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累積毒素的身體,
就是「終生長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就像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都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
而一般我們認為對身體有害的「壓力」,只要處置得宜,反而是讓身體更健康的「藥」。
最重要的是了解「跨一步成毒素、越一步成良藥」的道理,並且把這項智慧融入到生活中。
而與身心之「毒」對抗的方法只有一招,終歸一句就是養成「提高健康程度」的習慣。
從今天開始養成有益身心的習慣:
■從「不要拼過頭」到「游刃有餘」!
■「不要吃太飽」是保持身體年輕的基本原則。
■不要認為「藥有效=病會好」。
■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
■睡得沉酣、通體舒暢──「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
■走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方法
良醫傳授!大幅提高「健康程度」的方法:
■減少「活性氧」,你的身體就能恢復年輕!
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大幅延長壽命
提高生命力的兩種方法—溫冷浴、飢餓刺激
重要營養成分—植生素的攝取方式
■「遠離醫師及藥物的生活方式」,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實現?
不要認為「藥有效=病會好」
提昇健康程度的「營養補給品」是什麼?
學會自行診斷的「四週規則」
■「心靈健康法」消除揮之不去的不安及憤怒
不安及憤怒只會「縮短壽命」
「非做不可」的態度,最好適時放下
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及飲食法」
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東西」
一開始「先吃蔬菜」—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
「吃什麼」其實跟「和誰一起吃」一樣重要
本書的主軸即是介紹「身體百毒不積」的方法。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都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然而,平常我們認為的「毒」,如放射線等,只要運用得宜,一樣能變成「藥」;一般認為會危害身心的「壓力」如果消失了,可能還會導致過敏症狀等健康上的危害,其實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與和平共處的方式。
為了健康著想,最重要的便是了解這一類—「跨一步成毒素、越一步成良藥」—的道理,並且把這項智慧融入到生活中。換句話說,了解身體的作用機制、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藥物和醫療的實際現況等這一類「事物的本質」,正是「擁有健康身體的第一要件」,而這也是本書提到的打造「不累積毒素的身體」的起點。
本書中主要介紹的,即是利用自己的力量提高健康程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讓身體回歸自然的狀態,打造「健康程度高而強健的身體」,引導身體,讓體內的毒素自行衰竭的智慧。
作者簡介:
岡本裕(YUTAKA OKAMOTO)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e-Clinic」醫師、醫學博士。
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同校研究所畢業。曾於大學醫院、市立醫院、大阪大學細胞工學中心(現為大阪大學研究所生命機能研究科),主要參與惡性腫瘤(癌症)之臨床研究,而後感到傳統的醫療及醫學觀念和手法有其限制,因而辭去臨床醫師的職務。一九九五年時,在阪神淡路大地震為契機之一的機緣下,與理念相同的朋友成立「思考21世紀的醫療‧醫學會」,二○○一年,由本人親自回答的「e-Clinic」網站開始營運。目前除了癌症病患外,並以其他人為對象,傳遞知識及訊息。
主要著作包括有:《9成疾病可以自癒》(天下雜誌)、《打造一輩子「不需要吃藥的身體」》(三笠書房「智慧生活文庫」)、《安保徹教授與岡本裕醫師的「提高免疫力」,癌症自然就會好》(Makino出版)等等。
譯者簡介:
王慧娥
淡江大學日文系學士、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現為專職翻譯工作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鋕清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國際婦女身心健康協會會員
吳映蓉 台灣大學營養學博士
郭育祥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創辦人、郭育祥診所院長
陳昭妃 免疫學家
陳惟華 愛家自然診所院長、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
名人推薦:王鋕清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國際婦女身心健康協會會員
吳映蓉 台灣大學營養學博士
郭育祥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創辦人、郭育祥診所院長
陳昭妃 免疫學家
陳惟華 愛家自然診所院長、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
章節試閱
前言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本書的主軸即是介紹「身體百毒不積」的方法。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在在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
想要與之對抗,終歸一句就是養成「提高健康程度」的習慣。但是在切入主題前,我有些話想先告訴各位。
比方說,各位對於「放射線」有什麼印象呢?再舉個比較貼近生活的例子,各位對於「壓力」有什麼看法呢?
倘若各位腦子裡一想到這些東西,馬上就認定「它們一定是有害身體健康的毒素!」那問題可就大了。為什麼呢?因為無論哪一項,端視當事人和它們「相處模式」及「分量」而定,即使是身體的「毒物」,一樣能變成「良藥」。
最近,放射線成了眾人畏懼、嫌惡的對象,但是依使用方式的不同,它也能成為拯救人命的工具,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放射線治療有卓越的進步,做為癌症等治療的選項之一,放射線治療似乎變成愈來愈不能被排除的項目。
從這個角度來看,放射線就成了身體的「良藥」。
此外,一般而言,壓力是「身體的毒素」,在各位的想法裡,或許覺得最好不要有一丁點的壓力。但是有人指出,如果完全沒有壓力這個「刺激」存在,可能會導致過敏症狀等健康上的危害。因此,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在壓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
舉一反三,為了健康著想,最重要的便是了解這一類──「跨一步成毒素、越一步成良藥」──的道理,並且把這項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換句話說,了解身體的作用機制、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藥物和醫療的實際現況等這一類「事物的本質」,正是「擁有健康身體的第一要件」。
本書所提到,打造「不累積毒素的身體」的起點就在這裡。
撰寫本書之際,我便重讀了各方面的保健書籍。
其中有好書,同時也不乏非常隨便的指南書,例如「只要做這個」,或者是「只要不做那個」,你就能擁有健康。我也看到一般的多數人就因為某位大師說「右」就往右,某位大師說「左」就往走,隨著書本起舞。
但是,想要提升身體的健康程度,值得倚靠的並不是這一類隨便的健康指南。但也不是醫師,也不是藥物。
而是身體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接下來我將介紹,利用自己的力量提高健康程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讓身體回歸自然的狀態,打造「健康程度高而強健的身體」,引導身體,讓體內的毒素自行衰竭的智慧。如果各位今後的生活能因為本書而常保身心健康的狀態,這將是我無比榮幸之事。
岡本裕
第一章 不累積毒素的身體就是「終生常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打造一個「體內毒素自然消失」的身體環境
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周遭實在充斥著太多的「毒物」。
希望盡可能而澈底地排除這些毒物,藉此讓自己活得健康而無所顧慮──各位之所以閱讀本書,一定也有相同的想法吧。
任誰都不想生病。本書正是達成此目的的指南書,這一點絕對沒錯。
但是很不好意思,有些事我非得說在前頭,雖然有點澆冷水的感覺。
我想說的就是,「毒」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概念,也不可能把「毒」完全排除殆盡。
雖然有極例外的例子,比方像是產生公害的有害物質等等,依時機、依場合,有時候確實必須有澈底將毒物排除的毅然態度。對於如此的態度,我當然沒有異議,而且觀念上也是舉雙手贊成。
但是在同時,看著我們現在的日常環境充斥著「毒物」,不得不說這之間有揮之不去的不協調感。
人原本就喜歡簡單易懂的故事。尤其是懲惡勸善的故事,總是讓人感覺痛快,或許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習慣任何事物都分對錯、分善惡,分黑白、分YES或NO。
然而從現實面來看就可以明白,要把事物完全分出善惡或黑白,其實是極為困難的行為。甚至還可以說多半都不可能。
而「毒物」的道理也可以說完全相同。
的確,我們身邊的事物,如果能把它們區分成「這是毒物」、「這是藥物」,真的是再好也不過了。對於確定是「毒物」的東西,只要它們徹底排除乾淨,應該就能活得安心且沒有任何疑慮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斷定「這是毒物」、「這是藥物」,然後把所有「毒物」全部排除在外的想法,不但過於簡單明快,而且還會有危險,這就是我之所以有不協調感的原因。
事物的本質往往極為深奧,有時候還含糊不清。
就像是武斷地認定孰善孰惡,往往導致錯看事物的本質;武斷地認定「是毒抑或是藥」,同樣會錯看事物的本質,結果反而容易有威脅健康之虞。
區分「是毒抑或是藥」,大致建立在一個微妙的界線上,而一件事物同時具備「毒與藥一體兩面」的也不在少數。相同道理,只要吃什麼就萬事OK的「絕對藥物」也不存在。
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想要長長久久且活力十足地工作、好好地玩耍、盡興活到長命百歲,到底有什麼方法能幫我們達成呢?答案並不是一心把毒素排出體外,而是針對無論如何也必須和毒素共存的「肉體」,讓它強健至極,這樣才對。
也可以說,「防禦是最強大的攻擊」。
總而言之,就是提高免疫力、提升健康程度。在這樣的過程中,體內的毒素將自行減弱。我所說的「不累積毒素的身體」,即是一開始已先說明如此打造出來的身體狀態。
本書只介紹「讓身體更健康的實踐型智慧」
接下來我的說法或許有點「臭屁」,請各位見諒。
無知是萬病的根源。附帶一提,無知的「知」並不是「知識」的知,而是「智慧」的智。現代社會好像在突然之間,幾乎看不到智慧的傳承。
以往智慧的傳承,無論是家庭、學校或是社會上,總是頻繁地進行著。而今或許因為資訊過於泛濫,所以必須歷經千辛萬苦才能把智慧傳承下去吧。
沒有知識當然很傷腦筋,但是即便得到了知識,如果不能用自己的腦袋思考整理,知識就無法為自己所有,因此也就無法靈活運用。
想要靈活運用現實生活中得到的知識,必須將該項知識轉換為普遍的知識或智慧。即使將智慧傳遞給下一個人,也很難說一定能確實地傳承下去,單單只是傳承知識,我認為接收者也很難靈活運用。
現代社會裡,資訊真的多到滿溢。簡直是到了資訊泛濫的地步。無論是網路或是書籍,不消多說,滿載著數量龐大的健康資訊。而這些資訊幾乎都停留在「知識」的階段。
當然,即便是知識,或許有也比沒有好,但是充其量只能算是助興用的陪襯吧?就算可以當成聊天的話題,我也不認為對於提升自己的健康程度能帶來多大的助益。
因此,本書並不是單純的知識,而是智慧,我想介紹的內容是各位在打造強健體魄時,能即刻派上用場的實踐型智慧。
活得健康又長壽的方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
想要提高健康程度,希望各位先留意一個關鍵句,那就是──「大自然的規律」。
從以前就經常聽人家說,我們的身體在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時,健康程度最高,而且又不容易生病。
難道真的如此嗎?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想大多有過度勞累的情況,這就是違反大自然的規律。反過來說,順著大自然的規律過生活,不過度勞累,身體不適的情況似乎就很少發生。
依照中國傳統醫學─中醫─的理論,當「氣」不受阻滯、順暢地行走時,疾病便很難近身,而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就是調整「氣」的行走。
這正是活得健康、活得長壽的一項重點。
舉例來說,從癌症患者的身上可以得到確認,即使只是把原本失序的生活恢復原狀,淋巴球的數值就頓時大幅上升。
相對的,生活的失序與癌症發生的關連亦已逐漸明朗。比方有報告指出,輪班(日班、夜班等上班時間不定的出勤方式)員工的乳癌等癌症發生的風險,約比一般人高出一.五倍,前列腺癌則高達三倍左右。
其他癌症方面則尚未有一致的共識,但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有提到:「跨及深夜的輪班工作恐怕是誘發癌症發生的因素。」因此可以說,熬夜所帶來的不規律生活,可能顯著提高所有癌症發生的風險。
為什麼不可以熬夜呢?這其中有重大的原因。
我們的細胞經常進行著細胞分裂與替換。分裂之前必須先複製細胞核裡的DNA,這時候用來保護DNA的防禦裝置(protector)即卸下,於是就變成極度沒有防備的狀態。
事實上,在這種危險的狀態下,倘若處於紫外線的環境中,細胞將有癌化之疑慮。
因此,進行DNA複製的時候,基本上是在沒有光線照射的夜間,而細胞分裂則在日間,身體規律就是依此而形成的。
換言之,在二十四小時的週期裡,身體機制讓細胞的複製能夠在最安全的時機發生。
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
只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即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對於大自然的這種趨向,倘若逆勢而行,晚上工作、晚上熬夜,結果會如何呢?
在製造細胞的夜晚時段,如果天天持續處於光線劇烈照射的環境下,致癌的風險自然提高。因為不只是陽光的紫外線,包括人工光源在內的電磁波等等,同樣也有讓細胞癌化的作用。
有時候因為工作實在不得已,但是從大自然的真理來看,蓄意熬夜而使自己提高致癌的風險,可以說是愚蠢至極的行為。因此,夜晚盡可能在黑暗的環境下休息—這一點並不奇怪,可以說是極為理所當然的大自然規律,順著這一點自然而然就能保護我們的身體。
附帶一提,據說最近已經在進行將細胞複製及分裂週期納入考量的抗癌劑投藥測試。
雖說細胞是晚上複製,但目前已知,唯獨骨髓細胞例外,它的DNA複製發生在白天。倘若在這個時段施打抗癌劑,已經卸除防禦機制的骨髓細胞就會最直接受到損傷。由於骨髓細胞全面掌管免疫機能,所以骨髓細胞一旦損傷,等同於免疫系統受到損傷。這是抗癌劑副作用中最嚴重的一項。
因此,把細胞的週期納入考量,於是就設計出夜晚使用抗癌劑的治療方式。而癌細胞和其他細胞一樣在夜晚進行複製,晚上使用抗癌劑,將能連續攻擊處於複製中而毫無防備的癌細胞,同時保護在白天進行複製與分裂的骨髓細胞。如此一來就得以預防抗癌劑最嚴重的副作用。
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時相治療法(chronotherapy)」,由於它是一種效果好、副作用少、效率極佳的治療方法,因而受到矚目。對於讓我們的身體順著大自然的規律運作,時相治療法可以說是運用得非常好的治療方法之一,而臨床上也已經有諸多成功案例。
回到原來的話題,雖然前面提到的內容是把主要的焦點擺在罹癌風險上,但其實逆著自然規律而行,在其他各個方向也沒有好處,本書之後將再詳細說明。總而言之,倦怠感、肥胖,甚至是心肌梗塞、腦梗塞,很多問題都是肇始於生活習慣違反了自然規律。
因此,請暫且先記得,不規律的生活,尤其是熬夜,壞處非常大。倘若因為工作而不得不過著不規律的生活,年輕的時候或許還好,一旦即將邁入四十大關,應該盡可能轉換到規律的工作會比較妥當。
一天一次,校正生理時鐘與「大自然的規律」同步
最近在醫學界流行一個名為「時間醫學」的領域。
所謂時間醫學,是將研究生物身體規律的學術概念納入醫學領域,以發揮治療及預防的效果。雖然說是最近流行,不過它的歷史倒是令人意外地悠久,在歐美地區,十九世紀初期即有了時間醫學的研究。
「時間醫學」最近為何突然受到矚目,我認為或許代表了現代人的生活裡,已經把晝夜顛倒的不規律生活習慣變成常態。
時間醫學最大的重點在於「生理時鐘」的概念。
人體擁有的細胞約六十兆個。假使沒有共通的規律,這麼多的細胞不可能好好地共同生存、運作吧。換言之,它們需要有人帶領,而擔負帶領工作的正是生理時鐘。
生理時鐘主要掌管了活動與睡眠的步調,進而調整荷爾蒙系統、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運作,擔負起讓身體所有機能保持正常的角色。
想要讓生理時鐘刻畫正確的步調,即需要像電波鐘一樣,對準大自然的規律,一天校正一次。
對於習慣賴床的人,我要說的話可能有點殘酷,不過校正生理時鐘的時機,正是置身於耀眼陽光下的早晨時段。從這個校正歸零的時間點,大約十五個小時後,褪黑激素荷爾蒙將開始再度分泌,讓人逐漸產生睡意。
換句話說,早晨置身在耀眼的陽光下,從這時開始的十五個小時後,便是就寢的時間。也就是說,順著早上準時起床,晚上休息的睡眠規律,才是讓我們的生理時鐘保持在正常狀態的基礎。
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我們的身體原本就設計成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得以好好地發揮功能。所以為了和大自然同步,我們每天一定要利用早晨的陽光校正生理時鐘一次。
假使賴床、熬夜,或者是過著不規律的生活,採取違反大自然規律的生活模式,可以想見我們的身體將演變成容易發生不適的狀態。
換言之,想要身體的機能確實地運作,和大自然規律同步的早上起床、晚上休息,就比任何事都來得重要。
要說熬夜或是賴床、不規則的生活對身體不好,原因莫過於生理時鐘錯亂,導致睡眠規律失序,進而打亂了整個身體的節奏。
打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被告誡生活要規律,我想大家應該聽到耳朵都長繭了吧!但是我深切地體悟到,這種說法是多麼正確。
說起來或許是相當老掉牙的結論,不過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我自己以前的生活一樣過得不是很健康。曾經是第一線腦外科醫師的時代,包括值班等工作在內,讓我的生活過得相當不規律。之後我離開了醫院的工作,以自由的立場參與醫療事務,在超過五十歲之後,我開始真切地感受到規律生活的愜意與愉快。
這一點或許與上了年紀有關,不過我還是認為,儘早發現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對自己的人生一定有好處。
前言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本書的主軸即是介紹「身體百毒不積」的方法。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在在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
想要與之對抗,終歸一句就是養成「提高健康程度」的習慣。但是在切入主題前,我有些話想先告訴各位。
比方說,各位對於「放射線」有什麼印象呢?再舉個比較貼近生活的例子,各位對於「壓力」有什麼看法呢?
倘若各位腦子裡一想到這些東西,馬上就認定「它們一定是有害身體健康的毒素!」那問題可就大了。為什麼呢...
推薦序
【推薦序1】一輩子不積毒,享受健康身心
王鋕清(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國際婦女身心健康協會會員)
對醫療保健來說,正確的健康觀念比甚麼都重要。科技進步、生活便利的今日,身心健康方面卻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消息,像是沸沸揚揚了好一陣子的食安風暴、揮之不去的空氣汙染、毒油和廢水,甚至是重金屬汙染農地等問題,每天每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五花八門」的毒素,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傷害。除了這些具體的「壞東西」之外,現代社會中步調飛快以及自由競爭的氛圍,給人們造成的心理壓力同樣不容小覷,身體長期面對內外交逼的窘迫,應該如何維持健康,一輩子不積毒呢?許多重要的觀念都在這一本岡本裕醫師的大作—《打造身體一生不積毒的方法》中。
書中岡本裕醫師因應現代人生活的窘境—無處不毒,由身體、飲食、心理等各方面,給予讀者適切的建議與可落實至生活中的方法,教大家如何「釜底抽薪」,養成根本的好習慣,令我們的身體自然而然遠離有害物質,毒素便無從累積。
預防勝於治療,乍聽之下是老生常談,可是該如何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呢?能面面俱到著實不易!現在各位讀者有福了,書中整理了諸多具體且專業的知識與資訊,並提供明確的方向,以利讀者能有效地整合,融入每個人自身的生活節奏中,如此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生活!從基本觀念建立,先讓讀者在腦袋中為健康生活打底;同時列出許多「今天就能做到的事」,讓讀者從小地方開始,展開具體的行動,逐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更重要的是給予讀者方向,讓我們知道該如何攢存健康資本,打造一層穩固的防毒保護罩。
本書許多部份令我饒富興味!我每日於門診中面對的自律神經失調症患者們,本書是一本好的參考指南,因為他們生活緊繃,容易感覺焦慮又難放鬆;他們時常失眠,無法獲得休息與修復;他們腸胃多半不調,總是反覆在腹瀉與便秘之間來回……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在書中多可以找到對應的方法,希望各位能夠好好細讀,並真正付諸行動,假以時日必能自在地享受身心健康。
【推薦序2】平衡自律神經—打造一輩子不積毒的身體
陳惟華
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就能讓身體百毒不積!
我們該如何打造一個血液通暢的身體呢?那就是平衡自己的「自律神經」,就能讓您的健康再升級,因為自律神經不但掌管全身各處「血液循環」的暢通,而且負責維持體內「發炎消炎」的平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素。這些毒素會導致身體去活化交感神經,產生「發炎排斥」反應,將毒素排出體外以保護身體。隨之,身體又會自動啟動副交感神經的活性,產生「消炎修復」反應,解除體內的發炎反應,來修復細胞。經常這樣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展開長期的拉鋸戰,久而久之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身體的血液不通暢與體內的慢性發炎,終將產生疾病和癌症!
誠如本書提供能夠自我實踐讓身體變得健康的方法,可歸納為五項行動:
(一)提高免疫力的「飲食模式」—首先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人工食品。其次是提高免疫力的「蔬菜攝取方式」,每天至少吃五種當季的天然蔬菜和水果,才能充分攝取重要的植生素(phytochemical),來維持身體自律神經的平衡。從演化學的角度,對於人類來說,肉類和牛奶原本並不是必需的食物。再者,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一開始「先吃蔬菜」,接著吃蛋白質的主菜,最後才吃糙米飯或全麥食物的主食。醫學已證實「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夠延年益壽!
(二)選擇「有益健康的運動」—走路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運動。人是動物,「活動」的真意就是活著就要動,也是平衡自律神經的不二法門之一!
(三)養成「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睡覺是人體器官的修復時期,醫學研究證實熟睡是大腦關鍵的排毒時刻。因此睡得沉酣,成為副交感神經型的人,全身自然就通體舒暢,疾病也就無法上身!在二十四小時的生理週期裡,讓細胞的複製能夠在最安全的時機發生,也就是在「夜晚」時段。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因此夜晚盡可能在黑暗的環境下睡覺。我們只要順應這個「大自然的規律」,身體健康的程度最高,而且又不容易生病,也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四)體驗超神奇的「深呼吸」—不累積毒素的呼吸法,就是鼻子慢吸,閉氣數秒或十幾秒,然後用嘴巴慢慢吐氣的腹式呼吸法。這樣讓交感神經不會過度亢進,有益平衡身體的自律神經,打造血液通暢的身體。
(五)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因為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許多壓力,所以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壓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由於不安及憤怒的情緒只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縮短壽命」。因此面對壓力,「隨它去的心態」比「打敗它的心態」來得好。
總之,掌控生與死的三個健康操縱桿,就是選擇天然的植物性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以及健康的紓壓方式啦!
【推薦序1】一輩子不積毒,享受健康身心
王鋕清(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國際婦女身心健康協會會員)
對醫療保健來說,正確的健康觀念比甚麼都重要。科技進步、生活便利的今日,身心健康方面卻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消息,像是沸沸揚揚了好一陣子的食安風暴、揮之不去的空氣汙染、毒油和廢水,甚至是重金屬汙染農地等問題,每天每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五花八門」的毒素,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傷害。除了這些具體的「壞東西」之外,現代社會中步調飛快以及自由競爭的氛圍,給人們造成的心理壓力同樣不容小覷,身體長期面對內外交逼的窘...
目錄
推薦序 一輩子不積毒,享受健康身心 王鋕清
推薦序 平衡自律神經—打造一輩子不積毒的身體 陳惟華
前言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第一章 不累積毒素的身體就是「終生常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打造一個「體內毒素自然消失」的身體環境
本書只介紹「讓身體變得健康的實踐型智慧」
活得健康又長壽的方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
只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即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一天一次,校正生理時鐘與「大自然的規律」同步
睡得沉酣、通體舒暢──「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是「身體的毒物」
「有益健康的壓力」存在嗎?
成為「副交感神經型的人」,疾病將無法上身
不累積毒素的呼吸法──體驗超神奇的「深呼吸」!
不累積毒素的入浴法──用泡澡完全解放「身與心」!
讓身體在早晨時段「慢慢地清醒過來」
走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方法
不是選擇「鍛鍊身體的運動」,而是選擇「有益健康的運動」!
通勤、購物……養成「一天總共走路一個小時」的好習慣
「愛護關節」能讓身體保持年輕!
第二章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及飲食法」
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東西」
「積毒的食物」和「不積毒的食物」
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蔬菜攝取方式」
把肉類與牛乳當成「嗜好品」看待
如何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
「和胰島素友好相處」的訣竅是什麼?
精製食品、加工食品……要特別注意「白色」食物
超過一定分量的糖反而變成「劇毒」
一開始「先吃蔬菜」──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
「吃什麼」其實跟「和誰一起吃」一樣重要
腸道被稱為「第二個大腦」的原因
「腸道細菌」是讓腸道健康的重要因子
「益生菌」長壽養生法──發酵食品能提高免疫力!
第三章 減少「活性氧」,身體就能恢復年輕!
老化、慢性病的元凶是名為「活性氧」的毒素
「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大幅延長壽命!
如何避免體內的無用細胞「癌化」
增加劃時代的生命體──「體內的線粒體」
提高「生命力」的兩種方法──溫冷浴、飢餓刺激
「不要吃太飽」是保持身體年輕的基本原則
「重要營養成分──植生素)」的攝取方式
第四章 「遠離醫師及藥物的生活方式」,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實現?
今天就能「打造一個不需要藥物的身體」
什麼是「可以使用藥物的時候」?
避免自身遭受「藥害」的方法
藥食同源──「食物就是藥物」的思考概念
不要認為「藥有效=病會好」
阿斯匹靈是「千萬不能常用的藥物」?
該怎麼看待「放射線」才好?
基本上可以把抗生素視為「毒物」
提升健康程度的「營養補給品」是什麼?
活得健康而長壽所需要的必要「營養分量」是多少?
疲勞感、暈眩感……請更用心聆聽「身體的傾訴」
手腳冰冷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訊號
學會自行診斷的「四週規則」
第五章 「心靈健康法」,消除揮之不去的不安及憤怒
不安及憤怒只會「縮短壽命」,所以要消除它
如何拋卻「憤怒=想要改變對方的情緒」
「非做不可」的態度,最好適時放下
你是「必須型的人」?還是「想要型的人」?
當不安感消除之後,「癌症戲劇化地好轉」
心靈健康法──試著「多為自己而活」
面對壓力,「隨它去的心態」比「打敗它的心態」來得好
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
推薦序 一輩子不積毒,享受健康身心 王鋕清
推薦序 平衡自律神經—打造一輩子不積毒的身體 陳惟華
前言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第一章 不累積毒素的身體就是「終生常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打造一個「體內毒素自然消失」的身體環境
本書只介紹「讓身體變得健康的實踐型智慧」
活得健康又長壽的方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
只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即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一天一次,校正生理時鐘與「大自然的規律」同步
睡得沉酣、通體舒暢──「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
幾乎所有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