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結了我國多位駐外商務人員的回憶,由他們親自闡述身歷其境的甘苦談,讓這些勞苦功高的商務人員,能夠把甘苦談寫下來,留下歷史紀錄,讓社會了解駐外商務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駐外人員的犧牲與成就,並為這群卓越的駐外商務人員致上最高的敬意,因為有了他們的努力和奉獻,才能為台灣締造輝煌的經濟成就。
作者簡介:
黃翠娟(編者)
黃翠娟,台師大碩士畢業。1988年進入媒體圈迄今,先在「大華晚報」主跑經濟部,同年4月進入「中華日報」服務,經歷財經、科技及醫藥等路線,現任「中華日報」台北新聞中心採訪主任。著有:《放射線耆宿》張遵、徐劍耀及楊建芳教授特輯,《一枝一葉總關情»等書共同作者,編纂《經貿尖兵 兩岸舵手──江丙坤董事長八秩華誕祝壽文集》等。
推薦序
【推薦序】
拓展經貿和促進外交的第一線尖兵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蕭萬長
經濟部從一九七一年開始自行辦理駐外人員第一次甄試,由於係自行辦理,並未獲得考試院的認證,因此錄取人員無法受到公務人員的保障。一九七五及一九七六年,我在國際貿易局擔任第四組組長任內,主管貿易推廣和駐外單位業務,曾向時任局長的汪彝定先生建議,經濟部不要在考選體制外自行招考駐外人員,而應比照外交部,改由考試院統一舉辦國家特考。此一建議獲得汪局長採納,並由經濟部報請考試院同意後,從一九七七年開始,改由考試院舉辦駐外經濟商務人員乙種特考,招考經濟部駐外人員。此後,經濟部駐外人員的性質和地位與外交部駐外人員完全相同,只是其功能較側重在經貿方面。此一變革開啟了政府推動對外經貿工作的新篇章,而歷屆招考的駐外經濟商務人員也不負眾望,成功地扮演了我國拓展對外經貿和促進實質外交第一線尖兵的角色。
對駐外經濟商務人員而言,能被納入國家文官考試體制,固然是一種公務人員生涯的保障,但同時也必須要接受制度的約束和交付的使命。其次,經濟部實施駐外人員國內外和駐區間定期輪調制度,可使駐外人員累積國內經驗人脈,加強協調聯繫能力,一旦派赴國外工作時,也可獲得國內各單位充分有力的後援。早期經濟部駐外人員雖尚未受到外交部統一指揮的約束,但是經濟部與外交部和其他單位駐外人員負有的使命是一致的,也就是要為國家爭取權益,為民眾解決問題。一九七一年代以還,我外交處境日益困難,對外關係的拓展是以經貿為主軸,且駐外人員大多被派往無邦交國家服務,推動工作的環境自然較為艱辛,但由於經貿事務的性質較為靈活、領域較為寬闊,且較容易做出成績,因此絕大多數駐外人員的工作態度都相當積極勤奮,其工作績效也獲得各界普遍的肯定。
如今過了四十年,經濟部駐外經濟商務體系不斷地有新血加入,也培養鍛鍊出不少優秀傑出的人才,其中有很多人一直待在經貿系統內,在國外或國內的職務上工作直到退休,還有一些人在事業中途轉往其他單位服務,依循不同的管道逐步升遷;但是大家無論是在哪一個崗位上,都同樣地替國家做了很多的事。我在這一段時間歷任貿易局長、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立法委員、行政院長和副總統等職,常有機會前往國外進行訪問或出席雙邊和國際會議,也經常會碰到經濟部駐外的老同事,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同心齊力,為國家打拚的不懈精神和堅忍毅力。經濟部駐外人員多年來殫精竭慮、折衝樽俎,努力開拓海外市場、促進雙邊經貿關係、解決各項貿易爭端,以及爭取各國支持我加入國際經貿組織,對於提升我國際經貿地位和擴展我國際空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成果得來不易;這其中有很多人默默耕耘、犧牲奉獻,當然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和祕辛。
早年第一批經濟部駐外人員現在大多已自公職退休,在老同事江丙坤董事長的熱情邀約下,把他們在駐外工作期間的甘苦經驗記錄下來,彙集成這一本《駐外憶往》文集。各駐外人員在不同期間派駐不同國家,他們所接觸的不只是經濟、產業、貿易和國際經貿組織、區域經濟協定等專業層面的課題,同時也會遭遇駐在國的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的衝擊,乃至於面臨子女教育和生活適應等各方面的困難。他們憑藉著開闊的視野和敏銳的觀察,從不同的時空和角度切入,所寫出來的文章,平實誠懇地表達了他們親身的經歷和真摯的感想,足供各位資深駐外人員懷舊憶往,以及後進駐外同仁工作和生活的參考,也可讓一般社會大眾略窺駐外生涯的各個面向,增進對駐外人員的了解和關注。最後,我們還要感謝江董事長號召各駐外人員踴躍供稿、精心策劃、編輯成冊、無私分享的苦心和善意,以及他過去多年來協助建立經濟部駐外人員制度和規範的貢獻。
【作者序】
回首來時路──談駐外商務人事制度的草創 江丙坤
我是在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就在當時我駐日大使館經參處打工。從一九六七年成為正式編制人員算起,擔任商務人員工作也有十六年之久,其中有八年擔任主管職務,充分體認駐外商務人員工作的甘苦,也了解駐外商務人員的需求。同時,也因為駐日十三年期間,有八年是在經參處服務,主要工作是陪同國內長官考察日本政經制度和政策,對日本重視制度與資料的保存有深刻體認,因此,在一九八二年奉調返國於經濟部服務時,基於使命感與責任感,我投入相當多的心血在各項典章制度的建立,包括駐外商務人員人事制度。
第一項制度的創舉是訂定:「駐外經濟商務機構工作項目表」。該制度要求各駐外單位,應依工作項目表及標準作業流程,積極展開工作,按時提報工作績效給主管機關。工作項目概分為下列幾類,包括:一、增進雙邊經貿關係;二、爭取雙向投資及技術合作;三、拓展市場、蒐集商情;四、駐外行政業務等四大類。各類業務都有細部的工作項目及具體內容,也列出承辦單位及對應的國內主管機關和函報成果流程,讓駐外商務人員了解自己的工作職掌、作業流程。同時,還要求經濟部駐外單位與外貿協會駐外單位做出明確的分工,原則上兩單位的駐點儘可能不要重複設置,如因業務需要,必須同時設立時,兩者間任務分工需明確。而這種分工,在工作項目表也有明確規定,因為外貿協會駐外單位也適用工作項目表。
第二個變革是經濟部駐外商務機構的整併,取消原來外貿協會委由經濟部駐外商務機構兼辦外貿協會業務及支援經費的作法。因為經濟部駐外商務機構之功能本來就包括貿易推廣、商情蒐集的工作。同樣道理,外貿協會駐外單位也須肩負經濟部駐外機構的任務。
第三個制度面的興革是訂定統一考核辦法,並在經濟部設置駐外商務機構統一督導考核小組;「辦法」要求各駐外單位均負有相同的工作職責,並按其地區及業務特性,根據工作項目表的類別訂定工作優先順序及工作比重,報請經濟部核定後實施,比如說:駐美國首府華盛頓應著重於台美經貿關係維護與協商,駐紐約則側重於投資及貿易機會開發。年終時,由經濟部邀集統一督導小組成員,包括國貿局、投資處及貿協等單位,依各駐外單位年度表現和成果,按不同類別分別評分,再依比重核計總分,以此作為各駐外單位績效考評的依據。
第四個改革是駐外商務機構組織名稱的整合。往昔,囿於國際政治現實和情勢,駐外單位的名稱各有不同。除有邦交國成立有大使館經濟參事處外,無邦交國家則因地制宜彈性命名,如北美事務協調會經濟組、亞東關係協會經濟組是配合外交部的組織;有些不易成立經貿據點的國家,如在法國、英國,則以公司名義過渡,「遠東貿易中心」是當時最普遍被使用的名稱。不僅如此,經濟部屬各機關也有自己的駐外單位,如投資業務處在紐約、東京等地設有四個據點。為統合業務,我決定整併經濟部轄下的幾個駐外機構,首先將投資處四個據點納入駐外商務機構。同時,配合外交部編制,把各個駐外商務機構漸次整合納編,成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下之經濟組。
第五是駐外商務人員員額編制的調整擴編及輪調制度的建立。由於當時台灣經濟快速成長,駐外商務工作對象、業務範圍遽增,乃於一九九○年十二月呈報行政院同意,將商務人員編制員額從二四○人增加為四九六人。再者,對商務秘書員額改採總額控管制。當時駐外編制有經濟參事、商務專員、經濟專員及秘書等不同職級,秘書再視年資深淺有一秘、二秘及三秘之分,依照舊制秘書員額是一層一層卡死的,即使三秘可以升等二秘,但如無員額職缺就無法提升。為此,我向人事行政局交涉,爭取比照外交部只做商務秘書總員額控管,突破一秘、二秘及三秘的受限於各級員額限制。換言之,以後只要年資已到,符合資格,三等秘書即可自動升級二秘,二秘也可升一秘,以鼓舞外派人員士氣。另外,商務人員子女教育問題一直是各級駐外人員最為傷神的事,為解決駐外人員共同面臨的問題,我決定建立輪調制度,規定駐外任期一任三年,最多二任,期滿前半年,由經濟部人事單位發問卷徵詢意願,商務人員可以提出返國、留任或是調往他國的要求。如決定返國,調回時期儘量配合小孩學校學期,回國工作兩年後,可另要求再外放。屆時經濟部人事及業務主管部門會視個人意願,再看工作表現,以為通盤調派考量。
提到駐外商務機構的整併,不得不提到一個長久的爭議,即經濟部與外交部對於外館統一指揮權責各有立場與看法。外交部期望比照日本制度,所有駐外人員,不論商務、新聞、教育,一律由外交部統一調度、考核及指揮。而我認為,駐外商務機構的主管機關是在經濟部,只有經濟部最了解駐外人員的表現,如果照外交部統一指揮事權想法,駐外商務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外交部對外館統一指揮的構想,第一次是在一九八九年時提出,但遭到當時經濟部長陳履安反提建議:有邦交國家的由外交部統一指揮,無邦交國由經濟部統一指揮。由於當時有邦交國比無邦交國少很多,外交部遂知難而退;一直到一九九一年,郝柏村先生擔任行政院長,蕭萬長先生擔任經濟部長,我擔任政務次長時,外交部次長房金炎再提統一指揮案,我記得還勞煩行政院郝院長親自主持協調會議。會中,我以過去外派南非經驗向郝院長報告。我向郝院長說統一指揮最重要的是人與制度。從人來說,我在南非時館長是楊西崑大使,他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經驗豐富,楊大使很尊重每個單位業務的特性,不分單位都是一家人,結果大家都很尊敬他,也口服心服接受他的領導;第二,制度上來說,外館其實就是小內閣,駐外的代表或大使代表行政院,經濟參事是代表經濟部,也有人代表國防部、教育部及新聞局等,每個人都有它的主管機關,我們聽從大使,因為大使是國家代表、是行政院的代表,不是外交部的代表。在國內各部會首長聽命於院長,但各部會有權責業務,也有獨立的預算,外館也是一樣有主管業務,也有分配預算。當時預算是由經濟部會計處依駐外單位的業務量編列預算需求,送預算表給外交部,由外交部統一編列商務單位經費,科目獨立,每月核撥經費則由經濟部會計處列表送外交部,由外交部撥給外館,外館館長再按經濟部分配金額核撥給商務單位,各單位對於預算使用有充分自主權,同時直接向經濟部行文報銷。我向郝院長說明時強調,外派館長的心胸攸關統一指揮能否落實。像楊大使,心胸大,以心帶人,尊重各部會外派單位,自然外館像一個大家庭,這才是真正的統一指揮,何況現在的制度已達到統一指揮之目的,不必再做調整,後來郝院長完全接受我的意見,外交部建議未被採納。
不過,二○○○年之後,駐外的局面完全改觀,經費一律由館長掌握,請客要錢要向館長申請,動用車子也要申請(過去經濟部駐外單位主管都有配公務車),如此,很多時候會失掉經貿拓展的先機,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事。
駐外商務人員的甘苦,我是身歷其境,親身感受。這份工作是良心業務,可以整天清閒悠哉,也可以每天舟車勞頓席不暇暖。所以在經濟部服務期間,我對於駐外制度的建立及權利維護用心很深。一九九四年五月,我在經濟部時要求國貿局編纂了經濟部駐外經濟商務機構發展史,但那是靜態的,現在很多商務人員都已退休,我希望勞苦功高的商務人員,能夠把甘苦談寫下來,留下歷史紀錄,讓社會了解駐外商務工作的重要性,駐外人員的犧牲與成就,這是我為什麼要積極著手邀稿編輯發行這本書的初衷。
最後,我必須向這群卓越的駐外商務人員表達我最高的敬意,因為有了大家的努力和奉獻,才能為台灣締造輝煌的經濟成就。
【編者序】
《駐外憶往──經濟部商務人員甘苦談》編後感 黃翠娟
在一個經濟部駐外商務離退老同事聚會的場合,與會者憶及過往駐外時的美好時光,總是有說不完的經驗談,為此,在江丙坤董事長策劃與發起,促成《駐外憶往──經濟部商務人員甘苦談》這本書的問世。
於編纂本書時,江董事長特別提及假如能夠將派駐外地時的各種生活點滴、趣聞軼事等匯聚成篇,供作寄情回味往事或後進駐外同仁借鏡,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因此,特由江董事長具名發函,邀請現任駐外商務人員及退休老同事們,就派駐外地時的酸甜苦辣惠賜文稿。
擔任過經濟部商務人員者眾,於發出邀稿函件後,獲得熱烈的回響,來稿十分踴躍,回收到的文稿逾六十篇。由於邀稿內容跨及半世紀,編輯團隊遂依照來稿者第一次外派年分列七章。分別是:一九七○年以前的「披荊斬棘 立足台灣」、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五年的「菁英商務 經貿扎根」、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的「將士用命 迎向國際」、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五年的「自由浪潮 引進外資」、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九年的「貿易摩擦 折衝樽俎」、一九九○年到一九九五年的「跨國結盟 忍辱負重」及一九九六年後的「接踵挑戰 世界新局」。
從發出邀請函,接獲第一篇文稿,乃至於文章稿件大批湧入,編輯團隊無不兢兢業業唯恐有任何閃失。編輯群很榮幸能夠在第一時間搶先閱讀,尤其是駐外商務菁英文筆極佳,篇篇錦繡字字珠璣,真人真事至情至性,文章讀來如行雲流水般暢快,彷似身歷其境場景重溫。從工作面到家庭生活大小事,一篇篇動容的生命歷程,滿載駐外商務人員歲月的痕跡,更是骨血糾結的個人小自傳。
特別是這五十多年來,國際經濟情勢變動快速,中國大陸全力圍堵孤立,我駐外商務工作環境益形艱辛,駐外人員有時要冒著生命危險,面對戰爭、政變等突發事件,既要躲飛彈、更要閃子彈,再者,隨著國際經貿進入合縱連橫新局勢,駐外商務人員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及推動商務工作的難度,在國際間是無人能出其左右的。外派經貿人員點點滴滴紀錄當年外貿環境,無異是見證大時代下台灣經貿起飛實錄。
至於本書的分工,由三三會秘書長、台經院副院長郭勵誠先生通貫全局,居中協調本書出版,編輯團隊成員包括:「中華日報」採訪主任黃翠娟小姐、三三會秘書處主任陳麗安小姐、三三會駱昱丞先生,而封面設計及美編委由資深美編蕭彥伶小姐,付梓出版及鋪貨上架由商訊文化協助辦理。
在整理文稿過程,從各章節的標題,文稿分類篇章,作者小檔案,乃至於書本頁數控管,都頗費思量。編輯在下班後繼續埋首於鍵盤文字中,由於收到的總字數逾二十萬字,如何留下最有意義的那一段,絕對是難以取捨的大工程。陳麗安小姐本身有固定的三三會會務需處理,但她位居收件窗口重要位置,對於部分來稿,還要重新謄稿,有些文稿逾萬字,真是辛苦她了,而駱昱丞先生負責校對事宜;還要感謝經濟部部長室機要秘書張文雄先生等在先期邀稿的協助。
受制於本書篇幅及出版時間的壓力,對於未及收錄於本書文稿者,致以萬分歉意,日後再擇機選擇適合方式刊錄,這是編輯團隊迫於現實的遺珠之憾。這本書能夠付梓出版,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除了感謝經濟部商務人員共襄盛舉投稿外,也要對贊助本書經費者致以十二萬分謝意。
外派工作有其特殊性與時代性,外界看到的盡是駐外人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風光面,實務卻是如人飲水點滴在心頭,這些血淚交織文章彙編成書後,無異提供你我從不同角度不同面向來觀察西裝外套下駐外商務人員的真情至性。
文後謹獻上編輯團隊最誠摯的祝福與讚歎──感謝經濟部駐外商務人員,台灣經貿有您們在第一線打拚,真好!
【推薦序】
拓展經貿和促進外交的第一線尖兵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 蕭萬長
經濟部從一九七一年開始自行辦理駐外人員第一次甄試,由於係自行辦理,並未獲得考試院的認證,因此錄取人員無法受到公務人員的保障。一九七五及一九七六年,我在國際貿易局擔任第四組組長任內,主管貿易推廣和駐外單位業務,曾向時任局長的汪彝定先生建議,經濟部不要在考選體制外自行招考駐外人員,而應比照外交部,改由考試院統一舉辦國家特考。此一建議獲得汪局長採納,並由經濟部報請考試院同意後,從一九七七年開始,改由考試院舉辦駐外經濟商務人員乙種特考...
目錄
【推薦序】拓展經貿和促進外交的第一線尖兵
【作者序】回首來時路──談駐外商務人事制度的草創 江丙坤
【編者序】《駐外憶往──經濟部商務人員甘苦談》編後感 黃翠娟
【第一章】披荊斬棘 立足台灣(1970以前)
繞著地球跑六國四大洲的歲月 江迺良
一個駐韓國商務人員的告白 姚鴻成
偶然跳入五行中 卓宗舜
駐外的工作經驗及生活寫照 曾連豐
在台灣復學和服務公職追憶 魯炳炎
憶往一二事 張榮熙
【第二章】菁英商務 經貿紮根(1971~1975)
命運註定和馬來民族打交道 杜乃濟
駐外經驗及感想 林義夫
酸甜苦辣的美好回憶 孫中岳
關山失路,萍水他鄉三十載 程哲國
暮然回首四十載 林燦輝
人生旅程第三個轉捩點──南非 江丙坤
感恩的心 陳瑞隆
駐外一家親 魏可銘
我們在巴黎建立了歐陸第一個經貿據點 潘家聲
頻繁的中美經貿諮商 潘家聲
【第三章】將士用命 迎向國際(1976~1980)
瀟灑走一回 劉志英
從一而終的偶然 謝發達
駐外生涯的美艷與哀愁 王振福
公職惠我三十年 林聖忠
黃埔一期駐外甘苦 李金鎰
甘苦駐外快意馳騁人生 鄧振中
人回故里‧家在他方 沈建一
駐外──無所欲、無所畏懼 陳聰潔
美國萌芽、菲律賓開花、越南結果、台北收獲 劉 逖
包羅萬象的駐外工作 林明禮
【第四章】自由浪潮 引進外資(1981~1985)
「兔小屋」等二、三事憶往 余吉政
中南美洲走一回 邱泉興
推薦函之憾事 陳植
從無冕王到駐外商務人員 邱柏青
大智若愚駐外快樂行 李衛群
臨江仙 徐大衞
貿易談判重人才培養 康世申
德國憶往 汪威錞
【第五章】貿易摩擦 折衝樽俎(1986~1989)
美夢成真的外派時光 沈張進
躬逢其盛 瞿大文
駐外夢迴錄 楊天晞
人生另一條跑道 陳榮驤
駐外工作分享 卓士昭
我的日內瓦印象 楊珍妮
駐美與駐越綜憶 黃志鵬
駐外修行利人利己 何元圭
荷蘭生活及工作雜感 童本中
駐外似水年華,猛回首已白頭 王廷驊
【第六章】跨國結盟 忍辱負重(1990~1995)
三個巴黎任所 陳光丕
漫談駐韓點滴 顏國瑞
公私經驗談 王劍平
生死瞬間歷經數次 陳永乾
良心駐外廣結善緣 史美振
女性外派巾幗不讓鬚眉 楊玉燕
派駐洛杉磯片羽 吳文雅
駐外難以杜門面壁 樊雋白
【第七章】接踵挑戰 世界新局(1996以後)
人生旅程中之奇幻經驗 孫良輔
派外生活雜筆 何坤松
駐馬來西亞點滴 范良棟
調適轉型自我成長的賢內助 鄧松棠
台灣阿信部長的大膽嘗試──駐外外星人的告白 顏平和
沙國風情所見所聞 陳伯彰
念獅城點滴 憶駐星往事 盧文祥
【推薦序】拓展經貿和促進外交的第一線尖兵
【作者序】回首來時路──談駐外商務人事制度的草創 江丙坤
【編者序】《駐外憶往──經濟部商務人員甘苦談》編後感 黃翠娟
【第一章】披荊斬棘 立足台灣(1970以前)
繞著地球跑六國四大洲的歲月 江迺良
一個駐韓國商務人員的告白 姚鴻成
偶然跳入五行中 卓宗舜
駐外的工作經驗及生活寫照 曾連豐
在台灣復學和服務公職追憶 魯炳炎
憶往一二事 張榮熙
【第二章】菁英商務 經貿紮根(1971~1975)
命運註定和馬來民族打交道 杜乃濟
駐外經驗及感想 林義夫
酸甜苦辣的美好回憶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