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史蒂芬.金遇上史蒂芬.霍金,
以最嚴肅的科學家精神,
探究最滑稽、最荒謬、最悲慘的死法!跳進黑洞裡?
搭飛機遇到窗戶脫落?
慘遭丟進火山口當祭品?
參觀洋芋片工廠時掉入機器中?
一一然後呢?
「老實說,你不經意讀到訃聞時,是不是會忍不住直接跳到文末,看看人家是怎麼死的?要是發現上面根本沒解釋,或只以『意外身故』模糊帶過,是不是覺得失望透頂?這可憐人是在冰泳時凍死的嗎?被小行星壓扁的嗎?還是被鯨魚吞掉?有時候訃聞根本沒講。就算別人告訴你死因,在訃聞中寫了令人玩味的細節,例如『不幸遭到巨大磁鐵殺害』,之後報導又跳到死者身後留下的近親。你只好獨自納悶,磁力竟然會致命。他們怎麼可以跳過最有趣的部分不寫呢!我們了解你多麼失望,決心要解決這問題。就算訃聞再詳盡,我們也會把沒說的接續下去。」
◆ 被關進棺木中活埋,可以存活多久?
◆ 為什麼大白鯊咬掉你整條腿,會比扯掉一塊肉好?
◆ 如果非得困在某個封閉空間:電梯、飛機輪艙、冷凍庫,要如何選擇,才能死得比較不慘?
◆ 一直賴床也會死?要吃多少餅乾才會死?多久不睡覺會小命不保?
◆ 這本書可能摧毀你、書店,甚至整座城市?
舊金山著名探索博物館資深駐館科學家保羅・道爾蒂與作家柯迪・卡西迪聯手探究四十五種離奇死法,這些情境有的看似異想天開、有的確有其事,作者採用某些勇者的親身經驗(或驗屍報告),例如乘坐木桶滑下尼加拉大瀑布、把手伸進分子加速器,或讓蜜蜂螫咬睪丸。有些情況缺乏第一手資料,例如跳進黑洞或挖個從美國通到中國的地洞鑽進去,因此參酌軍事、醫學、天文物理學報告及假說,或者某些好奇教授的研究(像是香蕉皮到底有多滑)。除了目睹五花八門的精彩死法,也能習得千奇百怪的冷知識(例如,遭蜂群攻擊時,寧願沒穿褲也不能沒戴面罩;如果必須在核爆末日後生存,每天必須吃一百四十四隻蟑螂才能存活),更可獲取寶貴的求生法則(例如,進行時光旅行時,首選年代是三億七千萬年前;沒穿太空裝就離開登月小艇時,千萬別大吸一口氣憋著)。作者旁徵博引,從物理學、天文學、解剖學等多元角度描繪各種死法、剖析致命情境的前因後果,內容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宛如暢銷科普書《如果這樣,會怎樣?》融合《絕境求生手冊》,令人時而捧腹大笑,時而膽顫心驚。
▍作者表示:如果您嘗試我們提到的情況,例如從太空站高空跳傘、燕式跳水進入黑洞,或是躍入火山,您的經驗未必和我們所描述的一樣,甚至更糟的是,您根本沒死。若是如此,請容我們誠摯道歉。屆時請不吝告知,本書再版時將予以修正。
★推薦好評★我個人反對搭飛機和搭電梯,還不願承認有一堆事情不敢做,這本書很奇怪地讓我心理舒暢許多。很棒的一本書,滿是新鮮的奇聞軼事和有趣的分析。海倫・菲利浦斯可比瑪格麗特・愛特伍和羅麗・摩爾,善於揉合奇詭事物、狂想與日常,重塑為出人意料的故事。
──阿里‧艾默沙維,《打臉爛邏輯!:別再被這些話術唬弄過去》作者
詼諧機智的一本書。科學解釋生動迷人又精彩。這本選集歡樂且令人毛骨悚然,結合基本人類生理學、核融合、量子物理、流體力學等等角度,清楚且熱情地解析。可輕鬆吸收的科學知識加上黑色幽默的寫作方式,讓讀者欲罷不能,證實科學一點也不枯燥乏味。
──《書單雜誌》
作者簡介:
▌柯迪・卡西迪Cody Cassidy
卡西迪是娛樂網站Zimbio.com的體育編輯、《史丹佛校隊》(Stanford Athletics)的體育記者,亦為《教練》(Coach)雜誌的作者。他並未親身經歷過本書所描述的各種狀況。
▌保羅・道爾蒂Paul Doherty
保羅・道爾蒂,麻省理工學院的固態物理學博士,曾任舊金山探索博物館(Exploratorium Museum)的主管與資深駐館科學家,撰寫過許多書籍,包括《探索科學動手做》(The Exploratorium Science Snackbook)、《紙上科博館》(Explorabook)與《一看就懂的磁力魔法》(Klutz Book of Magnetic Magic)。
譯者簡介:
呂奕欣
師大翻譯所筆譯組畢業,曾任職於出版公司與金融業,現專事翻譯。
章節試閱
飛機窗戶脫落會怎樣?
你大概和多數登上現代客機的旅客一樣,窗外的藍天白雲、夕陽餘暉,種種美景總讓你心醉神迷。你應該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納悶要是窗戶掉了會發生什麼事?
答案是,取決於你的飛行高度。如果才剛起飛不久,高度低於兩萬呎(約六千零九十六公尺),那情況應該還好。在兩萬呎的高空,你大概還有半小時可以呼吸,之後才會昏過去,而氣壓差異也不足以把你吸到窗外。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冷,但只要穿著運動衫,倒也沒什麼問題。
不過,你會覺得很吵。風從窗戶的洞口灌進,把這架飛機變成全世界最大的笛子,這下子要請空服員過來就不容易了。大致而言,情況不算太糟,比窗戶在三萬五千呎(約一萬零六百六十八公尺)的巡航高度時脫落好太多了。 機艙內的空氣經過加壓,壓力大約和七千呎(約兩千一百三十四公尺)高度差不多,讓你能夠呼吸。若窗戶在三萬五千呎脫落,導致機艙內快速失壓,不免出些亂子。
首先,你會感覺到空氣從身體的每個洞口被吸出去。由於體內氣體是溼的,壓縮後會形成霧氣,這下子你就「七竅生煙」。由於每個人都發生這種情況,所以整架飛機瀰漫著眾人體內溢出的氣體……挺噁心的。 所幸空氣會被吸到窗外,機艙內的空氣將在幾秒之內恢復乾淨。但如果空氣不是從鄰座窗戶被吸出去,而是從你的窗戶,那就大大不妙了。 若你只隔掉落的窗戶兩個位子,即使氣流以颶風般的急速往機艙外吹,只要你安全帶繫得夠緊,風也不會把你吹跑。但如果你不幸選了靠窗座位,每小時三百哩(約四百八十三公里)的風速會把你從座位拉起,即使你繫著安全帶也一樣(在選座位時,應該沒多少人告訴你這項靠窗座位的缺點)。
為什麼差幾呎就有天壤之別?不妨這樣思考:你把浴缸塞子拔起來時,越靠近排水孔的地方,水吸住塞子的吸力也會急遽增加。飛機窗戶也是同樣的情況,而你就是這個浴缸塞子。 若你朋友坐在靠走道位子,他會比你安全的原因還有另一項:飛機窗戶的寬度比你的肩膀窄。根據哈佛大學一項對人體的研究指出,美國人平均肩寬約為十八吋(約四十六公分),但波音七四七窗戶的高度還不到十五.三吋(約四十公分)。所以你不會整個人被吸到窗戶外,只有一部分會被吸出去─這對大家來說都是好消息。你不會從高得不得了的空中不停墜落,且對其他人而言,你的身體是個還不錯的塞子,可以堵住窗戶,減緩空氣逸散的速度,讓大家有多一點時間戴上氧氣面罩。
這就是現實生活和電影《007:金手指》(Goldfinger)情節的不同之處。金手指不會被吸到窗戶外,只會卡在窗戶上。 只是,你的麻煩才剛開始。
你首先察覺到的第一個環境變化,就是風。時速六百哩(約九百六十六公里)的狂風迎面而來,把你推往飛機牆壁,整個人呈現J字型。
你不會被風按壓在飛機的某處,而是不斷撞擊飛機,原因在於振盪動力學(reverberation dynamics)。同樣的原理也說明為什麼風中的旗子會飄揚,而不是固定在一處不動。即使風看起來不變,實際上卻不是如此,而旗子就會一直處於改變與調整的狀態。你的改變與調整,就是臉頰反覆撞向機身。 第二個現象則是很冷。三萬五千呎高空的溫度是攝氏零下五十三度,鼻子會馬上凍傷。
第三個問題你可能沒有發現,卻是最致命的問題。這時除了氣溫急速下降之外,氣壓的變化更劇烈。三萬五千呎的高空空氣稀薄,因此你每吸一口氣得到的氧分子,根本不足以讓你生存,但你可能沒發覺自己在窒息。人體無法察覺氧太少,只有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太多時,才會覺得喘不過氣。所以你若無其事地呼吸,可惜好景不常,你十五秒內就會昏迷,四分鐘之後就會腦死。 機上的每個人都一樣。一旦窗戶掉落,大家只有十五秒的時間可戴氧氣面罩,否則就會不省人事(如果你的上半身把窗戶堵好,或許能撐久一點)。其實八秒之後,大腦就會缺氧,可能會害你昏沉到忘記戴氧氣面罩。
美國職業高爾夫球員佩恩.史都華(Payne Stewart)在一九九九年搭乘私人飛機時,就發生這種狀況。他的飛機在三萬呎(九千一百四十四公尺)高空失壓,機師來不及戴上氧氣面罩。由於失壓時,飛機是在自動駕駛模式,因此又繼續飛行了一千五百哩(約兩千四百公里),才因為燃料耗盡,墜毀於南達科他州。
現在把情況整理一下:你快被吸到飛機外、臉不斷撞擊機身、身體凍傷、即將失去意識。但你應該沒料到,其實你不會死。只要機師動作快,在四分鐘內下降到兩萬英呎,你或許能保住一命。這情況千真萬確發生過。
一九九○年,英國航空機長提姆.蘭開斯特(Tim Lancaster)讓飛機爬升到剛超過兩萬呎時,眼前的擋風玻璃竟然脫落。安全帶根本綁不住他,他馬上被吸往窗外,半個身子已在機外。駕駛艙內沒固定的東西都被吹走,艙門也掀起來,撞到操控裝置,導致飛機高度急速下墜。空服員奈傑.奧格登(Nigel Ogden)恰好在駕駛艙,剛好抓住了機長。他日後在接受《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的訪問時,回顧起這段經歷:
所有東西都被吸到機外,原本拴在地上的氧氣筒也飛起來,差點砸落我的腦袋。我拚命抓著機長,但我覺得自己也被往外吸。約翰跟在我後面衝進來,發現我節節敗退,於是緊抓住我的長褲腰帶,避免我繼續往前滑,還用機長座位固定肩膀的安全帶將我繫住。
我以為我抓不住機長,他整個人在窗戶外呈U字型,臉撞在窗上,鼻孔流血,手臂無助地揮動。
在擋風玻璃掉落後的十八分鐘,副駕駛操控飛機成功落地,這段期間,機長就在窗戶的另一邊,全程盯著他。 後來消防隊員把姿勢怪異的機長救下來。機長幸運保住一命,只受到凍傷,外加幾根肋骨骨折。
由於客艙窗戶較小,你不必靠其他乘客奮不顧身救你一命─只要機師動作夠快,你不妨好好享受這段不太舒服,但是風景不錯的降落之旅。
睡不著會怎樣?
你出生後的一萬天,已在地球上度過二十七年四個月又二十五天。你也可以說自己的年齡是二十四萬個小時。在這段時間,你會花一萬一千個小時吃飯、一整年上廁所,還有另外一整年眨眼睛。不過,這些活動和你最喜歡的活動一比,莫不相形失色─失去意識。你活到一萬天時,已花了九年的時間睡覺。
若有機會把時間還給你,你會要回來嗎?換句話說,如果給你超強的能量飲料,讓你永遠醒著,你要不要喝呢?
回答之前,請審慎考慮。若讓你選擇不吃東西,或選擇不睡覺,你最好放棄火腿三明治。不睡覺會讓你比不吃東西更死得更快,而且更不舒服。 更耐人尋味的問題是:為什麼?專家還無法確定。無論睡眠時到底發生什麼事,顯然相當重要,原因不光是我們需要大量的睡眠時間,更因為從演化來看,這似乎沒道理。在人類的歷史中,有漫長的時間得面對大型掠食者。人類在食物鏈中僅僅占有中間的位置,若有好幾個小時躺著,渾然不知劍齒虎正在接近,聽起來很危險。很難想像在適者才能生存的環境下,這「適者」竟然是三分之一的生命都坐以待斃的動物。
顯然,睡眠期間有很重要的事情發生。無論睡眠風險多大,卻是整個動物界的普遍需求。老鼠在貓咪環伺的環境下會打瞌睡,連植物也有類似睡眠的晝夜節律。
睡眠可追溯到演化開始之前的適應行為。或許你的遠親(也許是遠古的某種藻類)會打個盹,讓藍綠色的頭部神清氣爽,進而表現得比同儕好一點,也才有後來的演化史。
雖然我們不知道那個藻類的名稱,卻能透過藍迪.加德納(Randy Gardner)的事蹟,更了解睡眠的重要。一九六四年,加德納是個十六歲的高中二年級學生。他來自加州聖地牙哥,進行了史上最漫長的不睡覺醫學觀察。金氏世界紀錄不再記錄加德納這種行為(太危險),不過一九六四年,在正式持續觀察下,這位高中二年級的學生連續兩百六十四點四小時沒睡覺,也就是超過十一天。
這其實是高中科學計畫的一部分(但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過程並不順利。第三天,加德納把街道標誌誤認為行人,到了第四夜,他深深相信自己是職業足球員。醫師表示,他對質疑他能力的人非常生氣。
到了第六天,他開始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與短期記憶力。測試者請他從一百開始倒數,每隔七唸出數字,但他數到一半就忘記自己在做什麼。到了最後一天,他仍可在玩彈珠台時打敗一名觀察者(有人質疑這名對手的能力)。即使經歷了這些風波,加德納睡了十四個小時之後,就完全恢復。
儘管加德納並未讓自己達到無睡眠的體能極限,但從幾隻老鼠的不幸前例來看,我們知道達到極限時會發生什麼事。
研究者曾在實驗室迫使一群老鼠不能睡。他們監測老鼠的腦波,一旦發現老鼠開始打盹,就轉動牠們腳下的滾輪,強迫牠們運動。換言之,老鼠無法睡覺。就是這樣。
兩週後,老鼠都死了。後來,研究人員又重做這項實驗,但這一次會以其他方式設法挽救老鼠性命,只是仍不讓老鼠睡覺。這次實驗中,老鼠的體溫開始下降,因此測試者提高環境的溫度。但沒有用。老鼠的免疫系統變弱了,試驗者又給老鼠抗生素,一樣沒用。後來,老鼠體重減輕,實驗人員給予更多食物,最後老鼠還是死了。研究人員能挽救老鼠的唯一方式很簡單:讓牠們睡覺。之後,老鼠幾乎都能完全康復。從這結果或可約略看出,不睡覺會「毒害」老鼠,唯一有效的解藥是睡眠。
人類則可透過腦波測量,來觀察不睡覺的影響。你疲憊的時候,控制記憶與推理的前額葉就會超載。它必須更努力工作,才能做頭腦清醒時能輕易處理的工作量,這情況就像用老舊的電腦開大型檔案。大腦在疲憊的時候,無法順利運作。 如今科學家百分之百肯定睡眠的必要性,理由正如史丹佛大學研究者威廉.德門特博士(Dr. William Dement)正經地告訴《國家地理雜誌》:「我們要睡覺,是因為我們覺得睏了。」
但這情況可能改變。近期研究讓我們更了解睡眠。 研究人員在觀察老鼠與猴子時(雖然還沒觀察到人類)發現,睡眠似乎是大腦的洗碗精。
清醒時,腦細胞會產生有毒的廢物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存在導致大腦功能受損。要清理掉這些毒素,必須用腦脊髓液去沖大腦細胞,帶走這些廢棄物。可惜的是,你醒著的時候,腦脊髓液是不會流動的。清醒著到處走的時候,腦細胞比較胖,沒有什麼空間讓腦脊髓液在其間流動。這表示腦脊髓液會「卡在」大腦塞車的車陣中,於是毒素就在原地累積。
睡眠時會排除的一種廢物稱為β–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這種物質的存在和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有密切關聯。 一旦你睡著之後,腦細胞就會萎縮,腦脊髓液便像半夜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一樣暢行無阻,湧進你的大腦,沖走造成污染的毒素。你的細胞醒來時就會乾淨清爽,準備思考人生最深刻的意義,或考慮要吃雞蛋還是穀片。
如果這理論正確,即可解釋為什麼你疲憊的時候心智機能大幅下降、為什麼缺乏睡眠會奪命,以及為什麼老鼠被迫不得入睡時,會固執地拒絕活下去。醒著就會讓你的大腦變髒,而大腦顯然非常討厭變骯髒。它非常渴望睡眠,你在熬夜最後仍不敵瞌睡蟲時,就能感受到這一點。大腦很需要睡眠,因此曾有人拒絕飲水、溫暖或食物而死,但醫療史上從來沒有人因為抗拒睡眠而死。人類終究無法抵抗睡眠的衝動。
有種很罕見的致命疾病,叫作「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患者無法入睡,但看起來致命原因是大腦傷害,失眠只是副作用。 演化似乎給了你睡眠能力,也極力確保你使用這能力。
美國每年死於車禍的人數中,有近一千五百人是因為駕駛的大腦進入無意識狀態,即使知道自己正以六十哩(約九十七公里)的時速,駕駛車輛載運一噸重的東西。不僅如此。從火車、飛機與工業意外到車諾比核電廠事故,都和疲憊脫不了關係。當你在駕駛火車或汽車時,疲憊相當危險,可能導致你進入微睡眠狀態(microsleep),也就是短短三十秒以下的無意識狀態。微睡眠是無法抵抗的,而且進入與脫離這狀態的過程非常流暢,因此你可能根本沒察覺這情況發生,除非醒來時發現自己在陰溝裡。
睡眠可能是人類需求中,唯一強烈到你無法因缺乏而死的需求。想測試你腦袋有多大的能耐不睡覺,恐怕只能把你連結到超大版本的惡魔機器,也就是那些不幸的老鼠死在上面的那種。我們不建議你這麼做,但如果你踏上那折磨人的機器兩週,會開始胡言亂語、無法記住某個想法超過幾分鐘、自認是職業足球員,之後就會因為腦細胞過髒而死。
飛機窗戶脫落會怎樣?
你大概和多數登上現代客機的旅客一樣,窗外的藍天白雲、夕陽餘暉,種種美景總讓你心醉神迷。你應該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納悶要是窗戶掉了會發生什麼事?
答案是,取決於你的飛行高度。如果才剛起飛不久,高度低於兩萬呎(約六千零九十六公尺),那情況應該還好。在兩萬呎的高空,你大概還有半小時可以呼吸,之後才會昏過去,而氣壓差異也不足以把你吸到窗外。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冷,但只要穿著運動衫,倒也沒什麼問題。
不過,你會覺得很吵。風從窗戶的洞口灌進,把這架飛機變成全世界最大的笛子,這下子要...
目錄
引言
飛機窗戶脫落會怎樣?
被大白鯊攻擊會怎樣?
踩到香蕉皮滑倒會怎樣?
被活埋會怎樣?
被蜂群圍攻會怎樣?
被隕石擊中會怎樣?
沒了頭會怎樣?
戴上全世界最大聲的耳機會怎樣?
在下一趟登月任務偷渡會怎樣?
被綁在科學怪人機會怎樣?
電梯纜線斷了會怎樣?
在桶中從尼加拉瀑布滾下來會怎樣?
睡不著會怎樣?
遭雷擊會怎樣?
在全世界最冷的澡盆泡澡會怎樣?
從外太空高空跳傘下來會怎樣?
時光旅行是什麼情況?
陷入踩踏事故會怎樣?
跳進黑洞會怎樣?
搭上鐵達尼號,卻沒搭上救生艇會怎樣?
這本書怎麼殺人?
老化死亡是什麼情況?
困在以下環境會怎樣?
讓禿鷹養大會怎樣?
當成火山的祭品會怎樣?
一直賴床會怎樣?
挖個從美國通到中國的洞跳下去會怎樣?
參觀品客洋芋片工廠時,從空中走道掉下去會怎樣?
用巨型手槍來玩俄羅斯輪盤會怎樣?
前往木星旅行會怎樣?
吃了世上最毒的物質會怎樣?
住在核冬天會怎樣?
到金星度假會怎樣?
被蚊子圍攻會怎樣?
變成真正的人體砲彈會怎樣?
被帝國大廈頂樓掉下的一美分硬幣打中會怎樣?
跟別人「真正」握到手時會怎樣?
變成放大鏡底下的螞蟻會怎樣?
把手伸進粒子加速器會怎樣?
手上這本書坍陷成黑洞會怎樣?
在額頭貼上強力磁鐵會怎樣?
被鯨魚吞掉會怎樣?
到深海潛艇外游泳會怎樣?
站在太陽表面會怎樣?
像餅乾怪獸吃那麼多餅乾會怎樣?
謝詞
參考資源與延伸閱讀
引言
飛機窗戶脫落會怎樣?
被大白鯊攻擊會怎樣?
踩到香蕉皮滑倒會怎樣?
被活埋會怎樣?
被蜂群圍攻會怎樣?
被隕石擊中會怎樣?
沒了頭會怎樣?
戴上全世界最大聲的耳機會怎樣?
在下一趟登月任務偷渡會怎樣?
被綁在科學怪人機會怎樣?
電梯纜線斷了會怎樣?
在桶中從尼加拉瀑布滾下來會怎樣?
睡不著會怎樣?
遭雷擊會怎樣?
在全世界最冷的澡盆泡澡會怎樣?
從外太空高空跳傘下來會怎樣?
時光旅行是什麼情況?
陷入踩踏事故會怎樣?
跳進黑洞會怎樣?
搭上鐵達尼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