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長可短;不同的心靈鏡頭,聚焦在不同的距離。
關懷千年永續,是宗教情操……
思索百年千載,是史家風格……
尋常人家,能掛念的,也許只有今明昨日;
明年後年,說來實在沒啥把握;
百千萬年的事,更是,遙不可及了。
雖然如此,
未來,卻是必然來到,我們,或我們的後代,都要遇上;
既然如此,
面對未來,不應止於預測,而應積極塑造!
塑造未來,是「創意心靈」的範疇。
創意,如果有目的,就是透過食衣住行,
塑造一個更美、更好、更文明、更開闊、更悲憫的人間地球。
創意,絕對屬於尋常百姓,是平凡人生可以努力的事。
──姚仁祿
「謠言」對創意沒什麼好處,聽信謠言,是大腦被綁架的過程──
因為「有人說」、就「有人聽進去」;一旦有人聽進去,就「有人做了些事情」;這中間,沒有經過思考、判斷、實證,所以,我們的大腦,就如此這般,被綁架了。
「創意」是鬆綁大腦的過程──你「聽了」,「思考」、「實證」,覺得不自在;然後你發現,必須「重新思考」、「再次驗證」,這就是一個鬆綁大腦的過程,也是創意的源頭。
卷一「創意六講」
針對「食」、「衣」、「住」、「行」、「工作」、「人際」,剖析人們的大腦如何被綁架,回歸事物的核心,找到關鍵的問題,進而思索解決之道。
卷二「創意漫步」
「人際漫步」從姚先生父親的夢開始,娓娓道來姚先生希望藉由「創意」讓人們生命更美好的祈願。
「閱讀漫步」,則細數姚先生推薦的好書。
「新媒體漫步」,有姚先生對媒體的觀察、分析、預測。
卷三「創意若水」
扣老子《道德經》42章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將卷三分成三章:「水一:從自己出發」、「水二:過創意關卡」、「水三:聽全球希聲」,是修習創意的三種層次。
作者簡介:
姚仁祿 著
姚仁祿 大小創意齋負責人 ericyao@mac.com 【1950年】生台灣台北 【1968年】 18歲 建國中學業畢首志願考入東海大學修建築之學沈浸貝聿銘與陳其寬大師擘劃校園多受境教學風樸實自由,治學開放嚴謹,人格教育亦多體會漢寶德恩師之理性設計法則與莊喆恩師之浪慢抽象畫作思維對專業發展影響深遠 【1973年至1997年】 23歲至47歲捨文化都市計畫研究所課業創立大仁室內計畫公司與 DAZA International (Hong Kong) Ltd. 為台灣室內設計界的專業化與國際化略盡棉薄 【1978年至1991年間】 28歲至41歲台北室內設計公會理事長(無給職)與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常務監事等(無給職)努力提升台灣室內建築產業之學術化 XXX 【1991年至1996年】 41歲至46歲除事業外,漸投入慈濟志工【1997年至2006年】 47歲至56歲任靜思文化執行長(無給職)負責影音圖文產品出版與流通 1998年至2006年 48歲至56歲任大愛電視副總監/總監(無給職)負責電視頻道之全球經營兼任慈濟傳播文化基金會等機構董事(無給職)主持文化印象/書林漫步/大愛Call-in/靜思書軒等節目(無給職)為華語電視產業的內容優化,收視提升與科技發展注入心力 【1997年】 47歲創立姚仁祿創意顧問公司 為創意產業略注心力 【2005年】 55歲任中央通訊社董事【2006年】 56歲任中華電視公司董事 【2006年】 56歲創立大小創意齋期待結合世界級腦力成為知識時代「媒體與創意」新產業經營與「小規模非營利機構」專業化經營的實驗室 提倡【輕媒體—Media Lite】;致力推動以創意為核心價值的新媒體。期待結合世界級腦力,成為知識時代「媒體與創意」新產業經營與連結華人創意社群的平台。姚仁祿部落格:www.dxcreativehouse.com 大小創意網站:www.dxmonline.com.tw
章節試閱
【卷名頁】
卷一 創意六講
老子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章名】關於吃
【大綱】
以創意。破謠言
吃的謠言之一: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懲罰!
吃的謠言之二:創意需要靈感,靈感從天而降!
吃的謠言之三:創意就是要搞怪!
吃的謠言之四:創意人就是要堅持己見!
【中標】以創意。破謠言
老子說:知常曰明。
照這道理推演,老子大概也會同意,不知常,就不明……
何謂「不知常」?
大致是,把尋常日子,看得太尋常,以致於不懂得,以創意的眼光看世界;這樣的人生,就是不知常,也就是不明(不明不白,生活沒有目標的意思)。
「不明」的人生,日子難免庸碌、無聊;人生無聊,只剩兩條路,一是造反、犯法,二是聽信謠言過日子(台灣社會現況,大致如此)。所以,想過品質好的尋常日子,我們最好懂得,每天都有一些生活創意。
先說「謠言」,
「謠言」對創意沒什麼好處,聽信謠言,是大腦被綁架的過程──
因為「有人說」、就「有人聽進去」;一旦有人聽進去,就「有人做了些事情」;這中間,沒有經過思考、判斷、實證,所以,我們的大腦,就如此這般,被綁架了。
再說「創意」,
「創意」是鬆綁大腦的過程──
你「聽了」,「思考」、「實證」,覺得不自在;然後你發現,必須「重新思考」、「再次驗證」,這就是一個鬆綁大腦的過程,也是創意的源頭。
那麼,為什麼大腦願意被綁架?
因為,被綁架比鬆綁還要舒服,所以大腦喜歡被綁架。
所以,閱讀本書,請再三思考,不要隨意被我綁架;不是我說、您讀,就要相信。最好不相信,那麼才有機會開始思考,跟書的道理辯論,養成這樣的辯證習慣,「創意」就會現身。
「食」、「衣」、「住」、「行」、「工作」、「人際」,我們每天過日子,大概就是這些。如果,能夠從尋常生活,找到創意元素,也許,我們的日子,會有意思一點,也不會被欠缺創意的現代社會,弄得心煩氣躁。
談生活創意,我們從「吃」的創意開始……
從創意的角度看,「吃」就不只是消化系統或「能不能吃」、「好不好吃」的問題。有些關於「吃」的謠言,似是而非,我們逐一思考,逐步破解:
【中標】吃的謠言之一: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懲罰!
【小標】 問題:為何素食老是沒創意?(從素食謠言,看大腦如何被綁架)
有人說: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一種懲罰。
腦袋裡,一旦有了這種負面想法,就生出一堆拒絕的理由:素食沒營養、素食……。
而這種負面想法,衍生出的最大問題是:不相信創意的力量,廣大無邊,可以改變一切。
我四十歲那年,決定吃素。
聽到我這個決定,一般人腦子裡,通常浮出的是:他發生了什麼事,要吃素?
第一句問話,也不出以下五類:
一、你,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二、你,是不是身體不好?
三、你,因為宗教信仰,所以不准吃葷嗎?
四、你,為了還願嗎?
五、熟朋友問,你,瘋了嗎?
可惜,以上的問答,除了第五個比較接近事實,其餘都不是。
我吃素的原因很簡單(簡單到,我當時不好意思說)。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我拿牛肉罐頭餵我家的狗,看到罐頭有一頭牛的照片,然後,我問了我自己一個我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為什麼要我殺一頭牛去餵一隻狗?這個問題,在我內心掙扎了一陣,我就決定吃素了。(家裡出事?身體不好?宗教禁止?還願?都是人們大腦被綁架的問法。)
吃素之後,上街吃飯,大家聽到來了一個吃素的,就很自然的說:「喔,那來一客羅漢齋!」好像吃素活該,就只能吃羅漢齋,我常想設法點一些有點想像力的菜,服務員雖然客氣,我卻讀得到這樣的表情:「唷,其他好吃的?別想了,你不是吃素嗎?怎麼還想好吃的?不吃肉,哪來好吃的!」
結果,有很長的時間,羅漢齋就成了我非常痛恨、但又不得不點的食物。
直到有一次,在香港半島Philippe Starck設計的Filix餐廳,一位二十來歲的加州廚師,聽完我對素食的期待,叫我等等,二十幾分鐘後,出現在我面前的,全是以想像力調味,的美學蔬菜。
那次經驗,讓我對創意素食,重拾信心。
【小標】問題:為何大腦老受到限制?
還願也好,羅漢齋也好,都是人們一想到「素食」,腦袋就被綁架的思維模式。
為什麼人們會這樣想呢?
我們的腦,一旦被囚禁,能觀察的事、問的問題,都局限在那一小點空間。
簡單來說,就是,失去想像力。
理解「想像力」,應先了解:何謂「智力」?
智力包含:理解、計畫、解決問題、抽象思考、表達意念、語言、學習、有效適應環境等能力。(篇幅有限無法盡述,有興趣的讀者,請到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BA%E5%8A%9B)
「大腦受到限制」,到底是智力的哪一部份,受到限制?
「大腦受限」就是:
沒辦法理解、計畫,抽象思維、意念、語言及學習等能力不足,導致無法解決問題。
「大腦受限」的結果,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
(1)新聞記者遞出麥克風,卻沒有能力,問一個正確又不無聊的問題。
(2)電視觀眾,看Call In節目亂談一通,也沒辦法判斷,事實是什麼。
因此,避免大腦受捆綁,就需要懂得:創意,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舉例:我不會飛,可是我很想飛。如果我直接從窗戶跳出去,可能斷手斷腳或沒命。
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在手腳不斷、又能保命的狀態下,又能飛翔。
這個過程,就是創意,需要智力總體的運用。
將解決能力、表達能力、學習能力等各式各樣的能力總合起來,就成了「創造力」。
有了創造力,大腦才能鬆綁、脫困。
【小標】問題:命名影響創意嗎?
命名,是一種定義、定位,定義的格局,影響創意的格局。
從素食的命名來看,定位如何影響創意格局。
這四道菜:蘆薈鮮蝦、素魚翅羹、羅漢齋、龍鮑雙燴,其實都是素食,卻取了「葷食」的名字。
命名的格局,其實就已經將創意的格局是「定位」。
為什麼?
從點菜客人的角度來看:點這樣命名的菜,代表不想吃素,所以吃「假葷」。
從餐館老闆的角度來看:這樣命名,代表不想做「素食」,滿腦子只想做「假葷食」。
這樣「素菜命名」的腦部思考架構,絕對做不出好吃的創意素食,最多只能做出好吃的假葷食,嚴重影響做菜的創意格局;
老板真正該問的是:「我如何以創意構思,做出一道美味的素食?」把重點放在:「我要如何做出一道,很像真蝦子的假蝦子。」創意的格局小了。
【小標】問題:每個人,都能有創意嗎?
面對尋常生活,我們每個人尋常人都能有源源不絕的創意嗎?
是的,每個人都有創造力。
創造力是總體智力的表現,因此,每個人的創造力,總會以不同的強項能力為基礎顯現出來,絕不是,有人特別有創造力,而另一個人就特別沒有創造力。
譬如,有人耳朵特別靈、手卻不巧,那麼在與耳朵相關的「理解智力」或「對聲音、音樂的理解」上,他就會特別好。他的創造力來源,就是以耳朵為基礎,結合其他各項智能。
我們常誤以為,創造力就是「設計的能力」。
其實,創造力不只設計能力;
設計,是創造力的一種呈現方式。
創造力,是總體智力的表現,也就是是「創意」;
透過日常生活的創意練習,我們可以理解、發現自己什麼能力強?什麼能力弱?
透過日常生活的創意練習,我們可以發現,除了理性,我們還有其他驚人的力量。
【小標】問題:想練習創意,該讀什麼書?
《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設計上》(李俊明/著;田園城市/出版)
創造力需要環境,如果你身處一個沒有創造力的環境,所聞所見都沒有創造力,那麼你也很難有創造力。從這本書可以了解瑞士的文化背景,如何培育出有創造力的人才。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Daniel H. Pink/著;大塊文化/出版)
過去工業時代,重視的是理性分析,當理性分析發展到極致時,就成了現在的世界,環境都被破壞了。書中提及,玩弄數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趨勢在於:創造力與同理心。
【中標】吃的謠言之二:創意需要靈感,靈感從天而降!
【小標】問題:創意到底來自哪裡?
創意絕非靈感憑空而降,創意來自矛盾。
沒有矛盾,就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創造。
創造是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過程,而非「化妝」(cosmetic)。
所以,你有問題,需要解決,才需要創造。
創意的出發點是矛盾:既接受事實,又不滿現狀(yes but no)的矛盾。
以素食為例來說,想吃素(yes),又不想吃難吃的素(no),就會產生一個衝突的問題,而認真面對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引發創造力的發生。
所以,創意是矛盾的產物,是勇敢面對矛盾的結果。
就像,飛翔;
所有的飛翔(飛機、鳥都一樣),都是衝突的結果;想飛,地心引力,卻不讓我們飛;所以,面對這樣的矛盾,我們必須先讓自己和空氣「有創意的打架」,也就是讓自己與空氣之間,進行有創意的摩擦,這樣我們才能起飛。
「沒有創意」,便是yes but giving up的囚禁過程--
想吃素,但找不到好吃的素,那就算了。
所以,妥協,也是另外一種大腦被綁架!
【小標】問題:創意需要什麼?
創意,如果不理性,結果就是:不可能實現。
不過,理性主義推展到極端,就少了幽默感,只剩頑固。
只有頑固,不會有創意,只會找出問題,或破壞現況……
只有幽默,也不會有好的創意,也沒辦法改變世界……
因此,幽默與頑固兼具,才可能產生創意。
愛因斯坦,大半輩子,就想弄懂統一場到底是怎麼回事,非常非常頑固;但他面對問題的態度又很幽默,他曾說:「不要為你在數學上遭遇的困難憂心,我也覺得我的數學問題很難。」
創意的未來,關鍵在於,知識份子在理性跟感性中間,如何揉合頑固與幽默改變世界。
【小標】問題:讀書以外,創意還要什麼?
讀書考試,強調智力測驗,創意,不能只有這些。
哈佛教授Gardner於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過去智力的定義太狹窄,人的智能應有八種面向。
一是,語言智能,包含「語意的了解」、「語言文字的運用」等等。
台灣現在的年輕一代令人憂心,好像不會說話,也不會寫字,只會用符號。
很像回到了原始人的時代,不會使用比較精緻的語意結構,只有簡單的符號表達。無言能力不足,影響了創意的能力,因為,創意,需要想像,想像需要大量的語彙與語言,才能表達。
二是,邏輯智能;運用邏輯的能力,在智能發展上很重要。
近年台灣媒體,慣以似是而非的邏輯報導,是很危險的,長此以往,將演變成智能不足的社會。
接下來,是空間智能,包含:認路、組合空間的能力、把空間變成抽象概念思考……
具備空間的智能,讓創意就比較容易延展;例如:做菜,比較能掌握容器的空間、菜與菜之間的關係、湯汁澆下之後的空間變化、入口的流感,這些都是空間感,並非只有蓋房子才要處理空間的問題。
還有,運動智能。
運動並非只有力道強弱的訓練,還包括身體是否靈巧?像王建民,把手指練到那麼靈巧,將球掌控到那個程度,這都是運動智能的「巧」。
當然,音樂智能,也很要緊;除了對旋律本身的掌握,還包含速度感、節奏感。
此外,人除了向外看,也要向裡看,內省的智能,是能否幽默的關鍵,也是創意重要的泉源。
人際關係,也是另一種重要的智能。
最後一種,是人跟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能力。
1995年,地球人跟自然之間的關係已經嚴重的智能不足,所以,我們現在的全球暖化、到處淹水、土石流等問題,都源自於人類智能不足,表示我們沒有能力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
這八項,加起來就是一個人的總體智能。
如果創意是智能的總體表現,那麼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孰優孰弱,就像打拳擊時,要清楚自己是左勾拳強還是右勾拳強。
【小標】問題:關心(care)與分享(share)的能力與創意有關嗎?
關心別人的事,比解決自己的問題還熱心,其實是創意最重要的原始動力。
分享,則是創意的重要來源。
新知識經濟的時代,以維基式的開放經濟為代表;大家聚合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想法,然而,這些零散的分享,整合起來,就能激發新思想,開啟新創意。
【小標】問題:哪些讀物與開放、分享有關?
《群眾的智慧》(索羅維基/著;遠流/出版)
這本書強調,結合很多人的力量,能產生一種新人類,一種解除創意束縛的新人種。
人類問題的真正解決,在於新人類的產生,而不是從現在的人類去尋找突出的天才。
《STARBUCKS咖啡王國傳奇》(霍華‧蕭茲,朵莉瓊斯楊/著;聯經/出版)
這是星巴克老闆寫的,原文書名叫POUR YOUR HEART INTO IT(把你的心倒進去),他分享自己咖啡店成功的原因是,鼓勵員工把他們的心倒進咖啡裡;把心與產品結合,那就是分享最關鍵的概念。
【中標】吃的謠言之三:創意就是要搞怪!
查查Wikipedia,creativity有兩種解釋:
1. 產生新觀念。
2. 連結現有的觀念,發現新事物。
新觀念、新事物的「新」字,很容易被誤解成「不一樣」;大家爭著「不一樣」就搞怪求勝了。因此,人們總認為,創意就是要不同,換言之,創意 = 創異 = 搞怪。
這樣的觀點,是不對的。
【小標】問題:為何創意≠創異?
如果,創意只是追求「不同」,卻不講求進步,就像上面那張人類進化圖,工具的運用,不斷有「不同」的發展,到頭來,卻沒進步,也就是沒有發展出有用的「新」。
這樣的創新,只求變化、不求進步,將造成創意智能的退化。
【小標】問題:為何創意=創翼?
「新」,除了「不同」,也應要求「進步」、「提升」,我稱這樣的創新為「創翼」。
「創翼」,就是以想像力,為人類加上翅膀,脫離限制。
就像鳥,雖然,有地心引力的限制,卻能振翼展翅,逐漸累積能量,起降自如。
如果,創意只是為了創造不同(創異),那麼,創意發展曲線,就一定是是一下高一下低,偶爾會有好點子、好運氣,栽下來的機會很高。
【中標】吃的謠言之四:創意人就是要堅持己見!
【小標】問題:創意沒有被接受的話,怎麼辦?
有人認為,創意不被接受,就是失敗,甚至是侮辱。
有人認為,這樣的觀點,太自我,對創意一點都沒有幫助,還有害。
從事創意工作三十餘年,倘若認真的算算,我的創意有百分之九十從來沒被接受;但,一點也不影響我的創意熱情,因為,被拒絕,應該視為嚴謹思考的訓練機會。
從事創意工作,我們必須用大量的紮實知識與大量的失敗經驗做為基礎,大膽推開一扇通往未知的窗戶。
任何創意,起飛的時候,我們永遠不知道要去哪裡,所以不能要求一張清楚的地圖;想像力,是創意航程之中,唯一可能的導航座標。
因此,從事創意工作,無論是做一道菜,還是設計一棟房子,雖然要設定目標,但千萬不要有私我的目的性……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把這個道理,說明得最到位。
做一道菜,沒有一個執著點(我要做得像某某飯店一樣),但是要把心提升起來(我要做一道我真正喜歡的菜),因為沒有執著點,心境慢慢提升起來的時候,比較能自然漂浮,就像雲;哪裡緣分夠,創意自然就在那裡聚集,緣分少處,創意就比較鬆散。
這是一個讓創意在內心自然呈現的過程。
以我自己為例,年少不懂,年長了比較懂得,做設計不該想:業主會不會稱讚我?
因為,這樣一想,一定做不出設計來;老把心思放在:萬一某人不喜歡就糟了、萬一某人喜歡就好了,這一類的妄想上,有礙創意的品味。
但是,創意,也不是我喜歡就好;因為我喜歡的,業主也不一定喜歡。
因此,做設計的時候,我們要放空心思,先觀察、再體會;感受業主內心的期待,體會業主生活的品味,回頭來,再以自己的專業能力補足業主的不足;能如此,一下筆,總是精確的。
每天做菜、點菜,不也是如此?
【小標】問題:哪些書,能幫助我,重新想像?
以下這幾本書,湊起來大概比較接近我想跟大家講的概念--
在對合理的追求以外,用一種幽默跟比較放鬆的方法去面對的創意力量。
《重新想像》(Tom Peters/著;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用非常簡單的邏輯跟推理,告訴你世界上正在發生的重要結構跟建構組成。
《挑食的設計》(林桂嵐/著;天下文化/出版)
介紹很多產品,值得一讀。
《美學的經濟》
作者對台灣社會變遷的觀察很透徹,值得讚賞。
《慢慢快活--好想懶惰》(歐陽應霽/著;大塊文化/出版)
介紹一種生活態度--用沒有那麼理性的態度去看待事情。
(摘自本書【卷一_創意六講】關於吃)
【卷名頁】
卷一 創意六講
老子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章名】關於吃
【大綱】
以創意。破謠言
吃的謠言之一: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懲罰!
吃的謠言之二:創意需要靈感,靈感從天而降!
吃的謠言之三:創意就是要搞怪!
吃的謠言之四:創意人就是要堅持己見!
【中標】以創意。破謠言
老子說:知常曰明。
照這道理推演,老子大概也會同意,不知常,就不明……
何謂「不知常」?
大致是,把尋常日子,看得太尋常,以致於不懂得,以創意的眼光看世界;這樣的人生,就是不知常,也就是不明(不明不白,生活沒有...
目錄
印象。姚仁祿序
才子與君子:創意人姚仁祿 -高希均序
才子與君子:創意人姚仁祿 -姚望林
自序: 以誠摯的心,獻上……
卷一 創意六講
老子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第一講:關於吃
以創意。破謠言
吃的謠言之一: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懲罰!
吃的謠言之二:創意需要靈感,靈感從天而降!
吃的謠言之三:創意就是要搞怪!
吃的謠言之四:創意人就是要堅持己見!
第二講:關於穿
穿的歷史
穿的謠言之一:衣服的功能只是為了禦寒、保護
穿的謠言之二:只有衣、帽、鞋能穿上
穿的謠言之三:流行的一定美!
穿的謠言之四:穿戴只能流行,不可能改變世界
穿的謠言之五:流行事物,只要一直跟隨就好!
第三講:關於住
歡迎光臨
新世紀住的謠言之一:豪宅,就是好宅!
住的謠言之二:品味與鈔票有關
住的謠言之三:好的建築設計,要求新!
住的謠言之四:建築設計以西方為主流
住的謠言之五:設計房子,需求要愈清楚愈好
第四講:關於行
行的謠言之一:行動靠和諧,不能衝突
行的謠言之二:電腦是電腦、手機是手機
行的謠言之三:實體是真的、虛擬是假的
行的謠言之四:行動就是要向超人一樣快!
行的謠言之五:交通工具就是要比快!
「行」的思考
第五講:關於工作
工作的謠言之一:版權所有?版權沒有?
工作的謠言之二:有創意就有生意
工作的謠言之三:要成功就不可失敗
工作的謠言之四:資料豐富,知識就豐富
工作的謠言之五:工作要知識,不要想像力
第六講:關於人際
人際的謠言之一:人多嘴雜
人際的謠言之二:烏合之眾,不會有智慧!
人際的謠言之三:管理靠重罰!
人際的謠言之四:考試靠IQ,工作靠EQ!
人際的謠言之五:人際關係保密就不能誠實!
卷二 創意漫步
老子
不出戶,知天下;不闚牖,見天道。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第一章:人際漫步
父親的夢
期待亂而美的台灣
找回台灣失去的創意版圖
進步靠競爭,退步因鬥爭;進步靠合作,退步因防堵
創意+生意
如果世界是紅的:新世紀的慈善精神劍河長者,贈書緣……
創翼,不創異
戰爭:人類最沒創意的行為
第二章:閱讀漫步
直覺的理性面向
看懂模糊,很重要
愉悅+ 清澄 + 放手 = 創意基本功
堂前燕。百姓家
眼球產業圖換個腦,看世界
志工企業家
第三章:新媒體漫步
大大小小高速,朝向陌生移動
是觀念老,不是年齡大
鏡中活人?
Web2.0時代的新電視,已經來了
報紙不會死,只要……
好建築:也許,您不會去,但值得上網看
溫故知新
卷三 創意若水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水一:從自己出發
美感,為什麼很重要?
看得更真,想得更深
一的後面不一定是二
李安的定力
快樂的公式
開拓創業新思惟
迷路的自信
水二:過創意關卡
其實,我們的觀眾沒有那麼差
創意不能走直線
玩設計,不能只當觀眾
不是沒機會,而是格局小
水三:聽全球希聲
我們的文化自信在哪裡
腦袋不變空,心不變涼
部落格思考
良心也要有生產力
政治應該重新定義
訂做新媒體
釋放極簡能量
印象。姚仁祿序
才子與君子:創意人姚仁祿 -高希均序
才子與君子:創意人姚仁祿 -姚望林
自序: 以誠摯的心,獻上……
卷一 創意六講
老子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第一講:關於吃
以創意。破謠言
吃的謠言之一:素食不好吃,所以吃素是懲罰!
吃的謠言之二:創意需要靈感,靈感從天而降!
吃的謠言之三:創意就是要搞怪!
吃的謠言之四:創意人就是要堅持己見!
第二講:關於穿
穿的歷史
穿的謠言之一:衣服的功能只是為了禦寒、保護
穿的謠言之二:只有衣、帽、鞋能穿上
穿的謠言之三:流行的一定美...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