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妮.喬韓森 挪威-美籍的作者席妮.喬韓森,從劍橋大學畢業後,進入倫敦黎絲廚藝及品酒學院(Leiths School of Food and Wine)受訓,並在倫敦數家頂級餐廳工作,同時在倫敦大學的SOAS食物研究中心(SOAS food studies centre)攻讀食物人類學的碩士學位。曾出版過兩本頗受好評的北歐食譜書,並參與過十二本飲食與餐廳相關書籍的編寫。席妮.喬韓森的文章散見於英國各大媒體,同時也是「酒香女人」(Spirited Women)計畫的共同發起人。除了在本書分享北歐hygge生活的祕密外,席妮本身也熱愛戶外活動和旅行。
席妮.喬韓森的社交媒體包括: @SigneSJohansen on Twitter SigneSJohansen on Instagram
所有人的h y g g e 生活 「最重要的是,用閃閃發亮的眼睛看你周遭的世界,因為最偉大的祕密永遠在最意想不到之處。不相信魔法的人,永遠找不到。」 ——達爾(英國兒童文學家) Hygge 生活包含的是北歐生活的精華,我們主動地選擇去善用大自然、四季和各種戶外活動;我們喜歡親手製作東西;我們的飲食文化總結一句話,就是健康享樂主義文化。而北歐式的家,裝潢以簡單為依歸,畢竟家是讓你慢下腳步的地方,你會在這裡與家人團聚,或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刻。 最重要的是,hygge 生活需要的是體貼:在日常的每個行為中對自己體貼,以帶來滿足與愉悅;對他人體貼,發揮親密與歡樂的精神。我們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分享即是關懷,在北歐人民的觀念裡,合作的價值勝於孤立。我們的社交場合總是歡樂開心,從在婚禮上熱情歌唱、和聖誕節同等重要的仲夏夜慶典,再到龍蝦派對,整個北歐地區都洋溢著活潑愉悅的氣氛,這正是hygge 生活的核心所在。 往外看 雖然我們的維京祖先素有兇猛強盜的惡名,但我們從他們那裡也繼承到正面的特質:往外看。如同《世界盡頭:北海如何造就如今的我們》一書中的觀察: 「被漫長的冬天所囚禁,幾乎無法在狹隘土地上存活的人們,發現海洋是最明顯的出路。他們家中無需要保護的財富,周圍也沒有敵人,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往外移動,再移動。」 我們知道古時北歐人最遠曾到達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堡)和北美洲,這種實用主義的、探險的精神,依然留存至今——羅爾德.阿蒙森的北極探險,索爾.海爾達的康帝基號之旅就是很好的兩個例子。另外,對外貿易和移民也是這地區根深蒂固的務實作法——有些東西是我們北歐地區可以大量自行生產的,但也有許多其他東西是必須依靠外界供應的。以當年的眼光來看,孤立是不可行的,現在也是一樣。 在歷史上,與世界其他區域進行貿易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北歐諸國,歐陸、英國也是如此。與外面的世界進行貨物的貿易,不只帶進許多必要的補給,交換新思想、新技能,還引進許多吸引人的新風味。當有人問我為何這麼多進口香料會被視為是北歐特色風味時,我常舉以下的小例子作為解釋:在挪威,若沒有中世紀的漢薩同盟(譯註:中世紀的商會聯盟),不會有今日的卑爾根烘焙文化(譯註:卑爾根為挪威西南部海港城市)。德國的烘焙傳統,藉由商會所帶來的麵包師傅引進了卑爾根,他們在當地的康朵區落腳,展開數世紀的新生活;肉桂、小荳蔻之類的異國香料,也變成了本地的風味。「向外看」的確為我們帶來重要的補給,也讓肉桂捲成為寶貴的永續遺產。同樣是肉桂捲,在瑞典名為kanelbuller,在芬蘭是korvapuusti,到了丹麥,卻演變成丹麥的知名點心wienerbrod,或叫維也納麵包(viennoiserie)。全球各地的食物文化史上,類似的故事不斷上演。 這也就是為什麼身為廚師的我會認為,一味避開進口食物,強調要用在地材料來創造「純粹」的北歐食物,實在有點奇怪。為何不能兩者並存?像檸檬、大蒜和地中海地區的香料,所有廚師的料理都靠它們增添風味,何必區分成本地和「其他」兩種類別?這在我看來毫無道理,我們家的食物儲藏櫃根本是徹頭徹尾的國際大雜燴,塞滿味噌、醬油、山葵、花生醬、義大利麵、米和十多種不同的綠茶。既然我們北歐的人均咖啡、巧克力和可口可樂的消費量都是世界之最,那麼盲目地迷信本地食材,感覺真的有點做作。我們的食物文化長久以來都是因為向外看,才得以豐富茁壯。 團聚在一起 「如果你的財富比其他人多,最好建造一張更長的桌子,而不是更高的圍牆。」 ——作者不詳 願意跨出自己的邊界往外看,將外面的世界視為值得探索,而不是恐懼的地方,這是我心目中北歐人最棒的特質。這對hygge 生活來說有什麼意義呢?我想,對外面世界開放的這種心態,同樣也適用在我們家居生活上。所有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群體生活中求取進步,群體生活讓我們有做自己、彼此信賴和團聚的自由。北歐傳統中的自由主義和寬容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若要做到,只需要簡單兩個字:歡迎。 對親密和歡樂的需求,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基本需要。你大概已經猜到了,這個家族的成員都很愛吃,每天晚上,爸媽和我幾乎總會坐下來共進晚餐。那是我們所有人消化一整天所發生的大小事,紓解壓力,隨興聊天的一段時間。因為在奧斯陸上餐廳很貴,所以我們請客通常都在家裡,我母親會拿出她經過千試百練的菜色,呈上挪威海鮮拼盤、快醃泡菜、麵包、奶油、酸奶油,再加幾瓶必不可少的好酒,以及一道她命名為「酩酊水果沙拉」的甜點。賓客們很喜歡我家的宴會,不只是因為食物美味,更重要的是,當全部菜色呈上後,我爸媽就會卸下主人的重責大任,放鬆下來盡情聊天。樸實無華的hygge 生活就該是這樣——沒有上漿筆挺的白色桌布,沒有複雜的用餐規矩,也沒有華麗昂貴的餐具,只有老派的殷勤款待。 如果有同學來家裡過夜,我們幾個小鬼被餵得飽飽的之後,便躲起來看電影。我們會享用自助大餐,大嚼小熊軟糖和最愛的巧克力,吃到心滿意足為止,不過那是一個星期的量,所以接下來六天裡,都沒有糖果和甜點。這應該是我們許多人都信奉的健康享樂主義的最佳範例了:有喜歡的東西就吃一點,但不要過量。節制這兩個字聽起來有點掃興,不過很管用。 在餐桌上共同進餐,同時也教導我們小孩子如何與大人互動。我們絕不會被要求屈就看不同的菜單,而且也很少有放縱自己吃垃圾食物的例子,大人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而且也會加入聊天,一起對話。不管聊的是什麼無聊的八卦或時事,大人還是期待我們能對當天的話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絕不會讓小孩自己單獨吃飯,或坐在電視機前心不在焉地吃東西。 和許多家庭一樣,對我們家來說,和親朋好友的團結是在餐桌上融合進行的,除了吃下的那些重要營養素外,提供我們另一種滋養。如同麥可.波倫所觀察到的,要解釋某些人口為何能生活得比較幸福和長壽,法國人為什麼吃不胖,為什麼義大利人和希臘人的地中海飲食健康指數會這麼高,解開謎團的關鍵很可能就是分享食物。預防地中海周圍大部分居民在盛年時倒下的,恐怕並非他們對優質麵包、起司、葡萄酒、美味的橄欖油、義大利麵、芳香的香草植物的愛——研究人員開始確認,進食時的社交意義就和我們放進嘴裡的食物一樣重要。現在健康界流行的是「專注」吃飯,不過那好像有點搞錯了重點,真正讓你品嚐出食物真味的是他人的陪伴。從其他食物文化中隨機挑出一些食材便大肆加以嘲弄,但完全不了解那些材料該如何食用、如何領略欣賞、在與其他人交流的放鬆狀態下進食又能提供怎樣的樂趣,在我看來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事,想過北歐式的hygge 生活,就必須先了解這些國家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除了社交的功能外,共同用餐也是創意的溫床,有機會在理性、開放的氣氛下與人進行討論,自由的思路更可以激發思考。如同冰島藝術家歐拉佛.伊利亞森在撰寫自己工作室簡介時,是這麼寫的:廚房,當午餐時間到,工作室的十九名員工暫停了工作: 「圍著一張大長桌坐下,分享食物。我們藉此機會,一邊從未預期的角落中獲取靈感,同時繼續著那些有關工作的話題、閒聊或交換八卦片段。」 至於那些認為吃東西很無聊,食物只不過是「燃料」的人,伊利亞森所描寫的午餐時刻,可說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抗辯。事實上,在本書前面的部分也提過,瑞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在辦公室裡的一段咖啡小憩,可以幫助提振精神,等於替員工做「集體充電」。 Hygge 生活就是體現在這些具啟發作用的理想,和所謂的「慢管理」上,同時也體現在每日滋養和照顧自己的行為之中。 這是北歐國家才獨有的情況嗎?當然不是。在西班牙,他們很喜歡sobremesa,意思是「桌邊時間」,指的是他們在共同用餐結束後,仍依依不捨賴在桌邊不走,這大概算是伊比利半島版的hygge 生活。想想看,你這輩子最難忘的幾次用餐是什麼時候,我敢打賭,其中至少有一次是和一夥人團聚吃飯,圍繞在桌邊和朋友及所愛的人聊天,而且未必是昂貴的餐廳或什麼精心巧思的晚宴。我和其他廚師及飲食作家聊過之後,發現在他們所說的難忘用餐經驗的故事中,食物往往幾乎是附屬品而已,真正重要的是藉由桌邊歡樂氣氛所引發的親密感。 與朋友、陌生人、所愛的人同桌共享簡單餐點的喜悅,是爸媽教導我的眾多人生課題中,讓我最心存感激的,這也是為什麼烹飪會在本書中佔有如此重要的份量。烹飪是所有人都能參與的,有經驗的廚師都能直覺地了解到這一點。
所有人的h y g g e 生活 「最重要的是,用閃閃發亮的眼睛看你周遭的世界,因為最偉大的祕密永遠在最意想不到之處。不相信魔法的人,永遠找不到。」 ——達爾(英國兒童文學家) Hygge 生活包含的是北歐生活的精華,我們主動地選擇去善用大自然、四季和各種戶外活動;我們喜歡親手製作東西;我們的飲食文化總結一句話,就是健康享樂主義文化。而北歐式的家,裝潢以簡單為依歸,畢竟家是讓你慢下腳步的地方,你會在這裡與家人團聚,或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刻。 最重要的是,hygge 生活需要的是體貼:在日常的每個行為中對自己體貼,以帶來滿...
席妮.喬韓森 挪威-美籍的作者席妮.喬韓森,從劍橋大學畢業後,進入倫敦黎絲廚藝及品酒學院(Leiths School of Food and Wine)受訓,並在倫敦數家頂級餐廳工作,同時在倫敦大學的SOAS食物研究中心(SOAS food studies centre)攻讀食物人類學的碩士學位。曾出版過兩本頗受好評的北歐食譜書,並參與過十二本飲食與餐廳相關書籍的編寫。席妮.喬韓森的文章散見於英國各大媒體,同時也是「酒香女人」(Spirited Women)計畫的共同發起人。除了在本書分享北歐hygge生活的祕密外,席妮本身也熱愛戶外活動和旅行。
席妮.喬韓森的社交媒體包括: @SigneSJohansen on Twitter SigneSJohansen on Instagram
所有人的h y g g e 生活 「最重要的是,用閃閃發亮的眼睛看你周遭的世界,因為最偉大的祕密永遠在最意想不到之處。不相信魔法的人,永遠找不到。」 ——達爾(英國兒童文學家) Hygge 生活包含的是北歐生活的精華,我們主動地選擇去善用大自然、四季和各種戶外活動;我們喜歡親手製作東西;我們的飲食文化總結一句話,就是健康享樂主義文化。而北歐式的家,裝潢以簡單為依歸,畢竟家是讓你慢下腳步的地方,你會在這裡與家人團聚,或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刻。 最重要的是,hygge 生活需要的是體貼:在日常的每個行為中對自己體貼,以帶來滿足與愉悅;對他人體貼,發揮親密與歡樂的精神。我們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分享即是關懷,在北歐人民的觀念裡,合作的價值勝於孤立。我們的社交場合總是歡樂開心,從在婚禮上熱情歌唱、和聖誕節同等重要的仲夏夜慶典,再到龍蝦派對,整個北歐地區都洋溢著活潑愉悅的氣氛,這正是hygge 生活的核心所在。 往外看 雖然我們的維京祖先素有兇猛強盜的惡名,但我們從他們那裡也繼承到正面的特質:往外看。如同《世界盡頭:北海如何造就如今的我們》一書中的觀察: 「被漫長的冬天所囚禁,幾乎無法在狹隘土地上存活的人們,發現海洋是最明顯的出路。他們家中無需要保護的財富,周圍也沒有敵人,他們有充分的理由往外移動,再移動。」 我們知道古時北歐人最遠曾到達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堡)和北美洲,這種實用主義的、探險的精神,依然留存至今——羅爾德.阿蒙森的北極探險,索爾.海爾達的康帝基號之旅就是很好的兩個例子。另外,對外貿易和移民也是這地區根深蒂固的務實作法——有些東西是我們北歐地區可以大量自行生產的,但也有許多其他東西是必須依靠外界供應的。以當年的眼光來看,孤立是不可行的,現在也是一樣。 在歷史上,與世界其他區域進行貿易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北歐諸國,歐陸、英國也是如此。與外面的世界進行貨物的貿易,不只帶進許多必要的補給,交換新思想、新技能,還引進許多吸引人的新風味。當有人問我為何這麼多進口香料會被視為是北歐特色風味時,我常舉以下的小例子作為解釋:在挪威,若沒有中世紀的漢薩同盟(譯註:中世紀的商會聯盟),不會有今日的卑爾根烘焙文化(譯註:卑爾根為挪威西南部海港城市)。德國的烘焙傳統,藉由商會所帶來的麵包師傅引進了卑爾根,他們在當地的康朵區落腳,展開數世紀的新生活;肉桂、小荳蔻之類的異國香料,也變成了本地的風味。「向外看」的確為我們帶來重要的補給,也讓肉桂捲成為寶貴的永續遺產。同樣是肉桂捲,在瑞典名為kanelbuller,在芬蘭是korvapuusti,到了丹麥,卻演變成丹麥的知名點心wienerbrod,或叫維也納麵包(viennoiserie)。全球各地的食物文化史上,類似的故事不斷上演。 這也就是為什麼身為廚師的我會認為,一味避開進口食物,強調要用在地材料來創造「純粹」的北歐食物,實在有點奇怪。為何不能兩者並存?像檸檬、大蒜和地中海地區的香料,所有廚師的料理都靠它們增添風味,何必區分成本地和「其他」兩種類別?這在我看來毫無道理,我們家的食物儲藏櫃根本是徹頭徹尾的國際大雜燴,塞滿味噌、醬油、山葵、花生醬、義大利麵、米和十多種不同的綠茶。既然我們北歐的人均咖啡、巧克力和可口可樂的消費量都是世界之最,那麼盲目地迷信本地食材,感覺真的有點做作。我們的食物文化長久以來都是因為向外看,才得以豐富茁壯。 團聚在一起 「如果你的財富比其他人多,最好建造一張更長的桌子,而不是更高的圍牆。」 ——作者不詳 願意跨出自己的邊界往外看,將外面的世界視為值得探索,而不是恐懼的地方,這是我心目中北歐人最棒的特質。這對hygge 生活來說有什麼意義呢?我想,對外面世界開放的這種心態,同樣也適用在我們家居生活上。所有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群體生活中求取進步,群體生活讓我們有做自己、彼此信賴和團聚的自由。北歐傳統中的自由主義和寬容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若要做到,只需要簡單兩個字:歡迎。 對親密和歡樂的需求,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基本需要。你大概已經猜到了,這個家族的成員都很愛吃,每天晚上,爸媽和我幾乎總會坐下來共進晚餐。那是我們所有人消化一整天所發生的大小事,紓解壓力,隨興聊天的一段時間。因為在奧斯陸上餐廳很貴,所以我們請客通常都在家裡,我母親會拿出她經過千試百練的菜色,呈上挪威海鮮拼盤、快醃泡菜、麵包、奶油、酸奶油,再加幾瓶必不可少的好酒,以及一道她命名為「酩酊水果沙拉」的甜點。賓客們很喜歡我家的宴會,不只是因為食物美味,更重要的是,當全部菜色呈上後,我爸媽就會卸下主人的重責大任,放鬆下來盡情聊天。樸實無華的hygge 生活就該是這樣——沒有上漿筆挺的白色桌布,沒有複雜的用餐規矩,也沒有華麗昂貴的餐具,只有老派的殷勤款待。 如果有同學來家裡過夜,我們幾個小鬼被餵得飽飽的之後,便躲起來看電影。我們會享用自助大餐,大嚼小熊軟糖和最愛的巧克力,吃到心滿意足為止,不過那是一個星期的量,所以接下來六天裡,都沒有糖果和甜點。這應該是我們許多人都信奉的健康享樂主義的最佳範例了:有喜歡的東西就吃一點,但不要過量。節制這兩個字聽起來有點掃興,不過很管用。 在餐桌上共同進餐,同時也教導我們小孩子如何與大人互動。我們絕不會被要求屈就看不同的菜單,而且也很少有放縱自己吃垃圾食物的例子,大人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而且也會加入聊天,一起對話。不管聊的是什麼無聊的八卦或時事,大人還是期待我們能對當天的話題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絕不會讓小孩自己單獨吃飯,或坐在電視機前心不在焉地吃東西。 和許多家庭一樣,對我們家來說,和親朋好友的團結是在餐桌上融合進行的,除了吃下的那些重要營養素外,提供我們另一種滋養。如同麥可.波倫所觀察到的,要解釋某些人口為何能生活得比較幸福和長壽,法國人為什麼吃不胖,為什麼義大利人和希臘人的地中海飲食健康指數會這麼高,解開謎團的關鍵很可能就是分享食物。預防地中海周圍大部分居民在盛年時倒下的,恐怕並非他們對優質麵包、起司、葡萄酒、美味的橄欖油、義大利麵、芳香的香草植物的愛——研究人員開始確認,進食時的社交意義就和我們放進嘴裡的食物一樣重要。現在健康界流行的是「專注」吃飯,不過那好像有點搞錯了重點,真正讓你品嚐出食物真味的是他人的陪伴。從其他食物文化中隨機挑出一些食材便大肆加以嘲弄,但完全不了解那些材料該如何食用、如何領略欣賞、在與其他人交流的放鬆狀態下進食又能提供怎樣的樂趣,在我看來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事,想過北歐式的hygge 生活,就必須先了解這些國家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除了社交的功能外,共同用餐也是創意的溫床,有機會在理性、開放的氣氛下與人進行討論,自由的思路更可以激發思考。如同冰島藝術家歐拉佛.伊利亞森在撰寫自己工作室簡介時,是這麼寫的:廚房,當午餐時間到,工作室的十九名員工暫停了工作: 「圍著一張大長桌坐下,分享食物。我們藉此機會,一邊從未預期的角落中獲取靈感,同時繼續著那些有關工作的話題、閒聊或交換八卦片段。」 至於那些認為吃東西很無聊,食物只不過是「燃料」的人,伊利亞森所描寫的午餐時刻,可說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抗辯。事實上,在本書前面的部分也提過,瑞典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在辦公室裡的一段咖啡小憩,可以幫助提振精神,等於替員工做「集體充電」。 Hygge 生活就是體現在這些具啟發作用的理想,和所謂的「慢管理」上,同時也體現在每日滋養和照顧自己的行為之中。 這是北歐國家才獨有的情況嗎?當然不是。在西班牙,他們很喜歡sobremesa,意思是「桌邊時間」,指的是他們在共同用餐結束後,仍依依不捨賴在桌邊不走,這大概算是伊比利半島版的hygge 生活。想想看,你這輩子最難忘的幾次用餐是什麼時候,我敢打賭,其中至少有一次是和一夥人團聚吃飯,圍繞在桌邊和朋友及所愛的人聊天,而且未必是昂貴的餐廳或什麼精心巧思的晚宴。我和其他廚師及飲食作家聊過之後,發現在他們所說的難忘用餐經驗的故事中,食物往往幾乎是附屬品而已,真正重要的是藉由桌邊歡樂氣氛所引發的親密感。 與朋友、陌生人、所愛的人同桌共享簡單餐點的喜悅,是爸媽教導我的眾多人生課題中,讓我最心存感激的,這也是為什麼烹飪會在本書中佔有如此重要的份量。烹飪是所有人都能參與的,有經驗的廚師都能直覺地了解到這一點。
所有人的h y g g e 生活 「最重要的是,用閃閃發亮的眼睛看你周遭的世界,因為最偉大的祕密永遠在最意想不到之處。不相信魔法的人,永遠找不到。」 ——達爾(英國兒童文學家) Hygge 生活包含的是北歐生活的精華,我們主動地選擇去善用大自然、四季和各種戶外活動;我們喜歡親手製作東西;我們的飲食文化總結一句話,就是健康享樂主義文化。而北歐式的家,裝潢以簡單為依歸,畢竟家是讓你慢下腳步的地方,你會在這裡與家人團聚,或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刻。 最重要的是,hygge 生活需要的是體貼:在日常的每個行為中對自己體貼,以帶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