被稱為「總括生殖成就」(inclusive fitness亦譯做整體適存度、整體適應度)。主張一個團體是因此而逐漸演化的學說,被稱為「總括生殖成就理論」。
第二種、也是晚近提出的一種理論(在此聲明:我是這種理論的創始人之一)則主張:促使人類演化出高等社會行為的主因是個體的「多層次擇汰」(multilevel selection)。此一理論認為「自然擇汰」分成兩個層次運作。一個是個體的擇汰,也就是個體在和同一群體的其他成員競爭、合作時發生擇汰的現象;另一個則是群體的擇汰,也就是一個群體和其他群體在競爭、合作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擇汰現象。當不同的群體之間發生暴力衝突,或者為了尋找並得到新的資源而相互競爭時,就有可能發生「群體擇汰」。目前已經有愈來愈多的演化生物學家支持「多層次擇汰」理論。這是因為近年有數學分析資料證明:「親屬選擇」只有在特殊狀況下才能運作,而且這些狀況極為少見。此外,在實際的案例中,「多層次擇汰」理論可以適用於所有已知具「真社會性」的動物身上,但「親屬選擇」儘管在理論上說得通,但在現實世界中卻比較──甚至根本──不適用。(我將在後面的第六章中,更進一步討論這個重要的題目。)
當我們仔細檢視人類的社會行為時,便可以明顯看出「個體擇汰」和「群體擇汰」的影響。舉個例子,人們總是對周遭人物的一言一行具有濃厚的興趣。從原始部落的營地到皇室的宮廷,人與人之間的談話內容往往都是在論人是非、說長道短。我們的心靈就像一張千變萬化的地圖,不斷標記著群體裡的其他成員和群體外的若干人士的狀態,逐一評估他們讓我們信任、喜愛、憎恨、懷疑、景仰、羨慕的程度,以及他們和我們交往的可能性。我們渴望加入團體,必要時我們甚至會自行組成團體。這些團體有各式各樣的據點,或重疊,或不同,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幾乎所有的團體都會與其他類似的團體產生某種形式的競爭。
無論我們以多麼溫和的方式表達,無論我們的語調多麼寬厚,我們往往會認為自己所屬的團體比其他團體優越,並且將自己定位為團體的成員。根據考古學的資料,自從史前時期以來,社會與社會之間一直都有互相競爭的現象,其中包括軍事上的衝突。
在了解「智人」之所以產生的主要原因之後,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交會才有可能產生比較豐碩的結果。一旦有夠多的人士徹底認清整合這兩大學科所可能產生的效益,這將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在自然科學方面,人們將會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遺傳學、大腦科學、演化生物學和古生物學。在課堂上,學生們除了學習傳統的歷史學科之外,也將學習史前史,因為這兩者共同組成了這個世界最壯麗的史詩。
除此之外,我們在自負之餘,也要更嚴肅認真地檢視人類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學習謙卑。人類儘管在生物圈中高高在上,具有出眾的智力,也是唯一能夠感受到敬畏、具有驚人想像力的生物,但我們仍然是地球上眾多動植物當中的一分子,在情感和生理上都與它們密不可分,並且和它們有深刻的歷史連結。如果我們把這個星球當成前往某個更好的世界的中途站,那將會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同樣的,如果我們把地球變成一艘由人類設計的太空船,地球也將無法永續存在。
人類的存在或許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加簡單。沒有既定的宿命,沒有深邃難解的生命奧祕,也沒有競相要我們宣誓效忠的魔鬼和神祇。我們只不過是靠著自己的努力適應環境,因而得以在這個生物世界中存活的一個獨特物種,獨立而脆弱。若欲永續存活,我們就必須敢於突破現今仍存在於社會(包括那些已經極為民主的社會)的制約,秉持獨立思考的精神與理性,好好地認識我們自己。
1.「意義」的意義(節錄)
人類在宇宙中有沒有特殊的地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有何意義?我相信我們如今對宇宙和人類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可以提出這些問題,並且得到可以驗證的答案。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來透視那面黝暗的鏡子,實現先知保羅的預言:「如今我所知道的有限,但那時候就要完全知道了,就像我已經被完全知道那樣。」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類存在的意義,絲毫並未如同保羅所預期一般顯現出來。讓我們來談談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
為了尋求答案,讓我們共同踏上一段旅程。在這段旅程中,請容...
目錄
I.我們存在的理由
沒有史前史,歷史就沒有什麼意義;沒有生物學,史前史也沒有什麼意義。
有關史前史和生物學的知識正迅速增長,使得以下這兩個問題成為各界探討的焦點:人類是如何誕生的?地球上為何會出現像人類這樣的物種?
1.「意義」的意義
2.解開人類之謎
3.演化與我們的內在衝突
II.知識的統合
自然與人文這兩大學科描述人類的方式雖然大相逕庭,但兩者都源自同一個創意之泉。
4.新啟蒙時代
5.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6.社會演化的驅力
III.人類之外的世界
要了解人類存在的意義,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將人類與我們所能想到的其他生命形式做個比較,甚至透過推論的方式,和那些可能存在於太陽系外的生物做個比較。
7.費洛蒙的世界
8.超級生物體
9.銀河系為何是微生物的天下
10.外星人的模樣
11.生物多樣性的崩壞
IV心靈的幻象
第一次啟蒙運動主要的成就之一是培根(Francis Bacon)確認了人類知性上的弱點,但現在我們可以從科學的觀點來解釋這些弱點,賦予它們新的定義。
12.本能
13.宗教
14.自由意志
V人類的未來
在這個科技時代,自由有了一個新的意義。就像孩童長大成人一樣,我們有了遠比從前更多的選擇,但同時也因此承擔了更多的風險與責任。
15.獨自在宇宙間自由生存
附錄
I.我們存在的理由
沒有史前史,歷史就沒有什麼意義;沒有生物學,史前史也沒有什麼意義。
有關史前史和生物學的知識正迅速增長,使得以下這兩個問題成為各界探討的焦點:人類是如何誕生的?地球上為何會出現像人類這樣的物種?
1.「意義」的意義
2.解開人類之謎
3.演化與我們的內在衝突
II.知識的統合
自然與人文這兩大學科描述人類的方式雖然大相逕庭,但兩者都源自同一個創意之泉。
4.新啟蒙時代
5.人文學科的重要性
6.社會演化的驅力
III.人類之外的世界
要了解人類存在的意義,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將人類與我們所能想到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