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火升溫、經濟戰略角力、霸權地位博弈
現代經濟繁榮的演化,如何影響世界的權力天平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盧卡斯(Robert Lucas):
「一旦開始思考經濟成長的起源,你就很難再想別的問題。」★ 年度商業圖書獎得主,最具權威性與洞察力的經典之作
★ 亞馬遜讀者五顆星好評盛讚:
「近二十多年來,所讀到最重要的一本書!」
●引發現代世界經濟騰飛的文化及歷史因素為何?
●世界經濟沉睡幾千年之後,為何突然活躍成長?
●英國與荷蘭,如何成為現代繁榮的誕生地?
●美國的軍力優勢是歷史偶然嗎?是否能持續下去?
●非西方國家動用的軍事及政治力量,能有多大效力?
●金錢買得到幸福快樂嗎?從經濟史角度,在日漸富庶的世界裡,我們真能日益幸福嗎?
拜經濟史學家努力所賜,人類進步的量化像貌已逐漸清晰,並講述一個驚人的故事:一直到大約一八二○年,世界人均經濟成長仍近乎零。自一八二○年後,近代大多數的人享有史無前例的繁榮富足生活。為什麼是在那個時代,世界經濟突然爆發成長?伯恩斯坦告訴我們,決定一國長期繁榮及其未來的是它的制度,而非它的天然資源或文化遺產,更不是它的權力或軍事本領。而那些制度分別是,財產權、科學理性、強大的資本市場及有效率的通訊運輸──
【財產權】假設你的工作所得、發明成果,會毫無預警地被政府、罪犯或寡斷勢力霸道沒收,你還會想努力工作或積極創新嗎?
→財產權受保障,能驅動創造力,「沒有私人財產就沒有自由社會。」
【科學理性】假設當你真誠進行知識探究,卻會因為政府及宗教獨裁的暴力,將自身人命、財產置於險地,你還會有意願挑戰自己的假設猜想嗎?
→經濟進展端賴「點子」能發展及商業化。科學理性允許自由地創新,不用擔心被處罰。
【資本市場】假設你有雄心壯志,也有傑出的方案點子想創業,卻沒有有效率的資本市場可以融資,你仍會想要投入研發嗎?
→沒有外來的可觀資本,經濟不可能成長。資本市場提供資金,給人們追求願景。
【通訊運輸】假設你的產品,不能快速又便宜地交到消費者手上,甚至根本沒辦法讓消費者「知道」這項產品,因成本早已吃掉利潤,你會願意繼續生產嗎?
→運輸通訊讓思想及產品能有效傳達,使創新不會枯萎。
哪怕只缺少其中一項因素,都會危及經濟進展及人類福祉。一國財富安放在平台上,平台的四腳只要被踢掉一隻,就會傾倒。要判斷那四項基本要素,哪一項對國家開發最重要,就好比問,麵粉、糖、酥油還是雞蛋,哪一個才是蛋糕最關鍵成分──四項都重要,大家互補。
而缺乏四項要素的國家,如:十八世紀碰到英國海軍封鎖的荷蘭;沒有財產權的共產國家;沒有資本市場及西方理性主義的中東很多地區,或非洲很多地方,便如我們所見,無法富足繁榮。但繁榮為何重要?假如西方的世俗成功,沒能替公民買到一絲絲幸福,遑論人生或精神的充實,那麼經濟成長有什麼用?本書也將探討財富及幸福之間的相關性。
掌握世界興衰的重大脈絡,
辨析財富及權力如何移轉分配,形塑我們的生活樣貌。
理解人類共同身世,才能洞悉未來趨勢──
現代人清晰思考世界的必讀經典。本書收錄大量相關數據圖表,輔以繪畫插圖,將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天文科學等知識融會貫通,敘事精采,讀來逸趣橫生。全書區分為三部:首先,書中探討經濟成長的原動力;第二,描繪這些原動力如何在各個國家演繹;最後,把焦點放在現代世界爆炸般的經濟成長,有哪些社會學、政治及軍事面的非凡影響。藉著檢驗世界為何繁榮,便能更好地預測世界將走向何方。
作者簡介:
威廉.伯恩斯坦
財經及貿易史作家、理財顧問。擁有醫學博士學位,鑽研投資多年,被各地投資散戶讚譽為投資界的「草莽英雄」。他為獵戶座電影公司及知名投資網站EfficientFrontier.com創辦人及效率前緣顧問公司(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董事長。他的文章遍及許多重要平面媒體,如《華爾街日報》、《霸榮周刊》、《Money》及《富比士》。著作有:《貿易大歷史》、《投資金律》、《投資人宣言》等。
譯者簡介:
潘勛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肄業,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研究生。曾任中國時報國際新聞中心的撰述委員。譯有《貿易大歷史》、《偉大的貪婪》、《野心時代》等書;合譯有《理性選民的神話》、《西方憑什麼》、《世界是平的》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盛讚推薦
「生動有力──適時地巡禮過現代世界經濟史,寫得令人信服。」──《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內容充實,極其流暢易讀……不可思議的成功傑作!準備好備受驚豔吧!──約翰.柏格(John C. Bogle),「領航投資」創辦人
「讀來極為暢快。寫得才華洋溢,旋風般敘述現代世界如何形成。」──蘇西斯(William Schultheis),《咖啡館投資哲學》作者
「《繁榮的背後》是本罕見的成就,結合了學識、洞見、同理,及實用建議。每個投資人都應該讀本書,因為它讓你理解風險對報酬的意義;非專業投資者也該讀本書,感受它所蘊藉的人文觀及文化視野。伯恩斯坦博士彷如經濟史界的米開朗基羅。」──安德魯.艾倫塔克(Andrew Allentuck),《環球郵報》記者
「這本書就像是個不可多得的放大鏡,照徹、使我們理解今日這複雜的世界。」── 彼得.伯恩斯坦(Peter L. Bernstein),《與天為敵──人類戰勝風險的傳奇故事》作者
「非常生動好讀!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篇章,映現作者活潑及精力充沛的心靈。」──大衛•沃爾什(David Warsh),網路週刊《Economic Principals》創辦人
「伯恩斯坦的洞察力和黠慧,讓經濟史讀來引人入勝且娛樂性十足!」──约翰.J.奧斯蘭德(John J. Oslund),《明星論壇報》記者
名人推薦:名人盛讚推薦
「生動有力──適時地巡禮過現代世界經濟史,寫得令人信服。」──《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內容充實,極其流暢易讀……不可思議的成功傑作!準備好備受驚豔吧!──約翰.柏格(John C. Bogle),「領航投資」創辦人
「讀來極為暢快。寫得才華洋溢,旋風般敘述現代世界如何形成。」──蘇西斯(William Schultheis),《咖啡館投資哲學》作者
「《繁榮的背後》是本罕見的成就,結合了學識、洞見、同理,及實用建議。每個投資人都應該讀本書,因為它讓你理解風險對報酬的意義;非專業投...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財富的前提
繁榮的四大根基
大約始於一八二○年,經濟進展的步伐顯著加快,讓世界變成更好過活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答案是,科技創新前所未見地大爆炸。我們杜撰一個小學校童,要他定義工業革命,他應該會回答,「一七六○年,有一波新奇玩意兒橫掃全英倫。」這位男孩說對了一些東西。新科技正是人均經濟成長的發動機。沒有新科技,生產力及消費力不會成長。那麼由首要原則出發,問題可以這樣問:「研發新玩意兒,需要什麼條件?」答案有四個:
一、財產權。發明家及技術工人必須確保,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會被政府、罪犯或寡斷勢力霸道沒收。「確保一個人能保有自己大多數正直所得」是萬權之母。請注意強調的是「大多數」。財產權從來不是絕對的。即使在最講求經濟自由的政府,如新加坡及香港,都還要課些稅、行使某種形式的徵用權、局限某些經商自由。或與此類似地,也可以比封建或社會主義國度更微妙地裁以沒收。一個未能控制通膨或維持適當銀行管制的政府,比如一九八○年代巴西政府或當今辛巴威,肯定跟(英王)愛德華三世或史達林一樣,巧取豪奪其公民。現代以前的歐洲,壟斷權由政府頒授,此舉雖然極有利於行使壟斷的人,卻叫其他國民提不起勁來。
二、科學理性。經濟進展端賴「點子」能發展及商業化。發明的過程必須有配合的知識框架(可以說成是理性思惟的基礎設施),再加上經驗觀察,還有輔佐科技進展的數學工具。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現代西方科學方法,實則為相對新穎的現象。西方人民把自己由極權主義、亞里斯多德式心態的死亡之扼解放出來,只是最近四百年的事。即使到今天,尤其在非洲、亞洲及中東某些地方,真誠進行知識探究,還會因為政府及宗教獨裁的暴力,而置人的生命及財產於極險境地。
三、資本市場。若要大規模生產新商品及勞務,必須能從他方取得數量龐大的資金──「資本」。就算財產權及創新能力得有保障,還是需要資本才能開發種種方案及點子。因為,幾乎沒有一位創業家有足夠的金錢來大規模生產他的發明品。沒有外來的可觀資本,經濟就不可能成長。十九世紀以前,社會上最棒、最傑出、最有野心的個別人等,很少有管道能取得巨量金錢,實現他們的夢想。
四、快捷有效的通訊及運輸。創造新玩意兒的最後一步,就是把它們宣傳並流通給數百或數千英里以外的買主。就算創業家擁有安全的財產權、妥善的思考工具(intellectual tool),也有足夠資本,但如果他們不能快速又便宜地把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上,他們的創新就會枯萎。要到兩百年前,隨著蒸汽動力開發出來,海上運輸才成為安全、有效率又成本低廉的運輸方式,而要到大約五十年後,陸上運輸才跟進。
唯有這四項因素:財產權、科學理性、強大的資本市場,及有效率的運輸及通訊都就緒,一個國家才能繁榮。十六世紀,荷蘭首次短暫地結合起這四項因素,要到大約一八二○年,這些因素才安然立足於說英語的地方。而且要過很久,這四項因素才散播到全球其他地方。
哪怕只缺少其中一項因素,都會危及經濟進展及人類福祉。一國財富安放在平台上,平台的四腳只要被踢掉一隻,就會傾倒。這種狀況印證在,如十八世紀碰到英國海軍封鎖的荷蘭;沒有財產權的共產國家;沒有資本市場及西方理性主義的中東很多地區。最大的悲劇是在非洲很多地方,那四項因素至今實質上都還闕如。
……
第八章 後起之秀:法國、西班牙及日本
法國為何沒一馬當先?
經濟史學家克拉夫茨(N. F. R. Crafts)在一篇重要文章中結論說,英國在工業革命打敗法國只是運氣好。他主張,兩國都具備必需的知識及社會基礎設施,可發展出現代經濟成長,因此,英國的勝利是「隨機的」──也就是偶然的。克拉夫茨主張,假如十八世紀可以一再重演,法國贏得經濟競賽的次數,至少跟英國一樣多。
歷史充斥著強烈的偶然因素,這一點毋庸置疑。要是一顆流彈或致命病菌,叫希特勒、威靈頓公爵或路易十四世早夭,歷史會怎麼改寫?只是,哪怕最短暫瀏覽一下歐洲的制度史,都可以了解在奔向工業革命的賽跑中,法國實無勝算。
至少表面上,法國就那四項關鍵經濟因素,全部可與英國匹敵。再怎麼看,法國本該加入英、荷,成為世界繁榮國家的領頭羊。法國人的財產權,不是有強大中央政府及組織嚴密的司法機構來保護嗎?笛卡兒及帕斯卡祖國的法國,不也能理直氣壯,宣稱自己是科學啟蒙的發軔地嗎?難道法國科技創新的紀錄,經證實不跟英國一樣醒目嗎?凡爾賽宮廷,不是因民眾對長期公債很飢渴,而取得數量龐大的資本嗎?法國在亨利四世及路易十四世治下構建的道路及運河系統,豈不優於十七世紀英國車轍深陷的小路及簡陋碼頭嗎?
這些問題,每一個的答案都是響亮的沒錯。然而為什麼,法國經濟起飛點卻落後英國一百多年?這個謎題的答案在法國舊體制之下,四大成長要素運作時的效率。
…..
翻天覆地之後
推翻舊政體以後,法國又如何?不管大革命有什麼過分行為,兩項改革振興了國家奄奄一息的經濟。首先,國民制憲議會(Constituent Assembly)大刀一揮,廢止所有國內通行費。第二,革命土地協定肯定小農對自己田地有所有權,另把所有權轉給很多佃農,最後允許公地放領。同一時間,協定允許農民再分割他們的土地。這樣導致現代的農地形態──大量的小塊農田(morcellement)出現。法國農業細碎化,把高到不成比例的人口關進日益無效率的農業體系,如此強化選民支持十九世紀末葉席捲全法的保護主義措施。
一八五三年到一八八八年間,英國人正盡快調低關稅,法國人卻把穀物進口稅增為九倍,而家畜呢,四十倍。十九世紀末法國的政治論述可以化約為一句玩笑話:「人人矢言保護大家。」農田細碎不僅奪走法國工業亟需的技術勞動力,還產出歐洲最貴的糧食,它是農業效率不彰及保護主義結合的產物。這樣子接下來叫法國主婦們的荷包枯竭,餓死資本市場。直到二十世紀,法國才拋棄自己重商主義的過往,擺脫自蘇利及柯爾貝爾以來,一直緊纏傷害國家的關稅保護政策。
換個看法,克拉夫茨倒也沒錯──英國經濟上戰勝法國是運氣好,只是意思跟他原先所講的大不相同。分牌的是命運女神沒錯,但整副牌由制度組成。一等十七世紀各國拿好自己的制度牌,贏家就注定是英國了。當時跟今天一樣,各國追求的目標相同:把國家歲入及力量放到最大。十七世紀,荷蘭及英國面對他們重商主義、中央計畫的法國鄰居而瑟瑟發抖,如同二十世紀,西方面對顯然是經濟巨怪的蘇聯而戰慄。荷蘭及英國沒幾個人敢打包票,認為自己的「體制」──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三權分立、商業去中央管制、減少不必要的法規,一定能勝出。就我們能力所及,來揣摩凡爾賽宮任何官員的心思,柯爾貝爾祭出自己工業中央化的悽慘體制,那時他念茲於心的,除法蘭西最大利益之外,別無他物。
還要再過一百年,這場大博弈的裁判官亞當.斯密才宣布結果及其道理。唯有等到已成現實,長有眼睛的人才看得很清楚,拿著一手爛牌的是法蘭西,它鼓勵追求財產的制度有瑕疵,科學家與工匠之間欠缺溝通,資本市場被嚇到發育不良,還有叫人窒息的國內關稅。
第一章 財富的前提
繁榮的四大根基
大約始於一八二○年,經濟進展的步伐顯著加快,讓世界變成更好過活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答案是,科技創新前所未見地大爆炸。我們杜撰一個小學校童,要他定義工業革命,他應該會回答,「一七六○年,有一波新奇玩意兒橫掃全英倫。」這位男孩說對了一些東西。新科技正是人均經濟成長的發動機。沒有新科技,生產力及消費力不會成長。那麼由首要原則出發,問題可以這樣問:「研發新玩意兒,需要什麼條件?」答案有四個:
一、財產權。發明家及技術工人必須確保,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會被政府、罪犯...
推薦序
導論
人類命運的爆炸性變革(節錄)
拜經濟史學家過去幾十年努力所賜,人類進步的量化像貌已逐漸清晰。那些數字講述一個驚人故事。直到大約一八二○年,世界人均經濟成長仍近乎零。羅馬帝國衰亡之後那千百年間,隨著很多重大科技消失,歐洲的財富事實上還減少了。其中最重要的是水泥,失傳達一千三百年。
現代以前最大的悲劇在大量的知識佚失幾千年。古騰堡及培根出現之前,發明家欠缺兩項今天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重大優勢:健全的資訊累積,以及穩固的科學理論基礎。沒有科學方法,意味著科技進展純靠不斷摸索,因此進展寥寥可數。此外,沒有印刷機,發明家及製造商只能把他們的心血結晶,儲存在不多的幾個地方。結果便是發明經常「遺失」,而古代的科技及經濟條件頻頻退化,幾乎抵消進展。
說實話,大約一○○○年起,人類的福祉一直有所改善,只是太慢又不可靠,以至於在一般人在世那二十五年之間,沒能注意得到。一八二○年後不久,繁榮開始如不斷高漲的湍流洶湧而至。兒子的生活,看得出要比老爸來得更舒服、見多識廣、穩定可知,而且代代如此。
本書將檢視這種轉變的本質、起因與影響。第一部將鋪陳出這些新數據所講述的迷人故事。我會指出,經濟沉睡幾千年之後,突然活躍成長的時間與空間點。財產權、科學理性、資本市場及運輸通訊的改善,是啟動並維繫經濟成長、人類進步的四大關鍵要素,我也將描述並檢視它們的歷史。
第二部講述這四大因素何時、如何發揮功用。先是在荷蘭,接下來在英國及其文化上的後代國家,第三跟進的是歐洲其他地方與日本,最後是東亞其他各地。每個案例中,我都會解析經濟如何成長起飛,證明唯有前述四大要素都就緒,一個國家才能繁榮。
雖說我全書盡力維持全球視野,很多讀者大概會覺得太以歐洲為中心。發明造紙、印刷術及火藥的,難道不是中國人嗎?他們大幅革新現代以前的世界。歐洲深陷黑暗時代之際,早期阿拉伯帝國難道不是知識與文化的綠洲嗎?印度數學家制定出來的數字系統,整合了零的概
念,豈不是遠比以希臘羅馬字母為本的來得先進?對這些疑問來說,答案都是響亮的「沒錯」!只是那些社會,沒有發展出西方的竅門,無法不斷且長久地提升其公民的生活水平。此外,造就現代富庶的四大因素──脫胎於普通法(common law)下的財產權、科學理性、先進的資本市場及運輸通訊大幅進展,大致上都源自歐洲。雖說繁榮已成為全球現象,但無法不面對的事實是,其搖籃是在英國格拉斯哥到義大利熱內亞之間。
最後,自富裕誕生以來,讓個人與國家都出現財富極不公平現象,本書第三部將探索其社會學、政治、經濟及軍事影響。還有,經濟成長會怎樣影響未來。
社會科學近來的進展可謂迷人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瞧見社會價值、財富及政治的互動。首先是不好的消息:人在愈來愈富庶的世界裡,不必然變得更快樂,在西方尤其如此。但有好消息,開發中國家的個人福祉有顯著改善。隨著國家由第三世界躋身第一世界,其國民的確變得更滿意。此外,我們還會見到,經濟開發促進民主,而非民主促進開發──事實上「太多」民主可能有害於經濟成長。法治是財產權系統健全的重大支柱,而財產權是繁榮的關鍵,繁榮則是民主昌盛的沃壤。二○○四年本書一版付梓,我當時認為,有些國家如伊拉克或阿富汗,其傳統文化價值本來就與法治相對峙,樂觀認為民主能在那些國家發展,很可能證明為代價高昂,十分危險。很不幸,過去幾年支持了我的預測。
我想主張,國家命運取決於經濟活力的程度,遠大於戰爭、文化及政治的變幻無常。當前由美國軍力加持的世界霸權絕非偶然。歷史教懂我們,偉大世界強權,最終都不免腐敗傾圮,但是這一點不會發生在美國,除非其他國家既在經濟生產力上超越美國,又有興趣發展軍力投射能力。儘管美國歷經二○○七年的經濟動盪,其依然牢牢掌控世界主要海道及航海咽喉點。此外,也沒有其他國家,擁有如同美國可將軍力投射至全球的能力──這種現象短期間不太可能改變。最重要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沒有別的國家能在不招致自己必遭毀滅的前提下,威脅美國存亡。
藉著檢驗我們的世界何時達到繁榮,地點始自何處,我們應該能更好地預測世界即將走向何方。
導論
人類命運的爆炸性變革(節錄)
拜經濟史學家過去幾十年努力所賜,人類進步的量化像貌已逐漸清晰。那些數字講述一個驚人故事。直到大約一八二○年,世界人均經濟成長仍近乎零。羅馬帝國衰亡之後那千百年間,隨著很多重大科技消失,歐洲的財富事實上還減少了。其中最重要的是水泥,失傳達一千三百年。
現代以前最大的悲劇在大量的知識佚失幾千年。古騰堡及培根出現之前,發明家欠缺兩項今天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重大優勢:健全的資訊累積,以及穩固的科學理論基礎。沒有科學方法,意味著科技進展純靠不斷摸索,因此進展寥寥可數...
目錄
自序 繁榮的誕生
導論 人類命運的爆炸性變革
I 繁榮泉源
第一章 財富的前提
第二章 神聖的財產權
第三章 理性與科學的啟蒙
第四章 資本、市場與霸權
第五章 動力、速度與訊息之光
第六章 經濟成長的綜合成分
II 各國案例
第七章 繁榮先驅:荷蘭及英國
第八章 後起之秀:法國、西班牙及日本
第九章 墊底國家:阿拉伯世界、拉丁美洲
III 未來展望
第十章 上帝、文化、貪欲與快樂水車
第十一章 大交易
第十二章 財神與戰神:贏家的詛咒
第十三章 成長會結束嗎?
第十四章 繁榮的未來:何時、何地、何方
自序 繁榮的誕生
導論 人類命運的爆炸性變革
I 繁榮泉源
第一章 財富的前提
第二章 神聖的財產權
第三章 理性與科學的啟蒙
第四章 資本、市場與霸權
第五章 動力、速度與訊息之光
第六章 經濟成長的綜合成分
II 各國案例
第七章 繁榮先驅:荷蘭及英國
第八章 後起之秀:法國、西班牙及日本
第九章 墊底國家:阿拉伯世界、拉丁美洲
III 未來展望
第十章 上帝、文化、貪欲與快樂水車
第十一章 大交易
第十二章 財神與戰神:贏家的詛咒
第十三章 成長會結束嗎?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