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如何成為精明的投資人我不打算預測整個市場,而是致力尋找價值低估的股票。不過,我的確認為,大眾普遍相信投資股票一定會獲利時,終究會釀成悲劇。萬一悲劇發生了,就連價值低估的股票價格也可能大受影響,但內在價值不會受到影響。
——巴菲特,一九五八年的合夥信,一九五九年二月十一日
錦囊十:別理會引發市場恐慌的言論從一九六五到二○○八年這四十四年間,有75%的時間S&P的股票上漲。我推測,在下一個四十四年間,大盤上漲的時間比例大致上也差不多。但是孟格和我都無法預測未來哪幾年市場會上漲,哪幾年市場會下跌。(我們也堅信,沒人能準確預測)。例如,我們確定二○○九年整年的經濟都將陷入混亂,可能之後還會繼續,但是那結論並未告訴我們,股市究竟會漲還是會跌。誰會質疑批判性的提問和分析對民主很重要?不過,如今獨立思考不僅愈來愈少,大家也視之為畏途。學者專家整天告訴我們該如何思考,他們斷章取義地詮釋真正思考者的想法,阻礙或破壞我們的推理。
二○○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週六發表的巴菲特股東信就是一例,學者專家的斷章取義引發市場的恐慌。想想信中第四段最常被引用、受到大家誤解最深的句子:「二○○九年整年的經濟都將陷入混亂……」
巴菲特的言語透過網路轉貼、新聞跑馬燈和平面媒體,迅速傳遍全球。等三月二日週一股市收盤時,S&P 500指數已經跌至二十年來的新低點。我們無法知道這句話對股市崩盤的影響有多大,但它肯定對於提振市場信心毫無助益。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學者專家在引用「經濟都將陷入混亂」時,遺忘了後面的句子:「並未告訴我們,股市究竟會漲還是會跌。」巴菲特提醒我們,經濟和股市就像夫妻一樣,兩者息息相關,但各不相同,大家為什麼會忽略這樣的結論?原因之一是學者專家為了拉抬個人的知名度,喜歡譁眾取寵,但是他們不怕顛覆其世界的原則嗎?
啟示:對經濟前景所做的預測,無法推斷股市的漲跌。
錦囊十一:把市場悲觀視為益友去年,我們在資本配置方面也表現得不錯。波克夏一直是事業和證券的買家,市場的混亂給了我們逢低買進的好機會。投資時,悲觀是你的益友,樂觀則是你的敵人。巴菲特所謂的「資本配置方面」(capital-allocation front,front直譯是「前線」)是指什麼?他的用語聽起來像一場投資戰。事實上,巴菲特認為他的工作不僅是執行長,更是資本配置長(CCAO)。他必須確定波克夏的資金安全無虞,長期可為投資人賺更多的錢。
巴菲特像卓越的將軍一樣,知道任何出乎意料的事件和經過時間驗證的原則都有它的價值。他已經培養出穩如泰山的心態,把市場悲觀視為益友。當大家搶著撤離市場時,他反而從容地配置資金。他不是把資金藏在床墊下或是轉進美國公債市場,而是尋找絕佳的商機。
巴菲特的投資成效顯而易見,他把波克夏經理人創造的現金拿去再投資,時間一久,這些資金的獲利便高於資金成本。巴菲特非常注意資金成本,善用這些資金賺取獲利,過去四十五年間,使波克夏每股帳面價值的複合利成長率高達20.3%,超過同期S&P 500複合成長率的兩倍。
啟示:卓越的執行長是嚴守紀律的資本配置者。
錦囊十二:覺得天快塌下來時,再多想想波克夏的價值主要分兩部分,其一是我們的投資,包含股票、債券和約當現金,這些東西的年底總值是一千兩百二十億美元(不含我們金融和公用事業部所持有的投資部位,我們把那些歸為第二部分的價值),這其中有五百八十五億元是用保險浮存金投資的。
波克夏第二部分的價值來自於非保險與投資的事業,是我們旗下六十七家非保險公司貢獻的,詳細資料列於年報的第九十六頁。這部分的計算排除了保險盈餘,因為保險事業的價值是可投資的資金所創造出來的,已經計入第一部份。
二○○八年,我們的投資部位從每股$90,343下跌為$77,793(扣除少數股權),下跌主要是因為市場價格下滑,而不是實際賣出股票或債券的結果。我們第二部份的稅前盈餘從每股$4,093 跌為$3,921(同樣也是扣除少數股權)。這兩部分的績效表現都令人失望。巴菲特和其他投資人一樣,也會受到市場下跌的衝擊。二○○八年底,他表示,波克夏投資組合的每股價值下跌了14%。這裡值得再次重申,巴菲特的投資組合跟我們的一樣都下跌了,這位世上最精明的投資人跟我們一樣感同身受。這點令人意外,既然他那麼精明,為什麼還會虧錢?原因很明顯,因為他也是凡人,不過更有趣的問題是:巴菲特的投資組合下跌時,他做何反應?答案是:他通常什麼也不做。
在股東信中,巴菲特寫到他的投資組合下跌「是因為市場價格下滑,而不是實際賣出股票或債券的結果。」這種下跌是帳面的虧損,他知道市場就像天氣一樣會改變,他持有的優質股票一定會再上漲,提高波克夏的淨值。巴菲特投資股票都是買進持有,將來誰接掌波克夏也可能會這麼做,因為這是波克夏的經營本質。
如果巴菲特被樹上掉下來的松果砸到頭,就像杞人憂天一樣擔心天塌下來,那會是什麼樣子?巴菲特要是在低點賣股,波克夏就必須在財報上認列真正的虧損。這麼做雖然可以省點稅,也可以拿到現金,但那些現金現在要往哪裡投?再投入股市嗎?在恐慌開始蔓延之際,這不太可能發生。波克夏的股東很幸運,因為巴菲特一直很冷靜。隨著經濟的復甦,他們的財富也會跟著成長。
啟示:避免杞人憂天。
錦囊十三:逢低撿好貨此外,隨著市場的下跌,我們持有的股票和債券市值也大幅下滑。不過,孟格和我並不煩惱。其實,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加碼,我們反而希望價格下跌。很久以前,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教過我:「你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所以,不管我們談的是襪子,還是股票,我都希望逢低時多買一點好貨。巴菲特曾師從哥倫比亞大學的啟蒙老師葛拉漢,所以沒有杞人憂天的症狀。葛拉罕不僅是一位卓越的老師和投資者,更是一位奇人。一九七六年巴菲特為葛拉罕寫悼詞,他提到這位恩師兼老闆每天都希望「做點愚蠢的事、有創意的事、慷慨大方的事。」
葛拉罕是價值投資者,他發明這種分析股票的原則。在那之前,華爾街沒有任何投資規則或原則。巴菲特認為「為混亂的股市引進一套邏輯和架構」全是葛拉罕的功勞。「你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就是葛拉罕主張的一大原則。
如今盛行賭場式的資本主義,這種價值投資法已不再流行。技術進步讓股票交易像賭盤一樣迅速地開出結果,但巴菲特不是把收購公司當成下單來看,他想買的是有競爭優勢的事業,那業務必須是他了解的,那事業的管理者必須值得信賴。
這些特質讓巴菲特可以有信心地預估,這個事業在存續期間可以創造多少現金流量。他把這些現金流量折現後,就可以判斷這個事業的內在價值,接著再算進安全餘裕。為了提高他的投資報酬,他都是以低於每股內在價值的價格,買進優良公司的股票。
你的住宅有多少內在價值?在目前市場低迷下,它的價值比你當初的買價高嗎?如果是,你就是買對了。但是萬一你是在市場的高點買進的呢?目前市場低迷下,你的投資可能低於內在價值。在波克夏,他們是以經濟價值來衡量投資標的,而不是以投機的泡沫價值來衡量。
啟示:你付出的是價格;得到的是價值。
錦囊十四:別自欺欺人克雷頓(Clayton)是美國最大的組合屋業者,去年的銷售量是27,499組,占整個產業總銷量81,889組的34%,我們的市占率在二○○九年可能還會持續成長,部分原因在於同業大多經營困難。組合屋產業自從一九九八年總銷量達到372,843組的高峰後,業績便持續下滑。
一九九八年業界大多採用惡劣的銷售手法,對於那段期間的作法,我稍後曾描述如下:「不該借到資金的人,從不該貸放資金的機構取得貸款。」
原本買屋需要支付合理的頭期款,但後來大家也不堅持了,有時甚至還會牽涉到偽造資料。(房貸推銷員只要讓房貸順利核發,他就可以賺三千美元的佣金,所以他會睜眼說瞎話:「那隻貓看起來的確有兩千美元的價值。」)此外,根本繳不出每月房貸的借款人也同意簽約貸款,反正違約對他們來說沒什麼損失。如此產生的房貸,通常會進一步包裝(亦即「證券化」),由華爾街的公司賣給不疑有詐的投資人。這種環環相扣的愚行肯定會以悲劇收場,後來的結果的確是如此。價值兩千美元的貓,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聽起來很可笑。不過,買自己無力負擔的房子,其實就像買一隻兩千美元的貓一樣。我相信,他們現在一定很想從貓的九條命中至少借一條命來。或許下次他們買東西時,會記得比較購買物品的價值和他們付出的價格,不會再聽信那些只想賺佣金的銷售員胡亂吹噓。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那些誤以為購買「證券化」債券很安全的投資人身上。那些當初把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當成「保險」來賣的業者都到哪去了?投資人都沒問他們為什麼這些保險沒提存準備金。
巴菲特提醒我們,環環相扣的愚行肯定會以悲劇收場。他這番警告讓人想起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一首膾炙人口的金曲〈愚人鏈〉(Chain of Fools),這首歌可說是二○○八年金融大崩解的主題曲。
啟示:環環相扣的愚行肯定會以悲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