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臺灣的歷史,必須「從頭講起」,從頭了解起,我們的視野拉長、拉廣了,然後當我們回頭看這個島嶼的歷史,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獨特,進而珍惜它的多樣性。
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而是思考和理解。記誦的歷史,考完就忘記了,自己思考和理解過的歷史,成為你對過去的認識,也會幫助你了解現在、面對未來。
——作者 周婉窈
歷史,不僅是發生過的事而已,更是與現在和未來連續而無法分割的整體。藉著本書的插畫工作,我才開始認識許多一向視而不見、卻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流。這份成長,並不因此書的完成而結束,卻是要持續一輩子的工作。
——繪者 許書寧
【本書特色】
1. 臺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繼在國內暢銷10萬冊、且已被翻譯成日文及韓文的《臺灣歷史圖說》之後,為臺灣的新世代與懷有少年心的國人所寫的簡明臺灣歷史。
2. 全書著重觀念的釐清,從「地球和美麗島的誕生」、「臺灣給世界的禮物」,到「轉型正義和美麗新國家」,周婉窈教授秉持其一貫的優雅流暢文筆,簡明的主題,將歷史的視野拉長、拉廣,帶領讀者以思考和理解的態度,更加真切地感受這島嶼的獨特歷史。
3、繪本作家許書寧為本書繪製了三十餘幅大大小小的歷史畫作,這是許書寧的第一次嘗試,也為本
書增添了柔軟的溫度與趣味。
作者簡介:
周婉窈
嘉義大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專治臺灣史,著有《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晚報出版部,1989)、《臺灣歷史圖說》(中研院臺史所,1997;增訂本:聯經,2009)、《海行兮的年代》(允晨,2003)、《海洋與殖民地臺灣史論集》(聯經,2012)等書,譯有《史家的技藝》(遠流,1989),並主編多種圖書。《臺灣歷史圖說》目前有韓文譯本(新丘文化,2003)和日文譯本(平凡社,2007;增補版:2013)。
史學著作之外,作者曾出版散文集《面向過去而生》(允晨,2009),以及人物傳記《臺灣史開拓者王世慶先生的人生之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近年來,作者和臺灣史研究生一起經營「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和同名臉書。
【繪者簡介】
許書寧
北港孩子,臺灣女兒,日本媳婦,旅居大阪的圖文創作者,作品曾獲臺日二地多樣獎項。
先後畢業於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及大阪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創作內容包括繪本、散文、插畫、翻譯、設計、有聲書等。
在玉山社/星月書房的主要作品為《阿ㄇㄧㄚˋ》、《穿越書本去旅行》、《耶路撒冷朝聖日記》、《亞西西的小窮人》等。
章節試閱
餘論
轉型正義和美麗新國家
1992年之後臺灣歷經很多重大變革,1996年總統直選是民主化的重要指標。在戒嚴時期,憲法為蔣介石轉彎,他當了五任總統,直到過世為止(1948-1975),剩下的任期由副總統嚴家淦做完;1978年蔣經國選上總統,在第二任上過世(1978-1988),剩下的任期由副總統李登輝做完。1990年李登輝選上總統,直到這個時候,總統由國民大會代表選出,六年後總統改由人民直選,由李登輝當選。親愛的少年讀者,你們已經習慣總統就是要由人民直接選出,但大概不會想到走到這一步有多不容易!
2000年第二次直選總統,由民主進步黨陳水扁勝出,一般稱為「政黨輪替」,但我們要注意,從解嚴到2014年的此刻,國會都是中國國民黨占最多席位,「政黨輪替」只是總統的位置,國會多數黨從來沒輪替過。陳水扁在2004年成功連任;2008年由中國國民黨馬英九贏得總統選舉,他在2012年競選連任成功。
少年讀者,你們大都生在1994-2000年之間,也就是臺灣自由化之後,在多元文化的氣氛中成長,伴隨你們長大的這段歷史很複雜,我們沒有足夠的篇幅來講,讓我們集中討論幾個和你們的未來最有關係的問題吧。
你們都聽過「轉型正義」吧?它來自英文的“transitional justice”,這是1980年代以來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面臨的問題,而且必須努力落實的工作。為什麼叫做「轉型」?這些國家在擺脫長期的集權/專制獨裁統治之後,走向重建的道路,肯認民主、自由、人權是社會的核心價值。這個轉變是革命性的,因為集權/專獨裁統治恰恰相反,是反民主的,人民沒有自由,人權遭受嚴重斲害。轉型指的就是這種巨大的過渡(transition)。集權/專制獨裁統治下,很多民眾受到迫害,甚至發生大屠殺、族群清洗的慘劇;新國家如何面對過去以「國家」之名所行使的不當暴力?如何還給受害者公道(justice)?這就是轉型正義的課題:在新的民主社會,對過去的不公不義進行調查和矯正。一般認為,落實轉型正義有五項必要的工程要做:1.究明真相。2.釐清責任歸屬(追究責任)。3.道歉、補償、興築紀念碑等。4.提供受害者傾訴的平臺。5.確立能夠防止再度發生的機制。
在這裡牽涉到「國家機器」(政府的制度、組織、系統等)和它的操作者的問題。在自由民主社會,國家為人民而存在,國家機器必須中立,受到嚴密的監督;專制獨裁國家剛好相反,國家機器由獨裁者,或一個黨、一群軍人、一個統治集團所控制,人民是為了他們的目的和利益而存在;他們為了控制社會,動用國家機器來對付人民,例如任意拘捕、刑求、監禁、處決等,更巧妙的是利用司法來對付反對人士。這類的國家暴力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國家機器被統治者掌控,而且實際操作國家機器的各層人員也願意配合「上面的意思」。換句話說,獨裁者之外,許多人都參與的國家暴力的不當行使;如果只是純粹執行命令(如劊子手)是不用負責的,但多數人應負起或多或少的責任(要調查才能釐清責任)。在社會民主化之後,這類迫害人權的事實必須受到調查,加害者必須受到譴責,並追究他的責任;受害者必須獲得平反和必要的賠償,並且提供訴說苦難的管道。新國家必須建立穩固的自由民主體制,以確保過去的錯誤不會再發生。也就是說,除了還過去的受害者公道之外,主要還是為了未來──被國家機器碾碎的人,誰能還他們生命?誰能還他們青春?沒有人能,我們只能讓他們的犧牲有意義,讓他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如果以轉型正義的標準來看,我們除了道歉、賠償(白色恐怖還只是「補償」,不是賠償)、建紀念碑之外,我們做得很少,甚至什麼也沒做,尤其追究責任這方面。臺灣的白色恐怖,基本上看不到加害者,好像這些受害人自動走到馬場町被槍決,自動走到綠島被關。看不到加害者的國家暴力,也就是等於讓加害者繼續「匿名」操作國家機器,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只要威權統治換個面目再度回來,他們就會「習以為常」地繼續行使不當的國家暴力。我們前面問過:誰殺了傅如芝?誰又殺了「同案」的其他十一位年輕人?但是,我們社會很少人知道這樣的事情,那個寫幾個字就剝奪他們生命的獨裁者,還繼續受到尊崇,他的紀念館矗立在我們的首都。那些判人死刑的軍法官,不少人靠檢覈(透過檢定方式)轉為律師,彷彿世界上沒發生這些慘劇。那些以刑求人為樂的人,都沒有面目,隱身在你我身邊。傳統漢人社會習慣和稀泥,也許我們無法真正追究法律責任,但至少總可以做到道德譴責吧?看不到加害者的國家暴力,保證國家機器無法中立化,有利於舊勢力趁機回魂。
由於轉型正義無法落實,臺灣正面臨自由度減縮的危機。從獨裁走向民主,不是一條容易的路,蘇聯解體後的俄國(俄羅斯聯邦)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在普亭長期當權下,逐漸退回威權統治,而他可是前情治機構KGB重量級人物。親愛的少年讀者,民主倒退、自由減縮,這都將影響你們的未來。何以會這樣?你們必要了解四十年黨國教育的影響,才有可能破除它的魔咒。
現在掌握臺灣命運的領導階層,大約出生於1945-1960年之間,他們接受整套的黨國教育,沒有臺灣歷史,沒有臺灣鄉土,他們被教導認同的鄉土在中國,而且吸收最好的人,還會反過來瞧不起「本土」,認為只要是「臺灣的」,就是低俗,就是次等;這和你們自然形成的鄉土感情是很不一樣的。在臺灣民主化的過程中,他們當中有一部分的人有所省悟,選擇支持或參與公民抗爭;但是,另有一部分人,不只沒有參與,而且是站在對反面。後一批人包括威權統治集團的後代,以及吸收進來的本地人子弟。在這裡我們要特別說,有一些外省人和外省第二代游離出來,選擇認同臺灣;同樣地,有數目更多的臺灣人和他們的子弟,因為各種原因和教育的關係,成為黨國的擁護者,甚至被提拔到比較高的位置。即使一生奉獻給民主運動的本土人士,也難保她/他們的子女不被黨國收編,並為它效命。
黨國很照顧軍公教階層,除了游離者,他們比起勞農大眾,最支持黨國。外省人內部也有所分化,低階的榮民淪入社會底層,一些人成為平民,高高在上的是所謂的「外省權貴」,他們大抵來自高層的軍公教家庭,他們的父母能擁有高於他人的位置和資源,往往不是靠實力和競爭,而是靠黨國的庇蔭;連他們自己都是靠某種特權或優惠而成為「人上人」。因此,他們之所以擁抱黨國,很可以理解;他們無法認同臺灣,也很可以理解。試想:如果你到大學畢業,讀的都是黨國教育那一套,從精神上疏離鄙棄臺灣,也沒學到本地的歷史(本書所寫的,可都是秘密喔),何況黨國那麼照顧你的家庭,那麼,你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呢?就算在某個階段,你曾站在公民抗爭的這一邊,最後你還是回到最熟悉的炎黃子孫的慣性思維。
另外一個可能困惑你們的問題是:中國國民黨(國)曾經堅持「漢賊不兩立」,導致臺灣無法留在聯合國,為什麼現在它和中國共產黨(共)那麼要好?歷史上,國共鬥爭很慘烈,最後導致國共內戰,前者失敗,才撤退到臺灣。這兩個黨,儘管曾「誓不兩立」,卻有不少相同點:都是以黨國體制(反民主、反自由、迫害人權)起家,都宣揚中國民族主義,都仇日,都反臺獨。這些共同點,或許就是國共今天能夠合作的主因。
將來你們若進一步去了解2000年以來的歷史,應該也會感到困惑:為什麼有那麼多有名的人變來變去?這和黨國教育脫不了關係。黨國教育灌輸一套特定的意識型態,注重作文──也就是做文字功夫,以虛為實,以假作真,只求符合「題意」(反共必成、領袖英明等),而升學靠考試,於是形成一個篩選會背誦、會作文的輸送帶。另外,教育現場充滿虛假風氣,等於教導學生作假、說謊才是成功之道。一元化的教育讓成績好的人,從小出慣風頭,自我很大,也很自戀。因此,我們會看到很多戒嚴時期養成的菁英,沒有中心思想,沒有原則,不擇手段只求個人的聲名和利益;有人永遠搶鎂光燈,不管舞臺老闆是誰。雖然還是有不少人格者(臺語,讓人打從心底尊敬的人),但是變色龍更多。那是畸形教育的結果,你們必須了解源由,才能不被他們所迷惑──用流行而有學問的話來說,才能「除魅」呢。
解嚴以後,自由、民主、人權、多元文化,已經成為臺灣社會的核心價值,只是它還不穩固,隨時可能被摧毀──近年來掠奪式的黨政商利益集團,裡應外合,力道非常強大。不管你的父母來自哪個族群,你們絕大多數人應該都自認是臺灣人,臺灣是故鄉,也是國家──不然是什麼?你們可能會這樣率直地問。但是,你們的父母輩,因為黨國教育的影響,很多人無法這樣自然地說;「臺灣」好像是個講不出口的名字,需要遮遮掩掩。請了解他們,但不要受他們影響;未來是你們的,沒有人有權力剝奪你們應該享有的生活方式。慶幸的是,你們的祖輩、父母輩,不分族群,有不少人非常認同臺灣,想為你們守護她。臺灣是個美麗、多樣、豐富的島嶼,是地球的寶貝,是我們的寶貝;在這裡,有先人流過的血,在這裡,有我們未來的夢。不管多艱難,讓我們一起面對嚴峻的挑戰,超克險厄,打造一個美麗的新國家。
餘論
轉型正義和美麗新國家
1992年之後臺灣歷經很多重大變革,1996年總統直選是民主化的重要指標。在戒嚴時期,憲法為蔣介石轉彎,他當了五任總統,直到過世為止(1948-1975),剩下的任期由副總統嚴家淦做完;1978年蔣經國選上總統,在第二任上過世(1978-1988),剩下的任期由副總統李登輝做完。1990年李登輝選上總統,直到這個時候,總統由國民大會代表選出,六年後總統改由人民直選,由李登輝當選。親愛的少年讀者,你們已經習慣總統就是要由人民直接選出,但大概不會想到走到這一步有多不容易!
2000年第二次直選總統,由民主進...
作者序
給少年讀者的信(代序)
當你拿起這本命名為《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的書,還沒翻開之前,你有怎樣的期待呢?我當然希望你翻開後有興趣讀完,而且讀完之後感覺很有收穫,更希望能引起你對臺灣歷史的興趣,激發你繼續探究的好奇心。
這本書設定的對話對象是十二歲到十八歲的少年朋友,也包括認為自己的心永遠年少的老讀者。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少年怎麼大到十八歲?在臺語(福佬話)的用法裡,「少年家」、「少年人」或「少年ê」指年輕人,等同現在的「青年」。例如,日本時代的畫家陳進、林玉山、郭雪湖同時入選當時臺灣最重要的美術展覽會,獲得「臺展三少年」的美稱,但他們虛歲都已經二十上下了。客家話,年輕人叫做「後生」、「後生人」或「後生仔」,也包括青年。
這本書同時也要寫給十多歲的「少年」看,雖然如此,我不認為就是要講得很簡單,那是低估少年的閱讀能力。寫得淺顯易懂是我努力的方向,但是,我不想「簡化」歷史,我想把歷史的複雜面和多樣性帶進來。歷史這個學科是研究過去某個特定時空的人群活動,你想想:光是要了解你班上同學的想法和他們的家庭背景都很不容易,何況是我們完全沒生活過的時代。
我們這稱為「人類」的動物,是在「地球十二月分大年曆」中最後一天的中午才出現,當代的我們每個人都活在最後的一秒中。為什麼這麼說,請看第一篇第一章〈地球和美麗島的誕生〉。我們人類其實非常非常渺小,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又是所有曾經存在過的生物中,唯一有能力了解超過自己的時空的事物,這是我們人類特殊的秉賦,也因此我們特別有責任要保護這個地球。
這樣好像講太遠了,但也未必,了解臺灣的歷史,必須「從頭講起」,從頭了解起,我們的視野拉長、拉廣了,然後當我們回頭看這個島嶼的歷史,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獨特,進而珍惜她的多樣性。
在每一單元中,除了敘述歷史之外,我也會討論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爭論。歷史需要的不是記誦,而是思考和理解。記誦的歷史,考完就忘記了,自己思考和理解過的歷史,成為你對過去的認識,也會幫助你了解現在、面對未來。
打開這本書,你或許會很驚訝:怎麼有些插圖畫得像繪本?是的,我們請繪本作家許書寧老師為本書畫圖。賞心悅目之餘,有點童趣,可能會吸引你的弟弟妹妹,那麼,你不正有機會講臺灣的歷史給他們聽嗎?
最後,期待各位少年、少年家、後生人閱讀愉快!
周婉窈
寫於龍坡里芬陀利室 2013年10月
繪者的話
老實說,當周婉窈老師指名要我畫這本書時,我既驚訝又不安。驚訝的是,老師竟然垂顧我這個不成熟的繪者;不安的是,我害怕自己堪當不起那份期待。
那已經是將近四年前的事了。對於「生」一本書而言,這樣的過程或許堪稱漫長,婉窈老師卻很有耐心。她並不催迫我在交稿期限內硬畫出不成熟的作品;相反地,她願意我多花時間,一邊磨練自己的畫筆、一邊多讀、多看、多走走……。
於是,這段期間,我走訪了五妃廟、芝山巖、八田與一的烏山頭、萬金天主堂、陳文成躺過的臺大校園,甚至前往李鴻章訂立馬關條約的河豚老店「春帆樓」……。這些地方,都是我的歷史,我的根。歷史,不僅是發生過的事,更是與現在和未來無法分割的整體。藉著這份工作,我才開始認識許多一向視而不見、卻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流。
於是,我慢慢明白了,原來婉窈老師等待的並不是我的「畫」,而是我的整個人。她就像一位好脾氣的園丁,耐著性子靜候種子萌芽扎根,緩緩地長成一個真正有意識的「臺灣人」。
這份成長,並不因此書的完成而結束,卻是要持續一輩子的工作。
許書寧
寫於臺灣
2014年2月
給少年讀者的信(代序)
當你拿起這本命名為《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的書,還沒翻開之前,你有怎樣的期待呢?我當然希望你翻開後有興趣讀完,而且讀完之後感覺很有收穫,更希望能引起你對臺灣歷史的興趣,激發你繼續探究的好奇心。
這本書設定的對話對象是十二歲到十八歲的少年朋友,也包括認為自己的心永遠年少的老讀者。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少年怎麼大到十八歲?在臺語(福佬話)的用法裡,「少年家」、「少年人」或「少年ê」指年輕人,等同現在的「青年」。例如,日本時代的畫家陳進、林玉山、郭雪湖同時...
目錄
給少年讀者的信(代序) 002
繪者的話 004
誌謝 005
第一篇
1.地球和美麗島的誕生 010
2.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017
3.臺灣早期居民與南島語族 024
4.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 031
第二篇
1.從自主發展到外力入駐 038
2.荷蘭VOC的統治 045
3.國姓爺與鄭.荷戰爭 052
4.明鄭的統治 062
第三篇
1.臺灣局部被納入清版圖的經過 072
2.不被祝福的「唐山過臺灣」 077
3.漢人入墾與土牛紅線 084
4.漢人社會:族群、語言、風俗氣息 090
5.士紳階層和大家族的形成 097
6.開港、西人來臺和基督教的傳布 103
7.船難、牡丹社事件與日.原接觸 111
8.東亞新局勢和清領最後二十年 118
第四篇
1.乙未割臺和臺人保鄉衛土戰役 130
2.殖民統治的馴化與近代化 138
3.反殖民運動與文化啟蒙 146
4.臺灣慣習調查、殖民地初等教育 151
5.封鎖下的「歸順」之路、霧社事件 159
6.從傳統到近代:福爾摩沙藝術新貌 167
7.語文轉換、新文學、鄉土文學論戰 174
8.皇民化運動和戰爭動員 181
第五篇
1.戰後變局:從一頭熱到大失所望 192
2.二二八事件:抗暴、談判、血腥鎮壓 199
3.國府撤退來臺和島嶼的黨國化 206
4.戒嚴下的白色恐怖 214
5.黨國統治下的族群和語言政策 222
6.公民抗爭、「退出」聯合國、自決與獨立 230
7.被屏蔽的鄉土、勞農大眾和原住民 240
8.從野球到棒球:挫折年代的夢與堅持 250
9.美麗島事件、林家血案、陳文成案 261
10.群眾運動、解嚴到自由民主之路 269
餘論 轉型正義和美麗新國家 281
參考書目 290
圖片出處(補錄) 301
給少年讀者的信(代序) 002
繪者的話 004
誌謝 005
第一篇
1.地球和美麗島的誕生 010
2.臺灣給世界的禮物 017
3.臺灣早期居民與南島語族 024
4.原住民的神話和傳說 031
第二篇
1.從自主發展到外力入駐 038
2.荷蘭VOC的統治 045
3.國姓爺與鄭.荷戰爭 052
4.明鄭的統治 062
第三篇
1.臺灣局部被納入清版圖的經過 072
2.不被祝福的「唐山過臺灣」 077
3.漢人入墾與土牛紅線 084
4.漢人社會:族群、語言、風俗氣息 090
5.士紳階層和大家族的形成 097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