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氾濫、一心多用的時代,
如何有效組織你生活、工作的各個面向?
認知心理學大師提供你完美解藥。 你的腦中充斥著過量資訊。你在電子郵件、臉書、簡訊和手頭工作之間疲憊不堪地折返,最後沮喪地發現,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沒有做。
你並不特殊。
截止到2011年,美國人每天接收的資訊量是1986年的五倍,相當於175份報紙。一個美國家庭光是在客廳和兩間臥室裡,就有超過2,260項有形物品。至於每個人電腦裡的檔案,隨便就有三億萬萬兆位元的資訊量。光是想了解魷魚的腦神經系統所有知識,google scholar上就有三萬篇論文……
太多資訊、太多包袱、太多選擇。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然而,擁有更多資訊,反而會做出更差的選擇。此時我們卻以為,要解決問題,只能仰賴更多資訊。
結果,超載資訊加重我們大腦的負荷,讓我們找不到東西、忘記重要會議,並且不斷分心在收發電子郵件、回簡訊和臉書等事情上,讓人筋疲力竭。過量的資訊和感覺輸入,造成我們龐大的精神耗損和負擔,不斷搶奪我的注意力,讓我們產生認知功能障礙,做出錯誤的決策。
該如何不讓自己每天不只是被所見所聞牽著走,把重要時間集中在創意構思、正確決策上?
該如何在這樣的資訊過載年代,在龐大訊息中做出正確直截的決定?
本書作者丹尼爾.列維廷,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行為神經科學、資訊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的特聘教授、暢銷作家,針對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提出完美解藥。
× 如何不再弄丟東西?如何重新組織你的辦公和家居生活?
× 今日人們如何保持聯絡?如何組織你愈來愈龐大的社群?
× 如何解決關於時間的迷思?而保留你的創意時間?
× 當你的人生面臨存亡之際,如何最艱難的組織資訊,做出決定?
× 如果你是商業人士,該如何創造價值?組織你的商業世界?
本書不是一般的整理術,它是從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最新研究出發,結合注意力、記憶分類等神經理論,提出解藥。
作者認為,人類大腦演化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資訊爆炸的速度,但若能將充塞在我們腦中的資訊取出,先讓它外部化,變得具體可見,就可以重新組織並加以管理。從而卸下腦中負擔、讓頭腦再次自由轉動!
作者感慨,現代社會,一心多用。人們不斷分心,謀求完成上千個小小的成就所帶來的空洞獎賞和成就感,而不再透過持續專注的努力所帶來的龐大回報。這種工作模式與生活模式,所造成的損失甚至比吸食大麻更嚴重。如何改變?善用神經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知識,以及分類的科學,並且準備一個雜物抽屜,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生命中需要清理的區域,有系統的、積極的做整理。隨時檢查,持續專注於重要的食物。
因此,在資訊氾濫的時代,重點不是避開眾多資訊,而是重新組織你自己的大腦。
只要重新組織化後的大腦,才可以幫助你做時間管理、社群管理、在家庭生活和公司行為上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本書既有理論,又分析了大量和我們的工作、生活、決策相關的實例,讀來鞭闢入理,趣味橫生。
作者簡介:
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 Levitin
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行為神經科學、資訊科學學院和教育學院的特聘教授。身為教育工作者,他得獎無數。同時也是暢銷作家,著有《迷戀音樂的腦》(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大家出版) 、《傳唱世界的六首歌》(The World in Six Songs)等,作品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其中《迷戀音樂的腦》為麻省理工學院、UCLA的課堂教材,及哈佛大學的新鮮人通識教育核心計畫指定閱讀。
在成為神經科學家之前,他是ㄧ位專業音樂人,曾擔任史提夫.汪達、死之華樂團、藍牡蠣樂團的唱片製作人、錄音師,更與史汀、大衛.拜恩同台共演。三十歲後,他帶著對音樂的熱情重返學界,如今致力於認知和記憶、專注與分類的神經學基礎,並從中汲取管理智慧,寫成本書。
譯者簡介:
黃珮玲,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別睡!這裡有蛇──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獲開卷好書獎(翻譯類),以及《宇宙的鐘擺》。
謝雯伃,自由譯者,曾任台灣立抱國際新聞編譯多年,譯作包括《永遠的現在式──失憶患者H.M.給人類記憶科學的贈禮》以及多本生活類作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謝伯讓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結合真正的知識與學問以及基本常識會得出什麼?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丹尼爾.列維廷的《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喬治 P.舒茲,第60屆美國國務卿
本書在理解如何掌握大數據、複雜的組織、領導統御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各方面做出絕佳貢獻。今天在戰場上、商業領域和所有一切環境中,速度和複雜性提升的程度已到了若要成功,就必須具備適應能力這項基本素質。《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提供認知適應能力最新的神經科學知識,以及領導人士該如何應用追求卓越。這是項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各個層面的領導人士必讀之書。──史丹利.麥克克里斯托將軍,美國陸軍(退役),美軍阿富汗地區指揮官
博學地綜合列維廷本人的貢獻、我們對注意力和記憶力的最新理解,以及人類思維運作方式的深刻觀點。──史丹利.普魯西納博士,諾貝爾獎得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神經退化疾病研究所主任
這本書不僅僅提示該如何清晰地思考和管理超載資訊。它也一路引領我們遍覽當代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中最激勵人心的面向,並特別強調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任何曾對人類思維感到好奇的人會在這本有趣又實用的書中滿載而歸。──史蒂芬.科斯林,凱克研究所密涅瓦藝術和科學中心主任(前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列維廷用輕鬆又熟悉的方式談論大腦引人入勝。是我們領域強有力的發言人。
──大衛.胡貝爾,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本書引人入勝、機智、出色,並富含科學內容:丹尼爾.列維廷採納心靈運作的心理學和認知神經科學原則,顯現深入了解這些原則如何可能幫助我們改善組織日常生活。──傑瑞.奧特曼,《認知》期刊主編,康乃狄克大學心理學教授。
丹尼爾.列維廷又辦到了。先前他解釋過音樂和大腦的關係,現在他藉由大腦如何運作的關鍵洞察,提出組織我們生活面向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他的迷人風格,深刻又實際的知識,使我們學習到的不僅是我們何以這般處事的原因,還包括我們可以更順利、有效,甚至更愉快過生活的可能性。 ──凱西.N.戴維森,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院《未來倡議》計畫主持人,《眼見為憑》作者。
列維廷有趣、翔實、富有見地。這就像是有位神經學家的朋友,向你展示為你的大腦建立小小秩序如何能夠解放如此多的創意。──萊恩.布魯姆,《粉紅豹》,《Meatballs》編劇
運用關於大腦與其運作方式的最新資訊,列維廷提出一系列如何組織自己生活和事業的理念。渴望高效率或是找到鑰匙的人都必須閱讀!──大衛.艾德曼,醫學博士,麥吉爾大學醫學院院長
在資訊過多的時代,我們都需要改善心靈組織。隨著特有的清晰文筆和科學洞識,丹尼爾.列維廷提點我們如何整理心靈衣櫥。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約瑟夫.勒杜,紐約大學神經科學中心
一本深刻的作品。列維廷記載了我們狩獵採集者心靈狹窄的頻寬與當今世界多重任務混亂局勢之間的不相匹配。他甚至告訴我們如何在不斷引誘我們過度追求的環境中保持理智。──菲利普E.泰羅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
名人推薦:謝伯讓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結合真正的知識與學問以及基本常識會得出什麼?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書:丹尼爾.列維廷的《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喬治 P.舒茲,第60屆美國國務卿
本書在理解如何掌握大數據、複雜的組織、領導統御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各方面做出絕佳貢獻。今天在戰場上、商業領域和所有一切環境中,速度和複雜性提升的程度已到了若要成功,就必須具備適應能力這項基本素質。《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提供認知適應能力最新的神經科學知識,以及領導人士該如何應用...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過多資訊眾多決定 認知超載的內部歷史
我有幸遇過最優秀的學生出生於共產主義統治下的羅馬尼亞,由尼古拉.西奧塞古高壓殘暴統治。雖然共產黨政權在她十一歲時就垮台,但她仍清楚記得大排長龍領取食物與物資短缺的情況,以及政權傾覆後仍長時間持續的經濟匱乏。伊娃娜雖然年輕,卻聰明充滿好奇心,具有學者的真正本色:當她遇上新的科學思想或問題時,她會從各個角度切入,閱讀她手邊任何能夠得到的資料。
我遇見她時她剛抵達北美,就讀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她選修我的思考和推理心理學導讀課程。雖然這堂課上的學生人數超過七百名,但她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展現的周密思慮、與我會談時尖刻地提問,還有不斷提出的新實驗都讓她從一開始就嶄露頭角。某天我在大學書店遇到她,佇立在擺設各種筆類的走道動也不動。她無精打采地靠著展示架,顯然極其煩惱。
「一切還好嗎?」我問她。
「生活在美國可以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伊娃娜說。
「和共產時期的羅馬尼亞相比!?」
「所有的事情都複雜極了。我要找一間學生公寓。租約該怎麼打 ?要不要附帶家具?頂樓或是一樓?鋪有地毯或是硬木地板…」
「你決定好了嗎?」
「對,我最終做出決定。但我不可能知道哪個決定是最好的。而現在…」她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微弱。
「是公寓出問題嗎?」
「不,公寓很好。但我今天來書店四趟了。瞧!這一整排的筆。在羅馬尼亞,我們只有三種筆。而且它們總是缺貨,也就是說實際上一支筆都買不到。在美國,有超過五十種形形色色的筆。我在生物學課堂上該用哪種筆?還有詩學呢?我需要的是氈尖筆 、鋼筆、中性筆、可補充墨水的筆還是可擦去墨跡的筆?原子筆、簽字筆還是鋼珠筆?我在這裡看了一個小時的說明標籤。」
我們每天需要做出幾十個決定,其中大部分可以說是微不足道或不重要的決定,像是要先穿左腳或是右腳的襪子、乘坐公車或地鐵上班、該吃些什麼或是到哪裡購物。當我們旅行時,無需遠赴其他國家,即使只是到不同的州,我們也能體會伊娃娜迷失的感受。商店不同,商品也殊異。面對這樣的情況,多數人採用的是稱為「滿意度」策略,這是組織理論和資訊處理領域的創始人之一,諾貝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所創造的術語。西蒙想要找一個詞來形容那些夠好卻非最佳的選擇。說明針對無關緊要的事情,我們的決定只要能做到令我們自己滿意就認定是足夠的。你並不真的知道,你選擇的乾洗店是否是最好的──你只知道他們夠好。而這一點幫助你做出決定。你沒有時間比較家裡附近二十四個街區內所有的乾洗店。Dean & DeLuca 真的有最棒的外帶美食嗎?這不重要,重點是它的外帶食品品質夠好了。滿意度是人類行為生產力的基礎之一;為了不要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決定上我們都會用上它,或者更精確地說,當我們不想浪費時間試圖改善不會使我們的幸福感或滿意度產生顯著差異的決定時。
每個人在清理家裡時都會使出滿意度這一招。如果我們每天趴在地上用牙刷清潔磁磚縫,如果我們每天都擦洗窗戶和牆壁,房子將會一塵不染。但是即便僅是一週一次的清潔都很少有人願意如此大費周章(而當我們這麼做時,很可能會被認定有過於強迫的傾向)。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只要將房子清理到夠乾淨,達到某種付出與效益平衡。滿意度的核心就是這種成本效益分析(西蒙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經濟學家)。
最近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顯示,快樂的人所擁有的並沒有比較多;而是對他們所擁有之物感到高興的人。快樂的人持續運用滿意度模式做出決定,即使他們並不自知。沃倫‧巴菲特 可以說是將滿意度決定模式發揮到了極致──身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在奧馬哈離高速公路僅有一個街區的小房子裡住了五十年。他曾經告訴電台的採訪者,如果要在紐約待上一週的時間,他會給自己買一加侖牛奶和一箱奧利奧餅乾當做早餐。但巴菲特並沒有在投資上使用滿意度策略;滿意度這項決策模式是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足輕重小事情上的工具。談到生死攸關的事,追求卓越的老派作風仍是正確的策略。難道你希望你的醫生、你所搭乘飛機的技師或是執導1億美元電影的導演只求做到夠好還是盡力地做到最好?有時候,你需要的不僅僅是奧利奧餅乾和牛奶。
令我這位羅馬尼亞學生沮喪的原因,有一部分可以歸類為文化震撼──浸淫在陌生的環境裡缺乏熟悉感。但這不是她個人獨有的問題。上一代的人已經見過消費者面臨選擇爆炸的狀況。在1976年,超市平均擺放九千種不同的產品;而今天這個數字已經激增到四萬種,可是一般顧客只需要150種不同的超市商品就可以滿足他們80%的需求。這意味著我們得對店裡39,850項商品視而不見。這還只是在超市的情況 ─ 據估計,今日在美國有超過百萬種的產品(這是根據簡稱SKUs所做的統計,或稱作最小存貨單位(stock-keeping units),也就是我們購買商品上的那些條碼代表的系統),英文全稱為Stock Keeping Unit,簡稱SKU,定義為保存庫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單位選擇購買或視而不見是要付出代價的。神經學家們已經發現,過多的決定可能造成生產力不足或是缺乏動機。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如果被要求的話,都能順利依據決定的重要性排出優先順序,但是我們的大腦並不會自動自發地這麼做。伊娃娜知道跟上課業比買筆更重要,但面對日常生活中眾多如此瑣碎的選擇會造成神經疲勞,缺乏力氣面對真正重要的決定。最近的研究顯示,被要求做出一連串無意義決定的人──諸如是用圓珠筆或氈尖筆寫字這類的決定──較難控制衝動並對後續的決定缺乏判斷力。
這就好像我們的大腦構造每天只能做出一定數量的決定,一旦我們達到了極限,不管事情有多麼重要都無以為繼。晚近神經科學界最有用的發現之一可以概括為下面這句話:我們大腦的決策網絡並沒有辦法判定優先順序。
今天,我們所面對的資訊量前所未見,我們每個人所生產的資訊遠勝人類過往歷史。就像是前前波音科學家和紐約時報作家丹尼斯.奧佛拜所指出的,這些資訊潮流中包含「愈來愈多與我們生活相關的資訊 ─ 我們在哪裡購物、買些什麼東西還有我們人現在到底在哪裡──經濟發展、無數我們不知其名的微生物基因組、難以數盡的銀河系繁星、新加坡的塞車路況與火星上的天氣情況。」這樣的資訊「從日益巨型的電腦轉向每個人的指尖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落下,我們使用比操控阿波羅太空任務更具處理能力的設備。」
第一章 過多資訊眾多決定 認知超載的內部歷史
我有幸遇過最優秀的學生出生於共產主義統治下的羅馬尼亞,由尼古拉.西奧塞古高壓殘暴統治。雖然共產黨政權在她十一歲時就垮台,但她仍清楚記得大排長龍領取食物與物資短缺的情況,以及政權傾覆後仍長時間持續的經濟匱乏。伊娃娜雖然年輕,卻聰明充滿好奇心,具有學者的真正本色:當她遇上新的科學思想或問題時,她會從各個角度切入,閱讀她手邊任何能夠得到的資料。
我遇見她時她剛抵達北美,就讀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她選修我的思考和推理心理學導讀課程。雖然這堂課上的學生人數超過七...
目錄
導論:資訊與煞費苦心的組織方式
Part One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太多資訊過多決策 認知超載的內部史
第二章 注意力與記憶力如何運作?
Part Two第二部分
第三章 我們為什麼老是弄丟東西?組織你的家園
第四章 今日人們如何保持聯絡?組織你的社群
第五章 關於時間的迷思何在?保留你的創意時間
第六章 當人生面臨存亡之際,為最艱難的決定組織資訊
第七章 我們如何創造價值?組織你的商業世界
Part Three第三部分
第八章 帝國大廈有多重?未來心靈的資訊識讀教育
第九章 雜物抽屜的力量,保持分類的彈性
注釋
致謝
導論:資訊與煞費苦心的組織方式
Part One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太多資訊過多決策 認知超載的內部史
第二章 注意力與記憶力如何運作?
Part Two第二部分
第三章 我們為什麼老是弄丟東西?組織你的家園
第四章 今日人們如何保持聯絡?組織你的社群
第五章 關於時間的迷思何在?保留你的創意時間
第六章 當人生面臨存亡之際,為最艱難的決定組織資訊
第七章 我們如何創造價值?組織你的商業世界
Part Three第三部分
第八章 帝國大廈有多重?未來心靈的資訊識讀教育
第九章 雜物抽屜的力量,保持分類的彈性
注釋
致謝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